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弹幕专题

弹幕专题

弹幕专题
弹幕专题

弹幕专题

一、弹幕视频

(一)弹幕

弹幕原意指用大量或少量火炮提供密集炮击。本意为STG(射击游戏)中过于密集的子弹,以至于像一张幕布一样。现常应用于观影过程实时吐槽的评论,当大量吐槽评论在屏幕上飘过时,效果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这种大量以字幕形式显示的评论同时出现的现象被称为弹幕。“前方高能”、“23333 ??”

(二)弹幕视频

弹幕视频即带有“弹幕”的视频,它的推广经历了从网站到院线再到电视的过程。弹幕网站较早在日本出现,首先在视频中使用弹幕穿插评论的,是日本的视频分享网站 NICONICO。后来 NICONICO 开始有了自己的服务器并支持用户上传内容,安倍竞选演讲时也是通过该网站完成了实时与观众互动。

我国成熟的站点是 Acfun 与 Bilibili(哔哩哔哩)。作为次文化的集中营,弹幕网站在我国屈指可数,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宅男宅女这样的小众群体,但这种流行形式的触角还是延伸到了主流视频网站,如土豆网等。2014年10月11日,第十届金鹰节之互联盛典晚会面向全国直播,湖南卫视首开弹幕,将其与电视屏幕结合。至此,以弹幕视频为媒介的互动形式,正式从小众网民进入了大众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

(三)特点

从传播学特别是媒介的角度,弹幕视频具有以下特点:

(1)互动即时。弹幕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受众在观看视频时,就某一内容做出瞬时评论,而不是等到观影结束后才反馈。这种技术,免除了传统评论方式使吐槽与视频的槽点产生的时滞。弹幕更即时和更直接的呈现方式增强了受众的互动性。(2)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网友在弹幕中发表的评论很多时候就是传播的信源,相反,传统意义上的信源在这里被多元化了,每一个评论都可能是信源。

(3)弹幕评论的碎片化。弹幕的评论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区别于系统化的信息,一方面,评论生产者本身的关注角度、思考方式和态度不同;另一方面,弹幕上众多的

信息本身在去中心化的同时构建了一种新的碎片化状态。

(4)弹幕视频的差异化。弹幕视频是对原有视频的再创作,它提供的原视频都未经弹幕加工,由网友在线吐槽、评论后生成。这些弹幕评论的随机性和参差不一导致了弹幕视频的差异化。

二、媒介素养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媒介素养

“素养”一词原意指“有文化,有读写能力”,“媒介素养”则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传播信息知识的能力和文化素养。概而言之,媒介素养是传统媒介能力的延伸,涵盖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传统的媒介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的媒介思维能力。

(二)新媒介素养

美国新媒介联合会曾给“新媒介素养”下过一个定义,和“媒介素养”的定义基本一致。但是虚拟的网络社区并不是一个“个体”的概念,而是一个“集体”的概念,是一种由诸多正式或非正式会员共同创造的文化样式。因此,仅仅从个体的角度对新媒介素养进行界定尚不能完整地表达其意义,也不能很好地与传统媒介素养进行显著性的区隔。这里,我们采用詹金斯的定义。詹金斯认为:“新媒介素养应该被看作是一项社会技能,被看作是在一个较大社区中互动的方式,而不应被简单地看作是用来进行个人表达的技巧”。他将青少年应该具备的新媒介素养总结为十一大核心技能,即:第一,游戏能力,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与周围环境进行试验的能力。第二,模拟能力,解释与建构真实世界进程的动态模型的能力。第三,表演能力,利用替代性身份来达到即兴创新目的的能力。第四,挪用能力,进行有意义的采集与再加工媒介内容的能力。第五,多重任务处理能力,在事先毫无准备的状态下,具有迅速监测周围环境并能抓住事件关键细节的能力。第六,分布性认知能力,具有与那些能够扩展我们智商的工具进行富有成效的互动的能力。第七,集体智慧能力,为了完成共同目标而与其他人共享知识、交换想法的能力。第八,判断能力,具有评价不同来源信息的可靠性与可信性的能力。第九,跨媒介导航能力,具有处理不同媒介形态的故事与信息流的能力。第十,网络能力,具有寻找、整合以及传播信息的能力。第十一,协商能力,具有在不同网络社区间穿梭的能力,具有识别和尊重不同观点的能力,具有理解与遵循替代性规范的能力。

新媒介素养的十一项技能,几乎每一项都在强调个体与他人、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其核心精神就是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个体应该具备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即“新媒介交往能力”,也就是利用新媒介来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三、媒介素养视角下的弹幕

