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在争论中不断完善_李泰兴

美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在争论中不断完善_李泰兴

美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在争论中不断完善_李泰兴

科技日报/2013年/12月/10日/第012版

环球军事

美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在争论中不断完善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李泰兴李淼彭天笑侯豫编译

根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DCGS)被美军用来获取、分析和传递情报信息,但关于该系统的争论却向来不断。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成本、培训和易用性等方面。

自2001年以来,美军亟需改进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改变烟囱式分散独立的情报采集信息系统。在这种模式下,各情报系统都各自独立,只采集自己的数据和信息,很少共享信息。而未来的政策将转变为无论指挥官、分析师还是军队都可以方便地共享、获取数据。基于这种需求,DCGS系统企业应运而生。尽管每个美军军种可能要建立不同的DCGS系统,但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把情报数据的无缝共享一直推进到战术层面,并能进行合作分析。

美国陆军上校、陆军DCGS(DCGS-A)项目管理员威尔指出:“这就是共享DCGS最强大的地方。如果使用烟囱式的情报系统,别人会忽略掉一些情报,而你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情报分析。每个军种都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要创建DCGS的原因。”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需要把这项技术一直应用到战术层面,包括移动情报。空军的DCGS 称为AF-DCGS,更多关注固定位置的信息。

“因此我使用的解决方案可能与空军的不一样,但我们在DCGS的公共部分都使用相同的蓝图和系统架构,这样我建立的DCGS-A的一部分就可以与空军无缝对接,陆军的分析员与空军的分析员可以共享结果以及合作。”威尔说。

DCGS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评测情报数据共享与合作的能力。2013年6月,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研究发现,通过DCGS共享数据缺乏测量手段,导致过程评估困难,对投入决策不正规,以及协调DCGS之间的程序也困难。作为回应,国防部开发和部署了一个框架,清晰的定义了标准和度量,用来评价过程和结果,并附在信息共享时的层级和质量上。

陆军还面临DCGS标准方面的挑战。威尔上校注意到,在美军驻扎阿富汗的10年中,按照部署时间计算,DCGS-A可能已经经历了2—3个版本了。项目缺乏连续性也促使陆军推动DCGS-A的标准化。随着阿富汗作战节奏的放缓,陆军有更多的精力对系统进行升级。现在每个连队和司令部都在使用代号Hunt的最新版DCGS-A软件。这一版的软件比早期代号Griffin的版本更稳定,更易用。威尔上校解释说:“以前完成战场情报的准备,需要打开2—3个应用才能进入下一步。现在我们把他们整合到一个应用中。”用户界面的改变使分析师只要经过几个小时的基础培训,就能懂得如何使用系统。

培训曾经是DCGS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学习如何使用系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陆军清楚的意识到,DCGS-A不仅要功能强大,还要易于培训。DCGS-A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系统,美国军方希望操作能够尽量的直观。负责培训士兵使用DCGS-A的撒切尔说,DCGS-A这样庞大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过程,“你不可能一下子学会所有的内容,系统本身也在演进,根据需求不断的升级,所以你得不断的重新培训部队去适应这些升级。”

对于DCGS的未来,空军和陆军也有不同的重点。美国空军已经完成了未来10年AF-DCGS 路线图的草案。然而要完成这个计划却不是一蹴而就的。现有系统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了系统修改和升级相当困难。按照政府现有的流程,必须通过固定的承包商来增加新功能。战斗管理总局、空军生命周期管理中心、C2ISR部门参谋长肯尼迪上校希望针对AF-DCGS设计一个合理的管理流程,引入竞争,让更多有创新性的小公司参与进来。这样他就能够对系统功能有更多的选择。陆军则希望采用云计算来处理海量数据,使获取和分析变得更方便。

