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路水力平衡实验报告

管路水力平衡实验报告

管路水力平衡实验报告
管路水力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三 管路水力平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管路阻抗;

2.验证串、并联管路流量分配规律; 3.掌握管路系统水力平衡调节方法。

二、实验原理

任何复杂管路都是由简单管路经串联、并联组合而成。 1.串联管路

串联管路由许多简单管路首尾相接组合而成,管段相接之点称为节点,在每一个节点上都遵循质量平衡原理,即流入的质量流量与流出的质量流量相等,当ρ=常数时,流入的体积流量等于流出的体积流量,因此,对串联管路则有:

Q 1=Q 2=Q 3 (1) 串联管路阻力损失,按阻力叠加原理,则:

h 1-3=h 1+h 2+h 3=S 1Q 12+S 2Q 22+S 2Q 32 (2) 因流量Q 各段相等于是得:

S =S 1+S 2+S 2 (3) 式中 Q —流量,m 3/s ;

h —管段阻力,包括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Pa ; S —管段阻抗,kg/m 7。

由此得出结论:无中途分流或合流的串联管路,各管段流量相等,阻力叠加,总管路的阻抗S 等于各管段的阻抗叠加。这就是串联管路的流动规律。 2.并联管路

流体从总管路节点上分出两根以上的管段,而这些管段同时又汇集到另一节点上,在两节点间的各管段称为并联管路。同串联管路一样,并联管路也遵循质量平衡原理,当ρ=常数时,则有:

Q=Q 1+Q 2+Q 3 (4) 并联管路各管段阻力损失相等,于是:

h 1-3=h 1=h 2=h 3 (5) S 1Q 12=S 2Q 22=S 2Q 32 (6) 由公式4、公式5、公式6可得:

S

1=

1

1S +

21S +

31S (7)

321::Q Q Q =

1

1S :

2

1S :

3

1S (8)

于是得到并联管路流动规律:并联节点上的总流量为各支管中流量之和;并联各支管上的阻力损失相等,总的阻抗平方根倒数等于各支管阻抗平方根的倒数之和。 3.串并联管路流动规律的意义

各分支管路的管段几何尺寸、局部构件确定后,可确定各管段的阻抗及管路系统的总阻抗。

对于串联管路系统,由总阻抗可得出管路系统特性曲线方程:ΔP 总=S 总Q 总2,通过特性曲线方程可得出系统总压头损失随流量变化的规律,为工程设计中动力设备(水泵或风机)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于并联管路系统,确定各管段阻抗后,按照节点间各分支管路的阻力损失相等,来分配各支管上的流量,阻抗S 大的支管其流量小,S 小的支管其流量大。在专业上并联管路设计计算中,必须进行“阻力平衡”,它的实质就是应用并联管路中流量分配规律,在满足用户需要的流量下,设计合适的管路尺寸,及局部构件,使各支管段上的阻力损失相等。 4.流量计算公式

对于孔板测流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流量:

36002114

14

1

22

2

?????

? ??-??=ρ

πεP

d d d Q (9)

式中,Q —体积流量,m 3/h ;

ε—孔板流量计的流量系数,按0.75算; d 1—孔板大径,m ,0.014m ; d 2—孔板小径,m ,0.008m ;

ΔP —孔板两端压差,Pa ,如果是水柱高度,将水柱高度转化为Pa ; ρ—水的密度,kg/m 3,1000 kg/m 3。

三、实验设备

本次实验采用GLZK 型管路串并联实验台本实验装置主要由孔板流量计、蓄水箱(PVC )、水泵(管道增压泵)、实验管道(有机玻璃)、阀门(铜质)、压差板(有机玻璃)、测压管(有机玻璃管)、实验台、自循环装置等组成。具体见示意图1。

水泵流量50L/min ,扬程6m ,功率180W ;电源220v ,实验管道Ф20mm 。

图1 管路水力平衡实验台示意图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管段阻抗测定

(1)关闭阀门3、4、5、6,打开阀门1、2、7、8,启动水泵,调节水泵出口阀门,待管路系统运行稳

定;

(2)测量管段1的流量,将孔板流量计两端压力测量结果记入表1中; (3)利用测压管测量管段1两端的压力,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中;

(4)调节水泵出口阀门1,阀门开度大到小调节5次,重复步骤(2)和步骤(3),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

中;

(5)关闭水泵电源,关闭阀门2、5、7,打开阀门1、3、4、6、8,启动水泵,按以上步骤(2)(3)和(4),测量管段2两端压力和流量,将5次测量结果记入表2中。

2.串联管路流量测定

(1)关闭阀门3、8,打开阀门其余阀门,启动水泵,调节水泵出口阀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将孔板流量计两端压力、管段1和管段2两端压力分别计入表3中;

(3)将阀门1关小,记录孔板流量计两端压力、管段1和管段2两端压力,填入表3中;

(4)分别关小阀门2和阀门6,重复步骤(2)。

3.并联管路流量测定

(1)关闭阀门5,打开阀门其余阀门,启动水泵,调节水泵出口阀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将孔板流量计两端压力、管段1和管段2两端压力分别记入表3中;

(3)分别关小阀门2和阀门4,重复步骤(2)。

五、实验数据处理

1.管段阻抗测定

(1)计算各管段阻力损失ΔP,ΔP=P进-P出,将计算结果分别记入表1和表2中;

(2)利用公式(9)计算各管段流量,将计算结果记入表1和表2中;

(3) 利用公式S=ΔP/Q2计算各管段的阻抗,将计算结果分别记入表1中;

(4) 比较(3)中的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结果。

2. 串并联管路流量测定

(1)计算各管段阻力损失ΔP,ΔP=P进-P出;

