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二甲中学瞿军杨建锋

学习目标:1.电子守恒原理的应用。

2.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典型例题:

例1.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加入100mL0.6mol/L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224mLNO气体(标准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Cu2O跟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原混合物中有0.01molCu,则其中Cu2O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CuO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

⑷如原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求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及x的取值范围。(写出计算过程)

方法或规律:中学化学三大守恒:电子恒等、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是常规计算的主要法宝,而电子恒等是氧化还原计算不可或缺的原理。本题第2问据氮守恒即可解决:

NO

HNO3

Cu(NO3)2

第3问据电子恒等、物料守恒,设n Cu2O=y,则

2*0.01+2y==0.224*3/22.4

n CuO==0.025-0.01-2y

第4问求解受到2个因素的限制:n Cu(NO3)2和ne-,再设nCuO==z

2x+2 y ===0.03

x+2y+z==0.025

变式为x-z==0.005

当z==0,x==0.005 ,当y ===0,x==0.015。

∴0.005mol<x<0.015mol

⑴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

⑵0.025mol

⑶n(Cu2O)=0.005mol n(CuO)=0.005mol

⑷0.005mol<x<0.015mol

例2.9.8gFe、Mg混合粉末溶解在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粉末完全溶解后,收集到0.2mol的NO气体(设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OH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为(不考虑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A.18g B.20g C.22g D.24g

方法或规律:本题应用电子恒等、电荷守恒原理即可解决。电子转移量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金属与氢氧根离子的质量之和即是结果。

课堂练习

1.希尔实验是将分离出的叶绿素加到草酸铁溶液中,经光照后发生反应: 4Fe 3+ + 2H 2O ——→光照

叶绿体 4Fe 2+ + 4H + + O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后溶液的pH 降低

B .每生成1 mol O 2转移4 mol 电子

C .叶绿体发生氧化反应

D .该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

2.在一定条件下,氯气与碘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到一种红棕色液体ICl ,ICl 有很强的氧化性.现有下列两个反应:①2ICl+2Zn=ZnCl 2+ZnI 2; ②ICl+H 2O=HCl+HIO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当转移0.2 mol 电子时生成13.6 gZnCl 2

B .反应①中,ZnI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反应①中,ZnCl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 .反应②中,ICl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铜、镁合金4.6g 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 的NO 2气体和 336mL N 2O 4气体(气体均为标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7.04g

B .8.26g

C .8.51g

D .9.02g 4.取100mL 18.3mol /L 的H 2SO 4与Zn 反应,当Zn 完全溶解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占有

的体积为22.4L 。将所得的溶液稀释成1L ,测得溶液的H +

浓度为1mol /L ,则所生成的气体中SO 2与H 2的体积比约为( )

A .1∶2

B .2∶1

C .1∶4

D .4∶1

5.已知硫酸锰(MnSO 4)和过硫酸钾(K 2S 2O 7)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的还原剂是 ,它的氧化产物是 。

(3)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4)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 。

6.(1)2级反应池中,发生“生物硝化过程”,如果不考虑过程中硝化细菌的增殖,其净反应如下式所示:□NH 4++□O 2→□NO 3-+□H ++□H 2O

①配平上面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入方框中。

②将铵态氮中的1mg 氮转化成硝酸根中的氮,需氧气多少毫克?

③为什么在反应中需要不断添加碱?

(2)3级反应池中发生的“生物反硝化过程”,通常需要外加甲醇,净反应如下所示:□NH 3-

+5CH 3OH→□N 2+□CO 2+□H 2O +□OH -

配平上面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入方框中。

7.(2004上海23)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O 4 + KI+ H 2SO 4→ MnSO 4 + I 2 + KIO 3 + K 2SO 4 + H 2O

Ag +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系数都是5

①KMnO4的系数是___________②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MnO4+ KI + H2SO4→

(3)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系数作限定,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后练习

1.(2004北京1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

4+5FeS

2

+12H

2O=7Cu

2

S+5FeSO

4

+12H

2

SO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5mol 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

