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明表格查阅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明表格查阅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明表格查阅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明表格查阅版

导读通过分析消防本质和目的,理解消防措施的设置。根据消防要求对规范条文分类并进行列表比较,便于设计师熟练掌握和快速查阅防火设计规范的常用条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下称《建防规》)与旧规范相

比,有很多变化,这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建筑形式、规模、功能转变,例如建筑越来愈高、体量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等,同时消防设施不断更新换代。尽管我国的防火规范已经更新过多次,但是消防的基本原理始终未变。本文从原理上分析万变不离其宗的消防核心本质,同时通过简明的列表形式以及对条文的分类,使设计师能快速简便地查阅《建防规》相关内容。

1消防本质与逃生措施分析

1.1烟与火

发生火灾后,对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主要是烟与火。大火对人体的烧伤有时不致立刻死亡,而大火产生的浓烟(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及高温缺氧)则会在几分钟之内使人窒息而亡。因而在《建防规》中除了规定防止火灾发生、控制火灾蔓延、迅速消灭火灾隐情的措施外,同时根据烟气的特点而规定大量的防排烟措施,以保障火灾发生时,建筑内的人员能迅速逃生。

1.2防烟与排烟

为使人避免在火灾中因窒息而亡,《建防规》中规定了一些特殊的房间。在建筑发生火灾时,通过室外的送风机,将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风井送入这些房间,一方面使这些房间形成比周围房间更大的气压,防止浓烟进入;另一方面,送入的新鲜空气能使进入此类房间避难的人群呼吸通畅。此类房间有如防烟楼梯间、防烟前室等正压房间。

如果送风速度过大,容易造成正压房间压力值过大,开向正压房间的门不易打开,而如果送风井过大,必然造成建筑面积的损失,因而正压房间一般不宜过大,较大的房间则一般采用排烟的措施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由于烟气的比重较轻,火灾时烟气会上升到房间天花板处,所以在天花板处利用排风机经过排烟口和排烟风道将室内的烟气迅速排到室外(排烟速度可以高达15m/s),也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员窒息,保障人身安全。设置机械排烟的房间可以称为负压

房间。

由上述原理可以看出,发生火灾的建筑其安全度:正压防烟房间>负压排烟

房间>常压无防排烟房间。《建防规》中规定了防排烟房间的设置部位和条件,

如表1所示。

表1 设置防排烟设施房间的规定(温馨提醒:以下表格横屏观看更清晰)

序分类设置部位和条件条文

1防烟

设施

①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8.5.1

②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③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避难间

2

排烟

设施

①设置在1~3层且房间建筑面积>100㎡、4层及以上、地下的歌

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8.5.3

②中庭

③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100㎡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④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300㎡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⑤建筑内长度>20m的疏散走道

⑥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

积>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

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8.5.4可以看出发生火灾时,建筑内最安全的区域是设置防烟设施的房间,也是供

人员逃生的重要通道和空间。

1.3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疏散走道为负压区域,避难走道为正压区域,烟气可以进入疏散走道却无法进入避难走道,因而两者的安全系数也是不同的。

疏散走道在图纸上常常标注为走道或走廊。超过20m的疏散走道需要设置

排烟设施,因而当发生火灾时,人员进入疏散走道后的安全系数比无排烟的室内相应提高,同时疏散走道也起到将逃生人员引到楼梯或室内外等安全出口的作用。

避难走道是采用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形成的

走道,进入避难走道的入口前,应设置使用面积不小于6㎡的防烟前室,因而

被视为“室内安全区域”的安全出口。由于现代建筑体量越来越大,人员活动的

位置至楼梯间等安全出口的距离,往往达不到《建防规》中对疏散距离的要求,

所以避难走道作为安全出口,主要用于解决大型建筑中疏散距离过长,或难以按

照规范要求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等问题。

1.4防烟前室

在正压防烟房间之前,一般都设有防烟前室。防烟楼梯间前室不仅起防烟作

用,而且可作为疏散人群进入楼梯间的缓冲空间,同时也可以供灭火救援人员进

行进攻前的整装和灭火准备工作,因而具有更可靠的防烟性能。消防电梯是消防

人员进入高层建筑物内进行扑救的重要设施,在消防电梯出口处设置前室,并在

前室内设有消火栓,便于消防人员尽快使用消火栓扑救火灾并开辟道路。表2

列举了《建防规》中防烟前室的设置位置和条件。

表2 防烟前室的设置位置和条件

分类前室名称设置位置设置条件条文

防烟前室

单独前室

住宅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使用面积≥4.5

6.4.3

公共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使用面积≥6.0

消防电梯前室使用面积≥6.0

7.3.5

避难走道前室使用面积≥6.0

6.4.14合用前室

住宅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

梯前室合用

使用面积≥6.0

6.4.3

公共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与消防电

梯前室合用

使用面积≥10.0

共用前室

住宅剪刀楼梯间前室共用使用面积≥6.0

㎡ 5.5.28三合一前室住宅防烟楼梯间共用前室与消防电使用面积≥12.0

梯前室合用㎡

短边长度≥2.4m

由表2可以得出,共用前室与三合一前室只能在人员较少的住宅建筑中使用,而在公共建筑中禁止使用。

1.5建筑分类与疏散楼梯

《建防规》根据建筑高度将建筑分为高层民用建筑和单、多层民用建筑,并将高层建筑分为一类和二类两个等级,主要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增加,高层建筑的疏散和灭火存在比多层建筑更大的困难。由于新的建筑类型不断增加,新《建防规》较2005版《高规》在分类列项上更加简化概括,并在5.1.1条的注1中