(2)利用公式ΔP=S Q2计算总流量和各管段流量,式中阻抗S按实验内容1中所测定的各管段阻抗平均值计算;

(3)比较总流量和各管段流量的关系,得出结论,并简要分析结果。

六、思考题

1.管段阀门调节后,阻抗有什么变化?分析原因。

2.请分析并联管路系统水力平衡调节的方法。

七、注意事项

1.启动水泵前,应将水泵出口阀门关小,水泵启动后,逐渐开大出口阀门,观察各测点压力;

2. 实验时,每测一个工况,都要稳定几分钟,待测压板上压力稳定后再读取数据。

八、实验结果表格

表1 管段1阻抗测定结果

表2 管段2阻抗测定结果

表3 串并联管路流量测定

对串联和并联实验的流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并简要分析误差产生原因:

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机构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看机构的运动(10个陈列柜,77种机构),了解各种机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功能及应用,配合相关课程的学习。 二、实验设备 各类机器、机构模型陈列柜(10个陈列柜,77种机构)。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机构由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三部分组成,其中固定不动的构件为机架,运动规律给定的构件为原动件,原动件由电动机驱动做等速运动,其余的活动构件则为从动件。 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四种基本机构如下: 1、平面连杆机构 2、凸轮机构 3、齿轮机构 4、停歇和间歇运动机构

四、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人为地拨动构件。 2、不要随意按动控制面板上的按钮。 3、遵守实验室规则,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五、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用实验报告纸书写,写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日期。 2、写出实验目的 3、写出实验原理 4、实验设备中常用机构的类型: 5、思考题: (1)机器是由组成的,当有多个机构时,它们应当按照一定的要求互相配合。 (2)在有曲柄存在的条件时,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可以得到铰链四杆机构的种形式。 (3)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一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4)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二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5)利用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若利用凸轮和从动件的高副几何形状,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 (6)斜齿轮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优点是、、和。缺点是因轮齿倾斜而产生,使轴承受到附加的轴向推力。 (7)当齿数无穷多时,渐开线齿廓变成,齿轮变成。 (8)相同的齿数,模数大的齿轮轮齿周向尺寸和径向尺寸。 (9)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是不同的,越接近基圆压力角越,渐开线在基圆处的压力角为。国家标准规定齿廓上分度圆的压力角为20°与15°两种,常用的为。 (10)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大,少,小,同时啮合的齿数。 (11)摆线针轮行星齿轮减速器优点是:小,轻,能力大,高,平稳等。 (12)举例说明四大机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附:陈列柜内容简介(文前数字为陈列柜中相应机构的序号)

生产线平衡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 生产线平衡实验报告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息111 姓名史家成 学号 119094276 日期 2014-4-23

一、概述 1. 实验目的及要求 将所学的生产运作与管理理论综合应用到实际生产系统的规划和运行管理中去,使学生在实训中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其在生产线运行调度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 实验内容 在生产系统实验室的地面生产线上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装配。 二、实验内容完成情况 1.基于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的生产实验 (1)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简介所装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零部件的名称、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a、按时间过程拆:分别是风扇罩、风扇、前端盖、后端盖和转子、接线盒。 B、按时间过程装:分别是接线盒、后端盖和转子、前端盖、风扇和风扇罩。 (2)工作研究部分 流程程序图 (3)生产过程实训部分 实训内容及记录数据 简介本部分的实训内容及方式(按照车间管理的模式,将全部实训学生分为若干班组,各班组自行商定其作业安排、车间派工、实施方案和具体生产管理过程,然后轮班实训)1)个人方案介绍 简介本次设计的方案,包括小组成员岗位设置、岗位派工、装配流程、工序安排、物流路线等(可附图、表补充说明)

将学生分为车间主任,搬运工,操作工,计时人员;商议作业顺序及作业安排; 各工种就位;电动机组装,检验组装的成品,完成该次试验。 岗位设置及派工:我小组人员,具体分配为一车间主任、四个操作工,六个搬运工,四个计时人员 装配流程及工序安排:组装前后端盖→组装风扇盖→组装接线盒 2)初次方案设计及实施情况 说明本组初次实施的方案的具体内容及其设计依据→绘出装配流程图→完成数据记录表→根据记录数据总结本次方案设计及实施的质量;总结说明本次方案的优缺点由于是初次进行实践,我们并不熟悉每位队员对拆装电动机的熟悉程度,在有些步骤上浪费了一点时间,但我们进行了调整,最终顺利完成了。 3)第二次方案设计同2)一样,绘出装配流程图 将学生分为车间主任,搬运工,操作工,计时人员;商议作业顺序 及作业安排;各工种就位;电动机组装,检验组装的成品,完成该次试验。 岗位设置及派工:我小组人员,具体分配为一车间主任、四个操作工,六个搬运工,四个计时人员 装配流程及工序安排:组装前端盖→组装后端盖→组装风扇罩→组装接 线盒 Ⅲ 小结 对比总结两次方案的优缺点,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建议第一次只是盲目的进行生产,第二次是在带一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第 二次各工种工作时间更为平均 三、思考题 1.能否应用工序同期化方法进行装配时间平衡?如有,写出具体的过程,如不可行,为什么? 答:可以,可以同时进行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装配,最后装配风扇罩,可将前后端分为两道工序

实验 电视短片拍摄(1)

