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述评

西方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述评

■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期■名家观察

西方经典经济学家关于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有:古典经济学派收入分配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凯恩斯及后凯恩斯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等。下面作一历史梳理和简单厘清。

一、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他们都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都为后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入分配理论是亚当·斯密全部经济学思想的核心。亚当·斯密在他的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收入分配理论。斯密说:“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的收入,即从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利润为生这三种的收入。此三阶级,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和基本阶级。一切其他阶级的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这三大阶级”。这就构成了亚当·斯密的分配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伟大继承者,马克思对李嘉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分配理论也是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他说:“商品的全部价值只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的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财富的增长,资本积累和人口增加,利润有自然下降的趋势。李嘉图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作为基础,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把全部产品价值视为是由劳动创造的,它是社会上一切阶级收入的源泉。他继承了斯密的观点,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基本收入。但是他和斯密一样,忽视这些经济范畴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他比斯密更关心这些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最充分的阐述级差地租的,他通过地租理论,揭示了地租和利润、地租和工资的对立,涉及到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性。这些都是李嘉图的贡献。李嘉图为了集中地分析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问题,李嘉图把“地租抽象掉了”李嘉图试图寻找一个“不变的价值尺度”,但没有取得成功。后来斯拉法(1960年)对此做出了更深一步的贡献。萨伊的分配论以他的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他还创造了著名的“萨伊法则”又称“市场法则”即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上的一种供给会引起对它的需求。他说:“产品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即由人类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这样创造出来的产品构成拥有这些生产手段的人的收入,并使他们能够获得那些不是由大自然或他们的同胞无代价地提供的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舒适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竭力赞扬萨伊,把萨伊称为亚当·斯密学说在欧洲大陆的继承和普及者。实际上,萨伊只是庸俗化了亚当·斯密的学说,他摒弃了亚当·斯密学说体系中的科学成份,扩展了其中的庸俗因素。“三位一体”分配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他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都提供了生产性的服务,三者都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而生产三要素的各自所有者都应获得相应的报酬,劳动的所有者获得工资,资本的所有者获得利息,土地的所有者获得地租,这就是三位一体分配公式。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论,几乎被后来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接受,可见其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实质,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工资论、利润论、利息论大都与之骨肉相连,都是从那里吸取、发展而来的。

综上所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就主要解释工资和利润这两个分配变量的决定问题。古典学派的核心是分配变量的决定先于相对价格的决定,它允许容纳更多的制度因素去影响收入分配,关心的是所有权结构与分配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古典经济学家研究分配的理论结构是把实际工资看作是由“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所决定的"既定的量”,它是保证劳动者得以传宗接代和社会生产过程得以重复进行的水平。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阿弗里德·马歇尔(1842-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分配理论集中体现在1890年出版的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这部着作的出版,使他声名显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看作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齐名的划时代着作,是对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因此,马歇尔被称作“新古典学派”的奠基

西方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述评

●马强孙剑平

摘要:西方经典经济学家关于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有:古典经济学派收入分配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凯恩斯及后凯恩斯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等。在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进入深水区,有必要对西方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进行厘清,以汲取其合理内核。