第1页共1页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特点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特点 美军指挥体制是根据本国军事传统、指挥技术手段和海外军事行动环境建立的。研究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特点,我们发现,这种指挥体制立足于全球作战,立足于军种的联合作战,着眼于提高作战效益,能够较好地发挥各军种的最大潜能。 归纳起来,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根据作战环镜和任务,不断改进指挥体制从独立战争到美西战争这段漫长的时间里,美军的作战行动大都在美洲大陆进行,作战指挥往往以陆军指挥为主。美西战争以后,美国迈开了海外扩张的步伐,为了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和指挥机构的作战效率,美军建立了战区司令部,对海外美军部队(包括海军和陆军)进行总体控制和指挥,并设立专门的陆海军委员会对陆、海军行动进行协调。一战以后,美军空中和海军力量空前发展,这在客观上增强了美军联合作战能力,也加速了战区联合指挥机构的诞生。二战中,战争需求强化了美军的联合作战观念,使平时各立山头的军种部队不得不坐在一起,制定联合作战计划,以提高作战效率。二战以后,欧亚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陡增,与此相适应,美太平洋、大西洋、欧洲总部就相继建立起来,欧亚地区的指挥机构趋于完善。冷战以后,随着美国全球战略和美军作战任务的调整,美军指挥体制也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 (二)体制的设置着眼于统一指挥统一指挥是美军联合作战的基本原则,美军《联合作战纲要》规定,“无论达成何种目标,都要寻求指挥和行动上的统一”。为了达到统一指挥的目的,美军着重强化了联合指挥机构的职能。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突出了联合指挥机构的构建。在顶层,国家指挥当局对陆、海、空三军实施统一指挥,总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在各责任区,建立战区司令部,负责本战区内所有部队的作战和联合训练活动;在战区以下,又设立下属联合司令部,必要时还组建联合特遣部队,这些编制小,机构设置灵活的联合司令部,同样具备联合作战指挥的功能,从而确保了各级的统一行动。其次,强化各级司令部的指挥权限。美军《联合作战纲要》规定:“联合司令对所属部队行使作战指挥权。”这一规定使各级司令部特别是战区级司令部的权力得到空前加强,不但可以从全军范围内抽调部队组建联合部队,而且还拥有对各种作战行动、联合训练和后勤保障的指挥控制权。除此之外,美军还采取单一指挥官体制,在战区级,设立一名总司令对所属和配属的战斗部队、战斗支援部队和战斗勤务支援部队进行统一的指挥控制;联合部队司令也通常任命单一的空中、地面和海上部队指挥官,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控制所辖的部队。 (三)减少指挥层次,简化指挥控制程序在指挥体制这个大系统中,指挥层次划分是重要组成部分,指挥层次的划分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存在的合理性。层次过多,各种指令在系统中周转时间过长,容易影响指挥效能的发挥;层次过少,又容易出现微观指挥的现象,使作战指令无法很好地结合战场实际。出于这种考虑,美军在指挥机构的设置上,以满足联合作战需求为基准,尽量减少指挥层次,简化指挥控制程序。1986年《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重新明确了参联会在指挥序列中的具体分工。法案明确指出,参联会在指挥系统中没有指挥作战部队的行政权力,只起沟通国家最高指挥当局与各作战司令部之间联系的职能。此项规定,减少了战区指挥和最高当局指挥之间的层次,使战区指挥官对责任范围内的军事活动,能够独立行使指挥职能,当机立断地处理作战中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指挥层次多而出现的内耗现象。同时,美军对指挥关系的确定,使各级指挥员很好地明确了自身的指挥权限和责任,下级指挥官能够自觉利用战场上出现的机会来支持上级的战略和战役计划,从而大大简化了指挥程序。(四)参谋机构实行联合编成美军有效实施联合作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参谋机构的联合化。美军联合参谋机构由来自各军种的参谋人员组成,职位的分配原则是:参谋人员在参谋部中的影响力能反映其所在军种在整个联合部队中的比重。来自各军种的参谋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本军种知识和相关知识,能够保证联合司令官了解兵力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战术、技术、能力、需求和局限性。平

国内外军用仿真技术发展现状概述

国内外军用仿真技术发展现状概述 一、概述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它综合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 随着仿真技术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显重要,特别是军事科学,随着高、精尖武器系统的研制和发展,对军用仿真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军事强国竟相在新一代武器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不断完善仿真方法,改进仿真手段,以提高研制工作的综合效益。军用仿真技术在武器系统战技指标论证、方案选择、研制、试验、鉴定、改进提高以及部队维护保养和训练中的应用,已得到研制方和使用部队的承认和重视。它对提高新一代武器系统综合性能,减少系统实物试验次数、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研制经费,提高维护水平,延长寿命周期,强化部队训练等方面都可大有作为。 二、国内外军用仿真技术发展现状1.国外军用仿真技术发展现状态 美国国防部高度重视仿真技术的发展,近十多年来,美国一直将建模与仿真列为重要的国防关键技术。1992年公布了国防建模与仿真倡议,并成立了国防建模与仿真办公室,负责倡议的实施:1992年7月美国防部公布了国防科学技术战略,综合仿真环境被列为保持美国军事优势的七大推动技术之一;1995年10月,美国防部公布了建模与仿真主计划,提出了美国防部建模与仿真的六个主目标;1997年度的美国国防技术领域计划,将建模与仿真列为有助于能极大提高军事能力的四大支柱(战备、现代化、部队结构、持续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并计划从1996年至2001年投资5.4亿美元、年均投资0.9亿美元。同时美国国防科学局(Defense Science Board)认为建立集成的综合仿真环境和仿真系统,必须解决五个层次的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ies )(即应能解决实现的技术) 第一层次基础技术。 包括:光纤通讯、集成电路、软件工具、人的行为模型、环境模型等。 第二层次元、部件级技术

浅谈联合作战重要行动

浅谈联合作战重要行动 摘要:通过对联合作战的学习与了解,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联合作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联合作战重要行动这一方面来阐述一下联合作战的内涵。 关键词:联合作战;重要行动;信息化 联合作战重要行动主要有:信息作战、夺取制空权作战、夺取制海权作战、特种作战、太空作战等。这些重要行动既存在于各种联合作战类型和样式之中,同时在较大规模的联合作战中有又可能相对独立地与各作战样式并列运用,并成为独立的作战阶段。联合作战的重要行动贯穿于联合作战始终。 1.信息作战 信息作战,是为了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采取的信息作战侦察、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行动。海湾战争中,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首先对伊军实施了代号为“白雪”的信息进攻行动,从陆海空领域对伊军指挥信息系统实施了软硬一体的复合打击,使伊军处于雷达迷茫、制导失灵的无法指挥的混乱中,迅速夺取了制信息权。信息作战既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作战阶段,又贯穿于联合作战的全过程,夺取信息优势对夺取制空权制天权有重要意义【1】。 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首先对阿拉伯的27个机场发动了闪电式突袭,一举瘫痪了阿方空军,夺取制空权。而后其地面部队仅用6天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制空权的重要性。 2. 夺取制空权作战 夺取制空权作战,是指在联合作战的全过程或某一个重要的作战阶段,以空军为主在其他军种的支援配合下,为夺取一定时间、一定区域的制空权而采取的系列作战行动。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就没有陆战场的作战自由权,夺取制空权成为联合作战制胜的关键。 3. 夺取制海权作战 夺取制海权作战,是指在联合作战全过程或某一个重要时节,依据总的作战企图,使用专门的夺取兵力,夺取整个海战区的作战行动。而在当今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夺取制海权通常是在夺取制信息权、制空权的基础上实施的,夺取制海权的行动更加复杂。 夺取制海权的主要行动如下:1、突击敌军的基地、港口2、封锁敌军的基地、港口和重要海域3、打击敌军的海上舰艇编队。制海权的夺取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中可见一斑。在交战的刚开始,英特混舰队一抵达马岛海域,便宣布马岛周围的半径200

