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其理论景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这个时期,各种文化哲学理论都陷入偏激的争执和论战之中,各种理论群体和流派杂色纷呈,各种文化(艺术、文学、美学、哲学等)倾向更迭汰变。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后现代主义逐渐露出自己的头角,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

的“显学”。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也标示出它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的逻辑必然性。因此,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文化发展和精神流向的内在轨迹。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这一发展轨迹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成为整个文化逆转问题的焦点。这个问题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后现代主义源起的时间及其分期;二是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还是现代主义的继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

现代主义在西方文化近半个世纪的激荡之后,西方文化氛围和思维逻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30年代以后,它的内部诸多流派的松散组合的离心力以及自我发难和颠覆,加速了现代主义运动的解体。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发生发展起来,它一出现,立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不同寻常的逆转和撕裂,引起哲人们的严重关注。后现代主义绝非如有人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文艺思潮。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由这个高度去看文艺思潮,才会有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才会使其内在精神逻辑呈现出来。进一步说,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从此,后现代文化与美学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失效,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

上了商品的标签。复制、消费和平面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码。

当代重要思想家和理论家丹尼尔·贝尔、哈贝马斯、利奥塔德、杰姆逊、斯潘诺斯也对分期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看法。贝尔认为后现代主义是随“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而兴起的,是社会形态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因此,后现代主义产生于60年代;哈口马斯则认为后现代主义兴起于二战以后,是一股反现代性的思潮,必须加以对抗;利奥塔德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知识状态的集中体现,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对“元叙事”的怀疑和否定,所以,他把后现代的兴起看作是60年代中期的事;杰姆逊则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症候,标志着对现代主义深度模式的彻底反叛,其兴起时间是50年代,与消费的资本主义有着内在逻辑一致性。当代美国思想家斯潘诺斯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复制”,其世界观是一种重偶然性、重历史呈现性的“机遇”,其兴起时期应追溯到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在后现代主义兴起问题上,提出比较中肯切实意见的,是荷兰学者汉斯·伯顿斯。他在与佛克马合编的《走向后现代主义》(1986)一书中,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经历了四个衍化阶段。1934一1964年是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开始应用和歧义迭出阶段;60年代中期和后期,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一种与现代主义作家的精英意识彻底决裂的精神,禀有了一种反文化和反智性的气质;1972一1976年,出现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概念日趋综合和更具有包容性。这一发展轨迹,显示出这样一种内在逻辑:“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有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摈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注:柯勒:后现代主义:概念史的考察),载《美国研究》,1977年第22期,第13页。)

总结上述种种说法,基本上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的产物,它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胎(30年代)”中,(注:伊哈布·哈桑甚至认为,后现代主义

的“先驱”体现在这样一份名单上:斯泰恩、赛德、布莱克、劳特蒙、兰彼、雅里、左拉、霍夫曼、简杜现斯坦恩,后期乔伊斯、庞德、杜桑、阿达德、鲁赛尔、巴塔伊、布洛切和卡夫卡、见哈桑:《后现代转折》,1987年英文版,第88—89页。)并在二战以后与母胎撕裂,而成为一个毁誉交加的文化幽灵,徘徊在整个西方文化领域。

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其声势夺人并震摄思想界是在70年代和80年代。这一阶段,在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场世界性的大师级之间的“后现代主义论战”。到了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表现狂躁以后的疲惫,声势大减。据此,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之“后”,将是“新历史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但这一看法,尚未得到其他学者的证实。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靡欧美的文化思潮,使当代西方各种问题和困境在大暴露的同时,又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一场“革命的冒险”和“后现代转折”。这种颠覆性的逆转折标新立异,已远远超出艺术领域和文学领域,而深达哲学、科学哲学、心理学、宗教、法学、教育学领域。可以说,当代一流思想家无一不是站在思想最前沿问题上展开后现代主义论争的。要—一列出这一思潮所及的领域和有卓著建树的理论家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对后现代主要范围及领域的代表人物加以扫描式的鸟瞰,以期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

二、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矛盾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1919一)是得后现代风气之先的人。1973年,贝尔推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纽约,1973年版。)率先从后工业社会理论入手,直观后现代文化,占据了对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全景阐释的优越地位。

贝尔指出,之所以提出“后工业社会”概念,而不叫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或专业社会,乃是侧重于指出西方社会仍处于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旧的社会关系、现有的权力结构,以及资产阶级的文化都正在迅速消蚀。动荡的根源来自科技和文化两个方面。如果说,过去社会的“伟大修饰语”总是一个“超”字;超悲剧、超文化、超社会,

那么,今天我们似乎已经用尽超字,而只能以“后”(post)字取而代之。诸如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

后意识形态_后文学文化、后历史人类、后匿乏社会。因此,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用“后”这一个缀语,一方面是对业已逝去,另一方面也是对尚未到来的未来先进工业社会感到迷同的“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受”,意在说明人们正在进入的一种过渡性时代。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不前不后的“过渡间隙感”,贝尔意识到世界正处于新变革的前夜,而美国则已经先行看到新的曙光。据此,贝尔否定以生产关系划分社会形态,而主张按工业化程度把世界分为三种社会,从而展开了他自己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在他看来,后工业社会(美国)是不同于前工业社会(亚非拉各国)和工业社会(西欧、苏联、

日本)的新型社会。三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在

前工业社会中开展的“意图”是同“自然界的竞

争”,它的资源来自采掘工业,它受到报酬递减律

的制约,生产率低下;工业社会的“意图”是“同经

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它以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

为中心,利用能源来把自然环境改变成为技术环

境;后工业社会的“意图”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竞

争”,在那种社会里,以信息为基础的“智能技

术”同机械技术并驾齐驱。从时间视点看,前工业

社会具有面向过去的倾向;工业社会着重考虑适

应性调整,强调根据趋势作出推测和估计;后工

业社会具有面向未来的倾向,强调预测。因此,

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强调理论知识的

中心地位是组织新技术、经济增长和社会阶层的

一个“中轴”。后工业社会意味着新中轴结构和中

轴原理的兴起:从商品生产社会转变为信息或知

识社会;而且在知识方式上,抽象的中轴从经验

主义或者试验成败的修修补补转变为指导发明和制订政策的理论和理论知识的汇编。

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一书中,更进一层地展开对后现代文化的研究。贝尔将现代社会当作不协调的复合体,它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相加而成。他提出三领域对立学说,作为自己文化总体批判理论的出发点。认为历时200多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形成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冲突。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三个领域之间价值观念和品格构造方面的矛盾将更为尖锐。

贝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简单地排列社会领域的矛盾形式,而是紧紧围绕“文化”这一中心,展开后现代文化剖析。在经济主宰社会生活、文化商品化趋势严重、高科技变成当代人类图腾的压迫局面下,变革缓慢的文化阵营步步退却抵抗,强化自身的专利特征和自治能力。人文科学在自然科学全面侵占的处境下,呼吁为科学技术和人文科

学“划界”,以争得一块合法生存的地盘。但文化本身的积淀性和扬弃性,完全不同于科技的革命性和创新取代性。科技以不断推翻陈说、标新立异而高歌猛进;而文化却不能完全丢掉自己立足其间的历史和传统,相反,它步步退却(寻根),不断返回存在的本源去发现生活的意义。

