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设计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设计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设计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设计

2006年第12期(总第164期)[文章编号]1003-1553(2006)12-0027-03网络教育

一、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目的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目的是构建一批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各学科网络教学专题资源模板和示范资源及其应用案例,以及学科资源特点、应用需求分析等研究报告和新课程教学资源应用案例文集。

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内容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内容包括小学英语、数学、语文、科学、艺术等五门学科;

中学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物理、地理、历史、研究性学习、生物九门学科的信息技术应用先进校、骨干教师、学科教研员及有关专家通过对现有的学科教学资源(包括公司、学校、教师自行开发无版权纠纷的各类资源)的特点、应用需求、应用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构建一批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各学科网络教学专题资源模板和示范资源及其应用案例,以及根据学科资源特点、应用需求分析等研究报告和新课程教学资源应用案例文集。

三、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

电视虚拟课堂表达形式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表达形式是将一节完整的应用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理论和网上资源的课堂教学首先摄录下来,然后通过录像编辑方式,精选应用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理论和网上资源上好课的优秀教学活动关键环节,并叠加相应的字幕,把教师的教学特色提升为可供学习的经验,使之成为可操作性强的示范教学虚拟课堂。通过录像编辑

后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为15至20分钟,这样既压缩了教育资源库的容量,又突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和基于网上资源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环节。

四、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

电视虚拟课堂指导思想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指导思想是:为了提高全国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含义的认识,让他们感受以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如何应用网络教学主题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例如,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三维目标;应用教学设计理论的三个环节“目标”(教与学什么)、“策略”(怎样教与学)、“评价”(教与学得怎样)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个要素(“创设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意义建构”),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帮助他们学会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主题资源的优势,使教与学过程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网络教学主题资源不仅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而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建设超媒体交互式的主题教学网络资源与教学环境,师生共享网上资源,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与策略,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

五、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

电视虚拟课堂教学模式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教学模式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设计

徐福荫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本文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目的与内容出发,论述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电视虚拟课堂的表达形式、指

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编制要求。

[关键词]基础教育;资源网;电视;虚拟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2[文献标识码]A

27

电化教育研究

是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作学习、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一)基于课堂讲授型的情境探究型学习

1.利用资源,创设情境。

2.引导观察,思考分析。

3.设计问题,自主探究。

(二)基于网络的主题研究型学习

1.确定学习主题,搜索资源,选取资源。

2.设计虚拟实验,科学探索,发现规律。

(三)基于专题学习网页开发的创新型学习

1.提出课题任务,创作实践,解决问题。

2.用多媒体表达,形成作品,重构知识。

(四)基于因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型学习

1.围绕主题,成立校组,分工合作。

2.搜索资源,探究问题,制作网页。

3.互相观看,发表意见,总结体会。

六、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

电视虚拟课堂教学策略

探索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师角色扮演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四种角色:

1.信息海洋的导航者。

2.情境观察的指导者。

3.协作学习问题的设计者。

4.协作学习过程的辅导者。

(二)创设情境与引起兴趣的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介绍主题内容及其背景,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给学习者指定方向。

2.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个大胆假设,一则有意义的新闻,一道没有答案的数学题等等,都是一个好的探究问题。研究性学习任务要求是真实的、可行的和有吸引力的。

(三)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研究性学习任务应该是多样化的,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个调查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一次口头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次主题讲演、完成一件作品(如PowerPoint演示文稿)、一个网页,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具体可包括编纂、复述、判断、设计、分析等,或是上述的综合任务等。

2.提供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可能需要网上资源,包括网络文件、专家的电子信箱或实时会议、网上可查找的数据库,此外还有书籍和其他实物。

3.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过程要分成几个阶段,通过课题小组召开一个研究课题活动方案讨论会,写出研究课题活动计划,成员进行分工,并按照计划有序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分组活动,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竞争、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协作活动。协作成员的活动环绕主题,可以收集资料、制作网页、互相观看、发表意见、总结体会等。研究性学习总结应该由师生共同进行,由学生个人代表总结个体在活动中的收获,由协作小组代表总结小组活动的经验教训,老师也应该总结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体会以及自己在这一次活动中学到了些什么。

(四)教学评价的策略

1.新课程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了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3.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也必须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与教师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包括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七、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

电视虚拟课堂编制要求

(一)教师与编制人员的要求

为了保证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

28

2006年第12期(总第164期)