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HDFS与传统文件系统Linux FS的比较与分析

6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第30卷 图1I-IDFS架构 2HDFS与LinuxFS比较 HDFS的节点不管是DataNode还是NameNode都运行在Linux上,HDFS的每次读/写操作都要通过LinuxFS的读/写操作来完成,从这个角度来看,LinuxPS是HDFS的底层文件系统。 2.1目录树(DirectoryTree) 两种文件系统都选择“树”来组织文件,我们称之为目录树。文件存储在“树叶”,其余的节点都是目录。但两者细节结构存在区别,如图2与图3所示。 一二 Root \ 图2ItDFS目录树围3LinuxFS目录树 2.2数据块(Block) Block是LinuxFS读/写操作的最小单元,大小相等。典型的LinuxFSBlock大小为4MB,Block与DataN-ode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天然存在的,不需要系统定义。 HDFS读/写操作的最小单元也称为Block,大小可以由用户定义,默认值是64MB。Block与DataNode的对应关系是动态的,需要系统进行描述、管理。整个集群来看,每个Block存在至少三个内容一样的备份,且一定存放在不同的计算机上。 2.3索引节点(INode) LinuxFS中的每个文件及目录都由一个INode代表,INode中定义一组外存上的Block。 HDPS中INode是目录树的单元,HDFS的目录树正是在INode的集合之上生成的。INode分为两类,一类INode代表文件,指向一组Block,没有子INode,是目录树的叶节点;另一类INode代表目录,没有Block,指向一组子INode,作为索引节点。在Hadoop0.16.0之前,只有一类INode,每个INode都指向Block和子IN-ode,比现有的INode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 2.4目录项(Dentry) Dentry是LinuxFS的核心数据结构,通过指向父Den姆和子Dentry生成目录树,同时也记录了文件名并 指向INode,事实上是建立了<FileName,INode>,目录树中同一个INode可以有多个这样的映射,这正是连

对美军联合作战的认识

对美军联合作战的认识 摘要:自美建军以来,其联合作战理论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期间美军对联合作战的认识有过大的曲折和反复。但随着对联合作战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战斗经验的不断总结,美军是越来越重视联合作战了,已把联合作战作为当前和未来的主要作战样式,强调不管在何处、在何种条件下作战,都要适当地运用陆军、空军、海军、特种部队和航天部队,实施联合作战,以收速战速决之效。 关键词:美军联合作战战争理论 正文:所谓联合作战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军种的统一军事活动,联合作战是最有效地使用国家军事力量,发挥其整体作用,来达到战争目的的。美军认为现代战争的性质要求实施联合作战。在联合作战中,联合部队所属的各军种部队能提供一系列作战能力,可供联合部队指挥军官进行选择,将各军种部队的作战能力变成联合部队整体作战能力。联合部队的指挥军官可根据需要挑选空中、地面、海上和特种作战力量构成优化组合,去完成指定任务,这样组成的联合部队可使指挥军官从各维空间及各个方向投入压倒性的优势力量,以震撼、瓦解和击败敌人。联合作战可以说是“地天海空一体战”,既有助于己方以强击弱,又能避免暴露己方弱点,还能以多种手段灵活打击敌人。所以说,联合作战是美军进行战争的最好的方式,是制胜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考察美军联合作战理论的发展过程。1779年美军对缅甸地区英军的进攻,1780年的查尔斯顿保卫战,都因海陆协同不好而失败;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美军没有建立相应的跨军种协调机构,常常各自为战,结果延长了战争进程,而且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代价;再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加利波利战役,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及陆海军互不协调等原因遭到了惨败。从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战斗中我们会发现,美军对联合作战的认识并不深刻,很少运用于作战,这与美军历来三军分立,相互之间矛盾较多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分析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美军从建军初期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始终强调各军种独立作战,其作战思想、作战理论与联合作战背道而驰。 而美军是善于总结教训的,多次的战斗经历给了他们很好的启发。随着他们对军事理论的研究及经验教训的总结,美军内部已经有了萌芽状态的联合作战思想,特别是美军高级军官如20世纪初航空兵元老米切尔将军、1919年的海军

