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策略_从目的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策略_从目的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策略_从目的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策略_从目的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策略

从目的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邱 敏

摘要: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分析了旅游翻译的目的并对旅游资料进行文本分类,然后结合N ord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的结论,即译旅游广告,可采取工具翻译;译导游词,可采取文献翻译。

关键词:旅游翻译;目的论;工具翻译;文献翻译

作者简介:邱敏,1981年生,女,助教,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国际商务系,浙江 杭州,310018)中图分类号:H315 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8-6552(2007)05-0063-03

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对外宣传中国的有效方式,对推动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旅游材料的英译也越来越值得译者认真地思考。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不可避免地在中文旅游资料中有所反映。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外国读者常常在理解这些文化因素上感到很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因素呢?我国学者汪宝荣认为,[1]就保留中国旅游文化而言,如果采取异化翻译有利于保留中国的旅游文化的异域性,其缺陷在于:译本中所含源语文化信息过多,容易造成译文晦涩难懂,从而损害旅游文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造成境外旅游客源的减少;采取归化翻译则更能吸引潜在的外国游客,而弊端在于:过分倚重目标语言固有表达形式和文化材料,以译语旅游文化替代源语旅游文化,容易导致中国文化不能得到宣传。故旅游资料中文化因素的翻译处于两难境地,这实际上是一个翻译策略的问题,由于 目的使方式合理 ,以及 好的策略是那些最能实现交流目的的策略 ,所以本文旨在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家维米尔的目的论角度来解决此问题,使英译后的旅游资料既能吸引国外游客来我国旅游,同时又能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

一、翻译目的论

1 翻译目的论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汉斯 维米尔(H ans V er m eer)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 ry)。其理论包括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为翻译过程中的第一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2]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比如为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但通常 目的 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2]

除目的法则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 herence ru le)和忠实性法则(fi delity ru le)。这两种连贯性原则又同时从属于目的原则。由于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必须服从于目的法则,如果翻译的目的要求译文连贯通顺,那么译者应尽力使句子读起来顺畅、连贯,这时连贯性法则是符合翻译目的的。如果目的法则需要译文不必通顺,那么,连贯性法则则不适用。同理,如果翻译的目的要求译文文本再现原文文本的特色与风貌,那忠实性法则与目的法则是一致的,译者应尽最大的努力去再现原文的风格、内容及特点。如果目的法则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有某种程度的差异时,那么忠实性法则就不再适用。因此,目的法则是普遍适用的法则,而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则是特殊法则。[2]

由此可见,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

2 旅游翻译的目的

旅游翻译应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3]从形式上来分,旅游翻译可以分为笔译和口译,本文着重关注的是笔译部分。笔译的原语文本包括旅游指南、旅游行程、旅游广告、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册、餐厅菜单、宾馆指示牌、景点指示牌等。从广义上来讲,

63

旅游文本包括一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文本资料。

旅游翻译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据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包括翻译发起者的目的与接受者的期待。[2]旅游翻译的发起者一般指中国旅游总局或国内的旅行社,其翻译目的有二:(1)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传播中国文化,让外国游客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翻译后的旅游文本的接受者一般指懂英语的外国读者,他们是潜在的游客。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祖先为我们留下不可胜数的文化遗迹;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风光优美的国度,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名胜。这些名胜古迹每年都吸引大批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观光。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外国游客的数量在急剧增长,他们期待到中国旅游并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由此可看出,接受者的期待同发起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在分析完旅游翻译的目的后,我们再来对旅游文本进行分类。对旅游资料进行分类是很必要的,功能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赖斯(R e iss),他曾将文本类型、功能与翻译方法联系起来,认为功能和方法间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赖斯把文本分为信息类(i n f o r m ati ve)、表情类(expressi v e)及呼唤类(operative)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文本的目的或功能都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目的,我们可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去处理源语文本,实现其翻译目的。那么,旅游文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呢?旅游文本具有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呼唤功能,但不同的旅游文本其功能也有差别。具体来说,旅游文本包括两项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施加影响、诱导行动。比如说,旅游广告以呼唤功能为主,兼有信息和表情功能,其目的在于提供关于景点的信息,吸引游客,激发他们参观游览的兴趣。而像导游词应是infor m ati ve的,属 信息文本 (i nfor m ative tex t),它重在传播中国文化,不少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都应尽可能通过翻译传递给海外旅游者。[3]