注明未列入的建筑可以类比。从2005版《高规》中可以看出,高层建筑分类

中排名第一的是医院,因为医疗建筑中很多人员行动不便,疏散困难,火灾时容易导致人员伤亡。排名第二的是高级旅馆,因为高级酒店的客人常常处于休息睡眠状态,火灾发生时容易醒后惊慌而找不到安全出口,加之高级旅馆易燃装修材料较多,火势容易蔓延,而且入住高级酒店客人的生命安全往往会造成较大社会范围的影响,因而排名靠前。高层住宅的防火分类和等级比较靠后,是因为住宅内的人员较少,同时人员对周边环境十分熟悉,很多人即使看不清周边环境,也能找到楼梯间逃生,因而在消防措施上有所放松。从上述分析看,高层建筑分类主要从建筑的高度、人员数量、人员对周围环境熟悉程度等方面考虑,从而设置经济合理的消防措施和设施。

建筑高度决定了救火与疏散的难度,因而建筑高度和分类与疏散楼梯形式的选择密不可分。表3列举了不同高度建筑选择的楼梯形式。

表3 建筑高度与楼梯形式的关系

名称高度

高度分类

楼梯

形式

条文

共建筑h>24

m

h>50m一类高层公建防烟

楼梯间 5.1.1

5.5.12

24m<h≤50m

二类

高层公建

h>32m

24m<h≤32m

(及裙房)

封闭

楼梯间

h≤24 m 多

①医疗建筑②旅馆③老年人建筑④歌舞娱乐放映游

艺场所⑤商店⑥图书馆⑦展览建筑⑧会议中心⑨6层

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5.1.1

5.5.13

①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

②5层及以下的其他建筑。

敞开

楼梯间

住宅建筑h>27

m

h>54m

一类高层住宅

(开向前室的乙级防火门≤3樘)

防烟

楼梯间

5.1.1

5.5.27

27m<h≤54m

二类

高层住宅

h>33m(同上)

27m<h≤33m(同下)

封闭

楼梯间

h≤27

m

21m<h≤27m

(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h≤21m(与电梯井相邻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户门用乙

级防火门,仍可敞开)

敞开

楼梯间

地下建筑h>10

m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

下、半地下建筑(室)

防烟

楼梯间

6.4.4 h≤10

m

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封闭

楼梯间

1.6疏散分开

现代建筑常常将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如建筑上部为酒店、办公、住宅,下部为商业等多功能形成的综合体建筑。设计中常常将不同功能区域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共用,既影响消防安全又影响日常管理。《建防规》1.0.4条、5.4.1条、5.4.10条、5.4.11条规定,由于不同使用功能空间的火灾危险性以及人员疏散要求各不相同,因而不同使用功能区域或场所之间,需要进行防火分隔,以保证火灾不会相互蔓延,各自的疏散设施也应分开设置。

2消防“1”“2”

“1”与“2”指的是《建防规》中频繁提到防火措施的数量,而“1”与“2”之间的界限成为规范要求的重点。例如:采用1个或2个防火分区的界限,采用1个或2个安全出口的界限等。“2”在规范中体现双保险的含义,也即在

规模较大、人员较多的建筑空间内,在1个措施失去作用的情况下,能保证另

1个措施的安全。当然规范中有时会出现“3”,如医院手术室等重要建筑或区

域,除了2路供电外,必须设置自备电源,如柴油发电机等作为第3路供电,

在双保险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保护措施。表4对规范中常用建筑要求的“1”“2”

进行了分类。

表4 消防“1”“2”界限表

序分类1界限2条文

1防火分

高层建筑1个防火分区的界限

1500(3000)

超过界限必须设置2

个防火分区,括号内

为建筑设置自动灭火

系统时的最大界限

5.3.

1多层建筑1个防火分区的界限

2500(5000)

地下建筑1个防火分区的界限

500

(1000)㎡

地下室设备用房1个防火分区的界

1000(2000)

2商业展

览建筑

防火分

高层建筑内1个防火分区的界限4000㎡

超过界限必须设置2

个防火分区,且必须

设置自动灭火和自动

报警系统

5.3.

4单层或仅在多层的首层时,

1个防火分区界限

10000㎡

地下或半地下时,

1个防火分区的界限

2000㎡

3地下房

间疏散

建筑面积≤界限的地下设备间,设1

个疏散门

200㎡

超过界限必须设置2

个疏散门

5.5.

5面积且人数≤界限的地下房间,设1

个疏散门

50㎡

且15人

4公共建

筑房间

疏散门

两个安全出口之

间或袋形走道两

侧房间1个疏散

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

50㎡

超过界限必须设置2

个疏散门,并应根据

人数计算确定最终疏

散门的数量

5.5.

15

医疗建筑、教学建筑≤75㎡

其他建筑或场所≤120㎡

走道尽端房间1

个疏散门(幼儿、

老人、教育、医

建筑面积≤ 50㎡且疏散门净

宽≥0.90m

建筑面积≤200㎡且疏散门净

疗建筑除外)宽≥1.40m,且房间内任一点距

疏散门直线距离≤15m

面积人数≤界限的歌舞娱乐等房间,1个疏散门

50㎡且15人

5

住宅建

筑安全

出口

(楼梯

数量)

高度

h≤27m

每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

≤界限

650㎡

超过任一界限必须设

置2个安全出口(楼

梯)

5.5.

25

任一户门至楼梯距离≤

界限

15m

高度27m

<h≤54m

每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

≤界限

650㎡

任一户门至楼梯距离≤

界限

10m

楼梯应通至屋面并通过屋面连通,户门

乙级防火门

5.5.

26 H>54m

必须设2个安全出口

(楼梯)

5.5.

