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经历的五个时期

化学经历的五个时期

化学经历的五个时期
化学经历的五个时期

新疆农业大学

化学前沿

题目: 化学经历的五个时期

姓名: 艾麦提江

学院: 化工学院

专业: 应用化学

班级: 应化112

学号: 115131247

指导教师: 阿不都瓦依提职称: 老师

2014 年5 月25 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化学经历的五个时期

摘要:化学的历史渊源,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的革命,给化学带来了新时期的曙光,使化学的研究深入到探索原子、分子、晶体内部结构的新阶段。在现代社会,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化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也日益完善,随着一些新概念的出现,化学出现了多个分支,形成了不同的分析领域。

化学的发展大概可分为五个时期

①化学萌芽时期

②炼丹、冶金和医药化学时期

③确立化学时期

④现代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⑤今日化学:计算机与化学生物与化学新材料与化学能源与化学环境与化学。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火是人类的第一个化学发现。火也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化学现象,是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从远古时代直至今天,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化学。人类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冶金和医药化学时期

在约公元前2 世纪开始产生了炼丹术或炼金术,进而推动化学从萌芽期发展到了炼金术。古代皇帝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炼金术的出现就逐步推动古代化学从实用性的化学工艺活动,转入到带有一定探索性的准实验性质的物质转变活动,使萌芽期实用性的化学得到发展,并为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到了16世纪以后,一些炼金术士开始制造医药,用以治疗人们的疾病。这推动了化学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医药化学时期,它标志着古代的化学从炼金术向科学化学过渡的开始。同时,德国和英国都在大力发展矿冶业,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这就推动了一些化学家从事于冶金的实践。炼丹术和冶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炼丹和冶金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确立化学时期

远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提出了朴素的原子学说。1661年,罗伯特·波义耳在《怀疑派化学家》文中提出了元素概念,其定义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提出了“燃素学说”。施塔尔认为,火是一各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由这种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称为“燃素”。1777年,拉瓦锡于提出了科学的燃烧学说-氧化学说,彻底推翻了“燃素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的开始。

接着在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确立了分子理论。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不仅从科学实践上,还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做了准备,这一时期成为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四现代化学

这一时期是化学史上又一次革命和飞跃的时代。物理学的革命,给化学带来了新时期的曙光,使化学的研究深入到探索原子、分子、晶体内部结构的新阶段。现代化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起始。人类早期的冶铁、冶金、炼丹等都是与无机化学相关的活动。19世纪中叶形成的元素周期律为现代无机化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以来,由于化学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兴起,无机化学又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在近50年中,人们对于新理论,新材料,高产出和低污染等的追求,促进了无机化学的发展。新兴的无机化学领域有无机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理论无机化学等。这些新兴领域的出现,使传统的无机化学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2. 有机化学

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认识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后来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他的研究工作为有机化合物元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在有机化学运用方面,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引入,使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方法向自动化、超微量化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核磁共振谱仪、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衍射光谱分析等已能用于测定微克级样品的化学结构。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合成路线的研究也已取得某些进展。未来有机化学的发展首先是研究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3.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是在1877年形成的学科。到20世纪初时,物理化学以化学热力学的蓬勃发展为其特征。吉布斯对多相平衡体系的研究、范托夫对化学平衡的研究、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学说、能斯特的热定理等都对化学热力学的重要贡献。

现代电子学、高真空和计算机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但使物理化学的传统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时间分辨率有很大提高,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谱学技术。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开始进入各种激发态的研究领域。

4.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在古代冶炼、酿造等工艺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高度的发展,那个时期是与鉴定、分析、制作过程的控制等手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炼丹术、炼金术等都可视为分析化学的前驱。18世纪的瑞典化学家贝格曼可称为无机定性、定量分析的奠基人。

近来分析化学中的新技术有激光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流动注射法等。分析化学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能源、医药、临床化验、环境保护等领域。

由于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使这门学科飞跃发展。现在一般把化学内容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五大类。

五今日化学

近年来,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化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也日益完善,随着一些新概念的出现,化学出现了多个分支,形成了不同的分析领域,运用比较广泛的有:

1.计算机与化学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用量子力学处理问题的能力,量子力学的应用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了。化学技术的改革,正在继续向着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快速、自动的方向发展。

