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分析题

1、奥卡姆剃刀定律

听说过这样一则寓言:有个人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这个邻居却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块木板,把画挂上面。”说完,邻居便去找锯子,却发现得磨一磨才能使用。然后,他丢下锯子去拿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在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得给锉刀安个把柄。于是,他又忙着去找磨石、磨斧子、砍树……当那个邻居忙得不亦乐乎时,画却早已钉在了墙上。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具体而言,有三种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一是在职场中首先要用到精兵简政,不断简化组织结构。二是在工作中,要注意简化流程,避免不必要的动作。三是由于个体受思维方式的限制,简单的信息更有利于人们的思考与决策。因此一个优秀企业的主要特征,就是他们知道如何保持事情的简单化,不管多复杂的事情都能将其变得简单易行。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定义:食品消费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根据联合国粮农在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67。7%,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维持在37%和43%左右。1978年到2007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8。7%下降到30。8%,与30%的“富裕”系数标准还差0。8%。这意味着北就人的生活正由温饱向富裕迈进,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恩格尔系数低于30%为最富裕。

2005年,广州城针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2004年宁夏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0%,宁夏居民比广州居民好像更早时入富裕阶段,而2005年山西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4%,似乎山西居民比广州居民更富裕。

但是,在“吃”之外,教育、住房、医疗等都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同样是必要的生存条件,具有极强的刚性。在一定意议上而言,医疗、教育、住房十食品支出,才是当前我们居民实质上的恩格尔系数,才是我们居民的真实生活水平。而照此推算出的恩格尔系数当大幅上升,大多数居民则恐怕很难迈进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的“小康”、“富裕”标准了。

可见,我国恩格尔系数显示的“富裕”是居民压制食品消费支出,被动地将收入的大部分投入医疗、教育、住房的消费和储备而造成的一种假象。

按照恩格尔先生的本意,除食品支出之外家庭的主要支出,只有大量用于家庭设备、服务和娱乐方面时,才能算是逐步富裕,恩格尔系数在以下三种具体情况下才具普适的:适用情形之一:物质匮乏或者相对短缺。据统计,我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78年农村与城镇分另为67。7和57。5,1980年为61。8和56。9,1985年为57。8和53。3,199年为58。8和54。2,1995年为58。6和50。1。这一时期农村、城镇居民大体上都是1/2甚至2/3的消费资金用于食品支出,应该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当时实际的。此外,在物质极匮乏的情况下,人们的追求只不过是为了尽可能地吃饱一点,穿暖一点,其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吃穿方面,恩格尔系数自是可以准确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适用情形之二: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健全。按照恩格尔的理想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设计,当居民的收入大大提高,在食品支出相对降低的同时,社会福利将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说,只有当教育、医疗、住房屋、养老等社会保障相对比较健全时,恩格尔系数才能如实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适用情形之三:走出“国际标准”的束缚。要回归恩格尔系数的参考价值,首要是抛开联合国粮食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不束缚于富裕与否等档次之争。这样,再单纯地看待恩格尔系数就会发现,原本失灵的恩格尔系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3、内卷化效应

20世纪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瓜哇鸟生活过,这位和长住风景名胜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

“内卷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意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的自我重复,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就有很多这样的“内卷化现象”。由此,笔者想起了多年前,中央电视台记者到陕西采访一个放羊男孩,曾留下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为什么话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

“生孩子”

“生孩子做什么呢”

“放羊”

进入内卷化的原因就是观念跟不上。人为什么会限入内卷化的泥沼?这是因为人由于自身短板的制约,让自己在一个层面上原地踏步自我重复,自我消耗。

内卷化结果是可怕的,它会让一个人在一个层面上无休无止的内缠,内耗,即没有突破式的增长,也没有渐进式的积累,让人陷入一种循环之中,所以对任何人来说,创新都尤其重要。4、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指的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到是不是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在企业内训中,“沉没成本”的事例并不少见。例如,当我们觉得某个培训项目已经这么做了,投入这么些成本去开发,去推广,哪怕它的适应性不太高,改进的事就放到明年再说吧。结果就是受训部门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公司的内训机构,越来越推崇外聘的讲师了。

在企业管理中,骑虎难下的项目比比皆是,是继续投资还是毅然退出,这需要企业有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需要决策者从技术、财务、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做出准确判断。

案例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弹。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装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本文不想就前一角度展开讨论,在这方面航空专家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5、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种非法采用手段,行骗者向虚设的企业投资,以后期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初期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

庞氏骗局一高息回报的诱或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它是指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去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一庞齐1878-1949的人,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齐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经济行为多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然而,庞齐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利,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齐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在一上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土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齐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齐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

1920年8月,庞齐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卖过两张,此后,“庞齐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

共性特征:

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虽然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具有自”“老祖宗”庞齐身上沿袭的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一、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特征。

二、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

三、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印制性。

四、投资的反同期性特征。

五、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

6、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相同。

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

逆向选择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基于“旧车市场模型”提出来的。在旧车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对汽车质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买者很难准确判断出车质量的好换,在这种情况下,典型的买者只愿意根据平时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旧车就会被卖者撤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旧车,而买者最终只能以预期价格获得较低质量的产品。这违背了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选择法则,这种现象就是逆向选择。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用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来说,降低商品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也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出现增加供给的现象。

举例:气车保险

随道个人购买轮轿车的增多,汽车保险业务也增长很快。买了保险的车主由于有了保险,开车跟开坦克似的,认为反正汽车坏了有保险公司修理。结果汽车交通事故频发,结果保险公司的保费不够汽车的修理费。两年下来,保险公司在汽车保险项目上赔了几百万。通过分析,保险公一致认为,保险业务亏损的原因是保险收费较低,结果造成了收入不抵支出。最后决定提高保费。

