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股权融资偏好是指公司或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较多考虑外源融资中的股权融资方式,而较

少考虑其他融资方式如债权融资或内部融资,进而形成融资比例中股权融资比重过大的现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既不利于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

置功能的发挥以及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所以治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是完善资本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迫切任务。

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债券市场发展滞后

企业在不同的生产环境和生产阶段,所需资金的期限不同,愿意支付的融资成本和承担

的义务与风险也不同。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企业债券融资常常达到其股票融资额的

3~10倍。但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在股票市场迅速发

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发行规模过小,范围过窄,而且品种单一,使企业缺乏发行债券的动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

功能尚未完善,而长期贷款的风险又比较大,大部分商业银行为控制呆坏账比率,而并不偏

好长期贷款。

二、我国证券市场功能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退市约束机制

我国资本市场的定位以及上市实行额度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许多有实力的企业暂时不能直接上市造成垃圾股仍具有“壳”的价值,从而使市场参与者

的投机热情经久不衰,而投资理念迟迟难以建立。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价格机制、风险管

理以及公司治理等基本功能,到目前为止并未有效发挥市场淘汰机制和有效退出机制,弱化

了上市公司加强管理的动机,增强了其利用壳资源谋利的愿望,“重融资、轻利用”的现象相

当普遍,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使资本市场失去了配置资源的作用。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本市场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从而引导投资行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通常被投资者认

为是经营状况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偏好。实证研究表明,我国

股票市价不能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弱。

三、各级政府宏观管理制度直接引导了股权融资偏好行为

我国证券市场从开始设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实行计划额度制。这种制度的存在不仅使

企业的实力和融资目标与其实际的融资规模不相适应,阻滞了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的发展,

而且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助长了实力较差企业的盲目圈钱行为。许多上市公司负有为地方

经济服务的重任,上市公司有再融资资格,如同多了一个融资的窗口和渠道,即使自己用不上,也往往可以为母公司或关联公司输血解困,对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有推动作用。因此,即使上市公司感到融资后实现效益的压力大,但在地方政府、母公司的推动下,却不得不进

行一种无奈的选择。虽然现在将公司获取上市资格的审批制度由额度控制改为审核制,但是

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公司包装上市、粉饰财务报表争取增配股资格、盲目圈钱的现象

仍未得到多大改观。另外“重股轻债”的宏观政策使企业债券融资受阻,而一股脑儿地选择股

权融资。“重股轻债”的宏观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政府对企业发行债券控制过死,使众多企业难以通过发债而募资;⑵企业债券的发行额度在年度间起伏太大,直接影响了企

业和投资者的筹投资决策;⑶企业债券的利率由政府严格管制,降低了企业发债和投资者的

积极性;⑷在股票融资优于债券融资的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安排股票融资向绩优国有大中

型企业的倾斜,使债券市场风险增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四、缺乏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目前《证券法》和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我国现阶段的股市政策体系,但政策中尚

待解决的问题较多,在这里我们不妨与美国股市相比较。中美两国都有相应的组织对股市进

行监管,但机构设置不同,美国由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股市,它隶属于立法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