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六

实验六

实验六
实验六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常用排序算法的对比分析日期:2015年12月31日姓名:范亚雷学号:20142871班级:信1405-2班指导教师:郭芳

1、实验目的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执行时间。试通过随机的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2、实验内容和要求

约瑟夫环

[问题描述]

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执行时间。试通过随机的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基本要求]

对以下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比较:起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

[测试数据]

由随机产生器决定。

[实现提示]

待排序表的表长不少于100;其中的数据要用伪随机数产生程序产生;至少要用5 组不同的输入数据作比较;比较的指标为有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计 3 次移动)。

[选作内容]

3、对不同的输入表长做试验,观察检查两个指标相关于表长的变化关系。还可以对稳定性做验证。实验步骤

(1)设计方案

常用的排序算法有6种,包括冒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在程序中根据方法逐个类实现。

(2)程序代码

//各?种?排?序ò算?法ぁ?的?比括?较?

//范?亚?雷ぁ? 2015.12.31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struct{

int key;

}redtype;

typedef struct

{

redtype r[maxsize+1];

int length;

int cishu;

int bijiao;

}sqlist;

void show(sqlist l)

{

for(int i=1;i<=l.length;i++)

{

cout<

if(i%10==0)

cout<

}

cout<

}

void insertsort(sqlist &l) //直±接ó插?入?排?序ò{

int i,j;

for(i=2;i<=l.length;i++)

{

l.bijiao++;

if(l.r[i].key

{

l.r[0]=l.r[i];

l.r[i]=l.r[i-1];

l.cishu++;

for(j=i-2;l.r[0].key

{

l.bijiao++;

l.cishu++;

l.r[j+1]=l.r[j];

}

l.r[j+1]=l.r[0];

}

}

}

void bubblesort(sqlist &l) //起e泡Y排?序ò

{

int j,m=l.length-1;

redtype t;

int flag=1; //标括?记?是?否?发ぁ?生Θ?交?换?

while((m>0)&&(flag==1))

{

flag=0;

for(j=1;j

{

l.bijiao++;

if(l.r[j].key>l.r[j+1].key)

{

flag=1;

t=l.r[j];

l.r[j]=l.r[j+1];

l.r[j+1]=t;

l.cishu=l.cishu+3;

}

}

--m;

}

}

int partition(sqlist &l,int low,int high) //对?顺3序ò表括猯中D的?子哩?表括?进?行D一?趟?排?序ò,?返う?回?枢酣?轴á位?置?

{

l.r[0]=l.r[low];

l.cishu++;

int pivotkey=l.r[low].key;

while(low

{

l.bijiao++;

while(low=pivotkey)

{

l.bijiao++;

--high;

}

l.r[low]=l.r[high];

l.cishu++;

while(low

{

l.bijiao++;

++low;

}

l.r[high]=l.r[low];

l.cishu++;

}

l.r[low]=l.r[0];

l.cishu++;

return low;

}

void qsort(sqlist &l,int low,int high) //对?顺3序ò表括猯中D的?子哩?序ò列 做?快ì速?排?序ò

{

l.bijiao++;

if(low

{

int pivotloc=partition(l,low,high);

qsort(l,low,pivotloc-1);

qsort(l,pivotloc+1,high);

}

}

void quicksort(sqlist &l) //快ì速?排?序ò

{

qsort(l,1,l.length);

}

void selectsort(sqlist &l) //简ò单蹋?选?择?排?序ò

{

redtype t;

int i,j,k;

for(i=1;i

{

k=i;

for(j=i+1;j<=l.length;++j)

{

l.bijiao++;

if(l.r[j].key

k=j;

}

if(k!=i)

{

l.cishu=l.cishu+3;

t=l.r[i];

l.r[i]=l.r[k];

l.r[k]=t;

}

}

}

void shellinsert(sqlist &l,int dk) //对?顺3序ò表括猯做?一?趟?增?量?是?dk的?希£尔?插?入?排?序ò

{

int j;

for(int i=dk+1;i<=l.length;i++)

{

if(l.r[i].key

{

l.bijiao++;

l.r[0]=l.r[i];

l.cishu++;

for(j=i-dk;j>0&&l.r[0].key

{

l.r[j+dk]=l.r[j];

l.cishu++;

l.bijiao++;

}

l.r[j+dk]=l.r[0];

l.cishu++;

}

}

}

void shellsort(sqlist &l,int dk[],int t) //希£尔?排?序ò{

for(int k=0;k

{

shellinsert(l,dk[k]);

}

}

void heapadjust(sqlist &l,int s,int m) //调獭?整?大洙?根?堆? {

redtype rc=l.r[s];

for(int j=2*s;j<=m;j*=2)

{

l.bijiao++;

if(j

{

++j;

}

l.bijiao++;

if(rc.key>=l.r[j].key)

break;

l.r[s]=l.r[j];

l.cishu++;

s=j;

}

l.r[s]=rc;

l.cishu++;

}

void creatheap(sqlist &l) //把?无T序ò序ò列 建¨成é大洙?根?堆? {

int n=l.length;

for(int i=n/2;i>0;--i)

heapadjust(l,i,n);

}

void heapsort(sqlist &l) //堆?排?序ò

{

redtype x;

creatheap(l);

for(int i=l.length;i>1;i--)

{

x=l.r[1];

l.r[1]=l.r[i];

l.r[i]=x;

l.cishu=l.cishu+3;

heapadjust(l,1,i-1);

}

}

void main()