保险公司的这一决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保险公司的汽车保费反而开始下降。这是决策者始料未不及的。他们不知道在经济行为中存在着逆向选择。这种逆向选择的根源在于保险公司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一般来说,凡是积极买保险的人都是容易出事的人,而风险概率较低的人则犹豫不决,如果保险价格提高了,反而把他们拒之门外。这就是典型的确逆向选择。在信贷市场上,银行与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贷款人拥有的私人信息是自己的偿还能力,而银行并不了解。贷款人会掩盖自己的真实还贷能力,骗得贷款,这就是道德风险。银行为防止被骗,就把所有的贷款人看作是无能力偿还的骗贷人,从而收取极高的利率。这样,来贷款的人都是无能力还贷的人,有能力的人不来贷款,形成逆向选择。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样也会在消费品市场中出现。逆向选择主要表现为劣质品泛滥,道德风险表现为卖方对买方的欺诈。

7.规模报酬分析

五、规模报酬—“众人拾柴火焰高”与“三个和尚没水喝”

企业的规模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案例一

大企业的低价

在现实经济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生机勃勃地存活在市场经济的沃土里,而且每一天都有无数小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诞生。但是小企业并不是适合于任何行业和任何门类的。在市场中大企业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比如,湖南有一家“老百姓大药房”,开业的时候对外宣称,5000多种药品的价格,将比原来国家核定的零售价降低45%,有的降价竟达到了60%以上。一般的小药店能和他们比吗?同样的,在很多大型超市里,它们的商品价格的确很低,它们出售的商品甚至比其他一些商家的进货价格还要低。

小企业在价格上为什么竞争不过大企业呢?

案例二

分工与专业化

亚当·斯密在其名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他对一个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引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

“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门职业。”

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团队,"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人均产量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

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在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你想盖一个房子,你可以自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大多数人找建筑商,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型工人时做得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像现在一样繁荣的一个原因。

????专业化为什么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请解释。

生产规模大的厂商往往在原料采购、分销渠道、产品运输等方面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可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建立分销渠道较强,单位分销成本也较低。当然,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厂商的收益也会增加。但是,如果一个行业的规模过大给个别厂商带来损失,使他们的成本增加,收益减少,那就会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状况。总之,每个行业或厂商应根据自己生产的特点确定一个适度规模。

三、庞氏骗局—高息回报的诱惑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它是指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去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Ponzi,1878-1949)的人,他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他曾经在加拿大因伪造罪而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齐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齐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

这个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一种东西,然后获得高额回报。但是,庞齐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齐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然而,庞齐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

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齐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齐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齐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齐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庞齐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情人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当某个金融专家揭露庞齐的投资骗术时,庞齐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金融专家,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庞齐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齐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庞齐被判处5年刑期。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监狱。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又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也没能得逞。1949年,庞齐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齐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人们在投资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首先在投资理财方面,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性,永远不要幻想一夜暴富。其次,在投资之前要对企业业务经营状况和资信进行验证和深入了解,切莫受贪利和盲目从众的心理支配,一时头脑发热而缺乏理性的投资,招致自己财产的巨大损失。

六、价格歧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一瓶果汁,在大商场买 2.5元;在一家稍小点的超市买2.8元;在便利店买3.2元;在自动售货机买3.5元;在火车上买5.0元;等到在酒店吃饭时,这瓶饮料就变成了8.0元;而在酒吧享用这瓶饮料居然花了30元。

那么,这种同物不同价的缘由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轻易让人接受呢?

上述行为在经济学上就叫“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是指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同一产品按购买者不同而规定不同的价格,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高于另一部分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

获得较高的利润是厂家实行“价格歧视”策略的目的。如果按较高的价格能把商品都卖出去,那生产者自然能赚取高额的利润,但高价销售往往使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所以只能采取灵活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降价销售总比失去市场要强得多。所以,如何采取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即以较高的商品价格赚得夫富人的钱,又以较低的价格把穷人的钱也赚过来。这就是生产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价格歧视”产生的根本动因。

价格歧视能给企业带来好处,但为什么不能普遍应用呢?这是因为价格歧视在现实中要受到很大限制,它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能运用。首先,只有当某种物品不能转手销售时才能运用价格歧视。如果一种物品可以转手销售,那么,以低价格得到这种物品的人就可以以歧视价格时的较高价格再把它转手卖出。这时,价格歧视就无法实行了。正由于这个原因,价格歧视一般是出现在劳务市场上,而不是出现在可贮存的物品的市场上。唯一的例外是时装市场上存在价格歧视,因为时装的式样在变,不同人对时装的偏好程度不同。其次,实行价格歧视的垄断者或

其他企业要能区分并确定不同消费者集团的需求弹性。最后,价格歧视的运用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七、信息不对称的产物—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相同。掌握信息多的一方称为信息优势方,掌握信息少的一方称为信息劣势方。

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

道德风险: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

逆向选择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基于“旧车市场模型”提出来的。在旧车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对汽车质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买者很难准确判断出车的质量的好换,在这种情况下,典型的买者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旧车就会被卖者撤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旧车,而买者最终只能以预期价格获得较低质量的产品。这违背了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选择法则,这种现象就是逆向选择。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用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来说,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也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出现增加供给的现象。

