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7年自考试题

07年自考试题

07年自考试题
07年自考试题

07年试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12分)

1、活法说:是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提出的一个中心论点。所谓活法,指的是遵守法度而又超越法度,富于变化又不离本宗。关键是要活用诗法,而不要死执诗法。

2、王昌龄“诗有三境”中的“物境”:即描写自然景色,追求的是酷似真景,要求诗人要“处身于境”,熟悉现实景物如“莹然掌中”。

3、司空图“味外之旨”:所谓的“味外之旨”不仅要求诗歌语句精美,而且要求在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有更为耐人回味思考的东西。这就是说不要停留在语言锤炼的表面,而是要寄余味于语言之外,刻画出鲜明可感的形象,寄寓着深厚蕴藉的情意,使读者把玩不已,回味不尽。

四、简答题(每小题分,共20分)

1、曹丕在《典论论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全新的文学观?

答:①本着文以致用的思想给予了文学的作用和地位相当高的评价

②着力于作家研究,提出“文气”说。

③对文学的体类进行了研究和区分

④对文学批评的方法及态度进行了研究

2、陆机的《文赋》就文学创作的哪些方面发表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

答:①文学创作的基础②艺术构思③文体风格④灵感问题

3、简要说说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做了哪些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答:①文学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

②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③统治者对文学的重视与否,对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文学本身的继承性也是考察文学发展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4、说说叶燮《原诗》中对诗人的主观条件的论述。

答:他把诗人的主观条件分为才、胆、识、力四种因素

①才指诗人的表现才能②胆指诗人的创新勇气

③识指辨识能力④力指自成一家

5、简答范温说的文章之韵的根本特征。

答:范温所说的韵指的是“有余意之谓韵”他所说的文章之韵的根本特征在于①具有美的含蓄②平淡简约③意味深远

五、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答:(15分)译文:古时候富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无法计算,只有卓异突出的人为后世所称颂。周文王被拘禁而后推演出《周易》;孔子遭困厄而后写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双眼失明,于是写出了《国

语》;孙膑被砍断了双脚,《兵法》才编写出来;吕不韦被贬流放蜀地,世上才流传《吕览》;韩非被秦国囚禁,著述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贤人圣人为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而创作出来的。这些人都是胸中有郁积的情绪,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才追述往事,希望未来的人能了解自己。.(分)上面这段话提出了“发愤著书”思想。认为历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往往是穷苦困顿的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而发愤著成的。

六、论述题

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的请简要评价这种比较的意义。答题要点:

一金圣叹在《渎第五才子书法>>中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了比较:

“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二《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史记》所处理的是现成的历史事实,作者只能根据历史史料,进行组织、裁减、安排,不能虚构;而《水浒传》是文学创作,可以通过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顺着笔性去”,进行自由的虚构,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从纯艺术的角度,金圣叹更推重《水浒传》虚构文学。

三金圣叹认识到了史学著作和文学创作的区别,前者“实录”,而后者可以虚构;而他更推重虚构的文学,这是肯定了文学创作的价值;另外,具体地说,他把《水浒传》这种通俗文学置于《史记》之上,这也是对传统文学观点的突破,是一种新的文学观点。

09年试题

第一节尚书?舜典(节录)

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

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志”指意志和感情。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

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

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 的前身。②“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③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④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

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

“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二、《尚书?舜典》中记载的我国早期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认识:

文中记载了我国早期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认识。如原始文艺的形态、诗歌音乐的特点、文艺的社会作用等,这些认识对我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1、诗言志的观点。2、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3、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论语(节录)

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

2、了解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答:孔子常说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六艺。其概念和后世的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虽然也包括文学、文章在内。

孔子对这个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或文学是极为重视的。不但自己熟悉,而且还把这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3、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答: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孔子把诗、礼、乐相提并论,确立了文艺在礼冶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他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说在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的教育顺序上,应先从容易感动学生,情志的《诗经》开始,然后才是礼和乐。

4、掌握“论诗”中的“兴观群怨”说:

答:“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兴”

就是说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对读者有启发和感染作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兴”-孔子已经意识到诗在感情上打动人的力量,但重点仍在理性上的启发。“观”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为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说诗能起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观”-孔子把握到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但落脚点仍在政治教化。

“群”说明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起到提高修养,增强团结作用。

“怨”诗能起到讽刺时政,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起到表达民情的作用。“群”“怨”-体现了孔子的礼冶思想。