2.生物与化学

化学研究扩展到生命研究的领域后,在蛋白质和核酸两大类生命基础物质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与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有关,要为全人类的衣、食、住、行,要为日益减少和稀缺的材料提供替代用品。开发能源、保护环境等都要靠化学作为强有力的助手。

3.新材料与化学

在21世纪,材料和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材料化学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材料设计、制备、组成、结构等的一门学科。它既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材料科学和化学科学领域的不断进展,作为新兴学科的材料化学发展日新月异。

4.能源与化学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能源工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过程,能源消费的90%以上依靠化学技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离不开以化学为核心的技术的发展。

5.环境与化学

目前,人类环境问题、能源资源问题摆在化学的面前,要求化学全力以赴加以解决:运用现代仪器技术和现代化学理论协调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因子,开辟合成反应的新途径,寻找新材料,降低反应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提高反应效率。

六结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嘉华赵匡华主编.《中国化学史》.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J.R.柏延顿著.《化学简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吴守玉高兴华主编.《化学史图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 郭保章著.《世界化学史》.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5] 亨利·M·莱斯特著.《化学的历史背景》. 商务印书馆,1982

[6] 柴勇. 中学生数理化报,2006,7:166-167.

科学家名人故事:化学家肖莱马的故事

科学家名人故事:化学家肖莱马的故事 共产主义者化学家肖莱马,当卡尔·肖莱马还健在时,伟大的革 命导师恩格斯这样称赞他:“这位朋友既是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者, 又是一位优秀的化学家。”在肖莱马逝世后,恩格斯特意为他写了一 篇传记性的悼文,对他的一生作出了全面的评价。为什么肖莱马能获 得恩格斯的这么高的评价呢? 从学徒工到化学家 卡尔·肖莱马于1834年9月30日诞生于德国黑森林州达姆斯塔 德城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父亲约翰是个穷木匠,母亲罗特是个纯 朴的家庭妇女,他们一共有9个孩子,卡尔是的孩子。1850年卡尔争 取到本城一所职业学校受教育,不过到1853年就回家境困难而辍学。 他非常喜欢化学,所以他来到一家药房当学徒。因为他勤奋好学,很 快成为药剂师的得力助手。1856年他来到海德堡一家药店当配药助手,在海德堡大学,着名的化学家本生正在主讲化学,肖莱马想方设法去 旁听本生的演讲。本生的精湛实验演示和生动的报告使肖莱马更向往 化学,这时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作一名化学家。 1859年,他仅靠自己谋生所积蓄的钱,投考着名化学家李比希主 持的吉森大学化学系。这是当时全世界青年化学家所向往的圣地。又 因学费不足,肖莱马只读了一个学期便离开了学校。好在这个学期里,因为他的发奋努力,学完了作为实验基础的分析化学课,通过学习和 训练,他基本上掌握了化学实验的技巧。同时在这学期内,他还听了 着名化学史家柯普的化学史课程,初步培养了他对科学史的爱好。离 校和失业并没有影响肖莱马对化学科学的追求。此时恰逢英国曼彻斯 特的欧文斯学院化学教授罗斯科招聘一名私人的实验助手,肖莱马闻 讯立即赶赴英国,只身远离祖国,来到英国这个工业城市,经过努力 终于成为罗斯科的实验助手。在这里他很满意,一是能够继续学习化 学的相关课程,二是能够更多地、又是独立地实行化学实验。从这时

化学的发展历程

化学的发展历程 化学的发展尽力了无比艰辛而漫长的探索历程,从原始人的砖木取火,到现代的基因工程,化学还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从无机到有机,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的巨大转变。其间,化学为人类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为人类的文明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纪元。与此同时,化学的发展也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依据奠定了物质基础,为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手段。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只会使用简单加工过的石块、树枝等进行狩猎、采集活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原始社会后期,金属工具的出现,是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从此人类用金属工具进行生产劳动,获取了更丰富的劳动成果,饥饿对人类的威胁大大减小。奴隶社会,青铜冶铸,制陶有了很大发展。商朝的奴隶工匠把铜、锡和铅放在一起冶炼青铜,炉高温达1000摄氏度左右,同时铸造出了许多容器、车马配件、兵器等。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春秋后期,我国已经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铁质工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广泛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又一次提高。在我国封建社会,四大发明相继传入欧洲、美洲对人类的文明造成深远影响。随后,化学制剂逐渐生产,简单的金属工具像机器,以及机械自动化发展,推动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近代文明。 首先,原始人发现了火,他们把它称为圣火,是神灵赏赐之物,能给人类带来温暖,能赶走野兽,能烧制香美的熟食。为了保持火种,原始人发明了砖木取火的方法。到十七世纪,英国科学家波义耳给元素下了较明确的定义,化学家们才开始燃烧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经历了燃素说后,法国科学家拉瓦锡证明燃烧不是放出燃素,而恰恰相反,且增加了质量,根本不存在虚构的燃素。 其次,人类开始认识周围的物质世界,但由于宇宙万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人们更陷入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之中。唯物派的智者们通过宏观世界的太阳、月亮、大地、山川河流等以及它们的运动状态进行了仔细观察和论证后,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些物质及其运动都是永恒的,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随人的而转移的客观实在的东西。唯心主义则认为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即:万