25防火分区的目的是一旦发生火灾,将火势控制在防火墙围合一定界限的范围

内,避免火势蔓延到相邻安全的区域。消防“1”“2”的内容主要包括防火分区和疏散口数量的要求。

防火分区设计中应注意:1)商业建筑中的餐饮场所常常有明火出现,因而应与商业营业厅进行防火分隔,如果位于高层建筑中时,商业中餐饮场所防火分区界限应是3 000㎡,而不是4 000㎡;2)允许采用敞开楼梯间的建筑,如5层或5层以下的教学建筑、普通办公建筑等,该开敞楼梯间可以不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考虑防火分区叠加计算。

3消防极限

《建防规》中规定的界限作为选择“1”与“2”的条件,而规范中有些条文则提出不可逾越的界限,设计过程中不可越雷池半步,本文称之为“消防极限”,超过极限则意味着违反规范。消防极限主要体现在(A)建筑功能房间设置的极

限,(B)安全疏散距离的极限,(C)安全疏散宽度的极限,(D)建筑构造

的极限,(E)消防队员救援要求的极限等五个方面。。表5中列出防火规范中

常用的极限值,便于设计师根据分类速查条文规定,同时可以就同类内容进行直

观比较。

表5 消防极限表

序分类内容条件极限条文

A1防火

间距

高层民用建筑(高层)与高层民用建筑(高层)之

间应

≥13m

5.2.2

高层民用建筑(高层)与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多

层)之间应

≥9m 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多层)与裙房和其他民用建

筑(多层)之间应

≥6m

A2商业

展览

营业厅、展览厅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只能

在地下二层及以上)

≤地下2层 5.4.3

A3老幼

建筑

幼儿园儿童用房,老年人和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

在地下;不应超过3层(一、二级耐火等级)。位

于高层建筑中,出口和楼梯应独立

<地下室

5.4.4

≤3层

A4剧场

电影院

礼堂

①位于其他建筑内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

出口和疏散楼梯

≥1个出口

5.4.7

②观众厅位于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

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观众厅建筑面积不宜大

于400㎡

≥2个门

≤400㎡

③设置地下时,宜设置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

三层及以下楼层

≤地下2层

A5歌舞娱

乐放映

游艺场

①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只能在地下一

层及以上)

≤地下1层

5.4.9

②位于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与室外地坪高差不应

大于10m

≤10m

③位于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面积

不应大于200㎡

≤200㎡

④每个厅室的门和该场所与其他功能相通的门均

应采用→

乙级防火门

B 公建安

全疏散

距离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

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

直线距离(建筑内全部采

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

界限可增加25%)

托儿所、幼儿园、老年

人建筑

≤25m

5.5.17

单、多层教学建筑≤35m

高层教学、高层旅馆、

展览建筑

≤30m

单、多、高层其他建筑≤4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

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

(建筑内全部采用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时,界限可增

加25%)及房间内任一点到

疏散门的直线距离

托儿所、幼儿园、老年

人建筑

≤20m

单、多层教学建筑≤22m

高层教学、高层旅馆、

展览建筑

≤15m

单、多层其他建筑≤22m

高层其他建筑≤20m 室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直线

距离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

能厅、餐厅、营业厅、

开敞办公、报告厅等

≤30m 疏散门至楼梯的疏散走道

长度

≤10m

C1公共建

筑疏散

宽度

(一)

公共建

筑内

疏散门和安全出口净宽度≥0.90m

5.5.18

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净宽度≥ 1.10m 高层

公共建

筑内

疏散楼梯、楼梯间首层疏散门、首层疏

散外门

1.20m

疏散走道

单面布房≥ 1.30m

双面布房≥ 1.40m

C2公共建

筑疏散

宽度

(二)

每层房间疏散

门、安全出口、

疏散走道、疏散

楼梯的百人最

小疏散净宽度

(一、二级)

地上

1~2层≥0.65m/百人

5.5.21

3层≥0.75m/百人

≥4层≥1.00m/百人

地下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

差≤10m

≥0.75m/百人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

差≥10m

≥1.00m/百人

C3商店营

业厅人

员密度

商店疏散人数=每层营

业厅建筑面积×人员密

度。建材、家具、灯具

展示商店按规定值30%

确定(建筑规模小取上

地下二层0.56(人/ ㎡)

5.5.21

地下一层0.60(人/ ㎡)

地上第一、二层0.43~0.60

(人/㎡)

地上三层0.39~0.54

限值,建筑规模大取下限值)

(人/㎡)地上第四层就以上各层0.30~0.42

(人/ m2)

D1防火墙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

平距离

≥2.0m 6.1.3防火墙位于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

最近边缘水平距离

≥4.0m 6.1.4

D2墙体

开口

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实

体墙

≥1.2m

6.2.5

室内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实体墙高度不应

小于0.8m

≥0.8m

采用防火玻璃时,防火玻璃和外窗耐火完整性,高层不低于1.

0h,多层不低于0.5h

住宅外墙相邻户开口之间墙体宽度≥1m,<1m应在开口间设突

出外墙≥0.6m的隔板

E1消防

车道

净宽度应≥4m,净空高度应≥4m,坡度宜≤8%,距建筑外墙宜≥5m7.1.8

E2消防车

登高操

作场地

高层建筑,登高操作场地应≥建筑周边长度的1/4且≥一个长边长度,

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

7.2.1

建筑高度≤50m,登高场地连续布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距宜

≤30m,总长度同上

建筑高度≤50m时,场地长度应≥15m,场地宽度应≥10m

7.2.2

建筑高度>50m时,场地长度应≥20m,场地宽度应≥10m

操作场地距离建筑外墙,宜≥5m,且应≤10m,场地坡度宜≤3%

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7.2.3

救援窗口:①净高度与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m;②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

大于1.2m;③间距不宜大于20m;④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⑤设

置位置应与场地相对应。

7.2.5

E3消防

电梯

设置条件

住宅建筑:建筑高度>33m

7.3.1

公共建筑:一类高层;建筑高度>32m的二类高层(裙房

可不设置)

地下室:地上部分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埋深>10m且总

建筑面积>3000㎡

设置要求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应≥1台7.3.2

井底排水设

施排水井的容量应≥2m3

7.3.7排水泵的排水量应≥10L/s

设置规定应每层停靠,载重量应≥800kg

7.3.8电梯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宜≤60s

表4中提到的安全出口,特别是疏散距离规定中提到的安全出口不是只包含

和等同于疏散楼梯间和开向首层室外的疏散门,而是包含表6所列区域。

表6 安全出口及安全区域范围表

分类包含范围条文

疏散门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门 5.5.8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出入口

