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几个模式的探讨资料

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几个模式的探讨资料

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几个模式的探讨资料
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几个模式的探讨资料

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几个模式的探讨·一(刘向东整理)

文档号:00.039.195 时间:05-03-2004【我要查看/发表意见】摘要: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本文从制造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它的几个模式如MRP/MRPⅡ、JIT、TOC,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区别,从而从理论与应用各个方面将现代制造技术特别是JIT思想协同运用于MRP/MRPⅡ,实现各种模式的集成与优化。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MRP/MRPⅡ;JIT/TOC

MRP、MRPⅡ、ERP、JIT等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都是由制造业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制造业中得到最为深入与广泛的应用,因此,从制造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来认识现代的制造技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由于不同的生产类型对制造软件系统有着显著不同的要求,而不同制造业软件供应商的产品也往往支持不同的生产类型,或在某种生产类型上有优势,因此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有必要了解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制造业采用的生产类型,从总体上可以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类型。

一、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1、制造企业的计划与控制

制造企业的资源获取、转换和分配是通过它的计划与控制来完成的,因而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应该从企业核心业务的计划与控制着手。现代制造企业的核心就在于编制满足需求数量和交付期的计划,监督和控制该计划的实现,以便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最合理地分配资源、最经济地生产。然而目前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同时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和生产过程资源消耗最少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对矛盾的理论和方法成为现代化制造管理研究的焦点和进步的动力。随着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范围的扩大和企业对资源理解的深化,制造计划与控制理论和应用也得以不断地发展和深化。

2、制造企业的计划与控制技术

制造企业的计划与控制技术随着IT与Internet等技术的发展也日益成熟,从资源管理的视角出发,分为如表1所示的几个阶段:

表1主要的制造企业的计划与控制技术的几个阶段

二、制造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几个模式

1、从MRP到MRPⅡ再到ERP模式

(1)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

MRP是制造业计划与控制技术的早期阶段,是为解决原材料库存和零组件投产计划问题而发展起来的。MRP 明确指出生产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由市场决定而不是能由企业决定的外部需求(即形成商品的产品)称之为“独立需求”,把为产品出厂所需用的一切物料称之为“相关需求”;阐述了物料存在的相关性。它建立以时间为坐标的产品结构模型,并将要销售的产成品、生产物料和采购物料分成为三层。产成品、采购件和加工件都集成在一个模型中,能够实现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同步生成和调整。MRP所依据的管理理念主要是:①供应必须与需求平衡,即供需平衡原则,②优先级计划原则(生产与供应计划必须根据需用时间和数量来确定优先顺序)。这两条简单明了的理念适合任何制造业企业。

(2)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

MRP II通过具有成本属性的产品结构(成本物料单),赋予物料以货币价值,实现了资金与物料静态信息的集成。MRP II系统的成本计算是在正确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定义物料流动的事务处理(如物料位置、数量、价值和状态的变化),对每一项事务处理赋予代码,定义会计科目上的借、贷方关系,实现了资金流同物流的动态信息集成的问题,做到财务与业务同步,随时将经营生产状况通过资金运行状况反映出来,提供给企业的决策层,以便不误时机地纠正和处理。MRP II在MRP基础上主要增加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3)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所有的上下游,也就是同企业所有的供应商和客户实现信息集成;“管理整个供需链”就是ERP(企业资源计划)要解决的问题。ERP完全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企业业务流程的改进和优化的基础之上。从MRP到ERP的发展过程,就像水的波纹一样,由中心逐渐向外扩张。我们说MRP是制造业ERP的核心,因为它就是处在水波的中心,而且波纹首先就是由它引发的。

图1信息集成范围的扩展:从MRP 到ERP II

(4)MRP/MRPⅡ/ERP的特征

在叙述MRP、MRPⅡ和ERP的发展时,应该将它们看作为不同层次企业应用的不同解决方案,后来者是对企业新需求的补充。MRP/MRPⅡ/ERP是制造企业以对其资源的计划与控制为核心的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MRP/MRPⅡ/ERP具有以下特征:(1)MRP/MRPⅡ/ERP是承载先进管理思想的载体。MRP/MRPⅡ/ERP 首先是先进管理哲理、理论和方法的软件封装。基本的MRPⅡ系统以物料需求计划MRP为基本原理,计划管理模型符合相关需求、最少投入、关键路径三项基本原则,主要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现代MRP/MRPⅡ/ERP 软件包容了JIT、LP、OPT等更多的新的生产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是面向对不同生产类型和多种计划模式的企业综合多种有效管理方法的信息系统。当前的ERP又吸收了供需链管理的敏捷制造技术,适应面向客户的管理模式和企业动态联盟型企业。(2)MRP/MRPⅡ/ERP是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MRPⅡ实现了企业业务流的集成,即:企业横向业务过程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而ERP则是企业的三维集成系统:除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外,还有整个供应链从采购-制造-分销各环节的资源无间断的集成和办公自动化-业务事务处理-决策支持的集成。(3)MRP/MRPⅡ/ERP是企业的战略工具。在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措施中,有的是作用在某个业务范围内的方法技术,如CAD、MRP、DNC、CAPP等。有些是作用于全局的战略理论和武器,如CIMS、LP、AM。MRP/MRPⅡ/ERP作用范围广、影响深重、自身庞大复杂,更是企业的战略工具。对任何企业来说,较大的投入,较长的实施周期和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益、业务流程再造的巨大工作量和阻力、一把手的决心、毅力和对全局的控制能力,都是实施这种战略工具的风险。

2、从MRP到JIT

JIT(准时生产方式)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它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JIT 的成功应用有赖于4个基本原则,即消除浪费、员工参予决策、供应商参予以及全面质量管理。

(1)JIT生产方式的目标

JIT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平衡的生产系统,一个贯穿整个系统的平滑、迅速的物料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分目标:①消除中断——由于质量低劣、设备故障、进度安排改变、送货延迟等造成;②使系统具有柔性——对

品种、产量变化的适应性;③减少换产时间与生产提前期;④存货最小化;⑤消除浪费。

(2)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手段

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手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适时适量生产,即“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②弹性配置作业人数,即根据生产量的变动,弹性地增减各生产线的作业人数,以及尽量用较少的人力完成较多的生产;③质量保证,即通过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每一工序之中来实现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的一致性,具体方法是“自动化”机制:使设备或生产线能够自动检测不良产品,一旦发现异常或不良产品可以自动停止设备运行的机制,为此在设备上开发、安装了各种自动停止装置和加工状态检测装置;生产第一线的设备操作工人发现产品或设备的问题时,有权自行停止生产的管理机制。

图2说明这三个方面所组成的JIT构造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括JIT生产方式的基本目标以及实施这些目标的各个手段和方法,也包括这些目标与各种手段方法之间的相互内在联系。

