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高中历史 3.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15年高中历史 3.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15年高中历史 3.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15年高中历史 3.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15年高中历史 3.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案新

人教版选修3

【单元概览】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各国纷纷寻找克服经济危机的办法,德国、日本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西方大国奉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嚣张气焰。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全面爆发。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规模扩大。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矛盾成为30、40年代世界历史的主要矛盾,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二战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加强了合作,到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课程标准研读】

第一课时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教学建议】

重点: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的原因。

难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突破方法:

1.关于危机爆发的原因,应理清三个具体原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间的联系。

2.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结合必修二第六单元的相关内容,全面掌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3.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建立,注意分析异同点。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来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为摆脱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选择了怎样的道路?德日两国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以上漫画是听到股市崩溃消息时的情景

由此导入新课。

学案导学

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1、开始:1929年10月24日,从美国开始。

2、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3、特点: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

【问题探究】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一张报纸。据这份报

纸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什么?

答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二、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

1.影响:

(1)国内: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各国普遍出现了群众运动,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宁。

(2)国际: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2.摆脱危机的道路

(1)美国:罗斯福总统宣布实行“新政”,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以缓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缓和社会矛盾;通过“新政”美国终于驶出了危机的险滩,保存了资本主义制度。(2)德国和日本: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问题探究】下列四幅图反映出1929~1933年美国当时的历史状况

图一求职的失业者图二无家可归的人图三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图四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请思考:

(1)危机造成了了怎样的影响?

(2)美、德、日选择摆脱危机的方式有何不同?

答案:(1)影响:①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工人失业,群众运动出现,

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宁。②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致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遭受到毁灭性扣击。资本主义国家还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2)摆脱危机的方式:在美国,罗斯福总统宣布实行“新政”,实际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最后美国终于摆脱了危机,保存了资本主义制度;而德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三、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1、上台

(1)背景:①德国遭受沉重打击,引起社会动荡,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②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借助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大肆活动,他们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存在的不满情绪,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2)标志: 1933年,希特勒任政府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2.扩军备战: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又在第二年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问题探究】欧洲曾经受过启蒙思想的洗礼,但在20世纪又发生了在一些学者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人们居然又会贬低自己的身份,去迫害有不同信仰的人,去严刑逼供或甚至否认人权”。材料中的“人们”主要是指什么?

答案:德国人。

四、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1、背景

(1)亚洲的日本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十分沉重,造成严重社会动荡,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

(2)军部法西斯势力中的一些军官利用日本社会对政党政治的不满,图谋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同时极力鼓吹对外扩张。

2、过程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2)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①对内: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它对内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加紧扩军备战;②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亚洲也出现了世界大战策源地。(3)1937年,近卫文磨上台组阁,发动了全面侵华

战争。

【问题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请思考:

(1)从材料中看出受打击最大的是哪两国?在相同的打击面前,两国各自走上了怎样的道路?

(2)材料中显示,日本的下降幅度较小,但仍对其全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什么后果?

答案:(1)美国和德国。美国实行了“新政”,保存了资本主义道路;而德国纳粹党上台,走上了法西斯道路。(2)原因: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后果:使阶级矛盾尖锐,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乘机发展,军部法西斯专政最终建立。

课堂小结: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经济战。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美国通过实施“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而德国和日本等走上了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两个策源地由此形成。

知识网络:

重难点释疑: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日趋尖锐。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矛盾的激化必然会引发经济危机。

②具体原因:市场危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为最大限度地获取高额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工人工资的增长远远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造成超前消费,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严重。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獗,大幅度哄抬股票价格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影响

①加深了各国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普通民众饱受苦难,斯分子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宁。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围绕争夺市场展开激烈的斗争。资本主义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化了民族矛盾。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⑶对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产生深远影响。西方国家纷纷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实力雄厚、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广大的美英等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起美元集团、英镑集团等排他性的经济集团。德国、日本则由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没有殖民地或殖民地较少.统治阶级支持法西斯,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方法摆脱危机。

④加速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世界走向战争。德国纳粹党利用大危机造成的混乱局势,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日本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典例1(2010湖南长沙实验中学月考)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

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思路分析:材料反映的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造成工人失业。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供过于求,故A错误。经济危机后社会矛盾尖锐,故D错误;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