我的初中化学教育故事

我的初中化学教育故事 我是化学教师,我在化学的田野里,耕耘每一寸土地。 从无机到有机,从氧气到乙醚,从元素周期律到勒沙特列原理,哪里没有留下我的足迹。 什么王水的秘密,什么金属晶体,我都要刨根问底,任大自然变幻迷离,我向学生展示,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各种各样的药品试剂,都是我得心应手的道具,哪试管里的赤橙黄绿,是我向学生展示的,大自然的无限瑰丽。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哪管风风雨雨,我奔波在教室和实验室里,不怕氯气的刺激,哪管硫化氢臭气扑鼻,我终于迎来了乙酸乙酯醉人的香气。 我自豪,我是化学教师,我在化学的田野里,耕耘每一寸土地。 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二尺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心中的灯。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只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尽情欣赏学生的创造,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这些故事就像闪光的珍珠,点缀着我们科学教师繁忙而充实的教学生活,使我们平凡的教学生涯充满了欣喜...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心点燃希望之火》。 有一首歌最为动听,那就是师爱;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正如伟大作家冰心所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八年前,满怀着对教育的一腔赤诚,对学生的无比热

爱,我毅然踏上了教学之路。用我的爱心去谱写奉献之歌,去点燃学生希望的灯火。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朋友们,就让我们一起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个角落,让爱的雨露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灵。让我们用爱心去谱写一曲曲希望之歌,去铺筑一条条希望之路,去点燃一个个孩子心中希望的灯火吧。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整理版)

1.A rndt-Eister 反应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 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

2.Baeyer----Villiger 反应 反应机理 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 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 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 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

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 3.Beckmann 重排 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

反应机理 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 反应实例

化学家的励志故事

化学家的励志故事——舍勒 瑞典化学家舍勒只上过小学,从十五岁起在一家药房里当学徒。 用舍勒自己的话来说,他的许多化学知识和技能,都是那时“偷着学会的”呢! 有一天晚上,舍勒在钻研孔克尔的名著《实验室指南》时,对书中的一段论述产生了疑问。他多么想去药店老板的实验室验证一下啊!可是,刻薄的老板有规定,未经特殊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他的私人实验室。 夜深了,窗外寂静极了,只有秋虫偶尔发出唧唧的叫声。舍勒实在憋不住了,就点上蜡烛,偷偷溜进了实验室。他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突然,耳边响起一个严厉的声音:“谁在这儿?”他吓了一跳,猛抬头,只见旁边站着自己的同事格伦贝格。顿时,他心中象一块石头落地似的,变得轻松起来。因为,格伦贝格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啊! “这么晚了,你来实验室干什么?”格伦贝格不解地问。 “我实在睡不着呀。”舍勒指着桌上的《实验室指南》和实验装置,感慨地说:“你看,孔克尔的书上说,盐精和黑苦土不能混合。我想验证一下,看书上写的对不对。” “噢,原来如此。”格伦贝格关切地说,“不过,你可要注意身体呀,别熬得太晚啦!” “放心吧,我一定注意。另外,希望你替我保密,千万别让老板知道了。”

舍勒低声央求说。 格伦贝格默默地点了点头。 经过实验,舍勒证明了孔克尔的书上是把石墨和软锰矿混为一谈了。后来,他还用软锰矿制出了氯气。 舍勒就是这样,一有疑问就背着老板,偷偷地去实验室验证。天长日久,这位小药剂师终于跻身于著名化学家的行列。