关键词: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24

--

■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期

者和主要代表,是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经济学的最大特点是折衷。马歇尔在这本书中所阐述的经济学说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称作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直到20世纪30年代,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30年代后,马歇尔的经济学说让位于凯恩斯主义,但是前者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马歇尔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分配理论。马歇尔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均衡时的价格。劳动的需求价格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是边际工人增加的产量,即劳动的边际产量。马歇尔把传统经济的供给(生产费用)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效用)决定论结合起来了。他认为,需求和供给二者都是价值决定的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均衡价格,这样,马歇尔既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又修改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西方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马歇尔运用了数学工具对供给、需求和均衡价格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找到了它们的函数关系式,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也即,他用用数学手段将西方经济学原理中原有的价值决定供求的理论进一步进行了分析,构成了“均衡”。于是,构成了他自己的均衡价格理论。这是他的一大创新。马歇尔把力学中的均衡引入到经济分析当中,创立了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法,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相反经济力量的关系,如均衡价格的形成。这一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法的基础。马歇尔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马歇尔把萨伊的生产三要素扩充为生产四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企业家才能)。他运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依次研究各个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成为四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即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形成。马歇尔的分配论从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四个要素进行了论述。并且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用论。他认为利息是资本这个生产要素的价格,即“资本的代价”,而资本又是等待的结果,而为了这个结果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而利润便是“报酬”。地租是土地的收益,并且收益为两个部分:一是自然属性。二是投资者改良的所得。从某种程度上讲,马歇尔在分配理论上运用了马克思关于分配论的思想方法,只不过他巧妙地吸收为了自己的用在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理论论证上罢了。他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剥削性质,宣扬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但他的理论的现实性已经存在于他所在的环境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主要的经济理论和学说都不可避免地抹上了资产阶级的色彩,在反对革命主张改良的基础上从人的内心出发或是最原始的欲望出发,吸收西方各个经济学派的论点,折中独成一体。约翰·贝茨·克拉克的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分配,主要研究静态分配规律。工资论、利息论构成了他的“静态”分配论的全部内容,而两者又是以他的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边际生产力就是生产要素最末单位的生产力。边际生产力论是把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扩展到劳动和资本的产物。克拉克认为: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在静态条件下假定资本数量不变,不断增加工人人数,这样每个单位工人平均得到的工具设备逐渐减少,技术供应状况逐渐变化,则每一个追加的单位工人的劳动生产力必然递减,最后增加的那一个单位的劳动的生产率最低,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它不仅决定边际工人的工资,而且决定所有与他处于同样劳动条件下的工人的工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就是假定工人人数不变,不断增加资本,则单位资本所使用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新增加的逐个资本所提供的产品数量也会递减,这就是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最后增加的单位资本叫边际资本,它所增加的产量最小,生产力最低,叫做资本的边际的生产力。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即边际资本的增产量决定利息率的标准,它不仅决定边际资本的利息,也决定全部资本的利息标准。克拉克认为土地是资本的特殊形式,因而地租也是利息的特殊形式。土地同资本具有同样性质,其报酬是递减的,地租也同利息具有同样的性质和同样的决定规律。克拉克认为利润只是个别企业家的一种额外收入,是个别企业家因改进技术而得到的暂时的超额利润收入。他说:“由于一种新的发明,某种东西的生产成本降低了。这首先给予企业家以利润。其次又按照我们所曾经叙述的方法提高工资和利息”。但这种利润只能是暂时的。

新古典经济学家更注重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核心是商品价格的决定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受同一个原则所支配,这个原则是由追求最大化目标的经济行为者的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决定的。分配不再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而是从属于资源配置,就是把分配变量的决定看作是生产要素定价的结果。从宏观角度看,理解相对收入份额确定的关键,在于要素对产出的技术贡献。当价格机制使资源处于最佳配置状态时,按照技术和效率原则,收入分配关系也处于合理状态。在要素的初始分配和服务的技术特征给定情况下,收入分配就取决于由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所决定的要素价格。制度因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被市场供求力量的作用所取代。也就是说,价格机制重要,而制度并不重要。

三、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福利经济学对经济福利的分析是假定收入分配是既定的。帕累托从这个前提出发,考察最优条件下的经济福利。长期以来,福利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对帕累托最优进行推敲与发展,提出了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的条件以及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结合的条件。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庇古,他的福利经济学分配理论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他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于分析个人收入分配时,讨论了收入分配的福利含义。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说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学说基础之上的。庇古对福利概念提出了两个命题:“第一,福利的要素是一些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第二,福利可以置于较大或较小的范畴之下”。庇古认为,一个人的福利寓于他自

