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芪总黄酮抗紫外线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芪总黄酮抗紫外线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芪总黄酮抗紫外线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芪总黄酮抗紫外线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著】

黄芪总黄酮抗紫外线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3 Expe ri m enta l S tud ies on TFA Anti2dam a ge Effec ts Fo llow ing U ltra vio le t Irra d ia tion

汪德清 房征宇△ 沈文梅 田亚平 王成彬 王 泠 刘红鹰

W ang D eqing,F ang Z heny u△,T ian Y ap ing,S hen W enm ei,

W ang Cheng bin,W ang,L in,L iu H ongy ing

(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D ep a rt m en t of B ioche m istry,Genera l H osp ita l of PL A,B eij ing100853)

摘要 目的:探讨紫外线的细胞损伤作用和总黄酮的防护功效。方法:采用细胞溶血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体系研究了黄芪总黄酮的抗紫外线损伤作用。结果:黄芪总黄酮对紫外线所致红细胞溶血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在浓度为30m g L时,其防护率可达50%;当浓度为10m g L时,对紫外线所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浓度达100m g L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

结论:提示黄芪总黄酮可能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紫外线损伤物质。

关键词: 紫外线 黄芪总黄酮 溶血 脂质过氧化

Abstract T he anti2dam age effects of to tal favono ids of astragalus(T FA)have been studied fo llow ing ul2 travi o let irradiati on initiated eryth rocyte hemo lysis and li p id peroxidati on of purified eryth rocyte m em brane.

T 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t a do se of T FA30m g L,the rate of p ro tecti on is50%in the system of the ery2 th rocyte hemo lysis caused by UV.In ano ther system,the date show ed that at a do se of10m g L,T FA had significant inh ibiting effect on UV2induced cell m em brane li p id peroxidati on(P<0.05).W hen the do se in2 creased to100m g L,the M DA concentrati 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01).It indicated that T FA is bet2 ter nature m aterial of anti2dam age effects fo llow ing UV irradiati on.

Key words∶ UV TFA Hem o lys is LPO

紫外线是最常见的物理损伤因子之一,其照射可造成生物体多种形式损伤,人们利用该作用机制进行消毒杀菌〔1〕。近年来,开始注意到紫外线照射对人体的损害,尤其是自由基医学的研究发展,对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为紫外线照射可多途径诱发膜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造成生物膜损伤〔2〕。本实验观察了紫外线照射对细胞膜和完整细胞的损伤以及黄芪总黄酮(to tal flavono ids of astragalu s, T FA)对其损伤作用的防护功效。

3本课题获全军“九?五”医药卫生基金资助(题号96Q101)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硫代巴比妥酸(TBA)为上海试剂二厂产品,四乙氧基丙烷(T EP)为F luka公司生产,黄嘌呤(Xan)与黄嘌呤氧化酶(Xo)为Sigm a公司产品,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1.2 药物T FA制备〔3,4〕 取黄芪10kg,以95%乙醇减压回流提取3次,合并,浓缩至浸膏,取浸膏加蒸馏水溶解,用醋酸乙脂淬取数次,合并淬取液,浓缩,过柱,得总黄酮,提取物由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鉴定。用前以磷酸盐缓冲液(PB S)稀释至所需浓度。

?

2

?J L abour M ed V o l.15 N o.4 《劳动医学》1998年第15卷第4期

1.2 方法:

1.2.1 红细胞(RBC)悬液制备 取正常人混合抗凝静脉血,用生理盐水洗3次,配成悬液。

1.2.2 紫外线照射所致RBC溶血及T FA的防护效能 取RBC悬液0.1m l放入培养板(24孔)内,分别加入不同量T FA,以生理盐水补充体积至1.0m l混匀后置紫外灯下,距离10c m 照射15m in,然后加生理盐水2.0m l,离心2000×g,10m in,取上清测415nm光吸收,以RBC 在蒸馏水中溶血为100%,计算其溶血度(%)。

1.2.3 结果计算 T FA防护效能以防护率表示,其计算公式为:防护率=(对照管溶血度-测定管溶血度)×对照管溶血度-1×100%。1.2.4 红细胞(RBC)膜的制备 参见文献〔5〕略加修改。取新鲜健康人全血,按1∶20加入2.5mm o l?L-1CaC l2溶液,搅拌5m in,4℃下静置30m in,离心1500g,15m in,去上清,沉淀用低渗磷酸盐溶液洗涤,至沉淀呈乳白色时,再用0.1m o l?L-1,pH7.4的PB S洗一次,在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膜蛋白浓度,置4℃冰箱备用。

1.2.5 UV照射对细胞膜的损伤及其防护 条件参照M engel等〔6〕方法稍加修改。取膜悬液2.0m g?L-10.4m l,药物0.1m l(对照加PB S),最后用PB S补充总反应体积至1.0m l, 37℃预温15m in,置30W UV杀菌灯下,灯管距液面10c m,振荡照射1h(阴性对照用黑纸遮挡),加入20%冰醋酸配制的0.67%TBA2.0 m l,混匀后煮沸15m in,冷却,1500g离心15m in,取上清在日本岛津UV-120-02紫外分光光度计,532nm处测定光密度值,以T EP 为标准,计算每m g膜蛋白中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M DA)的生成量。