(一)围绕弹幕的争议

弹幕为人们带来全新的、颠覆式的观影体验,它即时互动的特点不仅满足了受众的交往互动需求,也代表了媒介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这一点上视频媒体也受益很大。它的积极作用上文也有了充足的论述。但是,自弹幕诞生以来,它一直饱受争议,大致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1)弹幕很可能分散精力,使观看更为浅表化、碎片化,甚至直接遮挡了视频内容。

(2)弹幕内容难以把关。这里,受众成了弹幕的生产、传播以及反馈者,由于媒介素养的缺乏,传播过程中极易产生一些言之无物、不雅言辞和恶意攻击等等,甚至有其他淫秽信息的传播。虽然弹幕播放器提供有相比一般评论系统更复杂的屏蔽、管理和举报功能,但是,由于弹幕评论的匿名性和信息量大造成的监管难度大等原因,弹幕内容难以把关已成问题。

(3)过度娱乐化倾向。弹幕本身就是一种源自受众自我的娱乐,而且很容易过度。这种过度的娱乐化倾向极容易让受众失去自我。

(二)媒介素养视角下的弹幕

从媒介素养的角度看,对于弹幕的争议主要有几个原因,我们逐一分析并简单提出相应的建议:

(1)传播者的媒介素养。这里传播者的媒介素养的研究对象并非是生产弹幕信息的受众,而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虽然表面上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在弹幕视频中不占主要席位,但是它们毕竟对传播平台等起把关作用。传播者使用新媒介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即新媒介素养主要通过对传播内容的把关上来体现。虽然弹幕有即时互动的功能,但把关仍然发挥作用。弹幕给观众一种“实时互动”的错觉,虽然不同弹幕的发送时间有所区别,但是其只会在视频中特定的一个时间点出现。因此,在相同时刻发送的弹幕基本上也具有相同的主题,在参与评论时就会有与其他观众同时评论的错觉,这是一个把关的契机。同时弹幕播放器提供有比起一般评论系统更复杂的屏蔽、管理和举报功能方便把关人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说,传播者的新媒介素养相对于传统的媒介素养而言,需要的能力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变化,如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保证信息真实、媒介自律等等。对传播者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的,其实就是更大的把关难度。因此,弹幕向前发展所需的传播者方面的新媒介素养不单单需要传统的媒介素养作为把关的基础和支撑,更多地需要技术的支撑和保障。

(2)受众的媒介素养。

受众在使用媒介的同时需要遵守的不仅仅是来自媒介使用本身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受众作为社会人所应遵守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规范。在弹幕这样的媒介环境中,大量信息构建了一个失真的虚拟环境,这个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受众可以去吐槽、评论,满足社交需求,甚至现实生活中的感情需求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得到弥补。这种高度逼真又极端虚幻的媒介空间很容易让受众长时间过度地沉溺于这样的环境,很容易使媒介使用者丧失对自我和现实世界的正确认知和判断能力,更不用提对信息正确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这一点也与受众的“产消者”这一身份有联系,在传统媒介素养研究的范畴内,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界限明确,我们在这样的语境下谈论受众的媒介素养,必须谈及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受众对于媒介传播的信息有一个甄别、判断和选择接受的过程,受众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信息的判断。当传者和受众的界限模糊,受众也在扮演了传者的角色成为“产消者”的时候,对于信息的“判断”没有了明显的对象,一方面,受众享受着在虚拟空间里的狂欢;另一方面对于生产的信息也没有能力及时甄别,另外,作为信息生产者,很多的使用规范和约束由于受众自身的主观原因也会被受众在使用中有所折扣,这样,作为“产消者”的受众处于弹幕的媒介环境之下,虽说有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的解放,但是却没有建构起新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即传统媒介素养和新媒介素养的融合。这也是许多粗鄙、不雅言辞、无言之词在弹幕中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之一。信息碎片化导致的误读也是这一现象的原因。弹幕的信息传播过程会生产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这是一个垃圾信息的累积过程,人们耽于信息海洋却无法选择判断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在满足受众发布权的同时,导致了信息环境的冗杂和拥挤。这种叙事方式使得信息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的难度加大,受众对信息的解读就会出现多元标准,会导致广大用户的误读或碎片化的理解,从而加重了受众接触媒介时进行判断的任务量,在虚拟的娱乐化的社交环境中,拥有主动性的受众很容易耽于这样的环境,从而引发上文提到的问题。

简言之,弹幕中的“产消者”——受众,释放自己的主动性,解构了传统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同时也给自己的媒介素养带来挑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