的质量,执教的教师应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并且专业水平、应用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理论和网上资源水平高,形象好,普通话标准。执教的教师要和所在学校与地区教研室的教师、学校及地区电教馆的电视编制人员一起集体备课,设计教学方案、网上资源、教学环境,制订电视虚拟课堂的摄、录、编的制作计划等。执教的教师最好要试讲,让摄、录、编人员当模拟学生,认真听课,熟悉每一个关键教学环节,做好拍摄提纲。这样,就能在课堂实录时,使摄、录、编人员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一部摄像机在什么教学环节中要对准教师、学生、黑板、电脑还是媒体。电视编辑人员将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编辑为15至20分钟的电视虚拟课堂时,执教的教师一定要在旁边指导编辑人员精选优秀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并叠加相应的字幕。把教师的教学特色提升为可供学习的经验,使之成为可操作性强的示范教学虚拟课堂。

执教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发挥网上资源的多媒化、超链化、交互化、检索化、网络化、共享化、虚拟化、智能化等优势,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将教师由主讲者转变为主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课本由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对象,媒体由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把教学过程从教师传授知识的逻辑讲解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探究发现式,设计新型教学模式,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设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等,将新课程的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三维目标;注重“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流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交流,掌握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环境的要求

为了使视频信号与画面质量好,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有明亮的光线,使图像清晰度和信噪比高。为此,多媒体网络教室除了采用日光灯作为照明灯外,还要选用米黄色的透光窗帘布,使室外的太阳光透射入室内,从而增强室内的光线。同时,因为日光灯的色温和太阳光的色温都是高色温,大约相同,所以图像色彩还原好。执教的教师不要穿白色、黑色或红色的衣服,

这样可使教师的形象与面部表情拍得更为清晰;执教

的教师不要戴金链或金属领带夹,学生不要涂脂抹

粉,以免电视节目播出时,引起培训教师的无意注意,

分散对教学重点的注意。

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教学环境要能支持学生的自

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所以多媒体网络教室

的电脑桌椅的设计与摆法,不能像传统教室的桌椅

摆法。传统教室的桌椅是固定的方形桌椅,而且是一

排排、一行行地平行于讲台,学生只能面对教师。支

持协作学习的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电脑桌,可以是圆

形,便于学生围在一起学习。也可以由两张方形电脑

桌背靠背组合,并列成一排,平行于教室两边的墙

壁,学生椅是活动旋转型的,学生坐在椅子上既可面

对教师,又可以面对学生和电脑,便于学生面对面地

协作学习。

(三)摄录的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电视虚拟课堂制作设备

采用数字式摄录机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要求视频信

号与画面质量清晰度高、信噪比高、稳定性强。当拍摄

计算机显示器时,需要调整摄像机的电子快门,使摄

像机的扫描频率和计算机显示器的扫描频率一致。这

时,用摄像机拍摄计算机显示器屏幕的图像,就能同

步稳定。或者用TV转换卡,将电脑图像转换为电视图

像。使用录像带录制节目,音频信号全部混录在同一

声道等。

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电视虚拟课堂,一定要用

多台摄像机拍摄,用多个话筒拾音,才能将反映新型

教学模式的镜头拍摄齐全。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现

场录像过程中,一定要拍摄到教师、学生操作媒体的

特写镜头,媒体屏幕的图像、文字符号等的特写镜头,

师生在网上检索资源的镜头,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镜

头,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镜头、学生

回答问题的镜头、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镜头、学生请

教老师的镜头、学生协作探究学习的镜头,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评价与修正学习效果的镜头,以及学生认真

听课的过渡镜头等等。

(四)字幕的要求

为了使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国家

基础教育资源网电视虚拟课堂的教学特色提升为可

供学习的经验,使之成为可操作性强的的示范教学虚

拟课堂,需要精心设计突出教学特色的字幕、教学环

节的字幕、教学方式的字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和网上资源的字幕,还可以将这些字幕综合运用,融

(下转第32页)

29

电化教育研究

(上接第29页)

为一体。例如,“应用网上资源,改革小学作文训练模式”电视虚拟课堂的字幕,从片头到片尾的关键教学环节都叠加了字幕:利用网上资源,提供写作指导;讨论范文特点,归纳写景要求;网上资源共享,学生自主观察;学生语言表达,说出景物特征;键盘输入写作,

形成特色作文;教师利用网络监控,指导学生个别学习;反复观察探究,思考词语运用;学生通过网络提问,师生讨论解决问题;播放学生作文,分析作文特点;分组协作学习,互相欣赏评议;归纳总结,激发情感。并且,利用淡白特技,作为上述精选关键教学环节的段落分隔。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7.