化学家卢嘉锡的故事 九年级组徐新萍 “假如设计一座桥梁,小数点错一位可就要出大问题、犯大错误,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数,就是扣你把小数点放错了地方。”1933年,在一次随机的考测之后,区嘉炜教授这样开导卢嘉锡,他显然注意自己最喜欢的这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评分有点想不通。 区教授教的是物理化学,平时挺喜欢考学生,评分也特别严格。这回出的考题中,有道题目特别难,全班只有卢嘉锡一个人做出来,可是因为他把答案的小数点写错了一位,那道题目教师只给了1/4 的分数。 如何才能避免把小数点放错地方呢?在理解了教师重扣的一片苦心之后,卢嘉锡思索着。 从此以后,不论是考试还是做习题,他总要千方百计地根据题意提出简单而又合理的物理模型,从而毛估一个答案的大致范围(数量级),如果计算的结果超出这个范围,就赶此仔细检查一下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这种做法,使他有效地克服了因偶然疏忽引起的差错。 善于总结学习方法的卢嘉锡后来走上了献身科学的道路。发现,从事科学研究同样需要进行“毛估”,或者说进行科学的猜想。不过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因为探索未知世界比起学习和掌握现成的知识要艰巨复杂得多。在形成科学上的毛估思想方面,他首先得益于留心揣摩他的导师、后来两度荣获诺贝尔奖(化学奖与和平奖)的

初中化学教学小故事

初中化学教学小故事初中化学是的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是要有学习动机。因此有效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取得成就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探究酸(盐酸)、碱(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中和反应时,学生会提出很多不同的方案,有学生说: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具体操作是: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色,然后逐滴加入盐酸,此时若蓝色变成紫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也有同学说,这方法不好,因为“蓝变紫”分辩不清,应改成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红色变成紫色,证明它们发生反应;但前面一位学生马上反驳:那么做一个对比实验不是也可以吗?同学们对这两位同学的答案都表示赞同;第三位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用酚酞作指示剂,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盐酸后红色刚好变无色,就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发生了反应。第四位学生也说:可以用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液少许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若PH=7,就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发生了反应。 在教学中,有时上完一节课,通过自己查找有关材料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疑

惑,有时通过同行们的探讨来达到对某一个问题的一致看法,有时通过学生反馈建议来达到对教学的改进,有时通过实验解决存在问题,有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中成功之处等。总之,教学后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的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师学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一条重要捷径。

2018年有关化学家的名人故事-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有关化学家的名人故事 导语:化学家一般是指从事于近现代化学研究的科学家,有专制和兼职之分,在英国亦可指药剂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化学家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道尔顿发现色盲病 约翰.道尔顿(1766-1844)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808年他发表了《道尔顿原子学》,从而被誉为原子理论的创建人。为了纪念他,科学家至今还把他的名字用作原子量的单位。 奇怪的是,医学上有一种病叫"道尔顿病"。这里的道尔顿,不是别人,正是这位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那么,"道尔顿病"是一种什么病呢?为什么用道尔顿的名字命名?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呢! 那一天是圣诞节。青年道尔顿到街上去买了一双长筒袜,作为节日礼品,亲手送给母亲。母亲收到这份礼品非常高兴。她打开礼品盒一看,"啊,原来是一双长筒袜。"她感到颜色实在太鲜艳了,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太相称。 她笑着问道:"约翰,你的礼物真让人高兴,但是你怎么看上了这么鲜艳的颜色呢?"这使道尔顿感到有些奇怪。他不以为然地说:"难道深蓝的颜色还不稳重吗?妈妈。""什么?约翰。它和樱桃一样红呀!""不对,妈妈。是我亲手挑的,是深蓝色。""是红色,约翰。你的眼光不坏。"母亲重复回答。 道尔顿找来了弟弟。弟弟也说是蓝色的。而且,他俩对颜色的感受完全一样。可是,他的朋友们和他俩的识别力却不同。朋友们开玩笑说:"照你所说,你将永远也看不到女性美丽动人的面容。你会把她们面颊上那羞涩的红晕,看成一片浅蓝。" 从那天起,道尔顿才知道自己的色觉与别人不同。道尔顿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的发现。他不但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体验,还对周围的人做了各种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又经过多方考查验证,写出了一部科学著作--《论色觉》。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色盲病,而道尔顿既是色盲病的第一个发现者,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病人。 发现苯的结构