答案:B

【规律技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近两年高考考查的重点,2008年正值世界性金融危机蔓延之时,这一热点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关注。学习时要注意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与时政热点多联系。

跟踪训练1:(2010辽宁葫芦岛四校联考)1931年在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做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腰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多做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了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点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凯恩斯认为,消费可以拉动生产,缓解供求矛盾。

答案:B

2.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典例2(2010瑞安月考)德、日法西斯兴起的社会根源不包括

A.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 B.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气氛浓厚

C.民族主义情绪极其强烈 D. 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社会根源”,D项是经济根源。

答案:D

【规律技巧】经济危机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内的政治混乱,资产阶级对这种混乱的状况不满,由于国情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德日和美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跟踪训练2:德国法西斯的建立在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A. 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建立

B. 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建立

C.通过军部法西斯的支持建立

D.通过合法选举的方式建立

解析:德国通过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

答案:D

备课资料:

【股票与股票价格】

股票(share 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证明股东在公司中投资入股,并据此享有股东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书面法律凭证。股票是金融市场上一种主要的金融工具。股票没有偿还期,一经认购,持有者就不能要求还本退款,但可以拿到证券市场上去转让、出售,也可以继承、赠与或抵押。股票从公司那里最初发行到股东手中,股票的法律地位便宣告成立。

股票价格实际上与股票的收益率和市场利率有关。理论上股票的转让价格与持有该股票能够从公司获得的收益成正相关。由于市场利率是金融投资收益率的一般表示和主要参照,所以衡量股票收益的大小还要与市场利率相比较。因此股票行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期股利收益和市场利率,而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很大程度上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难以预测。经济、政治、市场、心理等方面的因素,甚至是小道消息等因素,都能通过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来影响股价。而且,一般股价的变动很难说是某一个因素影响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反映。

——代鹏《金融市场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众说纷纭的罗斯福“新政”功过】

“新政”刚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政治集团对其给予了不同的

评价。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报业大王赫斯特说“新政”就是苛政;不是榨取富人,而是榨取成功者。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者约翰·根室说他所听到的关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另外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政”在鼓舞私人企业的信心方面没有成功,资本主义秩序成功的基本条件是鼓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而诱发这种精神就需要刺激和补偿。“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这种精神的。另一派经济学家是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或半追随者,他们认为,只有真正执行大胆的增大开支的赤字政策,才能使国民经济走上复兴的轨道,而罗斯福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希特勒(1889~1945)】

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受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业,曾经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被录取,但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他上台以后更是如此。1913年,他移居德国的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军队的巴伐利亚团,军衔为下士,曾获一枚他一生都引以为自豪的铁十字奖章。1919年,希特勒受政府派遣,打入一个小党——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希特勒逐渐控制了该党。1920年,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从此走上了发展纳粹党,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道路。l923年,希特勒及其党羽在幕尼黑的一家小啤酒馆举行暴动,企图夺取当地政权,遭到失败并被捕入狱。在狱中撰写了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反动种族论,主张德意志种族是最优秀的种族,应该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应该消灭犹太人和其他劣等民族,消灭共产主义。l932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开始取得德国国家政权,成为法西斯独裁者。他在德国国内实行法西斯独裁,对外大肆侵略扩张,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l945年4月30日,在柏林被苏军攻克前夕,于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原因: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运动没有大的进展。意大利在西方列强中十分贫弱,战争的重负使得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政局动荡,工农运动高涨,统治阶级选择了法西斯。

法西斯专政建立:l922年,数万名全副武装的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夺取了政权,建立起以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法西斯政权。

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1. 1929年10月,在美国首先出现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挤兑风潮,美国经济陷入绝境,资

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了;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有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了动摇②经济的虚假繁荣③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

解析:D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出①的叙述是错误的,故将带①的A、B、C三项排除,正确选项为D项。

2. 右图为2008年9月30日在纽约华尔街证交所门前媒体

云集,当天道指跌幅创纪录。金融风暴深刻影响美国,

《时代》惊呼:1929年又来了。让许多人联想到1929年

至1933年间的“经济大萧条”。这主要说明所说30年代

的“大萧条”