[2]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1~353.

[3]徐福荫.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电视培训节目设计与制作[J].电化教育研究,1999,(6):55~57.[4]徐福荫.校园网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0,(4):63~64.

[5]徐福荫.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0,(11):21~24.[6]徐福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12):3~6.[7]徐福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2~37.[8]孙健,王秀丽.组织文化的新向度:学习型文化[J].西北师大党报(社会科学版),2006,(3):52.

教师培训平台的管理员具有创建用户、填写用户信息和指定用户密码以及指派用户角色的权力。系统的操作使用基于用户标识,用户标识由账号和密码组成。系统只支持用户账号集中创建的模式,即用户账号的创建和初始化由管理员完成,然后再交给用户使用。

(2)权限管理

教师培训平台的管理员可为用户角色分配权限,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授权方法,权限只作用于角色。用户的权限体现在其拥有的角色上。

(3)课程管理

教师培训平台的管理员可创建课程,并对课程记录进行管理,可建立教学单元模块,指定单元模块的教学文件和目录。管理员也可进行单元模板设置,设置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下载的单元模板文件目录的物理位置。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本系统设计为面向多课程,并可在必要时增加多课程管理模块的教师培训平台。

(4)班级管理

教师培训平台的管理员可对培训班进行班级管理:

①创建培训班的行政班级记录,设置班级基本信

息,如名称、类型、说明等。

②对任课教师进行管理,指定担任本期培训班的

任课教师,并授予任课教师权限。

③对培训学员进行管理,建立参加培训班学员的

档案记录,并形成用户账号。

④对培训学员进行分班设置,将学员分配在不同

的行政班级里,提供自动分班和手动分班的功能。

四、结论

本文就“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平台”的开发目标、基本结构及应用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开发后在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及下属县市的各教育培训部门广泛使用,运行效果良好。

通过各类培训项目的实施,该培训平台得到了基层培训单位及受训学员的一致肯定,并得到教育专家的认可。该培训平台的直接效应是:更直观地更新了受训学员的教育观念,建构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建构了高效的教学平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为受训学员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增强了受训学员的学科教研意识,便于引导学员进行研究性学习。间接效应是:真正服务于广东省的教师培训,为促进广东省新课程改革,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直接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克东.WBL的模式、设计与评价研究[R].2003.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2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导读:本次设计方案中,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如下: (一)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部分:通过网络摄像机实现对各个监控区域的图像采集;前端视频数据 采集设备包括红外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网络半球、网络智能球、高清网络摄像机、立杆、墙挂支架等设备。 视频监控总体设计 1.1.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本次设计方案中,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如下: (一)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部分:通过网络摄像机实现对各个监控区域的图像采集;前端视频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红外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网络半球、网络智能球、高清网络摄像机、立杆、墙挂支架等设备。 (二) 视频数据传输部分:通过超五类双绞线、室外4芯室外多模铠装光缆、光电转换设备和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组成转发视频图像数据的传输网络,并通过传输网络将图像数据从前端监控设备传送到后端监控中心进行视频显示和存储,主要设备和线材包括:网络交换机、光电转换设备、超五类双绞线、室外铠装光缆等。 (三) 视频监控中心部分:视频监控中心是将前端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通过软件解码,转化为图像信号传送到监视器上,形成直观图像信息并且显示出来,同时对视频信息按照存储策略进行存储。通过网络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操作、配置、管理,其中主要设备网络监控中心管理平台、监控录像主机、大尺寸电视等设备。 (四) 监控终端部份:监控终端主要功能是监看实时视频画面、查询回放录像、抓拍图像、手动录像,主要包括监控客户端、多路视频解码器。 1.2. 监控系统拓扑图

1.3. 前端视频监控部分 1.3.1. 前端监控点设置说明 序号安装位置产品名称 单 位 数量备注 1 负一层停 车场 红外一体化网络摄像 机 台11 监控车位及通道,安全通道等出入口情 况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珠海乐达电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五月

目录 第一节系统概述 (5) 第二节设计原则 (5) 第三节设计依据 (6) 第四节技术方案设计 (6) 一、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7) 二、系统指标分配 (15) 三、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8)