至此,我们将以上分析的旅游翻译的目的和旅游文本的类型综合起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目的或功能角度划分,旅游资料可分为以旅游广告和导游词为代表的两大类。旅游广告属于呼唤型文本,侧重于吸引功能或以吸引国外游客到中国来旅游为主要目的;导游词属于信息文本,重在传播中国文化。两种类型的旅游资料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

二、目的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料具有不同的功能或目的。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料,我们该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才能使译文达到各自预期的目的呢?N o rd根据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不同侧重点,总结出翻译的两大基本策略,即:文献翻译(D ocu m entary trans l ation)和工具翻译(Instrumenta l translati on)。[2]

文献翻译 的重点是用译文语言再现原文作者与原文读者的交际情境,包括原文的特征和文化特征。翻译后的交际语言虽然已改成为译文语言,但交际情境却仍然是原文文化。根据译文再现原文特征的程度,文献翻译可分为 逐字对译 、 字面翻译 、 注释翻译 。

工具翻译 把翻译看成是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进行交际的工具,交际语言是译文语言,交际环境是译文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只作参考,重点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交际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功能,工具翻译可以分为 等功能翻译 、 异功能翻译 和 同类翻译 。

由此可看出,文献翻译强调的是原文文化,工具翻译强调的是译文文化。那么,我们可否把这两种翻译策略应用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呢?具体来说,翻译旅游广告可否采用工具翻译?因为工具翻译中的 等功能翻译 指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相等,旅游广告属于呼唤型文本,原文的功能在于提供关于景点的信息,吸引国内游客,从而激发他们参观游览的兴趣,译文也如此,吸引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所以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是对等的,故在翻译旅游广告时可采用工具翻译。同样,导游词的翻译是否能采用文献翻译呢?文献翻译强调的是原文文化,而导游词的翻译重在向国外游客传播中国文化,这正好与文献翻译吻合,因此,可采用文献翻译来处理导游词的翻译。

为了更好地说明翻译目的论在旅游文本中的应用,本文列举以下译例进行分析说明。

1 工具翻译和旅游广告

例1:广州又称 羊城 、 穗城 ,是祖国的南大门,早在秦汉时期就是繁华的都会。

G uangzhou,a lso known as C anton,lies i n the sout hern m ost part o f Ch i na,adjacent to H ong K ong and M acao T he city s l ong h istory dates back to mo re than t wo thousand years ago w hen it be cam e a prosperous trad i ng port [4]

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 工具翻译 的例子。译者从译文读者的认知角度出发,用译文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去化解原文中的一些文化难点,以保证原文信息的传递。如:用西方人较熟悉的 Canton 来替代 羊城 和 穗城 ,并用西方人熟悉的 H ong K ong and M acao 进一步说明广州的地理位置, 秦汉时期 则只译出其暗示的 历史悠久 (t wo thousand yea rs ago)的意思。从译文读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译文的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离他们很远,他们就会感到陌生、难懂;如果译文的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离他们很近,他们就会感到熟悉、亲切。所以当外国读者看到这一则关于广州的旅游广告时,极有可能会产生来广州看一看的愿望。

例2:人们把四川境内的贡嘎山和四姑娘山分别称为蜀山之王和蜀山之后。许多人来到四姑娘山一睹芳容后,惊叹不

64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已:太美了,太美了!简直像仙境一样![5]

Chi nese peop l e na m ed M ount G ongg a as the k i ng o f S ichuan M ounta i ns w hil e S i gun i ang M ounta i n as t he queen o f S ichuan M ounta i ns A fter en j oy i ng the beauty o f S i gun i ang(four g irls) M ounta i n,plenty of fore i gn friends m arveled at its beauty: It is A l ps of O r i ent!