A.由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引起的

B.引发了美国的政治危机

C.以股市大跌为开始标志

D.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解析:C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和题干中“1929年又来了”的有效信息,回忆所学30年代大危机,A、B、C、D说法都没有错误的,但从图和材料限定分析看,只有C符合题目要求。

3.右图是希特勒在进行战争宣传的图片,以下是希特勒领导

的德国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中的第四点:“只有本民族的

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具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

能成为本民族同志。”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纳粹党的( )

A.民族主义倾向 B.沙文主义倾向

C.种族主义倾向 D.社会主义倾向

解析:A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住“本民族同志”再现当时纳粹党欺骗群众所打的两面招牌即可确定其正确选项。

4. (2010上海期末)被历史学家称为德国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一天来临了,这一天是指

A、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一战投降

B、1933年1日30日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

C、1945年5月8日德国二战投降

D、1949年10月7日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德国

解析:B 德国的法西斯党建立于1920年,该年希特勒把一个小党德国工人党更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其影响一步步扩大,终于在1932年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希

特勒借助该党的力量,于1933年1月30日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开始在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专政。德国持续了14年的民主政体结束了,德国历史翻开了最黑暗的一页。

5. 表明《凡尔赛和约》开始失去对德国军事方面约束力的事件是

A.德国退出国联

B.德国大力扩军备战

C.德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D.德国与日本结盟

解析: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有四项,即:德国的疆界问题、殖民地问题、军备问题及赔款问题,很显然A.B.C.这三项均与这一条约无关,应予排除。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阅读下面两幅图:

图一美国农场主销毁剩余牛奶图二 1927年德国的一幅关于经济危机的预言性漫画请思考:

(1)对图一现象你有何感想?

(2)图二中,悬崖上正在花天酒地的是垄断资产阶级,下面是贫苦群众。此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3)结合有关史实说明,德国纳粹党是如何利用图二反映的政治局面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在解题时,需认真阅读图片,然后,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

答案:(1)反映了垄断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端。

(2)德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3)纳粹党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大批工农群众的支持,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7.观察阅读下列资料:

材料一

国家复兴管理局总部和领救济的队伍

材料二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请思考:

(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社会制度”的命运?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材料二中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

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题目设问中的“当时”,再结合材料一图片中的“国家复兴管理局总部”“领救济的队伍”等信息,就可明确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历着大危机。回答第(2)问,要紧密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去思考。第(3)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去思考,可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

答案:(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

(2)罗斯福新政,确保自由企业制度,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3)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陆军兵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察之用。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莱茵河之东50千米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

——《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5年) 材料三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二、三和材料一,指出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德国在1936年又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上述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注意对材料的对比分析。第(1)问以《德国国防法》和《德国兵役法》的各项规定为依据,再与《凡尔赛和约》相比较,自然得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第(2)问结合相关历史史实分析其背景和影响。

答案:(1)主要不同:德国陆军总数由不得超过10万人变为实际上不受限制;由志愿服役制变为普遍义务兵役制;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察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重大行动: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2)背景: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

影响:德国成为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报告 ——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1、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主义又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其基本理论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却绝育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货币政策观。 凯恩斯首次提出了货币市场,打破了将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分开的两分法,这是对古典货币理论的最大突破,货币供求决定利率是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核心内容。 2、凯恩斯理论在中国经济上的应用 货币供给被假定为中央银行给定,所以只需要考虑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来源有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者可以视为收入的函数,而第三种动机则可以视为利率的函数,即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和利率已知,当收入上升时,货币总需求增加;当利率上升时,货币总需求下降。利率在货币供求中起到了调节与杠杆作用。 我国近年来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稳健的金融货币政策,特别是低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有力的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就是运用了凯恩斯有关货币的理论。 3、我国经济现状 自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来,经济的迅速衰退席卷全球。而中国,这个已改革开放30年,全方位与世界接轨的国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的经济冲击。我认为我国目前经济现状的产生是由以下因素共同导致的。 (1)外部环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加深,部分国家经济崩溃致使整个欧盟经济圈越陷越深,并使问题不断扩大。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资本中心,大量加印钞票意图转嫁金融危机的做法使得全球经济受到影响。而中国作为其最大外汇储蓄国,美元的贬值造成人民币价值波动,引发国内经济因素的不稳定。国际资本异动等等情况使得中国面临外需回落、资本外逃、摩擦加剧和悲观预期的四重外部压力。 (2)内部环境:我国应对经济冲击主要通过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而想要经济快速增长就需要依靠投资、消费的拉动。在大规模投资中,银行信贷的超常增长又发挥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然而,无论是过高的投资比率还是过快的信贷增长,且不论其所蕴含的风险,其本身就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单单依靠投资的拉动来支撑增长目标的实现。因此,消费需求方面能否有切实的改善和提升,就成为中国保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中国多年以来保守的消费观念也使得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诗中以“齐鲁”称谓山东是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 3.下列关于赢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化皇权 B.效法古代明君 C.君主集权 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 4。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5.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削弱贵族势力 C.加强专制皇权 D.完善中央机构 7.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8.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9. 2012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 D.通判 1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11.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也是专制君主制度的顶峰时期,其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包括( ) ①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②清代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行省制度④清代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经济学考研基础、强化阶段专题考题训练(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圣才出品】

