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评价

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评价

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评价
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评价

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

理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究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急症创伤骨科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4例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其余54例患者术后进行个体化护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72.3%,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53.7%,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的观察和分析,并对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个体化护理

疼痛是一种由现有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不快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在国内外医学上已经成为继体温、血压、呼吸和脉搏之后的第五个新生命体征[1]。临床上对于急症创伤骨科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疼痛为其常见的不适症状。剧烈的疼痛会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2]。随着社会交通的发展,近年来急症创伤骨科患者越来越多[3]。因此,如何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已经成为临床的一大难题。本文对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进行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急症创伤骨科患者108例,男性62例,女性46例,年龄8-81岁,平均年龄(39.6±2.1)岁。低暴力损伤所致骨折患者49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股骨颈骨折17例,前臂远端骨折11例,其他部位骨折8例。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患者59例,其中股骨踝上骨折5例,股骨干骨折7例,肱骨干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11例,肱骨踝上骨折5例,前臂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4例,合并关节脱位3例,开放性骨折9例,其他骨折部位6例。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创伤处理方法

108例患者均采用牵引术或临时外固定,经过术前检查和准备后,进行人工关节成形术或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1.2.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2)对照组:采用个体化护理[4]。①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文化教育程度、性格、疼痛程度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②心理干预:有些患者会有紧张、烦躁等心理,容易使患者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因此,在镇痛期间,护理人员应使患者经常做深呼吸缓解心情。③卫生护理:患者因行动不便不能很好的整理个人卫生,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整理床单被罩,使床上保持清洁[5]。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经常帮助患者擦拭身体,防止褥疮生长。④生活护理:保证患者良好的修养环境,及时准确的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为患者调配合理的饮食。⑤知识宣传:采用电视、CD、书籍等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的自我恢复能力。

1.3 观察指标

(1)疼痛测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6](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疼痛评分。数字越大,表示患者的疼痛强度越大。(2)缓解疼痛的程度:通过治疗患者疼痛不影响正常睡眠和正常生活为有效。治疗后疼痛并无显著减少或有轻微缓解,但仍会影响患者的睡眠或正常生活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中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计数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结果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0.70±0.21)分,对照组患者为(2.39±1.01)分,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x±s,分)

分组例数(n)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54 6.21±0.12 0.70±0.21

对照组54 6.18±1.41 2.39±1.01

t值0.215 11.963

p值0.017 0.023

2.2 缓解疼痛的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的患者为39例(72.3%),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的患者为29例(53.7%)。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例,%)

分组例数(n)有效无效

观察组54 39(72.3%)15(27.7%)

对照组54 29(53.7%) 25(46.3%)

χ2值 6.18 5.72

p值0.032 0.027

3 讨论

疼痛是一种外科手术后对机体有害的主观感受,会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使患者不能较快的恢复健康。有研究证明,造成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创伤无关的疼痛,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意志力、受教育程度等,通常情况下,年龄小、性格内向、女性、意志力薄弱、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对疼痛的忍耐力相对较低。二是与创伤有关的因素,患者遭受的创伤是疼痛的根源,自手术结束后患者疼痛逐渐缓解[7]。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外固定、牵引和护理过程中身体的摆放和翻身等都会造成患者肢体疼痛。因此,为了更好的缓解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程度,本文对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进行了探究。

表1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VAS评分分别为(6.21±0.12)分和(6.18±1.41)分,比较两组间差异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为(2.39±1.01)分,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0.70±0.21)分,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个体化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这一结论在陈建意等[8]对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的探究中也得到。表2显示,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疼痛缓解有效率差异显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72.3%,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53.7%。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论与黎彩虹等[9]人的研究结论相同。这说明对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调查显示[10]积极的个体

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骨科患者的心理状况[11],对临床治疗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12]。笔者建议对于急症创伤骨科患者应当真诚热情的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13]。通过个体化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紧张、烦躁的情绪。积极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以便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14]。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应当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出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最大限度的使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15]。

参考文献

[1] 张春玲,孙胜男,张春燕等.创伤骨科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2):25-27.

[2] 王峻,吴志群,楚丽娟等.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疼痛管理运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74-2275.

[3] 熊春荣.创伤骨科急诊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3,0(6):36-37.

[4] 应海玲,李春霞.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8(3):22 -23.

[5] 崔快.创伤性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J].中国误诊学志,2010,10(20):4861-4862.

[6] 解纪惠,刘梅珍,崔丽芹等.清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的变化[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26(1):16-16,31.

[7] 裴天容,李刚平.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165-2166.

[8] 陈建意,杜可爱.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23-24.

[9] 黎彩红,刘姗姗.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4):80-82.

[10] 陈兰英.创伤骨科患者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

志,2010,45(5):467-468.

[11] 陈丽芳,翁留宁.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20-22.

[12] PennK BW,Beekman Aartjan TF,Honig Adriaan MD,et a1.Depression and Ca -rdiac Mortality:Results From a Community-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Arch Cen

Psychiatry,2011,58(3):221-227.

[13] Dahl JB,Kehlet H.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drugs:rationale for use in severe postoperative pain [J].Br J Anaesth,2011,66(6):703-712.