贝尔从新保守主义立场出发,对现代主义的精神裂变、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展开批判。他认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冲动力被导入高度拘束性的品格构造,它的精力都用于商品生产,并形成一种惧怕本能、自发和浪荡倾向的工作态度。在美术和文学中,资产阶级的趣味也倾向于平庸无聊的英雄崇拜。而艺术家则不断自我膨胀,以人取代上帝,对功利、专制、拜金主义深恶痛绝,大加挞伐,并以其全新的叛逆姿态,否定和批判资本主义传统价值体系,逐步形成与经济体制分庭

抗礼的“文化霸权”。造成这一畸形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精神的两面中的“宗教冲动力”因遭科技理性的打击和“世俗精神”的贬斥(剥离神学外壳和斩断超验纽带)而耗尽了能量,经济冲动力成为社会冒进的尺度本身,发展与变革即是一切,读神成为社会世俗化的节日,这个畸形的社会因丧失了终极意义的给出而使人生变得没有目标和意义。

现代主义不断宣布新的美学,新的形式,新的风格。然而这些“主义”现在成了“明日黄花”,所有的“主义”(isms)现在都成了“过时

论”(wasms)。没有中心,有的只是边缘。现代主义在这疯狂的一浪压一浪的渲泄中耗尽了自己,创造的冲动逐渐松弛,反叛已经成为秩序,批判也已沦为空谈。现代艺术开始丧失它的批判力量,象一只泼尽了水的空碗,徒落下一个反叛的外壳,其原有的刚健的震惊力萎缩成花哨浅薄的时尚,它藉以哗众取宠的实验性和超脱感也日益琐碎无聊,甚至,艺术试验形式也变成了广告和流行时装的符号象征。

贝尔对现代主义的进一步推进而达到的现代主义巅峰状态——后现代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他认为,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发展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它把现代主义逻辑推到了极端。贝尔站在新保守主义的立场上,通过后现代精神、文化、美学、文艺批评等多方面考察,认为成为反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极端扩张而导致的文化霸权局面,它意味着话语沟通和制约的无效,鼓励文化读神与信仰悼亡。

在贝尔看来,后现代主义比现代主义更“现代”,是现代主义的推进,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后现代主义反对美学对生活的证明和反思,张扬非理性,这必然导致对本能的完全依赖;艺术成为一种游戏。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现代艺术的界限,认为行动本身即艺术,艺术即标新立异;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消失了,艺术所允诺的事,生活就会加以实践;抹煞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是艺术种类分解的更深入的一个方面,绘画转化成行动艺术,艺术从博物馆移入环境中去,经验统统变成了艺术,不管

它有没有形式。这一进程大有毁灭艺术之势。

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一种反文化。其目的是通过对人的感觉方式的革命,而对社会结构本身加以改革,以反文化的激进方式,使人对旧事物一律厌倦而达到文化革命的目的。因此,这是一种以反文化为其内容的新文化,对传统文化而言具有特殊的历史蕴含,它既是终结,又是开端。

后现代美学是一种视觉美学。视觉美学否定艺术的单一等级观念,视觉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方面。电影、电视、声音和景象造成的巨大冲击力、眩晕力,成为审美主导潮流。视觉艺术为现代人看见和想看见的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的机会,这与当代观众渴望行动、参与、追求新奇刺激、追求轰动效应相合拍。至此,传统艺术解体了。后现代主义抨击传统艺术所保持的观念:艺术不是生活,因为生活是短暂的、变化的,而艺术却是永恒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艺术和文化的轨迹,已经从独立的作品转移到艺术家的个性上,从永恒的客体转移到短暂的过程中。艺术不再是观照的对象,而是一个行为,一个事件。这标志着艺术家感情化艺术除力的匿乏,已经退化到直接震动感官的地步。

贝尔在分析了后现代文化特征以后,对其文化混杂倾向和所谓“反文化”的偏激冲动表示深切的忧虑,认为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贝尔认为,后现代社会中人所具有的两种体验世界的方式:外部世界的迅速变化导致人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的错乱,而宗教信仰的混灭,超生希望的失落、以及关于人生有限、死后万事空的新意识铸成自我意识的危机。后现代艺术的冲动原是想超越这些苦恼:超越自然,超越文化,超越悲剧———去开拓无限。可惜,它的动力仅仅出自激进自我的无穷发展精神,因此,当它以破碎的艺术去对抗破碎的世界时,就已注定它最终无法将心灵的碎片重新聚合起来。这样,人们就走到一个生命意义匿乏的“空白荒地的边缘”。

因此,必须重新拥有一种新宗教或文化学科。因为尽管现代文化处于混乱之中,我们仍能期待某种宗教答案出现。在贝尔看来,宗教是人类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生存“总秩序”及其模式的

认知追求;是对建立仪式并使得那些概念神圣化的感情渴求;是与别人建立联系、或形成一套将要对自我确立超验反应的意义发生关系的基本需要;以及当人面对痛苦和死亡的定局时必不可少的生存观念。

贝尔相信,宗教能够重建代与代之间的连续关系,将我们带出生存的困境之中,那是人道和友爱的基础。在后工业社会中,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不再是自然和机器问题,而是人与人、人与自我的问题。新宗教在人际关系和个人对社会的重新认识上,可以修复人们破碎了的信念,从而成为维持社会统一的精神支柱。唯有重建精神崇拜,资本主义社会才能恢复它赖以生存发展的道德正当性和文化连续性。贝尔一再强调精神价值的重要,希冀重建新宗教,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

然而,贝尔的新宗教似乎并不能解决后现代文化失落的问题,甚至,他那新保守主义的立场和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矛盾态度,引起了另一些学者的不满,更多的学者加入沸沸扬扬的后现代论争之中。

三现代性对抗后现代性

如果说,贝尔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并揭示出后现代文化矛盾,最终以走向新宗教为归宿的话,那么,哈贝马斯(J -rgen Habermas,1929一)则是从批判哲学的角度出发,考察为什么人们急于通过“现代”这一历史处境走向“后现代”。就是说,哈贝马斯力图弄清楚,现代性为何成了问题,遭遇到危机?现代性是否已经终结?哈贝马斯坚持认为,现代性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尚未完成,它具有开放性,远未终结。因此,后现代性是不可能的。

哈贝马斯认为不能走向贝尔所谓的“新宗教”,而只能走向重建“新理性”,在知识的可靠性和意识形态批判上(合法性问题),建立交流活动理论,从而重振现代性。哈贝马斯后期集中力量讨论后现代问题,他在《现代性对抗后现代性》(1981年)和《现代性的哲学话语》(]98年,剑桥)中,抨击贝尔和利奥塔德各自不同方面的“反现代主义”倾

向,呼吁从左右两个方面抵制后现代主义的进攻:一面是以贝尔为首的美英新保守主义将现代危机归

罪于文艺现代性,并对其加以驯化规约;另一方面是法国后结构主义福科、德里达、利奥塔德的过激反叛和消解,导致对理性的全盘否定。以理性为标志的现代性出了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展示出对现代和后现代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成为半个世纪理论风云的焦点。

自启蒙主义以来,理性就成为哲人们至上的权威,理性成为传统学术领地上供奉百年的君主。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受空前惨祸,惊魂未定的哲人痛感理性的脆弱,人们开始怀疑启蒙和理性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率先以《启蒙辩证法》(1944年)一书,拉开了对启蒙进行审查和批判的序幕。其后,马尔库塞从左翼(激进)、哈贝马斯从中路(折衷改良派)、福科、德里达从右翼(保守派)对启蒙进行了清理或批判,并各自得出不同的结论。