实验电视短片拍摄 实训课程:《电视画面编辑》 任课教师:付春苗 实训项目名称:电视短片拍摄 实训对象:媒体2014级1、2班 实训计划学时:10 时间:9-13周 一、实验目的 1.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视拍摄设备和后期编辑设备。 2.能较好地运用电视画面进行叙事、表情和达意。 3.能够较好地运用摄像的综合造型手段,完成画面创作。 4.学会写分镜头剧(稿) 本和拍摄提纲。 5.能完成新闻采访的拍摄任务。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专业数字摄像机配用电池、内存卡、白纸1张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 (1)5-10分钟的短片(在老师的指导下)。 (2)电视短片拍摄。 2.实验要求:要求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实验结束后,每组要以光盘形式交实验作品一部;每组同学以书面方式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1.实验原理 电视作品的拍摄,是综合电视摄像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的知识,完成作品的拍摄与制作任务。电视摄像技术主要是指使用摄像机的能力;电视摄像艺术包括前期策划、画面造型设计与电视作品或新闻创作能力。 2. 步骤 (1)完成(2—10分钟左右)的电视作品或策划新闻节目的拍摄。 (2)选题、策划(可以是短剧、专题片、纪录片、音乐电视、电视散文等); (3)撰写分镜头剧本(稿本); (4)综合运用各种构图、造型方法和技巧进行拍摄; (5)编辑合成(画面、解说、音响)。 五、使用注意事项

1.本实验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策划稿或者短剧剧本等相关文档。 2.本实验选题也可以提前向指导老师咨询。 3.在实验拍摄的时候,注意摄像机的调整、白平衡的调整、光学镜头的调整等。 4.如实验机时不够,学生可与实验室联系,利用开放机时完成实验。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 (1)分析电视作品的制作过程。 (2)分析新闻节目创作的过程及相关问题。 (3)实验过程中得出的其他结果,并作出简要分析。 2.实验报告要求 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如实地撰写实验报告。其中,“实验记录”填写实验的步骤和过程,“问题与讨论”根据个人实验情况如实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七、实验成绩评定(考试方法): 根据实验考勤、实验过程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对每次实验进行打分,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计分办法,对于成绩不合格,需要重新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最后实验总成绩记入平时成绩,总分为30分。

装配线平衡模型

精心整理§7综合举例 例7.1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其LINGO代码如下: model: x^2+y^2=2; 2*x^2+x+y^2+y=4; end 计算的部分结果为 Feasiblesolutionfoundatiteration:0 VariableValue !工作站集合; STATION/1..4/; TXS(TASK,STATION):X; !X是派生集合TXS的一个属性。如果X(I,K)=1,则表示第I个任务 指派给第K个工作站完成; ENDSETS DATA: !任务ABCDEFGHIJK的完成时间估计如下; T=4511950151212121289; ENDDATA !当任务超过15个时,模型的求解将变得很慢; !每一个作业必须指派到一个工作站,即满足约束①; @FOR(TASK(I):@SUM(STATION(K):X(I,K))=1);

!对于每一个存在优先关系的作业对来说,前者对应的工作站I必须小于后者对应的工作站J,即满足约束②; @FOR(PRED(I,J):@SUM(STATION(K):K*X(J,K)-K*X(I,K))>=0); !对于每一个工作站来说,其花费时间必须不大于装配线周期; @FOR(STATION(K): @SUM(TXS(I,K):T(I)*X(I,K))<=CYCTIME); !目标函数是最小化转配线周期; MIN=CYCTIME; !指定X(I,J)为0/1变量; @FOR(TXS:@BIN(X)); END 计算的部分结果为 Globaloptimalsolutionfoundatiteration:1255 X(G,3)0.00000012.00000 X(G,4)1.0000000.000000 X(H,1)0.0000000.000000 X(H,2)0.0000000.000000 X(H,3)1.00000012.00000 X(H,4)0.0000000.000000 X(I,1)0.0000000.000000 X(I,2)0.0000000.000000 X(I,3)1.00000012.00000 X(I,4)0.0000000.000000 X(J,1)0.0000000.000000 X(J,2)0.0000000.000000 X(J,3)0.0000008.000000 X(J,4)1.0000000.000000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总结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总结 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总结》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百度。 篇一:自动化生产线实习总结实训小结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两周的实训时间就过了,在过去的两周内我们小组在自动化生产线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训练习。 通过这段时间的切身实践,我们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己动手做项目的能力;还令我学会了一些如何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道理。 本次实训的指导老师是何老师和马老师。 在实训拉开帷幕时,指导老师马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一下本次实训的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及任务安排。 从他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本次实训分两个阶段进行,阶段一是在第一周做好自动化生产线的前三个单元站——即供料单元、搬运单元和操作手单元,阶段二是在第二周做好自动化生产线的后三个单元站——即检测单元、加工单元和提取安装单元,并完成实训报告和实训小结。 实训开始后,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每至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大家的工作习惯和相互了解情况,我们团队共有位成员组成(钟**、陈**、陈**、王**、林**和我),经过推举我作为小组组长。 范文写作组成团队后,为了便于开展实训工作,同时也能够使团队成员确定个人实训任务,根据指导老师给定的要求我们的主要任务

就是做好自动化生产线个单元站的编程调试工作,并写出此次实训各站的控制要求和控制工艺流程,以及画好各站的机械简图、电气原理图、安装接线图和详细程序。 因此,我根据整个实训的安排进行了详细的任务分工,使团队成员在每个阶段工作时都能够各司其职,才尽其用。 经过讨论我安排钟**、陈**、王**三人负责程序的设计编写;林**和我负责程序的调试工作;陈**则负责文本的书写。 整个实训过程中所有队员都应该参与到程序的设计当中随时做好对程序更好的解决方案。 本次实训,是对我们能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 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过在进行当中困难是随处可见的。 就像刚开始做第一个单元的时候,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我们在编写好程序准备开始进行调试的时候。 由于技术原因,电脑和一直无法连接,在经过多种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求助于指导老师马老师,原来调节电脑的搜索波特率的大小才使得电脑能够正常连接到。 还有在供料单元的调试过程中,可能是由于人为的原因,摆动气缸在摆动到吸取工件位置的时候,无法使真空吸盘吸取工件,检查其原因,发现原来是摆臂和工件位置没有准确对应。 因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调整了摆臂和工件的位置,这才使