[14] 侯丽莉,王峻,廖鹏等.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77-1478.

[15] 朱玉琴.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8):56-57.

疼痛强度评估系列

疼痛强度的评估 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对于这种主观的感受进行定量分析是临床工作必须进行的。测量患者的疼痛强度、范围及其变化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的诊断分级、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病情变化、评定治疗效果以及有关疼痛的研究工作。但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是病理生理、心理、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经神经中枢对这些信息的调整和处理,最终得出疼痛的感受。因此对疼痛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是复杂和困难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仪器能估价疼痛的不同性质和强度。目前国内外较常采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主观评估指标 目前,测量疼痛的主观评估主要包括4种基本方法:视觉模拟评分法、口述评分法、疼痛图和数字评分法。 (一)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 V AS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游动标尺,正面是无刻度10 cm长的滑道,"0"端和"10"端之间一个可以滑动的标定物,"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背面有"0~10"的刻度。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滑动标定物至相应的位置,疼痛测量尺的背面是有具体的刻度,根据标定物的位置可以直接读出疼痛程度指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为“可”,大于"8"分为"差"。 V AS简单易行、有效,相对比较客观而且敏感,在表达疼痛强度时,是一种较少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测量方法,广泛用于临床和研究工作中。临床治疗前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即可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患者初次使用V AS方法时,因为患者不习惯用这种方法表达疼痛的程度,应用的关键是医务人员对该方法的解释和说明,对患者应充分理解和耐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贴近患者的语言和词汇进行多角度的解释和说明,特别是选择好两端点的词汇并充分说明是十分重要的,使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并能正确与自身的疼痛强度相对应,建立起将感受到的疼痛强度用线性图形正确表达出来的概念。然而,在老年人、儿童、精神错乱和服用镇静剂的患者,以及晚期癌痛患者情绪不好时,一般难以完成V AS评价。一般V AS方法用于8岁以上,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感受和身体状况的患者。V AS方法的最大不足是仅对疼痛强度的测量,忽略了疼痛内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写说明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1.证候诊断 “辨证分型”要根据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书写,在相应的证型后划“√”,如有其他分型填写在“其他”一栏。 2.主要症状 指中医护理方案中涉及到的本疾病的主要症状,以及方案未涉及但在具体患者病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症状。根据患者病情在相应的症状下划“√”。 3.主要辩证施护方法 指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某一主要症状采取的关键护理措施,不包含一般护理措施,如生活起居、环境等常规护理。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划“√”。 4.中医护理技术 (1)指依据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针对主要症状采取的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方案中未涉及但临床实际应用的,可在“其他”一栏补充说明。 (2)“应用次数”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某一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次数。 (3)“应用时间”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应用某一项中医护理技术的合计天数。 若针对不同症状采用了同一种护理技术,应分别填写应用次数,但应在表后说明该项技术应用总次数和总天数,以免重复计算。 5.护理效果 指针对某一主要症状,实施“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根据患者某症状实际缓解程度,在相应的项目后划“√”。 6.患者对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1)“中医护理技术”指为患者实施的中医护理技术。根据临床实施情况如实填写。 (2)“健康指导”只填写患者对责任护士实施本病中医护理健康指导的满意度(不填写依从性)。(3)“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由责任护士填写,“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由上级护士或护士长填写。 7.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1)由落实“中医护理方案”的责任护士填写。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在相应的选项后划“√”。(2)改进意见指针对本病的中医护理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请用文字表述。 8.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评价量表的应用方法 症状或症候评分:无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 方法:护理后评分与护理前评分之差的多少来界定其护理效果的好、较好、一般及差。 好:减4分;表示症状从轻或中或重,到无,症状消失;或从重到轻。 较好:减2分;症状从重到中,或从中到轻。 一般:评分值没有改变、症状无改变。 差:加分为差;症状加重。 9.依从性评价:不另设评价指标,只界定层次。 依从:根据医嘱执行情况评价,全部遵嘱。 不依从:完全不愿意接受治疗护理。 部分依从:接受治疗护理后自行拒绝使用。 10.中医护理方案的实用性评价的界定: 方法:依据护理技术效果评价量表评价后平均分及评价前平均分之差值为基础。 实用性强:差值≧4分; 实用性较强:2分≦差值≦4分; 实用性一般:0分≦差值≦2分; 实用性差:分值在0分一下。

麻醉镇痛效果评价

麻醉科术后镇痛效果统计及分析 7月术后镇痛效果一览表(vas 评分) 图表分析:7月份麻醉手术后镇痛例数共41例,其中应用VAS 评分 麻醉手术后镇痛瞎效果评分分别为:0分1例,1分21例,2分15 例,3分4例。0-2分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为优,占90%, 3分4例 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定为良好,占10%。总体麻醉手术后镇痛效果良 例数 U0分 1分 □ 2 分 □ 3 分 □ 4分

好,患者满意度高。下一步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麻醉手术后镇痛的使用,最大程度上减轻或消除因手术切口带给患者的疼痛刺激,减少术后并发症。