{

sqlist l1,l2,l3,l4,l5;

sqlist p1,p2,p3,p4,p5;

for(int i=1;i<=100;i++) //赋3值μ

{

l1.r[i].key=rand()/327;

l2.r[i].key=rand()/327;

l3.r[i].key=rand()/327;

l4.r[i].key=rand()/327;

l5.r[i].key=rand()/327;

l1.length=100;

l2.length=100;

l3.length=100;

l4.length=100;

l5.length=100;

l1.cishu=0;

l2.cishu=0;

l3.cishu=0;

l4.cishu=0;

l5.cishu=0;

l1.bijiao=0;

l2.bijiao=0;

l3.bijiao=0;

l4.bijiao=0;

l5.bijiao=0;

}

cout<<"原-始?数簓据Y:阰"<

show(l1);

show(l2);

show(l3);

show(l4);

show(l5);

int dk[5]={9,7,5,3,1};

int e=1;

while(e!=0)

{

cout<<"1.直±接ó插?入?排?序ò"<

"<

cin>>e;

switch(e)

{

case 1:

p1=l1;

p2=l2;

p3=l3;

p4=l4;

p5=l5;

insertsort(p1); //直±接ó插?入?排?序ò

insertsort(p2);

insertsort(p3);

insertsort(p4);

insertsort(p5);

cout<

cout<<"直±接ó插?入?排?序ò后ó的?数簓据Y:"<

show(p1);

cout<<"1移?动ˉ次?数簓为a:"<

"<

cout<

show(p2);

cout<<"2移?动ˉ次?数簓为a:"<

"<

cout<

show(p3);

cout<<"3移?动ˉ次?数簓为a:"<

"<

cout<

show(p4);

cout<<"4移?动ˉ次?数簓为a:"<

"<

cout<

show(p5);

cout<<"5移?动ˉ次?数簓为a:"<

"<

cout<

break;

case 2:

p1=l1;

p2=l2;

p3=l3;

p4=l4;

p5=l5;

bubblesort(p1); //起e泡Y排?序ò

bubblesort(p2);

bubblesort(p3);

bubblesort(p4);

bubblesort(p5);

cout<<"气?泡Y排?序ò后ó的?数簓据Y:"<

show(p1);

cout<<"1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2);

cout<<"2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3);

cout<<"3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4);

cout<<"4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5);

cout<<"5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break;

case 3:

p1=l1;

p2=l2;

p3=l3;

p4=l4;

p5=l5;

quicksort(p1); //快ì速?排?序ò

quicksort(p2);

quicksort(p3);

quicksort(p4);

quicksort(p5);

cout<<"快ì速?排?序ò后ó的?数簓据Y:"<

show(p1);

cout<<"1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2);

cout<<"2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3);

cout<<"3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4);

cout<<"4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5);

cout<<"5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break;

case 4:

p1=l1;

p2=l2;

p3=l3;

p4=l4;

p5=l5;

selectsort(p1); //简ò单蹋?选?择?排?序ò

selectsort(p2);

selectsort(p3);

selectsort(p4);

selectsort(p5);

cout<<"简ò单蹋?选?择?排?序ò后ó的?数簓据Y:"<

show(p1);

cout<<"1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2);

cout<<"2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3);

cout<<"3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4);

cout<<"4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5);

cout<<"5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break;

case 5:

p1=l1;

p2=l2;

p3=l3;

p4=l4;

p5=l5;

shellsort(p1,dk,5); //希£尔?排?序ò

shellsort(p2,dk,5);

shellsort(p3,dk,5);

shellsort(p4,dk,5);

shellsort(p5,dk,5);

cout<<"希£尔?选?择?排?序ò后ó的?数簓据Y:"<

show(p1);

cout<<"1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2);

cout<<"2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3);

cout<<"3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4);

cout<<"4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5);

cout<<"5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break;

case 6:

p1=l1;

p2=l2;

p3=l3;

p4=l4;

p5=l5;

heapsort(p1); //堆?排?序ò

heapsort(p2);

heapsort(p3);

heapsort(p4);

heapsort(p5);

cout<<"堆?排?序ò后ó的?数簓据Y:"<

show(p1);

cout<<"1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2);

cout<<"2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3);

cout<<"3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4);

cout<<"4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show(p5);

cout<<"5移?动ˉ次?数簓为a:"<

cout<

break;

default:

e=0;

}

}

}

(3)测试结果

试验六丙酮蒸汽吸收

实验六丙酮蒸汽吸收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一般结构和工业吸收过程流程。 (2) 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K y a的测定方法。 (3) 考察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4) 了解处理量变化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概述 吸收过程是依据气相中各溶质组分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在化学工业中洗手操作广泛应用于气体原料净化、有用组分的回收、产品制取和废气治理等方面。在吸收研究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对吸收过程本身的特点或规律进行研究和对吸收设备进行开发研究两个方向。前者的研究内容包括吸收剂的选择、确定因影响吸收过程的因素、测定吸收速率等,研究的结果可为吸收工艺设计提供依据,或为过程的改进及强化指出方向;后者研究的重点为开发新型高效的吸收设备,如新型高效填料、新型塔板结构等。 吸收通常在塔设备内进行,工业上尤其以填料塔用的普遍。填料塔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圆筒壳体;(2)填料;(3)支撑板;(4)液体预分布装置;(5)液体再分布器;(6)捕沫装置; (7)进、出口接管等等。其中,塔内放置的专用填料作为气液接触的媒介,其作用是使从塔顶流下的流体沿填料表面散布成大面积的液膜,并使从塔底上升的气体增强湍动,从而为气液接触传质提供良好条件。液体预分布装置的作用是使得液体在塔内有一良好的均匀分布。而液体在从塔顶向下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靠近塔壁处的空隙大,流体阻力小,液体有逐渐向塔壁处汇集的趋向,从而使液体分布变差。液体再分布器的作用是将靠近塔壁处的液体收集后再重新分布。填料时填料吸收塔最重要的部分。对于工业填料,按照其结构和形状,可以分为颗粒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其中,颗粒填料是一粒粒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填料颗粒体,一般以散装(乱堆)的方式堆积在塔内。常见的大颗粒填料有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弧鞍环、矩鞍环等等。填料等材质可以使金属、塑料、陶瓷等。规整填料是由许多具有相同几何形状的填料单元组成,以整砌的方式装填在塔内。常见的规整填料有丝网波纹填料、孔板波纹填料等。填料的性能主要评价指标是填料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一般地希望填料能提供达的气液接触面积和较小的流动压降。 2.吸收速率方程式和吸收传质系数 吸收传质速率吸收传质速率由吸收速率方程式决定 (1) 或 (2) 式(1)、(2)中N A——吸收速率,mol/s; K y a——气相吸收传质系数,mol/(m3·h); A——气液接触传质面积,m2; ——塔顶、塔底气象平均传质推动力; a——填料的比表面积,m2/m3; V p——填料体积,m3; 严格说来,a应为单位体积填料的有效润湿表面积。由于a的大小与物系对填料表面积的润湿性和气液流动状况有关,工程上为方便起见,将K y和a合并为一个常数,即K y a称为气相容积吸收传质系数,mol/(m3·h),这样,吸收传质速率式又可表为 (3) 气相平均传质推动力 由吸收过程物料衡算