哈贝马斯继承批判理论精神,考察工具理性膨胀后的启蒙意。识形态的强硬推进造成社会制度的颓变。他认为,历史哲学所持存的历史发展必然产生进步的乐观主义观点是“不足取的”,(注: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法兰克福,1971年版,第336页。)而马尔库塞科技发展而人性沦落的技术悲观主义的观点同样是片面的。(注:同上书,第347页)在马尔库塞看来,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科技,而在于日益官僚化的行政机构。哈贝马斯看到了西方现代文化所面临的危机,但他不同意到近代文化母体中去寻找孽因,将标志西方近代文明的“启蒙”“理性”当作祸源的作法。他并不认为近二百年来带领整个西方文明进入现代文明高峰的“现代性”大潮——启蒙、理性。正义、主体性、人本学就此会突然枯竭。他要考察现代性危机,同时,也要彰明向“现代性”进攻的进程。哈贝马斯的问题现在是:后现代是何以被提出的?向“现代性”进攻的历程是否能说明后现代必然成为可能?“后现代性”的提出,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而现代性是否真的终结?哈贝马斯的回答是否定的。哈贝马斯认为,必须首先弄清楚向现代性进攻的历史发展脉胳,才能更深一层地去审视“现代性”的命运。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从启蒙运动诞生以后,就不断遭到进攻,黑格尔是使“现代性”产生动摇的关键人物。而到了近代,这种进攻在黑格尔后学、尼采,以及尼采后学那里愈演愈烈。哈贝马斯通过谱系学分析,指出二十世纪后尼采主义以两个方向进一步发展了后现代性。一条是法国哲学家巴大勒(G.Bataille)、德勒兹和福科的“新尼采主义”,另一条是德里达、福科等人的“解构主义”。

哈贝马斯对黑格尔、尼采、后结构主义这一条对现代性进攻的历程加以清晰地勾勒,指出这是就主体性、总体性、同一性、本源性、语言深层结构性所进行的全面颠覆,而代之以非中心、非主体、非整体、非本质、非本源。在哈贝马斯看来,这种后现代思潮对“现代性”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必须加以清理;重振“现代性”。

在对向“现代性”进攻的历程研究之后,哈贝马斯感到后现代思潮其来有自,不可轻视。为了捍卫“现代性”,哈贝马斯对向现代性“进攻”进行批判,在批驳的基础上,提出“后现代性”是不可能的,必须重建“现代性”的观点。

“现代性”在黑格尔后学、尼采及其新尼采主义、解构主义的攻击下,导致主体性丧失、同一性消解、整体性解体、中心消散,而最终导致“哲学的终结”(the end of philosophy)。(注: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年英文版,第三章)

“后现代性”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体性尚未充分发展.它仍在“权力”慨念中闪现出“生命”的底色。启蒙以来的理性也未被完全消解,仍

与“话语”粘连。而且,“现代性”是一项“尚未完成的计划”,(注:哈贝马斯:《现代性对抗后现代性》,《新德国批评》,1981年冬季号,第22期)它是向未来敞开的,它的启蒙理想尚未实现,它的使命尚未完成,它的生命远未终结。加上“后”这字同缀去超越“现代性”,就目前来说、尚为时过早.一切研究都应沿着“现代性”的道路前行。

哈贝马斯认为.自己必须成为“当代性”法庭上的辩护人——为现代性辩护,捍卫其合法性,并以此来抵抗以贝尔、利奥塔德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他认为那些标新立异的年轻人,打着后现代的旗帜,行反现代之实,他们敌视理性、主体性、总体性,抛弃现代主义的未竟大

业,抛弃启蒙时代以来所标榜的理想。对哈贝马斯而言,后现代主义就是明目张胆的反现代主义传统——是中产阶级品味庸俗者的大逆流。后现代主义以反现代主义形式和价值为其特征,背叛遗弃了大量保存于传统文化中的希望、价值和真理。社会的巨变使得植根于前技术社会的道德伦理、审美意识、语言逻辑、价值特性纷纷归于无效,失去其合法性根基和同社会对立的异己与超越能力。

哈贝马斯不同于贝尔和马尔库塞之处在于,他看出了后现代的种种弊端,看到了传统意义上的“理性”已经遭到毁损,主体正在丧失。但他认为不应象贝尔那样去寻求一种新宗教,也不应象马尔库塞那样仅仅去寻绎一种“新感性”,而应十分清楚这一点:传统意义上的理性已显出诸多弊病而遭毁弃,但彻底否定理性又是不可能;现代化如韦伯所说

的“理性化”的蓝图是一项未完成的工程,从启蒙时代开始设计定向,但却在具体实践中一再出现偏差而走入歧途。问题的实质在于,未能按照科学、道德、艺术各自不同的范式去发展合理的理性化制度。哈贝马斯的选择是:不放弃启蒙理想,而是反过来纠正原设计的错误和实践的偏差,重新调整和完成理性的重建和修复,建立新理性图式——交流理性。

哈贝马斯所面对的西方世界这个庞然大物出了问题。而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文明危机的疗治(批判理论)遇到了许多问题:它排斥科学性的反理性主义在科技日益发达并深入大众生活的今天显得已是强管之末;它奉行的性解放已逐渐被人摈弃;它鼓吹的冒险主义策略所引起的社会混乱使人们对其持怀疑态度。在这种境下,哈贝马斯努力寻找出路,试图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加以修正:首先,否弃了其反现代的倾向,以重振“新理性”为自己的目标;其次对科学技术采取宽容态度,将批判的重心移到文化、语言批判上。其批判的社会理论的主要脉络已在近年中明确形成了。可将它描绘为一个由三层次或三个子方案组成的研究方案:①最基础的层次由关于交往的一般理论所构成,哈贝马斯称之为普遍的语用学;②中层次以基础层次理论为元本,服务于一般的社会化理论的建构,并且通过发现交往性资质的理论来完成;③最高层次以前两个层次为基础,展示出一种社会进化理论,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

建。总之,哈贝马斯将科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中有益成分吸收到批判理论中,表现出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与科学哲学思潮合流的趋向。他扬弃了人文思潮和科学思潮的片面性,进而创立一种全面系统的“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特别注重“话语”(discours)的分析。他注意到贝尔的说法:后工业社会的逻辑便是阻绝人的交往方法,使人的交往和行动失去明确的意义。他也注意到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干预主义倾向不断加剧,经济制度和行政制度发布的命令已侵入了交往者赖以生存

的“生活世界”(Lebenswel),因而造成了一些矛盾和冲突。虽然这些矛盾不再呈现出阶级冲突的形式,但是它限制、控制了人的交往,因而造成主体之间的相互“不理解”。这时,主体之间本来进行的“对话”变成了“争辩”;交往的双方“各自为自己的主张或行为进行辩解,因而随意对待作为行为基础的规范。……这时,规范似乎成了辩解的需

要。”(注: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法兰克福,1982年,第三版,第170页)这样的交往行为当然是不合理的,它是一种“被歪曲的交往行为”。社会的弊端、矛盾、冲突均由此产生。因此,哈贝马斯要求交往合理化,即要求交往不受国家、不受经济制度和行政制度的干预,使交往者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没有任何强制的生活世界上。在这合法性要求下,哈贝马斯认为,必须把阻绝“言路”的“后工业文化逻辑链条”打断,使人们关闭的心灵敞开,通过语言使人们的“争辩”转化为“对话”。