4

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 FeS2只作还原剂

2.在右图支管中,一管装入2.3g金属钠,一管装入HgO,同时加热两部分,

Na完全燃烧,若加热后容器里空气成分基本未变,则HgO质量可能是()A.21.7g B.24g C.43.4g D.10.85g

3.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

Cl2。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有关判断不正确

...的是

A.该混盐与硫酸反应产生1mol C12时转移2N A个电子

B.该混盐的水溶液呈碱性

C.该混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该混盐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

4.将Mg、Cu组成的2.64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气体0.896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 mol/L NaOH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质量为

A.4.32g B.4.68g C.5.36g D.6.38g

5.已知在水溶液中氯气与碘可发生下列反应:I

2 + 5Cl

2

+ 6H

2

O = 2HIO

3

+ 10HCl

向含有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

2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盐不可能是A.NaCl、NaBr、NaI B.NaCl、NaBr

C.NaCl、NaIO

3

D.NaCl、NaI

6.新一代广谱、高效、无污染的饮用水消毒剂ClO

2

(消毒时被还原为Cl-,其中氧元素为-2

价)在20世纪后半叶诞生了,下列关于ClO

2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O

2

可作消毒剂,是因为它具有强氧化性

B.等质量的ClO

2和Cl

2

,在相同条件下ClO

2

的消毒效率高

C.现代工业多用电解法制ClO

2 ,即:2ClO

3

- + 2H+ = 2ClO

2

↑+ 1/2 O

2

↑+ H

2

O, ClO

2

在阳极析出

D.将ClO

2 + Mn2+ + H

2

O MnO

2

↓ + H++ Cl-配平后,H

2

O的化学计量数为6

7.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10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

高氯酸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

4ClO

4

= N

2

+4H

2

0+Cl

2

+20

2

;△H

中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 .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 .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8.将0.03molCl 2缓缓通入含有0.02molH 2SO 3和0.02molHBr 的混合液中,则溶液中H +

的浓度与通入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下列图中的(纵坐标都表示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

9.机床的废切液中含有2%~5%的亚硝酸钠,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使其能除去NO 2--,并且不引起第二次污染出现,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HNO 3

B .NH 4Cl

C .FeSO 4

D .浓H 2SO 4

10. 向1L 0.5mol /L 的H 2S04溶液中加入10.1gKNO 3和12.8gCu 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2.24L

B.3.36L C 4.48L D.5.60L 11. (2003淮安测试题) 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了11.4gFeSO 4。当加入50ml0.5mol/LKNO 3溶液后,使其中的Fe 2+全部转化成Fe 3+,KNO 3也反应完全,并有N x O y 氮氧化物气体逸出。

432SO 4 2SO 42(SO 4)3x O y 2O

(1)推算出x= y= 。

(2)配平该化学方程式(系数填写在上式方框内)。

(3)反应中氧化剂为 。

(4)用短线和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12.为了测量水中有机物等还原性污染物的含量,通常把1 L 水样与强氧化剂完全作用时消耗氧化剂的量,折算成以氧气为氧化剂时的质量(O 2 mg ·L —1

)来表示,称为该水样的化学耗氧量(COD )。我国明文规定:COD>500 mg ·L —1的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为测定某工业废水的COD ,实验如下:量取废水样品20.00 mL ,加入0.100 mol ·L —1 KMnO 4溶质10.00 mL 和少量稀H 2SO 4,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再用0.200 mol ·L —1的草酸钠(Na 2C 2O 4),溶液滴定过量的KMnO 4,达到终点时消耗Na 2C 2O 4溶液11.00 mL 。

(1)写出在酸性介质中KMnO 4(还原为Mn 2+)与Na 2C 2O 4(被氧化为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水样的COD ,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每次取水样20.00 mL ,加入等体积的0.100 mol ·L —1酸性KMnO4溶液,为简

化计算,令滴定过量KMnO 4时,每消耗1.00 mL Na 2C 2O 4溶液,就相当于水样的COD 为10 mg ·L -1

,该Na 2C 2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配制为_____________。

(4)若无需其他计算,只需通过实验测定下列两组方案中a 与b 的值,并直接根据a 与b 的比值来确定该工业废水可否直接排放。你认为其中适宜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___(填写编号);并根据你的选择计算:当a/b (填写取值范围)____________时,该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13.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沸腾炉、二是接触室、三是吸收塔。在沸腾炉内二硫化亚铁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在接触室内有催化剂存在下二氧化硫进一步与氧气化合,生成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流经吸收塔时,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使三氧化硫最终与水化合形成硫酸。

下面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的流程设计出来的。见下图:

⑴写出二硫化亚铁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⑵请写出上图甲装置的作用

⑶写出在催化剂表面所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

⑷在乙反应器内要求氧气的量要比二氧化硫的量多一倍左右,你是如何控制与估计的?