■名家观察

25

--

■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期

己的满足之中,这种满足可以由于对财物的占有而产生,也可以由于其他原因而产生;而全部福利则应该包括所有这些满足。在庇古看来,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减同收入分配合理与否紧密地相联系。如果分配与再分配的结果增进了社会经济福利,那么这种分配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随着货币收入的增加,货币对持有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穷人的货币收入少,货币收入对他来说,边际效用就很大;富人的货币收入很多,货币收入对他的边际效用较小。因此,将富人的货币收入向穷人转移,就会使社会总经济效用增加,收入分配趋于合理,社会福利也会增加。庇古认为,福利措施应当以不损害资本增殖和资本积累为宗旨,否则就会减少国民收入和社会福利。关于收入转移的方式问题。庇古认为,从富人那里转移收入,“自愿转移”要比“强制转移”好。

新福利经济学主张序数效用论,反对基数效用论,其代表人物有卡尔多、希克斯和萨缪尔森等。他们认为,只有资源配置效率才是最大的福利,他们公平理论的基础是“帕累托”最优。新福利经济学家将“帕累托最优”视为绝对公平标准,在实践中遇到矛盾是必然的。如果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需要对利益关系进行重新调整与改革。在此过程中,一些人可能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可能福利减少,根据“帕累托最优”原理,这种调整与改革就无法进行。为解决这一矛盾,他们认为如果成员经济状况改善,而另一部分成员的经济状况恶化,但只要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获利总额超过受损总额,就是可行的,政府可以向获利者征收特定税以补偿受损者。

在研究人均财富差异与人均财富增长的关系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首次提出公平与发展遵循倒“U”型曲线规律。库兹涅茨在其经典论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1955)中表述:“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后期不平等缩小”,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对该假说进行实证研究时,又通常以几何的形式具体表达:以人均财富为横坐标,以人均财富差异为纵坐标,在人均财富较低时,随着人均财富的增加,人均财富差距逐渐增大;当差异达到临界最大值之后,再随着人均财富的增长,则人均财富差异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整个变化过程呈现倒“U”型曲线的特征。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主要阐述和说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演变趋势一般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收入差距会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后期逐渐缩小。似乎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动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库兹涅茨的假说一是揭示了人均财富积累与社会分配之间对应的内在基本规律;二是揭示了财富积聚对社会分配机制所带来的内在冲击与深刻影响。这是库兹涅茨的假说的实质所在和主要贡献。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应运而生。2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霍布森,就明确提出经济学要以社会福利作为其研究中心。他坚定认为,为了保证“最大社会福利”,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实行“国家社会主义”。而这种干预不仅包括分配领域,还应包括生产领域;国家不仅可以通过赋税消除贫富不均,实行免费医疗、老年抚恤金和比较充分的失业救济等“合理的、健全的社会政策”,而且还应对一些企业实行直接管制,以便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调和起来,使“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得以实现。英国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社会经济福利”这个课题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和政策体系,使福利经济学成为一门分支科学,并在其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产生重大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罗宾斯,在1932年出版的《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对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新福利经济学采用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摆脱旧福利经济学难以回答的福利命题;排除旧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理论,仅以交换上和生产上的最优条件作为达到最大福利的条件;提出福利标准以及所谓补偿验证,来代替旧福利经济学关于个人之间的效用的比较;把资产阶级的道德标准作为理论的前提,以论证社会福利标准。在福利经济学文献中,由美国柏格森于1938年在《福利经济学一些方面的重新表述》一文中最先提出,后由美国保罗·萨缪尔森加以发展的“社会福利函数”论,其基本精神是把社会福利(整个社会成员福利之总和)设想为依存于一些自变量的一种函数式。“社会福利函数”作为一种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准,实际上是把庇古提出的检验社会福利的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其分配状况这两个因素,综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之内。保罗·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综合派的著名代表美国经济学家。他认为,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决定要素的价格,即要素的价格与其边际产品相等,要素分配的边际生产率理论虽然很简单,但它说明了完全竞争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全部情况。市场经济的收入以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另外,各级政府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向社会提供收入,社会保险是转移支付的最大一项,此外,它还包括津贴、补贴和福利支出。所以,个人收入等于市场要素收入加转移支付。收入再分配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经济职能。但是,再分配是有代价的,国家要仔细设计其政策,以避免不可接受的不平等或重大的效率损失等极端状况。福利经济学对经济福利的分析是假定收入分配是既定的。帕累托从这个前提出发,考察最优条件下的经济福利。长期以来,福利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就在于对帕累托最优进行推敲与发展,提出了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的条件以及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结合的条件。此外,他们还提出应当反对通过对公众的垄断性剥削而获得巨额收入,这个原则应当成为描述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配原则。在关于社会福利增进的问题上,他们认为,如果用收入来表示社会福利,那么,社会福利就是可以度量和比较的。在社会经济分配关系的变动中,总是有受益者和受损者,如果受益者能够给予受损者以补偿,并且这一补偿又能够为受损者所接受,那(下转第91页)