第一节系统概述 电视文化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休闲文化,看电视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而有线电视信号可为千家万户的百姓传送高质量的电视信号,使人们尽情享受电视这一消闲娱乐资源,正因如此,有线电视接入社区、家庭、宿舍自然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对住宅提出的必备条件之一。 有线电视系统(Cable Antenna Television-CATV)是利用同轴电缆进行宽频传输的图像传输系统,也可在大楼内,通过节目源设备(录像机、影碟机、有线电视机顶盒等)播放的影视信号及来自本地有线电视网的电视信号,该系统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将电视图像信号高质量地传送到楼层各用户终端。 本设计在大楼每层相应房间设置电视点,约60个点。采用860 MHz传输系统,为用户终端传送高质量电视信号和优秀丰富的电视节目,为适应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及充分考虑到将来的扩充,将本系统设计成单向传输系统,并预留自办节目调频节目信道,以满足员工的休闲学习需要。 第二节设计原则 在本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设计时,我公司将根据国家有关有线电视系统建设施工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总体设计,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网络带宽:860 MHz。 传输特性:单向传输。 接收质量:有线电视接收质量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最为关心的问题,按国家GB-6510标准规定,接收点的信号电平满足68±4dB,载噪比大于43 dB,即图像客观评价质量达到国家标准4分以上要求。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2014级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某银行安防系统设计 (学习领域9课程设计) 班级智能14-1班 姓名刘衡德 学号36140128 指导教师张智靓 城市建设工程系 2014年9月 ------------------------------------------------------------

目录 第一章:系统的概述 (3) 第二章:系统的说明 (4) 2.1.设计的依据 (4) 2.2.设计的原则 (4) 第三章:系统的设计 (6) 3.1.系统的功能特点组成 (6) 3.2.监控点的分布 (8) 第四章:产品的选型 (10) 4.1.产品选型的标准 (10) 4.2.摄像部分的设备介绍 (11) 4.3.传输部分的设备介绍 (17) 4.4.控制部分的设备绍 (18) 4.5.传输部分设备的绍 (21)

第1章系统的概述

———————————————————————第2章.系统的说明 2.1设计的依据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5-19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 《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16676-1996 《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的规定》 GA745-2008 《浙江省金融单位“24小时自助服务”场所安全管理暂行规定》《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 38-1992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人民银行、公安部银发[1998]588号《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护暂行规定》 《安全防范系统(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334—200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90,92) 《杭州市金融机构治安防范设施/系统技术要求》 《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防范暂行规定》(浙公通字〔2007〕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网考试答案

本答案为80分左右。 一、选择题 1.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是通过________播发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的。C、中国卫星宽带平台 2.陈至立指出,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 教学质量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具有深远的意义。①有效途径②重要手段③捷径④基础性工程B、 ①②④ 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的特点是:①实用性强 ②交互性强③简单实用④投入少、见效快、资源丰富D、①③④ 4、在2.53版以上的接收软件中,所接收的教育资源默认是保存在目录下的。D、D盘根目录 5、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二应用方式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等。①收看空中课堂节目②进行同步教学③计算机辅助教学、教 师备课④利用网络环境备课B、①②③④ 6、陈至立强调,要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_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B、应用 7、天线基座建造时。沙和水泥比例为( ),中间不能掺鹅卵石A、1:1

8、幻灯片有图片展示、声音播放、视频播放功能,并有交互功能所以在制作时需:①插入动作②超级链接③插入动画④插入声音 A、①②③④ 9、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是: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基本具备计 算机教室,()基本具备数字电视教学收视系统,()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光盘资源,并初步建立远程教育系统运行管理保障机制。①农村初中②农村小学③农村小学教学点④偏远山区D、 ①②③ 10、网络机房中常见的故障有:①客户机故障②布线系统故障 ③应用服务器故障④交换机/集线器等故障A、①②③④ 1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目的是_C、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 12、在编辑Word文档时,常用的视图模式为。C、页面视图 13、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____进行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C、多种媒体手段 14、板块包括教案示例、习题精选、课外扩展资料、视频资料、课件及部分教学案例等资源。B、课程资源 15、 PID值在卫星控制程序的“数据服务”标签中设置,接收教学资源时,一般只需要设置PID值为:A、B2 16、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IITC是指信息技术教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E E S S T T 重庆某中学 有线电视系统解决方案书 重庆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1-11