实验6 多态性(一)

福建农林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6 多态性(一)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虚函数的定义与使用方法,进一步理解多态性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纯虚函数和抽象类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分析并调试下列程序,回答以下问题:(1)指出抽象类(2)指出虚函数,并说明它的作用(3)每个类的作用是什么?整个程序的作用是什么? 2、使用虚函数编写程序求球体、圆柱体和圆锥的体积,由于球体、圆柱体和圆锥都可以看做由圆继 承而来,所以可以定义圆类作为基类。在圆类中定义数据成员半径和一个求体积的虚函数。由圆类 派生出球体类、圆柱体类和圆锥类,在派生类中对圆类中的虚函数重新定义。编写一个外部函数求 各类形状的总体积。最后在main()函数中构造若干形状,并求它们的体积和。

三、实验环境 1. 硬件:PC机; 2. 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Visual C++ 6.0 四、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 1、算法描述及步骤如下: (1)根据题目要求编写好程序代码并在VC环境下输入源程序。 (2)检查程序有无错误(包括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有则改之。 (3)编译和连接,仔细分析编译信息,如有错误应找出原因并改正之。本题改正后的代码如下: #include const double PI=3.1415; class Shap { public:virtual double Area()=0; }; class Triangle:public Shap { public:Triangle(double h,double w) { H=h; W=w; } double Area() { return 0.5*H*W; } private:double H,W; }; class Circle:public Shap { public:Circle(double r) { R=r; } double Area() { return PI*R*R; } private:double R; }; double Total(Shap*s[],int n) { double sum=0; for(int i=0;i

2020-2021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中部)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2021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中部)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若x 是3-的相反数,5y =,则x y +的值为( ) A .8- B .2 C .8或2- D .8-或2 2.若x =5是方程ax ﹣8=12的解,则a 的值为( ) A .3 B .4 C .5 D .6 3.如图的正方体盒子的外表面上画有3条黑线,将这个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外表面朝上),展开图可能是( ) A . B . C . D . 4.如图所示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 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17次输出的结果为( ) A .3 B .6 C .4 D .2 5.商店将进价2400元的彩电标价3200元出售,为了吸引顾客进行打折出售,售后核算仍可获利20%,则折扣为( ) A .九折 B .八五折 C .八折 D .七五折 6.若单项式2x 3y 2m 与﹣3x n y 2的差仍是单项式,则m+n 的值是( ) A .2 B .3 C .4 D .5 7.如图,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点,其中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是( ) A .点A 和点C B .点B 和点D C .点A 和点D D .点B 和点C 8.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 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 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 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

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 ) A .如果a =b ,那么a +2=b +3 B .如果a =b ,那么a -2=b -3 C .如果 ,那么a =b D .如果a 2=3a ,那么a =3 10.如图,每个图案均由边长相等的黑、白两色正力形按规律拼接面成,照此规律,第n 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比黑色正方形( )个. A .n B .(5n+3) C .(5n+2) D .(4n+3) 11.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则∠AOC+∠DOB=( ) A .90° B .180° C .160° D .120° 12.关于的方程的解为正整数,则整数的值为( ) A .2 B .3 C .1或2 D .2或3 二、填空题 13.若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仍可获利15元,则这件商品的实际售价为______元. 14.已知:﹣a =2,|b |=6,且a >b ,则a +b =_____. 15.若 13 a +与273a -互为相反数,则a=________. 16.6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3倍,现在甲的年龄是乙的2倍,甲现在_________岁,乙现在________岁. 17.一件衣服售价为200元,六折销售,仍可获利20%,则这件衣服的进价是_____元. 18.如图,在∠AOB 的内部有3条射线OC 、OD 、OE ,若∠AOC =60°,∠BOE = 1n ∠BOC ,∠BOD =1 n ∠AOB ,则∠DOE =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实验六 吸收实验

实验六 吸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基本构造、吸收过程的基本流程及其操作。 2. 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ya K 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低浓度气体吸收且平衡线为直线的情况,吸收传质速率由吸收方程决定: m ya y ?=填V K N A 则只要测出A N ,测出气相的出、入塔浓度,就可计算ya K ,而 )(21y y V N A -= 式中:V 为混合气体的流量,mol/s ,由转子流量计测定; 1y ,2y 分别为进塔和出塔气相的组成(摩尔分率),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 液相出塔浓度由全塔物料衡算得到。 计算Δym 时需用平衡数据,本实验的平衡数据如下所示: 丙酮、空气混合气体中丙酮的极限浓度*s y 与空气温度 t 的关系(压强为a 101.25 P ?) 丙酮的平衡溶解度:

三、实验流程及设备 实验装置包括空气 输送,空气和丙酮鼓泡 接触以及吸收剂供给和 气液两相在填料塔中逆 流接触等部分,其流程 示意如图所示。空气的 压力定为a 100.24 P ?。 1.熟悉实验流程,学习填料塔的操作。在空气流量恒定条件下,改变清水流量,测定气体进出口浓度1y 和2y ,计算组分回收率η、传质推动力m y ?和传质系数ya K 。 2.在清水流量恒定条件下,改变空气流量,测定气体进出口浓度1y 和2y , 计算组分回收率η、传质推动力m y ?和传质系数ya K 。 3.改变吸收液体的温度,重复实验。 4.在控制定值器的压强时应该注意干将空压机的出口阀门微开。 5.加热水时,要缓慢调节变压器的旋钮。 6.调节参数后要有一段稳定时间,直至出口水温基本恒定,取样时先取2y 再取1y 。 7. 转子流量计的读数要注意换算。 8.气体流量不能超过/h 600L 。液体流量不能超过/h 7L ,防止液泛。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 设备参数和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的基本尺寸: 塔内径:34mm ;填料层高度:24cm ; 自查丙酮—空气物系的平衡数据; 大气压:101.33 KPa ;室温:13.5 ℃。 2. 实验数据

实验六

6.1一维数组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使用一维数组编程的方法。 2.熟练掌握排序算法。 【实验内容】 1调试示例 输入一个正整数n,再输入n个整数,将它们排序后由小到大输出。(error07_1.cpp) 源程序(有错误的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num,a[num]; int change,t; printf("Enter Number: "); scanf("%d",&num); printf("Enter Data: \n"); for(i=0;i0 && change;i--) { change=0; for(j=0;j<=i;j++) if(a[j]>a[j+1]) { /*调试时设置断点*/ t=a[j]; a[j]=a[j+1]; a[j+1]=t; change=1; } } /*调试时设置断点*/ printf("Sorted data:\n"); for(i=0;i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必修第二册第五单元《概率》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抛掷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事件A 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 表示“不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一次试验中,事件A 或事件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 A . 23 B . 13 C .1 2 D . 56 2.甲乙两运动员进行乒乓球比赛,采用7局4胜制.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运动员为胜方,但打到10平以后,先多得2分者为胜方.在10平后,双方实行轮换发球法,每人每次只发1个球.若在某局比赛中,甲发球时甲得分的概率为 2 3 ,乙发球时甲得分的概率为1 2 ,各球的结果相互独立,在某局双方10:10平后,甲先发球,则甲以13:11赢下此局的概率为( ) A . 29 B . 19 C . 16 D . 118 3.若5个人按原来站的位置重新站成一排,恰有两人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的概率为( ) A . 12 B . 14 C . 16 D . 18 4.从1,2,3,4这四个数字中依次取(不放回)两个数字,a b ,使得()()lg 3lg 4a b ≥成立的概率是( ) A . 13 B . 512 C . 12 D . 712 5.设两个独立事件A 和B 同时不发生的概率是p ,A 发生B 不发生与A 不发生B 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 A .2p B . 2 p C .1 D .16.设A ,B ,C 是三个事件,给出下列四个事件: (Ⅰ)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Ⅱ)A ,B ,C 中最多有一个发生; (Ⅲ)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Ⅳ)A ,B ,C 最多有两个发生; 其中相互为对立事件的是( ) A .Ⅰ和Ⅱ B .Ⅱ和Ⅲ C .Ⅲ和Ⅳ D .Ⅳ和Ⅰ 7.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事件A 为“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事件B 为“三件产品全是次品”,事件C 为“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事件A 与C 互斥 B .事件B 与C 互斥 C .任何两个事件均互斥 D .任何两个事件均不互斥 8.“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是我们常说的口头禅,主要是说集体智慧的强大. 假设

吸收实验

实验七 吸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填料吸收装置的基本流程及设备结构; 2. 测定填料层的压强降和空塔气速的关系; 3. 测定总体积吸收系数,并分析气体空塔气速及喷淋密度对总体积吸收系数的影响。 二、设备流程 吸收塔为玻璃塔,塔内径为0.1m ,填料为12×12×2.2mm 的拉西环,整个吸收实验装置由四部分组成: 1、空气系统: 空气由风机(旋涡气泵或容积式风机)供给,进入缓冲罐6,通过空气调节阀8调节流量,经空气转子流量计10计量后,在主管路上和氨气混合后由塔底进入,为保持一定的尾气压力(100~200mmH 2O )以通过尾气分析器,在尾气出口处装置有尾气调节阀22。 2、氨气系统: 氨气由氨气钢瓶供给,经减压阀降压至0.1Mpa 以下后,进入氨气缓冲罐(为确保安全,缓冲罐上装有安全阀,其排出经塑料管引到室外),由氨气调节阀3调节流量后,经氨气转子流量计5计量后(同时串联有孔板流量计)与空气混合进入塔底。转子流量计前装有压力计及温度计。 3、自来水系统: 自来水经过滤后,由调节阀15调节流量,经转子流量计16计量后,进入塔顶,经莲蓬式喷淋器均匀地喷洒在填料上,塔底吸收液经排出管17排出。 4、尾气分析系统: 由尾气分析器19及湿式气体流量计21组成(并联有质量流量计,使用质量流量计时要使用喷射管装置以补充尾气压力的不足)。 三、实验原理 1、填料层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 AES —II 型吸收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1氨气缓冲罐;2氨气温度计;3流量调节阀;4氨表压计;5转子流量计;6空气缓冲罐;7空气温度计;8流量调节阀;9空气表压计;10转子流量计;11吸收塔;12喷淋器;13塔顶表压计;14压差计;15水流量调节阀;16转子流量计;17排液管;18尾气三通阀;19吸收盒;20尾气温度计;21湿式气体流量计;22尾气稳压阀;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验答案(张志康 第二版)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验》关键性参考答案