专题六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一时期经济已处于产量为潜在水平状况,并在近期内预期政策不会变化。假设卢卡斯供给曲线为y=λ(P-P∧)+y*,其中λ=20000,y*=4000(10亿美元),总需求曲线为y=1101+1.288G+3.221M/P,其中货币供给为600,政府支出为750。现在假设中央银行宣布将把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但实际上却增加到了670,则新的价格水平约为多少?() A.1.0 B.1.03 C.1.04 D.1.06 【答案】C 【解析】当央行宣布将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后,人们会预期价格水平的上升,但产出保持不变。这时4000=1101+1.288×750+3.221×620/P,解得P≈1.033,此时,P=P∧=1.033,但是央行实际上增加货币供给为670,卢卡斯供给曲线为:y=20000(P -1.033)+4000=20000P-16660。总需求曲线为:y=1101+1.288×750+3.221×670/P=2067+2158/P,由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解得P≈1.04,所以新的价格水平为1.04。 2.假设经济中物价水平为1.5,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400亿美元,货币供给量为600亿美元。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供给增加到800亿美元时物价水平将变为()。

A.1.5 B.2 C.3 D.3.5 【答案】B 【解析】根据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MV=PY,由P=1.5,Y=2400,M=600。可得货币流通速度为V=PY/M=6,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当货币供给变为M′=600时,物价水平为P=M′V/Y=(800×6)/2400=2 3.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在吸收和修正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础之上,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关于新货币数量论所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以下说法错误的()。 A.人们所拥有的永久性收入越多,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B.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C.各种非人力财富(如股票、债券、物质资产)的预期报酬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D.货币数量在短期内既可以使价格水平上升,也可以使总产出增加 【答案】B 【解析】弗里德曼将总财富分为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两个部分,这两种形式的财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但由于受到制度上的限制,这种转换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人力财富转换为非人力财富比较困难。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重越小,或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重越大,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小。 4.关于通货膨胀,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有不同的认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 质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浅谈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姓名:张瑶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名称: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学期:2011年春 内容提要: 资产阶级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商品生产高度发达的产物。在人类社 会发展史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也创造了很强的社会 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由私人垄断阶段进入到了国家垄断阶 段,其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的联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而且必须借鉴 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成功经验。但是也应该明确一点就是: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永远不能得到纠正的。 关键词: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严重缺点 罗斯福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 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对于他所说的永远 纠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缺点,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在资本 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 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 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是 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着功绩。 第一,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有了剩余产品, 商品交换才成为可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上出现了只从事商品交换的社会 阶层——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程度。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了商品,甚至连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当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时,就业工人身上的压力增大,迫 使他们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家的摆布。这时资本家的剥削就开始了。

