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届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专项训练21(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专项训练21(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专项训练21(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专项训练21(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答案)

单元排查强化练(十六)(教师用书独有)

A组易错排查练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5·江苏卷,28B)

提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2014·广东卷,33C)

提示:×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

(2013·海南卷,17①)

提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也不能超越时代和条件的制约。

4.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2013·浙江卷,27④)

提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

5.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2013·江苏卷,32②)

提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6.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2012·福建卷,34④)

提示:×社会意识作为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

7.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2015·新课标Ⅰ卷,22②)

提示:×认为价值判断没有客观的标准说法错误,客观标准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

8.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2015·安徽卷,9A)

提示:×梦想只是目标,不是途径,其实现需靠行动。

9.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2015·山东卷,35A)

提示:×一切工作都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从主观出发,正确的价值观也是主观的。10.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2014·新课标Ⅰ卷,23③)

提示:×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11.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2014·广东卷,33D)

提示:×正确的价值观也无法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12.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

(2014,安徽卷,11②)

提示:×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13.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2014·重庆卷,12①)

提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贡献越大价值就越大,不能以获得回报的多少来衡量。

14.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013·浙江卷,28C)

提示:×正确的或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都有导向作用。

15.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2013·江苏卷,33④)

提示:×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B组高频强化练

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调整为“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回答1~3题。

1.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根据我国社会实际,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是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实际做出的,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实际的改革措施,故①②③④都对。

答案 D

2.建国后,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人多力量大”——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鼓励“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单独二孩”政策,再到十八届五

中全会通过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说明()

①矛盾特殊性通过普遍性得以体现②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④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我国的人口政策发展过程说明我国的生育政策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而变化,主观要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说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①表述错误,矛盾普遍性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舍去有①的选项。③与题意无关。

答案 D

3.对于“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大多数人持赞成态度,但也有人表示了担忧:担心放宽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突然增加,不利于环境、资源、城镇化、就业等很多问题的解决。这表明()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B.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

C.事物之间的联系因人们的价值观不同而不同

D.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决定主观认识

解析对“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贯彻实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赞成,有人担忧,这说明由于人们的立场、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的差异,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A项说法正确;B项过于绝对,说法错误;C项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错误;D项说法错误,客观存在决定主观认识适用于任何情况下。

答案 A

4.以下说法与漫画《钱不能乱花》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和驱动作用③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漫画反映了小时候攒钱与长大后攒钱的目的不同,不同目的的背后是相应的价值观在发挥作用,②当选;不同年龄赞钱的目的不同,并指导不同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③中“关键”夸大了主观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答案 D

5.漫画《都是政绩》,给我们的启示是()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指导作用

C.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工程的拆与建有其客观规律,不能为了自己的政绩而任意为之,应该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选D。

答案 D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等六项原则。回答6~8题。

6.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这是因为()

①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整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②改革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③生产关系变化是引起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本原因④社会发展只能在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实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题意强调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就是在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也说明改革的作用,②④正确。①说法绝对化,③颠倒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答案 B

7.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5年我国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这主要遵循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原理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解析我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答案 B

8.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体现了()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解析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的表现。A项与题意不符,不选。B项是一种工作方法,未直接指明维护人民利益的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虽说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地位,但也无法准确对应题干,答案应选D项。

答案 D

9.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这说明()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统一的

B.劳动着的人是最伟大的人

C.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D.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大多数人的利益

解析屠呦呦因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而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A项应选;仅仅劳动着却没有作出贡献的人不是最伟大的人,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不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必备条件。

答案 A

10.材料一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某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革,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破

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体制,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走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材料二该省的城镇化规划一方面体现出该省将继续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双轮驱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展现了省政府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诚意、形成多方合力的魄力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决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该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哲学与人民群众相关的知识,为省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限定的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是“寻觅社会的真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这一角度包括哪些具体的小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带着选定的知识点去分析材料,在材料中找到能够与哲学知识点相结合的关键性的词语,完成本题的解答。第(2)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人民群众相关的知识,为省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两个方面去回答。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践中的主体作用;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建言献策作用。

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发展,该省科学规划城镇化发展。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改革,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体制机制,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该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构建新型和谐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镇化发展。

(2)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该省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该省政府应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践中的主体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该省政府应广开言路,汇民意、集民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建言献策作用。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该省政府应该通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探索新型城乡一体化道路,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11.(探究题)公益生活、慢生活等新生活群体开始不断刷新大众视野。

材料《喜马拉雅守护者》的作者蒋玲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西藏做10年公益,“换个活法”。在雪域高原纯净阳光的照耀下,蒋玲对公益的理念悄然转变,她认为“生活本身就可以是一种

公益”,把自己管理好,乐观地释放正能量,就是在为社会整体和谐发展做出公益奉献。正如她所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让我阳光,公益让我开心。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谈谈对蒋玲公益理念和行为的理解。

解析本题知识范围明确,具体的题目指向是“对蒋玲公益理念和行为的理解”。结合材料信息,可以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人生价值及其实现去分析。

答案①蒋玲的公益理念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空、条件的改变,她的公益理念发生着变化,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她)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蒋玲热心公益,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通过实践和创造为社会整体和谐发展作出公益奉献,实现了社会价值,又满足了自身的需要,爱心让她阳光、开心。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在政治的考试中,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很多的知识点是必考的内容,针对这些知识,我们应该使自己必须记会,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变得简单。今天来看看高中政治考试必背的90个知识点,或许会对你有用哦! 经济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属性:价值和交换价值 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 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 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 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2020高考政治小知识点集锦