实验2关键性参考答案 万山市黔西机械加工厂2012年4月份专用记账凭证如下(以会计分录代替): 1. 借:应付账款——临江市钢铁公司88 000 贷:银行存款88 000(银付1号) 2. 借:其他应收款——李凯力 1 200 贷:库存现金 1 200(现付1号) 3. 借:银行存款95 000 贷:应收账款——中原器械有限公司95 000(银收1号) 4. 借:银行存款800 贷:库存现金800(现付2号) 5. 借:材料采购——角钢40 000 ——铸铁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 100 贷:银行存款152 100(银付2号) 6. 借:库存现金800 贷:银行存款800(银付3号)7. 借:应付职工薪酬210 贷:库存现金210(现付3号)8. 借:银行存款60 000 贷:应收账款——金山器械有限公司60 000(银收2号) 9. 借:材料采购——角钢 4 000 ——铸铁9 000 贷:银行存款13 000(银付4号)10. 借:原材料——角钢44 000 ——铸铁99 000 贷:材料采购——角钢44 000 ——铸铁99 000(转1号) 11. 借:管理费用800 贷:库存现金800(现付4号)12. 借:管理费用100 贷:库存现金100(现付5号)

13. 借:银行存款94 770 贷:主营业务收入8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770(银收3号)14. 借:财务费用60 贷:银行存款60(银付5号)15. 借:管理费用300 贷:库存现金300(现付6号)16. 借:银行存款159 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13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 120(银收4号)17. 借:销售费用 6 500 贷:银行存款 6 500(银付6号)18. 借:银行存款200 000 贷:短期借款200 000(银收5号)19. 借:管理费用600 贷:库存现金600(现付7号)20.(1)借:库存现金220 贷:其他应收款——李凯力220(现收1号)(2)借:管理费用980 贷:其他应收款——李凯力980(转2号)21. 借:固定资产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 200 贷:银行存款70 200(银付7号)22. 借:生产成本——切管机29 700 ——焊机28 600 制造费用9 350 贷:原材料——角钢26 400 ——铸铁41 250(转3号)23.(1)借:材料采购——角钢61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 520 贷:银行存款71 120(银付8号)(2)借:原材料——角钢61 600 贷:材料采购——角钢61 600(转4号)24. 借:库存现金120 000 贷:银行存款120 000(银付9号)25. 借:应付职工薪酬99 500 贷:库存现金99 500(现付8号)26. 借:应收账款——金山器械有限公司105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 300(转5号)27. 借:银行存款105 300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若34(0)x y y =≠,则( ) A .34y 0x += B .8-6y=0x C .3+4x y y x =+ D . 43 x y = 2.﹣3的相反数是( ) A .13 - B . 13 C .3- D .3 3.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α与∠β不相等...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4.直线3l 与12,l l 相交得如图所示的5个角,其中互为对顶角的是( ) A .3∠和5∠ B .3∠和4∠ C .1∠和5∠ D .1∠和4∠ 5.下列选项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532x x -= B .2ab ab ab -= C .23a a a -+=- D .235a b ab += 6.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若数轴上有一点C 到点B 的距离为2个单位,则点C 表示的数是( ) A .-1或2 B .-1或5 C .1或2 D .1或5 7.在实数:3.1415935-π251 7 ,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一张普通A4纸的厚度约为0.000104m ,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 m

A.2 1.0410- ?B.3 1.0410- ?C.4 1.0410- ?D.5 1.0410- ?9.在下边图形中,不是如图立体图形的视图是() A.B. C.D. 10.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1 B.0 C.2 D.﹣(﹣1)11.﹣3的相反数是() A. 1 3 -B. 1 3 C.3-D.3 12.某中学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30人,去乙处劳动的有24人,从乙处调一部分人到甲处,使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若设应从乙处调x人到甲处,则所列方程是() A.2(30+x)=24﹣x B.2(30﹣x)=24+x C.30﹣x=2(24+x)D.30+x=2(24﹣x) 13.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不赔不赚B.赚了9元C.赚了18元D.赔了18元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2=1 B.-1-1=0 C.(-1)2=-1 D.-12=1 15.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 A.y=2n+1 B.y=2n+n C.y=2n+1+n D.y=2n+n+1 二、填空题

实验六吸收实验

实验六 吸收实验 (一)丙酮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程; 2、了解吸收剂进口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操作结果的影响; 3、掌握吸收总传质系数Kya 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吸收剂用量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 1、y 2的关系; 2、测定气体流量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 1、y 2的关系; 3、测定吸收剂及气体温度与气体进出口浓度y 1、y 2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吸收是分离混合气体时利用混合气体中某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不同的组分在不同的吸收剂、吸收温度、液气比及吸收剂进口浓度下,其吸收速率是不同的。所选用的吸收剂对某组分具有选择性吸收。 1、吸收总传质系数K y a 的测定 传质速率式: N A =K y a ·V 填·△Ym (1) 物料衡算式: G 空(Y 1-Y 2)=L(X 1-X 2) (2) 相平衡式: Y=mX (3) (1)和(2)式联立得: K y a= 12() m G Y Y V Y -?空填 (4) 由于实验物系是清水吸收丙酮,惰性气体为空气,气体进口中丙酮浓度y 1>10%,属于高浓度气体吸收,所以: Y 1= 11 1y y - ; Y 2= 2 21y y - ; G 空—空气的流量(由装有测空气的流量计测定),Kmol/m 2·h ; V 填—与塔结构和填料层高度有关; 其中:22112211ln ) ()(mX Y mX Y mX Y mX Y Y m -----= ? (5) 02=X ; )(211Y Y L G X -=空 ; L —吸收剂的流量(由装有测吸收剂的流量计测定), Kmol/m 2·h ; m---相平衡常数(由吸收剂进塔与出塔处装的温度计所测温度确定),吸收温度: 附:流量计校正公式为: 2 出 进t t t +=