麻醉科术后镇痛效果统计及分析 8月术后镇痛效果一览表(vas 评分) I 0分 1 1分 -1 2分 □ 3分 口 4分 图表分析:8月份麻醉手术后镇痛例数共93例,相比较7月份有了 很大的提高,这与7月份手术量增加有关。其中应用 VAS 评分麻醉 手术后镇痛瞎效果评分分别为:0分3例,1分46例,2分33例,3 分5例,4分6例。0-2分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为优,占 89%, 3-4分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U0分 1分 □ 2 分 □ 3 分 例数 例数

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定为良好,占11%。总体麻醉手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对麻醉手术后镇痛认可程度加强。评分为4 分的主要为骨科的患者,麻醉手术后疼痛刺激大,有些患者影响睡眠。下一步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镇痛泵的配药剂量,制定个性化方案,做到持续改进。

麻醉科术后镇痛效果统计及分析9月术后镇痛效果一览表(vas评分) ■o分ni分 _12分ZI3分 ■4分 一15分 图表分析:9月份麻醉手术后镇痛例数共63例,相比较月份例数减少,这与9月份手术量较少有关。其中应用VAS评分麻醉手术后镇痛瞎效果评分分别为:0分1例,1分29例,2分22例,3分4例,4 分6例,5分1例。0-2分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评为优,占82%, 3-4分□0分□1分□2分□3 例数

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价表

培训科目安全生产法培训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地点会议室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摘要: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6项职责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培训方式: □讲课□现场讲解□岗位指导□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现场提问考核□操作考核□其它 培训人员签到及考核成绩 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14 效果评价: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较差,未达目的; □其它: 评价人:日期: 需要改进的内容:

培训科目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整改制 度 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地点会议室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摘要: 1、基本任务: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事故隐患并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要求,认真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认真记录,对违章行为及时制止; 3、安全检查的形式: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节假日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必须经被检单位确认,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检查部门应督促隐患的整改 5、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记录,并对隐患的整改情况登记建档,并在下次检查中进行复检确认; 培训方式: □讲课□现场讲解□岗位指导□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现场提问考核□操作考核□其它 培训人员签到及考核成绩 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14 效果评价: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较差,未达目的; □其它: 评价人:日期: 需要改进的内容:

疼痛评估方法

疼痛评估方法 1.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将疼痛分为4级: 0级(无疼痛): 0分,指无痛。 1级(轻度疼痛):1-3分,平卧时无疼痛,翻身咳嗽时有轻度疼痛,但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影响。 2级(中度疼痛):4-6分,静卧时痛,翻身咳嗽时加剧,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 3级(重度疼痛):7-10分,静卧时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镇痛药。 2.癌痛量化评估通常使用数字评定量表法(NRS)、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法及言语描述量表法(VRS)三种方法。 (1).数字评定量表法(NRS)(图1): 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疼痛尚不影响睡眠),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10为剧痛。应该询问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作出标记,或者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此方法目前在临床上较为通用。 无痛中等疼痛最痛 图1 数字评定量表示意图 (2).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法(FPS)(图2):FPS较为客观且方便,是在模拟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使用从快乐到悲伤及哭泣的6个不同表现的面容,简单易懂,适用面相对较广,即使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幼儿也可供临床参考。

无疼痛有一点疼痛轻微疼痛疼痛明显疼痛较严重剧烈疼痛 图2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示意图 (3). 言语描述量表(VRS):采用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度疼痛等词语来表达疼痛程度,该方法的词语易于理解,可随时口头表达,沟通方便,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但不适于语言表达障碍患者,可分为四级。 0级:无疼痛。 Ⅰ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静药物,睡眠受干扰。 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2.评估频率 1.入院/转科病人2小时内评估。 2.所有住院病人疼痛评分≤3分,每日常规评估一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14:00)。3.疼痛评分≥4分,每班评估一次(06:00、14:00、22:00),评分<4分评满24小时后每日常规评估一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14:00)。 4.疼痛评分≥4分,报告医生处理。 5.特殊评估 (1)镇痛方法、止痛药物、止痛药剂量、止痛途径更改后必须评估(非消化道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30min必须评估;口服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1h必须评估)。(2)当病人报告疼痛,或出现新的疼痛时必须评估。 (3)昏迷、年龄<7岁和病人正常入睡时,不需要进行疼痛评估。 6.长期使用止痛药或止痛泵者,疼痛评估<4分,每日在体温单上记录一次(14:00记录)。