举例:汽车保险

随着个人购买轿车的增多,汽车保险业务也增长很快。买了保险的车主由于有了保险,开车跟开坦克似的,认为反正汽车坏了有保险公司修理。结果汽车交通事故频发,结果保险公司的保费不够汽车的修理费。

两年下来,保险公司在汽车保险项目上赔了几百万。通过分析,保险公司一致认为,保险业务亏损的原因是保险收费较低,结果造成了收入不抵支出。最后决定提高保费。

保险公司的这一决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保险公司的汽车保费反而开始下降。这是决策者始料不及的。他们不知道在经济行为中存在着逆向选择。这种逆向选择的根源在于保险公司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尽管保险公司也知道,在它的顾客中肯定有些比其他人具有更低的风险,但是不能确定谁是风险低的人。一般来说,凡是积极买保险的人都是容易出事的人,而风险概率较低的人则犹豫不决,如果保险价格提高了,反而把他们拒之门外。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

在信贷市场上,银行与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贷款人拥有的私人信息是自己的偿还能力,而银行并不了解。贷款人会掩盖自己的真实还贷能力,骗得贷款,这就是道德风险。银行为防止被骗,就把所有的贷款人看作是无能力偿还的骗贷人,从而收取极高的利率。这样,来贷款的人都是无能力还贷的人,有能力的人不来贷款,形成逆向选择。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样也会在消费品市场中出现。逆向选择主要表现为劣质品泛滥,道德风险表现为卖方对买方的欺诈。

五、长尾理论—信息经济时代新法则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

长尾理论和“二八理论”是对立的。二八理论说的是企业80%的理论来自其20%的产品。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的人或事忽略。

安德森为企业开发长尾产品提出了三条策略:

第一,备齐所有可能的商品。

第二,将价格降低一半,然后再设法降低。要增加处于长尾中的商品的销售,降低价格是非常有效的一招。

第三,通过推荐机制帮助用户找到他们想要的产品。

在数字化时代,消费者更容易通过在线销售获得“长尾”产品,对于企业来说在企业经营中可以做到“头尾通吃”,头部产品可以为厂商带来利润,但是“长尾”产品也不应该忽视,它也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好的收益。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一题

案例:小安是个农村青年,今年22岁,高考落榜后,他决定到城里做生意闯一番事业。怀着雄心壮志的小安经过考察,决定开一家服装店。第一次进货,他找了个行家,精心挑选时尚流行的款式,谁知衣服挂出来十多天就只卖了二三件。小安一下急了,差不多款式我的价格还略低点怎么就销量不好呢后来在别人的指导下,他对服装店进行了重新装修,取了英文名字,所有服装都挂上印有Made in HonKong生产的吊牌,服装店配上音响,制作大幅广告加以宣传,原来标价70的服装都变成了288,298。对外声称香港着名品牌服装独家代理,开业期间一律不打折。结果来他服装店的人络绎不绝,重新开张的第一天就卖了几十件,随后几天生意也是相当火爆。 为什么衣服便宜反尔不好卖,价格提高了去生意红火 分析: 70元一件的衣服,与取了英文名字,所有服装都挂上印有Made in HonKong生产的吊牌,价位在300左右的服装相比,在消费者眼中就是低档和中档两种层次的差别,服装价位品牌等同时是身份的象征,比如说,消费者喜欢某个品牌的产品,他觉得这个品牌的产品在设计能体现出自己的品味,能代表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另外,它还可使自己感受到相应的身份、地位、荣誉和自信,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某种满足与体验,提升消费效用。这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一种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消费者最终在这种品牌上找到了归宿感。所以,即使这件物品的定价再高,他也会选择这种品牌的物品。很多服装消费者对看似高端的服装有强烈的消费偏好,消费服装的效用较高 所以,即使是质量一样的衣服,消费者很难判断它们质量是否相同,他们只能通过价格来衡量商品的好坏,通过高价来买到好的商品。这种并非由产品质量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排斥现象,就被称为经济领域的歧视。

微观经济学(曼昆)案例分析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曼昆)案例分析练习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16783121.html,/ 1、假设我们有以下自行车的市场供给与需求表: a.画出自行车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b.自行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c.自行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 d.如果自行车的价格是100美元,存在过剩还是短缺?有多少单位过剩或短缺?这将引起价格上升还是下降? e.如果自行车的价格是400美元,存在过剩还是短缺?有多少单位过剩或短缺?这将引起价格上升还是下降? f.假设自行车市场的工会为增加工资而谈判。此外,再假设这个事件增加了生产成本,使自行车制造不利,而且,在每种自行车价格时减少了自行车供给量20辆。在图4_2中画出新的供给曲线以及原来的供给和需求曲线。自行车市场新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a.

b .300美元。 c .50辆自行车。 d .短缺,70—30=40单位,价格将上升。 e .过剩,60—40=20单位,价格将下降。 f.均衡价格为400美元,均衡数量为40辆自行车。 2、假设《每日新闻》估计,如果它把自己报纸的价格从1美元提高到1.5美元,那么订 户数就将从5万下降到4万。 a .当用中点法计算弹性时,《每日新闻》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b .使用中点法的好处是什么? c .如果《每日新闻》只关心总收益最大化,它应该把报纸的价格从1美元提高到1.5美元吗?为什么该提价或不该提价? 【参考答案】: a .(10000/45000)/(0.50美元/1.25美元)=0.56。 b .用中点法的好处是,无论你从价格为1美元开始上升到1.5美元,还是从1.5美元开始下降到1美元,弹性的值是相同的。 c .应该提价。因为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缺乏弹性),价格上升将增加总收益。 3、对下列每一对物品,你预期哪一种物品更富有供给弹性?为什么? a .电视;海滩的地产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课程序号: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学院:专业: 姓名:学号: 授课教师: 提交时间:2015年1月6日 成绩:

一案例描述 201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国际财经的头条发布了一条令全球震动的新闻,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美国第三季度GDP终值为年化增长率5%,远超此前市场所做的3.9%的二次估值,成为自2003年以来经济增速最快的一个季度。此前,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4.6%,结合今次5%的增长率,美国季度GDP增长已连续两季度突破4%,创11年来最好纪录。 二原理描述和分析 GDP是什么?为什么它的变化能够震动全球?GDP的英文全称翻译成中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而这个词语代表着什么呢?书上说,它是在某一既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通俗点说,就是指就是服务和商品的总值。我们举个例子,A卖了一辆车给B,B付出了10万元人民币,然后B转手卖给了C,C付出了11万人民币,此时车从不怎么需要的B手里到了迫切需要它的C手里,虽然车还是那辆车,但是车的价值增加了1万元,这是我们就有理由认为GDP增加了1万元,所以,GDP的原理是交换产生财富,财富的增加导致GDP的增加。 而一个国家的GDP到底是要如何计算的呢?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用这种方法计算GDP所要用到的公式为:行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GDP=Σ各行业增加值。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而它所需的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利息和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这种方法所运用到的公式是我们最为熟悉的: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在这三种方法里最常用的的是最后一种方法:支出法。也就是我们从书上学到的那个公式:GDP=C+I+G-NX。 三案例分析 从上述文字中,我们了解了GDP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计算得出的,那么,问题来了,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第1章 绪 论 1.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4.市场与行业的区别是什么? 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在下列各种情形下,啤酒的市场价格将如何变动? (1)啤酒生产原料价格上涨; (2)消费者收入普遍提高; (3)啤酒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 (4)凉夏。 2.假设一个封闭的岛国遭受了大海啸的袭击,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毁坏,但所幸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死亡。请画图分析大海啸发生前后该国粮食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收。试利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4.刘先生决定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1/a )用于购买食品。请计算他对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5.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Q d 550-=,供给函数为P Q s 510+-=。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P Q d 560-=.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P Q s 55+-=.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6. 2006年3月1日,中国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了2006年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2元。请画图分析这种最低收购价格措施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 案例一:国防支出与经济 数的作用。80年代前期里根执政开始,美国国防开支急剧扩张,国防预算从1979年的2710亿美元飞速增长到2010年的636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4.2%,国防建设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强的刺激作用,帮助经济走出了1981—982年的衰退,并且推动了80年代中期经济景气的形成。从1990年开始,美国加快了对国防开支的削减。到90年代中期,国防开支已经被削减到低于GDP的5%的水平。这时乘数的作用就相反了,削减国防开支导致90年代初产出增长缓慢,从飞机制造业来说,从1990年到1993年,至少损失掉170000个工作机会。 问题: 1、解释什么是政府购买乘数,并写出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 2、说明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 案例二:货币的需求动机 业,骆明进了某国家机关,待遇很是不错,每个月可以拿7500元左右工资,可惜,遇到住房政策的改革,不能分到房子了,这是美中不足。而小欣进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做对外贸易工作,它的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每个月大概有10000元。看来这对情侣的前途一片光明。

不过前几天,他们为了将来存钱的问题着实大吵了一架。 骆明以为现在他们刚刚大学毕业,虽然单位都不错,工资也不低,但将来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所以要从毕业开始,除了留下平常必需的花费以及预防发生意外事件的钱外,剩下的钱要定期存入银行,不能动用,这样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又没有损失的风险。而小欣大概是受在外企的工作环境的影响,她以为,上学苦了这么多年,一直过着很节俭的日子,现在终于自己挣钱了,考虑那么多将来干什么,更何况银行利率那么低。她说发下工资以后,先要买几件名贵服装,再美美地吃上几顿,然后她还想留下一部分钱用来炒股票,等着股市形势一好,立即进入。大学时看着别人炒股票她一直很羡慕,这次自己也要试试。但骆明却认为中国股市行情太不稳定,运行不规范,所以最好不进入股市,如果一定要做,那也只能投入很少的钱。 问题: 1、根据上面两个人的争论,说明有哪些货币需求动机。 2、分析上述动机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并给出货币的总需求函数。 案例三:蜜蜂的寓言 1929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3000多万人失业,三分之一的工厂停产,整个经济倒退回了一战前的水平。经济处于极度混乱之中,传统的经济学无法解释更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理论界纷纷进行探讨,这时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则古老的寓言中得到了启示。这则寓言说:从前有一群蜜蜂,他们在一个蜂王的领导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弹性分析

弹性的相关概念 弹性系数点弹性弧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一、单项选择题 1、贵夫人对一般的美容化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0 ; D、以上都有可能。 2、如果某产业许多厂商生产同一种标准化产品,则其中任一厂商的产品的需求: A、完全无弹性; B、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3、假定生产某种产品的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产品的: A、需求曲线左移; B、需求曲线右移; C、供给曲线左移; D、供给曲线右移。 4、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则意味着价格一定程度的下跌将会导致: A、卖者总收益增加; B、买者需求量减少; C、买者总支出减少; D、买者需求增加。 5、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6、厂商在工资率下降时,一般倾向于增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如果小麦市场是缺乏弹性的,小麦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由于气候原因使小麦产量下降20%,则: A、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小麦产量下降20%; B、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的价格上升低于20%; C、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的价格上升超过20%; D、以上都不对。 8、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可以预期价格上升: A、多于5元; B、少于5元; C、等于5元; D、以上都不对。 9、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决定对销售者征税,如果政府希望全部税收都由买者承担,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则应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0小于无穷大; 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0小于无穷大,供给弹性为0; C、供给弹性大于0小于无穷大,需求价格弹性等于0; D、以上都有可能。 10、劣等品足球的收入弹性: A、等于0; B、大于0; C、小于0; D、大于1。 11、商品的供给曲线为过原点一条直线,则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A、等于1; B、等于该供给曲线的斜率; C、不确定; D、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12、对一斜率为正且在原点的左端与数量轴(横坐标)相交的线性供给曲线,其价格弹性: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答案(画图分析)