3、从MRP、JIT到TOC理论

TOC(Theory of Constraint)限制理论认为任何系统或组织都应该有目标,而阻碍此系统达成其目标的因素就是限制。TOC认为任何系统至少存在着一个限制,否则它就可能有无限的产出。因此要提高一个系统的产出,必须要打破系统的限制,如果改善系统状况则必须从最弱的环节着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之上,关键是掌握企业的薄弱环节所在。一般制造企业的限制可归纳如下:(1)产能的限制,生产在线的瓶颈机器、工作站、材料不能如期供应、品质、工程能力等;(2)市场的限制,需求有限、市场规模、竞争程度、价格等;(3)时间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预算的计划(项目);(4)人的限制,传统的思考方式、缺乏管理技能、领导和授权的能力、沟通和化解冲突、问题解决的能力等;(5)政策的限制,不合时宜的政策、制度和思维方式、绩效评估、作业流程等。

4、从MRP、JIT到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系统是一种动态的生产系统,它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通过信息交换网络将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制造资源进行组合,以最快捷的方式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实现敏捷制造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能够有效地寻找具有所需制造资源的企业,实现制造资源的集成。敏捷制造是围绕着新产品或新经营机遇的产品过程通过建立动态联盟来进行产品的经营、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动态联盟的快速组成和解散需要对现有MRP II信

息系统的构成进行优化与调整。在跨企业的生产计划调度和资源控制之间,联盟内各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是异构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实现供应链协同工作也是敏捷制造要解决的问题。

5、从MRP、JIT到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MRP II与精益生产在生产与管理的各个层面与环节都有着不同的追求与操作方法。精益生产的核心是JIT,精益生产本身就是由JIT扩展而成的包括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日本人把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即丰田生产方式作为JIT的扩展体系来研究。

丰田的看板管理是一种新颖的库存管理方式,具体它是如何运作和实际运作效率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清楚,关于这方面大家能结合案例讨论一下吗?

我的问题是:看板管理这种依靠“送货令”和供货商备货周转的库存方式如何能够做到与传统的以MRP运算后生成计划采购和计划生产的ERP系统进行有效整合?

在同一套系统里可以同时存在MRP和KANBAN,但是他们的逻辑是相反的。同一种物料定义需求类型的时候你必须选择一种,你可以定义为rop,可以定义为mrp,也可以定义为kanban.

看板管理不算很新了吧我们公司去年就给客户上了这个部分系统了在QAD MFG/PRO有相关的模块具体与传统的ERP系统整合最好是有相关的模块但是如果说和传统的ERP系统的整合我觉得难度也不大一个是实际生产流程方法对于关键的控制点也是和传统的ERP系统类似或者相同只要记录相关数据进系统就好了

对于看板我没有很深入的研究根据个人理解大概说下

看板管理其实只是在库存和生产线之间又架设了个桥梁.在实际现场,就是在成产线的旁边有个零时的原料集中点,在集中点上有一些根据原料分类的看板卡(插在挂在墙上的很多小袋中,每个袋子里面有多少张,我忘记了,好像是有几箱货,就有几张卡,每个卡对应一个原料计量单位),每个卡是根一箱(或者一袋等)原料走,看板卡有3个状态,等待,生产,结束.从领料开始,当你要提取一箱货时,拿这个原料单位对应的看板卡,然后刷卡,看板卡从等待转到生产,然后这个箱子和看板卡就一起到了生产线上,当这箱原料用完后工人再把箱子和看板卡一起拿回去,看板卡打卡,到结束(置空,即这箱原料用完),把看板卡插会对应箱子的小袋子里,再拿另外的原料和对应的看板卡,

在领取原料中,主要是通过看板卡的状态管理来控制库存和MRP计算的. 在现场你不可能每样货物都一下放很多,一般是每个原料放4-5箱,每箱对应1个看板卡(所以说每种原料对应的小袋子里面有5张卡),我每张卡的状态数量积累就可以看出来原料的消耗数量.现场应该有个看板的管理人员,当看到什么原料少了马上通知仓库,我什么原料没有了,你帮我补齐5箱,少多少多少,仓库马上就拿过来,然后每张看板卡本来是结束的那些,重新对应原料,状态又回到等待.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几点地方:

1.看板卡的状态,这个是看板卡系统的一个关键所在,一定要明确状态之间的关系和替换过程.

2.现场库存(就是看板卡管理地方放置的原料),如果保持原料的适当量,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是设置现场的安全库存,比如说当每箱原料剩2箱的时候,我就要补原料了.

3,如何和库存协调,主要有2种方法:一种是库存的人观察现场料量,当发现需要补料了,就立刻发到现场,这个是库存推动生产,叫推式;还种是现场人员看需要补料了就立刻让仓库补料,这个是拉试的.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对原料的控制做的十分的细致而即使,最大的可以避免库存原料的积压,也能很即使的知道原料不足等情况.缺点就是,比较适合原料种类多,消耗大而快的制造业.

说正事:

你说“传统的ERP系统类似或者相同只要记录相关数据进系统就好了”,这个如何实现?如果在车间是卡片关联

原料箱,用原料箱的周转来代替原来的发料,那数量如何记录?“卡片的状态累积就可以看出原材料的消耗”,那是仓库以原料箱数量来记录库存数量的吗,还是要做一个数量的转换?

还有,不管是你说的拉式补料还是推式补料,都是仓库的原材料仓库发料给车间,那传统MRP算出的工作单进行的发料动作不是没用了吗?因为生产中对原材料的消耗和mrp算出来的工作单发料数量是不同的,工作单无法接验收,那成本怎么核算。

而且销售端的销售人员做的预测和直接的合同订单,mrp也要算出工作单,这方面的发料和车间根据生产需求进行的补料数量如何进行匹配呢?

一般来说,使用KANBAN的情况下是采用倒冲来处理物料帐务的

具体如何倒冲及倒冲的种类

你到wood9999的blog上看看吧写的挺清楚的

不过一楼提问的问题很大也有点宽泛不太好回答

本身拉动系统就有库存超市拉动系统顺序拉动系统

连续拉动广播式拉动

不同的拉动方式适合不同的生产环境在不同的拉动形式下看板的使用也是不同的

在使用KANBAN的MRP系统中,MRP的运算任务仍然是需要的

MRP的运算用于较长期(可能是1周-1年)这样时间短内物料的需求状况。

这个计算的结果用于向供应商下达指导性的订单(并非实际的要货指令),在内部,这个计算的结果用于计算将来的时间短内是否存在产能上的约束等。

在使用KANBAN的层级,实际上是操作级和短时间跨度的。

供应商已经接到了MRP运算的预测计划,接下来KANBAN将作为交货的指令,在运行比较稳定的一个系统里,供应商收到看板后,在规定的响应时间内就需要把物料送至客户的指定地点。

(具体的运送方式,很可能是MILK RUN的形式;此外,实际使用中的向供应商发出的看板已经未必是实际的卡片,现在已经开始通过EDI系统或者由供应商自行登陆客户的指定网络地址,获取“看板”)

同外部的联系基本如此

至于企业内部,其实最初看板在使用的时候,是没有MRP系统的。

在20世界90年代,人们才意识到ERP和JIT的结合,此后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很多。