化学发展史简介

化学发展史简介 概述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看越来越大的作用。化学史大致分为: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木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责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藉,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即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了逐步的解决。 古代和近代化学史大事记 §我国有了青铜器;春秋晚期能炼铁;战国晚期能炼钢;唐代有了火药。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法国学家锡最早用天平和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并推翻了燃素学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雷利等陆续从空气中发现了惰性气体。 §1748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证明有机物可用普通的无机物制得。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1888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1890年德国化学家凯库蔓提出了苯分子的结构式。 §十九世纪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首先研究了分子间作用力。 §十九世纪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和植物学家布朗分别提出了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与

初中化学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初中化学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漳县金钟镇拉麻中学化学教师郝林贵翻开郝林贵老师的备课本,赫然映入眼帘的便是扉页上的这句名言。这句话写在他的备课本上更镌刻在他的心底,时刻提醒着他,不能让自己书写的历史有半点污迹。在他看来,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应是踏实沉稳的,这样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宽阔,以后回顾自己亲手书写的历史时,才能无愧于心。六年来,他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从未辍过班主任和教导副主任,他把培育一代新人作为最光荣、最圣洁的事业。不知疲倦的跋涉让他的青春变得厚重而美丽。有人说他是青年人的榜样,他说,要用如火的激情去点亮生命的航灯。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能够虚心地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同时向新分配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他现担任初中化学教学及学校教导工作。参加工作六年以来,他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上进,努力钻研,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经验向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参加工作第一年,他就勇挑重担,担任了九年级化学和九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他注意研究和把握中考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他总结发明了一套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深而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这一教学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终于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的,符合中考选拔的要求,也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2008年他所带班级的化学中考成绩在名列全县第一,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2009年他教的化学成绩在中考时取得了全县第二,得到金钟镇党委、政府及学校的表彰奖励,同年他又获得县委、县政府颁发的第五届全县优质课竞赛奖。2010年他所带化学成绩在中考中名列全县第二。郝林贵老师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努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一方面认真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探索开放、民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受到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引导指南。 在担任教学工作期间,他力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王某某是一个性格外向的男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很受老师喜欢,但是社会交往却比较复杂。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第二个学期初,在作文里他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奋斗。我已经不用奋斗了,我的前途很明确,那就是回家务农。在大家看来,他是属于“无药可救”了,从策略上讲可以放弃了。但是郝老师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能不能考进高中,继续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郝老师多次和王某某促膝谈心,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同时郝老师又通过多次家访,帮助家长重拾信心。工夫不负有心人,王某某最后以骄人的成绩考进了漳县一中,每每讲到这些事情,郝老师总会说:“我是他们的老师,我要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 他十分注重发挥学习兴趣小组的作用,十分注重班级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及学困生帮扶的作用。他所教的班级多次获得先进班集体的光荣称号。 三、争做优秀党员,乐于吃苦奉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郝林贵老师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年,在学校开展的教学改革展示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从参加工作至今,他连续多年担任过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和教导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尤其是在做学校的“两基”普九建档工作时更是如此。

化学家肖莱马的故事

化学家肖莱马的故事 共产主义者化学家肖莱马,当卡尔·肖莱马还健在时,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这样称赞他:“这位朋友既是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者,又是一位优秀的化学家。”在肖莱马逝世后,恩格斯特意为他写了一篇传记性的悼文,对他的一生作出了全面的评价。为什么肖莱马能获得恩格斯的这么高的评价呢? 从学徒工到化学家 卡尔·肖莱马于1834年9月30日诞生于德国黑森林州达姆斯塔德城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父亲约翰是个穷木匠,母亲罗特是个纯朴的家庭妇女,他们一共有9个孩子,卡尔是最大的孩子。1850年卡尔争取到本城一所职业学校受教育,可是到1853年就回家境困难而辍学。他非常喜欢化学,因此他来到一家药房当学徒。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成为药剂师的得力助手。1856年他来到海德堡一家药店当配药助手,在海德堡大学,着名的化学家本生正在主讲化学,肖莱马想方设法去旁听本生的演讲。本生的精湛实验演示和生动的报告使肖莱马更向往化学,这时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作一名化学家。 1859年,他仅靠自己谋生所积蓄的钱,投考着名化学家李比希主持的吉森大学化学系。这是当时全世界青年化学家所向往的圣地。