“兴”“观”“群”“怨”对文艺的社会功能作了全面概括,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5、理解“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观点:

答:“尽善尽美”:美指艺术形式,善指政治内容,说明孔子已懂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从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衡量,是文艺批评的一大进步。

“文质彬彬”:完整表达了孔子的质文观,强调文学既要文采,又必须以达意为主,要恰到好处,不过又无不及。孔子这个文质并重,辞意兼顾的看法,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6、理解“思无邪”的观点:

答:“思无邪”:孔子对诗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思想内容方面可以认为,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本意,未必就像汉儒、宋儒那样保守和偏狭。相反,他的尺度还是比较宽泛的。

7、掌握“中和之美”说:

答:“中和之美”在诗的艺术标准方面,孔子很重视诗和乐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审美理想。在孔子的言论中,则体现在“思无邪”一语。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实际上就是“中和”的原则,孔子认识诗三百合乎这个标准,故立于范本,称之为“思无邪”。

孔子的美好思想把个休与社会联系起来,把内容与表现联系起来,把艺术与教化联系起来,把文体与对象联系起来,因此尽管他关于艺术的审美的观点只是只言片语的,却有着内存的逻辑性,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一、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文艺。与后世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

二、孔子的“论诗”的观点: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兴观群怨”。

2、“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

3、“思无邪”和“中和之美”第三节毛诗序

1、《毛诗序》是我国第一篇较完整的诗论,是两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篇章,可以看作是从先秦到汉代儒家诗论的总结。

2、了解关于《毛诗序》作者的不同看法:

答:东汉郑玄《诗谱》认为《大序》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作,《小序》为子夏,毛公合作;宋代以来的学者,认为是东汉卫宏所作;今天看来,这篇文字很可能并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大约完成于汉代学者之手的一篇结集成果,它应是汉儒综合先秦儒家和汉代有关的批评而写成的。

3、《毛诗序》论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

答:“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这说明诗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情和志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诗歌既可以反映出人的思想认识,又表现出人的感情色彩。后人把情志分途,言志,缘情分立,与《毛诗序》大相径庭。

4、《毛诗充》阐述了诗歌感人化人的特征:

答:“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这说明诗歌的社会作用,强调其教化作用,与孔子“兴观群怨”的观点,《荀子?乐论》中的论点,一脉相承。儒家这些观点,在封建社会中一直起指导作用。

5、理解《毛诗序》论述了诗歌与时代的关系:

答:“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说明诗歌反映着各个时代的不同的社会政治情况,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说明了诗歌反映时代的冶乱,兴衰的变化,基本正确。

6、《毛诗序》阐述了诗歌的分类和表现手法:

答:《毛诗序》提出“六义”说,这也是根据《周礼?春官》的旧说而来,但对六义的解释,却成为古代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义”中的风、雅、颂是诗的体裁,赋、比、兴只是诗的表现手法。《毛》对风、雅、颂三类诗歌的区别和理解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第四节史记?太史公自序(节录)[西汉]司马迁

1、《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和传记文学的形式。是创造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人物传记又是富于独创性的传记文学作品。本文是《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自述著作《史记》的动机,说明了自己的历史观,以及《史记》一书的创作精神,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深远的影响。

2、理解作者对“春秋笔法”的概括:

答:“春秋笔法”就是《春秋》的创作原则和写作方法,通过叙述历史而为现实政治服务,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褒贬中,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采善贬恶”,明辨是非,秉笔直书,爱憎分明。这就是司马迁从理论上对《春秋》创作原则和写作方法的概括,并且宣告他写作《史记》就是继承这种“春秋笔法”。

3、了解作者提出“成一家之言”的观点:

答:司马迁非常重视言论的作用,本文中,他对《春秋》《诗》和《书》等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并把撰写《史记》当作终生奋斗的事业。司马迁在本文中强调写作《史记》是“成一家之言”,他认为要成一家之言,就是要考察和吸取大量的思想资料和历史资料,研究兴

衰成败的道理,探讨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司马迁认为创作要有对历史、社会负责的责任感,以进步的政治思想,对黑暗现实进行大胆批判,敢于批判现实,抒发激愤的感情,既有胆,又有识,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尽管这样不能见容于当时,也要“藏之名山”,而不能发违心之论。

4、掌握“发愤著书”说:

答:这是司马迁文论最有价值的观点,是在“生活是创作源泉”探讨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把握住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捕捉住了创作的根本动力。在司马迁看来,作者对生活必须有特别的感受,要经历磨难,达到愁苦忧思,疾痛惨怛,蓄愤积于心胸,非发不可的地步,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这就是“发愤著书”(参看课本最后一段)。司马迁从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诗》三百篇以及自己的《史记》创作中,总结出作者“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概括了先秦以来中国文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符合进步文学的创作规律,这曾经启示和鼓舞后世的进步作家。“发愤著书”说,代表了古代进步创作动机的一个主要特征,“愤怒出诗人”“哀怨起骚人”。他们对黑暗社会怨愤越深,其气就越盛,作品内容就越丰富,其艺术价值就越高。两千年,司马迁总结的创作批评,至今仍激励着中国的进步作家在创作中与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

一、《史记?太史公自序》的主要内容:

1、对“春秋笔法”的概括。

2、提出“成一家之言”的观点。

3、总结“发愤著书”说。

第五节楚辞章句序[东汉]王逸

1、《楚辞章句》是现在最早的《楚辞》完整注本,其中《楚辞章句序》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尤其值得重视。

2、了解历史上对屈原的不同评价:

答:历史上很多对屈原有不同的评价,汉代刘安,司马迁,杨雄,班固,王逸诸人对屈原的不同评价,构成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一次重要的文艺论争,反映了两各不同的文艺思想。交锋的结果,肯定了屈原作品的历史地位,肯定了屈原作品的批判现实的精神,肯定了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但双方对屈原开拓的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都缺乏理论认识。

3、理解屈原作品的艺术性:

答:屈赋文采珍奇,辞藻华美,为历代所师法,“取其要妙,窃其华藻”(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汉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来者矣。)

4、掌握作者对班固的驳斥:

答:文章是直接对班固《离骚序》而发的,《离骚序》对屈原其人及作品进行了无端的诋毁和批评,基本否定了刘安和司马迁原来对屈原所作的崇高的评价,他所依据的是《五经》经义,作者“以子之矛,攻子这盾”引经据典,同样用《五经》经义批驳班固的错误论断。“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古者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其标准在论语中“谋国之忠”“人臣之义”“杀身之勇”反对“怀道迷国”“逡巡避患”的可鄙。赞美屈原“直若砥失,言若丹表,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反对班固“露才扬己”“苟欲求进”“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是完全违背《五经》经义的。作者征引《诗?大雅?抑》中卫武公刺周厉王的诗句和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的故事,驳斥了班固对屈原的诋毁和批评。

5、掌握作者对屈原的评价:

答:①王逸认为刘安对屈原的评价“大义粲然”,屈原的创作精神是满腔忠贞的爱国热忱,是关心国家人民命运的政治热情,是对丑恶势力至死不妥协的斗争意志,是坚持气节,杀身成仁的高贵品质。②作者对屈原作品的题材与艺术特色作出了自己的评论:把《离骚》的许多题材、用语同儒家经典一一对照,想以此肯定作品的价值。结果是牵强附会、窒碍难通。这是王逸受儒家思想局限的明显反映。③对屈原作品的艺术性,王逸也作了高度的评价,

认为屈赋文采珍奇,辞藻华美,为历代所师法“取其要妙,窃其华藻”。④最后,王逸对屈原作品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还作了极其热情的赞颂和期待。历史的发展,已证明了王逸的预见。

05年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材指出:孟子的“ 以意逆志”和“ 知人论世”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2.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 发乎情,止乎礼仪”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3.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疾虚妄”。

4.曹丕《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5.陆机《文赋》中提出了“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要求。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深刻认识。

6.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期盛言宜”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 不平则鸣”论。

7.教材指出:李清照在《词论》中,除了提出词“ 别是一家”之说外,还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别的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 不平则鸣”,二、要有“ 不平则鸣”,三、讲“ 故事”,四、格调要高雅典重。

8.教材认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 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 清空”的审美要求;第三,他还提出了“ 意趣”的审美要求。9.明代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继承了思想家李贽提出的“ 童心”说理论,提出了“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力图纠正前后“七子”派的复古模拟之风。

10.教材指出;清代诗论家叶燮创作分成“ 在物者”即创作客体与“ 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11.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 诗界革命”、“ 文界”和“ 小说界革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1分)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2分)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1分)另外,由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1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词论》一文里力主严格区分词和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1分)李清照批评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词不能算是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耳”。她认为词和诗的本质