2 结果

2.1 紫外线对RBC溶血的影响

按前述反应体系,紫外线照射RBC悬液不同时间,其溶血程度与照射时间呈明显相关(见表1)。说明RBC溶血度与紫外线的照射时间直接相关。

表1.不同照射时间的紫外线与RBC溶血的影响

照射时间(m in)51015202530

溶血度(%)5.723.857.176.185.790.4 r=0.966

2.2 T FA对紫外线所致RBC损伤的影响

将不同量的T FA加入紫外线损伤体系中,发现其溶血程度随加入T FA量的增加而降低(见表2)。

表2.T FA对紫外线所致RBC损伤

的防护作用(n=5,x±s)

浓度(m g L)防护率(%)浓度(m g L)防护率(%)对照06062.5±4.4

321.3±3.89071.1±5.2

1530.3±4.018082.7±4.1

3051.6±4.830096.6±5.2

2.3 T FA对紫外线的照射诱导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效能(见表3)

在本实验中,结果表明,T FA对该体系的脂质过氧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用强度随T FA的浓度增高而增强。

表3.T FA对紫外线所致膜脂质过氧化

反应的抑制作用(n=5,x±s)

浓度(m g L)M DA(nmo l m g.p r)

对照68.8±5.5

1051.3±4.23

10028.8±4.833

20022.9±3.933

与对照组比较, 3 p<0.05, 33 p<0.001

3 讨论

紫外线照射RBC悬液,可诱发RBC膜脂质过氧化反应,致使膜的结构和通透性受损〔7,8〕,此损伤必将伴随RBC内血红蛋白的外漏,因此RBC溶血程度反映着紫外线所致膜损伤的程度。紫外线的照射可以多途径诱发膜的氧化损伤,氧自由基则是造成这种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活性氧作用于生物膜,攻击膜上磷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 FA),引发膜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形成过氧化物〔9〕,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TBA形成红色化合物,当加入具有清除自

?

1

2

?

《劳动医学》1998年第15卷第4期 J L abour M ed V o l.15 N o.4

由基作用或阻断其链式反应的药物时,即可降低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量。

有实验表明T FA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10,11〕,可清除多种自由基,本实验结果显示T FA能有效地阻断紫外线所致的RBC溶血和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反应,这两种反应过程均与自由基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认为T FA 对紫外线损伤的防护功效主要源于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而这种作用对过量紫外线照射所致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4 参考文献

 1.W augh S M,L ow PS.H em ich rom e binding to band3:nu2

cleati on of H einz bodies on the eryth rocyte m em brane.

B i ochem istry,1985,24(1)∶34

 2.L iu SC,Zhai S,L aw ter J,et al.H em in-m ediated dissoci2

ati on of eryth rocyte m em brane skeletal p ro teins.J B i o Chem,1985,260(22)∶122~134

 3.贺正全,王宝琴.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药学学

报,1991,25(9)∶694

 4.王志学,马启凤,何群等.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药,

1983,14(3)∶13

 5.刘吉生,张敏丽.血清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老年学杂志,

1991,11∶171

 6.M engel CE,Kann H E J,M eri w ether W D.Studies of

paroxys m 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eryth rocytes:In2 creased lysis and li p id peroxide.J C lin Invest,1967,46∶1715

 7.L ux S,Shohet SB.T he eryth rocyte m em brane:B i ochem2

istry.Ho sp P ract,1984,19∶77

 8.M archesi V.T he cyto skeletal system of red blood cells.

Ho sp P ract,1985,20∶113

 9.Ch iu D,L ubin B,Shohet SB.Peroxidati on reacti ons on red

cell bi o logy.In P ryo r W A eds.F ree radicals in bi o logy, V o l.V,N ew Yo rk∶A cadem ic P ress,1982∶15

 10.汪德清,沈文梅,田亚平等.黄芪有效成分对氧自由基清

除作用的ESR研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6,23

(30)∶260

 11.汪德清,沈文梅,田亚平等.黄芪总黄酮对自由基损伤防

护作用的研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6,23(4)

∶346

(1998-04-24收稿 1998-07-28修回)

【病例报告】

急性氯苯中毒合并化学灼伤1例报告

陈玉姬 张凤林 (吉林化工集团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吉林 132021)

宁 磊 (吉林化工集团总医院一院中西医结合科)

患者 男,59岁,于入院前12h在检修氯苯管道时,管道破裂泄露,不慎吸入氯苯蒸汽,氯苯液体溅到面部、颈部、肩部、前胸、双足,立即用清水冲洗,病人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咳嗽、咽痛。10h后,病人咳嗽、咽痛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眼痛,面部、颈部、肩部、前胸、足局部皮肤红肿起水泡,被家人送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T36.4℃,P84次 m in,BP24 13kPa,R24次 m in。神志清晰,对答流利,呼吸略促,灼伤总面积5%,浅 °为主(颈1%,前额1%,右胸肩2%,双足1%),双眼睑充血、水肿,双眼球结膜水肿,角膜部分上皮剥脱,前房、瞳孔正常。咽充血、水肿,双侧扁桃体 °肿大,心肺(一),腹部未见异常,神经系统(一)。化验:WBC11.6G L,N8.9G L、L2.7G L。肝功、肾功、心肌酶谱、血K+、N a+、CL-、CO2CP均正常。诊断:急性轻度氯苯中毒,双眼化学灼伤,皮肤化学灼伤 °(5%),高血压病 期。给予彻底冲洗眼、皮肤灼伤部位,静点先锋 预防感染,地塞米松注射及雾化吸入,预防喉头水肿,能量合剂,对症治疗。眼后穹窿注射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涂素高捷疗眼膏,创面清创后,外敷1%磺胺嘧啶银霜包扎,半暴露。第2d病人病情好转,呼吸平稳。第22d,眼、皮肤恢复正常,治愈出院。

讨论 氯苯主要通过呼吸道刺激作用,引起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作用,低浓度时引起红斑,高浓度引起水疱,治疗特别应注意现场反复冲洗,要换去污染衣物,为防止冲洗不彻底,入院后应反复彻底冲洗灼伤部位。该患者中毒后10h,出现眼、皮肤化学灼伤,说明当时冲洗不彻底。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本病例潜伏期长达10h,可见不容掉以轻心。此外,增加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及心理治疗,对病人的恢复亦大有宜处,病人中毒后因对毒物的性质及病情不了解,易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易减弱病人免疫力,对治疗不利,应耐心解释、引导,使病人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1998-04-08收稿 1998-05-18修回)

?