目录 一、公司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方案介绍 (6) 1、概述 (6) 2、技术要求 (7) 3、总体方案 (8) 4、系统指标的分配与计算 (8) 五、设备选型 (10) 1、卫星地面站址选择、卫星天线直径与高频头的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系统的避雷及防护措施 (16) 七、有线电视系统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验收标准,测试内容和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售后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人员培训...............................................................................错误!未定义书签。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效性、实时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成本控制。当前,工厂的建设、管理正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在企业内部安装一整套局域网上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生产人员可实时监控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安保人员可实时监控厂区的出入口、道路、重点建筑等重要场所的人员流动情况,企业相关部门的领导也可以在办公室随时监控整个企业的运作情况。 一、工程说明 1.1 工程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和现代监控系统的特点对本项目的需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1. 防范目的 通过安装在工厂辖区的摄像机,可以对现场的人员、车辆及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视,监控室能够及时观察到现场的情况,并能够将相关图像进行实时的录像。在充分保证客人及业主隐私的基础上,加强工厂的安全保卫工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学的管理。 2. 布防要求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安装,以便最能有效地监控现场图像,不留死角。 3. 安全可靠性 为使整个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其安全防范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⑴前端设备品质必须高度可靠,尽量选用性价比高的名牌产品,同时充分考虑到特殊且恶劣的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⑵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及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⑶控制系统应采用可靠性高、功能全的产品 ⑷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操作。 ⑸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扩容和升级能力。

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想 2.1 系统应具有的特性 2.1.1 先进性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若花巨资建成一个几年之内就要淘汰的落后系统,不仅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将严重影响工厂的声誉。所以设计方案首先就要确保设计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要保证整个系统的最佳性能价格比。 2.1.2 灵活性和兼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保证一个系统永远处于领先地位。为此在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到系统升级扩容的灵活性和兼容性,这就需要采用模块化、开放式、集散型、分布式的控制系统。使得不改变原有设备,在不损失前期投资的情况下,就能方便的升级和扩容,确保系统不过时。 2.1.3 经济实用性 先进性与经济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在制定总体设计方案时: 一、要选择性能价格比最佳的产品和系统。高科技现代化时代,经济性衡量的唯一标准是性能价格比,既不是单纯性能,也不是单纯的价格,若不顾性能,而单纯追求价格,势必会陷入不正当的价格竞争战。那么系统事故所造成损失和影响用经济是补偿不了的。 二、善于充分利用软件来实现系统功能,尽可能减少硬件开支,达到降低系统总成本的目的。 三、充分了解其它子系统的功能,并与之进行有机结合,避免功能重复。 四、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突出实用功能,去掉“华而不实”的无用功能,降低总体投资,求得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完美统一。 2.1.4 可靠性 可靠性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不可靠的系统不仅根本谈不上什么先进性,而且由于系统的瘫痪导致重大的损失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负担和耗费。为此总体方案的设计和产品的选用时: 一、既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又要考虑技术的成熟性。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

CELTS-42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1

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CELTS-41) 教 育信息化技术标准 CELTS-42 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CELTS-42 CD1.6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 发布

目录 1 概述 (2) 1.1 目的 (2) 1.2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3) 3.1 本应用规范使用的基础术语 (3) 3.2 缩略语 (5) 4 元数据元素属性定义 (6) 4.1 元数据元素的属性描述 (6) 4.2 数据元素定义的规定 (7) 5 元数据结构 (7) 5.1 元数据的基本结构 (7) 5.2 元数据元素及定义 (7) 6 限定词汇与编目词汇表 (11) 6.1 限定词汇 (11) 6.2 本规范的限定词与编目方式定义 (14) 6.3 受控词汇和编目方案 (22) 6.4 一致性 (29) 7 参考文献 (31) 附录 A 供参考的部分教育学科课程分类第三级词汇表(课程内容) (33) A.1 语文课程内容分类 (33) A.2 数学课程内容分类 (34) A.3 英语课程内容分类 (37) A.4 地理课程内容分类 (38) A.5 历史课程内容分类 (39) A.6 化学课程内容分类 (40) A.7 物理课程内容分类 (43) A.8 生物课程内容分类 (48) A.9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类 (49) A.10 音乐课程内容分类 (50) A.11 美术课程内容分类 (50)