可以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中,通过对话、交往获得共识的价值观,通过理解达到合理的意见一致的真理,通过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平相处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就是哈贝马斯近二十年来精心构架的“新理性”图景。

哈贝马斯尤其重视语言所具有的揭示文艺美学的生命意义昭示作用。他认为,语言是我们的需要的构成要素,语言烛照而向我们启露情境(情境往往带有情绪色彩)。语汇的改变,是语言的世界图像(Linguistic world一nicture)的改变的一部分。在此维度上,艺术与文学从整个语言的世界图像分化出来,进入一个自成逻辑的领域,禀有了

自主性。于是,文学与艺术批评的传统建立起来,这个传统努力重新整合创新的美感经验,把这些原本“无言”的经验转化为寻常语言,进而成为日常语言的沟通实践。

毫无疑问,哈贝马斯的用意和出发点是可取的,然而他真的阻绝了后现代的进攻,而宣告其是不可能的吗?他真的重振了理性,而建立了新理性吗?他的目标似乎尚未达到,因为理论与实际之间并不仅仅是只隔一层纸。

哈贝马斯对“后现代性”的对抗,引起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德的激烈批驳,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法国式的“解中心”Necenteredsubject)和德国式“整体性”(totalw)的哲学向度的对立,另一方面也可窥见其禀性差异和精神上的历史宿怨。

四、后现代知识状况与出路

当哈贝马斯以一种“新理性”眼光在文化领域追巡,并依据“整体性”原则构筑起“交往理论”,以期打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隔膜而达到交流的认同和普遍共识时,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德(JeanFrancois Lyotard,1924一)以独特的“去中心”视界,将后现代是否可能的问题转化为后现代时期知识状态的研究。他在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叙事危机的考察中,一方面批判了哈贝马斯的整体观、交往理论和共识真理观,另一方面展示了一个后现代学者独特的时代敏锐感受力和消解同一性、对整体性开战的决心。

作为一个思想家,利奥塔德在70年代就敏锐地把握到“后现代主义”问题。他注意到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的分析,也注意到哈贝马斯对抗后现代的雄姿(尽管他对此颇多微辞,并演变成二人之间的论战),但他并不认为后现代是可怕的,要以所谓的“新宗教”去救治,以“新理性”来对抗。利奥塔德感到后现代氛围标志着历史气候的深刻变化,标志着对一种永恒的幻象的承诺的失效。不管你采用怎样悲灭们人的态度也阻挡不了后现代的来临,因此,倒不如以一种真正的多元、宽

容、“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语)的态度去对待。他甚至认为,那些一心想成为“历史的把犁人”的思想家,却有可能对历史的阻挡而成为“历史的‘肥料”’。因此,利奥塔德与哈贝马斯的观点截然相反,应重新检验“合

法性”问题,揭露哈贝马斯所张扬的“交往理论”和“普遍共识”下面掩盖的回归统一、重树霸主地位的实质。

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必然使利奥塔德在众多的研究方向中,确立唯一咱9方向:对后现代知识状态的考察,看看这牵涉到社会、人、知识分子、未来世界、科技、进步、幸福的“知识”在进入后现代时期时,究竟出现了什么病态症候?究竟发生什么危机?而对应的策略是什么?这些就是他《后现代状况:知识的报告》)(1979年)这一富于挑战的著作的主要内容。

知识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这一转变,在时间上可以说从50年。代末期即已形成,在性质上,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知识是一种“话语”。现代最先进

的“科技”无一不与“语言”相关.如语音学、语言学理论、传播学和控制论、电脑语言、信息传播、数据储存及流通、电传学、电脑终端机等,已经改变了传统知识两大功能即知识研究功能和知识传递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本质产生了重要变化:大规模将知识移入电脑,使知识成为可操作运用的资料,所有知识都必须转化为电脑语言,任何无法变成数字信码而加以传递的知识都将被淘汰。这样,不易精密化、电脑化的人文科学似乎前途未卜。

其次,随着电脑霸权的形成,一种特殊的逻辑应运而生。知识者过去由心灵和智慧的训练获知的方法已经式微,现今的知识者以一种彻底“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淡漠道德灵魂之维的修养而奉行商品世界那冷冰冰的操作伦理。后现代知识

不再以知识本身为最高目的。知识失去了“传统的价值”,而成为商品化的重要领域。更令人担忧的是,应了培根的名言:知识即权力。知识与权力整合,知识(科技知识)成为一种当代“话语”,一种压迫。排斥、控制的权力形式。这必将导致一个“新的战场”出现,即如同过去人类为控制领土开发天然资源而战,而今则为信息的控制权而战。

再次,科学如今与社会进步的距离加大了,前沿科研领域(诸如量子论等)呈现出规律反常,验证证伪,前后矛盾,中心消散等非稳定随意状态.因此,科学一变积累模式和稳定形态,为求新而求新,生产未知成为当代科技的第一需要和首要目的。后现代状况下的科学技术终于同叙事知识(人文科学)同源母体中撕裂出来,它在洋洋得意地否定人文科学合法地位之时,殊不知也铸成自身的“合法性危机”。

利奥塔德的总体目标是以“叙事危机”(The crisis ofNarratives)为中心,展示后现代的文化变迁图景。因此,他将知识问题放在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构架中,在叙事知识与科技知识之间做出区别。

叙事知识和科学知识构成人类文化相辅相成的双元,作为具有不同内在规则和合法性的两类知识,不可以前者来判断后者是否成立及效能如何,也不能以后者断定前者。这是因为两类知识的评估标准不同。然而,科学禀有一种强劲的“知识意志”,当他从萌芽时期的叙事知识母体中衍生出来时,便一再对叙事话语的正确性提出质疑和挑战。叙事知识将科学话语看作叙事文化家族里的一个“变

种”(Variant),因此总是对科学的侵吞和否定采取宽容退让的态度,并逐步放弃整体维系功能,并割让自己的地盘。而科学却步步进逼,认为叙事知识缺乏根据,永远无法用证据来证明其合法性。这种人文科学容忍退让,自然科学步步扩张,成为“文化帝国主义的全部历史”。这种“不平等关系”导致当代西方的不治之症:科学知识在否定叙事知识之后,因其单一的话语和仅仅指涉真实观,而无法完成文化意识的替代,也无法具有人文科学的多种价值关怀和多种社会效益。科学独霸的内在冲动在损毁叙事知识的历史根基时,也使自己置身一个共时性平面上,导致包括它自身在内的普通知识的“非合法化状态”。 利奥塔德在分析了知识的状况:知识地位的变化和叙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范式不可通约”以后,直接切入“合法化危机”问题,而展开对哈贝马斯的批判。如前所述,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是一种连锁式危机,由经济危机、管理危机向同一性危机和生存意义危机发展,最终因科学成为意识形态,而造成意识形态(科学)合法性危机。为解救这一危机,哈贝马斯提出交往理论,以达到普遍共识,使社会得以重新协调而消除危机。这种通过交往理论使社会以进化的方式跃入一个新理性社会的憧憬,被利奥塔德斥之为“整体性”哲学传统所留下的令人无法接受的残渣,因为,在整体性的压力下,强求沟通共识,很容易在貌似平等的“交往”中,造成另一形式的霸道,并会导致各种语言游戏的异质特色的破坏,形成新的思想控制和独裁统一。