2

2

?J L abour M ed V o l.15 N o.4 《劳动医学》1998年第15卷第4期

黄芪研究进展综述

中药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发展 周春竹 【摘要】黄芪为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的根。黄芪性微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现代研兜分析发现其舍有苷类、黄嗣、多糖、氧基酸、亚油酸、生物碱和胆碱等多种有效成分。本文就黄芪的药理作用的研究发展作出综述。【关键词】黄芪;药理作用;综述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和托毒生肌的功效[2]。黄芪用途广泛,可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气虚津亏的消渴等症[3]。 多年来人们对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对黄芪新的药理作用成为研究焦点。本文主要针对黄芪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对心脏器官的作用 1.1改善心功能 1.1.1 增强心肌收缩力黄芪对改善心功能具有肯定的作用。黄芪皂苷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不但对正常犬和心功能受抑制犬左室表现正性肌力作用,且对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而不增加心肌耗氧[4]。王氏等[5]采用B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诱发麻醉犬体内急性心衰模型的方法,通过血流动力学测定,观察到黄芪注射液增加心输出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改善心脏舒缩功能的作用。 1.1.2 减轻心脏负荷研究表明[6],黄芪扩血管作用和组胺释放或肾上腺素d、B受体无关,而可能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产生,促进NO产生,继而激活血

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导致血管扩张。 1.2保护心肌细胞 1.2.1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彭氏等[7]利用培养的心肌细胞造成缺氧模型,发现缺氧30分钟时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细胞显著增高,109/L黄芪对缺血心肌无保护作用,1009/L、10009/L的黄芪使凋亡率分别降低34.96%、37.02%,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黄芪可能抑制缺氧心肌细胞的凋亡,但作用并非与浓度呈正相关,且缺氧心肌细胞中TNF-otmRNA的水平和凋亡率都增高,提示TNF.a可能参与诱导缺氧心肌细胞凋亡。 1.2.2稳定细胞膜李氏等[8]观察到一定浓度的黄芪可提高SOD活性,使MDA、CK水平降低,但未恢复正常,该作用并非与浓度呈正相关,提示黄芪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和稳定细胞膜来防止细胞受损。 1.3 心脏的保护作用采用体外兔心缺血再灌注模型和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从器官和细胞2个水平,运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免疫印记、RT—PCR、生化学检测等多种方法,发现该药物具有调节抗再灌注损伤的MAPK细胞信号通路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很可能是其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之一。并且特异性抑制剂并不能减弱黄芪作用,说明黄芪可能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9]。 1.4对血压的影响黄芪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在大鼠体外胸主动脉环灌流模型上[10],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去除内皮的血管具有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敏感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内钙的释放有关。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1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免疫是由T细胞结合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通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来发挥效应。朱培成[11]等观察到斑秃患者给服黄芪多糖后可显著下调Thl型细胞因子(IFN-y,IL-12)及转录因子T-bet基因表达,逆转斑秃患者Thl型反应,提示APS可抑制斑秃患者转录因子T-bet及Thl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逆转Thl型反应,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IO基因表达,逆转Thl型反应,使之向Th2型漂移。蔡小燕[12]通过研究黄芪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凋亡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发现黄芪治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构成为C-C-C方式,广泛存在于包括众多植物中,属于植物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来源广、生物活性多、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古味伍绛木樨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如下。 1 心血管系统作用 1.1 抗心律失常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轻发作频率,能对抗乌头碱、哇巴因和氯仿诱发的心律失常,其可能的机制为总黄酮可降低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值(APA),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 1.2 抗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进程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LDL氧化作用,抗平滑肌增殖,清除自由基,从而有效地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 1.3 扩血管作用总黄酮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素(ET)的生成,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对心血管系统起到改善作用,从而 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 1.4 抗凝血作用总黄酮体外给药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和胶原纤维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动物试验表明,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和冰水浸泡法,造出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即血流变性呈轴稠状态的实验动物,通过饲喂山楂叶总黄酮(HLF),可显著降低红细胞(RBC)聚集指数、血浆比轴度,从而改善血瘀状态。银杏黄酮单独应用其抗凝作用不如蚓激酶,两者合用后抗凝效果加强,但溶栓作用并没有改善。 1.5 抗血脂作用维生素D3加脂肪乳剂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在给予了麦胚总黄酮类后,可显著提高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实验性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酚甘油含量。 2 抗炎调节免疫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作用机理为作用于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调节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泌过程,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释放慢反应致炎物质,如中性粒细胞溶酶体酶、白三烯、组胺、前列腺素等,调节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直到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穿卜草中分离得到黄酮提取物可显著清除炎性因子,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等急性炎症反应,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 抗菌抗病毒作用 3.1 抗菌作用甘草黄酮提取物在体外,可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黑根霉、灰葡萄抱、意大利青霉等真菌。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新型隐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亦能明显抑制的生长。 3.2 抗病毒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芦丁能抑制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黄芪总黄酮对人疤疹病毒(HSV21)感染的豚鼠皮肤,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异黄芪282甲醚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总之黄酮类对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疤疹病毒、登革热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3 抗HIV活性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均有抗匀陨灾活性,其作用的靶点均分别为作用于HIV逆转录酶、HIV 蛋白酶、HIV整合酶,作用于HIV启动子,没有明确作用点的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中黄芩素可对抗中逆转录酶。 4 抗肿瘤抗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对于肿瘤细胞的增长繁殖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为促进抑癌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预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促进抗肿瘤细胞增殖等。黄酮类化合物抗癌抗肿瘤作用的效果,主要体现为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且二者之前具有显著相关性,抗自由基及氧化应激的能力强,则