⑸学生为了比较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而不用水,特用上述装置进行模拟实验。若丁装置在反应过程中先出现气泡,不久就出现了白雾,而丙装置一直都没有任何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如果要科学地准确地进行探究浓硫酸与水吸收三氧化硫的效果,应该如何操作?

⑺处理尾气的方法有:

14.(2000上海24)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个表述为:

HCl KCl + 2↑2↑+

3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_______倍。

15.(2001广东15)化合物BrF x 与水按物质的量之比3︰5 发生反应,其产物为溴酸、氢氟酸、单质溴和氧气。

(1)BrF x 中,x =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此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各是什么?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1.C 2. B 3.C 4.A

5.(1)2MnSO 4+5K 2S 2O 8+8H 2O 2KMnO 4+4K 2SO 4+8H 2SO 4 (2)MnSO 4 KMnO 4

(3)2Mn 2+

+5S 2O 82-

+8H 2

O 2MnO 4-

+10SO 42-+16H +

(4)盐酸、氯化钾

6.(1)①1,2,1,2,1 ②4.57mg

③反应时产生H +,而本反应要求溶液保持碱性 (2)6,3,5,7,6 7. (1)KMnO 4 (2)① 8 ② KMnO 4 KI (3)该反应式含两种氧化产物。二者的比例和氧化剂的用量都可发生变化。 课后练习

1.CD 2.B 3.A . 4.B 5.D 6.CD 7.D 8.B 9.B 10.A 11.(1) x= 1 y= 1 。 (2)6FeSO 4+ 2KNO 3+ 4H 2SO 4 →K 2SO 4+ 3Fe 2(SO 4)3+ 2NO+ 4H 2O (3) KNO 3 (4)电子转移总数6

13.(1)4FeS 2 + 11O 2 = 2Fe 2O 3 + 8SO 2 (2)接触室、吸收塔 (3)SO 2 + O 2 = 2SO 3 (4)净化二氧化硫和氧气。(因为三氧化硫很易跟水蒸气化合生成酸雾,会影响二氧化硫跟氧气的化合,以及三氧化硫的吸收。)(5)可以通过调节气阀,控制气体流量,观察甲装置的冒泡速率估计。(6)原因有两个:a 浓硫酸对三氧化硫的吸收效果远好于水,三氧化硫被浓硫酸完全吸收了;b 插入浓硫酸溶液的导管插得太深,导致两个吸收瓶内的气压差较大,三氧化硫气体往水中冒出来了,与水蒸气化合形成酸雾。(7)用碱液吸收。 14.(1)2 4 2 2 1 2 H 2O (2) ②(3)0.2 (4)2.63 15.(1)3 (2)3BrF 3+5H 2O===HBrO 3+9HF+Br 2+O 2↑(3)氧化剂BrF 3;还原剂H 2O 、BrF 3

Ag +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3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学生版)