译文中,译者巧妙地运用了工具翻译法,用目的语文化替代了源语文化,即把四姑娘山比作西方人熟悉的阿尔卑斯山,外国游客在看了这则英文旅游广告后,必定会感受到四姑娘山的美,因此,将会产生来参观的愿望。这一译例证明,翻译目的论提出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采用工具翻译法对旅游广告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变译,以期达到吸引外国游客来旅游的目的是完全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

2 文献翻译和导游词

例3:鲁迅纪念馆对外开放场所包括: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1]

O pen t o v isitors are the Lu Xun s F or m er R esi dence(i ncl u d i ng h is A ncestral R es i dence and the Sanwe i Study ),the Ba icao G a rden ,and the Exhibiti on H a l.l

Sanw ei Study(litera ll y three-flavo r st udy),Shaox i ng s m ostw i de l y known and i nfl uential private schoo l i n those days where young L u X un stud i ed class i cs for about five years

Ba i cao G arden,a w aste vegetable p l ot t hat m ade a parad i se for little L u X un

这是一则介绍鲁迅纪念馆的旅游资料, 百草园 和 三味书屋 均体现在译文中,译者旨在保留鲁迅旅游文化的原汁原味,但是Ba icao和San w ei这两个词的异域性过强,作为导游词介绍给外国游客时,对不谙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外国游客来说毫无意义可言。为了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译文应对Ba icao和San w e i这两个词加以解释,帮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所以,在译文中,译者采用了文献翻译中的注释翻译法,对San w ei Study和Ba icao G a rden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从而使译文能较好地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例4: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旁证了建筑长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除了钱币,还有众多建筑者的躯体。[6]

这是一篇关于长城的导游词中的一句话。孟姜女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而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却未必知晓。译者如果作此解释说明,外国游客就比较容易理解,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致。所以译者有必要进行增补。

译文:T he l egend that t he co ll apse o f t he W a ll w as caused by the cry o f a woman named M eng Jiang-nv,w hose hus band died i n

the constructi on of the G reatW a l,l is an ev i dence show i ng that the pr i ce o f buil d i ng this w onder o f t he w or l d w as not only m oney,bu t also t he li ves o f construc t o rs.

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孟姜女 在译文中通过音译法得以体现,此外,译者在翻译时对孟姜女的故事进行了补充说明,通过补充翻译 她的丈夫在建造万里长城的时候死去了 (w hose husband died i n t he constructi on o f t he G rea tW a ll),来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可见,在这一译例中,译者根据译文所要达到的目的,采用了文献翻译法来处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将孟姜女这一历史人物反映在了译文中,并考虑到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对孟姜女的故事作了适当的补充说明,以便帮助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三、结语

本文在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家维米尔的目的论指导下解决了在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因素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旅游资料大致可分为以旅游广告和导游词为代表的两种类型,译旅游广告,主要目的是吸引国外游客,可采取工具翻译,遵循目标语言规范,可用目标文化材料替代源语旅游文化,以求得源语在原文读者中产生的效果等同于目的语在译文读者中产生的效果。达到吸引国外游客到中国来旅游的目的后,译者应当尽可能地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因此,译导游词,可采取文献型翻译,尽量保留中国文化。同时,考虑到两国的文化差异,对一些中国文化作适当的解释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国外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因此,译者对不同类型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因素可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两类旅游资料分别实现它们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汪宝荣 旅游文化的英译:归化与异化 以绍兴著名景点为例[J] 中国科技翻译,2005,(1):14-15

[2]N o rd,Christi ane T ranslati ng as a Purpose f u l A ctiv it y:Func ti on ali st A pproaches Expla i ned[M] Shangha:i Shangha i Fore i gn L an guag e Educati on P ress 2001:27-50

[3]陈刚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9-329

[4]平洪 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J] 中国翻译,2002,(5):22

[5]杨天庆 四川英语导游应试必备手册[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9

[6]游丽琴 试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2006,(3):74-75

65

不同的功能 不同的策略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英语二学历论文)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以及国内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关注中国,渴望了解他的昨天与今天、语言与文化。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也创造了不少幽默诙谐、充满智慧的语言,一些鲜活的流行语不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还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少不了“翻译”这个环节。然而,如何将这些流行与自然得体地翻译出来,让外国友人了解它们的意义与文化内涵呢?本论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一、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同时,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自2012年4月,毒果冻、毒老酸奶疑云未散,毒胶囊风波又起。在互联网上出现了破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忙着被提炼成工业明胶,被无良商人掺入食品中,被消费者吃进肚子里。于是网络一时爆红一首打油诗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 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 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 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 2012,皮鞋很忙…… 这是目前网上热传的段子,它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有些淡淡的悲凉。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可见网络流行语用诙谐