2.1.14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室外楼梯出入口

直通室内外

安全区域出

室内安全区域避难层、避难走道

室外安全区域

室外地面及符合疏散要求的上人屋面、

平台、天桥、连廊

6.6.4相邻两个安全出口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

小于5m

5.5.2

4超越极限

极限本不应该超越,但是现代建筑的功能、规模、类型不断变化,造成很多

极限限制了建筑的发展,因而规范中有些条文的极限,在满足限定条件下依然可

以超越。表7列举了《建防规》中部分超越极限的条文,而超越极限则必须增

加相应的限制措施,以保障消防的安全系数。

表7 超越极限表

序分类超越极限超限后的必要措施条文

1建筑中

庭防火

分区

中庭防火分区

面积叠加后,超

过第5.3.1条

①与连通空间应防火分隔(防火隔墙;防火玻璃;防

火卷帘;甲级防火门窗) 5.3.2

②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

规定的极限值警系统

③中厅应设置排烟设施

④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2地下商

业独立

区域

总建筑面积大

于20 000 m2

时,通过无门窗

洞口防火墙分

①下沉式广场:防止相邻区域火灾蔓延,便于安全疏

5.3.5

②防火隔间:防火隔墙耐火极限≥3.0小时

③避难走道

④防烟楼梯间: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3会议厅

多功能

宜设在首层、二

层或三层,确需

设在其他楼层

①一个厅、室的门不应少于2个,且建筑面积不宜大

于400㎡

5.4.8

②位于地下时,宜设在地下一层,不应设在地下三层

及以下楼层

③位于高层建筑时,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4高层公

建剪刀

楼梯间

原则不可,确有

困难时,可采用

①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不应大

于10m

5.5.10

②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③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

④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不可采用共用前室、三

合一前室)

5住宅剪

刀楼梯

单元楼梯分散

设置确有困难

时,可采用

①任一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10m

5.5.28

②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

③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1.00h的防火隔墙

④楼梯间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使用面积≥6㎡;不

能通过一个入口进入前室

⑤楼梯间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

用;如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三

合一前室)使用面积≥12㎡,且短边≥2.4m

6消防车

建筑物沿街长度>150m或总长度>220

m,应设穿越车道确有

困难

应设置环形消防车

7.1.1

高层民用建筑、占地面积>3000㎡商业、

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

形消防车道

可沿建筑的两个长

边设置消防车道7.1.2

5部分规范细节分析与解读

5.1室内商业步行街

针对目前大量出现规模巨大的(某某城、某某广场形式的)店铺式购物中心,

《建防规》增加了有顶棚的步行街规定(第5.3.6条),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

连接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将步行街视为亚安全区域,对可能发生火灾的店铺

内部严格要求,尽量把火灾控制在着火店铺内,限制火势向步行街蔓延,对步行

街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在防火分区和疏散距离上适当放宽要求,使因为建

筑进深过大,疏散距离过长,难以达到普通规范规定要求的此类建筑形式能够得

以实现。表8列出本条规定的细节和极限值,便于设计中复核规定要求。

表8 有顶棚步行街的细节规定

序分类设置要求极限值

1步行街两侧

建筑防火间

步行街两侧建筑应满足5.2.2条,且不应小于9m≥9m

步行街端部不宜封闭,确需封闭时,设置不应小于该部位外墙

面积一半的可开启门窗。

≥50%步行街长度不宜大于300m≤300m

2

步行街

两侧商铺

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2.00h

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300㎡

商铺面

向步行

街一侧

围护结构耐火极限不应<1.00h,宜采用实体墙,门、

窗应采用以及防火门、窗

≥1.00h

防火玻璃墙的耐火隔热性与耐火完整性不应<1.00

h

≥1.00h

耐火完整性≥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应用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

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跨度≥1m,耐

火极限≥1.00小时的实体墙

≥1m

3回廊

天井

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2m≥1.2m

步行街上部各层楼板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3

7%,开口宜均匀布置

≥37%

4疏散距离疏散楼梯应靠外墙布置并宜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

直通步行街

——步行街内任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

0m

≤60m 二层及以上各层商铺疏散门至该层最近疏散楼梯口或其他安≤37.5m

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37.5m

5步行街

顶棚

顶棚下檐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6m≥6m

顶棚应设自然排烟设施,排烟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

面积的25%

≥25%

6商铺内外商铺外应每隔30m设置DN65的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

盘或消防水龙

≤30m 商铺内侧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2主要设备用房的设置条件

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大型机房的设置,如果不能根据《建防

规》合理布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往往发生颠覆性的更改,因而掌握此类大型机

房的设置条件,对把控项目的设计进度尤为重要。表9为常用机房的设置位置

和条件。

表9 常用设备机房设置位置与条件

序分类设置位置、内容与条件条文

1燃气锅炉

房、变压

器室

①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5.4.12

②应布置在首层或地下1层靠外墙部位

③常(负)压锅炉可设置在地下2层或屋顶上。设置在屋顶时,距

离屋面安全出口距离应≥6m

④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开向室内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2柴油发电

机房

①宜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二层

5.4.13

②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③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④设置储油间时,储存量应≤1m3,储油间与发电机间应用≥3h防火