区别在于:诗只有较为简单粗疏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声律、乐律之规则,她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之音乐美。(3分)她的这一观点可能比较偏激保守,但也确实道出了诗与词的一些不同之处,给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1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D )。’” 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辞达而已矣”

C.“可以兴、观、群、怨”

D.“思无邪”

2.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教材认为,这里的“会意”是指( A )。

A.具体构思

B.文章立意

C.汇合多重境象

D.领会文章主题

3.陈子昂在《修竹编序》里评价东方虬《咏孤桐篇》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教材认为,这里的“正始之音”是( C )。 A.指曹魏后期出现的何晏、王弼等开创的玄谈风气

B.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作品具有建安风骨

C.泛指曹魏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

D.泛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宣扬玄理的作品

4.“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提出这种比较合乎诗歌创作规律的通达见解的诗论家是( B )。 A.袁宏道 B.谢榛

C.严羽

D.叶燮

5.根据教材的论述,在其著作中提出许多充满辩证思想的近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B )。

A.康有为

B.刘熙载

C.魏源

D.梁启超

四、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矣。(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

1. 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答:信中的指教,以及诗、赋和杂文,我览后都能熟知了。(这些文章)大体上像行云流水那样自然流畅,初看起来没有一定的形式规则,但是(它们)常常在应当行文的地方就自然行文,在不可不停止笔墨的地方就自然停笔,行文理路自然,描写的意向层出不穷。孔子说“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传播得很远。”又说:“文辞能准确表达意思就行了。”(孔子)说语言只要能表达意思,(有人)就怀疑好像可以不

要文采,这是大谬不然的。写文章追求描写事物的微妙之处,就好像想把风栓住,把影子抓住(那样难),能够使这个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心里的人,大概千万人里也难遇到一个人,而况且能使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表现在语言和文章里的人呢?(那更是少而又少了)能做到使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表现在语言和文章里,这才是叫做(孔子所说的)“文辞能准确表达意思”。文辞到了能准确表达意思的地步,文章的用处是说不尽的。(10分)

2. 上面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观点?答:苏轼在这段文字里主要是在说明和解释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这句话,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孔子不只是要求文辞仅仅是表达意思,实则是要求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即孔子曾经说过的所谓“文质彬彬”。在这段文字里苏轼还说出了另外两个文学理论观点:其一是注重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行文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二是在主客体关系上,认为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物”)要转化为审美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使是物了然于心”),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文字(“使是物了然于口与手”)(10分)

五、问答题(三题中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试分析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答:(1)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子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就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10分)

(2) 怎样才是“尽善尽美”呢?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还说过另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所注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展。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6分)

(3) 总之,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就是他所说的“尽善尽美”。怎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呢?就是要做到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即文学艺术作品要有“中和”之美!(4分)

2. 什么是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请简要说明他的这一理论观点的渊源和意义。答:(1)“思与境偕”说是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的。这是讲意境的基本性质,“思”,可理解为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但侧重于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境”,则是激发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思与境偕”说的是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和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最高水平。“境”与“思”偕往,相互融合,因而产生了作品的意境世界。“思与境偕”是诗人们理想的,但又难以企及的高境界。(12分)

(2)这种思想在可以追溯到刘勰的“神思”理论,是刘勰“神与物游”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皎然所说的“假象见意”和“诗情缘境发”的情境论在理论上也有相承之处。(3分)

(3)用“思与境偕”来概括诗歌创作的意境理论,表述更为明确简洁,是对前人诗歌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唐代诗歌创作,特别是对陶渊明以来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实践的总结,对后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5分)

3. 请简要论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提出的“境界”的美学特征,并评述它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他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所说的文学艺术的“境界”与“意境”含义基本一致,指的是文学创作中由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意象特征暗示出的含义深远、回味绵长的审美之境。

(2)关于“境界”的美学特征,根据王国维的论述,有以下几点:①“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②其次,他指出“意境”、“境界”具有真实自然之美,由此,他提出了“不隔”的美学要求;③对于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之境界,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引用西方美学理论,区分为“一优美,一宏壮也”。(12分)