从翻译目的论看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策略

从翻译目的论看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策略 作者:肖群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刊名: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9,(5)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5条) 1.Neubert A,Shreve GM.Translation as Text[M].Kent& London: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 2. 2.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Nord 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范勇.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5.陆国飞旅游景点汉语介绍英译的功能观[J].外语教学,2006(9).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7360915.html,/Periodical_cqgygdzkxxxb20090507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22日

翻译目的论汇总

第五讲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 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翻译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旅游英语翻译 摘要:旅游的国际化,意味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兴起,这给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了交流需求。为了在旅游业中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和缩小文化差异,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旅游英语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旨在提高旅游英语翻译者把源语转化为目标语时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解决由交际障碍和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从而为旅游区输送更多的翻译人才,促进国际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旅游英语文化差异旅游经济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科技与文化发展突飞猛进,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户的社交模式已远远成为过去,汽车、火车、高铁与飞机高速发展并且逐渐普及,一日千里已成为人们的日常。与此同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日益加速,这为人们提供了极好的出境旅游机会。据笔者了解,近十年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呈正比持续上升,入镜人数也随之快速上涨。正是因为如此,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并开始蓬勃发展。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旅游有了交流沟通的需求,这种需求逐渐扩大,蔓延至全球各地。交际双方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彼此的思维方式、社会风俗、理想信念可能截然不同,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潜在的障碍,相互的误解更可能导致严重的文化冲突、两个民族乃至两个国家之间的隔阂。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势在必行。

1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饮食、社交礼仪、制度习俗等)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实时且直接的口语交际。 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交流过程,而旅游英语则是直接沟通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媒介之一。[1]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 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出入境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出入境旅游,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外国游客的增加,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中西方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彼此的思维方式、社会风俗、理想信念等都存在着差异,译者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的时候往往需要换位思考,减少由于文化、语境、思维等不同造成的交际障碍与交际损失。 2跨文化交际下旅游英语翻译差异 2.1旅游英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中形成自身特有的价值观、世界观、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等等,这些构成文化。[2]因此,中西 文化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主要有饮食文化差异、社会习俗差异、人文历史差异等等。而旅游文化差异则是人文历史差异中最显著的一部分。王佐良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3]由于两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和价