第1章第3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练习 1.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是( ) A.H2SO4→SO2 B.H2S→SO2 C.S→SO2D.SO2→SO3 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HCO3====Na2CO3+H2O+CO2↑ B.Na2O+H2O===2NaOH C.2KI+Br2===2KBr+I2 D.MgO+2HCl===MgCl2+H2O 3. [2020-2020·天津市西青区期中]下列离子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u2++2OH-= Cu(OH)2↓ B. H++OH- =H2O C. 2H++CO32-=H2O+CO2↑ D. Cu2++Fe=Fe2++ Cu 4. [2020-2020·天津市西青区期中]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NaH被氧化,作还原剂 D. H2O中的氢元素都被还原 5. [2020-2020·北京密云区期末]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复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6.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是否有电子的转移 B.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C.反应前后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反应前后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 7.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反应方程式如下:2Al+Fe2O32Fe+Al2O3,其中Al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8.(2020·佛山段考)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CO2 B.CO2→CO C.CuO→Cu D.H2SO4→BaSO4 7.(2020·三明市一中测试)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画线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A.SO2+2NaOH===Na2SO3+ H2O B.2CuO+C2Cu + CO2↑ C.2FeCl3+Fe===3FeCl2 D.Zn+2HCl===ZnCl2+ H2↑ 9.[2020-2020学年福建平和一中等五校月考]《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黑火药爆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KNO3+S+3C K2S+N2↑+3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记忆具体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避免盲目地或纯凭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和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1、氧化性和还原性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初步形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对于氧化还原理论的学习感觉枯燥,大多数学生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来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有些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凭已有的经验,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对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认识和体验不足。 实验基础: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必修1一二单元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但由于初中校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方法不清楚。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验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形成有序思维。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2.3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80中学化学组于乃佳 本节教材是化学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三节,在这一章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学生已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在第一节的“思考与交流”教学活动,学生曾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学生在初三已学习过化学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类可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在初三已经学习了化合价,初步认识了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的转移有一定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方程式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可以从有无电子转移进行分类,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通过学生尝试画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的交叉分类示意图,进一步理解四种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的关系,认识到用有无电子转移对反应分类更为本质。 4.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2.运用对比、类推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学会分析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自我表达的能力 2.在理解电子得失、氧化和还原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对立的关系上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是要不断推陈出新的。 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相关知识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从而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核心素养)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新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课安排在第二章教材介绍了分类方法之后,需要学生对初中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及元素原子结构的知识加以理解应用。从已有的知识层面进一步扩展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深入到本质。 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储备上在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初步具备分析总结的水平,能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实行新课,在学习特点上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转变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存有的氧化还原现象。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模型。 3、通过设计汽车尾气治理方案的活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初步形成绿色环保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评价目标: 1、通过探究小车为什么会动,化学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诊断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层面间的关系(微粒水平、内涵水平)。 2、通过对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开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本质的理解进阶(物质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和理解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84与洁别灵的混合使用事实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和辩证思维(定性水平、定量水平)。 4、通过对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理解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化合价升降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六课前准备 小车(小车构造,车身,加装马达并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小车顶部的凹槽中),84消毒液,洁厕灵,稀盐酸,ppt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精品教学教案 学科 化学 年级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 教学中一个十分 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 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节课 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和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 1、氧化性和还原性 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通 过亲身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 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 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基础:学生已初步形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对于氧化还原理论的学习感觉 枯燥,大多数学生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来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 有些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凭已有的经验,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 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对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认识和体验不 足。 实验基础: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必修 1 一二单元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已经具备 了初步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但由于初中校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科学探究 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方法不清楚。 (1) 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 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 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初步学会验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形成 有序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氧化剂、还原剂性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 在化学研究中的作 用。 (2)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和 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题目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 氧化剂还原剂 授课教师 贺俊清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 参考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 通过对化学反应和元素化合价的分析,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认识并建立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概念。【教学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是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思考】我们能否方便直观的显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呢? 【讲解】 1.双线桥法 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情况。 (1)基本步骤

(2)注意事项 ①箭头、箭尾必须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 ②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 ③被还原的物质和被氧化的物质得、失电子数守恒。 如 (3)巧记口诀 先标化合价,再看价变化;起止同元素,桥上标变化。2.单线桥法 表示反应过程中不同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1)基本步骤

(2)注意事项 ①不需要标明“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 ②要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 ③箭头由反应物中失电子元素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原子。 如 (3)巧记口诀 先确定变价元素,再计算价态变化; 桥上标明电子数,箭头还原到氧化。 例1

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应该转移2个电子;选项B中是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失去电子;选项C中,碳失去电子,氧气得到电子。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讲解】 1.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①氧化剂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②氧化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本身被还原。 (2)还原剂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省级优质课教案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现场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1、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验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形成有序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氧化剂、还原剂性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2)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3)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氧化还原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及其运用。