黄芪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精)

第40卷第8期2012年4月广州化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0No.8April.2012 黄芪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何 1,42,3 艳,陈华国,赵 2,3 超,周 2,3 欣,王 * 2,32,3垄,申海艳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3贵州师范大学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550001;4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2)摘 要:建立了黄芪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芦丁为参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71nm 波长测定黄芪颗粒中总黄

RSD%酮的含量。芦丁在5.90 59.0μg /mL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 =0.0103C +0.2707,γ=0.9963,平均回收率为98.65%, =0.85%。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来做黄芪颗粒的质量评估的方法。 关键词:黄芪颗粒;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图分类号:O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677(2012)08-0133-03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in Huangqi Granule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 433333 HE Yan 1,,CHEN Hua -guo 2,,ZHAO Chao 2,,ZHOU Xin 2,,WANG Long 2,,SHEN Hai -yan 2,(1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zhou Guiyang 550002;2Key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ystem of Mountainous Areas 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Guiyang 550001; 3Research Center for Quality Control of Natural Medicin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zhou Guiyang 550001;4Guizhou Hanfang Pharmaceuticals Company ,Guizhou Guiyang 550001,China ) Abstract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the total flavonoids in Huangqi Granule was established.The total fla-vonoids in Huangqi Granule were determined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using rutin as the reference at the wavelength of 371nm.The linear equation was A =0.0103C +0.2707,γ=0.9963,and linear range of calibration curve was 5.9 59μg /mL.The average reeovery rate was 98.65%with the relative

浅谈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浅谈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3-07-31T14:56:20.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黄伟[导读] 黄芪还有促支气管壁细胞修复,促再障患者血红蛋白升高,促血清蛋白与白蛋白升高,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黄伟(河南省方城县广阳镇卫生院 473261)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386-02 【摘要】黄芪是中医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升肌等功效;又有强心、降压、利尿等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黄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1 黄芪的来源及功效 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其性微温、味甘,具有益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药物之一[1]。 2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 2.1 化学成分:黄芪主要含有黄酮、皂苷类成分、黄芪多糖、粘液质、多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碱、叶酸、黄烷化合物等多种微量元素[2]。 2.2 药理作用:黄芪的药理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⑴强心作用: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其收缩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作用更加明显,表现为使心脏有收缩振幅增大作用,排出血量增多。⑵降压作用:本品能使冠状血管和肾脏血管扩张,并使全身末稍血管扩张,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使患者血压下降,其作用能对抗肾上腺素,降低血压直接与扩张血管有关,降压可能为含r-氨基丁酸的作用[3]。⑶利尿作用:口服或注射黄芪制剂,均证明有利尿作用,试验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利尿试验,证明黄芪有中等利尿作用。⑷降低尿蛋白:黄芪对实验性肾炎,有一定对抗作用,尤其在去蛋白尿方面有一定帮助,大白鼠口服大剂量黄芪粉,对血清性肾炎的发病,有阻抑作用。并能延迟蛋白尿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已有蛋白尿者,口服黄芪粉,恢复比对照组快。⑸保肝作用:黄芪能防止肝糖原减少,对小白鼠四氯化碳肝炎有保护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亚型转阴也有一定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⑹降糖作用:本品能降低血糖,家兔口服黄芪可使血糖明显下降,有人用以黄芪为主药的降糖药,治疗52例糖尿病病人,其中54例单用,有效率74.1%,余98例长期服用西药降糖不满意。⑺免疫促进作用: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能使血中白细胞及多核细胞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有促进作用,正常人服用其有效部分后,血浆LgMlgE显著增加,以全草效果最好,Sl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是呼吸道粘膜的主要保护性抗体,缺乏则易致呼吸道反复感染,用黄芪液喷鼻,能使感冒易感者鼻分泌液中SlgA含量显著增高(P<0.01)。⑻抑菌及抑制病毒致病活性作用:黄芪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有效成分为羟甲氧柴檀素。体外试验,黄芪对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肺炎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小白鼠肾细胞培养表明,黄芪对口腔病毒及流感仙台BB1病毒致病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无直接灭活作用。⑼抗癌作用:黄芪能削弱或消除TS(抑制性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恶性肿瘤患者TS活性常增高,若有人的淋巴细胞用黄芪37℃孵育45分钟,TS的抑制作用便完全消失或明显削弱。⑽延长细胞存活时间的作用:金黄色地鼠细胞培养试验证实,黄芪能延长细胞在体外的生长寿命,存活时间较对照组长1倍左右。人胎肾及乳鼠肾细胞培养也示黄芪组细胞较对照组生长旺盛,着色较强,培养时间愈长,活细胞的差别愈大。⑾对干扰素系统的刺激作用:黄芪具有增加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小白鼠BB1病毒鼻腔医攻击实验示,黄芪组肺悬液干扰素平均滴度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对人体细胞干扰素系统也有类似的刺激作用,感冒易感者,服用黄芪后,可提高血细胞对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并与感冒的次数减少相平行。⑿有类生殖激素的作用:动物实验能延长小白鼠情期,对大白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⒀其他作用:黄芪还有促支气管壁细胞修复,促再障患者血红蛋白升高,促血清蛋白与白蛋白升高,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 3 黄芪的临床应用 ⑴黄芪能健脾益气,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故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出现的体倦懒言,食欲不振,大便久溏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等证,健脾益气与党参、白术等配伍,升阳举陷与党参、升麻、柴胡等配伍,方如补中益气汤,举元煎等。⑵黄芪能健脾益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旺则能生血,故临证对气血不足后致眩晕、贫血者,常用本品与当归、党参等配伍,方如归脾汤等。⑶黄芪固护卫阳,充实表分,用于表虚自汗,常与白术、防风等配伍,方如玉屏风散,阴虚盗汗用本品配熟地、黄柏、五味子等。⑷黄芪为疮家要药,临床配当归、山甲、皂刺治疮疡肿毒,因气血不足,内陷不起,脓成不溃者最验:配党参、肉桂、当归治疮疡久不敛、脓稀不愈。⑸黄芪能运阳利水,常于防已、茯苓、桂枝、白术等配伍,用于利水消肿,临床多用黄芪治疗急慢性肾炎。⑹脾虚不能统血所致的出血证,必须以黄芪为主药:治疗血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风寒湿痹,用黄芪则能增强疗效。⑺治疗脾肺虚热,方如保元汤;治血虚发热,如当归补血汤。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匡海学.中药化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08. [3]侯家玉,方泰惠.中国药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03.