浅析旅游英语翻译技巧及方法

摘要:21世纪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我成为了个旅游资源大国,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和翻译的旅游特色的地位,并总结了一些旅游英语翻译方法。 现在,在世界各地使用英语的人口不断增加,英语成为全球化交流的语言,同时旅游业是巩固英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语言,旅游英语各年龄段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国家希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品质,英语导游,以便它可以使旅游英语语言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在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一、旅游英语的特点 1.1、旅游英语,包括一个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旅游业,通过当地文化旅游的人可以来的情绪。每一个游客,旅游业不仅是享受当地的景观和观光,更多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吸引和影响情绪。因此,除了在旅游英语的技术术语,也包括物质文化的语言,旅游英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浅。浅的英语词汇,发音和语法的一些基本要素的方式铺平道路,为文化内容和材料,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是一个旅游材料,旅游用品和欣赏的文化产品分析过程的理解。 1.2、旅游英语立体美,语言特点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消费,其中大部分是旅游和文化消费。因此,为了促进旅游和文化消费和审美享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促进当地文化,旅游英语的基础上,提炼的审美元素,能够表达独特的文化内涵。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祖国美丽富饶的地球在同一时间的发展和建设,我们也留下了许多文化古迹,独特的自己独特的风俗,工艺品和美食,此山水之美和历史文化通过一个独特的旅游文化的巧妙结合。旅游英语可作为以弘扬中国文化,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媒介,使我国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二、旅游英语翻译的 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中国,但在国际舞台上的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是非常小的,很多外国人只知道一些知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和中国其他旅游目的地,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外商在中国旅游业的了解甚少,他们只是一些媒体的数据,文字或互联网访问适当的信息。过去两年,许多旅游城市和著名的旅游景点都发表在中文和英文的旅游信息和指导书,内容更详细介绍。然而,在英语翻译或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太多的时间编制的随意性,大量的旅游信息,从学生的手或翻译公司。此外,许多我们的旅游景点,导游的英语水平还需要到可以改善这是1指南翻译中的大差异的口头翻译的时间编写的原始严重的原因,和甚至错误,特别是在饭店,酒店和街道的翻译更是漏洞百出。全面提高旅游英语翻译的水平,今天的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抓住旅游英语翻译。 旅游英语翻译 3.1增加的词汇和注释的法律的正确使用 文化差异在语言和信息传输必须是有一些障碍,特别是外国旅游者的数量,不熟悉的历史,文化和故事。因此,文化传播时,应尽量减少读者理解的翻译,文化上的障碍,从而能够实现的文化交流更理想的目标。要求读者和原来的读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东西,原来的读者在翻译时表示,可能是相当陌生的读者。因此,在这个时候,原来的读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多使用一些词汇,复杂的句子或条款进行补充和票据,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原来的读者和读者之间的文化差距。放大和注释的方法是为目的,以方便外国游客了解,更有利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推出的“饺子”,例如,一定会与屈原的内容,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而不是屈原任何介绍,只是简单地只会使游客无法了解雾水。因此,如果翻译告诉此时的游客,屈原是1:在著名的中国学者,政治家,谁三百年livedsome之前出生Christd在这个时候如此,游客将“饺子”离开了中国龙更深的印象端午节将了解更多。 3.2注重翻译的名字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为例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 解说词英译为例-汉语言文学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为例梅盛王晨婕 摘要: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分析博物馆解说词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批判性地分析了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方法,如:增添、重组等,剖析了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解说词目的论翻译问题对策 由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国间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能够游历中国,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其中,参观博物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博物馆解说词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对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景点介绍和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的探讨,很少触及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本文尝试运用翻译目的论,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归类,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总结相关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

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制约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便是翻译行为的目的’”[1]。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目的,规定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翻译要求涉及到多方面,包括规定译本文本的功能(信息功能、表达功能或呼唤功能)、报告译文的预定目的、接受者、接受文本的时间、地点和场合[2];文本分类并不是说每个文本属于某一类型,事实上,大多数文本会同时兼有以上三种功能,差别在于侧重的功能不同。翻译目的论宣称翻译的标准应当是充分(adequacy),而不是等值(equivalence),充分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就为译者“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3]。与传统“等值观”相比,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源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从其预期功能出发,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 在目的论框架下,本文将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具体要求整合成以下三个方面: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博物馆解说词一般包括该馆的概况介绍、最新资讯信息、展品与史料介绍等。从译文文本功能来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兼具信息和操作功能,旨在为国外参观者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博物馆信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译文接受者是以“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5]为主。由此,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可视为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原则:1.以服务外国游客为导向,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博物馆相关信息,并且做到通俗易懂;2.以顺利实施跨文化交流为主旨,即译文能有效帮助外国游客观赏博物馆所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目的论简介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手中,因此翻译实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 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 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 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 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 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 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完整word版)浅析翻译目的论

浅析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 一、目的论的内容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弗米尔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言学。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翻译并不仅仅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过程;第二、语言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因此,他在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弗米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动,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动方式;基于这种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可以得出一条规范性的基本规则:(翻译)行动的目的决定达到的预期目标的策略。也就是说,译文应对预定的受话者发挥预期的功能。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弗米尔认为:决定译文(面貌)的不是原文(面貌),而是翻译目的。 按照弗米尔的解释,翻译目的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意义:它可以用来指: ( 1) 翻译过程:亦即翻译过程的目的; ( 2) 翻译结果:亦即译品( translatum)的功能;