隔墙分隔,应设甲级防火门

3

消防

水泵房

①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

8.1.6

②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应≤10m

③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

6.2.7

④消防水泵房应采取(挡水门槛、排水沟)防水淹技术措施8.1.8

4

消防

控制室

①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宜靠外墙部位

8.1.7

②不应设置在电磁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

的房间附近

③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

6.2.7

④消防控制室应采取(挡水门槛、排水沟)防水淹技术措施8.1.8

5.3建筑外保温

消防规范规定外墙外保温材料宜采用A级不燃烧材料,而对于住宅项目有所

放宽,允许采用B1难燃烧材料,这是由材料的性能所决定的。目前常用的A

级材料为岩棉,其保温性能好,防火性能佳。但是其他材料特性使岩棉相对于膨

胀聚苯板(EPS板)或挤塑聚苯板(XPS)不具备优势,故不常用于住宅。主

要表现为:1)岩棉的吸水性较强,而聚苯板比较耐潮湿,公建一般将岩棉板放

在幕墙体系如石材幕墙、金属幕墙等内部,保证其不受雨水侵蚀,而住宅外墙一

般采用涂料抹灰或贴面砖,如果采用岩棉保温层,雨水往往通过渗透进入保温层,

降低岩棉的保温性能;2)岩棉的强度比较低,当高层住宅的风压比较大时,容

易将岩棉撕裂,所以高层住宅采用岩棉保温层,外装饰材料采用涂料抹灰时,要

有对岩棉固定的加强措施;3)岩棉的表面不易平整,采用涂料墙面时,抹灰往

往做不到平整,外观较难看,国外采用岩棉保温层和涂料墙面时,一般采用弹涂

的施工方法,形成拉毛的效果,以遮掩表面不平整的缺陷;4)岩棉的价格比聚

苯板较贵。上述原因,使得住宅外墙保温很少采用岩棉,而较多采用聚苯板。

根据近些年由于外墙外保温材料发生火灾的经验教训,《建防规》对外墙外保温

材料的燃烧性能做了严格的要求,表10列出了规范要求的细节。

表10 外墙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要求

分类内容条件极限条文

外墙外保温材料人员密集场所建筑

燃烧性能=

A级 6.7.

4无空腔住宅建筑建筑高度h≥100m燃烧性能=A级 6.7.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

建筑高度27m<h≤100m(防火

隔离带)

燃烧性能

B1级5

建筑高度h≤27m(防火隔离

带)

燃烧性能

B2级

除住宅和人

员密集场所

建筑

建筑高度h≥50m燃烧性能=A级

建筑高度24m<h≤50m(防火

隔离带)

燃烧性能

B1级

建筑高度h≤24m(防火隔离

带)

燃烧性能

B2级

有空腔外墙外保温系统(人员密集场所除外)建筑高度h≥24m燃烧性能=A级

6.7.

6建筑高度h≤24m(防火隔离

带)

燃烧性能

B1级

5.4术语对比

(1)高层裙房与多层建筑:裙房是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附属建筑(2.1.2条),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5.1.1条),不应执行多层建筑规定。只有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规定(5.3.1条),裙房的疏散楼梯可按规范有关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5.5.12条)。

(2)防护挑檐与防火挑檐: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5.5.7条),防止高空坠物对人体产生伤害。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6.2.5条),防止火势通过建筑外窗向上蔓延。

(3)防火门与防火卷帘:防火门是火灾时能自行关闭,具有防火、防烟功能的疏散门,既能保持建筑防火分隔的完整性,又能方便人员疏散和开启。人防

工程中的人防门由于不能自行关闭,所以人防门不能替代防火门。防火卷帘主要用于需要进行防火分隔的墙体,主要用于需要开口较大而无法设置防火门的情况。防火卷帘的作用等同于防火墙,因而其不可作为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使用。表11为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设置要求。

表11 防火门与防火卷帘的设置位置和要求

名称位置与要求

防火门甲

与中庭相连通的门(5.3.2);锅炉房、变压器室的内门(5.4.12);柴油发电机房的门(5.4.13);管道井和设备间开向避难区的门(5.5.23);防火墙上的门(6.1.5);通风、空调机房和变配电室的门(6.2.7);防火隔间的门(6.4.13);开向避难走道前室的门(6.4.1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每个厅室的门和该场所与其他功能相通的门(5.4.9);

汽车库电梯候梯厅的门(5.5.6);民用建筑内的库房(6.2.3);除居住建筑中套内的厨房外,其它建筑内的厨房(6.2.3);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6.2.7);封闭楼梯间的门(6.4.2);走道通向前室及前室通向防烟楼梯间的门(6.4.3);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6.4.14);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7.3.5);

电缆井、管道井等井壁上的检查门(6.2.9);

防火卷帘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6.4.1中庭可连续

设置,其余部

位则

分隔部位宽度≤30m,防火卷帘宽度不应>10m

6.5.3

分隔部位宽度>30m,防火卷帘宽度应≤该部位宽度1/3,且

应≤20m

6总结

“消防”,顾名思义,是指消除防患,也即灭火与防火。《建防规》围绕“消”与“防”两个方面对建筑设计进行详细的规定,以杜绝和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对人身和财产的危害。规范中提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因而“防”比“消”涵盖的内容更多。

“消”主要是要求在建筑设计时,为消防队员灭火提供快捷、安全的到达途径。这其中包括建筑外围和场地灭火的通达性和操作空间,以及进入建筑内部灭火的各类设施和措施。由于各地消防救援力量不同,消防车辆配置情况不同,因

而各地消防局对规范的某些要求有所差别,此部分也是各地消防局审批设计图纸时重点关注的内容。

“防”主要是要求在建筑设计时,为建筑内停留人员提供快速逃离火场的安全通道和避难场所。《建防规》根据建筑的规模、高度、人员密集度、使用者对建筑内部的熟悉程度,作出不同的规定,毕竟人的生命比财产安全更为重要。

综上所述,由于所有建筑火灾都关乎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因而消防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内容,而建筑类型的复杂性、多样性等原因,使得《建防规》无法全部涵盖所有内容和细节,在设计过程中遇到规范中没有提及的问题时,需要设计师换位思考,根据火灾特性和消防原理,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逃生和自救,从消防队员的角度考虑扑灭火灾、营救伤者等安全问题,才能满足建筑安全使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3J811-1改)

作者简介

王珣,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A1 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总监。主要设计作品:北京王府井海港城、北京大红门银泰购物中心、中弘北京像素、北京金融街北丰BCD项目,著有《我的建筑十年设计感悟与思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注:本文刊登于《建筑技艺》2016年7期。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部分:术语 1、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裙房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的附属建筑。 3 、重要公共建筑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建筑。 4、商业服务网点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5、高架仓库 货架高度大于7m且采用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 6、半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且不大于1/2者。 7、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者。 8、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 9、散发火花地点 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 10、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11、防火隔墙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12、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墙体。 13、避难层(间) 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14、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15、封闭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6、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7、避难走道 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18、闪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或固体的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中医师承关系合同及表格