又因学费不足,肖莱马只读了一个学期便离开了学校。好在这一学期里,由于他的发奋努力,学完了作为实验基础的分析化学课,通过学习和训练,他基本上掌握了化学实验的技巧。同时在这学期内,他还听了着名化学史家柯普的化学史课程,初步培养了他对科学史的爱好。离校和失业并没有影响肖莱马对化学科学的追求。此时恰逢英国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化学教授罗斯科招聘一名私人的实验助手,肖莱马闻讯立即赶赴英国,只身远离祖国,来到英国这一工业城市,经过努力终于成为罗斯科的实验助手。在这里他很满意,一是可以继续学习化学的有关课程,二是可以更多地、又是独立地进行化学实验。从这时起,肖莱马总算实现了他的宿愿,步入了化学研究的大门。他一面自学,一面研究,很快取得到了许多成果, 1871年被破格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4年成为欧文斯学院的第一个有机化学教授。他在英国定居了30多年,一直到1892年逝世。 有机化学的奠基人 肖莱马对有机化学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对脂肪烃的系统研究。从1862年起,他从煤焦油和石油中先分离出戊烷、己烷、庚烷和辛烷,仔细地测定了这些脂肪烷烃的沸点等物理常数,分析了它们的元素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教育故事1

化学教育故事 化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化学问题 因为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捕捉适宜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进而可以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 例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学生对于下面新知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兴趣自然产生。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 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 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等等,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了解化学问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 任何束缚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进行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 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 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不仅使学生树立绿色食品、绿色环保、绿色化学的意识;而且可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去亲自体验,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就理解了知识,掌握了知识。 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新教材努力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画法剖析

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弯箭头代表一对电子的转移,弯钩意味着一个电子的转移,后者适用于自由基反应

1 有机反应机理入门 1.1 画路易斯结构式 先画出分子的骨架,环和pi键应准确无误,然后用氢原子完成其余的化学键。对于有机分子,骨架有时以简化形式给出。 画出孤对电子,使每个原子核外满足充满电子的结构:氢2个;硼、铝和镓6个;其它原子8个。最后结构式中的每个原子总的成键电子数可以通过数其核外的成键电子获得(包括共享电子)。 提示:画路易斯结构式可参考以下结构特征: (1) 氢原子永远在构的外围,因为它只能成一个共价键; (2) 碳、氮和氧有特定的键合模式。 在以下的示例中R代表氢、烷基、芳基或它们的组合,这种变化并不影响成键模 式。 ①中性的碳原子为4键。这4个键可以都是sigma键,也可以是sigma键与pi

键的组合(如双键和三键)。 ②带有单个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碳有3个键。 ③中性的氮原子(氮烯除外)有3个键和一对未成对电子。 键,带有一个正电荷。4正电荷的氮成④. ⑤负电荷的氮成2键,带有一个负电荷和2对未成键电子。 ⑥中性的氧原子成2键,带有2对孤对电子。 ⑦带正电荷的氧成3键,带有1对孤对电子。 (3) 有时磷原子和硫原子可有10个成键电子,这是因为磷和硫具有d轨道,可以扩展而容纳10个电子。 Lewis结构式是价键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反应机理的基础。 1.2 电负性 多数有机反应依赖于带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分子与带有负电荷(或部分负电荷)的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在中性有机分子中,部分电荷的产生依赖于电负性的差异。 电负性的数值最初由Linus Pauling在1960年确定。其数值越大,表明其吸电子能力越强,所以氟是吸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见表: 成键后,电负性大的元素的原子拥有部分负电荷,而且,双键结构的部分电荷比单键结构的部分电荷密度更大,这是因为双键上的pi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小,更易于流动。