浅析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

浅析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旅游英语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英语的特点,力求探寻到旅游英语的恰当翻译策略,促进旅游英语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英语;语言特点;翻译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的十几年,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通过旅游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推广。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到中国,旅游英语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出来,如何通过旅游英语翻译将中国文化和民风民俗传递和展示出去,使国外游客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陶醉于我国的自然风光之中,从而促进对外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推广。 1.文化差异影响旅游英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过长久以来积淀的精神财富,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中国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根植于语言之中,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中西的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这种文化的差异使两种语言中互译是极其困难的,如何准确、简洁、恰当的翻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的处理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准确进行旅游英语翻译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 2.1行业术语 旅游英语会使用大量的与旅游行业相关的英语单词或习惯用语,一般称为旅游英语术语。例如,旅游英语中的通知就体现了旅游语言独有的特征。一般通知内容简捷明了,在正文前一般标有NOTICE或ANNOUNCEMENT等字体,使游客一目了然。正文包括事由、地点、时间、通知发布者等,同时通知的对象一般使用泛指的形式来表达。如:把Dear Travellers(亲爱的游客)Dear Guests(亲爱的旅客)等称呼写在正文前或者直接将称呼写在正文里,如“Tourists are requested to note that the zoo is open as from May 23,2013”游客们请注意,动物园从2013年5月23日起开放)。 2.2礼节特征 语言翻译是信号的语际转换过程,译者必须了解原语言和译语言的文化。文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

摘要: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分析博物馆解说词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批判性地分析了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方法,如:增添、重组等,剖析了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解说词目的论翻译问题对策 由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国间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能够游历中国,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其中,参观博物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博物馆解说词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对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景点介绍和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的探讨,很少触及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本文尝试运用翻译目的论,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归类,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总结相关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制约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便是翻译行为的目的’”[1]。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目的,规定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翻译要求涉及到多方面,包括规定译本文本的功能(信息功能、表达功能或呼唤功能)、报告译文的预定目的、接受者、接受文本的时间、地点和场合[2];文本分类并不是说每个文本属于某一类型,事实上,大多数文本会同时兼有以上三种功能,差别在于侧重的功能不同。翻译目的论宣称翻译的标准应当是充分(adequacy),而不是等值(equivalence),充分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就为译者“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3]。与传统“等值观”相比,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源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从其预期功能出发,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 在目的论框架下,本文将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具体要求整合成以下三个方面: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博物馆解说词一般包括该馆的概况介绍、最新资讯信息、展品与史料介绍等。从译文文本功能来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兼具信息和操作功能,旨在为国外参观者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博物馆信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译文接受者是以“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5]为主。由此,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可视为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原则:1.以服务外国游客为导向,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博物馆相关信息,并且做到通俗易懂;2.以顺利实施跨文化交流为主旨,即译文能有效帮助外国游客观赏博物馆所陈列的展品以及发布的各种信息,同时激发其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下文将根据诺德(nord)自上而下翻译问题的分类模式,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其文化和语言两大层面的翻译问题,依照笔者所提出的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原则,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剖析宁波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 二、宁波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层面翻译问题 博物馆解说词里常常会出现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若只是简单机械地采用音译的方式,则势必无法让外国游客了解这些专有名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试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

方梦之主编:《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29页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又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1971年,德国的莱斯(K. Reiss)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评价的新模式。1984年她在与费米尔(H. J. Vermeer)合写的General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一书中声称: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若钟交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强调译文与原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质量与数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这就是说,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调整或改写,该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 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 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 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作为受文化制约的语言符号,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受到各自交际环境的影响,译文功能与原文功能可相似或保持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和预期功能,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比以对等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或极端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更为优越之处。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科学性和易操作性。Toury 把“功能目的论”看作是“译

rr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第19卷第4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4 2005年8月J 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S ocial Sciences)Aug.2005 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陶全胜 (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文章运用翻译目的论的有关原理,并通过译例分析,提出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应遵循“传译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的原则。贯彻这三条原则有助于达到译界所公认的“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的应用文体翻译标准。 关键词:企业外宣资料;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05)04-0124-06 Exploring principles o f translating econom 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based on Skopo stheory T AO Quan-sheng (Depart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 d T echnology,Huainan232001,China) Abstract:Based o n Skopo stheo ry and w ith ex amples analy sis,the author puts forw ard the v iew that major pr inciples o f tr anslating economies literature should be convey 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achiev ing pr agmatic equivalence,and reaching co nsistency o 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 ms.By adhering to the thr ee principles,the version of translation can m eet the well-accepted practical translatio n standard w hich stresses conveying inform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ranslating. Key words:eco no m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m ain info rmation;pragm atic equivalence;consistency o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ms 一、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主体,要走向世界市场,融合于世界经济,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应有过硬的宣传推销措施,以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企业外宣资料的翻译是企业向国外拓展市场的前提,良好的对外宣传资料有助于企业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但目前一些企业外宣资料的汉英翻译,过分拘泥于“忠实”与“等值”,在译文中出现了中式英语的倾向,不利于企业对外交流。还有一些企业对外宣传工作没有体现“内外有别”,把对国内使用的资料直接翻译出来对外使用,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宣传效果。许建忠教授提出的“得作者之志,为读者所接受”的实用文体的翻译收稿日期:2004-05-12;修回日期:2004-09-27 作者简介:陶全胜(1964-),男,安徽枞阳人,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