(2)探究物质性质(氧化性、还原性)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 验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3.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下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1.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以两条线索同时展开教学活动 明线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预测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设计验证物质氧化性、还原剂的实验方案→完成简单的验证实验→依据实验结论提升知识并进行反思。 暗线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教学流程图 化学 、化合价变化 氧化性 五、教学用具 1、药品及试剂:铁粉、稀硫酸、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H 2O 2、 KSCN溶液、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脱氧剂 2、仪器:小试管6支、药匙2个、胶头滴管6个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从新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1.3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 核心素养 1.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认识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熟悉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2.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建立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思维模型。 重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概念的理解 难点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本质。 【检测】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 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 C.实现Fe3+→Fe2+的变化过程失去电子 D.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教师】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变化,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所以两者都可以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标准。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为了区分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和失电子的物质,科学家做了一些规定,规定了一些概念。 二、讲授新课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 一、氧化剂和还原剂 【投影】(1)氧化剂 ①氧化剂是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本身被还原。 (2)还原剂 ①还原剂是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②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本身被氧化。 【例题】1.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粒子个数比为2∶1的是() A.H2O2+2KI+2HCl===I2+2H2O+2KCl B.Ca(ClO)2+2HNO3===Ca(NO3)2+2HClO C.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D.I2+2NaClO3===Cl2+2NaIO3 【过渡】还原剂是失电子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具有氧化性。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叫做氧化性,还原性就是还原剂失去电子的能力。 【投影】二、氧化性和还原性 (1)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2)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例题】2.关于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强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越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 B.原子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C.元素化合价降低越多,氧化性越强 D.物质越易被氧化,氧化性越强 【过渡】氧化剂还原剂都是反应物,它们反应后对应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投影】三、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1)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生成的物质(含有化合价升高元素)。 (2)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生成的物质(含有化合价降低元素)。 【投影】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如Cl2、O2。 ②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如KMnO4、FeCl3、HNO3。 ③过氧化物:如Na2O2、H2O2。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四种基本化学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3)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4)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分析概念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识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 (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三、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四、课型 理论知识课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复习】初中所学的四种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表1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表达式举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设问】 这个反应属于上述哪种反应? 【设问】 标出各个化学反应所有元素的化合价,观察化合价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得氧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失氧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并且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过渡】没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也会发生化合价的变化。Zn + 2HCl==ZnCl2 + H2 这类化学反应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总结】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过渡】上面已经讲了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习题:见附件1. 【小结】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升降 且可据此判断某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一学生填左空 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动手标出所有元素 的化合价, 认真观察化合价的变 化,并总结 记笔记 根据化合价变化来判断 所给化学反应是否为氧 化还原反应。 学生记笔记 思考 复习初中学过的 知识,注重初、高 中知识的衔接。 创设问题,引入新 课,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 培养学生观察物 体,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的能力 增强记忆,加强理 解 增强记忆,灵活运 用 从现象到本质的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C + O2== CO2 点燃 S + O2==SO2 点燃 3CO + Fe2O3==2CO2 + 2Fe C + 2CuO==CO2+ 2Cu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_高一化学教案_模板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_高一化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初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受热分解放出CO2 B、以MnO2为催化剂,KClO3分解放出O2 C、铁与稀硫酸反应 D、固体NaCl与浓H2SO4反应放出HCl气体 2、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上升到从元素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什么叫化合价?化合价的数值是如何确定的? [过渡]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板书]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 指导同学们看课本图1-8,指导学生认识NaCl的形成过程: 指导学生写出双线桥: 失去2×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Na + Cl2 = 2NaCl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归纳] :氧化剂:Cl2,得到电子的物质;还原剂:Na,失去电子的物质。 化合价升高(降低)的价数=失去(得到)的电子数 同一反应中得到电子总数=失去电子总数 [1] [2] [3] 下一页 1-1-1 氮和磷(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如何帮助、指导学生从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肤浅认识,提升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这是第一章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判断,从外在显形的判断转向隐形本质的判断,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4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何正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构的基础。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以氧化剂、还原剂为核心,以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为判断依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本节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本节教学难点: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主要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如在利用几个反应分析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的关系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听取学生的结论加以点评,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实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

5、CaO +H2O ==CaCO3 6、3 Fe +2O2 ==Fe3O4 7、BaCl2 +H2SO4 ==BaSO4↓+2HCl 8、CaCO3 ==CaO +CO2↑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的练习,总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 原反应的关系。 [板书]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讲]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些不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 [点击试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氯化还 原反应。 ○2、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不是 4、8;置换反应: 2;复分解反应:7; 学生讨论后并 小结

