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公共基础知识

2012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政治常识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

一、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和意识和何为第一性即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这是哲学的两大派别。

2、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即物质和意识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完全认识的。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为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是这

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他把物质归

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是他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解释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武器。

2、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与人的精神之中。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如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任何哲学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恩格斯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来源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

物主义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 是指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实践的反复检验。 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

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

于它的实践性。

革命性 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

革命的思想体系。

以往的科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区别 联系 含义 特点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

静,静中有动。 运动 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绝对的运动)

静止 性质相对稳定;位置或运动状态相对稳定 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

的(相对的静止)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

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载者、载体。

三、二者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可知性人类可以认识规律

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不能消灭、创造,违背它会受到它的惩罚

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可利用性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创造或改变某些条件,认识利用规律,改变发挥作用的方式。

二、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与劳

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语言是意识的物质

外壳。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

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

的形式是主观的。

从意识的作用看①能动地认识世界②能动地改造世界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四、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实际应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

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1.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包括健康的心态、坚忍不

拔的毅力、科学的态度、丰富的知识。

2.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正确的发挥主观能

动性,人类是可以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反对悲

观失望、无所作为的思想和意识。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原或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第三章世界的发展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

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

①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发展含义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

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

日趋灭亡的事物。

新旧事物区别

的根本标志

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用发展

的观点

看问题

①要如实地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主要分歧是: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量变)和阶级性(质变)的统一,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发展、稳定量变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二者辩

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方法论第一:坚持适度原则。

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社会的发展也有量变、部分质变和质变等基本形式。意义第二:不失时机的促成事物的飞跃第三:重视量的积累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

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

的必然结果,辩证的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

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即包含肯定的否定。

辩证否定

的实质

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

留他的积极因素。

事物辩证

的发展

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

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以其内在矛盾

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从事物发

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发展周期;

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从表现形态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

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模式——螺旋。

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

(三)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是事物发战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矛盾的

含义

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矛盾

是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

两个基

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

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即双方互为内在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

通,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内外因

的关系

事物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又离不开事物的外

部矛盾,即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

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含义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即每一矛盾的各个

方面都有其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一刀切”

相互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再特

殊的事物也包含着普遍性。

3.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事物都是由矛盾群构成的,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由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因此,矛

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这就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复杂的矛盾(许多矛盾)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不同矛盾之间区分)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与之对立的是非主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同一矛盾内部区分)

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非主要矛盾,其矛盾自身内的对立双方也总有一方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之对应的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3)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应用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实质。

“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要反对“一点论”。“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能将主次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因此,要反对“均衡论”,必须做到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化”,即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开卷有益

成语中蕴含的哲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实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刻舟求剑——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第四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性质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一、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时间、社会实践、科学实践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通过感观得到通过思维抽象得到

直接性、生动性间接性、抽象性

外部的、表面的内部的、本质的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低级阶段高级阶段

二者的统一性表现在:(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论的唯物论)。

(2)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二)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认识的产生依赖于实践,发展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第一、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第二、要经过辩证唯物思维的加工。

(四)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五)群众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从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

二、真理

真理含义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

两重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统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真理与

谬误

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

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

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与谬

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最后,真理与谬

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

对的,任何真理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

出这个范围,失去特定条件,他就会变成谬误。

第五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这个问题表

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社会历史中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观点,结束了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坚持了真正辩证和彻底的唯物主义。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的本质

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层次上来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他一方面把人跟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也把不同时代的人区别开来。

(二)人的价值

1.含义:人的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简单的讲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价值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2.关系: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二者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做贡献。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化的理论成果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发展阶段标志主要代表作

萌芽(1921?—1927):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初步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12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3月)

形成(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的形成。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

成熟(1935—1945):1935年遵义会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

名义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特点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前途走向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三大法宝

名称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鼓励顽固势力”的总策略和总方针

武装斗争毛泽东做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论断。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

体的革命斗争。1939

党的建设 1.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2.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主旨原则。

3.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

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密切联

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农业国家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

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把个体

农民引导到互助合作的道路上来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手工业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途径,通过多种形式

的国家资本主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若干探索成果

1.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重要思想和基本方针,标志着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两类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他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2)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提出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科学论断,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五)毛泽东思想获得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精髓)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精髓。

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一切而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持不移的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二、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①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上,做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③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④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⑤在社会主义外部条件上,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

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⑦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⑧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⑨在祖国统一上,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执政为民。

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四、科学发展观

1、依据: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①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②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③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发发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第一要务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个中心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

三大战略科教新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个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

和平发展。

战略思想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什么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握一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贯彻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怎样发展”

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⑷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如何发展”

关键: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

统筹兼顾:旧“五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新“三统筹”: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

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总体要求:纪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⑴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定义体现出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这点就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要效率而忽视公平的现实,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真实的体现。

⑵社会主义本质中最为核心的是“共同富裕”。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也是邓小平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定义的经济运行目的的社会主义原则的概括。这种概括既否定了平均主义,也否定了两极分化。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⑴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征,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⑶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⑷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都要经历的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共十七大对基本路线作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四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科学内涵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最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党的十三大按照邓小平的构想,正式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党的十五大将“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走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即“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2000——2010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2010——2020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2020——2050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改革的性质:既是一场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3、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4、改革的特点:改革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相应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5、判断改革的是非得失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前提。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1、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依据: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目前中国有6大经济特区,包括: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喀什。

1980年的四个: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1988年海南。2010年喀什。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他们不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

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992年,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排至其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它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是:

⑴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

⑵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⑶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确立依据⑴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

观规律决定的。

⑵具体地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决定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

地位(根本原则)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对策1988:私营经济是补充;1999(宪法修正案):非公有制经

济是重要组成部分;2004:鼓励、支持和引导。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依据⑴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变化决定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对策

十七大报告指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后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水平。

(四)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制度的概念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在政府的管理下,依法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为全体公民提供各种物质帮助和服务,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和提高其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

保障制度的特点责任主体是国家

基础是法律制度

具有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不断增进社会福利双重目标具有全民性

保障体系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救济组成。以社会保险(包括5险)为主,以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优抚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和社会救济为辅。

社会保障

的功能

社会稳定;市场运行的保障;劳动力再生产。

对策按照十七大报告的部署,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

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2)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独立自主的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集成创新(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相融合的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3)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这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额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3)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国体(国体

决定政体)

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政体——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成形式,是我国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四项: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掌握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功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荣辱与共、肝胆相照、互相监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注:民族乡没有自治权)

政治基础: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

个离不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具体表现形式:村委会、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

特点: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1.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分为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

(1)思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第一,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要教育人民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第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四,要进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第五,要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

(2)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

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2.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4)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守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必须坚持民主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建设

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整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3.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4.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

一、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台湾则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2.“一国两制”的意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1)一国两制基本方针(邓小平1981年)

(2)2005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妥协。

二、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