白平衡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白平衡调整及跟移镜头的拍摄练习 院系:班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通过三种执机方法、三种拍摄方式练习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掌握在移动条件下手持稳定拍摄,拍摄出不同含义的镜头画面。 2. 通过了解色彩平衡原理及光圈、快门与进光量的关系,认识掌握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白平衡的调节方法,以保证在不同拍摄条件及环境下所拍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 3. 通过改变白平衡,调整光圈、快门在白天拍摄夜景画面,以体会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拍出不同色彩效果的镜头画面。 二.实验原理 1.手持摄像机靠脚步移动拍摄移镜头、跟镜头及固定画面,同时通过“旋转”拍摄写意镜头。 2.不同的拍摄环境有不同的光色成分,要使所摄图像色 彩还原正确,需要掌握白平衡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三.主要仪器设备 索尼摄像机三脚架摄像机电池 摄像带白平衡色谱 四.实验过程 1.(1)领取器材,检查安装好摄像机、电池、摄像带等,确保机器正常无误,准备拍摄练习; (2)进行固定镜头及推拉镜头达到基本拍摄练习,熟 悉掌握基本功。 2.(1)运用三种执机方法和三种拍摄方法,通过脚的过渡,与被摄者呈平行、同向、逆向拍摄关系,分别将摄像机端着、抱着、提着,进行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 (2)利用移动镜头进行固定画面的拍摄练习,展现出拍摄场景及人物关系。 3. 拍摄者与被摄者拉手分别“旋转”,练习唯美的写意画面拍摄。 4.(1)按wht bal键调节白平衡,摄像机镜头对准白色平衡色谱本,使用推镜头使白纸充满画面,自定义的图标停止闪动即完成; (2)将摄像机对准白平衡色谱本“黄5”,然后将光圈(iris)设置为f11,快门(shutter speed)为10000,令其在白天拍摄出夜晚的效果;结束后,还原白平衡,调节光圈为f5.6,快门为50。 五.实验现象及处理结果 1.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时画面晃动严重,要保持画面拍摄平稳就要注重脚步移动,脚的方向与前进方向呈30度左右可以改善拍摄状况。 2.调整白平衡能产生特殊的影调效果,用黄色调整时产生蓝色影调的感觉,达到特殊的拍摄效果,更好的展现场景。 六.讨论与结论 1.在手持拍摄过程中镜头不稳定,画面的构图也没有得到重视。因此需要在拍摄练习中,时刻注意练习脚步走动,稳定拍摄;还要关注画面的起幅、落幅及构图,保证拍摄画面、片段的完整性、艺术性。

动平衡实验报告

硬支承动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控制面板、性能及操作方法。 2.验证、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实验动手能力。 3.掌握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实验设备: 1、硬支承动平衡机 2、台式钻孔机、钳工工作台 3、线切割滚丝筒 4、标定加重螺栓。 实验原理: 根据《机械原理》所述的回转体动平衡原理知: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体绕其回转轴线转动时,该构件上所有的不平衡重所产生的离心惯力总可以转化为任选的两个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平面内的两个当量不平衡重和(它们的质心位置分别为和;半径大小可根据数值、的不同变化)所产生的离心力。动平衡的任务就是在这两个任选的平面(称ω为平衡基面)内的适当位置(和)加上两个适当大小的平衡重和,使它们产生的平衡力与当量不平衡重产生的不平衡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

2 b 2b 22 222b 1b 1211ω r ωr ωr ωr G G G G =-=- 半径 越大,则所需的就越小。 通过平衡补偿回转体达到力和矩平衡,从而达到动平衡。 硬支承动平衡机工作原理简图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1)将两平衡平面处于原始位置,系统处于静平衡但动不平衡状态,在两支承处加润滑油。 2)按D 参数键,选定转子号,回车; 3)进入D1页,输入平衡转速540转,平衡配重的半径R ,回车; 4)进入D2页,输入A,B,C 参数,可测量,A 为第一平衡面距第一支承中心的距离,B 为两平衡面间距离,C 为第二平衡面和第二支承点的距离;输入支承方式HE-1,按存储键; 5)进入显示,测量页面;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工艺原则布置 实验项目名称:工艺原则布置( )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实验计划学时: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四种布置设计方法中最常用的工艺原则布置。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对于常用的工艺原则布置设计,最常用的设计方法为新建法()和改建法(),最常用的工具是从至表()。 本试验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工艺原则布置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物流仿真软件实现布置设计。 要求: . 认真学习教材第章第节 . 复习运筹学的二次分配问题 . 预先查阅遗传算法相关基本概念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电脑,软件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见附录一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任选思考题中的一题 . 教材方法求解,确定你的最佳布置并计算物流量大小。 . 进行建模,可以仿照附录的步骤进行,相关的图、表、文字说明全过程体现在试验报告内。 . 请考虑并回答问题:如果只知道搬运量的从至表和作业单位设施的面积,以及总面积大小,具体位置不能确定,这时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方法来进行布置设计,如何在实现?不需要你在里面建模,但是希望你考虑实现的方法和一些设想,请把这些思考内容体现在你的实验报告最后,这是体现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关键点,也是决定你的成绩的评判标准之一。 这里我们统一:假设有台设备要布置到个工作地 .作业单位到作业单位之间如果有物料交换,则二者间的搬运量为。(,…) (,…) .工作地到工作地之间搬运距离为。(,…) (,…) .总的物流量:,而工艺原则布置优劣评判的其中一个标准是。 问题回答: 、通过作业单位搬运量从至表和作业单位距离从至表运行程序得出物流相关表。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报告 篇一: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实践报告 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班级 教师评语 阅 分数 日期: 篇二:电视摄像课程小结 电视摄像课程小结 何峻峰 XX210722 课程小结 通过本学期对于《电视摄像》课程的学习和几次非常宝贵的实验实践学习经历,我对电视摄像在技术层面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我不但掌握了一些摄像机设备如SONY1500C 和各种三脚架的使用技巧,另外我也学习了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拍摄手法等摄像基本知识,也了解了景别、光线、角度、色彩光学镜头等各种因素对拍摄画面的影响,还初步形