生产曲线 短期成本曲线 TP L MP L AP L A I II III O L MP L AP L TP L C B 特点:先曾后减的倒U 型曲线 关系:(1)TPL 和APL ①MPL=dTPL/dL ,知MPL 在数值上等于曲线TPL 上对应点的斜率②若A 点前MPL 单调递增,A 点后MPL 单调递减,A 点对应MPL 的最高点③若C 为曲线的最高点,则C 点之前MPL>0,TPL 增加;C 点后MPL<0,TPL 减少;C 点处MPL=0,对应TPL 最高点(2)TPL 与APL ①APL=TPL/L ,知APL 在数值上等于TPL 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②若B 点为TPL 上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最高点,则B 点前APL 增加;B 点后APL 减少,B 点对应着APL 最高点(3)APL 和MPL 当MPL>APL 时,APL 增加;当MPLAPL ,APL 增加TPL 增加,说明此时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与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相比较少,还远没有达到最佳搭配比例,因此理性消费者会增加对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将生产推进到第II 阶段2.第III 阶段APL

西方经济学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案例精选 案例1:价格到底谁说了算 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1999年底,中国电信一分为四;民航也早就各路诸侯分治,航空公司林立。于是乎,真的竞争来了,为打折打得头破血流。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片叫好;经济学家也喜出望外:总算与市场接轨了,该来个优胜劣汰了。可这时,“婆婆”忍不住出面了——都是国有资产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干吗非拼个你死我活呢!在政府的倡导下,民航各路诸侯今日歃血,明日盟誓,又是“生死合约”,又是价格联盟,但结果总是拧不过市场法则的“大腿”,该打折还是打折,该降价还是降价,只不过“明火执仗”变成了“暗度陈仓”。结果,竞争总是深入不下去,该死的死不掉,该长的长不大,市场真的“失灵”了。价格成了苦孩子,打折变成了瞎折腾;政府总“舍不得”放手让市场来裁决价格,苦孩子也永远不能长大成人。经济学家常说,市场具有比任何权力更绝对的权威。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国营企业应该民营化。过去十几年来,经营不善的国企转为民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美国将邮政民营化了;英国在撒切尔零售价当政期间,就将原来由政府经营的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甚至铁路移转为民营,成效显著。我们的民航、铁路、电力等为什么就不能姓“民”?为会么不能像食品、家电、服装等行业,取消政府管制,取消那么多的“局”、“部”呢? 案例分析: 我们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所谓市场机制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即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中心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所谓命令经济是指这样一各制度,其资源的分配由政府来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亚当·斯密把市场机制比喻为“看不见的手”。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当每个人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子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最好的公共福利。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导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和其他机构根本不需要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看不见的手”就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政府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微观经济学,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促进公平。在提高效率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有必要利用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学生)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选作一题,要求逻辑思路明晰,分析透彻)案例1:利用AD-AS模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中国经济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后的AD—AS模型分析。 案例内容提示: 中国经济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后的AD—AS模型分析。从1996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谨慎地启动经济,以避免经济的过度衰退。然而,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面的扩大导致大批工人下岗失业,收入减少。这种情况使无论下岗的还是仍在岗的工人都对未来收入产生不确定性预期,而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领域改革的推进却清楚地预示着未来支出的增加。于是人们就合理地选择减少当前消费、储蓄更多的钱以备未来之需,消费需求也进一步萎缩。再加上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产品出口需求的影响,总需求曲线发生变化,总供给曲线没有发生变化。 案例2:利用“总需求”原理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案例内容: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在多年迅速增长和极度繁荣之后经历了长期衰退。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以及日本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度等因素,日本历史上的失业率是极低的,但这次失业率却从1990年的2%上升到1998年的4%。在1990年以前的20年中,日本的工业生产翻了一番,但1998年和1990年GDP仍然一样,实际GDP停滞,有时甚至还下