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指导老师 师承人员 签订日期

甲方(指导老师):乙方(师承人员): 姓名:姓名: 性别:性别: 出生年月:出生年月: 单位名称及地址:单位名称及地址: 延寿镇东同庆街70号 依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第52号令)的有关规定,经指导老师与师承人员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下,建立师承学习关系,双方订立合同如下: 一、师承教学时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二、师承教学的地点:延寿县中医医院 三、师承教学的基本目标(包括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 学习医生职业道德,树立时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思想,学习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医疗实践中遵纪守法,文明服务,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虚心求教,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骨伤科基础诊疗技术,能独立应用整骨、推拿技术治疗适宜性疾病。 四、师承教学的主要内容: 1.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基本诊疗技术,学习《中医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骨伤学》《中医推拿学》等知识。掌握中医辨证施治(含病历书写)、中医骨伤、推拿手法等多种操作技能。

2.中医学术经验: 中医骨伤科:中医骨伤基础理论,辩证治疗及多种整复手法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经验。 3.中医技术专长: 中医骨伤:牵引、复位、腧穴贴敷法、腧穴注射法、拔罐法;各种推拿手法。 五、师承教学的方式方法: 门诊师带徒方式,学徒跟师出门诊言传身教。自学方式,根据要求学习必修课程,学员利用业余时间巩固中医基础知识。 六、指导老师职责: 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严谨的科学态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保证临床(实践)带教时间,精心组织教学,悉心传授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按照确定的师承教学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带教任务。 七、师承人员职责: 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勤奋好学,尊师守纪,保证跟师学习时间。虚心刻苦学习指导老师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认真做好跟师笔记,及时归纳整理,并加以研究。诚实地接受指导老师和管理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完成教学计划确定的学习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水平。 本合同一式三份,双方签字后经县级以上公正机构公正,师承关系合同自公正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另一份由公正机构留存备案。 甲方(签字或盖章): 乙方(签字或盖章):

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2.9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6.3.5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及防火墙处时,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9.1.2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该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9.1.3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9.1.4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9.2.2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 9.2.3 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1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汽、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生产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9.3.2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9.3.5 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9.3.8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9.3.9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同乡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9.3.11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 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注: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方剂学方解(图表)

绪言 一、“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1、方剂,是在治法的指导之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方剂的组成原则配伍而成。 2、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一、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治法来源于方剂; (2)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3)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2、常用的治法: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常用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体现各法的代表方剂如下: (1)汗法——解表剂 (2)和法——和解剂 (3)下法——泻下剂 (4)消法——行气、活血祛瘀、祛湿、祛痰、消导化积、驱虫剂等 (5)吐法——涌吐剂 (6)清法——清热剂 (7)温法——温里剂 (8)补法——补益剂 三、方剂的组成 1、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中不可缺少。 (2)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组成变化: (1)药味加减的变化 (2)药量加减的变化 (3)剂型更换的变化 各论 1解表剂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使用解表剂时应注意:①不宜久煎;②温覆;③微汗为佳;④表里同病者,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⑤若表邪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或吐泻失水者,禁用。 1.1辛温解表 麻黄汤[方解]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麻、桂相伍,(君) 桂枝——助麻黄发汗散邪,温经止痛。有峻汗之功。(臣) 杏仁——降利肺气,合麻黄一宣一降以增平喘之力。(佐) 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佐使) [使用注意]本方为辛温开表发汗之峻剂,非表实无汗者禁用。 桂枝汤[方解]桂枝——解肌散寒。散中寓收(君)

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doc

1.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外感风寒发汗解表,宣恶寒发热,无汗而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甘麻桂杏?《伤寒论》表实证肺平喘喘,脉浮紧麻黄心肝贵。干妈贵姓? 桂枝汤★外感风寒解肌发表,调发热,恶风,汗出,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桂枝汤,三勺。 《伤寒论》表虚证和营卫脉浮缓枣桂枝汤,三芍。 九味羌活汤★外感风寒发汗祛湿,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防芷芩芎草地苍, 《此事难知》湿邪,兼有清里热肢体酸楚疼痛口苦白芷、生地、黄芩、甘草细飲九味羌活汤。 里热证微渴防止秦琼草地藏, 细飲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外感风寒,疏散风寒,理恶寒发热,头重无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太平惠民和剂气郁不舒气和中汗,胸闷,苔白腻, 局方》证脉浮 小青龙汤★风寒客表,解表散寒,温恶寒发热,无汗,喘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伤寒论》水饮内停肺化饮咳,痰多而稀,舌苔炙甘草、半夏、五味子桂夏 ( 求饶 ) 证薄白,脉浮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 跪下 ( 求饶 ) 。 止嗽散★风邪犯肺宣肺利气,疏咳嗽咽痒,微有恶风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陈梗芥前百菀 ( 买) 止嗽草。《医学心语》证风止咳发热,舌苔薄白甘草、陈皮( 百草苑陈桔芥前 ) 陈更借钱百万 ( 买 ) 止嗽草。辛凉解表 银翘散★温病初起辛凉透表,清发热,微恶风寒,咽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温病条辨》热解毒痛,口渴,脉浮数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牛蒡子 桑菊饮★风温初起疏风清热,宣咳嗽,发热不甚,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 都《温病条辨》肺止咳渴,脉浮数桔梗、甘草、苇根除掉 ) 。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 都 除掉 ) 。 麻黄杏仁甘草石外感风邪,辛凉宣泻,清发热,喘急,苔薄黄,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膏汤邪热壅肺肺平喘脉数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伤寒论》证 柴葛解肌汤★感冒风寒 , 解肌清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伤寒六书》郁而化热者,头痛无汗,目疼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柴哥、石琴三姐烧枪支。 证鼻干,心烦不眠,嗌注: 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干耳聋,眼眶痛,舌 苔薄黄,脉微洪 升麻葛根汤★麻疹初起解肌透疹麻疹不出,发而不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升麻葛根草药汤。 《闫氏小儿方论》透,身热恶风,头痛升麻葛根草药汤。