CELTS-42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1 概述 1.1 目的 本规范提供一个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资源数据模型。制定本规范旨在对希望在学校、企业、其他机构和个人的教学资源中使用元数据的用户提供一套资源编目准则,以使读者能快速、有效地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及门户网站中检索到所需的教学资源,广泛地实现资源共享。 1.2 范围 本规范在《CELTS-3学习对象元数据:信息模型规范》(以下简称《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定义了一组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资源元数据元素。 本规范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同时参考《都柏林核心集元数据(DCMES)》、《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美国GEM项目及澳大利亚EdNA项目的词汇分类方法,定义了一组用于元数据元素编目的受控词汇及相应的词汇表。 本规范通过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的元素间映射来实现与CELTS的一致性。 本规范包括﹕ ?概述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元数据元素属性定义 ?元数据结构 ?限定词汇及编目词汇表 ?一致性 ?参考文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应用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应用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应用规范。 ?ISO 639:规定人类语言表示方法的国际标准。 ?ISO 646:规定ASCII字符集的国际标准。 ?ISO 8601:规定日期和时间表示方法的国际标准。 ?ISO 3166:规定国家名称表示方法的国际标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第1章有线电视技术方案设计 1.1 技术方案设计原则和标准 1.1.1 设计原则 网络带宽:5~750 MHz。 传输特性:双向传输。 接收质量:有线电视接收质量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最为关心的问题,按国家GB-6510标准规定,接收点的信号电平应在57~83dB之间,载噪比大于43 dB,即图像客观评价质量达到国家标准4分以上要求。 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安全稳定运行的网络,才能确保有线电视终端的接收质量,网络的技术先进性是网络高性能的保证和基础,也是未来有线电视网络节目增容的保障,还可有效地减少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麻烦。 通过建成的有线电视网络可传输有线电视台传送的电视节目和调频立体声节目。 1.1.2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依据 1)【GB8898】《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 2)【GB6510】《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3)【GY106-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 4)《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5)【GB6510-86】《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6)【GB5020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 7)【GY/T121】《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8)广电部“关于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的意见” 1.2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有线电视一般是由天线、前端、干线传输和用户分配网络几个部分构成。 天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无线电波,并将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馈送给前端系统。天线系统处于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最前端,它对最终用户接收到的图像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前端设备位于天线和干线传输网络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来自天线的高频电视信号和电视台自己开办节目的电视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滤波、调制、频率转换等,然后对所有这些高频电视信号进行混合并将混合后的信号发送到用户分配网络。 如果把整个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比作一颗树的话,那么干线网络相当树干,而用户分配网络相当于枝叶茂盛的树枝,而普通用户的电视机相当于一片一片树叶。由此可以看出用户分配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干线上的高频电视信号将将其分配到各个用户。 用户分配网络通常是由延长分配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串接单元分支线、分支线、用户线和用户终端盒构成的。 就网络的拓扑结构而言,目前人们对星形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和星-树形结构比较感兴趣。所谓星形结构就是将用户分为一个一个小区,每个小区均用光纤直接与网络中心相连。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电视监控系统方案

彭州市润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电视监控系统 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成都峰源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成都峰源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09 年 11月 07日 方案代码:CDFY20091107

一、前言 电视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等)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它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全部或部分的记录下来,这样就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依据,同时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防范能力更加强大,能及时发现事故和事件的隐患,预防破坏和避免造成不好影响。 二、项目概述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化发展,企业的建筑智能化建设不断深入,为了更好的保护公私财产及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 现代企业用户一般都会在厂区周边、大门、办公楼、生产车间、仓库、机房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机,建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设防部位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有非法入侵等事故发生,监控主机自动将报警画面纪录,做到及时处理,提高了保卫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能及时处理警情,能有效的保护园区财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最大程度的防范各种入侵,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反映速度,给保卫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整个企业办公区的安全。 润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驻地毗邻交通要道,来往车辆、人员情况复杂,为了有效保障公司财产及人员的安全,预防各类入室盗窃及破坏行为的发生,需要建立一套电视监控系统,实时对公司驻地的主要办公大楼周边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通过电视监控系统,可以有效预防、提前发现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能记录监控画面,为事后调查提供有力证据。 三、设计原则和依据 3.1设计原则 本设计方案主要贯彻“高质量”及“低成本”两条主线来进行设计。 以行业标准作为设计依据,结合润绿公司的具体情况,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是本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本方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2013年度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附件1 2013年度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为落实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应用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加快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特制定《2013年度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提出数字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建设机制、质量与技术要求以及2013年建设的内容重点,供企业、社会团体、教育机构、个人开展资源建设工作参照执行。 一、建设总则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系统性、引领性和实用性原则,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促进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教学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活动中常规化应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工作原则是坚持需求驱动、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和共建共享。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机制是吸引高等学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出版机构、教育信息技术企业以及广大基础教育学校、教师