利奥塔德对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极广泛的研究。进而认定:传统的合法化因时过境迁而失效,只有通过“解”合法化(delegitimation),走向后现代的话语游戏的合法化。换言之,那种以单一的标准去裁定所有差异也统一所有的话语的“元叙事”(Metanarrative)已被瓦解,自由解放

和追求本真的“两大合法性神话”、或两套“堂皇叙事”已消逝。如此一来,科学真理只不过是多种话语中的一种“话语”而已,与人文科学“话语”一样,不再是“绝对真理”。因此,把当代科学重新加以合法化,意味着应该尊重各种话语的差异,依照不同的游戏订出不同的规则。各种话语游戏之间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也不可互相侵吞。

在利奥塔德看来,启蒙运动促使科学求真与自由解放齐头并进,造成两套堂皇的合法化叙事。一是以法国革命为代表的关于自由解放的“堂皇叙事”(grand narrative),富于激进的政治性,其特点是注重人文独立解放的思考模式;二是以德国黑格尔传统为代表的关于思辨真理的“堂皇叙事”,注重同一性、整体性价值的思维模式。这两

种“神话”(MythS)观念以冲突对立的交互出现的状态,为制度化的科学研究辩护。这种“解放的英雄”(nero otliberty)和“知识的英雄”(hero of knowledse)以一些堂而皇之的叙事,如精神辩证法、意义的阐释、理性主体的解放、财富的创造,为追求真实和追求正义作了承诺,并导致了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主体性极端膨胀,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后果:科学在追求真理的要求中,一方面逐步解拆牛顿式宇宙论殿堂,同时,使科学更进一步地占领人文科学地盘,并宣告作为同源叙事的人文最高范式和整体叙事的失效。

后现代来临,在知识领域悄悄地进行着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研究的范式发生了逆转:由外在呼唤人性解放、理想、正义等堂皇话语转入人的意识拓进,语言游戏和结构分析,由追求传统同一性辩证法转到现代否定辩证法;(2)学者的使命变了:不再具有“元话语”,转而日趋精细剔解与局部论证;由知识的启蒙变为知识专家控制信息;(3)教育的本质变了:学生不再是关切社会解放的“自由精英分子”(liberal elite),而是在终端机前面获取新类型知识的聆听者;教师再也不是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导师,其地位将被电脑信息库所取代,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教师,而是终端机;学校中心场所不再是教室、图书馆,相反,“数据库成了明日的百科全书,其所存信息,超过了任何听者的容量和接受力。数据库成为后现代人的本性(注:参阅利奥塔德:《后现代状况》,1981年英文版,第11章和第12节。)

后现代知识最为推重的是“想象力”,具有这种不断创新的想象力,就具有了将分离的知识有系统组合并迅速清晰表达的可能。“想象力可以包容整个后现代的知识领域。”这使得后现代知识追求“不稳定

性”(Instabitities)而拒斥稳定系统和决定论。

提出上述观点以后,利奥塔德对哈贝马斯的合法性和共识理论进行清算,认为人类话语交往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共识,而在于追求谬误推理。

究极而言,后现代的特色不求同(所以不需要什么共识),而是求异。后现代达成正确思想的实现靠的不是同一性的中心维系作用,而是靠语言游戏的异质多重本质。一切都是可能的,怎么都行,只要语境变了,结构变了,关系就变了。在游戏规则上则打破中心论和专家式的一致性,以更深广的气度去宽容不一致的标准,以一种多元式的有限元话语,创立后现代知识法则:追求创造者的谬误推理或、矛盾论,倡导一种异质标准(incommensurabilite)。这就是利奥塔德在承认知识的非合法状态后,重新确立的后现代合法方式。

平心而论,利奥塔德与哈员马斯之争,反映了西方思想最前沿的思想交锋。尽管利奥塔德近乎偏执地反对哈贝马斯的整体性、“元话语”理论、“透明的交往”和“普遍共识”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注:理查·罗蒂的意见值得重视。他说:“我们可以赞同利奥塔德,因我们不再需要元话语;但我们也赞同哈贝马斯,因我们不愿陷入没有主体的干枯窘境。我们同意利奥塔德的观点,研究超历史的主体的交往能力,对增强我们对社群的认同感没有什么帮助;但我们仍坚持这一认同感的重要性。”见罗蒂:《哈员马斯与利奥塔德沦后现代》,载理查J.伯恩斯坦编《哈贝马斯与现代性》,剑桥,1985年版。)他消解主体性,害怕陷入有关“主体”自由解放的元话语中;他远离一切加之于他的制度和限制,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被造成这一制度的恶势力所利用;他力求淡化叙事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区分,力图争得人文科学的当代权利;他看知识境况的不同往昔,而提倡多元性、游戏理论和宽容的后现代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对待和深入研究的。

后现代境况的不同往昔,使后现代文艺美学发生了变化。那么,后

现代是什么呢?后现代主义美学特性是什么呢?利奥塔德认为,“后现代属于现代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想成为现代作品,必须先是后现代的才行。因此,后现代主义并不是现代主义的末期,而是现代主义的初期。而且,这一状况是不断地持续下去的。”利奥塔德这一论点,表面上看似乎矛盾,其实,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是其后现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毫无疑问,利奥塔德认为存在两个划分后现代的标准,1.历时态标准:后现代主义是不同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一个历史时期,它由六十年代发生发展,将随历史而不断地向后延展。2.共时态标准:后现代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它表征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对既定制度发出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不事逢迎,专事反叛;脾脱一切,蔑视限制;冲破旧范式,不断地创新……。

后现代文化精神是利奥塔德衡量任何文化现象是否具有后现象是否具有后现代性的圭臬。据此,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初期状况”。这就是说,现代主义创生初期,以独标新说,反叛权威陈说,从事消解和否定,不断为自己的新生而扫平地基。这时,现代主义理论和艺术,朝气勃勃,充满活力,充满破坏和创新的精神,以走向新世纪的崇高和豪迈,宣告旧世界和旧规范藩篱的彻底瓦解。因此,它具有典型的“后现代”精神。然而,当现代主义一经全面占领了文化和思想阵地,它就不再声言反叛和否定,它此时讲求新范式、新权威,讲究肯定、秩序、等级、和谐(优美),而成为现存制度辩护人的保守的现代主义,最终彻底丧失“后现代”精神。于是又有更新的“现代主义”以“后现代精神”为武器去反抗它,然后再放弃“后现代精神”而成为秩序和等级的拥护者。……如此不断,以致无穷。

以这一后现代美学标准看,那么,现代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区别在于:现代美学注重表现人对再现能力的无力感,以及伴此而生的以人性自由解放为主题去感受生命存在状况而引发的怀旧情绪。现代美学属于崇高的美学,它对那不可表现之物以无内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后现代是在现代中,以表现自身的形式使不可表现之物表现出来。后现代不再

追求形式的优美愉悦,不再凭借趣味上的共识,去达成对永难企及之物的缅怀。

利奥塔德虽然在拉康、德里达、福科的影响下,反对主体性,转而质疑现代知识的充分条件,但他坚持怀疑否定精神,以独特的学术视界,代表着西方人文科学自语言学转向以来的最新趋势。他与同一性绝决的态度是坚决的,因他是以这样的话来结束《后现代状况》一书的:“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宣战;让我们成为那不可表现者的见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注:利奥塔德:《后现代状况》,1984年英文版,第81页。)