降。在政府治理持续性经济衰退过程中,日本经济出现了典型的零利率、负通货的经济局面。1995年9月,为了促进经济复苏,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把贴现率降到0.5%的超低利率政策;1999年2月,中央银行为进一步减轻企业利率负担和刺激国内消费,在维持贴现率不变的情况下,将短期利率0.25%降到0.15%;同年3月份以后,日本央行大规模发行超出市场需求的货币,促使市场利率基本降到了“零”。同期,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自1999年第三季度开始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999年全年物价水平与上年持平,2000年负增长0.4%,2001年负增长0.9%。 日本为摆脱经济衰退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但收效甚微。 案例评析: 案例3:石油危机与滞胀。(利用总供给与供给冲击、滞胀的原理) 案例内容: 中东盛产石油,却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虽中东用至全世界石油储量排在前两位的国家。依据《油气杂志》2001年的统计,沙特的石油储量占整个世界石油储量的35%,而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则为151.11亿吨,超过了美国、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总和。 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里,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一直被美孚、埃克森、壳牌等人称“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所垄断。从1945年起,中东各国逐渐掌握了本国的石油资源,各国经济也依靠石油逐渐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中东国家也开始利用西方对石油的依赖,将石油作为意识形态武器来使用。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分析题集锦 1、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讨论题: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案要点: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说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明显的低于美国。(2分) 我认为存在以下的原因: 首先来看收入。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性。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3分) 其次来看制度。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3分)但中国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受财政实力的限制也难以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3分) 最后边际消费倾向还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在总收入为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这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比美国严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低也是正常的。(3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边际消费倾。(1分) 2、19世纪80年代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其于1888年出版的《资本实证论》中以一个十分通俗的例子做了论证:一个农民在原始森林中建了一座小木屋,独自在那里劳动和生活。他收获了5袋谷物,这些谷物要用到来年秋天,但不必留有剩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衣食无忧,却牢骚满腹,他们总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就骂娘”。这使很多学者和官员十分困惑:难道是人们的道德水平在不断地下降吗请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以上现象。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说他们破解了人类最大的一个谜团,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幸福(F)=P+5E+3H。P代表个性,包括世界观、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E代表生存状况,包括健康状况、财政状况和交友的情况;H代表更高一级的需要,包括自尊心、期望、雄心和幽默感等。有的学者把这一公式进一步简化为:幸福(F)=E/D。E代

微观经济学题目

问题1 得10 分,满分10 分 下面哪种说法最好的描述了稀缺性?() 答案 所选答案: 稀缺性描述了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需求的情形 正确答案: 稀缺性描述了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需求的情形 问题2 得10 分,满分10 分 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答案 所选答案: 穷人应该不纳税 正确答案: 穷人应该不纳税 问题3 得10 分,满分10 分 经济学可定义为()。 答案 所选答案: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正确答案: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问题4 得0 分,满分10 分 经济假说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所选答案: 决定用于检验模型的统计分析的有效性 正确答案: 建立因果关系 问题5 得10 分,满分10 分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和服务能够达到经济的那种状态? 答案 所选答案: 生产效率 正确答案: 生产效率 问题6 得10 分,满分10 分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 答案 所选答案: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正确答案: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问题7 得0 分,满分10 分 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答案 所选答案: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正确答案: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问题8

得10 分,满分10 分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 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与坏,善恶的评价。 答案 所选答案:对 正确答案:对 问题9 得10 分,满分10 分 “石油公司获得了超额利润,他们应该上缴额外利润税”这是规范分析。 答案 所选答案:对 正确答案:对 问题10 得10 分,满分10 分 总量分析法适用于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法适用于宏观经济学。 答案 所选答案:错 正确答案:错 问题1 得10 分,满分10 分 下面哪种说法最好的描述了稀缺性?() 答案 所选答案: 稀缺性描述了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需求的情形 正确答案: 稀缺性描述了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限需求的情形 问题2 得10 分,满分10 分

mba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材料1 我国国有企业的2010年上半年的经营效益继续保持增长,据财政部企业财务快报初步统计:1-6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3723.4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利润7535亿元,同比增长31.5%;上缴税金7769.4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中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1244.3亿元,同比增长20.2%;实现利润5418.3亿元,同比增长29.6%;上缴税金5587.6亿元,同比增长26%。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479.2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利润2116.7亿元,同比增长36.5%;上缴税金2181.8亿元,同比增长18.9%。 同时,国有企业盈利水平和资本运营质量进一步提高。1-6月,国有企业销售利润率为9%,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9.9%,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7%,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资产运营质量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存货周转率为2.8次,比上年同期加快0.1次;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1次,比上年同期加快0.3次。资产负债率为55.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行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增幅较高。从实现利润看,钢铁、石化、机械、化工、电力等行业实现利润增幅超过50%,分别为116%、95%、73.6%、63.7%、59.4%。国有煤炭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国有汽车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5.6%,国有石油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0.7%。从上缴税金看,钢铁、石化、汽车、建材、有色等行业上缴税金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3.4%、43%、35.4%、35.3%、34.2%。 在效益和质量保持同步提高的同时,国有企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成本费用增长过快,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加剧等。1-6月,全国国有企业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增长23%、16.1%、15.5%、16.9%;存货增长18.7%,其中,国有冶金、煤炭、汽车、轻工等行业存货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4.9%、22.4%、15.9%、15.1%。 材料2 “蒜你狠”“豆你玩”又杀回马枪 重罚一月后绿豆价格强劲反弹:2010年以来的绿豆价格异常波动,引起各方关注:先是持续高涨,至5月中下旬达到高点,在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后,绿豆价格应声下跌。然而,这一行情仅仅稳定了一个月,进入7月后即出现强劲反弹。 涨势看不懂部分农产品价格再现过山车:大蒜从去年开始涨价,绿豆价格从4月开始飙升,这两种农产品价格在短暂的回落后再度“起势”,让坊间戏称的“蒜你狠”和“豆你玩”又一次被提上台面。 发改委重拳出击“豆你玩”“蒜你狠”照涨不误:发改委拟对牟取暴利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处罚最高200万元的罚款。这无疑是又一次重拳出击。记者走访菜市场、超市等大蒜、绿豆的零售商了解到,与上周相比,才两三天的时间绿豆、大蒜的价格涨两到三成,“大蒜两天前还是7元一斤,今天就要9元一斤。”一位在福今肉菜市场买菜的阿婆表示。“过几天还要涨呢。” 蒜价重现高位:尽管正处于新蒜大量上市的时节,蒜价却如坐上“过山车”,连连冲新高。超市和农贸市场目前在售的几乎全是新蒜,价格却已从一周前的7元涨到10元一斤。 豆来蒜去先得认识市场的基本面:几乎在重拳打击串通涨价的同时,大蒜价格却再度飙升。治什么,涨什么。这当然不能怨职能部门的初衷有了问题,但毋庸讳言,在这一轮又一轮炒作性价格反弹中,已然隐喻着治理能力与效果的某种定论。 价格监管体系应是长期机制:专家表示,真正要使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还需要国家从宏观经济调控入手,从根本上遏制流动性泛滥,以防止一些产品的市场价格再次出现大跌大涨。(材料来源于法制网:财经时评/经济https://www.wendangku.net/doc/0316783121.html,/economical/content/) 据凤凰网7月14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制定本特别规定的原因是:一是处罚力度不足以教育和惩戒违法经营者。二是执法程序不适应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监管工作的需要。三是处罚对象局限于经营者,不利于强化对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四是对哄抬价格等行为的界定也需要进一步作出细化;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了惩治力度:首先,《特别规定》对各种违法行为提高了罚款数额。其次,重申了从重处罚原则。第三,