2020年高考政治小知识点集锦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3、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着质的不同,不同质的东西不能进行量的比较。√ 4、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5、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存在形式。√ 6、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7、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8、假冒伪劣商品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9、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经久耐用”,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 10、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11、价值是不同的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不同的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 12、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和物质承担者。× 13、商品生产者降低自己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4、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15、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6、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7、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都成正比。√ 18、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9、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0、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21、商品、货币、价值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都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2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24、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时,都需要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25、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说与商品本身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大小成反比。√ 2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7、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 28、人们用货币买东西,这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29、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30、欧元从本质上说是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符号)√ 31、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32、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不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3、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34、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必然导致通货紧缩。√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资料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资料 2018届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之决战高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线索:商品---货币---纸币---结算和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需求曲线和弹性、互补品、替代品)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1. 2. 3. 4.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增

强消费能力。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5.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购买力)---要大力发展生产,保证市场有效供给;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 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和消费心理的制约-----要应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 政府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环境,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二)消费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倾向。)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扩大居民消费的意义----消费者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经济生活一.第一单元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 A.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3.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4.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A.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亦然。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C.商品需求量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品需求量下降。

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需求量也上涨。 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A.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会缩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投入。 7.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B.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收入越高,消费量就越大。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差距越大,消费水平会下降。 C.物价水平也会影响消费。一般物价上涨,消费量下降 D.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对消费也有影响。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会影响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消费原则会影响消费。 二.第二单元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反作用生产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

高中政治财政的相关知识点(精品范文)

高中政治财政的相关知识点 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争分夺秒,顽强拼搏脚踏实地,不骄不躁,长风破浪,直济沧海,我们,注定成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财政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总结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总结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其中政治学科的复习,需要学生们掌握好每个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⑴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⑵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⑵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等。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①:公平的含义: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及其作用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⑴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最新2018高考政治高频考点90个总结

《经济生活》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属性:价值和交换价值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 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 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 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 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 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 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 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11.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2.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即国有经济能控制国

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整理

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整理 在政治高考试题中,做好主观题是非常重要的,主观题的分值非常大,主观题的得分 直接影响着总分数,那么你想知道主观题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政治主观题知识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 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 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 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3.民主选举 (1)选举的几种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 具体条件来确定。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摹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 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4.民主决策的方式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2020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经济生活》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 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 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⑤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管理者、经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者的素质;实行“强强联合”; 8、为什么重视就业?解决措施? (1)重视就业的原因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党和政府 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2019年高考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新版教材按课)

2018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常考知识点点拨(按课) 2019.1.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货币与商品是同时产生的。(×) 点拨:货币与商品并不是同时产生的,商品的产生早于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黄金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点拨:注意区分货币与黄金,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无实际意义。(×) 点拨: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但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4、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点拨: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因此,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也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但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取决于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比例关系,取决于它所代表的货币的价值。 5、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点拨: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但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有商品供不应求、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因此,可以说通货膨胀引起了物价上涨,但不能说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6、使用银行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点拨:使用银行信用卡能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但“十分安全”的说法不妥,使用信用卡也会有一定的风险。 7、外汇就是外国的货币。(×) 点拨: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包括外币,但不仅仅只有外币。外汇除了包括外国货币外,还包括:①外币支付凭证(票据、银行存款凭证等);②外币有价证券(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③特别提款权;④其他外汇资产等。 8、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点拨: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外币,有利于商品进口;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不利于商品出口。 9、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提高(或稳定)人民币汇率。(×) 点拨: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降低企业金融交易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但人民币与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无直接关系。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点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会有价值,但使用价值并不决定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对同一种商品来说,质量好的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因而价值量比较大,价格也比较高。 2、“物以稀为贵”,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B、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

区别联系 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使得纸币升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增强,给居民带来实惠。但从长远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措施紧缩型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 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扩张型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发行量)。 5、结算有哪两种方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及优点是什么? 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2018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18 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 100 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成正比。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8、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 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 / 互补商品) (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②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9、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10、消费类型: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 1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 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 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 费调节生产。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 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 在文科高考中,最令人头痛的科目莫过于政治了,因为政治科目需要复习的知识点真的很多,参加2018年高考的学生知道哪些知识点需要加以重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政治易错知识1.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2、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3、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自由和权利(基本权利)4.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5.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6.公民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相对应存在的)7.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8.中国共产党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不能代替。)9.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宏观调控,间接引导经济活动)10.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1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12.

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只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13.我国的宗教性质已发生了根本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发根本的变化,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14、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支持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既不支持也不反对)1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16.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略。(基本方式)17.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18、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任何所有制性质的企业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公司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2、公司的含义、类型和组织机构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的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资本 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股东只可以用货币出资。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只有一个自然人股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6考前文化生活必背答题术语 文化与生活(第1课、第2课) 1、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作用 1、文化与社会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起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怎么办) 2、文化与个人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的过程。)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3、4两个问题经常结合一起)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超级详细)

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知识点必修一第 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P5。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 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P6: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是由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二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备注①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但卖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①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②通货紧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但买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其中政治学科的复习,需要学生们掌握 好每个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 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⑴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⑵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 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 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 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 尊重。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历年备考易错知识点归纳1.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纠错:法律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公民与人民不是一个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2.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纠错: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并非人人都属于“人民”范畴。 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纠错: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纠错: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与专政两方面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 纠错: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6.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 纠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 7.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纠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会随意增减。 8.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纠错: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9.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好。 纠错: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不能笼统地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 10.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能够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纠错: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体现。公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内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 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 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强国的 必由之路。 4.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的必由之路? (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 (3)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 (4)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 5.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篇二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1)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等文化因素,是 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但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 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关系)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有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 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因为世界各民 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 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 界的。) (4)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 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 可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