黄芪的研究现状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毕业论文 黄芪的研究现状 专业:生物制药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论文提交日期: 摘要 黄芪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黄芪属内蒙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传统中医多配以不同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之中。在中药生产中运用超微粉碎技术、先进的逆渗浸提、超滤膜浓缩精制技术及原理,有效解决中药工业化生产中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时间长,药效损失大的问题,形成中药标准化提取物工艺技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这些都与黄芪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有关。黄芪所含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皂甙和黄酮等。本文就黄芪近期的研究现状作出综述。 关键词:黄芪;黄芪多糖;免疫调节;抗肿瘤 目录 1引言 (1) 1.1药理作用 (2) 1.1.1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3) 1.1.2免疫调节作用 (4) 1.1.3抗糖尿病作用 (5) 1.1.4抗肿瘤作用 (6) 2 临床应用 (7) 2.1收缩性心力衰竭(CHF) (8) 2.2病毒性心肌 (9) 2.3脑血管疾病 (3) 2.4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3) 2.5肾脏疾病 (3)

2.6恶性肿瘤 (3) 3黄芪在心血管系统反方面的应用 (3) 4黄芪在消化系统方面的应用 (2) 5黄芪在呼吸系统方面的应用 (2) 6其他应用 (2) 引言 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主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别名绵芪或绵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微温,味甘,具补气固表,气、活血、升阳止汗、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有黄芪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和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其分还包括香豆素、叶酸、苦味酸、胆碱、香菜碱、亚油酸、β-谷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黄芪的药理研究一般采用黄芪水煎液或是黄芪的单体成分,单体中黄芪多糖、黄芪甲苷等研究较多 1.1药理作用 强心作用:对正常及受损的大鼠:黄芪总皂苷小剂量可加重心力衰竭,而中等剂量和大剂量则有抗心力衰竭作用,对心肌的收缩舒张均有增强作用,且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黄芪苷Ⅳ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质量浓度为20~50g/ml 时对可离体豚鼠乳头肌标本产生正性肌力作用,黄芪苷通过调节钙调蛋白活性,从而抑制磷酸二酯酶 (PDE)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抑制Na-K-ATP 酶活性,增加心肌细胞膜的β受体的数目,增强钙调素对Ca2+的敏感性。在体外实验中,黄芪总皂甙能降低过氧化氢处理的小鼠心肌细胞NO、NOS 的水平,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黄芪预处理能减轻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通过稳定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 结构和功能来实现的。调节血压,保护血管:黄芪对血压具双向调节作用,黄芪能利尿降压,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心室的前负荷,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动脉压,同时还对冠状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可能机制是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生成,增加NO 的生成,继而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引起血管扩张。黄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减少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APS 还能降低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减少血管中粥 样斑块的形成。 免疫调节作用应用小鼠非麻醉状态下Ⅲ度烧伤模型,经腹腔注射APS( 250mg/k 体重,每天1 次,连续5d) ,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烧伤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基本恢复正常。APS 增加小鼠脾脏重量,主要是促进浆细胞的大量生成,以成熟浆细胞为主,增加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黄芪中提取物红芪多糖(RHPS)也可明显增加小鼠脾重;且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黄芪制剂无明显毒性,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在动物实验中,黄芪能增强刺激引起的T 细胞增殖和IL-2 产生,增强T 细胞功能,加强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增加抗体的生成。但对LPS 刺激的B 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体外实验中,低剂量黄芪提取物(5%)能增强,中等剂量(10%)和高剂量(20%)黄芪反而抑制刺激引起的T 细胞增殖和IL-2 的产生。APS 能增加T、B细胞的转化能力,克隆形成率,增加抗体水平,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 抗糖尿病作用黄芪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在常用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处方中黄芪使用频率最高。黄芪复方提取物能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小鼠模型的空腹血糖,提高小鼠糖耐量水平。APS 对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饲喂诱导的糖尿病SD 大鼠的血糖也有明显降低作用,并增加大鼠的IRS-1、IR 的表达水平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黄芪对能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可通过抑制肾脏NO 的合成,改善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高灌注高滤过状态;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调节脂质代谢,促进水钠排泄,改善血液的高凝状