微观经济学分析题

微观经济学分析题 这是同学的回答,我认为主要观点已回答,给大家参考: 美国作家写的一篇小说,写的是一个画家总不得志,作品卖不出去。于是,他和朋友策划了一个骗局,宣称该画家已死,并请一些评论家对其作品进行狂轰乱炸式的赞扬。于是,这些原本卖不出去的画价格狂升,他们着实发了一笔财。但却无法以原来的身份生活并作画了。 按经济学原理策划了此事,如何分析此事, 答:在这个案例中,人死的画属于供给无弹性商品,由于Es=0,无论价格如何变动,其供给量也是不会变化的,供给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所以,消费者都会认为其是极其珍贵的商品,无法复制,所以价格狂升,作家发了一笔横财。 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 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使香烟和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都是旨在减少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香烟需求量的政策。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另一种方法是,提高香烟的价格。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的香烟量。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相反,它表示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较少的一点上。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香烟的价格如何影响大麻这类非法毒品的需求。香烟税的反对者经常争论说,烟草与大麻是替代品,因此,高香烟价格鼓励使用大麻。与此相反,许多毒品专家把烟草作为“毒品之门”,它引导青年人享用其他有害物质。

大多数数据研究与这种观点是一致的:他们发现降低香烟价格与更多使用大麻是相关的。换句话说,烟草和大麻看来是互补品,而不是替代品。 要分析该案例,必须掌握两个基本原理: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在本案例第一段,对香烟制造商征税,从而提高香烟价格,这是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增加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这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2)要了解互补品、替代品、无关商品的含义。在本案例中,烟草和大麻的关系比较复杂。不能简单来下结论它们到底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或者是无关商品,要针对不同的人来分析。比如对于那些对烟草和大麻都上瘾的人来说,两者也许有替代作用;而对于那些没有吸过烟草和大麻的人来说,烟草和大麻可能具有互补性质。 思考题: 1(你怎样来分析该案例, 2(你认为烟草和大麻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或者是无关商品, 答:1 方法一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他因素,例如案例中的印有公益广告,对消费者进行提醒, 导致需求量的减少,导致需求的变化,需求曲线向左移。 方法二是在利用政府的政策,进一步导致香烟价格的提高,引起消费者对香烟需求的减少,导致点 在需求曲线上移动。 2对于那些对烟草和大麻都上瘾的人来说,两者有替代作用;而对于那些没有吸过烟草和大麻的人来 说,烟草和大麻可能具有互补性质。但我觉得两者应该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针对不同的人群。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麦当劳折扣券 另一种解释是:麦当劳想借此进行价格歧视——把顾客分开。要获取麦当劳的优惠券,总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的,而不是随手可得——上麦当劳的网站浏览寻找优惠券,打印优惠券,或者阅读麦当劳的宣传报纸,或者到路边索取,都是需要花费少许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通常是什么人才愿意花费这些成本呢?是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人。能上麦当劳的人中,什么人时间比较便宜呢?显然是一些收入偏低的人——工薪阶层。另外,优惠券能够购买的通常是某种指定的商品组合,而不是随意购买。也就是说,使用优惠券的顾客,是要付出代价——不能随意挑选商品的代价。这也是一种成本。总而言之,使用优惠券,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者成本也。 通过上述种种方式,麦当劳成功地把麦当劳的顾客中的富人和穷人分开,然后,对于富人——不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供给他们的商品就比较贵(没有优惠),而对于穷人——持有优惠券的人,麦当劳给他们打折。时间地点商品相同但价格不同,这就是典型的价格歧视。通过价格歧视,麦当劳向消费者榨取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利润。 关于大学生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就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制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体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它就是一项合理的制度。下面将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占座行为的合理性予以分析。 (1)占座——理性人的选择.“占座”意味着你可以拥有令你满意的座位,当你和你的同学同样用心时,你比他们更容易集中精神,获得更好的听课效果,最终得到更优异的成绩。 当然,你需要为占座付出一定的低价,即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这里的关键在于机会成本与收益比较孰轻孰重。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好成绩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占座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把时间浪费在早饭上是没有必要的。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因此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 (2)替他人占座——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如果你已经前赶到了教室,多占个座儿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因为你为此付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这一行为的边际收益则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你的室友可能会认为你很体贴,并因此提高对你的评价;其次,即便是你所服务的人不认为这是美德的表现,而将之视为一项投资,那么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适当的场合时,他也必定会为之付出某种方式的回报。这种情况,通俗地讲叫做“顺水人情”,本小利大,何乐而不为呢?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 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社会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生活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刚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时以为这又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老师只是讲些空洞的理论,可是在学习完这本书之后,却发现这门学科其实很实用,和现实生活联系的很紧密,虽然理论性很强,但是联系实际生活的话还是容易理解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实际的例子都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下面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一些现实问题。 从供需均衡来看大学生难就业的问题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与企业和政府的需求率和签约率成反比的走势,每年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相对而言,大学生的签约率却在不断下滑。我国的高校在不断的扩大招生的规模,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相对于企业和政府实际所需求的多很多,即劳动力相对过剩。