的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即失电子的性质。 [板书]1、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 [讲]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具有氧化性,起氧化作用,本身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起还原作用,本身被氧化,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板书]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间的关系为 [板书]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下面我们学习如何在方程式上简单地表示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 [板书]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内容。 通过例题引出表示方法,并通过讲解和练习最大限度的加深学生对此表示法的理解。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第二章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学案

化学学案14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转移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能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元素和物质等。 2、理清4组概念的关系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 3、学会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初步感受化学反应中守恒思想-电子守恒。 【学习重点】1、能正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元素和物质 2、学会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习难点】:学会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一、回顾复习 1、 判断下列反应属于哪些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 ① CH 4+2O 2 点燃 CO 2+2H 2O ②2H 2O 通电 2H 2+O 2↑ ③C + H 2O 高温 CO +H 2 ④MnO 2+4HCl △ 2+Cl 2↑+ 2H 2O ⑤2Al+ 3H 2SO 4 Al 2 (SO 4 ) 3+3H 2↑ ⑥C+ O 2 点燃 CO 2 ⑦Na 2CO 3 +CaCl 2 CaCO 3↓+2NaCl 【思考】: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的物质如何定义? 阅读教材37页:氧化剂和还原剂内容(第一段)、思考、理解概念。 二 氧化剂和还原剂 1. 氧化剂和还原剂 (1)概念:氧化剂: ; 还原剂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 (4)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3)氧化性和还原性 还原剂 + MnO 2+4HCl = MnCl 2+2H 2O +Cl 2↑ 【思考】 如何才能顺利的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例题: 2Na +Cl 2 点燃 2NaCl 化合价 , 电子,被 化合价 , 电子,被

化学人教版必修新课教案第2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整体设计 从容说课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学化学的难点内容。教材把氧化还原知识安排到第二章,在教学过程中,应遵照教学规律采用分步推进的方法,而不能简单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法。在这一节只要求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其计算的知识在本节不要涉及。 教学过程从复习初中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角度)入手,通 过对两个反应(Fe2O3+3CO2Fe+3CO2和CuO+H2Cu+H2O)的讨论,引出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推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分类。 根据教材特点,采用复习—讨论—归纳和小结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深入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和拓宽,归纳和小结出有关新知识的学习方法。 节胜利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在本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使学生初步了解“双线桥”“单线桥”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不要引入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氧化剂氧化性强弱、还原剂还原性强弱的判断等。氧化剂、还原剂也最好限于课标教材中出现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要作过多的补充及扩展。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实质 2.氧化剂、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的反应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 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准备

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汇报)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定位] 1.能够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会分析判断。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能够正确识别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一 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 +2CuO=====高温 2Cu +CO 2↑;请根据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碳(得到氧生成了二氧化碳);该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0价升高到+4价。 (2)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氧化铜(失去氧生成了铜);该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2价降低为0价。 (3)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 2.请分析下列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若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1)2NaOH +H 2SO 4===Na 2SO 4+2H 2O 答案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 (2)3CO +Fe 2O 3=====高温 3CO 2+2Fe 答案 有变化。碳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CO 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铁元素由+3价降低到0价,(Fe 2O 3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3)Fe +CuCl 2===FeCl 2+Cu

答案 有变化。铁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发生氧化反应(无氧参加);铜元素由+2价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无氧参加)。 归纳总结 1.有关概念 (1)氧化反应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是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是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2.表现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而得氧失氧只不过是其中的特例。 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 C.实现Fe 3+ ―→Fe 2+ 的变化过程一定是氧化反应 D.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化合价有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一定有氧得失。化合价升高发生的是氧化反应,Fe 3 + 转化为Fe 2+ ,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Mg +2HCl===MgCl 2+H 2↑ B.2NO +O 2===2NO 2 C.CuO +H 2=====△ Cu +H 2O