一般的所谓结合,只是在物料管理部分实现条码的读取,看板的打印等,库存通过看板的数量来控制,而看板的张数可以在系统中调节(例如冻结部分看板)

///////////

至于拉动还是推动通常是这样认为的:

KANBAN 是拉动式的,因为从操作层看,是前工序按后工序的消耗或者指令进行生产

而计划生产,则可能是推也可能是拉

比如按照订单组装的模式(ATO),就是前推后拉

我们已经做到生产线的物料配送管理和erp的完美结合,erp是qad,物料配送模块是定制开发。

前面有个介绍是通过卡片进行管理。我们在实施时主要还是靠工位电脑。物料部门可以了解

工位需求,工位物料消耗实时扣减,系统自动物料报警。通用件和专用件管理相结合,采用不同的发料方式。产品下线后物料自动回冲。整个系统把计划,装配,物料,物流跟踪结合在一起。是erp系统的补充和扩展。案例可参考重庆康明斯MES系统。

quote:

最初由hzauer110 发布

例如,一标箱是10套,也就是1*10=一标箱,只有一标箱用完了才会去取下一个标箱,但由于10套用得快,也就无须去统计,那一箱到底剩下几套。卡只对标箱。但是这样的办法适合标准件,要是那些大规模定制生产或非标品多的工厂,我看还是用

BOM+MRP比较好。

即使对于重复生产的企业,完全的拉动好难做,一般而言在工艺流程中的几个工段的结合点上都会布置缓冲库存。缓冲库存的量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包括生产节拍、缺料的历史统计等。

==========================

这边所说的“套”是不是标箱中存放了多种物料,还按照工位的要求分成的“套”?那如果有报废或是质量问题怎么办,可能一“套”中就一个物料有问题,那这一“套”都要回退?那核算的时候怎么理清楚那些“套”中的那些物料有问题,不可能这一“套”物料都报废吧!

谢谢你的回复。可能我对看板的理解不是很准确,但我不是很理解你所说得供应商收到“kanban”后给厂商送料的这个流程和原有的mrp有什么区别?

既然供应商通过某种渠道能得到厂商的“送货命令”也就是“kanban”,以此为送料的依据对厂商发料,然受厂商接收检验入库后通过设定的数量转换公式转换成库存数量,以此数量接收记录来匹配供应商开过来的发票。那在某种程度上“kanban”和原来mrp 运算出来的计划采购单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一个单据到供应商那,然后供应商供货(料),然后到时间了付款并匹配收货(料)的记录,那看板的优势在哪?

还是时间跨度的问题

举个例子假设每天可能发出8次看板(甚至是12次)

供应商按照看板的内容送货(可能每次发出的看板对应的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不同的)

想一下MRP能在一天内做8次运算么?

当然我举的是个极端的例子

注意:你不能把一天的8次货一次送到,因为客户那里没有地方可以放的

mrp为什么要做8次运算?一次运算不就可以生成不同的计划采购单吗,对仓库中缺料的原材料进行采购,把单据传到供应商那就可以了。

还有“kanban”到底是管理生产厂商内部的库存还是把供应商的库存也给管了,如果“kanban”发出一次供货命令,供应商就要根据命令发一次货,那对整个系统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对物流的压力也太大了。我要是供应商还不如在你仓库里给你建个备件库,你要多少料你自己去取,时间到了结算一下。

1。“对仓库中缺料的原材料进行采购”

客户没有库存的,没有仓库,因为谈到看板的起源,就是丰田在用

就现在丰田使用看板的情况,客户那里一般有40分钟到一小时的“库存”

为什么?不为什么零件太多体积太大没法放

那么送8次货应该是必须的了

2“一次运算不就可以生成不同的计划采购单吗”

仍然看汽车制造企业在什么时间才知道要生产的车子的型号呢??

在汽车总装生产线的某个工位点,姑且称为关键工位吧,过了这个工位,才能知道这辆车生产出来是什么样,此前没有人知道的。谁决定呢?市场。

对供应商来说,车子过了这个点,才知道要不要天窗,什么颜色的内饰,发动机是1。6还是1。8,变速箱是手动还是电动等等

那么,ERP如何提前跑出来准确地订单数量和到货时间呢?

一旦做不到,很显然要么造成很大库存,要么就会生产线断线。

好了,那么一定会有这样的说法:汽车制造厂为什么不事先确定下来生产什么型号的车子呢?这样供应商不就好做了么?

那问问上海通用去,通用曾经失误的生产了数千台蓝色的别克(没有按照市场来生产),损失严重。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只有一句话:供应链的快速响应

如果忽略了这句话,根本无法理解高频次送货,无法理解JIS供货。因为始终是想办法逃避,事实上,逃避不了

集约的,快速响应的,少库存的丰田获得了竞争优势,连续17年获利。

3“我要是供应商还不如在你仓库里给你建个备件库”

“那对整个系统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对物流的压力也太大了”

必须有响应很快的系统作为支持的

我对戴尔的系统不了解,但是我猜测一定也是快速响应的。同时,供应商也不会有太多的库存的。

“我要是供应商还不如在你仓库里给你建个备件库”

既然能实现每天多次的配送,那么库存总是有的。

两种:其一就是供应商就在客户附近,所谓的“备件库”就是供应商的成品库,一般也会有部分的库存。

所以,"备件库"已经有了。如果再建库,没有意义,备件库需要捡货,装车,没有任何节约。

另一种情况,具体点,比如轮胎吧,一定是在客户附近备有大量库存的。

因为客户不放心远距离的及时配送。

看板和mrp是分别来自日本和欧美的两种不同思路,它们之间也可以认为没有关系,要想联系起来,可以用mrp处理长周期,大批量的物料,看板可以处理在此基础上的细分的短周期,小批量的物料

真的非常感谢smallwood的回复和资料,你结合上海通用的例子来说“kanban”和“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我就能理解了。

因为据我所知,上海确实有几家本地的老牌物流企业专门给上海通用送货,几乎是7×24不间断的送,一旦因为意外或者人为失误送货停滞,通用那边就要断线。断线后就要那些送货企业赔偿损失,也确实因为某些事断过多次线,扯皮赔偿什么的。

但是,这里我又产生了两个疑问:

第一,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kanban”的实际管理的是供应链的整体库存,而“kanban”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零库存周转满足生产?

如通用这样的整车生产商,是供应商<===>生产线<====>市场需求,供应商与生产线的联系主要是“kanban”和物流配送,生产线和市场需求的联系主要是市场预测和mrp排产,通用是没有库存的,或者说库存很少,都在供应商那或路上。

那这就有了我第一个疑问,前端的mrp排产和后端的“kanban”配送都会涉及到库存的价值和数量,这样的系统是如何将mrp排产和“kanban”的配送进行对应的,原材料成本核算的时候以哪头为主?

第二个疑问:如第一个问题我对“kanban”的理解正确,那是不是可以说没有达到供应链整体库存减少的“kanban”就不是“kanban”?