实验六吸收实验

实验六 吸收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塔吸收塔的结构与流程; (2)测定液相总传质单元数和总体积吸收系数; (3)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吸收系数的影响。 2.基本原理 由于CO 2气体无味、无毒、廉价,所以本实验选择CO 2作为溶质,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O 2。一般将配置的原料气中的CO 2浓度控制在10%(质量)以内,所以吸收的计算方法可按低浓度来处理。 计算公式: ??????+----= A mX Y mX Y A A N OL 1121)1(ln 11 OL X X X N Z L X X dY Z L a K Ω=-Ω=?12* 式中 K X a : 以?X 为推动力的液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mol / (m 3·s); N OL : 以?X 为推动力的液相总传质单元数; A : 吸收因数 m V L A /= ; L : 水的摩尔流量,kmol /s ; V : 空气的摩尔流量,kmol /s ; Z : 填料层高度,m ; Ω: 塔的横截面积,m 2 ; 本实验的平衡关系可写成:Y = mX ; 式中 m :相平衡常数,m =E /P ; E :亨利系数,E =f (t ),Pa ,可根据液相温度t 查得; P :总压,Pa (取大气压)。 测定方法: (1)本实验采用转子流量计测得空气和水的体积流量,并根据实验条件(温度和压力)和有关公式换算成空气和水的摩尔流量。 (2)测定塔底和塔顶气相组成Y 1和Y 2(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得到质量分率,再换算成摩尔比)。 (3)塔底和塔顶液相组成X 1、X 2的确定:对清水而言,X 2=0,由全塔物料衡算()()2121X X L Y Y V -=- 可求出X 1 。 3.实验装置与流程 实验装置流程如图2-10所示。自来水送入填料塔塔顶经喷淋头喷淋在填料顶层。由风机送来的空气和由二氧化碳钢瓶来的二氧化碳混合后,一起进入气体混合贮罐,然后从塔底进入塔内,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发生质量传递,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整个实验过程可看成是等温操作。 填料吸收塔内径为100mm ,塔内分别装有金属丝网波纹规整填料和θ环散装填料两种,填料层总高度Z =2 m.。塔顶有液体分布器,塔中部有液体再分布器,塔底部有栅板式填料支承装置。塔底有液封,以避免气体泄漏。 填料规格和特性:金属丝网波纹填料的型号为JWB —700Y ,填料尺寸为φ100×100mm ,比表面积为700m 2/m 3。θ环散装填料尺寸为φ10×10mm 。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验答案(张志康-第二版)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验答案(张志康-第二版)

《会计学原理课程实验》关键性参考答案

实验2关键性参考答案

万山市黔西机械加工厂2012年4月份专用记账凭证如下(以会计分录代替): 1. 借:应付账款——临江市钢铁公司88 000 贷:银行存款88 000(银付1号) 2. 借:其他应收款——李凯力1 200 贷:库存现金1 200(现付1号) 3. 借:银行存款95 000 贷:应收账款——中原器械有限公司95 000(银收1号) 4. 借:银行存款800 贷:库存现金800(现付2号) 5. 借:材料采购——角钢40 000 ——铸铁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 100 贷:银行存款152 100(银付2号) 6. 借:库存现金800 贷:银行存款800(银付3号) 7. 借:应付职工薪酬210 贷:库存现金210(现付3号) 8. 借:银行存款60 000 贷:应收账款——金山器械有限公司60 000(银收2号)

9. 借:材料采购——角钢4 000 ——铸铁9 000 贷:银行存款13 000(银付4号) 10. 借:原材料——角钢44 000 ——铸铁99 000 贷:材料采购——角钢44 000 ——铸铁99 000(转1号) 11. 借:管理费用800 贷:库存现金800(现付4号) 12. 借:管理费用100 贷:库存现金100(现付5号) 13. 借:银行存款94 770 贷:主营业务收入8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770(银收3号) 14. 借:财务费用60 贷:银行存款60(银付5号) 15. 借:管理费用300 贷:库存现金300(现付6号) 16. 借:银行存款159 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13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实验六答案

实验六函数与编译预处理答案 一、断点的设置和取消、单步执行跟踪进入函数和跳出函数方法 练习 2、调试练习: 要求:模仿示例调试以下程序,直到输出正确结果,源程序名为error6_2.c 程序功能:利用函数调用求“1!+2!+3!+4!+...+10!”的值(参见实验教材72页程序填空题第(1)小题) 源程序(有错误的程序——不是语法错误,而是算法错误或逻辑错误): 改正错误后的源程序: void main() { long s=0,i; long mm(int k); for(i=1;i<=10;i++) s=s+mm(i); printf("1!+2!+3!+...+10!=%ld\n",s); } long mm(int k) { long t=1, j; for(j=1;j<=k;j++) t=t*j; return (t); } 3、综合调试、改错练习: 以下程序有多处错误,请综合运用前面所学过的所有知识和VC++的调试手段,改正程序的各种错误,使其运行出正确的结果。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函数调用求任意两个整数的和。 改正错误后的源程序:

main() { int sum(int a,int b); int x,y; scanf("%d,%d",&x,&y); printf("x=%d,y=%d\n",x,y); printf("%d+%d=%d\n",x,y,sum(x,y)); } int sum(int a,int b) { return (a+b); } 二、编程练习 利用VC++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直到输出正确结果。编程练习1: 注意: 这里提供了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源程序参考清单,目的是给同学们一个思路。最好不要将此源程序清单复制到VC++中,否则会出现多处语法错误。同学们可以据此思路来填写有关语句,从而完成程序。在调试程序时,一定要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 下面函数是实现求[1,3000]能被17或23整除的整数的个数。请将程序补充完整,并调试运行,直到输出正确结果。(源文件名为blank6_1.c) 完成填空后的源程序: #include int f(int m, int n) { int i, count=0; for(i=m; i<=n; i++) if(i%17==0||i%23==0) count++; return count; } main() {int m,n; scanf("%d%d",&m,&n); printf("count=%d\n", f(m,n)); }

成都七中实验小升初数学试题

◆◆◆◆◆◆◆◆◆◆◆◆◆◆◆装◆◆◆◆◆◆◆◆◆◆◆◆◆◆◆订◆◆◆◆◆◆◆◆◆◆◆◆◆线◆◆◆◆◆◆◆◆◆◆◆◆◆◆◆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 数 学 20分,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A 卷(100分) 1、一种商品的价格先提高10%,再降价10%,结果与原价相比是( ) A 、不变 B 、提高了 C 、降低了 D 、无法确定 2、在a 与b 两个整数中,a 的所有的质因数2、 3、5、7、11,b 的所有质因数是2、3、7、13,那么a 与b 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210 B 、6 C 、55 D 、42 3、如果0>>>>>>> 4、把你的一个拳头慢慢地伸进装满水的面盆中,溢出的水的体积是( ) A 、小于1毫升,大于1升, B 、大于1立方米,小于1升 C 、大于1升、小于1立方米, D 、大于1毫升、小于1升 5、定义运算※为a ※b = a b b a +-,且3※2,那么m 的值是 ( ) A 、3 B 、6 C 、9 D 、2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6、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2倍,分母缩小2倍后等于4 2 5 ,这个分数是。 7、边长为整数并且最大边长是5的三角形共有个。 8、一个圆锥高2分米,底面周长9.42分米,它的体积是。 9、4时1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度数是。 10、有一串分数1121123211234321;,,;,,,,;,,,,,, 1222333334444444;……中,6 19 是第个数。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共10分) 11、图中的长方形中的甲与乙两个三角形比较,甲比乙大。( ) 12、五个连续整数的和是m ,则其中最大的数是 25 m +。 ( )

数据库实验1-6参考答案

实验一SQL Server使用初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2000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2、掌握SQL Server2000的登录及注册。 3、掌握SQL 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4、熟悉查询分析器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预习 1、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你所知道的DBMS有哪些? 答:DBMS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常见的DBMS主要有:Oracle、db2、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SQLite、Firebird等等。 2、SQL Server 2000(2005)的安装步骤? 答:以企业版安装为例,步骤为: 将企业版安装光盘插入光驱后,出现以下提示框。请选择“安装 SQL Server 2000 组件” 出现下面对话框后,选择 "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 选择 "下一步",然后选择 "本地计算机" 进行安装。 在 "安装选择" 窗口,选择 "创建新的SQL Server实例..."。对于初次安装的用户,应选用这一安装模式,不需要使用 "高级选项" 进行安装。 "高级选项" 中的内容均可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整。 在 "用户信息" 窗口,输入用户信息,并接受软件许可证协议。 在“安装定义”窗口,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选项进行安装。 在“实例名”窗口,选择“默认”的实例名称。 在“安装类型”窗口,选择“典型”安装选项,并指定“目的文件夹”。 在 "服务账号" 窗口,请选择 "对每个服务使用统一账户..." 的选项。 在 "身份验证模式" 窗口,选择 "混合模式..." 选项,并设置管理员"sa"账号的密码。 最后按“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 检测安装:如果安装成功,应该能成功启动SQL Server,并且能和SQL Server 客户端连接上。 可以通过服务管理器来进行启动。

实验六:广域网协议配置(2012最新版)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学院(系):软件学院 2012年3月22日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六:广域网协议配置 一、实验目的 两台路由器之间的PPP和Frame Relay协议配置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配置路由器的方法和命令 3、PPP的基本原理及配置 4、Frame Relay协议的基本原理及配置 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 2台路由器、2台Pc机、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 {警告:路由器高速同异步串口(即S口)连接电缆时,无论插拔操作,必须在路由器电源关闭情况下进行;严禁在路由器开机状态下插拔同/异步串口电缆,否则容易引起设备及端口的损坏。} 1、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分别 将两台路由器的配置清空,以免以前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实验产生影响。2、在确保路由器电源关闭情况下,按照下图联线组建实验环境。配置IP地址, 以及配置PC 202.0.0.2 的缺省网关为202.0.0.1,PC 202.0.1.2 的缺省网关为202.0.1.1。