护理评价

护理评价 文章来源:中国护士网发表时间:2005-09-16 14:09:00 关键字:护理评价 评价是将病人的健康状况与确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比较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仅仅在病人出院时进行,而是在病人住院的全过程中进行。评价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组织管理评价、护理程序评价和护理效果评价。这三方面的评价均十分重要,它可提供护理实施状况的有力证明。 1.护理效果评价 评价的核心是病人行为和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评价中应寻找出由护理措施的实施而使病人健康改善的证据。例如,心脏术后病人,护理诊断为“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与手术、疼痛有关”,责任护士遵照医嘱给予止痛针,教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帮助病人起床活动,进行每2小时拍背。通过上述护理措施,使病人呼吸功能改善。 对护理效果评价时要与制定的目标相比较,方法有:①收集病人目前健康状况刎有关资料;②将收集到的资料与目标比较,判断病人健康状况向目标转化的进展情况。例如,目标是疼痛在0~2级,睡眠保持7小时:资料收集为疼痛在3级、睡眠7小时,即说明经过护理措施的实施,病人疼痛情况已接近预期目标。护理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症状和体征;身体的外观及功能;突病及健康知识;操作技术;心理、情感和社会方面的资料收集。 2、护理理程序评价 对护理程序进行评价时的重点是衡量护士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护理程序的标准,,护士在实施护理程序每一步骤中的行为正确性,是否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护士进行的护理评估是否正确、全面,护理诊断是否正确,措施是否得当;护理程序评价可分为及时性评价和回顾性评价。及时性评价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措施的同时进行的检查和评价,回顾性评价是指在病人出院时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总体评价。 3.组织管理评价 评价的重点是病区整体的护理组织管理质量对护理的有效性,如病区组织形式、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职责、质量控制、急救设备等是否能保证护理程序的实施,是否有利于增强护理效果,是否有利于责任护士与医生、一护士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病人能得到连续统一的护理。

疼痛评估操作流程

疼痛评估操作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三节疼痛护理操作流程 一.疼痛的评估 (一)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基本病情、既往疼痛史,现疼痛情况,确定评估时机 评估时机:发生疼痛随时评估;疼痛干预后30分钟再次评估;疼痛评分>3分,或接受疼痛治疗,至少每2-- 4小时评估一次(清醒状态) (二)根据患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1. 面部表情分级法(FPS-2R ) 2数宇分组法(NRS) 3口述词语描述法(VRS) (三)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性质。是否曾使用止痛药,了解用药后的效果。 (四)观察疼痛伴随症状:生命体征、睡眠、饮食、活动等。 二.病情告知 (一)告知患者/家属:疼痛是可以缓解的。 (二)告知患者医、护、患三者共同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患者目前的疼痛程度及预期的舒缓目标。 (三)疼痛评分>5分立即告诉医生采取措施进行止痛。 三、护理实施 (一)非药物处理 1. 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予以心理支持。

2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和选择舒适体位。 3运用多种方注分散注意力。分最注意力的方法:松弛、听音乐、看电视、阅读、看笑话、回忆趣事等。 4物理疗法包括: 冷数、热数、理疗、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应该注意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药物治疗 1了解熟悉“三级止痛阶梯”原制使用止痛药物。 2核对医嘱、患者信息、止痛药物、制量、使用时间,使用途径。 3按时、正确给药(口服给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硬膜外注射等)。 四、疼痛的记录 护士应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于入院评估单中。对于有疼痛的患者,护士应将疼痛评估和给予的相应措施记录在疼痛护理单、护理记录单或特护记录单中。因疼痛已被正式定义为第五生命体征,所以近年来有专家将疼痛评估结果记录于体温表上,并将传统的体温表更名为生命体征记录单,目前此研究在临床得到了推广应用。 (一)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二)疼痛干预后再次评估疼痛情况,使用疼痛控制效果评价法来观察镇痛效果。 (三)如使用止痛药后疼痛未缓解,提醒医生及时处理。 (四)若出现不良反应,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做好记录。 (五)使用《疼痛护理单》记录疼痛时间、部位、性质、评分、疼痛时伴随的症状及体征、活动情况等。 五,随访记录 (一)出院患者随访 1. 建立门诊疼痛患者随访制度,做好随访记录。

疼痛的管理 (2)

(七)、疼痛管理 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规范的疼痛护理处理就是目前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只有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明确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况、家庭、社会关系的维护与改善。 2、疼痛的诊断与评估: 1)、掌握正确的诊断与评估方法:疼痛就是第五生命体征。临床对疾病的诊断与评估以及记录,应当客观、准确、直观、便捷。初始对患者的评价内容包括:(1)头痛病史及疼痛对生理、心理功能与对社会、职业的影响。(2)既往接受的诊断、检察与评估的方法,其它来源的咨询结果、结论以及手术与药品的治疗史。(3)药物、精神疾病与药物滥用史,合并疾患或其她情况。(4)有目的的进行体格检查。(5)疼痛性质与程度的评估。 疼痛就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对疼痛程度的评价应相信病人的主诉,应尊重患者的评价与表达的自身疼痛程度,任何人都不能主观臆断。 2)、定期再评价: 关于再评价的时间,根据诊断、疼痛程度、治疗计划,有不同要求;对慢性疼痛患者应每月至少评价一次,内容包括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绪改变)及患者的依从性。 凡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者,还应观察患者有无异常行为,如多处方、囤积药物等,以防药物不良反应与非法流失。 3、制定治疗计划与目标: 1)、规范化疼痛治疗原则为:有效消除疼痛,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把疼痛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规范化治疗的关键就是遵循用药与治疗原则。控制疼痛的标准就是:数字评估法的疼痛强度小于3或达到0;24小时内突发性疼痛次数小于3次 3)、治疗计划的制定要考虑疼痛程度、疼痛类型、基础健康状态、合并疾病以及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期望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4)、对不良反应的处理,要采取预防为主,绝不能等患者耐受不了时才处理,故镇痛药与控制不良反应药应合理配伍,同等考虑。此外,要重视对心理、精神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4、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 采用多种形式综合疗法治疗疼痛。一般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此外还有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镇痛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与阿片类镇痛药。对于轻度疼痛可应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对中度疼痛主要应用弱阿片类镇痛药可待因及其复方制剂;