(3)①以“境界”、“意境”评论诗词,并不自王国维始,唐代以来的许多文学理论家都从不同角度及意境问题,但惟有到了王国维,有关意境的理论才达到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②王国维的以“境界”说为核心的文艺美学理论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又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渗透影响的明显痕迹,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现代转换的开端。(5分)

1.教材指出:孟子的“ 以意逆志”和“ 知人论世”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2.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 发乎情,止乎礼仪”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3.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疾虚妄”。

4.曹丕《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5.陆机《文赋》中提出了“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要求。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深刻认识。

6.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期盛言宜”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 不平则鸣”论。

7.教材指出:李清照在《词论》中,除了提出词“ 别是一家”之说外,还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别的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 不平则鸣”,二、要有“ 不平则鸣”,三、讲“ 故事”,四、格调要高雅典重。

8.教材认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 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 清空”的审美要求;第三,他还提出了“ 意趣”的审美要求。9.明代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继承了思想家李贽提出的“ 童心”说理论,提出了“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力图纠正前后“七子”派的复古模拟之风。

10.教材指出;清代诗论家叶燮创作分成“ 在物者”即创作客体与“ 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11.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 诗界革命”、“ 文界”和“ 小说界革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1分)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2分)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1分)另外,由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1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词论》一文里力主严格区分词和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1分)李清照批评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词不能算是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耳”。她认为词和诗的本质区别在于:诗只有较为简单粗疏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声律、乐律之规则,她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之音乐美。(3分)她的这一观点可能比较偏激保守,但也确实道出了诗与词的一些不同之处,给词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1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D )。’” A.“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辞达而已矣”

C.“可以兴、观、群、怨”

D.“思无邪”

2.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教材认为,这里的“会意”是指( A )。

A.具体构思

B.文章立意

C.汇合多重境象

D.领会文章主题

3.陈子昂在《修竹编序》里评价东方虬《咏孤桐篇》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教材认为,这里的“正始之音”是( C )。 A.指曹魏后期出现的何晏、王弼等开创的玄谈风气

B.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作品具有建安风骨

C.泛指曹魏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

D.泛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宣扬玄理的作品

4.“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提出这种比较合乎诗歌创作规律的通达见解的诗论家是( B )。 A.袁宏道 B.谢榛

C.严羽

D.叶燮

5.根据教材的论述,在其著作中提出许多充满辩证思想的近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B )。

A.康有为

B.刘熙载

C.魏源

D.梁启超

四、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矣。(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

1. 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答:信中的指教,以及诗、赋和杂文,我览后都能熟知了。(这些文章)大体上像行云流水那样自然流畅,初看起来没有一定的形式规则,但是(它们)常常在应当行文的地方就自然行文,在不可不停止笔墨的地方就自然停笔,行文理路自然,描写的意向层出不穷。孔子说“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传播得很远。”又说:“文辞能准确表达意思就行了。”(孔子)说语言只要能表达意思,(有人)就怀疑好像可以不要文采,这是大谬不然的。写文章追求描写事物的微妙之处,就好像想把风栓住,把影子抓住(那样难),能够使这个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心里的人,大概千万人里也难遇到一个人,而况且能使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表现在语言和文章里的人呢?(那更是少而又少了)能做到使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表现在语言和文章里,这才是叫做(孔子所说的)“文辞能准确表达意思”。文辞到了能准确表达意思的地步,文章的用处是说不尽的。(10分)

2. 上面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观点?答:苏轼在这段文字里主要是在说明和解释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这句话,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孔子不只是要求文辞仅仅是表达意思,实则是要求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即孔子曾经说过的所谓“文质彬彬”。在这段文字里苏轼还说出了另外两个文学理论观点:其一是注重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行文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二是在主客体关系上,认为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物”)要转化为审美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使是物了然于心”),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文字(“使是物了然于口与手”)(10分)

五、问答题(三题中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试分析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答:(1)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子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就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10分)

(2) 怎样才是“尽善尽美”呢?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还说过另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所注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展。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6分)

(3) 总之,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就是他所说的“尽善尽美”。怎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呢?就是要做到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即文学艺术作品要有“中和”之美!(4分)

2. 什么是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请简要说明他的这一理论观点的渊源和意义。答:(1)“思与境偕”说是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的。这是讲意境的基本性质,“思”,可理解为创作中的神思,即艺术思维活动,但侧重于创作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境”,则是激发诗情意趣并且表现之的创作客体境象。“思与境偕”说的是诗人在审美创造中主体和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最高水平。“境”与“思”偕往,相互融合,因而产生了作品的意境世界。“思与境偕”是诗人们理想的,但又难以企及的高境界。(12分)