黄芪

黄芪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分布区域: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 基本信息 别名大全 《本草纲目》称黄芪,《神农本草经》称戴糁。《名医别录》称戴椹,独椹,蜀脂,百本。《药性论》称王孙。李时珍说,耆是长的意思,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称黄芪。 处方名: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生黄芪,炒黄芪,炙黄芪等。 处方中写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均指生黄芪。为原药材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黄芪为黄芪片用麸炒至深黄色,筛出晾凉人药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强。 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

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补气润肺功效增强。 编辑本段历代医家论述 黄芪主要功用及机制 ①倪朱谟:“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本草汇言》)②张景岳:“(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日血脱益气。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举之。”(《本草正》)③贾所学:“黄芪,性温能升阳,味甘淡,用蜜炒又能温中,主健脾,故内伤气虚,少用以佐人参,使补中益气,治脾虚泄泻,疟痢日久,吐衄肠血,诸久失血后,及痘疹惨白。主补肺,故表疏卫虚,多用以君人参,使敛汗固表,治自汗盗汗。诸毒溃后,收口生肌,及痘疮贯脓,痈疽久不愈者,从骨托毒而出,必须盐炒。痘科虚不发者,在表助气为先,又宜生用。”(《药品化义》)④张石顽:“(黄耆),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本经》首言痈疽久败,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皆用生者,以疏卫气之热。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其治气虚盗汗自汗,

黄芪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黄芪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黄芪在临床治疗肿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对黄芪治疗肿瘤的机制研究持续受到关注,其中黄芪多糖的作用研究较多,现就黄芪多糖治疗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Abstract: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s widely used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umor.In recent years,the anti-tumor mechanism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 is paid close attention,especialy the effect of astragalus polysacharin.This thesis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ction mechanism in treating tumor. Key words:Atragalus polysaccharide;Tumor;Mechanism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1]。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中提取出的大分子多糖类化合物,进一步水解后得到多种糖类单体[2]。研究证实,多糖是补益类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中药材中发挥调节免疫功能的重要组份[3-4]。在多种中药,如黄芪、当归等均可以提取出多糖,有多项研究表明,多糖在中药的药理活性有相当重要的角色。现代医学业已证明,黄芪可以提高患者的疗效,黄芪多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就黄芪多糖在抗肿瘤的机制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1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黄芪为补中益气药物,广泛应用在了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从黄芪中提取的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广泛的作用,可增强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产生,介导多种体液及细胞免疫,并且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作用,有研究认为黄芪在抗肿瘤方面展示了较好的效果,黄芪多糖是黄芪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可调理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5]。国外研究认为其抗肿瘤机制尚不明确,传统研究认为黄芪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6]。还有研究认为黄芪多糖抗肿瘤活性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它能摄取各类抗原,在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7-8]。 有研究发现在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时用黄芪多糖进行干预还可以促进DC的成熟及对T细胞的增殖反应。这与临床中黄芪可以通过传统的口服或静脉给药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的结论相吻合[9]。还有研究发现黄芪多糖通过激活淋巴细胞,增强恢复机体免疫力发挥抗肿瘤的药理作用[10]。黄芪多糖能升高荷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s,IL-2)和TNF-α的水平。据此有学者推测,黄芪多糖无明显细胞毒活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的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11]。一定剂量黄芪多糖能促进黑色素瘤荷瘤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有效增