■名家观察26

--

■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期么,这就意味着社会福利增进了。

四、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

国外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可分为收入初次分配理论和再分配理论。收入初次分配理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了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收入再分配理论则以市场失灵论和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为基础,形成了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相统一的理论体系。收入分配理论在不同的微观经济学论著中的地位也是不相同的。一是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融合。在国外微观经济学中,有的经济学家将要素市场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融合一体,即要素市场理论也就是收入分配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过程,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过程。保罗·萨缪尔森与威廉·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中以“要素市场、土地、劳动、资本和收入分配”为题,分析了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与收入的分配过程。在劳埃德·雷诺兹著《微观经济学分析和政策》中以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为题,分析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与收入分配的形成过程。在曼昆《经济学原理》中则以劳动市场经济学为题,分析了以劳动为主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以及收入分配.二是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是不同的。在K ·E ·凯斯和R ·C ·费尔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中,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是分设的,不是在同一个篇章中分析。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是放在厂商对投入市场的需求中来分析的,而收入分配则专门另设一章“收入分配和贫穷”,用来分析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三是突出收入分配理论。即特别重视收入分配理论,把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与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全部纳入收入分配理论的范畴,突出收入分配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如在艾伦·格里菲思和斯图尔特·沃尔主编的《应用经济学》书中以“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突出地分析了收入分配的公平与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理论问题。把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纳入了收入分配理论的范畴,而不是把收入分配理论纳入生产要素价格确定的范畴。四是用要素市场理论取代收入分配理论。在国

外微观经济学中也存在忽视收入分配理论的倾向,把要素市场理论等同于收入分配理论,或者是用要素市场理论取代收入分配理论。在整个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没有分析收入分配理论的专门章节,只是在分析要素市场时,才涉及到收入分配问题。如在瓦尔特·尼科尔森著的《微观经济理论》中,只是在“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中,才涉及到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尽管在该著作的“厂商的其他模型”一章中,也涉及到收入分配,但则完全从属于分析生产与供给内容的需要。在斯蒂格利茨著的《经济学》中,生产要素的价格确定和收入分配,则散落在有关章节中。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淹没在对市场结构与市场不完全性的分析中。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4.2.李嘉图.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73.

3.杨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北京: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3.

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8.

5.郭桂芝.萨伊的分配理论及其历史演变.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6.杨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北京: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3.

7.克拉克.财富的分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5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号:08JA 790072)。

作者简介:孙剑平,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南通大学副研究员。

收篇收期:2010-11-24。

(上接第26页)

从而吸引了更多资源的流入,改善了区域创新资源基础,形成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良性循环,最终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不断进行下去。

五、结论

本文在论述竞争优势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和宏观区域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持续竞争优势互动模型,形成了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持续竞争优势不断进行下去动力源泉的思想。

参考文献:

1.Fr eem an,C .The nat i onal syst em of i nnov-at i on i n hi st or i cal per spect i ve.C am br i dge Jour n-

al of Econom i cs,1995,(9):5-24. 2.胡志坚,

苏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中国科技论坛,1999,(6):25-28.

3.林迎星.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区域竞争优势的关

系探讨.中国科技论坛,

2005,(9):34-36.4.赵弘,

郭继丰著.知识经济呼唤中国.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技术创

新体系建设研究(G

C 08

D 215)。作者简介:徐建中,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宇,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赵忠伟,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0-11-28。

■管理创新

9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