作战仿真 STOW -战争综合演练场

STOW -战争综合演练场 阿强 摘要: STOW -战争综合演练场 美国 DARPA 和大西洋司令部联合资助战争综合演练场 STOW(Synthetic Threat Of War)项目,1997年10月,举行了STOW97联合演练,STOW97是军事仿真演练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STOW项目体系结构和协议基础上,美国国防部建模与仿真办公室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了新一代的分布交互仿真技术标准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 HLA),解决了DIS不能满足大规模仿真的需求,通过建立一个通用的高层仿真体系,达到各种模型和仿真的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除了美国之外,欧洲以及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东亚国家从20 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切实积极的研究,一些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陆续推出了多个实验性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或开发环境。我国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开始对虚拟现实进行研究,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开始对虚拟现实领域的研究给予资助。 关键字:虚拟现实 VR系统 STOW 3D 1.1军用仿真技术包括几个方面 1.1.1 建模技术它是仿真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1.1.2 硬件技术仿真系统的硬件包括计算机和各种物理效应设备。 1.1.3. 软件技术包括仿真支撑软件等。它使模型和硬件得以有机结合。 1.1.4. 用户界面技术用户界面是人与仿真世界交流的途径,在军事仿真系统中的主要 目标是实现直观分析和真实逼真的训练环境。虚拟现实(VR)成为作战仿真界面设计方面的热点。 1.1.5. 网络技术网络在大规模逼真作战仿真系统中的作用是使各种军用仿真设施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1.2虚拟现实概念及起源 1.2.1 虚拟现实概念 虚拟现实简称,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1.2.2 VR思想的起源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具备的优点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具备的优点 随着互联网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大,对文件存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大的容量、更好的性能以及更高安全性的文件存储系统,与传统分布式文件系统一样,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节点相连,但也有优于传统分布式文件系统的优点。 1. 支持超大文件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具有很大的数据集,可以存储TB或PB级别的超大数据文件,能够提供比较高的数据传输带宽与数据访问吞吐量,相应的,HDFS开放了一些POSIX的必须接口,容许流式访问文件系统的数据。 2. 高容错性能 HDFS面向的是成百上千的服务器集群,每台服务器上存储着文件系统的部分数据,在集群的环境中,硬件故障是常见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总是有一部分硬件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工作,因此,错误检测和快速、自动的恢复是HDFS最核心的架构目标,因此,HDFS具有高度的容错性。 3. 高数据吞吐量 HDFS采用的是“一次性写,多次读”这种简单的数据一致性模型,在HDFS 中,一个文件一旦经过创建、写入、关闭后,一般就不需要修改了,这样简单的一致性模型,有利于提高吞吐量。 4. 流式数据访问 HDFS的数据处理规模比较大,应用一次需要访问大量的数据,同时这些应用一般都是批量处理,而不是用户交互式处理,应用程序能以流的形式访问数据

集。 Hadoop已经迅速成长为首选的、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是Hadoop的核心组件之一,保证了大数据的可靠存储,与MapReduce配合使用,可以对结构化和复杂大数据进行快速、可靠分析,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促进收入增长,改善服务,降低成本提供有力支撑!

新形势下美军军事联合作战体系探究

新形势下美军军事联合作战体系探究 发表时间:2018-05-08T13:00:39.73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下作者:李佳均[导读] 随着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加强网络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美军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建设发展 李佳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加强网络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美军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建设发展,已经建立起一套在联合作战背景下的网络训练体系美国新军事战略指出,美国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思想,军事部署重返亚太,以此来遏制中国。中国应当深入分析美军调整的内因,从容冷静面对,继续寻求和平发展战略,不谋求军事对抗,使美军围堵战略不攻自破。关键词:美军军事;联合作战;体系探究 引言 美军认为,军事训练历来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手段,是夺取和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所展现出的强大的战斗力,主要得益于平时高水平的训练、教育和演习。近年来,美军在加快军事转型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加快训练转型的步伐。美军作战条令指出,“联合作战是指美国军队两个或两个以上军种—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的统一军事活动”。美军原参联会主席鲍威尔形象地认为,联合作战就像“一支球队上场打球,是单个队员聚集在一起,去争取共同的胜利。美国武装部队去打仗,也是如此。” 一、美军联合作战理论概述 美军联合作战理论是在陆空协同作战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大致过程是:70 年代提出了陆空联合作战理论,80年代提出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90年代提出了联合作战理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越南战争,美军都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陆空协同作战,并对陆空协同作战理论进行过一些研究,但在70年代以前,美军的军事理论一般只划分为战略和战术两个层次,陆空协同作战通常也只是作为战略或战术范畴军兵种的相直支援的问题来研究[2]。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和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其中第一条就是:军兵种均衡搭配十分重要。只有使坦克、步兵、炮兵和飞机密切配合,才能赢得战争。在总结阿以战争和美军在越南战争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前苏联诸军种进攻战役理论,美军开始从战役层次研究陆空协同作战问题,从而提出了陆空联合作战理论的设想。美国陆军又于1993年6月颁发新版《作战纲要》,进一步详细而具体地论述了诸军种联合作战的原则、内容、方法及程序。从而确定了把联合作战理论作为美军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作战理论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联合作战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二、美军联合作战体系浅析 (一)统一指挥原则 统一指挥是美军联合作战的基本原则,美军《联合作战纲要》规定,“无论达成何种目标,都要寻求指挥和行动上的统一”。为了达到统一指挥的目的,美军着重强化了联合指挥机构的职能。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突出了联合指挥机构的构建。在顶层,国家指挥当局对陆、海、空三军实施统一指挥,总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在各责任区,建立战区司令部,负责本战区内所有部队的作战和联合训练活动;其次,强化各级司令部的指挥权限。美军《联合作战纲要》规定:“联合司令对所属部队行使作战指挥权。[3]”这一规定使各级司令部特别是战区级司令部的权力得到空前加强,不但可以从全军范围内抽调部队组建联合部队,而且还拥有对各种作战行动、联合训练和后勤保障的指挥控制权。 (二)作战行动的同时性 美军认为,联合作战方式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作战行动的同时性。同时使用各种能力,陆海空天各种力量同时作用,使敌人疲于应付,措手不及。三是对敌方的整体结构同时施加压力,全面压倒或削弱敌方的作战能力和抵抗意志,尽快使敌战略、战役“重心”遭受打击和破坏,整体作战能力失去平衡。四是在战略、战役和战术级同时采取行动[4]。由于同时展开的作战行动增强了战争各级别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各级指挥官不能仅关心本级作战行动的情况。战术指挥官在组织实施战斗时,必须认识到当前的战斗与战役计划的联系,战役指挥官将为战役中的各次战斗规定条件,以实现战役和战略目标。更高级别的指挥官,如战区司令官将综合运用战区战略和战役法,同时又要注意某些战术情况产生的影响。同时性并不意味着平均使用或同时使用联合部队的所有兵力;而是强调采用一种使敌军全面陷入混乱和丧失斗志的战法来打击敌人,使其疲于奔命,穷于应付,从而取得决定性优势。 (三)明确的指挥作战关系 美军讲的指挥关系不是指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是指四种不同职能的指挥权(即作战指挥权、作战控制权、战术控制权和支援权)。由于美军采取“分权” 指挥体制,平时联合司令部司令没有对部队的管理权,战时组建联合部队(由各军种部提供部队)时,联合司令部司令在国防部长的授权下,才能对军种部提供的部队行使“作战指挥权、作战控制权、战术控制权和支援权”。但是,美军每进行一次战争,都要对联合司令部司令明确一次权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美国联合军事作战的战略,名义上是为了增强军事作战效率,实际上则为美国的霸权主义铺垫。而从美国整体国际战略来看,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我们应当深入分析其军事战略调整的原因,冷静制定我国军事战略、外交战略、经济战略,摆脱美国的封锁,使新中国国力全面和平发展。加深战略对话,并以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等形式,使美中友好而非对立成为美国的主流民意,进而建立政治、军事等全方位的互信,以此来稳定美中这两个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才是两国人民的真正福音。 参考文献 [1]庄林. 美军联合作战理论体系发展浅析[J]. 外国军事学术, 2009(2):43-44. [2]刘学伟, 冯伟华, 白福州. 美军联合作战思想浅析[J]. 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3, 34(12). [3]王政, 沈堤, 屈虹,等. 浅析美军联合作战目标管理过程[J]. 飞航导弹, 2017(6):63-67.