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及防火墙处时,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该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 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1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汽、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生产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 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同乡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精选方剂学解表剂练习题

1.败毒散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D.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E.辛温解表,宣肺平喘 2.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效的方剂是: A.桂枝汤 B.九味羌活汤 C.麻黄汤 D.羌活胜湿汤 E.败毒散 3.麻黄汤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表祛湿,化痰止咳 C.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D.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E.以上均不是 4小青龙汤组成药物中无: A.麻黄 B.桂枝 C.生姜 D.炙甘草 E.五味子 5.桂枝汤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C.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发汗祛湿,止咳平喘 E.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6.有关桂枝汤组成原则的论述,以下哪一项有错误: A.桂枝为君,解肌发表,温助卫阳,温通经络 B.白芍为臣,益阴敛营 C.生姜为佐,助桂枝辛散风寒,和中止呕 D.大枣为佐,助芍药益气补中 E.炙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7.组成中含有黄芩、生地黄的方剂是: A.麻黄汤 B.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败毒散 8.体现“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麻杏甘石汤C.败毒散 D.麻黄汤 E.桂枝汤 9.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证,治宜选用: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香薷散 E.以上均非 10.九味羌活汤组成药物中无: A.白芷 B.川芎 C.生地 D.黄连 E.苍术 11.麻杏甘石汤的功效是: A.辛凉宣肺,凉血解毒 B.辛凉解表,清热止咳C.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D.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E.以上均不是 12.麻杏甘石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 A.宣肺平喘 B.清肺止咳 C.宣肺泄热 D.止咳化痰 E.清胃宣肺 13.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疫楚疼痛,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治宜选: A.麻黄汤 B.桂枝汤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败毒散

(完整版)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石灰吟简洁版

石灰吟 板块一谈话导入,回顾学法 1.师:P2:读课件内容 2.释题,理解“吟”。P3:读课件内容 3.回顾学习古诗的“四字法”:我们学习古诗采用读顺诗句,再品析诗句,体会情感,最后背诵古诗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P4:读、品、悟、背。 板块二理解古诗大意 1.P5:出示“锤、凿、焚”的读音,去掉拼音后,自己每个字读2遍。 P6:师讲解锤的书写注意事项。 P7:师讲解凿的书写注意事项。 2.同学们,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朗读节奏一般可以根据223来划分,请同学们自由朗 读古诗,读准字音。P8:出示古诗 3.指名读诗。 4.古诗读好了,下面请大家根据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P8:出示古诗注释 5.指名说全诗的意思。6.师小结: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轰轰烈烈,难怪于谦如此敬佩地赞颂道。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P10:出示古诗 模块三品味诗句 1 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P11:对照古诗,读读石灰的这份自述,你了解了石灰的哪些生产过程?用诗中的一些词来概括。 石灰自述:见课件 2、请同学们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3、教师总结:(1)P12: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 看着“千锤万击”这四个字,你能想象石灰在运出深山之前,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吗?(每一次的敲打一定是很疼的;石灰被铁锤击破了头,砸断了腿;被凿子挖开了心,掏出了肚) (2)P1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 看着这四个足以灼热你心灵的文字,你似乎感受到,此时烈火的高温已经让石灰浑身发烫;仿佛要化了一样,尽管烈火焚烧,他却——若等闲。烈火中的石灰仿佛在呐喊——让烈火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我根本不在乎! (3)P12: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浑不怕。 (4)师: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浑不怕”呢?因为他——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原来有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厂房和仓库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 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 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 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 积的比例不大于20%。 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 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3.2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3.2.1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应低于表3.2.1的规定。 表3.2.1 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方剂学(功效、主治、组成)表格

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甘草、桂枝、杏仁 枝汤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兼有蕴热证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 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 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麻杏甘石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 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腑实,热结旁流,热厥痉病大黄、枳实、厚朴、芒硝[与脾约丸的区别] 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湿热瘀滞大黄、桃仁、丹皮、冬瓜子、芒硝 温脾汤攻下寒积,温补脾阳阳虚寒积证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当归芒硝 麻子仁丸润肠泻热,行气通便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麻子仁、芍药、炙枳实、大黄、厚朴、杏仁[与小承气不同有2] 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肉苁蓉、当归、牛膝、泽泻、升麻、枳壳 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水肿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黄龙汤攻热通便,补气养血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生姜大枣桔梗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1伤寒少阳证2热入血室3黄疸疟疾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少阳阳明合病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 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证青蒿、黄芩、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生枳壳、广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四逆散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阳郁厥逆之证,肝脾气郁证柴胡、炙甘草、枳实、芍药 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郁血虚脾弱证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 痛泻要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脾虚肝旺之痛泻炒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寒热错杂之痞证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白虎汤清热生津气分热盛证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外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石膏、竹叶、半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粳米 清营汤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热入营分证犀角、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入血分证(热伤血络,热扰心神,蓄血瘀热)犀角(水牛角代)、生地、芍药、丹皮 黄连解毒泻火解毒三焦火毒热盛证黄连栀子黄芩黄柏 凉膈散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连翘、川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竹叶、蜜 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大头瘟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阳证痈疡肿毒初起金银、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刺、制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陈皮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消肿潰堅,活血 止痛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规定如下: 6 消防车道 6.0.1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0m 或总长度大于220.0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0.2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6.0.3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0m。 6.0.4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6.0.5 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6.0.6 工厂、仓库区内应设置消防车道。 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m2 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6.0.7 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量大于表6.0.7 规定的堆场、储罐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2 占地面积大于30000m2 的可燃材料堆场,应设置与环形消防车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间距不宜大于150.0m。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区内的环形消防车道之间宜设置连通的消防车道。 3 消防车道与材料堆场堆垛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 4 中间消防车道与环形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表6.0.7 堆场、储罐区的储量 名称 棉、麻、毛、化纤(t) 稻草、麦秸、芦苇(t) 木材(m3)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m3) 液化石油气储罐(m3) 可燃气体储 罐(m3) 储量 1000 5000 5000 1500 500