九年级化学 化学家故事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化学家故事 医学上的贡献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生活在东晋时代,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制药家.公元281年,他出生在丹阳句容(现在江苏省句容县),家境清贫. 他无钱购买书籍笔墨,只好向人家借书阅读,用木炭练习写字.长大了当过官吏,后来辞职回家,专门从事科学研究. 葛洪从小喜欢读有关医药、保健和炼丹制药的书,还很留心民间流行的一些简便的治病方法.他把在广大的农村里搜集到的验方,结合自己学到的医药知识,写成了一本书,取名叫《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不是大部头的著作,但是非常实用."肘后"就是说这部书篇幅很小,可以挂在胳膊肘上随身携带,类似现代所说的"袖珍本"."备急"就是应急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一本"急症手册".这部书里的治病药方,都是容易得到的到处都有的草药,又便宜,又方便,更重要的是灵验有效,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葛洪很注意研究急病.他所指的急病,大部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急性传染病,古时候人们管它叫"天刑",认为是天降的灾祸,是鬼神作怪.葛洪在书中说: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我们都知道,急性传染病是微生物(包括原虫、细菌、立克次氏小体和病毒等)引起的.这些微生物起码要放大几百倍才能见到,1600多年前还没有发明显微镜,当然不知道有细菌这些东西.葛洪能够排除迷信,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的,这种见解已经很了不起了.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述了一种叫"尸注"的病,说这种病会互相传染,并且千变万化.染上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只觉得怕冷发烧,浑身疲乏,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时间长了还会丧命. 葛洪描述的这种病,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结核病.结核菌能使人身上的许多器官致病.肺结核、骨关节结核、脑膜结核、肠和腹膜结核等等,都是结核菌引起的.葛洪是我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科学家.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犬咬人引起的病症.犬就是疯狗.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疯狗病又叫做"恐水病".在古时候,对这种病没有什么办法治疗. 葛洪想到古代有以毒攻毒的办法.例如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里就说,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治不了病.葛洪想,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从伤口侵入人体,使人中了毒.能不能用疯狗身上的毒物来治这种病呢?他把疯狗捕来杀死,取出脑子,敷在犬病人的伤口上.果然有的人没有再发病,有人虽然发了病,也比较轻些. 葛洪用的方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含有免疫的思想萌芽.大家知道,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注射脑炎疫苗可以预防脑炎,注射破伤风细菌的毒素可以治疗破伤风.这些方法都是近代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免疫"就是免于得传染病.细菌和病毒等侵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本来有排斥和消灭它们的能力,所以不一定就发病,只有在身体的抵抗力差的时候,细菌和病毒等才能使人发病.免疫的方法就是设法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使人免于发病.注射预防针,就是一种免疫的方法(现代免疫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注射预防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葛洪对疯狗病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欧洲的免疫学是从法国的巴斯德开始的.他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巴斯德的工作方法当然比较科学,但是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 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一边长一边溃烂,人还要发高烧,十个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小瘢初起发黑,一年以后才变得和皮肤一样颜色.葛洪描写的这种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来所说的天花.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其实葛洪生活的时代,比雷撕斯要早500多年. 葛洪把恙虫病叫做"沙虱毒".现在已经弄清楚,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有一种小虫叫沙虱,螫人吸血的时候就把这种病原体注入人的身体内,使人得病发热.沙虱生长在

化学工业发展史

化学工业发展史 自有史以来,化学工业一直是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社会生活必需品和应付战争等过程密不可分的。为了满足这些方面的需要,它最初是对天然物质进行简单加工以生产化学品,后来是进行深度加工和仿制,以至创造出自然界根本没有的产品。它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等起着重要作用,足以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的化学加工 化学加工在形成工业之前的历史,可以从18世纪中叶追溯到远古时期,从那时起人类就能运用化学加工方法制作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制陶、酿造、染色、冶炼、制漆、造纸以及制造医药、火药和肥皂。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洞穴中就有了残陶片。公元前50世纪左右仰韶文化时,已有红陶、灰陶、黑陶、彩陶等出现(见彩图[中国新石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烧制的彩陶罐]、[隋代(581~618)烧制的三彩陶骆驼]、[西汉(公元前 206~公元25年)制作的云纹漆]" class=image>、[唐代(618~907)越州窑烧制的青瓷水注]、[中国古代炼丹白描图])。在中国浙江河姆渡出土文物中,有同一时期的木胎碗,外涂朱红色生漆。商代(公元前17~前11世纪)遗址中有漆器破片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漆器工艺已十分精美。公元前20世纪,夏禹以酒为饮料并用于祭祀。公元前25世纪,埃及用染色物包裹干尸。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世纪,