分布式文件系统DFS使用方法总结(超详细)

DFS使用方法总结(超详细) 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 (DFS),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户方便地访问和管理物理上分布在网络各处的文件。通过DFS,可以使分布在多个服务器上的文件如同位于网络上的一个位置一样显示在用户面前。 您可采用两种方式实施分布式文件系统:一种是独立的根目录分布式文件系统,另一种是域分布式文件系统。 独立的DFS根目录: 不使用 Active Directory。 至多只能有一个根目录级别的目标。 使用文件复制服务不能支持自动文件复制。 通过服务器群集支持容错。 域DFS根目录: 必须宿主在域成员服务器上。 使它的DFS名称空间自动发布到 Active Directory 中。 可以有多个根目录级别的目标。 通过 FRS 支持自动文件复制。 通过 FRS 支持容错。 分布式文件系统 (DFS) 映射由一个DFS根目录、一个或多个DFS链接以及指向一个或多个目标的引用组成。 DFS根目录所驻留的域服务器称为主服务器。通过在域中的其他服务器上创建根目标,可以复制DFS根目录。这将确保在主服务器不可用时,文件仍可使用。因为域分布式文件系统的主服务器是域中的成员服务器,所以默认情况下,DFS映射将自动发布到 Active Directory 中,从而提供了跨越主服务器的DFS拓扑同步。这反过来又对DFS根目录提供了容错性,并支持目标的可选复制。通过向DFS根目录中添加DFS链接,您可扩展DFS映射。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对DFS映射中分层结构的层数的唯一限制是对任何文件路径最多使用 260 个字符。新DFS链接可以引用具有或没有子文件夹的目标,或引用整个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卷。 创建DFS根目录 使用DFS管理工具,您可以指定某个目标,指派它为DFS根目录。除了访问该目标外,用户还可以访问该目标的任何子文件夹。使用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或Windows Server 2003 Datacenter Edition 时,您可在单独计算机上作为多个DFS根目录的宿主。由于DFS Active Directory 对象的大小,大型的基于域的DFS名称空间可能会显著地增加网络传输量。因此,建议您为域根使用的DFS链接的个数少于 5000。建议在运行 Windows Server 2003 的服务器上的独立的根目录的最大名称空间为 50,000 个链接。 如何创建DFS根目录: 1.打开分布式文件系统。 2.在“操作”菜单上,单击“新建根目录”。

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设计

分布式文件系统架构设计

目录 1.前言 (3) 2.HDFS1 (3) 3.HDFS2 (5) 4.HDFS3 (11) 5.结语 (15)