利奥塔德的意义在于,他将后现代文化的状况清晰地展示出来,逼得人们从知识领域的巨变看到后现代的巨变,并提醒慧者哲人为其找到更坚实的哲学基点。在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哲人的时代和困境已同时来临。

五、后现代文化逻辑及其平面模式

当哈贝马斯与利奥塔德的后现代论争达到白热化程度时,美国当代著名文化理论家弗·杰姆逊从左派激进立场出发,加入了这场讨论。杰姆逊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论、或扬此抑彼的层次上,而是异军突起,在总结前说的基础上,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展开了对后现代社会、文化、美学、文艺发展轨迹的整体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整体叙事入手,分析与后现代文艺美学相对应的后工业社会结构变化,是杰姆逊文化理论的一大特点。而注意世界范围内后现代文化发展,并通过后现代文化风格、文化逻辑的把握去展示其艺术审美轨迹,是杰姆逊的基本思维向度。

杰姆逊将三种文化形态与三种社会形态—一对应,认为市场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的是现实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是现代主义,而晚期资本主义(或多国化资本主义)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这三个社会阶段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对世界的体验和自我的体验。而与之对应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亦分别反映了一种新的心理结构,标志着人的性质的一次改变。

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首先表现为空前的文化扩张。文化已经完全大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一..简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 二.时代背景探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这个概念明确地表达了与"现代"告别的意愿。从语言的角度说,当一个时代仍然是以它之前的时代来定义时,就说明了它自身特征的不明朗和对前一时代的依赖。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把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表达得相当细致。他说:"对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西方社会来说,我们的感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它处于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旧的社会关系(由财产决定的)、现有的权力的结构(集中于少数权贵集团)、以及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基础是克制和延迟满足的思想)都正在迅速消蚀。动荡的根源来自科学和技术方面,也还有文化方面。......这种新的社会形式究竟会象个什么样子,现在还不完全清楚。......‘后'这个缀语,是要说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觉。"他还说:"后现代时期或者后现代社会不是一个定义,而只是一个问题。 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丹尼尔·贝尔描述了"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不同的五个方面:"⒈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⒉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⒊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⒋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⒌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在对人口密度和环境状况比较敏感的西方城市,50年代起出现了"郊区化"的运动,人口开始向外流动。其结果是造成了内城衰退或叫"城市中心渗漏"现象。市中心仅仅是工作地点,超过当地居住人口十数倍的上班族白天驾车进城,造成停车和交通疏导的严重问题;夜里返回郊区,将市中心留给犯罪分子横行,使治安状况严重恶化。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郊区的土地也不是无限的。城市的膨胀挤占了乡村或农业文明,农田的外迁有大幅度地缩小了荒野的面积,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了。现有的"分散主义"和"集中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似乎都不可能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因此,在70年代前后,各发达国家均提出了内城复苏的建设方案,制订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居民重返市中心。我所谓的"后城市"就是指要在现代城市诸种复杂问题的基础上重建适合工作与人居的市区

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第一,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第二,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 第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下的工业设计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 二、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设计风格及特点 1、高科技风格 高科技风格的实质在于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 2、过渡高科技风格 过渡高科技风格,又称改良高科技;是一种对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和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 3、极少主义风格 极少主义风格特征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

再少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受米斯.凡.德罗“少则多”的思想影响发展而来的。 4、解构主义风格 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有很大的个性、随意性和表现特征的设计探索风格。 5、微电子风格 重点在于如何把设计功能、材料科学、人体工程学、显示技术与微型化技术相统一,在产品中达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 6、软高技设计风格 软高技设计风格,是试图通过由曲线的形态和热烈的色彩,改变高科技硬件过多的生硬面孔。 7、新现代主义风格 新现代主义风格既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点,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和象征特征。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拉什 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哲学的话语对象,但是它还未成为严肃的系统的分析对象,尤其是还未成为严肃的社会学分析对象。本文作者的目的,就是本着严肃的态度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系统的社会学描述。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社会类型,而是一种文化范式。后现代主义表征的是一种非常特异的文化的意义状况。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消解差异,因此后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文化领域消除分化和差异的过程。 如今,“后现代主义”一词已是家喻户晓了。在不少国家里,那些发行量很大的报纸连篇累牍地登载论述后现代主义的文章。电视里播放着无数的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节目。从洛杉矶到柏林,发型设计师和年轻人经常光顾的时装店的营业员都听说过后现代主义,甚至可能对它还有自己的观点。在世界的主要都市里,那些能说会道的出租车司机总会把客人载到他们城市的市区,在那里就会发现新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物。 后现代主义一词在流行的同时,也变成了某种到处传播的陈词滥调。只要与文化沾上一星半点关系的学术刊物,都发表了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专稿。各类出版社也不怕难为情地争相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自己的新丛书装门面,有的就直接把后现代主义标在书名中。然而,后现代主义一词却使不少具有左倾政治信念的严肃学者和知识分子感到心里很不自在。一些刊物的编辑自豪地宣称,他们从未刊登过一篇有关后现代性的文章。1987年12月在法兰克福由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和文化上的领袖人物格洛茨(P.Glotz )召集的德国社会主义知识界的一次历史性集会上,“后现代”一词频繁出现,当然,它只不过作为一个被嘲笑的字眼出现而已,而非漫骂。 可是当1989年夏我着手写作本书的时候,后现代主义已由5年前仅局限在对城市居住区的建筑风格的争论,发展成为知识分子和公众生活中的主要趋势,尤其对于年轻知识分子,后现代主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

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

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 后现代风格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欢迎参考阅读! 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这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歌德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 后现代设计将诗意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仓右四郎的金属沙发有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月亮真高啊》,镂空的

金属框架在灯光的掩映下让人想起婆娑树影背后的一轮明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设计并不只是解决功能问题,还应该考虑到人的情感问题。安德勒·伯兰滋将许多非设计师者的所知道的东西上升为理论。例如,“我们对产品的选择受到我们记忆和联想、我们的愿望和我们朋友的影响,也受到我们在电视和博物馆中所看到的东西的影响”。。1987年,他设计了一系列名为“家养动物”的家具,把西欧人对意识的兴趣与北美人对某些宠物的兴趣融为一体。这些设计是非常有亲和力的,即不是设计适应人,也不是人适应设计,而是二者亲切、自由的对话。 后现代设计中这种仪式化特征主要是针对过分强调功能而使生活变成了一种机器运转般毫无感情色彩的动作而引发的一种设计倾向。吃饭不仅仅是一个吞咽的过程,更是一种气氛:环境、餐具、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包括进餐的动作,都是仪式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感受过程、感受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的交流、对话。 选择一件设计不仅是为了用,而且是为了寻找自我的象征性。安德勒·伯兰滋出版了一本名为《家养动物》的小册子,在书中他声认为我们现在的住宅几乎无法居住,因为我们要在那里度过更多的时光;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得到的仪式的、神话创作的以及不可思议的特征。安德勒·伯兰滋的话是十分隐晦的,但是他至少说明房