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1.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现状以及对疼痛知识的学习需求情况,为制定临床疼痛知识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依据。2.根据调查结果和查阅文献,设计疼痛知识培训方案,探讨实施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以及疼痛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1.制定培训计划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和在相应科室住院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表”对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现状及疼痛知识学习需求;采用“病人对疼痛管理满意度问卷”,了解未对护理人员培训之前病人的疼痛情况及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赵继军主编的《疼痛护理学》教材,制定临床疼痛管理培训内容和计划。 2.实施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和小组活动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培训,每周1次讲座,为期4周,共8个学时,培训内容为疼痛基础知识、疼痛评估知识,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知识及临床疼痛病例分析。 3.效果评价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的类实验设计,因此,培训后用相同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再次收集护理人员和病人的资料,比较前后两个阶段的资料,评价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及病人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的影响。所有数据资料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1.培训前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得分情况培训前共发放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表117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09份,护理人员最多答对28个题目,最少答对10个题目,平均得分为(17.40±3.10)分,平均答对率为43.62%;调查表按测试目的不同分为4个维度:疼痛一般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 4.22%、疼痛评估知识为50.50%、镇痛药物知识为43.50%、综合应用部分为11.50%,并且对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学习需求的调查显示:96.33%的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学习疼痛相关知识,而最想获得的前3项疼痛知识分别为疼痛评估、疼痛药物治疗和疼痛相关心理学知识。 由此可见,本组调查对象缺乏疼痛管理相关知识,以及对疼痛管理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并且亟需疼痛知识培训。2.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对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培训后,发放调查表101份,回收有效调查表98份,

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价表

培训、考核记录及效果评价表培训科目安全生产法培训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地点会议室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摘要: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6项职责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培训方式: □讲课□现场讲解□岗位指导□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现场提问考核□操作考核□其它 培训人员签到及考核成绩 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 1 8 2 9 3 10 4 11

培训、考核记录及效果评价表 5 12 6 13 7 14 效果评价: □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 本次培训效果较差,未达目的; □ 其它: 评价人: 日期: 需要改进的内容: 培训科目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的整改制 度 培训讲师 培训时间地点 会议室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摘要: 1、基本任务: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事故隐患并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要求,认真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认真记录,对违章行为及时制止;

3、安全检查的形式: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节假日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必须经被检单位确认,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检查部门应督促隐患的整改 5、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记录,并对隐患的整改情况登记建档,并在下次检查中进行复检确认; 培训方式: □讲课□现场讲解□岗位指导□其它 考核方式: □笔试□现场提问考核□操作考核□其它 培训人员签到及考核成绩 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序号姓名岗位或职务成绩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14 效果评价: □本次培训效果良好,已达目的; □本次培训效果一般,基本达到目的;

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 疼痛的评估包括患者病因的评估,疼痛类型的评估,发病部位的评估,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发病的时间、诱因、疼痛缓解因素的评估,静吸和运动时疼痛强度的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评估以及治疗费用和病人满意度的评估。除详细询问病史,进行标准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外还应注意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肌电图检查和红外热像检查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意义。 目前测定疼痛强度的方法主要有四种,都需由患者主观评估。疼痛强度评估不但应在安静时评估,还应在患者运动时评估,因为运动时不痛,才能达到躯体锻炼,及早恢复功能的目的。 (一)VAS 简单有效、客观准确,但因为文化背景和患者理解的原因,有时使用不易,需向患者进行多角度的解释和说明。 (二)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 是将疼痛测量尺与口述评分法相结合而成。分为五级:无痛、轻度痛、中度痛、重度痛、剧痛。 √轻度指患者疼痛完全不影响睡眠; √中度痛指疼痛影响睡眠,但仍可自然入睡; √重度痛指疼痛导致不能睡眠或睡眠中痛醒,需用药物或其它手段辅助睡眠; √剧痛指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感觉。 (三)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 是VAS的数字直观表达法,患者被要求用“0~10”的数字表达疼痛的强度,优点是更为直观,患者易于理解和表达,已成为应用最广和简单有效的疼痛评价方法。此法不足之处是患者易受到数字的干扰,降低了准确性。 (四)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 Faces Pain Rating Scale) 此表由六张从微笑或幸福直至流泪的不同表情的面部像形图组成,适用于交流困难,如儿童(3-6岁)、老年人、意识不清或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患者。