1.前言 Hadoop是一个由Apache基金会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Hadoop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简称HDFS,解决了海量数据存储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分布式计算引擎MapReduce,解决了海量数据如何计算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分布式资源调度框架YARN,解决了资源调度,任务管理的问题。而我们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Hadoop里享誉世界的优秀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Hadoop重要的比较大的版本有:Hadoop1,Hadoop2,hadoop3。同时也相对应的有HDFS1,HDFS2,HDFS3三个大版本。后面的HDFS的版本,都是对前一个版本的架构进行了调整优化,而在这个调整优化的过程当中都是解决上一个版本的架构缺陷,然而这些低版本的架构缺陷也是我们在平时工作当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这篇文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给大家介绍HDFS不同版本的架构演进,通过学习高版本是如何解决低版本的架构问题从而来提升我们的系统架构能力。 2.HDFS1

最早出来投入商业使用的的Hadoop的版本,我们称为Hadoop1,里面的HDFS就是HDFS1,当时刚出来HDFS1,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它解决了一个海量数据如何存储的问题。HDFS1用的是主从式架构,主节点只有一个叫:Namenode,从节点有多个叫:DataNode。 我们往HDFS上上传一个大文件,HDFS会自动把文件划分成为大小固定的数据块(HDFS1的时候,默认块的大小是64M,可以配置),然后这些数据块会分散到存储的不同的服务器上面,为了保证数据安全,HDFS1里默认每个数据块都有3个副本。Namenode是HDFS的主节点,里面维护了文件系统的目录树,存储了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信息,用户上传文件,下载文件等操作都必须跟NameNode进行交互,因为它存储了元数据信息,Namenode为了能快速响应用户的操作,启动的时候就把元数据信息加载到了内存里面。DataNode是HDFS的从节点,干的活就很简单,就是存储block文件块。

3种分布式文件系统

第一部分CEPH 1.1 特点 Ceph最大的特点是分布式的元数据服务器通过CRUSH,一种拟算法来分配文件的locaiton,其核心是 RADOS(resilient automatic distributed object storage),一个对象集群存储,本身提供对象的高可用,错误检测和修复功能。 1.2 组成 CEPH文件系统有三个主要模块: a)Client:每个Client实例向主机或进程提供一组类似于POSIX的接口。 b)OSD簇:用于存储所有的数据和元数据。 c)元数据服务簇:协调安全性、一致性与耦合性时,管理命名空间(文件名和 目录名) 1.3 架构原理 Client:用户 I/O:输入/输出 MDS:Metadata Cluster Server 元数据簇服务器 OSD:Object Storage Device 对象存储设备

Client通过与OSD的直接通讯实现I/O操作。这一过程有两种操作方式: 1. 直接通过Client实例连接到Client; 2. 通过一个文件系统连接到Client。 当一个进行打开一个文件时,Client向MDS簇发送一个请求。MDS通过文件系统层级结构把文件名翻译成文件节点(inode),并获得节点号、模式(mode)、大小与其他文件元数据。注意文件节点号与文件意义对应。如果文件存在并可以获得操作权,则MDS通过结构体返回节点号、文件长度与其他文件信息。MDS同时赋予Client操作权(如果该Client还没有的话)。目前操作权有四种,分别通过一个bit表示:读(read)、缓冲读(cache read)、写(write)、缓冲写(buffer write)。在未来,操作权会增加安全关键字,用于client向OSD证明它们可以对数据进行读写(目前的策略是全部client 都允许)。之后,包含在文件I/O中的MDS被用于限制管理能力,以保证文件的一致性与语义的合理性。 CEPH产生一组条目来进行文件数据到一系列对象的映射。为了避免任何为文件分配元数据的需要。对象名简单的把文件节点需要与条目号对应起来。对象复制品通过CRUSH(著名的映射函数)分配给OSD。例如,如果一个或多个Client打开同一个文件进行读操作,一个MDS会赋予他们读与缓存文件内容的能力。通过文件节点号、层级与文件大小,Client可以命名或分配所有包含该文件数据的对象,并直接从OSD簇中读取。任何不存在的对象或字节序列被定义为文件洞或0。同样的,如果Client打开文件进行写操作。它获得使用缓冲写的能力。任何位置上的数据都被写到合适的OSD上的合适的对象中。Client 关闭文件时,会自动放弃这种能力,并向MDS提供新的文件大小(写入时的最大偏移)。它重新定义了那些存在的并包含文件数据的对象的集合。 CEPH的设计思想有一些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数据的定位是通过CRUSH算法来实现的。