(2)这种思想在可以追溯到刘勰的“神思”理论,是刘勰“神与物游”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皎然所说的“假象见意”和“诗情缘境发”的情境论在理论上也有相承之处。(3分)

(3)用“思与境偕”来概括诗歌创作的意境理论,表述更为明确简洁,是对前人诗歌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唐代诗歌创作,特别是对陶渊明以来的山水田园诗创作实践的总结,对后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5分)

3. 请简要论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提出的“境界”的美学特征,并评述它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他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所说的文学艺术的“境界”与“意境”含义基本一致,指的是文学创作中由心物相契、情景交融的意象特征暗示出的含义深远、回味绵长的审美之境。

(2)关于“境界”的美学特征,根据王国维的论述,有以下几点:①“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特色;②其次,他指出“意境”、“境界”具有真实自然之美,由此,他提出了“不隔”的美学要求;③对于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之境界,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引用西方美学理论,区分为“一优美,一宏壮也”。(12分)

(3)①以“境界”、“意境”评论诗词,并不自王国维始,唐代以来的许多文学理论家都从不同角度及意境问题,但惟有到了王国维,有关意境的理论才达到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②王国维的以“境界”说为核心的文艺美学理论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又体现出西方美学思想渗透影响的明显痕迹,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现代转换的开端。(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孟子公孙丑上》说:“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2.教材指出:《庄子》书中提出了“ 虚静”、“ 物化”的艺术创作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3.《毛诗大序》说:“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性,五曰雅,六曰颂。”因而提出了“ 诗有六义”说。

4.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 文本同而末异异”。认为文章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这一点是共同的,但其具体表现形态(如体裁形式等)却各不相同。

5.教材认为:从陆机在《文赋》里对诗赋创作“ 缘情”和“ 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点:感情与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6.皎然在诗歌创作的“ 取境”问题时,已经关注到了“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对诗歌意境理论作出了贡献。

7.教材指出:李清照《论词》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学审美要求,主要有:一是勿“ 破碎”,二是讲“ 铺叙”,三是讲“ 故实”,四是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

8.教材指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 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指出了“ 清空”的审美要求;第三提出了“ 意趣”的审美要求。

9.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一文中评说小说修诗“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的诗歌理论观点直接继承了李贽的“ 童心”说。

10.清代乾隆时期,当沈德潜的“ 格调”说盛行之际,袁枚则提出了“ 性灵”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供10分)

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兴、观、群、怨”说。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4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1分)

2.(王夫之的)“现量”说:在诗歌的创作上,王夫之强调主体创作过程的当下性与自发性,他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现量”说。“现量”说有现在义、现成以、显现真实义。(1分)简言之,现量说的现在义,就是写“当时现量情景”,主体置身于当下的情境当中,景是眼前的当下的景,情是当下之景触发的情。这就是传统诗论中说的“即兴”。其现成义,指的是创作过程中的自发性,是说创作过程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是超思维的,自发地完成的,创作者不应该人为地从外在强制这一自发过程。现量说的显现真实意义乃是现在义和现成义的两方面的必然结果。当下的情景按其自身的规律自发地运动而构成意象,则情和景必然是真实不妄。现量说强调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和创作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保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4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论语阳货》:“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C )。’” A.辞达而已矣 B.尽美矣,又尽善也

C.思无邪

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教材指出:《毛诗大序》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要委曲宛转,必须( B )。

A.“劝一而讽百”

B.“主文而谲谏”

C.“怨而不怒”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3.陈子昂在《修竹编序》中赞扬东方虬的《咏孤桐篇》诗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这里的“正始之音”,教材认为是泛指( B )。A.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开创的玄谈之风

B.曹魏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

C.曹魏正始年间出现的宣扬玄理的作品

D.建安正始时期具有建安风骨的作品

4.就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诗论家是( A )。 A.宋代的严羽 B.宋代的李清照

C.明代的谢榛

D.清代的王夫之

5.教材认为,王国维的文学思想除了受到中国古代一些传统的文学思想影响外,还受到了西方哲学家、美学家( B )。 A.克罗齐的影响 B.黑格尔的影响

C.罗素的影响

D.康德、叔本华的影响

四、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

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如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情而景,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王夫之《姜斋诗话》)