疼痛的评估

疼痛的评估 一、主观评估指标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 AS) V AS用于疼痛的评估在我国临床使用较为广泛,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厘米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为”可",>"8"分为"差"。临床治疗前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即可较为客观的做出评分,并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此方法简单且易行,相对比较客观而且敏感,目前临床常用的V AS尺正面为"0"端和"10"端之间有一游动标,背面有"0-10"的刻度,实用而方便。 2.麦-吉疼痛问卷(McGill pain questionaire,MPQ) 此为一种多因素疼痛调查评分方法,它的设计较为精密,重点观察疼痛及其性质,特点,强度和伴随状态和疼痛治疗后病人所经历的各种复合因素及其相互关系。MPQ采用的是调查表形式,表内附有78个用来描述各种疼痛的形容词汇,以强度递增的方式排列,分别为感觉类,情感类,评价类和非特异性类四类。 MPQ在临床使用中可测定有关疼痛的多种信息和因素,实用于临床科研工作或较为详细的疼痛调查工作,但对病人的要求较高,表中的词类比较抽象,相对复杂,所以有时病人难以理解,并且花费时间较多,所以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情绪评分(Emotional scale,ES) 不论急慢性疼痛都会伴有程度不同的情绪变化,使用VAS尺进行评定,"0"分端为“最佳情绪","10"分端为"最差情绪",临床以"0-2"分为“优":病人情绪良好,面容安静,应答自如;"3-5"分为"良":情绪一般,安静,面容淡漠,指令回答;"5-8"分为”可“:情绪焦虑或抑郁,轻度痛苦面容,勉强应答;>"8"分为”差":痛苦面容,呻吟不止,强迫体位,无法应答。 二、客观评估指标 1.痛阈测定 热辐射法(Thermal radiation,TR): 为温度测痛方法,它使用凸透镜聚焦,将热源发出的光线均地投射到受测试皮肤表面区域,随着热辐射能的增强,受测试皮区产生疼痛并逐渐增强,当热辐射疼痛与病人原

【免费下载】培训效果评估表

培训效果评估表 课程内容: 培训师姓名: 培训日期: 培训地点: 请就下面每一项进行评价,并请在相对应的分数上打“√”:◆课程内容 很差 差 一般 满意 很满意1课程适合我的工作和个人发展需要 1□ 2 □ 3□ 4□ 5□2课程内容深度适中、易于理解 1□ 2 □ 3□ 4□ 5□3课程内容切合实际、便于应用 1□ 2 □ 3□ 4□ 5□◆培训师 很差 差 一般 满意 很满意4培训师的仪表标准、个人形象 1□ 2 □ 3□ 4□ 5□5培训师有充分的准备 1□ 2 □ 3□ 4□ 5□6培训师表达清楚、态度友善 1□ 2 □ 3□ 4□ 5□7培训师对培训内容有独特精辟见解 1□ 2 □ 3□ 4□ 5□8培训师课堂气氛和吸引力 1□ 2 □ 3□ 4□ 5□◆培训方式 很差 差 一般 满意 很满意9培训方式生动多样、鼓励参与 1□ 2 □ 3□ 4□ 5□◆培训总体 很差 差 一般 满意 很满意10课程时间安排以及时长 1□ 2 □ 3□ 4□ 5□◆参加此次培训的收获有(可多选):A.获得了适用的新知识。B.理顺了过去工作中的一些模糊概念。C.获得了可以在工作上应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术。D.促进客观地观察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帮助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与思考。E.其它(请填写): ◆对本人工作上的帮助程度: A .较小 B.普通 C.有效 D.非常有效 ◆整体上,您对这次课程的满意程度是: A .不满 B .一般 C.满意 D.非常满意您给予这次培训的总评分是(以10分计): ◆其他建议或培训需求: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疼痛强度的评估

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对于这种主观的感受进行定量分析是临床工作必须进行的。测量患者的疼痛强度、范围及其变化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的诊断分级、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病情变化、评定治疗效果以及有关疼痛的研究工作。但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是病理生理、心理、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经神经中枢对这些信息的调整和处理,最终得出疼痛的感受。因此对疼痛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是复杂和困难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仪器能估价疼痛的不同性质和强度。目前国内外较常采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主观评估指标 目前,测量疼痛的主观评估主要包括4种基本方法:视觉模拟评分法、口述评分法、疼痛图和数字评分法。 (一)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VAS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游动标尺,正面是无刻度10 cm长的滑道,"0"端和"10"端之间一个可以滑动的标定物, "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背面有"0~10"的刻度。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滑动标定物至相应的位置,疼痛测量尺的背面是有具体的刻度,根据标定物的位置可以直接读出疼痛程度指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为“可”,大于"8"分为"差"。 VAS简单易行、有效,相对比较客观而且敏感,在表达疼痛强度时,是一种较少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测量方法,广泛用于临床和研究工作中。临床治疗前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即可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患者初次使用VAS方法时,因为患者不习惯用这种方法表达疼痛的程度,应用的关键是医务人员对该方法的解释和说明,对患者应充分理解和耐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贴近患者的语言和词汇进行多角度的解释和说明,特别是选择好两端点的词汇并充分说明是十分重要的,使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并能正确与自身的疼痛强度相对应,建立起将感受到的疼痛强度用线性图形正确表达出来的概念。然而,在老年人、儿童、精神错乱和服用镇静剂的患者,以及晚期癌痛患者情绪不好时,一般难以完成VAS评价。一般VAS方法用于8岁以上,能够正确表达自己感受和身体状况的患者。VAS方法的最大不足是仅对疼痛强度的测量,忽略了疼痛内涵的其他问题。