2021年旅游英语翻译论文

旅游英语翻译论文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日益开放,海外游客的数量逐年提高,旅游英语的翻译工作日显重要。下文是 ___为大家的关于旅游英语翻译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旅游英语翻译技巧 摘要:旅游英语翻译应做到文字流畅自然、表达易懂清晰、文体简洁易懂、有感染力;在了解基本原则上探讨旅游资料翻译的技巧,就是把很多种不同的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使用到一起相结合,然后在对所翻译的文章进行一些修改,使其获得更好地成效。随着我国对外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英语翻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文章分析了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的成因,并通过对汉英文化差异的解读,总结了解决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的对策。最后指出译者不但需要掌握汉英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还要对汉英文化及其差异有所研究,只有灵活运用翻译方法,才能将旅游景点相关内容和文化内涵正确地传递给外国游客。 关键字:旅游英语;翻译;文化差异 一、旅游资料的翻译标准及功能

我们在探讨旅游英语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把翻译的内在功用和翻译的技巧相结合。旅游英语中的资料内容和种类多种多样,但是究其根本都是想要引起读者的注意,旅游资料的主要功用有这几个方面:诱导、美观和提供信息。其中对于旅游资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可以给读者足够多的风景介绍信息和对所介绍的景点的宣传, ___人们对这个景点旅游参观的兴趣,同时增加游客对我国历史及文化的了解。所以为了增加起作用,旅游资料的英文翻译一定要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让其产生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 旅游资料翻译不单纯等于中译英文字上的翻译,旅游资料翻译的成功与失败,首先就取决于其翻译的效果。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就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语体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原文的信息。”这此处的“对等”指的是翻英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大概相等。翻译文的读者与原文读者拥有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如果一字不动地翻译成另种语言就不一定能达到原效果。译文应该具有和原文同等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译者必须把重点放在翻译文的译文读者上,充分考虑到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接受性,在对译文读者可能不容易理解的地方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和变化,让翻译文更能达意。 中国和欧美国家在其文化传统与形式思维上游很多的不同之处,所以这也导致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上的不同和差异,以及使用语言