比如说通用的内饰或配件供应商,她们对原材料和零件的配送要求肯定没有通用高,况且她们没有通用的影响力要求物流企业达到她们的要求,我今天船期是一周,明天船期是两周,后天变成一个月,怎么样,难道你生产线停在那里等我的零配件。当然不可能,所以就建立一个大的安全库存。

那这里“kanban”不是脱离了管理供应链整体库存的目标,这就造成一个很怪的现象,“kanban”实际管的还是仓库,只不过变成了仓库内部的“供应链整体库存”的管理,这不是很滑稽,那这能叫“kanban”吗?这样的“kanban”对比传统mrp的计划又有什么优势呢?

看板的补货策略

在SAP中,看板的补货策略可以分为两种带MRP的看板补货策略和不带MRP的看板补货策略:

不带MRP的看板补货策略

设置不带MRP的看板件被排除在MRP运行之外,也就是说,对于这些看板件,SAP不会对其生成任何补料元素(如生产订单、采购订单等),也不会对其下层的物料进行BOM分解。对于这些看板件或者其下层物料的补料,系统不会通过MRP生成补料数据,只能通过Kanban程序,当对应的料箱料架的看板状态变为"空"时才能够实现。对于不带MRP的看板件,其补料策略根据供应源不同,对应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外部采购件:当看板状态变为"空"时,系统将自动生成采购订单或计划行;当看板状态为”满“时,系统将自动执行收货处理。

自制件:当看板状态变为"空"时,系统将创建库存转移的预留,或者直接处理库存转移,或者创建转移需求;当看板状态为”满“时,系统将对库存转移进行最终处理。/////////////////

///////////////////////////////////////////////////////////////////////////////////////////////

带MRP的看板补货策略

设置带MRP的看板件被包含在MRP运行之内,也就是说,但是,通过SAP生成的补料元素(如生产订单、采购订单等)不会直接触发生产或者采购,而是仅仅是提供给供应源作为预测,真正的触发是在看板状态变为”空“或者”满“时。事后的反冲或收货也都不是针对每一张看板的,也就是说可以每天反冲一次。

外部采购件:通过MRP运行可以生成预测交货计划或者JIT交货计划,作为提供给供应商的预测。而当零部件真正有需求时,看板状态变为”空“,系统将生产一个汇总的JIT请求,通过EDI方式发给供应商。为了提高交货息率,每生产一个汇总的JIT请求,系统都将确认是将该请求附加在前一个请求中,还是新建一个的请求。

不谈kanban 配送这些的话。成本这块客户是不担心的。

上海通用不清楚,但是诸多主机厂都是“即销”,就是说使用了供应商的物料才计。接受了供应商的物料,但是没有使用,是i不可能挂账的。

还有,有些汽车企业甚至是车子下线后者销售出去才结帐的

第二个问题我没看太明白

其实反过来理解,kanban只是实现拉动的一种手段。

从我自己对丰田的观察看,主机厂的kanban是不可能管理到供应商的库存的。供应商必须管理自己的库存。

之所以用看板拉动是下游的环境决定的。

客户需要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变化较大的,就必须使用拉动,用成品和工序间的库存来保证客户的需要。

最后你说和mrp对比这个好像没有共同点阿

客户只是通过kanban卡(mk的司机携带),或者EDI的方式发出更新速度很快的订货信号

之后就是供应商满足交货的事情了

这个好像MRP是跑不出来的啊

您好.您提到SAP中的"KANBAN程序" 可以通过它将某个部品的看板状态设置为空??请问是SAP中什么模块中的什么功能??

另外:您的意思是可以将多个看板整合后发出一个送货信号?

在SAP中怎么设置这个?

南开20秋《生产运营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在线作业

1.运作战略属于公司的()战略 A.发展战略 B.职能战略 C.竞争战略 D.多元化战略 答案:B 2.设计是把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表达出来的过程 A.视觉方式 B.嗅觉方式 C.触觉方式 D.听觉方式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5S”推进阶段的是() A.形式化 B.行事化 C.习惯化 D.制度化 答案:D 4.某月饼店固定成本30000元,每块月饼人工和材料等可变成本平均为6元,每块月饼售价16元。要达到损益平衡,必须制作及销售多少块月饼?() A.5000 B.3000 C.1875 D.1500 答案:B 5.是谁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 A.泰勒 B.亚当·斯密

C.霍桑 D.甘特 答案:B 6.不属于科学管理内涵的是() A.组织要科学 B.要有科学的精神 C.产品设计要科学 D.方法和工具要科学 答案:C 7.下列哪项战略属于公司战略?() A.成本领先 B.差异化 C.集中化 D.多元化 答案:D 8.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答案:C 9.下列基本质量管理图表工具中哪一种显示的是两种变量相关程度() A.直方图 B.散布图 C.流程图 D.控制图 答案:B 10.项目管理有()大生命周期

A.3 B.4 C.5 D.6 答案:B 11.在服务能力生命周期的()时期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方面的(价格/质量)竞争 A.创业期 B.合理化 C.成长 D.成熟 答案:D 12.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不同在于() A.为库存采购 B.与供应商一般是买卖关系 C.与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D.让供应商竞争以获利 答案:C 13.是()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A.贝尔 B.费根鲍姆 C.戴明 D.克劳斯比 答案:B 14.波士顿大学的5个运作竞争重点中,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是() A.交货可靠性 B.产品可靠性 C.一致性质量 D.低价格 答案:C