护理评价种类

护理评价种类 评价是将病人的健康状况与确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比较过程。这一过程并非仅仅在病人出院时进行,而是在病人住院的全过程中进行。评价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组织管理评价、护理程序评价和护理效果评价。这三方面的评价均十分重要,它可提供护理实施状况的有力证明。 一、护理效果评价。评价的核心是病人行为和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评价中应寻找出由护理措施的实施而使病人健康改善的证据。例如,心脏术后病人,护理诊断为“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与手术、疼痛有关”,责任护士遵照医嘱给予止痛针,教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帮助病人起床活动,进行每2小时拍背。通过上述护理措施,使病人呼吸功能改善。 对护理效果评价时要与制定的目标相比较,方法有:①收集病人目前健康状况刎有关资料;②将收集到的资料与目标比较,判断病人健康状况向目标转化的进展情况。例如,目标是疼痛在0~2级,睡眠保持7小时:资料收集为疼痛在3级、睡眠7小时,即说明经过护理措施的实施,病人疼痛情况已接近预期目标。护理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症状和体征;身体的外观及功能;突病及健康知识;操作技术;心理、情感和社会方面的资料收集。 二、护理理程序评价。对护理程序进行评价时的重点是衡量护士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护理程序的标准,,护士在实施护理程序每一步骤中的行为正确性,是否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护士进行

的护理评估是否正确、全面,护理诊断是否正确,措施是否得当;护理程序评价可分为及时性评价和回顾性评价。及时性评价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措施的同时进行的检查和评价,回顾性评价是指在病人出院时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总体评价。 三、组织管理评价。评价的重点是病区整体的护理组织管理质量对护理的有效性,如病区组织形式、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职责、质量控制、急救设备等是否能保证护理程序的实施,是否有利于增强护理效果,是否有利于责任护士与医生、一护士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病人能得到连续统一的护理。

护理质量分析评价

2017年1月护理质量检查结果通报及分析评价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部1月对临床科室的“护理安全质量”进行专项的督促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做的好的方面: 1、有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制度,对重点环节:包括病人用药、输血、治疗、标本采集、围手术期管理、安全管理等有应急预案。 2、口服药原始包装保存:无“三无”药品;冰箱内无过期药品、物品。特殊药物开启后注明开始使用日期、时间并签名,保存方法及使用期限按说明书要求;其他药按规范放置。 3、消防安全通道通畅,应急箱处于备用状态。 4、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实施“三步安全核查”程序,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病人正确。 5、有紧急情况下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且落实到位。 6、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有转抄和执行者 二、存在问题: 1、个别病人未带腕带。 2、毒麻药无使用记录。 3、有跌倒、坠床风险病人未挂警示标识。 4、接获非书面危急值报告记录不完整。 5、精神药品、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未单独存放。 6、与手术室、ICU、交接记录不完整。 7、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不及时。 8、护理人员对重点环节应急预案掌握不全面。 9、肿瘤Ⅱ、妇产科护理质量检查不合格、限时整改。 三、原因分析: 1、病人佩戴腕带的意愿低,与护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没有把腕带作为病人识别的标识有关。

2、护士忙时,使用毒麻药忘记做好登记,对毒麻药的管理缺乏正确认识。 3、个别专业护士责任心不强,对于分管病人病情掌握不全面。 4、危急值处理流程不合理,护士长未加强督查。 5、药品管理凌乱,不到位。 6、个别护士安全意识淡薄,各种交接记录本未认真填写,不良事件未及时上报。 7、护士长对护士重点环节应急预案培训不够,未组织学习。 四、整改措施: 以科室为单位再次学习“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护士长要切实督促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科内常态管理。 1、护士长加强管理,细化每日督查的内容;专班护士认真每位病人入院宣教, 要病人主动参予护理核对工作;护士长对低年资认真做好指导、培训。 2、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特殊用药管理规定。做到记录齐全。 3、将危急值书面记录制度和毒麻药管理制度最为考核内核,使护理人员掌握。 4、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不良事件上报的重要性,鼓励积极上报。 5、加强科室人员学习各种应急预案,有培训计划和记录。 质控追踪: 整改措施基本落实到位。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1、每月按计划进行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及时开展护理会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2、急救药品用后及进补充,做到账物相符,在效期内。毒麻药品柜及时上锁。 3、加强专科护理技能操作训练,熟悉操作流程。 4、各种登记本,及时完整填写交接本。 5、病房管理与基础护理落实到位,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各种一次性物品,医 用耗材入库登记规范。 6、输液治疗输液卡、落实输液三签、住院病人佩戴腕带仍有落实不到位现象;个别科室无自查记录。

疼痛评估操作流程

第三节疼痛护理操作流程 一.疼痛的评估 (一)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基本病情、既往疼痛史,现疼痛情况,确定评估时机 评估时机:发生疼痛随时评估;疼痛干预后30分钟再次评估;疼痛评分>3分,或接受疼痛治疗,至少每2-- 4小时评估一次(清醒状态) (二)根据患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 1. 面部表情分级法(FPS-2R ) 2数宇分组法(NRS) 3口述词语描述法(VRS) (三)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性质。是否曾使用止痛药,了解用药后的效果。 (四)观察疼痛伴随症状:生命体征、睡眠、饮食、活动等。 二.病情告知 (一)告知患者/家属:疼痛是可以缓解的。 (二)告知患者医、护、患三者共同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患者目前的疼痛程度及预期的舒缓目标。 (三)疼痛评分>5分立即告诉医生采取措施进行止痛。 三、护理实施 (一)非药物处理 1. 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予以心理支持。