凯恩斯主义概述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後,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历史背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 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後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後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後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历史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 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 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 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 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 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3.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凯恩斯无疑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领军人物;他受命于危难之际,用自己的博学和聪明才智挽救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在当今经济学界他享有着与亚当·斯密同等的地位。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们分别找到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两只手”,即:亚当·斯密将市场调节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和凯恩斯的政府有限调控是“一直看得见的手”。 在凯恩斯之前,世界经济领域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的天下,亚当·斯密被奉为西方经济学之鼻祖,其经济学思想影响了几代经济人,在1929年以前,几乎所有的西方大国都坚信市场是万能的,所以在本国经济建设上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保证其国内市场的自由,笃信政府只有在不干涉的条件下,本国的经济才会取得发展的教条。但是经济自由化和市场不干预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西方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有一些人对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质疑。1933年罗斯福接任了美国总统,在入主白宫的几天后他就立即宣布实行“新政”;随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规范市场规则,整顿美国经济;其“新政”之新,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进行最大限度的干预,所以罗斯福是一反常理的,他违背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但是不久以后新政就发挥了其威力,美国经济终于缓缓复苏,其经济政策也因此备受吹捧。然而在经济学界罗斯福新政却拉开了凯恩斯革命的序曲。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所以凯恩斯的理论在经济界迅速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被历史称作凯恩斯革命。以后凯恩斯理论更是席卷全球,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这场凯恩斯旋风也一发而不可收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确立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此时的中国刚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出来,国家一贫如洗,物资极度匮乏;社会发展到了十字路口,国家须要面临第二次“革命”,但是中国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

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高中历史学习值得推荐的一些网站和期刊杂志

高中历史学习值得推荐的一些网站和期刊杂志 一、高中历史学习网站 1、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2、中学历史教与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3、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4、中学历史在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5、中学历史教学在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6、历史风云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7、中国历史课程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8、中学历史同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9、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10、历史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e17565418.html,/ 二、高中历史学习杂志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历史教学》中学版 3、《中学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问题》 5、《历史学习》 6、《文史知识》 7、《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三、高中历史教师学习期刊 1、《历史研究》 2. 《世界历史》 3. 《史学月刊》 4. 《中国史研究》 5. 《近代史研究》 6. 《中共党史研究》 7. 《史学理论研究》 8. 《中国文化研究》 9. 《文史哲》 10. 《清史研究》 11. 《当代中国史研究》 12. 《抗日战争研究》 13. 《史学集刊》 14. 《中国史研究动态》 15. 《中华文化论坛》 16. 《民国档案》 17. 《安徽史学》 18. 《历史档案》 19. 《史学史研究》 20. 《史林》 2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西域研究》 23. 《中国农史》 24. 《文献》 25. 《中学生政史地》 26. 《文史》双月刊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依赖于四个假设条件,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的假说。 关于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假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结果。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理论的基础,特别是要符合追究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个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关于理性预期的假定。理性预期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理性的,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其二是,为了做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总是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三是,经济主体在预期是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也就是说,经济主题会随时根据他所看到的新的信息修正预期。所以,从整体和中长期来看,人们会准确地预期到会趋向于实际数值的经济变量的值。 关于市场出清的假设是指工资和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都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这样市场就不会出现超额供给。因为如果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至商品价格降到使购买者愿意购买为止,同样的,如果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工资就会下降,直到使雇主愿意在某一工资水平上雇佣失业者。因此,每个市场都会处于均衡状态。 关于自然率的假说。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都存在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等因素。经济政策可以暂时影响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大小关系,但在长期中无效。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失业的状态,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这种做法是不必要的,即使有必要,按照理性预期的假设条件也不可能达到目的。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人们只能根据过去的信息而预测未来,而新古典学派认为这种预期是错误的,人们在预测未来时,除了已过去的事实作为依据也要考虑事态在将来的变化。例如,人们在估计某商品的价格时除了考虑历史价格,也会考虑到将来的变化对供给的影响。所以说这种预期不符合现实。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工资和价格是刚性的。他们认为,虽然从理论上说,工资和价格应该灵活的涨落以便保持均衡,但是,实际地观察表明二者并不随时发生变动,因此二者的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正是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所以市场上的供求量未必经常相等,即市场处于非出清或不出请的状态,这一点与新古典学派完全相反。 凯恩斯模型在短期中有效,而古典模型在长期中有效。价格调整的速度也就是总供给曲线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从水平转为垂直是一个正在积极探索的领域。

山东省2019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2019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建立后,在分封同姓诸侯的同时,也分封了部分异姓诸侯。其目的是 A. 稳定统治秩序 B. 强化宗法制度 C. 促进民族交融 D. 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列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故B项排除;CD项是分封制的影响,排除。