中医师承关系合同及表格

中医师承关系合同及表 格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指导老师 师承人员 签订日期

甲方(指导老师):乙方(师承人员): 姓名:姓名: 性别:性别: 出生年月:出生年月: 单位名称及地址:单位名称及地址: 延寿镇东同庆街70号 依据《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第52号令)的有关规定,经指导老师与师承人员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下,建立师承学习关系,双方订立合同如下: 一、师承教学时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二、师承教学的地点:延寿县中医医院 三、师承教学的基本目标(包括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 学习医生职业道德,树立时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思想,学习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医疗实践中遵纪守法,文明服务,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虚心求教,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骨伤科基础诊疗技术,能独立应用整骨、推拿技术治疗适宜性疾病。 四、师承教学的主要内容: 1.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基本诊疗技术,学习《中医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骨伤学》《中医推拿学》等知识。掌握中医辨证施治(含病历书写)、中医骨伤、推拿手法等多种操作技能。

2.中医学术经验: 中医骨伤科:中医骨伤基础理论,辩证治疗及多种整复手法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经验。 3.中医技术专长: 中医骨伤:牵引、复位、腧穴贴敷法、腧穴注射法、拔罐法;各种推拿手法。 五、师承教学的方式方法: 门诊师带徒方式,学徒跟师出门诊言传身教。自学方式,根据要求学习必修课程,学员利用业余时间巩固中医基础知识。 六、指导老师职责: 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严谨的科学态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保证临床(实践)带教时间,精心组织教学,悉心传授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按照确定的师承教学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带教任务。 七、师承人员职责: 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勤奋好学,尊师守纪,保证跟师学习时间。虚心刻苦学习指导老师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认真做好跟师笔记,及时归纳整理,并加以研究。诚实地接受指导老师和管理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完成教学计划确定的学习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水平。 本合同一式三份,双方签字后经县级以上公正机构公正,师承关系合同自公正之日起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另一份由公正机构留存备案。 甲方(签字或盖章): 乙方(签字或盖章):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51实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主要修订内容为: 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 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 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主要修订内容为: 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 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 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 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 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3、适当提高了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00h;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减少; 3)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 4)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5)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30min修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

近日,新版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出台,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新规范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本)),新规范与上述两规范的的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另相关专家--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姜文源先生对于新规范给出如下详细解读: 1、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高规》强调"自救"。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建规》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备用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允许消防用水量少的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的条文两本规范应该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的条文规定。《建规》的条文说明说不计入,《高规》在90年代修订时将原《高规》"不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这句话划掉了,但是否计入在条文和条文说明中未予明确,当时考虑这可由工程设计人员自行确定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专用还是兼用。如确定专用或是兼用,都应配套相应的技术措施。《建规》和《高规》合并后,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本规范条文规定应一致而不一致的问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并为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下简称新《建规》)。新《建规》的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解释单位: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天津、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2、新《建规》条文示例 1)关于前言修订内容1)的条文示例 条文示例一: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厂房; 2仓库; 3民用建筑; 4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方剂学表格-简洁版

1.1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风外感风寒表实症麻黄、甘草、桂枝、杏仁 ★桂枝汤 《伤寒论》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 证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 草 香苏散 《和剂局方》疏散风寒,理气和 中。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香附、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四时感冒紫苏叶香附陈皮炙甘草秦艽防风蔓荆子川芎生姜 ★小青龙汤《伤寒论》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 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 五味子 ▲止嗽散 《医学心语》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 1.2辛凉解表 ★银翘散《温病条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 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 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麻杏甘石汤 《伤寒论》 辛凉宣泄,宣肺平喘外感风寒邪热壅肺证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解肌清热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升麻葛根汤 《闫氏小儿方 论》 解肌透疹麻疹初起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3扶正解表 ★人参败毒散《药证直诀》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人参 甘草生姜薄荷 ★再造散《伤寒六书》助阳益气,发汗解表阳虚外感风寒寒重热轻 人参黄芪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 川芎煨生姜 ▲参苏饮《和剂局方》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饮 证 紫苏叶葛根人参半夏前胡茯苓木香枳壳 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 ▲麻黄附子细 辛汤 《伤寒论》助阳解表 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 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 ★加减葳蕤汤 《通俗伤寒 论》 滋阴解表阴虚外感风热证葳蕤葱白淡豆豉薄荷白薇桔梗大枣甘草 2.1寒下 ★大承气汤《伤寒论》峻下热结 阳明腑实,热结旁流,热厥 痉病 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与脾约丸的区别]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学习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点知识点摘要 二、总则、术语 2.1.11防火隔墙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2.1.12 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墙体。 三、厂房和仓库 3.1.1厂房分类 总结:甲类厂房甲类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乙类厂房乙类液体,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丙类厂房非甲乙类液体、可燃固体;丁类厂房高温对不然物进行加工;戊类厂房常温不燃物加工。当生产或使用的可燃物较少时可另做分析。 3.1.3仓库分类

总结:甲类仓库存放甲类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乙类仓库存放乙类液体,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丙类仓库非甲乙类液体、可燃固体,丁类仓库存放难燃烧物品,戊类仓库存放不燃烧物品。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3.2.1耐火等级

3.3.1厂房防火分区 3.3.2仓库防火分区

3.4.1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戊仓库之间防火间距 3.5.1甲类仓库安全距离

3.5.2乙丙丁戊类仓库 3.7.2安全出口的设置 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以下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5人; 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0人; 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5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20人; 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40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30人; 5、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 3.8.2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不大于300㎡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