进入铁器时代,用冶炼之铜、铁制作武器、耕具、炊具、餐具、乐器、货币等。盐,早供食用,在公元前11世纪,周朝已设有掌盐政之官。公元前7~前6世纪,腓尼基人用山羊脂和草木灰制成肥皂。公元1世纪中国东汉时,造纸工艺已相当完善。 公元前后,中国和欧洲进入炼丹术、炼金术时期。中国由于炼制长生不老药,而对医药进行研究。于秦汉时期完成的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载录了动、植、矿物药品365种。16世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以前药物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此外,7~9世纪已有关于三种成分混炼法的记载,并且在宋初时火药已作为军用。欧洲自3世纪起迷信炼金术,直至15世纪才由炼金术渐转为制药,史称15~17世纪为制药时期。在制药研究中为了配制药物,在实验室制得了一些化学品如硫酸、硝酸、盐酸和有机酸。虽未形成工业,但它导致化学品制备方法的发展,为18世纪中叶化学工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早期的化学工业 从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化学工业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无机化工已初具规模,有机化工正在形成,高分子化工处于萌芽时期。 无机化工 第一个典型的化工厂是在18世纪40年代于英国建立的硫酸厂。先以硫磺为原料,后以黄铁矿为原料,产品主要用以制硝酸、盐酸及药物,当时产量不大。在产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业发展迅速。它和玻璃、肥皂等工业都大量用碱,而植物碱和天然碱供不应求。1791年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了解炼丹术和炼金术,了解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史料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了解化学、关注化学、学好化学、热爱化学、报效祖国。教学方法提供史料→教师引导→讨论归纳→激发兴趣→培养学科素养教具准备投影仪、史料胶片、物质样品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那就是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有趣 味吗?这门学科是怎么发展的呢?下面我们就学习化学发 展史。板书: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引言:在学习化学发展史以前,首先请同学们听三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994年的美国某地。那天,大学里面一座大楼失火了。“呜,呜,……”消防车问讯赶来。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火烧眉毛了,还不许我们进去?”消防队员着急的问。“不行,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原来,大楼里面的科学家们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一种化学元素──铀。为什么研究铀要那么保密呢?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781年,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

每当有朋友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表演。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下去。原来,瓶子里事先装进氢气和氧气,点火会发出爆炸声。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后,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子上有水。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890年。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那时侯,我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收获。一天,我坐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提问:同学们听完了这三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板书:一、从三个故事看化学发言:对同学们的发言有针对性的点评。讲述:故事一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是何等的重要。美国在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当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引起世人瞩目。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核弹的历史。故事二说明研究化学一定

有机反应和反应机理

十、反应和反应机理 有机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成键电子发生重新分布,原有的键断裂,新的键形成,从而使原分子中原子间的组合发生了变化,新的分子产生。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有机反应(organic reaction)。 一级反应:在动力学上,将反应速率只取决于一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 二级反应:在动力学上,将反应速率取决于两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称为二级反应。 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分类 协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相互协调地在同一步骤中完成的反应称为协同反应。协同反应往往有一个环状过渡态。它是一种基元反应。 自由基型反应:由于分子经过均裂产生自由基而引发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型反应。自由基型反应分链引发、链转移和链终止三个阶段:链引发阶段是产生自由基的阶段。由于键的均裂需要能量,所以链引发阶段需要加热或光照。链转移阶段是由一个自由基转变成另一个自由基的阶段,犹如接力赛一样,自由基不断地传递下去,像一环接一环的链,所以称之为链反应。链终止阶段是消失自由基的阶段,自由基两两结合成键,所有的自由基都消失了,自由基反应也就终止了。 离子型反应:由分子经过异裂生成离子而引发的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离子型反应有亲核反应和亲电反应,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发生的反应称为亲核反应,亲核试剂是对原子核有显著亲和力而起反应的试剂。由亲电试剂进攻而发生的反应称为亲电反应。亲电试剂是对电子有显著亲合力而起反应的试剂。 按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关系分类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作用,生成一个加成产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基团被其它原子或基团所置换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重排反应: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发生在同一分子中时,会引起组成分子的原子的配置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新分子,这种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消除反应:在一个有机分子中消去两个原子或基团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可以根据两个消去基团的相对位置将其分类。若两个消去基团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称为1,1-消除或α-消除;两个消去基团连在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则称为1,2-消除或β-消除;两个消去基团连在1,3位碳原子上,则称为1,3-消除或γ-消除。其余类推。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和还原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和其它原子的氧化和还原,可根据氧化数的变化来确定。氧化数升高为氧化,氧化数降低为还原。氧化和还原总是同时发生的,由于有机反应的属性是根据底物的变化来确定的,因此常常将有机分子中碳原子氧化数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碳原子氧化数降低的反应为还原反应。有机反应中,多数氧化反应表现为分子中氧的增加或氢的减少,多数还原反应表现为分子中氧的减少或氢的增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