广泛参与和协同建设,采用资源征集、汇聚、共建、捐助等多种建设方式,形成资源建设的源头活水。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2013年基础教育资源围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建设符合学科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有引领示范作用,能够有效支持课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学科教学资源,约计1万个学时。 (一)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突出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特点。 重点建设符合学龄前幼儿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通过一般性途径难以获得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素材,以及能够充分反映幼儿学习探究过程和教师适时引导的幼儿园小组活动和区域活动案例。 (二)义务教育 按照2011年版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为基础,突出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建设一批推动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资源建设应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鼓励跨学科的主题教育资源建设。 重点建设供各学科教师备课、课堂授课使用的教学素材、教学课件和教学工具;有助于解决学科特定教与学问题的教学案

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基础教育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查看检索历史 关闭 检索条件: (作者="杜红全") 此搜索结果 检 共有记录27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 /2 序号 正标题 作者 报纸中文名 日期 1 指数运算中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甘肃 杜红全 数理报.高一数学版 2004/08/20 2 例谈取对数与去对数符号 甘肃 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高一数学版) 2004/10/11 3 函数及其图像考点透析 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考数学版) 2004/03/08 4 几何初步与三角形考点透析 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考数学版) 2004/03/15 5 根的判定 杜红全 中学生文摘报 2003/11/15 6 判断液体压强变化例举 甘肃 杜红全 少年文摘报 初二 2003/04/04 7 密度定义“三理解” 甘肃 杜红全 少年文摘报 初二 2003/12/05 8 2002年中考数学 分类讨论例说 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考指导版) 2003/04/21

9建立几何图形中的函数关系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 考指导版) 2003/04/28 10中考动态几何题练习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 考指导版) 2003/05/05 11根的判定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中 考指导版) 2003/09/22 12正确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甘肃杜红全 少年文摘报 (初二学习 版) 2002/12/06 13三角形第三单元“尺规作图”检测题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二版2002/09/11 14《因式分解》复习指导 甘肃省唐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二版2002/11/11 15代数期末复习检测题(二)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二版2002/11/26 16几何期末检测题(一)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二版2002/12/11 17利用图形推导和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数学报·初三版2002/07/22 18正确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甘肃省康县阳坝中学 杜红全 物理报·初二版2002/09/26 19怎样判定方程无解杜红全 学习方法报(初 三) 2002/10/28 20列代数式要注意四点 甘肃康县阳坝中学杜 红全 数学报·初一版2001/07/15 共有记录27条首页上页下页末页1 /2

某国土资源局弱电系统设计方案-07.有线电视系统方案

第七章有线电视系统

目录 一、前言............................................................................................................................... 7-3 二、客户需求....................................................................................................................... 7-3 2.1需求分析 .................................................................................................................... 7-3 2.2系统需求 .................................................................................................................... 7-4 2.3节目内容及其来源 .................................................................................................... 7-4 2.4系统参数及规划 ........................................................................................................ 7-4 三、设计依据....................................................................................................................... 7-5 四、系统设计....................................................................................................................... 7-6 4.1各系统设计................................................................................................................ 7-6 4.1.1 干线传输系统.................................................................................................... 7-6 4.1.2 分配系统............................................................................................................ 7-6 4.2主要设备的选型 ........................................................................................................ 7-7 五、供电、防雷、屏蔽和抗干扰措施............................................................................... 7-8 六、系统配置....................................................................................................................... 7-8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导读:本次设计方案中,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如下: (一)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部分:通过网络摄像机实现对各个监控区域的图像采集;前端视频数据 采集设备包括红外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网络半球、网络智能球、高清网络摄像机、立杆、墙挂支 架等设备。
视频监控总体设计 1.1.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本次设计方案中,视频监控系统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如下: (一) 前端视频数据采集部分:通过网络摄像机实现对各个监控区域的图像采集;前端 视频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红外一体化网络摄像机、网络半球、网络智能球、高清网络摄像机、 立杆、墙挂支架等设备。 (二) 视频数据传输部分:通过超五类双绞线、室外 4 芯室外多模铠装光缆、光电转换 设备和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组成转发视频图像数据的传输网络, 并通过传输网络将图像数据从 前端监控设备传送到后端监控中心进行视频显示和存储, 主要设备和线材包括: 网络交换机、 光电转换设备、超五类双绞线、室外铠装光缆等。 (三) 视频监控中心部分:视频监控中心是将前端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通过软件解码, 转化为图像信号传送到监视器上, 形成直观图像信息并且显示出来, 同时对视频信息按照存 储策略进行存储。通过网络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操作、配置、管理,其中 主要设备网络监控中心管理平台、监控录像主机、大尺寸电视等设备。 (四) 监控终端部份:监控终端主要功能是监看实时视频画面、查询回放录像、抓拍图 像、手动录像,主要包括监控客户端、多路视频解码器。 1.2. 监控系统拓扑图