后现代主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评价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以反传统哲学为特征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在欧洲,以德里达、福柯、马尔特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者企图由批判早期结构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出发来消解和否定整个传统西方体系哲学的基本观念;在美国,奎因、罗蒂等哲学家企图通过重新构建实用主义来批判、超越近现代西方哲学。他们既否定笛卡耳以来的西方哲学,又否定尼采以来的现代哲学。正是60年代兴起的后结构主义和新实用主义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建构。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历史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进步的过程。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对后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进行了一些概述,认为零乱性或片断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者只是割断联系,他们自称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断片”。 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主张就是反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有其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从思想文化背景上看,当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尤其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使传统理性主义对理性的绝对性、先验性的信念受到巨大冲击。这些新的科学理论为强调“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等为核心内容的后现代主义所吸取和利用。从社会历史背景上看,传统理性主义者深信人类理性的力量,深信历史进步的必然,但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经过理性启蒙的世界并没有实现理性的许诺,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深重的灾难,正如霍克海默与阿尔多诺在1947年写就的《启蒙辩证法》中所指出的那样:“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但是完全受到启蒙的世界却充满着巨大的不幸”。后现代作为一种西方思潮,带有许多消极因素,如否定主义、虚无主义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是极为有害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挑衅。我们不仅要看到后现代思潮对我们的冲击,还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给我们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导致这种教育冲击的成因 1、思想的迷茫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4088187.html,/question/12248490.html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4088187.html,/viewthread.php?tid=221168 超级调解(下) 宏大叙事(百度) 宏大叙事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用麦吉尔的话说,就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惯性和统一性.文艺理论批评中,经常使用这个词语.史学借用这个词语,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 史学中的"宏大叙事"这一概念与历史认识论息息相关,与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史学家对于这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紧密相连,隐含着使某种世界观神化,权威化,合法化的本质.罗斯这样写道,"由于将一切人类历史视为一部历史,在连贯意义上将过去和将来统一起来,宏大叙事必然是一种神话的结构.它也必然是一种政治结构,一种历史的希望或恐惧的投影,这使得一种可争论的世界观权威化." 罗斯更加深刻地理解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当法国的《世界报》于1981年模仿《共产党宣言》首句句式向其晨报读者宣布这一消息时,也许并未料到这个“幽灵”蔓延得如此迅速,从欧洲大陆到美洲大陆到亚洲大陆,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通常认为,其思想先驱向前追溯到尼采、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海德格尔,甚至马克思;其风云人物则包括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德鲁兹(Gilles Deleuze,1925-1996)、拉康、博德里亚(Baudrillard)、莱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福柯、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14-1994)、德里达、罗蒂(Richard Rorty,1931-)等人——但这些人自己罕有标榜自己为“后现代”的,这个名单也只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者或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杜撰”出来的。通常认为名单上的这些思想家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建立起以“反”、“后”和“非”为字头的“主义”:“反基础主义”、“后人道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解释学”、“后哲学文化”、“非理性主义”、“视角主义”、“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顾名思义,也许是在现代主义(modernism)之后的思潮,也许是对现代主义的破坏、反动或超越,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异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甚至不过是绝望的呐喊。现代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笛卡尔哲学和近代科学的产生。这种现代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培根);或人是宇宙的观察者(伽利略),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改造和控制世界,主体(自我)能自己证明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成为“科学的”,它诉诣于一种精确的方法,而不是权威。现代主义在康德那里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它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洛克和休谟的经验主义结合起来。这样哲学中的现代主义便具有了超验的和经验的两个方面。超验的方面通过理性的工具提供经验多样性的统一,“我思”确立知觉的限度。伴随这种主观与客观的协作(同一),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被牢固地奠定了。在此基础上,现代主义哲学家形成了一种主体性的观念,该观念不仅是逃避的场所,而且也是所有知识的条件。笛卡尔、黑格尔和胡塞尔尽管处在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流派,但在以主体性概念为基础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正是主体性概念使关于意识的理论成为可能。因此他们的哲学都属于现代主义哲学。简言之,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1]而对这一切的质疑便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探求绝对真理的惟一的哲学已不复存在,只存在着各种形态的哲学;真理也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话语(discourses)、解释、言谈、思考、写作和传播;“中心”不再存在,只有飞速扩展的边缘;没有纵览一切、总括一切的视角,没有“上帝之眼”(God’s-eye view),有的只是无限多的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的解释。或许对许多后现代主义者来说,惟一健康的思想态度,是强烈的彻底的怀疑主义。 因此,后现代主义不可能是“哲学”,哲学在后现代思潮中已经死亡了。后现代主义是一只口袋,里面盛满了对传统哲学主张的反对、控诉、戏谑和讽刺。它基本上是否定性的,它欢呼哲学的终结,但并不致力于新的创造;它抛弃了以往哲学的信心和雄心,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也并不是那么谦恭。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 1 历史背景 2 哲学 2.1 文学批评及文化理论 2.2 社会批评 3 艺术创作及人文思潮 3.1 建筑 3.2 设计 3.3 文学 3.4 电影 3.4.1 堂皇语境的终结与多元化 3.4.2 解构主义的启示 3.4.3 社会文化领域的更迭态势 3.4.4 审美意识的新趋向 4 资料来源 5 外部连结 [编辑] 历史背景 若论者接受现代主义是战后社会的处境:人类以刻苦自强精神来重建文明,建立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社会发展运动,当中又结合美国的清教精神,和冷战时代的美苏二元对立政治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了解到为何后现代主义衍生的文化信念会是反对主流方案、反对单一以理性为中心、反对二元对立,更反对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相反的,对于现代主义以前的旧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却充满了怀念之情。建筑师对都市文明和乡间生活的反思,引发我们对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对人类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思考。当然由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脱离现代生活方式的制约,而各种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并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特征