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邱勇波

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第20卷第5期Chin J Convalescent Med,M ay2011,Vol.20,No.5 文章编号:1005-619X(2011)05-0435-02 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010010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邱勇波 010059内蒙古医学院刘锦 010000内蒙古宇航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武飞 【摘要】黄芪为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学者对黄芪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黄芪含有多糖、黄酮类及皂苷类等化学成分,在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保肝、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广泛的抗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关于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黄芪;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Abstract】Astragal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ith a wide range of medicinal value,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Astragalus.Through access to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found that Astragalus contains polysaccha-rides,flavonoids and saponins such as chemical composition,in enhancing immune function,anti-tumor,liver,enhanced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and a wide range of antimicrobial,etc.,play an important role.This paper reviews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stra-galus,pharmac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progress. 【Key words】Astragalus;Chemical composition;Research;Review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和托毒生肌的功效[2]。黄芪用途广泛,可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气虚津亏的消渴等症[3]。 多年来人们对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对黄芪新的药理作用成为研究焦点。本文主要针对黄芪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类及皂苷类等[4],其中多糖类成分以葡聚糖和杂多糖为主[3];黄酮类化合物有黄酮、异黄酮、异黄烷和紫檀烷四大类;皂苷类化合物有黄芪皂苷及其大豆皂苷。此外还含有氨基酸、蛋白质、核黄素、叶酸、尼克酸、维生素D、亚油酸、香草酸、阿魏酸、异阿魏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羽扇豆醇、对羟苯基丙烯酸、咖啡酸、绿原酸、微量元素等成分[5-6]。 1.1多糖类成分黄芪的多糖成分主要有葡聚糖和杂多糖[3]。黄芪中所含的杂多糖多为水溶性酸性杂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少量含有糖醛酸,由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组成;而有些杂多糖仅由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组成[7]。研究发现,蒙古黄芪中发现3种多糖成分,分别为黄芪多糖Ⅰ、Ⅱ、Ⅲ,黄芪多糖Ⅰ由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的杂多糖[8]。黄芪多糖中葡聚糖又有水溶性葡聚糖和水不溶性葡聚糖,分别是α(1→4) (1→6)葡聚糖和α(1→4)葡聚糖[3]。 1.2黄酮类成分研究表明,至今大概分离得到将近40种黄酮类化合物[9]。其中包括黄酮(5种)、异黄酮(12种)、异黄烷(12种)和紫檀烷(4种)、二氢异黄酮、紫檀烯等六大类,主要有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异柠檬素、熊竹素、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二甲氧基异黄酮、异黄烷苷、二甲氧基二氢异黄酮、红芪木脂素、异甘草素、二甲氧基异黄烷、二异戌烯基异黄酮[10]。1.3皂苷类成分目前已从黄芪及其同属近缘植物中分离出40多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有黄芪皂苷、乙酰基 黄芪皂苷、异黄芪皂苷、大豆皂苷等四大类[11]。其中,黄芪皂苷Ⅳ(亦称黄芪甲苷)是一种羊毛酯醇形的四环三萜皂苷,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药材的定性定量指标[12]。1.4其他类成分黄芪中含有γ-氨基丁酸、天冬酰胺、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25种氨基酸。此外,黄芪中还含有生物碱、甾醇类物质、叶酸、亚麻酸、亚油酸、尼克酸、核黄素、维生素P及无机元素(如Sc、Se、Cr、M n、Co、Cu、Zn)等成分[10]。涂天智等[13]从内蒙黄芪根中首次分离得到了软脂酸甘油脂、软脂肪酸等化学成分。 2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中医学认为,“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黄芪生用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里排脓,敛疮生肌,可用于体弱卫虚、肌表不固,自汗盗汗,或易感外邪;气虚水肿,疮痈难溃,或久溃不敛;及气虚血瘀,脑卒中后半身不遂等症[14]。” 正如黄芪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一样,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保肝、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广泛的抗菌等药理作用。 2.1黄芪的抗肿瘤作用黄芪提取物及制剂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伦永志等[15]发现腹腔注射黄芪成分F 3 新制剂能显著延长腹水荷瘤小鼠的 生命延长率,对U 14 、S180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达71.29%、70.97%。杨丽娟等[16]研究发现黄芪对S180肿瘤有免疫抑制作用。 彭佳明等[17]对黄芪注射液治疗62例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有效率可达89%,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曾健[18]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对顺铂造成的肾损伤有很好的减轻作用。苗利军等[19]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能增强荷瘤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并减轻脾及胸腺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程度。肖顺汉等[20]研究发现黄芪多糖能提高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黄芪可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能防止化疗药物对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从而增强了机体的免疫 435 ·· DOI:10.13517/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16826850.html,m.2011.05.024

黄芪现代药理学研究综述

黄芪现代药理学研究综述 【摘要】目的:探讨性分析中药黄芪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及疗效。方法:笔者阅读大量参考文献,从中总结中药黄芪的药理、药效。结果:黄芪不仅是大补脾肺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之功,而且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并且经文献报道在ICU中予较大剂量生黄芪以补气为主,配伍他药治疗部分危重病例。 【关键词】黄芪;现代药理学;综述 黄茂,味甘、性温、归脾、肺经。是补气中的要药。具有补气开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广泛应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肺虚咳喘、气虚水停之水肿、气血不足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病症。随着现代医学对黄芪认识的逐步深入,植物黄芪中主要涉及多种皂甙、黄酮、多糖,以及氨基酸、亚油酸、生物碱、胆碱等等,其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黄芪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2]。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了肾小球早期高灌注、高滤过的发生,长期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引起肾小球损伤[3]。 1增强免疫功能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4]。包括胸腺、骨髓(在禽类为法氏囊);后者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淋巴小结,它们是T、B细胞定居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5]。 2保肝、降压作用它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6],含有黄芪多糖、氨基酸、黄芪皂苷、维生素及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压作用[7]. 3心血管系统作用有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对此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降低病人ST段抬高(或降低)的幅度[8]。而其在此方面的应用主要源于其广泛的药理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9]。 4托脓生机:黄芪补气而具有良好的托脓生机功效,有“疮家圣药”之称。用于气虚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10]。如与当归、穿心甲、皂角刺同用之透脓散可治痈疽不溃;配白芍、丹参、生没药、生乳香、花粉[11]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黄芪皂苷类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和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其他成分还包括香豆素、叶酸、香菜碱、亚油酸、β-谷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12],具有多种药理作用[13]。而黄芪配以人参白术、甘草、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相配,组成“补中益气汤”[14]。主治脾胃气虚之发热及气虚下陷之脱