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案(同名10655)

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案(同名10655)

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案(试行) 2010年5月12日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加强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实际,建立和开发我市本地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全市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方案。 一、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全市教育机构和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为宗旨,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突出教育性、教学性、指导性、规范性和实用性;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平台,发挥互联网及卫星宽带多媒体网络的优势,突出网络、远程服务的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性;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完善信息资源评价、交流制度,建立信息资源准入制度,加快资源的征集、引进、开发和整合步伐;建立并完善各级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指导服务体系,为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信息资源服务。 二、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建设采取全市统一规划,全员参与,县(区)、学校分级建设管理机制。学校要立足于校本资源、特色资源的创建。 为加强对资源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新余市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中小学资源建设相关政策和建设方案,建立教育资源评审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全市中小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各校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采取各种途径,引导学校和个人积极提供教育资源,加强对资源建设的管理和应用推进工作,实现与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交互与共享。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托项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托项目“综合实践活课程研究与实验”项目 子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利用综合实践活 动 开发学生 信息技术 创新的潜 能 负责人:吕万红 单位: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文峰中学 申请日期:2008年4 月8 日 教育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制 基本资料 负责人 姓名吕万红性别男出生年月1961.3 职称中高所在单位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文峰中学 职务校长最后学历湖北省教育学院本科 申请者承担研究项目情况以及完成情况 项目来源类别课题名称批准时间是否完 成 中央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与方法的研究2003.3.5 已完成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与方法的研究2001.11.20 已完成 申请单位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限900字

近三年来,我校被批准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重点课题实验学校。2007年5月,“学校和谐德育途径方法研究”国家级课题;2007年3月,“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国家级课题;2006年6月,“中学生品德评价的深化研究”国家级课题结题;2006年12月,“学科渗透,心育教育研究”,国家级课题结题;2005年12月,“诊断性辅导方法研究”省级课题;2007年3月,“中学生心理行为训练的方法研究”,国家级课题;2007年10月,“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研究”。吕校长的《开展“补位教育,守护心灵家园》获国家级一等奖,《谈谈中学生心理训练营》获国家级二等奖,此外,钟儒桂老师的《为孩子擎起一片蓝天》,李学益老师的《谈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几个途径》,陈艳红老师的《播种真诚,收获品德》,彭艾丽老师的《在考试中沐浴阳光》,苏莉琼老师的《让缺位学生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等180多篇论文均获国家级奖项。一年来,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教科研成果有了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学校教科室还认真做好学校教科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学校的网站上积极推介我校教师,及时上传有关教师与学生获奖情况,让外界了解我们学校,了解我们教师,让家长特别是在外打工的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研究课题名 称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信息技术创新的潜能起始时 间 2008.4 终止时 间 2010.6 成果形 式 论文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概述 有线电视起源于共用天线系统MATV(Master Antenna Televison)。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教育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增加。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共用天线系统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人们不再满足于当地电视台开路播放的电视节目,而是期望实现高质量、多频道、多功能的电视转播,有线电视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有线电视系统CATV(Cable Televison)以有线闭路形式传送电视节目,不仅能高质量地转播当地开路电视节目,还可以自办节目或转发卫星电视节目,并能双向传输和交换信息。 有线电视网具有传输频带宽、信息容量大、播出质量高等特点,一般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几种。小型网通常采用电缆传输方式,特别适合于综合办公楼、大酒店等用户集中的地区。1985年,我国为适应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吸取了国外有益经验,制定了适合我国电视标准的30MHz~1000MHz全频道邻频传输系统(包括增补频道)。实践证明,750MHz系统可保证大型办公楼电视系统的需要,它具有传输频率低、网络损耗小、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系统容量大等优点。但在规划、设计上需考虑技术的进步和今后发展的需要。 二、设计依据: 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2.《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 3.《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设计规范》GBJ120-88 4.《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天线部分》GB7615-87 5.《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可行性要求和试验方 法》GB11318.5-89 7.东营鸿港医院弱电系统图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