1. 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提示:文中所引之诗,可以不译)

答:(贾岛诗《题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门”(本用“推”字,韩愈认为还是用“敲”字好,)只是别人在凭空妄想,无端揣摩,就像替他人说梦,纵使形容得特别相似,又何尝(与那人事实上的梦境)有一丝一毫的关系?知道这样的人,因为作者沉吟着“推”、“敲”二字,就替他作揣想(替他确定用哪个字)。如果触目眼前之景而内心有所感发,那么或者是“推”,或者是“敲”,(实际情形)二者必居其一,(作者身临其境)因景感人而生情,因情被感动而产生出带有感情的景,这样(写出的诗)就会自然生动,灵动美妙,何必有劳别人揣想议论呢?(王维《使至赛上》诗)“长河落日圆”,(在作者心里)起初并无一定之景;(他的《终难山》诗)“隔水问樵夫”,也不是(作者在心里)预先想好了的(只是触目即景而已):这就是禅家所谓的“现量”(的情景)呀!(10分)

2. 上面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观点?

答: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以著名的“推敲”故事说明,“推”、“敲”二字并无所谓优劣之分,用“推”还是用“敲”,关键看诗人当时的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以及诗人所采用的或“推”或“敲”的动作,即所谓“现量”情景,“推”、“敲”二者,必居其一。他人妄想揣摩,替诗人作想,无异于痴人说他人梦。作者以此为例,提出了所谓“现量”说。(10分)

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简述钟嵘的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诗歌的本质只是表达人的感情。钟嵘指出:诗歌既是人的“性情摇荡”的产

物,又可以反作用于人的性灵,使之受到陶冶教化。外界事物对诗人的感发触动,使诗人的“性情摇荡,”因而创作了诗歌作品,这就对文艺和现实的关系作了正确的解释。(6分)

诗歌创作以自然美为最高原则,提倡自然英旨。既然诗歌以自然美为最高原则,所以钟嵘提倡自然英旨,强调感情真挚,反对虚假的感情表现。(6分)

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和过分讲究声律,应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强调用典用事和过分讲究声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8分)

2. 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说明他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

答:陈子昂在《修竹编序》中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又说:“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出了“风骨”和“兴寄”说。(2分)

陈子昂的所谓“风骨”,根据他在《修竹编序》里说的“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特有的那种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俊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他自己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风格的作品。(7分)

所谓“兴寄”,根据他在《修竹篇序》里对齐梁诗歌“兴寄都绝”的批评,当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7分)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加上他的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世纪以来齐梁余风的影响,揭开了唐诗革命的序曲,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4分)

3. 试析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的比较及其在文学理论上的意义。

答: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了比较,他指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4分)

“以文运事”,“事”是实际存在的,不能虚构,只能对事进行剪裁、组织(就是“运”),以此构成文字。“因文生事”,“事”本不存在,要靠作家的自由虚构去创作(就是“生”),以此产生文字。他认为这种虚构可以更自由地发挥作家的艺术创作才能。(8分)

在这种比较中,金圣叹肯定了小说作品可以,而且应该虚构,从这种角度出发,他指出:《水浒传》“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这应该是新鲜大胆的理论。(8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论语为政》)

2. 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说和“ 知人论世”说,这确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3.《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 《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5.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6.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 诗缘情而绮靡”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7.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 兴寄”和“ 风骨”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想鲜明、语言精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了“ 诗穷而后工”说,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的自身特点联系起来。

9.李清照在《词论》提出了词“ 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张炎的《词源》则对词提出了“ 清空”和“ 意趣”的审美要求。

10.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真心,提出了“ 童心”说;而后受其影响的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则提出了“ 性灵”说。

11.清代的李渔在《闲庭偶寄》中认为戏曲创作要“ 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12.王国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 境界说”,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司空图的)“四外”说:“四外”说是指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提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就是所谓的“四外”说。(2分)“四外”说笼统地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细分则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意境作品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1分)“味外之旨”则应是侧重指意境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1分)“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则是指意境作品在表层描绘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但又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

2.(李贽的)“童心”说:“童心”说是明代后期重要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李贽在《童心说》一文里提出来的。(1分)根据他的论述,所谓童心就是未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亦即是真心。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价值。只要有童心,就“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3分)从这种观点出发,李贽对于正统文人所不屑一顾的通俗文学,如《西厢记》、《水浒传》等,都给予了“天下之至文”的高度评价。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 . 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D )。