保持骨骼轻盈:美国后现代诗歌概观 马永波 试着译一些英诗已有些年头,起初是由于对语言的兴趣,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点儿新鲜的材料和视野,而我之对后现代主义诗歌感兴趣,大抵始于三年之前,那时“后现代”这一术语已渐渐流行、时髦起来,为广大诗人、批评家、社会学家所频繁使用,加之有些国内诗人纷纷自封为中国的“后现代”诗歌创始人,这一切都促使我产生了弄明白真正“原装”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本来面目的想法。 依专家所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北美洲的文学批评,在六十年代,它几乎成了一个单单发生在美国的事件。其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扩大到整个欧美大陆。所以,集中考察一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则可以较为便捷地得到一个关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景观。 当代的美国诗歌,较五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重现实细节,更有地域色彩,更具体。这些转变与二战后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加诸人们意识上的影响有关,而现代科技,尤其宇航技术的发展,也给予了人们新的刺激,迫使人们以新的时空观念重新认识、估念人类在宇宙秩序中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美国当代诗歌在经历了第一次大战前夕,由庞德倡导的“意像派”所代表的童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以艾略特为代表的鼎盛时期,已经进入它开阔的中年。二十世纪早期生活中所特有的种种剧烈的脱节,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土崩瓦解,现代人的自我与其种族历史的加速分离和异化,都已记录在艾略特的《荒原》、史蒂文斯的《风琴》等诗集里面。更年青的诗人已不满于艾略特式学院气的沉思和玄想,而是要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剖真实,逃避个性的“非个人化”原则已被更深的沉入诗人的自我所代替。哲学也不再作为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框架,而是分散在具体的现实感受之后,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 这种转变的开始,则是始于一位艾略特的同时代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抱负远大的诗人。和许多去英国取经的诗人,如庞德、艾略特不同,威廉斯一辈子生活在新泽西州的路特福德,也许,作为一个英国人的儿子,他比大多数美国诗人都更强烈地意识到去除英国诗歌的所有特征的必要性。艾略特对传统英诗格律的继承,对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传统的珍视,以及他阴郁的学院气质,都使得威廉斯认为《荒原》是对自由诗运动的背叛,是美国诗歌的一个灾难,一个误会。他决心抓住工业化美国的实质,从形式上、内容上发展一种美国自己的新诗。1946年,威廉斯苦心经营的五卷本巨著《佩特森》第一卷问世,这部富于地域乡土色彩的史诗性作品,将自我与广袤美国融为一体,显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其一,对大众欣赏口味与俗文化表现出热衷的态度并淡化高端品位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以揭露高雅艺术的伪善;其二,在热衷的基础上显露出折衷主义的痕迹,不拒绝(甚至鼓励)不同风格的类型、艺术手法之间的混合以形成文体的杂揉或强调并置、拼贴和挪用的策略;其三,应对现代主义的文化枯竭,电影的后现代表达倾向于淡化对文艺原创性的强调,转而为戏仿、拼贴创造机会以寻求原始文本的新意。 人性化、自由化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后现代广告的特征 一、主题的观念化 现代广告无论怎样为自己辩解或掩饰,它都难以脱离产品。这样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在产品极端丰富,而且产品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要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USP,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on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Postmodernism is a term describing large-scale changes in intellectual thought,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global societies beginning in the mid 20th century. Postmodernist thought has had large implications in philosophy, art, critical theory, literature, architectur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term has been stretched over many different debates, and many would argue that any single cohesive definition is impossible. However, most definitions of the term are undoubtedly related and a basic summary is possible. Postmodernist scholars tend to emphasize the cultural contingency or relativity of different forms of intellectual production, claiming that there is no way for human beings to communicate in a language completely emptied of myth, m Postmodernist writers often point to early novels and story collections as inspiration for their experiments with narrative and structure etaphor, or cultural bias. Postmodernist fiction rejects the notion of universal truths and plays with the possibilities of interpretations, multiple perspectives, uncertainties, and contradictions. The novel, therefore, does not profess to be a coherent whole, and subverts both the expectations of narrative closure and of the disclosures previously provided by the omniscient narrator. Christopher Norris suggests that: The main point of post-modernist narratives is to challenge, subvert, or paradoxically exploit the conventions in play when we make sense of texts. This involves a high-degree of self-conscious contrivance and, by implication, a manipulative stance outside and above the story-line flow of events. In this sense […] post-modernism carries along with it a strong …meta-narrative? tendency which precisely undermines the na?ve habit of trust in first-order natural narration. In other words, postmodernist fiction is characterised by a strong met fictional impetusPostmodernism encompasses a re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al ideas, forms and practices and reflects and rejects the ideologies of previous movements in the arts. The postmodern movement has made way for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a new theoretical base when criticizing art, literature, sexuality and history. Postmodernism encompasses a re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al ideas, forms and practices and reflects and rejects the ideologies of previous movements in the arts. The postmodern movement has made way for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a new theoretical base when criticizing art, literature, sexuality and history. John Fowles' 1969 novel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has become a modern classic but it is a complex novel and can be daunting to study. This accessible guide offers detailed readings of the text as well as accounts of Fowles'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通过现代设计史的课,我们对后现代主义也有所了解如:“母亲住宅、巴西议会大厦、悉尼歌剧院”等后现代建筑作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最早是出现在建筑学中,它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现代文化包罗万象、十分复杂,是现代社会消费主义、娱乐主义和消解 主义融合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不同以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鲜明特色。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这些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类似反传统的倾向。后现代主义者使用各种否定的、批判的、解构的和破坏的方法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各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新理论,但在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新理论中却充满着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

都能找到。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 的情绪,而不 是一种共同的 教条———即 一种认为人类 可以而且必须 超越现代的情 绪”。这样一 来,不同时期 具有这种反传 统理论倾向的 哲学理论流派 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风格上更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例如哈桑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对二者的部分进行如下比较: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概念 关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划分有争议,以前常常不分,“后什么现代还主义”。区别特征和实质都不同,但是现在逐渐认可。王岳川、张颐武都已“后”学闻名。 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社会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是20世纪上半期现代主义的继续和延伸。后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并把它推向极端,体现了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企图。后现代主义不仅反对19世纪以前的传统,而且反对现代主义的传统,这种情况实质是当代西方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的形象反映,同时也体现了西方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两者的关系。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继续反传统。另一种认为,是决裂和反叛,表现了后现代作家抛弃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和企图,因为在他们看来,不仅现代主义以前的文学传统不合时宜,连现代主义也变得日益陈旧。现在普遍认为,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又判然有别,表现出新的文化倾向和文学思潮,无中心,平面化,零散化。 二、词源学解说 (曾15)后现代(postmodern)一词首先出现在1870年,由美国画家查普曼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提出如下: ?1934年,奥尼斯《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选》首次使用Postmodernism一词。 ?1957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用于《历史研究》 ?50年代,美国黑山诗派理论家奥尔森经常运用。 ?之后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哲学、文化、文学、文论等。 ?(曾16)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范围多有争论,通常认为它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正式出现是二 战后50年代末,鼎盛时期是70-80年代,90年代声势大减,余波到20世纪末。却在中国并存。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二战及战后的社会环境;科技与信息的迅速发展;当代哲学和心理学;表征危机的再认识 1、二战及二战后劫后余生的社会环境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直接诱导因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世界大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爆炸,600万犹太人被屠杀,给人们的思想以极大的震动。人们对一贯尊崇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战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进一步激化,周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更加频繁。欧洲的世界领袖地位失去了,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遍布全世界。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一跃而成为世界霸主,但美国社会内部矛盾重重,如黑人的抗暴斗争,妇女解放运动,反对越战的学生运动,肯尼迪总统被刺……此起彼伏。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陈营的形成,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冷战局势。两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由两个超级大国操纵的地区性战争接二连三。这一切使战后的世界仍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在这种社会里,人们已丧失了政治改良世界的热情,变得被动、冷漠,传统的忠诚、社会关系的纽带都已松驰,人们没了信仰,精神崩溃,失去了精神家园,处于一种没有根基、没有依靠的世界中,既没有自主权,又没有信念。随波逐流,玩世不恭成了当代西方人的基本生存态度。当代人的这种心态成了后现代主义作家集中表现的对象。相比现代主义,内心深处的基督也不复存在了。 2、科技与信息的迅速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 战后迅猛的科学技术也是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战后迅猛起来的计算机工业被称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各种高科技、高智能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中,并取得巨大的成果。人们已越来越相信科学的强大力量,它日渐成为当代社会中人们普遍信仰的对象,并取代了传统价值体系的衡量标准,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上帝”。 当代社会中的各种科学化倾向,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使人类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诸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枯竭、交通拥挤、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科学成果不断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严重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精神健康,不断加重现代人的精神危面。现代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四种基本关系上已发生了严重的分裂,造成了人与外在世界的严重离心倾向。生存个体在科学编制的机械程序中成了由机器控制的动物,科学深入到生存的每一个领域,再也没有什么能逃脱这种秩序的控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