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

一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CE 2.ABD3.ADE4.CDE 5.ABC 6.ABCD 7.ABDE 8.ABCD 9.BCE 10.ABE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完好2.报废更新3.综合4.物资库存5.构成6.分开 7.计划8.层次9.MRP 10.生产顺序11.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12.正态分布13.研讨性方法14.技术设计15.生产管理16.周期变动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是指为了维持设备所规定的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检查标准(内容)和周期,由操作工或维修工凭感觉和简单的测试工具,对设备进行检查,并依据标准判断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决定维护检修工作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2.是在工艺消耗定额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加上各种非工艺性消耗而制定的定额。 3.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对生产这些物料所需要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即制定生产能力需求计划,然后检查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若存在不可行之处,就返回去修正计划,在达到满意的平衡后,进入车间作业控制子系统,监控计划的实施过程。 4.就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划分生产单位,例如,铸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或车床组、磨床组等。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1)产品图样的工艺分析检查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2)拟定工艺方案指出产品试制的技术关键及其解决方法,规定工艺工作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3)制定工艺文件,编制工艺规程为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调度、质量控制、原材料供应等提供依据。 (4)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指实现工艺过程所需的工具、夹具、模具、量具的设计与制造,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效率。 (每点1.5分) 2.工业企业生产能力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某类型产品的最大数量。(1.5分) 决定生产能力的因素包括: (1)设备数量。有些工艺过程象铸造、铆焊、装配等则用生产面积表示。(1.5分) (2)设备有效工作时间。(1.5分) (3)设备的生产率定额。(1.5分) 七、论述题(10分) 1.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的预测方法有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季节因素调整法等。 2.(1)简单移动平均法适用于主要存在随机变动的时间序列。该法取最近若干期数列的平均数作为本期的预测值。而取平均数的作用是消除数列的波动。故当时间序列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动和季节变动时,会使预测误差较大,而不能应用。 (2)加权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存在多种变动因素的场合。因它是按不同时期的不同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本期的预测值。故可根据时间序列的特点调整权重的分配使它能较适当地反映时间序列的变动。 (3)指数平滑法的作用与加权移动平均法相似,它是通过调整平滑系数来起到反映时间序列特点的作用。 (4)季节因素调整法适用于存在很强的季节变动的时间序列。因它能求出季节因子,并用季节因子对变化的平均趋势进行调整,因而能较精确地预测出季节变化。 八、计算题(共15分) 1.(1)方案Ⅰ成本、生产率 (2 + 2)×10000 + 10000 = 50000 r1 = (5×10000)/50000 = 1(2分) (2)方案Ⅱ成本、生产率 (1 + 1)×10000 + 3000 + 11000 = 34000 r2 = (5×10000)/34000 = 1.47(2分) (3)方案Ⅲ成本、生产率 (0.5 + 0.5)×10000 + 14000 + 11000 = 35000 r3 = (5×10000)/35000 = 1.42(2分) (4)选方案Ⅱ,当生产率为1.5时,应生产产量为Y 1.5 = 5y/(2y + 14000)= 10500(件)(4分) 一、名词解释 1、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对它的需求与其它种类的需求无关,其 需求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需求。 2、相关需求:是指某种需求与其它需求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可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 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3、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LP):是一种由日本企业实施,由美国总结提出的精简式管理方式。LP通 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 4、JIT——即Just In Time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生产管理技术。JIT的基本思 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JIT的管理理念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干正确的事情,以期达到零库存、无缺陷、低成本的理想生产模式。 5、“拉式生产”:是一种下“求”上“供”的生产方式,如由销售拉动总装,总装拉动部件装配,部件装配拉 动零件加工,零件加工拉动采购的从后续工序拉动前道工序的生产模式。实现将必要的材料和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达必要的地点,即一切生产活动包括制造、搬运、交货、供应,只有在需要产生时才发生,是用需求触发和拉动生产活动。 6、“推式生产”:是由生产计划部门计算每种零部件的需要量和各生产阶段的生产提前期,确定每个零部 件的投入生产计划,按计划发出生产和订货指令,每个车间按指令进行生产,并将实际完成反馈到计划部门,不管后车间和后工序是否需要,均将生产完的零部件送到后车间和后工序。 7、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 型管理机制,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领域。CRM的目标是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成本。CRM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 8、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盟主, 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全面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达到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实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研发中心、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 1、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财务会计。 2、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管理会计。 二、填空 3、MRP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依据是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和库存信息。 4、闭环的MRP在MRP的基础上主要补充了能力计划和信息反馈功能。以解决计划的可行性;并通过信息反 馈,以了解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 5、ERP中的计划层次有五层,第一层至第五层分别是:经营规划、销售与运作规划(生产大纲)、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 6、在的五个计划层次中,经营规划和生产大纲带有宏观规划的性质;主生产计划是宏观向微观过渡的中 间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是微观计划,是具体的详细计划。 7、在ERP系统中,在第1时区生产计划变动的审批权是厂长;在第2时区生产计划变动的审批权是主生产计 划员;在第3时区生产计划变动的审批权是计划员。 8、ERP中,生产规划用以协调满足经营规划所需求的产量与可用资源之间的差距。 9、ERP中,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大纲的细化,用以协调生产需求与可用资源之间的差距。 10、ERP中,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用于协调物料需求和库存之间的差距。 11、ERP中,能力需求计划(CRP)用以协调生产能力和生产负荷的差距。 12、ERP车间作业控制的主要信息依据包括MRP生成的建议计划或确认计划及人工添加的定单、工艺路线、 工作中心以及工艺装备或工具文件。13、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中的成本包括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模拟成本和 实际成本四种基本成本类型。 14、ERP中产品成本的计算,按其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完全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和制造成本计算三种。 15、JIT的管理理念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干正确的事情,以期达到零库存、无缺陷、低成本的理想生 产模式。 16、JIT与MRP有何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拉动式”生产方式,而后者是一种“推动式”生产方式。 17、精益生产强调消除的七种浪费是:库存、搬运、返工、过量生产、多余的动作、等待和过程不当。 18、CIM(计算机集成制造)哲理中最突出的两个观点是系统观点和信息观点。 19、三、简述 1、库存有哪些作用和弊端: 答:库存的作用是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维持生产的稳定、平衡企业物流、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弊端是: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力、生产不均衡、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销售不力等。 2、MRP的前提和假设是什么? 答:MRP的前提和假设是:要有一个生产计划,即要有一个关于生产什么产品和什么时候产出的权威计划;要求赋予每项物料一个独立的物料代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最终产品);计划编制期间必须有一个通过物料代码表示的物料清单,它指出某一产品的所有构成项目和结构关系(隶属关系);要有完整的库存记录;物料的提前期是已知的或可以估计的,且数值唯一。 3、MRP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相关物料,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问题。 4、MRP、闭环的MRP的主要缺陷分别是什么? 答:MRP的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无法生产。同时,它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 闭环的MRP的主要缺陷是:闭环的MRP仅仅涉及物流,并未涉及资金流,企业的经营规划与生产规划分别制订,互不相关。因而不清楚计划执行后能给企业带来多大效益。在许多企业中,财务信息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贮,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5、与MRP相比,MRPII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答:与MRP相比,MRPII不仅是一个计划系统,更是一种管理模式。MRPII管理模式具有下列显著特征:①计划的一贯性;②计划的可执行性;③管理的系统性;④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⑤数据的共享性;⑥动态应变性; ⑦模拟预见性。 6、MRPII在闭环的MRP的基础上补充了哪些功能? 答:MRPII在闭环的MRP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财务、销售、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面向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的系统。其中,生产和财务两个子系统更密切。同时,MRPⅡ具有模拟功能,能根据不同的政策方针模拟出未来将会发生的结果;MRPⅡ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各子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工作。 7、ERP的实施一般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答:ERP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①原理培训、企业诊断、需求分析、软件选型等前期工作;②软件产品培训、数据准备、系统安装调试、软件原型测试等实施准备工作;③程序员培训、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制定、模拟运行及用户化开发等实施工作;④以及系统切换运行和新系统运行等。 8、简述“精良生产”的特点? 答:精良生产的主要特点包括:强调人的作用,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传统观念,永无休止地、无情地消除浪费,以尽善尽美作为追求目标;实现生产过程的同步化;将“推式”生产控制系统变为“拉式”生产控制系统。 单选题 1、在定期控制系统中,企业补充库存的订货方法为( B)。 A.当库存余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向供应商发出固定批量订货请求 B.每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企业就发出一次订货将现有库存补充到一个最高水平 C.采用“双堆法”进行库存控制 D.每日都需要进行库存补充 2、库存品的ABC管理方法中,对于A类物品的管理策略有(D )。 A.按品种大类进行控制 B.采用集中大量订货的方式 C.采用“双堆法”进行库存控制 D.按最优订货批量,采用定期订货的方式 3、.大批量生产多使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并按照产品原则布置,其典型的排序方法是( A)。 A.有限负荷、前向排序 B.有限负荷、后向排序 C.无限负荷、前向排序 D.无限负荷、后向排序 4、主生产计划的对象主要是(A )。 A.具有独立需求的物料和比较重要的物料 B.物料需求计划 C.企业主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 D.企业的生产流程 5、.在网络图中,关键路径是指(C )。 A.最早开始的那条路径 B.总时间最短的那条路径 C.总时间最长的那条路径 D.最迟开始的那条路径 6、在ABC分类法中,B类库存品的确定标准是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B )。 A.5%—15% B.20%—30% C.60%—80% D.50%—60% 7、在制造业企业中,主要用于确定每次订货所需的产品数量和交货日期的计划类型是( C)。 A.物料需求计划 B.生产作业计划 C.主生产计划 D.流程规划 8、在纯项目的组织结构中( C) A.每一个项目都归属于一个职能部门 B.执行每个项目时可以从不同的职能部门抽调员工 C.独立的项目小组负责项目中的全部工作 D.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控制人员与技术 9、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关系的图称为( C)。 A.调查表 B.排列图 C.因果图 D.直方图 10、根据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当每次的订货费用增大时,经济订货批量应该( A)。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少 D.不一定 11、在项目的组织结构中,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组织形式是( D)。 A.纯项目制 B.直线制 C.职能项目制 D.矩阵制 12质量管理发展的最初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对产品质量的检验方式为(B )。 A.半成品抽样检验 B.成品100%全检验 C.成品抽样检验 D.半成品100%全检验 13、服务企业往往通过哪种方式对顾客进行排程,以控制顾客到达时间,从而有效利用服务能力。(D) A.顾客排序系统 B.信息管理系统 C.排号系统 D.预约系统 1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D )。 A.质量统计数据 B.全企业参与 C.预防在前 D.用户需求 15、企业为持有和保管库存而发生的成本支出为( A)。 A.持有成本 B.准备成本 C.订货成本 D.缺货成本 16、一般而言,小批量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自动化程度较低,其典型的排序方法是( C)。 A.有限负荷、前向排序 B.有限负荷、后向排序 C.无限负荷、前向排序 D.无限负荷、后向排序 17、ISO是哪个组织的简称?(D ) A.国际质量协会 B.国际标准化理事会 C.国际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D.国际标准化组织 18、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特点是(A )。 A.用统计学的技术和工具进行质量控制 B.强调生产和检验人员间的分工 C.重结果,轻预防 D.凭借个人的经验和判断进行质量控制 19、在三点时间估计法中,最乐观时间指的是(B) A.在最正常情况下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B.在最有利的条件下顺利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C.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D.在一般的情况下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20、MRP系统的主旨是(B )。 A.降低库存水平 B.使合适的物料在合适的时间到达合适的地点 C.确定产品生产的优先等级 D.保证生产销售的均衡 21 看板管理系统中,“取货指令”的使用规则是(C ) A.前一道工序根据“看板”的种类和数量生产 B.逐步增加看板数量 C.后一道工序按照“看板”到前一道工序去领产品 D.必须生产百分之百的合格品 22、准时生产制中的“浪费”指的是( D)