浅谈美军联合作战的几个问题

浅谈美军联合作战的几个问题 国防大学外军外语教研室崔师增 美军联合作战的缘起与内涵 美军作战条令指出,“联合作战是指美国军队两个或两个以上军种———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的统一军事活动”。美军原参联会主席鲍威尔形象地认为,联合作战就像“一支球队上场打球,是单个队员聚集在一起,去争取共同的胜利。美国武装部队去打仗,也是如此。” “联合作战”与“合同作战”的区别,是军种与兵种的区别。联合作战是指“军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而合同作战则是指“军种内部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 美军长期实施联合作战,主要是由其时常在本土外作战所决定的,因为任何一个军种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美国在海外的所有作战任务。如果不是国外作战的绝对环境,那么联合作战就不一定是未来进行战争唯一的作战样式。 美军联合作战的内涵主要是“联合”而不是“作战”,联合的关键是协调和指挥体制问题。因为联合作战就像是一个多部门机关,主要是组织和协调各部门的任务,但不能代替每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所以联合作战条令不能取代军种作战条令。如何实施作战,则由各军种条令解决。 美军联合作战发展的三个阶段 美军《联合作战纲要》指出,联合作战起源于美国独立战争,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以指挥体制变化为标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2年以前),联合作战时,美军在军事部(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建立“陆海军委员会”,通过该委员会的协调实现陆军和海军的联合作战。此时,陆军和海军分别在各自空间行动,联合的实质是“战争目的一致性”的联合作战。 第二阶段(1942~1986年),美国出兵欧洲,仿效英军指挥体制于1942年建立参谋长联席会议机构。通过参联会的协调,实现美国内部军种之间的联合作战和与盟军之间的联合作战。在这段时期,火器射程增大,当两个军种在相邻地区作战时,火力在接合部的浅近纵深可进行相互支援,由此,这一时期的联合作战被称为“有限火力支援”的联合作战。 第三阶段(1986年后),美军联合作战是指空、地、海、天、特种作战“一体化”联合作战。为实现一体化联合作战,美军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理论一体化———1991年首次颁发联合作战条令,用理论和法律的形式削弱军种的独立性,将军种置于联合部队成员的地位;指挥一体化———1986 年颁发新的《国防部改组法》,增大参联会主席、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司令的指挥权,规定联合司令部司令为完成作战任务拥有使用兵力的一切权力;建立三军通用的C3I系统,实现通信、情报一体化,该系统被美军视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知识一体化———通过训练,联合司令部司令通晓各军种的作战理论和知识。通过以上措施,美军逐步实现了由松散式的联合作战向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转变。 形象地分析美军联合作战发展的阶段,可以这样讲:第一个阶段是“两个鸡蛋”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第二个阶段是“三个鸡蛋”(1947年成立空军)打开放在一个碗里的联合;第三个阶段是“三个鸡蛋”打开放在一个碗里搅拌后的联合。美军视C3I系统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关键,其实质就是因为C3I

美军指挥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美军指挥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美军的指挥信息系统从最初的C2到C3,从C3I到C4I,再到后来的C4SR、C4KISR,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海湾战争以后,美军认识到了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系统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力度,在各军种大力加强本军种指挥信息系统的同时,加速对各军种、各业务独立信息系统的整合,以满足不断更新的联合作战构想的需要,从而实现全美军指挥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目前,美军的指挥信息系统已逐渐成熟。 一、美军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 美军指挥信息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战役、战术级。从组成来讲,可概括为指挥控制系统、侦察预警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和全球信息栅格等系统。本文主要是从组成类型来讲述美军的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一)指挥控制系统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军事与有关词汇字典》对指挥控制系统的定义是:根据分配的任务,指挥员计划、指挥和控制所属部队的行动所必需的机构、设备、通信、程序和人员。美军的指挥控制系统主要由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和各军种指挥控制系统组成。

全球指挥控制系统。目前美军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是可互操作、资源共享、高生存能力、无缝连接的全球的指挥控制系统,是实施危机管理和协调多军兵种/多国联合作战的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动态情报、态势监视、应急计划、行动监控、通信、定位、数据表示与处理、数据库和办公自动化等。目前,美军在全球700多个地区都安装了该系统,以满足作战部队对无缝一体化指挥和控制的要求。 军种指挥控制系统。美海、陆、空三军都建有各自的指挥控制系统。美陆军指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从战区地面部队到单个士兵或武器平台的陆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和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作战指挥系统等。海军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全球信息交换系统、战术指挥中心、总指挥部数据处理系统、战术数据信息交换系统、战斗空间信息交换系统等。美国空军的指挥控制系统主要是指空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是美国家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空军(部)指挥控制系统、战区指挥控制系统、分区指挥控制系统及空中指挥控制系统,构成以地面为主、空地结合的完整的指挥控制体系。 (二)侦察预警系统 侦察预警系统是指挥信息系统的“耳目”,是整个系统的神经末稍。美军侦察预警系统采取航天、航空、地面、海

美军联合作战才旨挥机构及其运作

美军联合作战才旨挥机构及其运作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始建于1947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调整改革,现在部门比较齐全, 功能比较完善,运转比较顺畅。美军联合作战指挥 机构主要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下称“参联会”)、 战区/职能联合司令部(下称“联合司令部”)和联 合特遣部队司令部。前两者为常设联合作战指挥 机构,后者视需要临时建立。本文仅探讨常设联合 作战指挥机构及其运作。 一 、参谋长联席会议 美军参联会由参联会主席、副主席、陆军参谋 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和陆战队司令组 成。参联会主席由军队高级将领担任,是美国总 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 参联会其他成员是各军种中军衔最高的现役军 人,一方面他们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 防部长在某些特定问题上的军事顾问,另一方面 他们又负责本军种的行政管理,对本军种部长负

责。按照惯例,军种副参谋长在大多数日常事务中 代行参谋长职责;军种参谋长作为参联会成员的 职责优先于所有其他职责。 参联会的主要职责是:在平时向总统、国家安 全委员会和国防部长提出关于军队建设、国防发 展项目与预算、采购需求评估、联合作战条令、联 合训练政策等方面的建议;在战时协助国家指挥 当局对美国武装力量实施战略指挥,监督各联合 司令部的军事活动。 联合参谋部是参联会的常设机构,由参联会 主席全权领导。联合参谋部对作战部队没有指挥 权,其职责仅限于向参联会提供建议和协助参联 会主席履行其职责。联合参谋部的编制员额为 1781人,其中军人1367人,占77%;文职414人,占23%。在1367名军人中,军官1063人,占78%,士兵304人,占22%;陆军486人,占35.6%;海军335人,占24.5%;空军451人,占33%;陆战队95人,占6.9%。由此可见,联合参谋部在人员组成上陆、海、空三军各占三分之一左 右。联合参谋部包括联合参谋部主任办公室、管理部、人力人事部、情报部、作战部、后勤部、战略计划与政策部、作战计划与联合部队发展部、指挥/