从目的论看电影字幕翻译

摘要:电影字幕翻译是电影的一部分,利用文字去展现和诠释影片对白不为人理解的内容,因此,电影字幕翻译跟一套电影的影片种类、故事情节、地域背景、语言运用息息相关。电影字幕对于译入语观众理解影片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角度来分析《肖生克的救赎》及《疯狂动物城》这两部电影的字幕翻译方法。 关键词:电影字幕;翻译方法;目的论 一、引言 外语片字幕译文主要功能是传达影片人物对白的内容。外语片对白是影片的灵魂,是剧本作者潜心构思、独具匠心之作,是符合表演特点的艺术结晶:它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字幕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目的语的观众能够接受并能感受到此电影的魅力。因此,字幕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化传输与移植的过程,更是一种以目的语观众为接受者的有目的翻译。 本文选取了《肖生克的救赎》和《疯狂动物城》这两部电影的字幕来作分析。在这里我想简单谈一下我选择这两部电影的原因:《肖生克的救赎》是我最喜欢的影片,也是看过次数最多的电影,没有之一:该影片内容发人深省,演员演技精湛,整部电影的场景也很精致,堪称佳作。自发行以来,《肖生克的救赎》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的史上最佳250部电影影迷评选中,一直以来都位居前三位,也是至今最多影迷参与评分的电影。在1994年的奥斯卡奖,该片获得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好莱坞最有气势的十大巨片之一。而《疯狂动物城》则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电影了,该影片刻画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全新世界,在表面的美丽之下却能找到人内心所充满的偏见和自己的心思。用绝伦的艺术形式刻画以及反讽了当今的世界形态,结尾则是充满着正能量,绝对是用心制作的良心之作。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两部电影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国际影响,其外文字幕的一份功劳不可忽略。本文是从对照剧中人物的英文对白,仔细体味汉语字幕中发现,从整体上来说这两部影片的英译字幕是十分贴切的,可以归纳为简洁明了、流畅通达、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二、目的论翻译理论简介 以赖斯、弗米尔、曼塔莉和诺德为主要代表的功能主义目的论(functionalistskopostheory)是当今世界颇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学派之一。“skopos”是希腊语,其意思为目的、意图、目标和功能。在功能主义目的论出现以前,主流的翻译学派都把重点放在原文本上。然而,目的论却颠覆了这一传统,它将译者应该关注的重心移到了译文上。目的论学者认为,在翻译进行之前,就应该决定翻译的目的或要达到的目标。翻译原则及策略的选择必须与翻译的目的、功能或是在译文中要表达的功能相融合。将功能目的论应用于字幕翻译,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就在于帮助目的语观众更好地了解荧幕上发生的一切,以使观众与电影之间有更流畅的沟通,充分体验到电影的美和魅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译者的任务就是采用适当的翻译原则和策略,在时间和空间受到一定限制的前提下,为观众提供清楚、准确的字幕。如果译文达不到原文的效果,或者不能让译入语或说目的语观众像原语观众一样体验一部优秀电影的杰出之处,这种翻译行为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失败。 接下来,我将《肖生克的救赎》与《疯狂动物城》中的英文台词与中文字幕翻译进行了对比,以翻译目的论的目的性原则为主要标准,分析其字幕翻译是否以及如何在译入语文化中实现其目的。 三、字幕汉译 根据翻译目的论,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目的,会产生不同的译文。比如,有译者可能为了赚钱过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翻译;也有为了目的语读者或观众以沟通交流为目的进行的

浅析翻译目的论

本文由csq3011贡献 pdf1。 2008 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Jul.2008 第 28 卷第一期 总第 51 期 浅析翻译目的论 汤玉洁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翻译目的论是从译文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一种解构主义理论 模式,它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翻译的实用性。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 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 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中,目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本文 简单介绍了目的论的一些基本内容,指出了它对翻译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作用。 [关键词]目的论;原则;翻译实践 Abstract: Seen from the target-oriented perspective, Skopostheory boasts itself of one of the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studies,which focuses on the target-text’s function and practicability. Skopostheory hold that translating is a purposeful communicative human activity. Skopos rule is the primary one of the four rules that includes skopos rule,coherence rule,fidelity rule and loyalty. This paper, at the outset,presents a brief content of Skopostheory,and then,discusses its positive ro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 Skopostheory; rules; translation practice 引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各种翻译理论争妍斗艳,为翻译 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已经 有了很大的突破。理论家开始从阐释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 女权主义、话语权利、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角度去阐释翻译现 象,出现了操纵派、多元系统派和功能派等多个派别。其中,功能 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是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 。西方翻译 理论从聚焦于语言和文本的微观研究,到论证社会、历史、文化对 翻译及翻译研究的影响的宏观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多元的翻译 研究格局,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翻译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 学翻译理论、纽马克的关联翻译理论、美国翻译培训班、多元体系 翻译理论,以阐释学为基础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描写翻译研究等等, 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是 由德国译论家 Han Vermeer 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基本 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 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 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译是人的一种行为。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 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威密尔提出 “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 , 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 , 。因此,翻译 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根据行 为学理论,目的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有目的的 行为,它既是构成具体情境的一部分,又对情境有一定的影响。由 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因此翻译也并非是一 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但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与人类其他 行为一样,翻译亦有目的,且翻译的目的在翻译开始之前就要确定。 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具体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 况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 第三阶段,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和 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对目的论的发展。前者重点 研究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后 者提出了 “忠诚原则” 关切的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忠诚。 , 贾斯塔?赫兹?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建立了行为翻 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