黄芪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机理研究综述

黄芪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机理研究综述 摘要:黄芪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及激活剂,有效的治疗能引起免疫系统病的疾病。如免疫抑制综合症(又称贫血因子),法氏囊、禽流感、白血病、同时是一种很好的疫苗保护剂、并能迅速增加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抗体水平。免疫后连用1—2天,效果更好。 关键字:黄芪多糖、佐剂、免疫 引言 中草药研究的拓展过程中,我们已经逐步意识到中草药在机体免疫系统调节方面的广阔前景。一方面,中草药可以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中草药也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能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或消除抗体的产生,抑制T细胞的增殖等。目前研究发现,大多数中草药具有免疫双向调节功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正常。这种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实际上正体现了中医所强调的“整体观”与“阴阳平衡”理论。本文依据近年来中草药在免疫系统调节中的医学实验和临床应用状况,对中草药免疫双向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作出综述。 如果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当免疫应答过强时,免疫系统对“异己”抗原产生高免疫应答性从而导致超敏反应,甚至免疫系统耐受平衡被打破,对自身成分产生强烈的攻击,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当免疫应答较弱时,机体对外来入侵物质不能正常反应、清除,便会降低机体的抗感染、抗肿瘤能力,产生免疫抑制。所以免疫调节机制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关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黄芪多糖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经提取、浓缩、纯化而成的水溶性杂多糖。淡黄色,粉末细腻,均匀无杂质,具引湿性。黄芪多糖由己糖醛酸、葡萄糖、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组成,可作为免疫促进剂或调节剂,同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抗应激、抗氧化等作用,它的增强免疫作用的机理如下。。 1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黄芪多糖(APS)可显著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使小白鼠吞噬绵羊红细胞百分率及指数明显增强,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 溶血功能和明显的碳离廓作用、明显增加脾重量。进一步分离黄芪多糖得到3种单体多糖:123,分别进行实验,结果是多糖1能增加脾重量及细胞数,但抑制脾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2与1相似但较弱,多糖3没有作用。黄芪皂苷能促进淋巴结B细胞增殖分化和浆细胞抗体形成。黄芪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血球的免疫特异玫瑰花结的形成。黄芪多糖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并抑制PGE2的释放,但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环氧化酶抑制布洛芬则明显抑制PGE2和TNF的释放,对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因此可以提示免疫激活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组合,可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30 秦海林,等1核磁共振氢谱鉴别植物中药的研究1药学学报,1999,34(1)∶ 58 31 于燕丽,等1RAPD技术在金银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1中药材,2000,23(11)∶ 678 32 石俊英,等1RAPD和POD分析技术在金银花品种鉴定 中的应用1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2)∶ 137 33 李萍,等15S2rRNA基因间区序列变异用于金银花道地性研究初探1中草药,2001,32(9)∶ 834 (2003-11-18收稿)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吴发宝 陈希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所,乌鲁木齐830002) 摘要 本文从器官、细胞、分子水平方面较全面的阐述了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黄芪在心血管、免疫、抗癌、抗衰老以及在血液、肝脏、肾脏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关键词 黄芪 药理作用 黄芪为扶正固本的常用中药,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1)Bge1var1mongholicus(Beg1)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1)Bge1的干燥根。别名绵芪、绵黄芪。现代研究发现:蒙古黄芪的根中含有黄芪甲苷、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果素、β2谷甾醇、亚油酸及亚麻酸等;膜荚黄芪根中含有黄芪甲苷、2’、4’二羟在25’、6’二甲氧基异黄酮、胆碱、甜菜碱、氨基酸、蔗糖、葡萄糖醛酸及微量的叶酸。而且黄芪还含有硒、锌、铜、铁等14种微量元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黄芪药理作用的相关报道较多,现将其主要药理作用做一综述。 1 对心血管的作用 111 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 实验发现,低剂量的黄芪总皂苷(2mg)可加重心衰,中剂量(4mg)和高剂量(8mg)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1〕。XG A(黄芪甙Ⅳ)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50~200μg/ml时,对离体豚鼠乳头肌标本产生正性肌力作用〔2、3〕,其作用机理初步认为是由于黄芪抑制了心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PDE)的活化剂钙调蛋白,从而抑制了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所致。 112 对缺血缺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用langendoff方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观察到黄芪总黄酮能减少大鼠心肌缺血2再灌注自由基的产生〔4〕。大量研究表明,黄芪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是多重性的,它能够增加cAMP的含量,从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通过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乳酸脱氢酶的产生、保护线粒体及溶酶体的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抗缺氧能力〔5〕。还可以消除自由基和减轻缺氧组织代谢产物的积累〔6〕。 113 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在细胞外对大鼠心肌细胞柯萨奇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但药物预先作用于心肌细胞48h后,均可降低感染病毒的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7〕。郭棋〔8〕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示踪技术及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杂交方法,结果发现黄芪对感染病毒心肌的保护作用与钙拮抗作用有关。早期使用药物可改善感染细胞的Ca2+平衡,从而有可能减轻感染细胞的Ca2+继发性损伤,又可抑制感染细胞中病毒核酸的复制〔9〕。 114 对血压及血管的影响 ①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它可能是通过N02sG C2 cG MP介导的信号转换通道,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 MC)的功能,从而调整血压、血流及控制动脉硬化〔10〕。②黄芪具有明显扩张外周血管、冠状血管、脑血管和肠血管的作用,对肾血管亦有扩张作用。 ③此外还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防止理化因素所致的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的增加。 115 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参数,发现黄芪注射液能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细胞异常电活动〔11〕,已证实黄芪皂甙能使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增高;使波幅、波宽、超射、阈电位、最大舒张电位及最大除极速度等参数减少;还能使其静息电位减少10mv,洗脱后恢复,这表明黄芪皂甙能抑制Na+2K+2ATP酶的活性〔12〕。 2 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 ? 2 3 2 ?中药材第27卷第3期2004年3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