氧化还原反应公开课教案

年级 教学目标公开课教案 高一课题氧化还原反应授课老师 1、知识与技能 :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这个判断依据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认识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发展的过程,并学会用元素化合价方 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重难点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 讲授法 方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思考 1】 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属于哪一种反应? ( 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 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表达式举例 点燃 化合反应A2H2+O2 2H2O B=GaO+HO=Ga(OH) 22 B MnO 2 分解反应AB=A+B2KClO2KCl+3O 32 GaCO=GaO+CO 32 置换反应A+BC=AC+B Zn+HSO=ZnSO+H 2442 Fe+CuSO= FeSO + Cu 44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NaOH+HCl=NaCl+H2O BaCl +CuSO= BaSO ↓ +CuCl 2 244 [ 讲解 ] 由此可以看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分类,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也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 【思考 2】我们在初中还学过哪些化学类型,其分类标准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氧化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铁生锈等) 【思考 3】刚刚举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得到氧 --- 氧化反应 失去氧 --- 还原反应 【分析】对一个化学反应而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有失氧的物质就一定有得氧的物质,例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doc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 概念。2、初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重点与难点: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受热分解放出CO2 B、以MnO2为催化剂,KClO3分解放出O2C、铁与稀硫酸反应 D、固体NaCl与浓H2SO4反应放出HCl气体2、从得氧失氧角度认 识氧化还原反应上升到从元素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提问]什么叫化合价?化合价的数值是如何确定的?[过渡]元素化 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有密切的关系。[板书]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 分析指导同学们看课本图1-8,指导学生认识NaCl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写出双线桥:失去2×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Na + Cl2 = 2NaCl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归纳] :氧化剂:Cl2,得到电子的物质;还原剂:Na,失去电子的物质。化合价升高(降低)的价数=失去(得

到)的电子数同一反应中得到电子总数=失去电子总数请同学们分析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H2 + Cl2 = 2HCl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结论]对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没有完全得失电子,只是电子的偏移,也是氧化还原反应。[设问]综合上述两种情况,你能说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吗?[板书]4、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小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 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 ↓ (本质)(特征)[板书] 三、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讨论] 双线桥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化学反应中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的结果。[讨论] 书写双线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注意:(1)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2)用双箭号表示,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起止为同一元素。(3)在线桥上要注明“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总数, 且得失电子数目应相等。 [练习] 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分析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哪种物质是氧化剂?哪种物质是还原剂?(1)MnO2 + 4HCl(浓)=MnCl2 + 2H2O + Cl2 ↑ (2)2Fe + 3Cl2 = 2FeCl3介绍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总结] 氧化剂→

优质课--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有色有何变 化? 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回答】 1、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 色; 2、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 从生活中的 例子引入氧 化还原反应 【提问】 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思考、讨论】 氧化反应: 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 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巩固初中所 学的知识 【过渡】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讨论、回答】 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 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 化反应。 巩固氧化反 应和还原反 应的知识, 引出氧化还 原反应的概 念。 【小结】 可见有得必有失,有物质得到氧,必定有另一个物质失去氧。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 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特点呢?在课本33页《思考与交流》有3个方程式,请大家分别标出这几个反应中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一下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发生了变化。有元素化合价 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有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时 还原反应。 巩固刚才所 学的氧化还 原反应的有 关概念。 通过课本的 思考与交流 探讨氧化还 原反应与元 素化合价升 【板书】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有何变化?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我们发现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色;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思考与交流】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 如:氧化反应: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答案: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小结】可见有得必有失,有物质得到氧,必定有另一个物质失去氧。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特点呢?在课本35页《思考与交流》有3个方程式,请大家分别标出这几个反应中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一下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就可以说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时还原反应。 【板书】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思考与交流】那么我们再看下面反应:Fe +CuSO4 == FeSO4 + Cu 。在这个反应中有得失氧吗?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变化吗? 【回答】1、没有得氧失氧。 2、铁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0价变为+2价;铜元素的化合价有反应前的+2价 变为0价。 【小结】在反应Fe +CuSO4 == FeSO4 + Cu中虽然没有发生得氧失氧的情况,但是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升降,这个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并非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以后我们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应该从化合价有没有发生升降来判断,而不要再用得氧失氧来判断。 【板书】2、定义:凡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升降呢?要想揭示这个问题,需要从微观的原子来分析一下。我们以2Na+Cl2====2NaCl为例一起来分析一下。 【多媒体】演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分析】观察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钠有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愿望,而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有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愿望,两者相见恨晚,钠把电子给了氯,变成钠离子,显+1价,化合价升高了,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而氯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显-1价,化合价降低,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阴阳离子相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