从微观经济学来分析,在就 业市场上,大学生是劳动的供给 方,企业和政府是需求方,大学 毕业生的增多导致供过于求,供 需不平衡。 对于需求方来说,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综合企业的成本收益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政府根据各级部门工作开展的需要和人事部的结构来招聘所需的毕业生,也就是说需求方都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决定最后招聘所需要的人员数目。如果从西方经济学理论来看的话,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供给方就会通过降低价格等手段来夸大需求,以实现供求均衡,但在现实中肯定不可能,作为需求方的企业或者政府显然不会扩大需求量,因此,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相对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形势很严峻。 虽然我国总体的劳动力相对过剩,处于富余的状态,但是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工科类的学生相对较少,一些第三产业仍然缺少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作为供给方的大学毕业生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己专业知识和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 由此可见,大学生不能只是去想就业的困难而对未来没有了憧憬,因为虽然我国总体的劳动力相对过剩,但我国专业技术人

管理经济学考试答案含案例分析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叉弹性 交叉弹性指某种商品的供需量对其他相关替代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供需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交叉弹性系数可以大于0、等于0或小于0,它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分别呈替代、不相关或互补关系。可替代程度愈高,交叉价格弹性愈大。 2.声望定价 所谓声望定价法是指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商品或名店的声望所产生的某种心理来制定商品的价格。因为消费者具有崇尚名牌的心理,往往以价格来判断产品质量,认为价高质必优,这种定价策略既补偿了提供优质产品或劳务的商家的必要耗费,也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二、简要回答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在进行商品需求估计中,应当怎进行市场调查?如何选择参数和变量? 在进行商品需求时,应当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销售渠道、消费者以及法律法规、社会、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等方面调查: 1)首先应该将要推出的产品的性能与市场上的商品做比较。列举出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功能和特点,并与新产品做比较,说明新产品的优势。 2)走访批发商和销售商,了解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销量,进价等。并想办法得知或估算市场主流产品的成本。并将新产品的成本与市场主流产品的成本做比较。 3)走访销售商和消费者,了解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优缺点,找出市场同类或类似产品的弊端,并在新产品中加以改进。 4)收集国家、地方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政策上找出新产品的市场前景。 5)新产品在何区域推出、针对哪个层次的消费群体推出,需要调查了解一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及当地的消费层次,找准合适的目标客户。 市场调查所需参数和变量应当根据产品的特征选取。如低端产品应当选择竞争产品的价格以及成本作为变量,高端产品应选择地域消费水平为主参数。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有何特征?厂商生产决定最佳产出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Y = A(t)LαKβμ(μ≤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阐述了在技术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与投入的劳动力及资本的关系。如果技术条件改变,必然会产生新的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反映的是某一特定要素投入组合在技术条件下能且只能产生的最大产出。

宏观经济学案例集锦

《宏观经济学》案例 导论 案例1:绿色GDP 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研究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有其自然环境脆弱、气候异常的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为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和粗放型资源开发方式导致的。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实现的。 绿色GDP 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素那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 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财富总量。 资料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问题:1.什么是GDP?什么是绿色GDP? 2.绿色GDP如何核算? 3.GDP指标存在哪些缺陷? 案例2:缘何中国高增长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日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百分之十左右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而中国从一九七八年开始,也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到现在却只达到了小康初级阶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国家统计局某权威人士(2004)认为:首先,经济结构、运行模式、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如优胜劣汰机制没有建立,大量资源由低效率企业支配。其次,企业追求自我循环,消耗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再次,经济增长速度高,库存也很高。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里,未转化为实际财富。 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以下一些偏向需要纠正: ——为了追求增量财富,破坏大量存量财富。一个典型的个案是大量拆除旧城区,创造新城区。今年挖,明天填;明天填,后天挖。创造百分之一的GDP,却消耗了百分之二的存量财富。 ——未明确创造财富的主体是政府,还是民间。过去过多地看重政府、国有经济,没有运用市场、民间的力量,效率较低。例如,国有金融一统天下,未建立多元的金融体系,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只注重财富创造,未注重财富分配。分配关系未理顺,市场体系下的分配方式不尽合理,严重挫伤了各方的积极性。从二000年起,中国的基尼系数开始超过零点四的国际警戒线。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析

《微观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引论 一、选择正确答案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B.研究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2.“资源是稀缺”指的是()。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尽 B.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 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4.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A.鼓励私人购买汽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C.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汽车 D.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多,给我国居民的出行带来交通隐患 5.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A.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C.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D.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答案:1.C; 2.D; 3.D; 4.B; 5.A。 二、分析讨论 1.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答: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类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的,可是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即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和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假若人类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即在这样一个丰裕的伊甸园里,不存在稀缺物品,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像沙漠中的沙和海岸边的海水,价格和市场互不相关,那么经济学就无须存在了。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才引起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西方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的科学。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哪两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