生产管理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的管理,是对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PPT 工艺专门化:即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设备和人力按工艺内容组织成一个生产单位,每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相同或相似工艺内容的加工任务。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或单件生产类型。P110 对象专门化:即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以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对象,按照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要求,组织相应的生产设备或设施,形成流水般的连续生产,有时又称流水线生产。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类型。P109 并行工程: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要求产品开发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PPT 成组技术:利用零件的相似性来组织生产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减少重复工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改进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PPT 流水线节拍: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P165 装配线平衡:又称为工序同期化、是对于某装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节拍后,求出装配线所需工序的工作地数量和用工人数量最少的方案。P164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P217 定量控制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固定的库存控制系统。当现有库存下降到订货点及以下时,库存控制系统就向供应厂家发出订货。P240 定期控制系统:每经过一个相同的时间间隔,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为将现有库存补充到一个最高水平的库存控制系统。P240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P343 加工路线:是零件加工经过不同机器构成的路线。比如,某零件要经过车、钻、 冲、磨的路线加工,我们可以用M l,M2,M3,M4来表示。PPT 11章关键路线:从起始节点到种植节点顺序的将所有事件时差为零的节点连接起来的路线。P387 准时化生产:又称为无库存生产方式,供方完全按照需方要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即在需方要求的时间、地点,按照需方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将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需方进行生产。 问答题与案例 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生产与运作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2、生产与运作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 3、运作活动是一切企业组织中耗费最大的部分之一; 4、生产运作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生产计划与控制简答题

简答题 1、预测工作的步骤有哪些? 答: 1.明确预测的对象与有关的预测要求; 2.确定预测期的长短; 3.选择预测方法; 4.收集与分析数据资料; 5.进行预测; 6.对预测过程进行监控。 2、简述什么是综合计划 答:综合计划:是对劳动力水平、工作时间、库存及积压订单进行权衡的计划活动。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 3、简述什么是德尔菲法 答:德尔菲法:挑选专家;开始第一轮函询调查。即向专家寄去一些背景材料,并提出所需预测的具体项目。由专家回答问题,通过对专家的各种回答进行综合整理,把主要相同的结论统一起来,剔除次要及分散的事件。然后将整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进行第二轮函询。各位专家对整理结果加以评价,修正原来的预测值,对预测目标重新进行预测。 4、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确保实现已确定的交货期 2.减少作业人员和设备的等待时间 3.使作业加工对象的流程时间最短 4.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和停放时间 5.标准化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统一、简化、最优。同类产品统一参数,统一计量单位,采用优先数列;简化规格品种;进行优化设计,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6、生产调度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 1.计划性: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 2.统一性:给调度部门权力,保证调度指示和命令的统一性,防止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 3.预防性:调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 7、简述企业计划的种类和内容 答:企业的计划按计划期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 按业务内容分为生产计划、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采购计划、财务计划、销售计划等。按范围可分为企业计划、车间计划、工段计划、班组计划及机台计划。 8、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9、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生产管理简答题