美国陆军地面作战系统综述

美国陆军地面作战系统综述 译自:美国《陆军》杂志2013年1月刊 作者:斯科特·R·古尔利 编译:知远/吴新建 [知远导读] 本文概述了美国陆军“地面作战系统”的发展情况,包括重型旅战斗队现代化进程、新型多功能步兵战车采购、“斯瑞克”旅升级以及机器人系统。文章编译如下:在美国陆军协会(Association of the US Army ,AUSA)2012年度年会暨展览会上,美国陆军代表概述了载人以及无人地面作战系统(Ground Combat Systems ,GCS)发展计划。 美国陆军地面作战系统项目执行官斯科特·戴维斯(Scott Davis)说:“为了应对预算削减,目前项目执行办公室(Program Executive Office ,PEO)正在认真审核整个地面作战系统发展计划的资金使用情况。我们将重点关注这些战车的任务角色能力及其相对的成本——开发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支持保障费用。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有选择地进行取舍。” 重型旅战斗队(Heavy Brigade Combat Team ,HBCT) 重型旅战斗队地面作战系统项目执行官比尔·希伊(Bill Sheehy)上校介绍了重型旅战斗队地面作战系统即将面临的现代化升级问题。 希伊说:“重型旅战斗队现代化升级的首要任务是网络化,我们一直在努力确保我们的作战平台可以承载网络。”美国陆军于2013年1月发布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以及‘布拉德利’装甲战车“工程变更建议”(engineering change proposals,ECPs)。陆军已经与我们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部和BAE系统公司签订了合同,这些“工程变更建议”的首要任务是在我们的作战平台上承载网络。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工作是调研作战平台承载网络的能力:是否有足够的电力,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等。网络化升级将为重型旅战斗队现有车辆提供升级的态势感知和通信能力。“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将安装一套网络综合设备,包括综合计算机系统、系统集成通用操作环境和战斗指挥与网络管理软件。新的通信设备将包括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地面机动电台以及战术与城市自动地面传感器,这是专为作战人员提供辅助态势感知能力以及非瞄准线发射系统(NLOS)设计的,它们可以增强作战人员对环境中隐藏危险的预警能力。同时,系统中的非瞄准线发射系统可以让炮兵远

美军无人作战系统发展述评

美军无人作战系统发展述评 来源:《军事文摘》2018年第二期 作者:陈方舟 第三次抵消战略聚焦的是美国正在面临的全球战略威胁及其进行本土防御的能力,其技术难点是解决美军的力量投送问题。该战略的核心是构建和部署全球监视和打击网络(GSS网络),迅速地在全球范围内发现目标并及时向多个地点投送美军力量,从而有效地对潜在敌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A2/AD)进行抵消。 尽管自沙漠风暴行动以来,美军已经形成了以航空母舰打击群、机械化海军陆战队以及载人战斗机中队为代表的集中战斗力量投送模式,但是传统手段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不断增长的军事行动风险。部署于近战地区的基地大多易被直接打击,大型水面战斗群和舰载机易被发现、跟踪,非隐形飞机易遭到现代集成防空系统攻击,而太空也已不再是战争的避难所。二是用于应对全球战略威胁的成本上升,与作战效能出现不对称。因此,为了降低对陆基、海基和空基阵地的依赖,同时为了降低风险和成本消耗,无人系统将会被作为第三次抵消战略中的关键力量投送方式予以发展。 美军开发无人系统的优势 一直以来,美国都将无人系统作为其长期占据军事优势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并始终确保研发和应用的最前沿地位。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美军开发无人系统具备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拥有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二是充分契合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发展需求。

拥有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经过近十年以来对上百种无人飞行器的实验,特别是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也门等地进行的飞行实践,美军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无人机装备训练和维护系统,并具有熟练操作能力和作战管理能力。尽管五角大楼于2006年宣布联合无人空战系统研制项目下马,但是并未影响美国继续发展海军的无人空战系统验证机计划和空军的下一代远程打击计划。此外,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具备多年的无人地面车辆驾驶经验,可操纵无人车进行战术侦察和摧毁简易爆炸装置。美国海军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无人水面艇和无人潜航器,其中大部分用于海上情报监视和侦察、海底环境测绘及反水雷行动,目前正在积极地将这两项技术引入反潜作战、有效荷载传递、战时通信和进攻行动。 其他工业和科技领域也为美国进一步发展无人装备提供了物质基础。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世界领跑者,美国一直致力于增强无人系统的自主性,减少无人装备对数据链的过度依赖,从而平衡美国在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竞争力以及在传统系统工程和集成技术方面的优势。同时,高密度储能技术和水下通信技术的发展将能够提高无人系统的可持续作战能力,在水上、水下、陆地和太空域形成全面的情报监视、侦察和打击力量。 这些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实战经验和技术优势是美国在第三次抵消战略中选择重点发展无人系统的内部原因,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模仿和突破。 充分契合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发展需求。从外部原因来看,发展无人系统能够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增强美军的多维力量投送能力和情报监视侦察能力,因此成为GSS网络构建和部署的核心内容。以无人机为例,基本具备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