成了将叙事语言表意分解成镜头语言以及将镜头语言串联成叙事语言的意识。 其中,给我最大帮助的莫过于老师每节课老师播放的视频和实验课上的自我实践,我一直觉得只有通过看别人的还有自己去拍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通过一次次实际拍摄,我对于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特别是摇镜头理解又上到了更高的层次。同时,我还学到了到达拍摄现场第一要务是观察环境,然后根据环境制定合适的拍摄计划,例如,当拍摄主体要从右往左移动时,那么我们摄像师也应该提前掌握他的移动轨迹,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站位走位调整画面构图。其次为了拍摄画面稳定,脚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没有脚架,那么我们最好能寻到合适的支撑物,接着开机,调节白平衡,然后拍摄,而且要谨记的是,拍摄镜头长度的规律:固定画面至少为5秒,运动镜头则至少为15秒,若要拍摄文字,则不能低于观众全部浏览一遍文字所需的最短时间,等等。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教学实践,我明白了确定画面主体的重要性,主体是画面表现的主要对象,承担着叙事和表现的直接责任,如果一个画面缺少主体,那么即使拍摄角度、手法等其他环节控制得再好,这个画面也无疑是失败的,不能用于后期编辑的。而确定主体后,还要让一定的陪体入画,陪体的责任是帮助主体说明内容,衬托主体,使观众更

机构平衡实验报告

图8-7 图8-8 机构平衡实验报告 班级: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成员信息 一、实验目得: (1)了解机械平衡得目得与意义 (2)学会分析平面机构运行过程产生得附加惯性力 (3)掌握平面机构平衡得完全平衡与部分平衡得方法 二、实验原理 Ⅰ、 机构平衡得概述 机构中作平面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得构件,质心位置随原动件得运动而变化,质心处得加速度大小与方向也在变化,故质心处得惯性力与惯性力矩也随原动件得运动发生变化。因此,该类构件上得惯性力不能利用在构件上加减配重得方法得到平衡,必须把各运动构件与机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惯性力与惯性力矩得平衡。 图8-7所示机构中各构件上得惯性力可以合成为一个通过机构总质心S 得总惯性力与总惯性力矩。如该机构处于平 衡状态,则有 (8-13) (8-14) 式中,∑m i 为机构中各构件得总质量;为机构总质心处得加速度;∑M z 为机构中各构件得总惯性力矩. 若机构满足式(8—13)则称为惯性力完全平衡。由于总质量不可能为零,必须使=0.即机构得总质心应作等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不动.由于机构得运动就是周期性得,其总质心不可能总就是作等速直线运动,欲使=0,唯一得可能就是使其总质心静止不动。 Ⅱ、机构惯性力得完全平衡 1。利用对称机构平衡 如图8-8所示,由两个相同得曲柄滑块 机构对称布置。机构中各活动构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对称,机构得总质心位置将静止不动。相同机构对称布置可以实现惯性力完全平衡,但结构复杂,增加机器得重量。 2.利用配重平衡 如图8-9所示得铰链四杆机构中,设构件1、2、3得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其质心分别位于s1、s 2、 s3处。为了进行平衡,将构件2得质量用m2分别集中

管理决策模拟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项目组长****** 学号******* 成员 专业班级 实验项目名称企业经营决策仿真 指导教师及职称****** 开课学期****至****学年第** 学期 上课时间****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 (经管类专业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目的 通过多轮仿真对抗练习,让学生熟悉系统设定的竞争规则和企业组成原理,熟练使用模块进行决策变量设计和优化,训练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帮助开发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考核学生掌握本门实践课程的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利于改进实验课教学。 2、内容及要求 熟练掌握决策分析程序和优化技术。 1、学生1人组成一个小组,模拟一个公司的运营,各小组进行4个周期的管理决策与公司运营的模拟。利用《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仿真系统—千姿版》软件平台,连续经过4轮对抗:在查看决算企业报告和把握周期形势的基础上,判断竞争对手策略,依据一定的目标,输入本轮的指标变量,利用预算仿真工具优化指标,力图实现目标,争取竞争排名中位置前移。提交数据等到所有小组提交后,计算仿真周期出本轮对抗结果。 依次进行直至第4轮结束。查看最后排名和得分。 2、在4轮对抗中,要求重点分析预决算的各类表格,寻求绩效改进的解决办法并反映到指标的设计上。 3、撰写管理决策模拟工作底稿,提交实验报告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利用《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仿真系统—千姿版》软件平台,学生1人组成一个小组,模拟一个公司的运营,各小组间进行4个周期的管理决策与公司运营的模拟。下面以第1周期为例: ①查阅每轮的周期形势报告和上轮对抗模拟结果的企业报告,收集周期形势报告(一个表)、周期企业成果数据表(七个表) ②判读对手的策略,明确本轮目标:产量、利润、市场占有率、销售额的数值; ③从价格,广告等市场营销策略指标的设计入手,依次决定产量、产能、用工人数、原材料采购及科研开发、财务等指标,输入决策表格; ④利用预算仿真工具,查看预算仿真表,计算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利用盈亏平衡分析工具计算保本点销量。从增利减亏或提高市场份额及竞争力等方面,结合对手策略,密切监视产品销售和库存、原材料库存、产能利用率、债务变动、现金指标,优化决策变量,重新填入决策表格,收集相应的预算企业方案成果数据表(七个表)。重复这一步骤至不再修改决策指标为止。 ⑤提交决策数据,并记录、收集决策表格(一个表); ⑥报告老师,等全部小组提交数据后,计算仿真周期出对抗结果。 依次展开第二至四期对抗。 最后计算机自动生成演练结果(经营管理成果),并提出各小组参考得分,由老师综合各方面因素给出各小组及每位学生的最终得分。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说明:四轮中每轮必做的作业): 第一周期报告 (一)、第1周期工作底稿 1、图表输出 A. 第1周期市场形势报告:

建筑摄影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专业_____ 年级班别____ 学号________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 4 月 29日

实验一熟悉相机 实验目的: 通过讲解和拆解相机,认识相机基本原理和构成部件;通过拍摄实践,掌握手持相机的要领;熟悉相机的特性,学会相机和镜头的基本操作;认识建筑摄影的基本要素,熟悉相关技法;要求按照现场环境条件,判断光线条件和表现对象的特征,综合运用相机,发现和挖掘对象之美;根据被表达对象的特征,恰当地表现建筑特征。要求提交作品图像清晰,表达适度。 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及资料 佳能EOS 400D数码单反相机、EF-S 18-55mm镜头,或者采用自用相机 实验内容及步骤 在这次作业中,挑选一处纹理丰富的场景。出现这种纹理时,光线可能斜穿拍摄对象。选择一种生动的构图方式,使之在黑白模式下具有出色的效果。清晨或傍晚的户外光线通常能够提供这种交叉照明效果。 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可以使用曝光补偿的拍摄,从不同的曝光补偿中选择一张较好反映肌理特点的照片 或者可以尝试使用手动模式,尝试调整曝光组合,对比曝光结果,选取最合适的照片。 从时间、地点、拍摄对象、主题、光线情况、相机位置、拍摄角度、图面构思、相机操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在早晨大约8点的时候于黄花岗公园寻找一处树皮的纹理和落叶满地的场景,等待晨光的出现,以表达光线斜穿于这两种场景时候纹理的奇幻变化。 在9点的时候太阳终于普照大地,将所选的场景照亮,斜照的光线经过落叶凸起或是树皮凸起的地方会特别明亮,在后方落下深色阴影。使纹理更加鲜明。 采用了一些相机自带的“鲜艳”“单色”等模式尝试改变在色彩上的单一表达,感觉效果上不错。 拍摄的时候会蹲踞在路边无法踩进草地中,所以焦距比较大 构图以布满整个画面为主,以显得画面主题明确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实验报告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 分析 材料工程1601 实验者:王XX 学号:1703XXXXX

一实验目的 1、区别和研究铁碳合金(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概述 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铁碳合金平衡状态的组织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如退火状态)所得到的组织,其相变过程均按Fe—Fe3C相图进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该相图来分析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图3-1 Fe-Fe3C相图 如图3—1所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C)这两个基本相所组成。只是因含碳量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析出条件以及分布情况各有所不同,因而呈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见表4—1。 碳钢和白口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几种基本组织:

表4—1 各种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 及良好的塑性,硬度较低。用3—4%硝酸酒精熔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色的多边形晶粒: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析;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则呈断续的网状分布于珠光体周围。 (2)渗碳体(FeC)是铁与碳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含碳量为6.67%。当用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渗碳体呈亮白色,若用苦味酸钠溶液浸蚀,则渗碳

体呈黑色而铁素体仍为白色。由此可区别铁素体与渗碳体。此外,按铁碳合金成分和形成条件不同,渗碳体呈观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初生相)直接由液体中析出,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片状;二次渗碳体(次生相)从奥氏体巾析出,呈网络状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经球化退火,渗碳体呈颗粒状。 (3)珠光休(P)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浸蚀后可观察到两种不同的组织形态: 1)片状珠光体它是由铁素休与渗碳体交替排列形成的层片状组织,经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具存不同特征的层片状组织。在高倍放大时(照片4—1),能清楚地看到珠光体中平行相间的宽条铁素休和细条渗碳体。当放大倍数低时(照片4—2),由于显微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片厚度,这时就只能看到一条黑线,它实际上就表示渗碳体。当组织较细而放大倍数更低时,珠光体片层就不能分辨,而呈黑色。 2)球状珠光体球状珠光休组织的特征是在亮白色的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白色的渗碳体颗粒,其边界呈暗黑色,如照片4—3。 上述各类组织组成物的机械性能见表4—2。 (4)莱氏体(L)室温时是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它是由含碳量为4.3%的液态共晶白口铸铁在1147℃共晶反应所形成的共晶体(奥氏体和共晶渗碳体)其中奥氏体在继续冷却时析出二次渗碳体,在723℃以下分解为珠光体。因此,莱氏体的显微组织特征是在亮白色的渗碳体基底上相间地分布着暗黑色斑点及细条状的珠光体。 表4—2 各类组织组成物的机械性能

全自动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全自动立体仓库实验 课程代码: 6003209 学院(直属系) :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班: 2012级工业工程 学生姓名:杨韬 学号: 312012********* 指导教师:张跃刚贾艳 开题时间: 2015 年 6 月 10 日完成时间: 2015 年 6 月 25 日