2.《战国策·赵策》载:“秦以牛田,水通粮。”据此可知 A. 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 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 C. 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 D. 秦国的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战国策?赵策》”“秦以牛田”可知,战国时期,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已使用牛耕,但无法体现出春秋时期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和秦国农业技术先进,故BD项排除。 【点睛】“《战国策?赵策》”“秦以牛田”是关键信息。 3.下图为西汉长安城郭区布局图。图中“西市”“东市”的主要功能是 A. 行政办公 B. 商业贸易 C. 皇室居住 D. 市民娱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汉”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西市”“东市”的主要功能是专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 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 (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从理论体系上讲,本节阐述剩余价值理论,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从社会再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入手阐释该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殖。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高中历史教学经验介绍发言稿

以史为鉴精耕细作 历史组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发言的题目是《以史为鉴.精耕细作》。首先感谢年级领导刘豫淮主任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历史教学经验。说是经验也谈不上。“历史者,记往昔成败、载王朝兴替、录先贤往事,是描述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总结人民生活经验与文明之学科”。本人教历史已有几年,深感教学事大,非朝夕所能成就。因此,我只能把自己对教学体会略作例举,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教学有点滴帮助。 在教学一个周期过去之后,我便拥有了自己的一段教学“小历史”。在这个“小历史”中,我也经历过很多的坎坷。在“以史为鉴”中,我渐渐摆渡了自己。 一、告别“闭门造车”积极融入团队 “闭门造车”其实是一种在教学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产生的一种惰性。觉得自己有一定经验便出现了简化备课、上课的方式,不积极去听课,教研这些现象等。曾经的我就是这样度过了一段时光。但结果只能造成自己的固步自封,原地踏步。看到这样的一个状态,组长张富体语重心长的给我谈话,勉励我要继续努力。在积极融入团队后,我们一起积极地做课题、教研、进行同课异构等让我受益匪浅。组内的李玲老师、段静云老师、杨兰老师、马晶莹老师、马一男老师,他们各有各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在教学中能够给我很多的帮助。今天

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二、与时俱进、精耕细作 现在教育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很多新鲜的名词慢一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极课等。这些做法及时学习后有不少可以借鉴使用,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同时也要用心去改变长期形成的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现象,确立轻松和谐的教与学关系。有了这样的前提后,我们还需要在自己的“二亩三分地”里“精耕细作”。我的做法如下: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高一年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学生对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有一次,在讲生物进化论时,我自己也没太注意拉马克和达尔文在生物进化方面的深层次区别,被学生问到,也只能坦诚说我也不清楚。我鼓励大家一起动手查资料,一起分析。大家热情空前高涨,最终弄清楚了其中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还记得特别牢固。

凯恩斯主义之后的宏观经济学理念

凯恩斯主义之后的宏观经济学理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指导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这为应用经济学家带们来了无可比拟的满足感。凯恩斯主义原理在财政政策和经济活动之间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不仅在数量上通俗易懂,而且在经济的应用中给人们带来切身的好处。就像应用化学或物理学一样,这种经济学允诺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实现经济扩张,虽存在对这种允诺抱有怀疑的人士,但肯尼迪-约翰逊总统时期的持续稳定繁荣局面显然打消了这些念头。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政府的巨额赤字和货币的快速增长终于导致了经济的“滞胀”。尽管根据凯恩斯主义,承担通胀的风险可以降 低失业率、实现经济增长。 我们不能说这些预测总是失准或者其所根据的学说在根本上是 错误的。凯恩斯主义革命从其在美国取得的成功来看是一场方法论的革命。这场革命最重要的几个特征有:在宏观经济学向数量的、科学的学科进化;在对经济进行确切的数据描述方面的依赖;政府官员对技术性知识越来越强的依赖,以及在调控经济方面对数控理论的引入。正是因为凯恩斯主义理论如此有利于明确计量模型的形成,它才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取得主导的科学地位。 从应用角度来看,宏观模型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重要的经济变量比如通货膨胀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在未来某一时期会 怎样变化,这称为经济预测;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变量外生变化会对