生产管理简答题 1.叙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内容:生产运作的内容包括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改进过程的管理。⑴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⑵生产运作系统运行主要是指在现行的生产运作系统中,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按用户的需求,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⑶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和改进包括人员的培训、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以及生产系统的改造。 目标: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的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 效率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提高效率就是提高生产率 灵活是指能很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不同的品种和开发新品种或提供不同的服务和开发新的服务 准时是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清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处理的全生产周期的不利影响 2.说明流程式与加工装配式生产、订货型生产与配货型生产的特点 流程式生产:生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是要设备体系运行正常,工艺参数得到控制,就能正常合格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协作与协调任务也少。但由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对生产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 加工装配式生产:生产设施地理位置分散,零件加工和产品装配可以在不同地区甚至在不同国家进行。由于零件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多样化,又涉及多种多样的加工单位、工人和设备,导致生产过程中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计划、组织、协调任务十分繁重,生产管理大大复杂化。 配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平高,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 订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但库存水平低,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高。 3.服务运作与制造生产有何不同 1.产品的物理性质不同:(1)制造生产:产品是有形的,可触的,耐久的(2)服务生产:无形的,不可触的,寿命较短的 2.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1)是资本密集型的(2)是劳动密集型的 3.与顾客接触的程度不同 4.企业辐射的范围不同 5.绩效的评估方法不同 4.哪些因素导致生产服务设施应该靠近原材料供应地?哪些因素导致它们靠近销售市场? 导致生产服务设施应该靠近原材料供应地的因素: l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 2原料易变质的企业 3原料笨重产品由原料中的一小部分提炼而成 4原料运输不便。 导致生产服务设施靠近消费市场的因素: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重点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1、生产运作战略2、生产运作系统设计3、生产运作系统计划与控制4、生产运作系统的改进。 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的选择与设计、生产设施的定点与布置以及工作设计等。2、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 生产管理的目的:高效、低耗、灵活、准时、质量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方向/趋势:1、从一个区域或国家走向全球化2、从基于价格、质量竞争走向基于时间竞争3、从竞争走向竞合4、从纵向一体化走向横向(虚拟)一体化5、重视生产运作策略6、从标准化(共性)走向个性化7、重视环境保护 生产与运作职能的实质:在转换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 5P人员、工厂、部件、制程、计划与控制 生产管理:是指制造业生产领域的管理。 运作管理:是指将生产管理的概念及方法应用在服务业及其他行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其核心是实现价值增值。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学科特征1、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研究如何

以更高的效率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获得成功的学问。2、现代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研究不仅用于制造业,而且广泛用于服务业以及非营利组织。3、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很多方面是有差别的。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1、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2、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3、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维护4、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评价与改进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含义:是由人员和资源构成的,能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有机整体。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特征:1、是多功能的综合系统2、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3、是物质系统和管理系统的结合生产与运作系统构成:1、结构要素——硬件要素,是物质基础2、非结构要素——软件要素,是支持和保证3、两类要素的关系:硬件要素决定系统的结构形式;软件要素决定系统的运行机制;两类要素必须相互匹配,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

作业 1、某零件批量为4件,有4道工序。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为t 1=15min ,t 2=20min ,t 3=5min ,t 4=5min ,试计算该批零件在三种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解:(1)1 T =m i i n t =∑顺=4×(15+20+5+5)=180min (2)1 = (1)m i L i T t n t =+-∑平=(20+15+5+5)+(4-1)×20=105 min (3)1 1 1 1 =n (1)min(,)m m i j j i j T t n t t -+==--∑∑平顺 =4×(15+20+5+5)-(4-1)×(15+5+5)=105min 2、北京双菱牌拉锁的历年销售记录如下: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销售量 198 207 225 262 275 280 207 353 420 456 试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次移动平均法(取n=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次指数平滑法(取ɑ=0.1,0.3),预测2001~2005年的销售量。 解: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计算1991~2000年各年的一次指数平滑值和二次指数平滑值(表1所示),例如: 依据公式 [1][1]1[2] [1][2]1 (1)(1)t t t t t t SA A SA SA SA SA αααα--=+-=+- 得 [1][1]199219921991[2][1][2]199219921991(1)0.1207(10.1)198198.9(1)0.3198.9(10.3)198198.27 SA A SA SA SA SA αααα=+-=?+-?==+-=?+-?= 表1 拉锁市场销售量及指数平滑值 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1991 198 198 198 1996 280 220.87 210.12 1992 207 198.9 198.27 1997 207 219.49 212.93 1993 225 201.51 199.24 1998 353 232.84 218.90 1994 262 207.56 201.74 1999 420 251.55 228.70 1995 275 214.30 205.51 2000 456 272.00 241.69 计算参数值,利用预测方程式进行预测: [1][2]2000[1][2]2000=22272241.9302.31()0.3/0.7(272241.69)12.991t t t t a SA SA b SA SA α α -=?-== -=?-=-

生产计划与控制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从生产管理角度,可以将生产分成两大类:()生产和()生产。 2.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生产和()生产两种。 3.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式生产分成()生产与()生产两种。4.与备货型生产相比,订货型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对产品需求的预测较(),多采用()设备。 5.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是依据产品的品种数、()和()来进行的。 6.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7.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数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8.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有二:()与()。 9.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和产值指标。 10.生产年度计划是企业的纲领性计划,而()是落实性计划,是年度计划的()。11.制造企业的物料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库存、与()库存。 12.A类物品一般占品种数的()左右,占总费用的()左右。 13.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有三种,即定期法、()、()和ABC库存控制方法。14.对独立需求,订货提前期与需求率不可控,库存控制是通过控制()和()来实现的。 15.MRP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MRP、闭环MRP 和MRPⅡ,其中()相当于需求计算器,()为计划与控制系统,()为资源协调系统。 16.MRP的三项基本输入是主生产计划、()和()。 17.一个完整的网络图,应该而且只有一个()节点和一个()节点。 18.凡是超出增加产品()所必需的()的物料、机器和人力资源的部分,按JIT思想,都是浪费。 19.无库存生产方式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即降低库存-()-()-降低库存……的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20.看板及其使用规则,构成了()系统。 21.一切按PDCA办事。即按()、()、检查、处理的循环进行,不断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B)。 A.营销环节B.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 D.组织环节 2.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A)。 A.汽车B.饮料C.造纸 D.烟草 3.下列生产属于流程型生产的是(D)。 A.机床 B.计算机C.家具 D.纺织 4.下列反映了基于时间的竞争思想的是(C)。 A.把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 B.把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 C.弹性制造、快速反应等 D.兴建新的设施 5.下列不属于控制成本途径的是(C)。 A.降低物料消耗 B.提高生产率 C.降低管理费用 D.降低库存 6.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C)。 A.降低生产成本B.提高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效率和效果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964 生产计划与控制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考试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964生产计划与控制 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考试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 一、专业课代码及名称 964生产计划与控制 二、专业课参考书 《生产计划与控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1日第1版);作者:王丽亚 三、考试大纲 一、生产系统和运作策略:了解生产系统与生产活动,生产管理与生产类型,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企业竞争力与生产战略,生产计划与控制概述; 二、需求预测:掌握预测的基本概念,了解预测的定性分析方法,考查学生对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具有趋势的需求预测方法、具有周期性波动因素的需求预测方法的理解; 三、库存控制:掌握库存定义、确定性需求下的库存控制、时变需求下的库存控制、随机需求下的库存控制——报童模型,了解建立安全库存的相关内容; 四、生产计划:了解生产计划相关概念,掌握综合生产计划中应考虑的成本概念(包括:雇佣和解雇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正常工作时间成本,加班成本,空闲时间成本),掌握综合生产计划中的追逐策略(零库存策略)和稳定劳动力水平策略的成本计算及劳动力水平计算的方法,掌握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掌握能力需求计划的相关概念及计算,了解MRPII及ERP的相关概念; 五、作业计划与控制:理解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概念、均衡生产的概念,了解大量大批生产作业计划、成批生产作业计划、单件小批生产作业计划、生产控制的相关内容,掌握作业排序理论和方法(即加工顺序安排的相关理论及应用),了解生产调度与生产进度控制;