A.“不平则鸣”说

B.“疾虚妄”说

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

D.“发愤著书”说

3. 提出作诗“取境”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古代诗论家是(B )。

A.南朝梁代的钟嵘

B.唐代的皎然

C.明代的谢榛

D.清代的袁枚

4. 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诗论家是(C )。

A.唐代的司空图

B.宋代的严羽

C.明代的袁宏道

D.清代的袁枚

5. 提出“格调”说的清代诗论家是(A )。

A.沈德潜

B.王夫之

C.叶燮

D.王士禛

四、翻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祥切者耶!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钟嵘《诗品序》)

答:五言诗在诗的各体中居有重要的地位,是众多诗作中有滋味的,所以说合于世俗的口味。难道不是因为(它)指陈事理、塑造形象、尽力抒情、描慕物象,是最为详尽切当的吗?(3分)所以诗有三种手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而意思还有余,这是兴;借事物比喻情志,这是比;直接书写事物,用言词寓含着写事物,这是赋。(4分)扩展这三种手法,斟酌地运用它,用风骨来巩固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体味它的滋味无穷,听到它的动心不已,这是诗中最好的啊。

五、简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结合文学史,谈谈他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答:(一)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5分)

(二)“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三)“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

2. 请结合王国维的具体论述,概括他的“境界”说理论。

答:(一)在王国维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人间词话》里,贯穿其中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人间词话》开宗明义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5分)

(二)关于境界说的美学特征的内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具体说明:首先,“境界”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响,体现出了“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美学特色。(5分)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他说:“大家之作,……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惟其如此,作品方能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5分)另外,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概括说明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是“一优美,一宏壮也”。(5分)

(三)王国维继承和融会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王士禛等人的理论,同时接受了西方美学的影响,创造了境界说,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始向现代转换。

3 .试述金圣叹关于《水浒传》中小说人物塑造的论述。

答:(一)金圣叹非常重视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在《读第五才子书法》里他对《水浒传》人物性格作了精辟的分析,论述了《水浒传》人物塑造的具体特点和方法。(5分)

(二)首先它指出《水浒传》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水浒传》)三十六个人,便有三十六样出身。三十六样面孔,三十六样性格,中间便结撰得来。”“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7分)

(三)其次,他指出《水浒传》人物性格的鲜明个性:“《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6分)

(四)另外,他指出《水浒传》在人物性格的个性当中也概括出了一类人的共同性:“如今却因读此七十回,反把三十六个人物都认得了,任凭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文字有气力如此。”实际上说,《水浒传》的人物性格中体现了共性,具有典型化的一些特点。(7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以意逆志”与“__知人论世__”的文学批评方法。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_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__止乎礼义__”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_缘情__而绮靡”,“赋__体物__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__诗经__》和《__楚辞__》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__气盛言宜__”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___不平则鸣___”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___不平则鸣___的著名书信体论文《___与元九书___》。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别是一家_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__清空__”和“__意趣__”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_独抒性灵_,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__性灵__”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__一字__。尽得__风流__”。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___境界____”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庄子的)“虚静”说答:“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静”。(1分)

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2分)

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造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2分)

2、(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

答: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记?结构》里列《立主脑》一节,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提出了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之说。(1分)

文中又说:主脑是“作者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一本戏中只有一人是主要人物,其他是陪衬;也只有一事是中心情节,其它也是陪衬。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脑。(1分)

所谓“立主脑”就是要决定这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立了“主脑”,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来描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其他的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来展开。(3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B )。”

A ‘尽美矣,又尽善也’

B ‘思无邪’

C ‘尽美矣,未尽善也’

D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这段诗论出自( D )。

A 《论衡?艺增》

B 《孟子》

C 《史记?屈原列传》

D 《毛诗大序》

3、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D )。

A 陆机

B 钟嵘

C 皎然

D 司空图

4、“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元好问的这首论诗绝句是( C )。

A 赞扬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有建安风骨,只是张华诗稍欠风力

B 批评晋代诗风流情多,风云气少,不如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歌有风骨和新意

C 认为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缺少“邺下风流”的建安风骨,主张诗尚壮美

D 批评张华诗缺少“邺下风流”,甚至没有温庭筠、李商隐有新意,主张诗尚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