其它变量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称为经济分析。所有凯恩斯模型都有一个共同要素,那就是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均衡: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产出越高(失业率越低)。例如,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模型预测美国失业率将维持在4%,这与4%的年通货膨胀率相一致。以这预测为基础,当时许多经济学家敦行实施有的通货膨胀政策。然而众所周知,政策产生了30年代以来最高的失业率。这是经济计量上的大规模失败。 在理论界,结构性模型也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其中最著名的三个批评来自于:Lucas(1976)、Sims(1980)、Hendry(1985)。Lucas认为结构性模型的外部参数会随着外部性因素发生变化,因此无法用于政策性分析。Sims认为结构性模型施加了许多不可信的识别因素。Hendry则认为该模型存在设定错误。受卢卡斯批评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家发展出了包含理性预期和跨时最优的动态一般均衡(DSGE)模型;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践成果,辛木思将向量回归(VAR)模型引入宏观经济学。亨德瑞等人则创立了从一般到特殊的LSE建模方法。 大多数经济学研究者长期在否定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方面追随凯恩斯,认为古典模型无法解释经济总量时间序列的重要特征。或许古典模型最重要的失误就是价格或工资水平以及货币存量(总需求)与总产出或就业之间的正相关性。古典模型的静态分析通常表明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决定与价格和总需求的绝对水平毫不相关。但时间序列中广泛存在的正相关性似乎和总需求与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相一致。凯恩

2013-2015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题及答案(历史)

21.答案(1) 辛亥革命; 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2)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开国大典;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局面,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还突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 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 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

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 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 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 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封建社会:以农民对地主的依附为基础。(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全 部被地主阶级掌握,农民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租用地

高中历史教与学方式的问卷调查表

高中历史教与学方式的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你好!通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你一定取得了进步,为了让你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学有所成,我们向你做一项调查。以便老师了解大家学习历史的状况,促进今后历史学习,请同学们按实际情况填写。(可以多选)此调查不做任何评奖依据,也不留下你的姓名,希望你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们,让我们来实现你的愿望。谢谢! 1.年级( ) A高二B高一 2.你对历史感兴趣吗?() A.特别感兴趣 B.比较感兴趣 C.不太感兴趣 D.一点也不感兴趣 3.你喜欢目前的历史自主学习方式吗?() A.特别喜欢 B.比较喜欢 C.不太喜欢 D. 一点也不喜欢 4.目前你学习历史的状态是() A.主动学习(我要学) B.被动学习(要我学) 5.你对你的历史学习状况满意么?() A.很满意 B.满意 C.不太满 意 D.很不满意 6.历史成绩不好的原因是() A.对该课程不感兴趣 B.没有认真 学 C.认真学了,学不会 7.每天你在课外学习历史的时间有多少() A.有很多 B.半小时一1小时 C.半小时 D.没有 8.你认为目前的历史学习方式能否提高你的学习成绩?( ) A.能 B.不能 9.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您平常有兴趣深入探究吗? ( ) A很有兴趣 B有兴趣 C 一 般 D没有

10.你认为与同学合作时,最重要的是 ( ) A.自己努力做好份内的事 B.团结他人共同努力 C.经常讨论和交流,综合大家的意见 D.只按自己的意见 11.你喜欢什么样的合作方式( ) A.小组合作B.班级合作C.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 D. 个人独立完成,不参与合作 12.你打算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学习历史? A.课前预习 B.课堂认真听讲 C.课后认真复习 D.自学 13.在历史学习中,你以什么方式记忆最有效?( ) A.理清线索 B.死记硬背 C.理解记忆 D.反复看 书 E.其他方式 14.你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如何?() A.量大 B.适中 C.量小 15.你认为在历史学习中,你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法 C.学习习惯 16.你在每节历史课前,是否清楚的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A.每节课都了解 B. 新授课了解 C. 偶尔了解 D. 不知道 17.你认为历史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能够引起你主动学习的愿望吗?() A.适合我的学习需要,多数能引起我的学习愿望 B.偶尔让我感到很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C. 不能吸引我继续学习下去 18.你关注自主探究,多维互动教学吗?你认为互动在课堂上的作用是() A.非常重要 B .可有可无 C.完全不需要 D.师生要共同参与 19.你怎样看待历史老师的课堂提问?() A.一般都已有明确已知的答案,不能引起我的兴趣 B.提问能引起我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