目录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实验设备与环境……………………………………………………………… 2.1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总体构成及运作…………………………… 2.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操作及移库操作…………………………… 2.3绘制自动化立体仓库平面布置图………………………………………… 3.实验内容及步骤………………………………………………………… 3.1实验内容 3.2实验步骤 4.实验结果及分析…………………………………………………………… 4.1绘制生产物流系统的流程程序图………………………………………… 4.2测试记录各工位时间……………………………………………………… 4.3绘制生产线山积图(平衡图) ………………………………………… 4.4借助监控系统监控与记录生产过程,采集生产过程视频……………… 4.5借助达宝易软件对生产过程各工位进行动作时间分析………………… 5.实验总结与感想…………………………………………………………… 参考文献………………………………………………………………………

1、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实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如下: (1)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仓储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作情况; (2)熟悉自动化仓库系统的设备构成、典型设备和堆垛机; (3)熟悉产品的结构与组成,掌握产品的加工装配工艺过程,进行方法研究,建立标准的作业方法。 2、实验设备与环境 2.1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总体构成及运作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总体构成包括土建工程及辅助设施、高层货架、自动输送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监控系统、仓库管理信息系统。 2.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入库操作及移库操作 入库操作 入库管理建立与ERP采购计划和到货计划的接口,从物料入库到入库检验和上架进行严格的流程控制。采用条码技术加快入库操作,并可根据既定的规则对物料的存放地点(库位)进行指定,做到物料的有序存放。并实现准确的批次管理。 图8 入库管理模块

离解平衡实验报告及图片

[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 程:无机化学实验 实验名称: 解离平衡 第 1 页共 7 页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铜离子效应、盐类水解平衡及其移动等基本原理和规律; 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置方法,并试验器缓冲作用; 3.学会弱酸或弱碱解离平衡常数的测量方法; 4.学习使PH 计测定溶液PH 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弱电解质在水中存在解离平衡,如醋酸HAc 为弱电解质,其水溶液存在下列平衡: HAc = H + + Ac 起始浓度(mol/L) c 0 0 平衡浓度(mol/L) c-c α c α c α α为解离度,则HAc 的解离平衡常数K 为: K a θ =])[]([]) [(][]c ][[2- ++ +-+≈-=Ac H H C H HAc A H 若已知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并测量出解离平衡时 氢离子浓度,可计算出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常数。 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时,弱电解质的解离程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盐类水解可改变溶液的pH 值,因为水解时可释放出H + 和OH - 生成弱电解质。如BICl 3 固体溶于水时就能产生BiOCl 白色沉淀,同时溶液酸性增强。 BiCl 3 + H 2O 2HCl + BiOCl 缓冲溶液指的是弱酸(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当将其稀释或其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pH 值改变或减少。缓冲溶液的pH 值(以HAc 和NaAc 为例)可用下式计算: Ph= K a θ - --lg ) c(Ac c(HAc) lg - K )()(-=θa p c c 盐酸 c(酸)、c (盐)、c (HAc )、c(Ac -- )均指平衡时的物质的浓度 三、实验用品 仪器:pH 计及pH 电极,量筒(25mL ,6个),点滴板,烧杯(50mL ,4个),试管, 酸式滴定管(2个),碎滤纸,pH 试纸,pH 为的标准缓冲溶液,酒精灯,试管夹, 离解平衡] | AC41

(影视摄影造型)实验报告

(影视摄影造型)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影视摄影造型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2. 不同景别、构图拍摄 3. 摄像机的运动造型 4. 演播室使用 5. 虚拟性电视节目的拍摄——MV拍摄 6. 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拍摄——电视新闻拍摄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

成绩 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摄像机原理、部件及其功能,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方法和技巧。 能使用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内容: 一、摄像机的原理 二、机身主要部件和功能参数 三、摄像机镜头调节 四、摄像机的准备 五、摄像机操作要领及技巧 原理:不论是什么样的摄像机,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 指导老师何玲第4 页

生产总监实验报告

企业生产运营分析报告 这次企业资源计划ERP沙盘模拟实验中,在老师的指导和组员的配合下,我们组地顺利完成了六年的沙盘操作。虽说我们组最后取得的成绩不是很好,但作为我们组的生产总监,在配合组员完成六年沙盘操作后,我个人感觉是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作为一个ERP模拟中的企业来说,我们的生产虽说是在玩的过程中进行的,但我却认识到经营一个企业是多么艰难。尽管这是个模拟的企业,但足以让我认识到生产运营管理在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本次ERP沙盘实验我的工作及总结: 1、生产计划的制定 我们组通过对未来6年各产品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P1产品在本地市场1-4年需求量很大,而P2产品在此后的3到4年时间内价格和需求开始有一个比较可观的增长,市场前景很乐观,盈利空间较大,P3产品的市场需求的扩大的时期在5到6年之间,P4产品在每个市场上的需求太小,因此,我们不予考虑。考虑到第一年我们刚刚起步,资金不足,所以我们在第一年里没有能力进行P2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我们决定看看第一年的经营情况怎样,再决定是否进行P2产品的研发。但由于我组在第一年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资金不足,经营状况不是很好,订单哪的也不太好,账期也很长,所以现金流量不足以支撑P2产品的研发,因此我组的产品在第二年最终定位于P1这一种产品。与此同时,我组考虑在第二年开始研发P2产品。我们观察到P2产品在第二三年里的市场需求有可观的增长,再者,通过对各组产品研发情况的了解,P2产品在各组间均未有开发,于是,我们决定P2产品作为企业主营对象生产,P1,P3产品作为企业辅营对象进行生产。但由于第二年我组不知道可以贷款,以致第二年还是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在第二年我们也没有能力去研发P2产品了,我们的生产计划也就被打乱了。由于我们缺少市场预测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之前做的生产计划都或多或少的与我们实际经营情况出现偏差。所以我们决定在之后的4年内,我们一边生产,一边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现状和市场的变化情况制定产品生产组合。但综观六年的经营,第