202.0.0.2/24202.0.1.2/24 AR18-12 AR28-11 3、在两台路由器上都启动 RIP ,目标是使两台PC 机之间能够ping 通。请将为达到此目标而在两台路由器上执行的启动RIP 的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你们的两台PC 机之间ping 通了吗?在缺省情况下,两台路由器的串口之间使用的是哪种广域网协议?(15分) 答: AR18-12: [RA]rip [RA-rip]network all AR28-11: [RB]rip [RB-rip]network 0.0.0.0 缺省情况下,两台路由器之间使用PPP 协议。ping 通截图如下: 4、PPP 协议PAP 验证配置: (1) 配置AR18-12为验证方,AR28-11为被验证方,然后测试两台PC 机 之间是否能够ping 通。请将在两台路由器上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15分) 答: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AB ⊥直线CD ,垂足为O ,直线EF 经过点O ,若35BOE ∠=,则 FOD ∠=( ) A .35° B .45° C .55° D .125° 2.晚上七点刚过,小强开始做数学作业,一看钟,发现此时时针和分针在同一直线上;做完数学作业八点不到,此时时针和分针又在同一直线上,则小强做数学作业花了多少时间( ) A .30分钟 B .35分钟 C . 420 11 分钟 D . 360 11 分钟 3.9327-,3-,(3)--,化简后结果为3-的是( ) A 9B 327- C .3- D .(3)--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C .对顶角相等 D .线段AB 的延长线与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5.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3=2(m ﹣x )的解满足(x+3)2=4,则m 的值是( ) A . 1 3 或﹣1 B .1或﹣1 C . 13或73 D .5或 73 6.有 m 辆客车及 n 个人,若每辆客车乘 40 人,则还有 25 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 45 人,则还有 5 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① 40m +25=45m +5 ;② 2554045n n +-=;③255 4045 n n ++=;④ 40m +25 = 45m - 5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7.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 .方程 110.20.5x x --=化成1010101025 x x --= B .方程 3﹣x=2﹣5(x ﹣1),去括号,得 3﹣x=2﹣5x ﹣1 C .方程 3x ﹣2=2x+1 移项得 3x ﹣2x=1+2

吸收与解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2 3 4 二、实验原理 ㈠、吸收实验 根据传质速率方程,在假定Kxa 低浓、难溶等] 条件下推导得出吸收速率方程: Ga=Kxa ·V ·Δx m 则: Kxa=Ga/(V ·Δx m ) 式中:Kxa ——体积传质系数 [kmolCO 2/m 3hr Ga ——填料塔的吸收量 [Kmol CO 2 V ——填料层的体积 [m 3] Δx m ——填料塔的平均推动力 1、Ga 的计算 已知可测出:Vs[m 3/h]、V B [m 3/h](可由色谱直接读出) Ls[Kmol/h]=Vs ×ρ水/M 水 101 1'29]/[ρρρρV M V h Kmol G B B B =?=?= 空气 标定情况:T 0=273+20 P 0=101325 测定情况:T 1=273+t1 P 1=101325+ΔP 因此可计算出L S 、G B 。又由全塔物料衡算:G a =Ls(X 1-X 2)=G B (Y 1-Y 2) 2 2 21 1111y y Y y y Y -= -= 且认为吸收剂自来水中不含CO 2,则X 2=0,则可计算出G a 和X 1 2、Δx m 的计算 根据测出的水温可插值求出亨利常数E[atm],本实验为P=1[atm] 则 m=E/P m y x m y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e e e e m 1 1221 112221 2 1 2ln = = -=?-=????-?= ?

㈡、解吸实验 低浓、难溶等] Ga=K Y a ·V 则: K Y a=Ga/(V 式中:K Y a Ga V ΔY m 1、Ga 的计算 已知可测出:y 2 ]/[h Kmol G B 标定情况:T 0 测定情况:T 1因此可计算出L S 、G B 。又由全塔物料衡算:G a =Ls(X 1-X 2)=G B (Y 1-Y 2) 0112 2 21 11=-= -= y y Y y y Y 且认为空气中不含CO 2,则y 2=0;又因为进塔液体中X 1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将吸收后的液体用于解吸,则其浓度即为前吸收计算出来的实际浓度X 1;二是只作解吸实验,可将CO 2用文丘里吸碳器充分溶解在液体中,可近似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浓度,其X 1*可由亨利定律求算出: m m y x 1 *1== 则可计算出G a 和X 2 2、ΔY m 的计算 根据测出的水温可插值求出亨利常数E[atm],本实验为P=1[atm] 则 m=E/P 1 12 21112221 2 1 2ln x m y x m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e e e e m ?=?=-=?-=????-?= ? 根据 e e Y y y y Y 换算成将-= 1 三、实验装置

SQL_Server_SQL实验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实验1 数据库操作 1.创建数据库: 操作1.1:创建一个test数据库,其主数据文件逻辑名test_data,物理文件名test_data.mdf,初始大小10MB,最大尺寸为无限大,增长速度1MB;数据库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test_log,物理文件名为test_log.ldf,初始大小为1MB,最大尺寸为5MB,增长速度为10%。 参考答案: create database Test ON primary ( name = test_data, filename = 'd:\test\test_data.mdf', size = 5MB, maxsize = unlimited, filegrowth = 1MB ) LOG ON ( name = test_log, filename = 'd:\test\test_log.ldf', size = 1MB, maxsize = 5MB, filegrowth = 10% ) GO 2.查看数据库属性: 操作1.2:使用T-SQL语句查看数据库test属性 参考答案: EXEC sp_helpdb test 3.删除数据库: 操作1.3:使用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test 参考答案: drop database Test 实验2 表操作 1.创建表: 操作2.1:创建学生表:

参考答案: USE test GO CREATE TABLE student ( st_id nVarChar(9) primary key NOT NULL , st_nm nVarChar(8) NOT NULL , st_sex nVarChar(2) NULL , st_birth datetime NULL , st_score int NULL , st_date datetime NULL , st_ from nVarChar(20) NULL , st_dpid nVarChar(2) NULL , st_ mnt tinyint NULL ) GO 操作2.2:创建课程信息表: 表名:couse 说明:课程信息表 USE test GO CREATE TABLE couse ( cs_id nVarChar(4) primary key NOT NULL , cs_nm nVarChar(20) NOT NULL , cs_tm int NULL , cs_sc int NULL ) GO 操作2.3:创建选课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