六、项目计划与控制:了解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掌握网络图与网络计划技术的相关内容,掌握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及网络计划优化的方法; 七、精益生产:了解丰田模式、JIT、看板系统、精益生产与精益企业的相关内容。 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 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要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专业课大部分是学校自主命题,针对性的报班可以或者找资料可以有很大帮助,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于是在第一轮复习下来,就已经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如果不这样,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往往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所以一定要找准方法把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梳理了一遍,建立起整体的知识框架,选择好合适的参考书并且找到“看”的方法,了解每个知识点应该掌握程度。当然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专业课学习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完成了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就能很顺利的进入到强化阶段的复习了。 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 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所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请各位同学按照下列知识点仔细阅读教材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法约尔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亚当·斯密管理思想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马萨诸塞车祸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功利主义道德观 基本观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社会契约道德观 基本观点: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自律 超越法律 视人为目的 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个人特性 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 ?自信心 ?自控力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社区福利投资 社会慈善事业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具体表现 ?跨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国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猛 ?同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 ?跨国并购进程加快 全球化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全球化组织模式考虑的因素 “全球一体化压力”和“本地化反应压力”

生产计划与控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螺杆泵产品生产计划的制定 初始条件: 1、产品品种:A—1,A—2,A—3,B—1,B—2,C—1,C—2,C—3 2、产品基本结构:(八种产品结构相同,零件具体形状不同) 3、各种产品自制零部件明细 4、某月订货情况

5、生产能力设计规模 台份能力:2000台(混合品种) 易损件(主杆、从杆、轴套)能力:2500~3000件(注:在前面2000台的基础上加上该能力) 6、提前期 自制件:无提前期;外购件:11天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确定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选择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 2、列出车间设备明细,画出机加工车间平面布置示意图。 3、制定某月主生产计划 4、制定机加工车间粗生产能力计划 5、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6、制定机加工车间生产能力精平衡 7、制定某月机加工车间作业计划 8、产品装配工序卡编制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附录:零件工艺过程,工时定额及设备类型1.泵体工艺 2.衬套工艺 3.主杆工艺 4.从杆工艺 5.阀体工艺

6.阀杆工艺 7.法兰盘工艺 8.轴套工艺

目录 1 确定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选择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 (6) 2 列出车间设备明细,画出机加工车间平面布置示意图 (7) 3 制定某月主生产计划 (9) 4 制定机加工车间粗生产能力计划 (11) 5 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13) 6制定机加工车间生产能力精平衡 (14) 7制定某月及加工车间作业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8产品装配工序卡编制 (17)

生产管理简答题知识讲解

生产管理简答题

生产管理简答题 1.叙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内容:生产运作的内容包括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改进过程的管理。 ⑴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⑵生产运作系统运行主要是指在现行的生产运作系统中,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按用户的需求,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⑶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和改进包括人员的培训、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以及生产系统的改造。 目标: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的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 效率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提高效率就是提高生产率 灵活是指能很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不同的品种和开发新品种或提供不同的服务和开发新的服务 准时是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清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处理的全生产周期的不利影响 2.说明流程式与加工装配式生产、订货型生产与配货型生产的特点 流程式生产:生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是要设备体系运行正常,工艺参数得到控制,就能正常合格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协作与协调任务也少。但由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对生产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 加工装配式生产:生产设施地理位置分散,零件加工和产品装配可以在不同地区甚至在不同国家进行。由于零件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多样化,又涉及多种多样的加工单位、工人和设备,导致生产过程中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计划、组织、协调任务十分繁重,生产管理大大复杂化。 配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但库存水平高,且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 订货型生产: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但库存水平低,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高。 3.服务运作与制造生产有何不同 1.产品的物理性质不同:(1)制造生产:产品是有形的,可触的,耐久的(2)服务生产:无形的,不可触的,寿命较短的 2.资本的密集程度不同:(1)是资本密集型的(2)是劳动密集型的 3.与顾客接触的程度不同 4.企业辐射的范围不同 5.绩效的评估方法不同 4.哪些因素导致生产服务设施应该靠近原材料供应地?哪些因素导致它们靠近销售市场? 导致生产服务设施应该靠近原材料供应地的因素: l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 2原料易变质的企业 3原料笨重产品由原料中的一小部分提炼而成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产计划与控制 课程代码: 学分 / 学时:3/48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运筹学、概率论、统计学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 课程性质: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工业工程、管理科学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是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必修主干课。 教学目标:生产计划与管理的目的在于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安排物料、设备、人力资源和资金等,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期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 的运行效率,使生产系统实现最佳化的功效,最终满足顾客的需求。本课程 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重要性,了解其具体操作过程, 并增强生产计划与控制的运用能力。通过该课程学生将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 的基本原理与思想,具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1.5.3),具备基本 的管理能力(2.2.4,2.2.1,2.2.3)及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2.2.7)。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作业、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 1、绪论-战略与竞争(4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目前的制造业竞争形势,掌握竞争优势。 2、需求预测(5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预测的基本概念。掌握预测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的定性分析方法有:一般预测方法,市场调研、小组共识、历史类比和德尔斐法。重点掌握预测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和因果预测,时间序列有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时

间序列分解和指数平滑,掌握可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和因果预测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3、综合生产计划(2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综合生产计划得基本概念。掌握综合生产计划的直观试算法、运输方法(图解法)。了解综合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方法。 4、库存分析与控制(8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库存控制得基本概念,掌握库存ABC分析基本思想,重点掌握已知需求条件下库存分析的模型:定量订货模型、数量折扣模型、定期订货模型、混合系统模型和其它订货模型。掌握需求不确定下的一些数学模型。 5、期中考试+考试内容讲解(4学时) 6、供应链管理(3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掌握牛鞭效应,重点掌握资源计划方法DRP。 7、生产计划(6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主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包括计算逻辑,批量计算方法等。8、车间作业计划(6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车间作业计划的基本概念。掌握车间作业的排序问题、作业调度的方法和车间作业控制基本技术。 9、准时制生产(2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推动生产系统与拉动式生产系统。掌握准时化生产的实现手段——看板管理,包括看板的功能和规则、看板的运作流程和看板数量的计算。了解准时化生产和物料需求计划相结合的方法。 10、项目调度(3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定义,掌握项目调度的主要方法,包括AOA和AON等。 11、生产计划与控制前沿(3学时/课堂教学) 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前沿内容,包括基于数学规划的生产计划,基于约束理论的生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