(影视摄影造型)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影视摄影造型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2. 不同景别、构图拍摄 3. 摄像机的运动造型 4. 演播室使用 5. 虚拟性电视节目的拍摄——MV拍摄 6. 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拍摄——电视新闻拍摄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成绩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摄像机原理、部件及其功能,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方法和技巧。 能使用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内容: 一、摄像机的原理 二、机身主要部件和功能参数 三、摄像机镜头调节 四、摄像机的准备 五、摄像机操作要领及技巧 原理:不论是什么样的摄像机,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 指导老师何玲第3 页

摄影实验报告

摄影实验报告 本学期开设实验课程情况一览表 序号实验名称数码摄影学时数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实验报告 1 实验名称实验地点实验目的实验设备松下GF3微单,14-42变焦镜头,读卡器、储存卡德阳数码相机的使用试验报告实验日期 20XX年月26日成绩 1、了解数码相机的组成与主要器件。 2、了解数码相机的不同拍摄模式与设置。 3、掌握数码相机的拍摄与操作方法。实验内容与实验记录实验步骤 1、拿出摄像机,换上变焦镜头,旋开镜头盖,开机检查摄像机是否能正常使用。 2、设置摄像机,调整白平衡,设置为A 光圈优先档位,有效像素是1210万像素,总像素是1306万像素,图片比例4:3。 3、出门选景,本周刚好回老家看看,所以选择拍摄老家农村风光。 4、观察拍摄角度,九宫格构图,光圈值,最大光圈,曝光时间,1/800sec,曝光补偿0,感光度ISO-160,焦距。 5、第二张为老家豆荚架,斜线式构图,光圈值,最大光圈,曝光时间1/400sec,曝光补偿0,感光度ISO-160,焦距。 6、第三张为田边的一株蔬菜,向心式构图,光圈值,最大光圈。曝光时间1/125sec,曝光补偿0.感光度ISO-160,焦距。 7、观察拍摄角度,

调整光圈,对角线构图,光圈值,最大光圈,曝光时间1/169sec,曝光补偿0,感光度ISO-160,焦距。 8、拍摄完成,取出读卡器,导入照片到电脑,如有不满意可电脑调整修图。问题及解决办法 1、拍出晃动模糊的照片在1/8甚至1/80的快门速度下,相机对晃动非常敏感。办法:保持相机稳定,可以使用三脚架。目前很多相机都有房抖动功能,且相机高感效果都在不断提高,其次是可以提高ISO感光度。 2、画面影调模糊办法: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污渍染涂。切记用嘴吹或毛巾擦。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如仍有汗渍指纹等,要送去维修店用镜头液仔细清除。 3、画面构图缺乏视觉重心蓝天与山水是壮阔美丽的,但这不能是照片的全部,照片需要一个视觉重心以保持观众的兴趣。视觉重心可以是任何东西,一颗有趣的树,一条船,一片独特的云朵,一本笔记本等等。视觉重心往往与画面的其他内容互相映衬。画面里要有视觉中心,构图上尽量合理。 4、曝光不足如果天空太过明亮,或是晨昏时间太阳光直射入相机,相机就会被测光表欺骗,令画面整体曝光不足,照片整体发黑,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曝光补偿调整画面整体的曝光量。如果可以调整测光区域,也可命令其向场景中亮度适宜的位置测光。在风光摄影中,使用滤镜区域性地控制画面曝光量相当重要。 5、曝光过量光线

机械原理实验三实验四指导及实验报告.docx

实验三: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刚性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2、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3、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JPH-A型动平衡实验台; 2、转子试件; 3、平衡块; 4、百分表0~10mm。 三、实验原理 由《机械原理》所述的回转体动平衡原理知: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体绕其回转轴线转动时,该构件上所有的不平衡质量i m所产生的离心惯力总可以转化为任选的两个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平面内的两个当量不平衡质量1m 和2m (它们的质心位置分别为1r和2r,半径大小可根据数值1m、2m的不同而不同)所产生的离心力。动平衡的任务就是在这两个任选的平面(称为平衡基面Ⅰ、Ⅱ)内的适当位置(1r'和2r')加上两个适当大小的平衡重1m'和2m',使它们产生的平衡力与当量不平衡重产生的不平衡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 半径r'越大,则所需的平衡重m'就越小。此时,ΣF =0且ΣM=0,该回转体达到动平衡。 转子不平衡质量的分布有很大的随机性,而无法直接判断其大小和方位。因此很难用公式来计算平衡重,但可用实验方法来解决。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是利用实验用动平衡实验台测定需加于两个平衡基面上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并通过增减配重质量来进行校正,直到达到平衡。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将平衡试件装到摆架的滚轮上,把试件右端的联轴器盘与差速器轴端的联轴器盘,用弹性柱销柔性联成一体。装上传动皮带。 2、用手转动试件和摇动蜗杆上的手柄,检查动平衡机各部分转动是否正常。松开摆架最右端的两对锁紧螺母,调节摆架上面的安放在支承杆上的百分表,使之与摆架有一定的接触,并随时注意振幅大小。 3、开机前将试件右端圆盘上装上适当的待平衡质量(四块平衡块),接上电源启动电机,待摆架振动稳定后,调整好百分表的位置并记录下振幅大小y0(格),百分表的位置以后不要再变动,停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