2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和选择舒适体位。 3运用多种方注分散注意力。分最注意力的方法:松弛、听音乐、看电视、阅读、看笑话、回忆趣事等。 4物理疗法包括: 冷数、热数、理疗、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应该注意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药物治疗 1了解熟悉“三级止痛阶梯”原制使用止痛药物。 2核对医嘱、患者信息、止痛药物、制量、使用时间,使用途径。 3按时、正确给药(口服给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硬膜外注射等)。 四、疼痛的记录 护士应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于入院评估单中。对于有疼痛的患者,护士应将疼痛评估和给予的相应措施记录在疼痛护理单、护理记录单或特护记录单中。因疼痛已被正式定义为第五生命体征,所以近年来有专家将疼痛评估结果记录于体温表上,并将传统的体温表更名为生命体征记录单,目前此研究在临床得到了推广应用。 (一)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二)疼痛干预后再次评估疼痛情况,使用疼痛控制效果评价法来观察镇痛效果。 (三)如使用止痛药后疼痛未缓解,提醒医生及时处理。 (四)若出现不良反应,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做好记录。 (五)使用《疼痛护理单》记录疼痛时间、部位、性质、评分、疼痛时伴随的症状及体征、活动情况等。 五,随访记录 (一)出院患者随访 1. 建立门诊疼痛患者随访制度,做好随访记录。

培训效果评估表

培训效果评估表课程内容:培训师姓名: 培训日期:培训地点: 请就下面每一项进行评价,并请在相对应的分数上打“√”:

培训评估报告 一、培训评估: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培训老师 培训总体 认为培训老师 “满意”的占比20%,“很满意”的占比为:70%,认为培训老师一般的10% 。 认为课程内容“满意”的占比为:20%,“很满意”的占例为:70%,认为课程内容一般的10%。 认为培训总体效果“满意”的占比20%,“很满意”的占比为:80%。 认为培训方式“满意”的占比60%,“很满意”的占比为:30%,认为培训方式一般的10%。 总的来说,学员对于“课程内容”、“培训总体效果”、“培训方式”、 “培训老师”、的满意度都很高,几乎无人认为“差”或者“很差”。以上四项评估内容中,最为满意的就是“培训总体效果”,满意度在100%,其次就是“课程内容”与“培训方式”,以及“培训老师”满意度均为90% 二、客观问卷评估结果 (一)培训内容评估分析 1、课程适合我的工作与个人发展需要 40% 60% 从上表可以得出企业文化这个课程对于员工的工作与个人发展需要就是很有用的,只有一部分学员对于企业文化课程表现出不满意的态度,总体上就是满意的。由于此次培训包含了从事不同工作的所有办公室人员,在

较短的培训中很难全方位的涉及到所有工作面,很难顾及就是否适合每位学员从学员的评价中瞧,还就是对课程适合程度还就是满意的。 2、课程内容深度适中、易于理解 虽然参加培训的新员工水平参差不同,但就是企业文化这个内容还就是相对而言很简单的,只有个别学员对于公司企业文化不就是很了解。但就是在培训师对课程讲解后也有一定的提高,所以学员们对课程内容设置的难易程度评价满意。 3、课程内容切合实际、便于应用 本次课程中就是讲解企业的精神文化,由于部分学员认为学习企业文化对于她们的帮助不大,所以,满意度一般。 (二)培训师评估分析 1、培训师的仪表标准、个人形象 从上表可以得出,培训师的仪表标准、个人形象的个人形象还就是做得很好的,受到学员的欢 迎。 2、培训师有充分的准备

第一季度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分析

各护理单元: 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各护理单元第一季度的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内科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基本达标,护理人员对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本科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岗位职责、已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文书的质量较前有所提高。现将具体的情况通报给你们,请各护理单元结合科室存在的问题认真检查,积极整改。 一、存在问题 1、中医护理操作项目较少。 2、中医护理质量 (1)、极个别科室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控制重视不够。 (2)、普遍存在对护理质量检查的内涵深度不够,未能真正的反应出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3、辨证施护质量 (1)、辨证施护措施个别科室落实不到位。 (2)、康复与健康教育不具体。 4、中医护理文书质量 (1)、护理记录有的较繁琐,重复记录无观察意义的东西。(2)、护理记录中对病人的健康与康复指导记录不完善。(3)、护理记录内涵质量不高,不能动态的反应出患者疾病的表现,中医护理特色不突出。 5、中医护理技能

(1)、有的科室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用物不全。 (2)、低年资护士对中医护理技能不熟练。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未夯实护理质量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落实措施。 2、护士长管理工作松懈、护理质量控制意识淡漠,对科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工作疏于督查。 3、对科室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整改的措施不力。 三、改进措施 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护理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范。 2、加强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把中医专科护理知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夯实。 3、各护理单元护士长要加强管理,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要召开科护士会议,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4、护士长要加强科护理质量管理,加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评价,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2014年3月29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