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松林苑小区数字化测图毕业设计

松林苑小区数字化测图毕业设计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数字化测图毕业设计

系别:地质矿产系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学号:201074219

学生姓名:沈涛

指导教师:王德高

职称:工程测量员

二O一三年四月十六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5)

第二章已有资料利用分析

1测区概况 (6)

2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 (6)

第三章平面及高程控制设计

1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的选择 (8)

2主要精度指标 (8)

3平面控制测量 (8)

3.1方案一:GPS作首级平面网,RTK加密图根点 (8)

3.2方案二:导线网作网作首级控制,全站仪加密图根点 (9)

3.3平面控制两种方案的论证 (11)

4高程控制测量 (12)

4.1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 (12)

4.2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12)

第四章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3)

2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13)

2.1导线网的布设规定 (13)

2.2导线点位的选定规定 (13)

3水平角观测 (14)

3.1水平角观测应符合的规定 (14)

3.2方向观测法应符合的规定 (14)

3.3水准角观测方法 (14)

3.4水平角观测的测站作业应符合的规定 (15)

3.5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处理 (15)

3.6其他注意事项 (15)

4距离测量 (15)

4.1仪器的选用及标称精度 (15)

4.2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15)

4.3测距作业应符合的规定 (16)

5选用全站仪作导线平差步骤 (16)

5.1计算机平差步骤 (16)

第五章碎步点野外数据采集

1全站仪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7)

1.1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 (17)

1.2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规定 (17)

1.3数字地形图测绘需符合的要求 (17)

1.4全站仪测图野外数据采

集 (18)

2全站仪碎步点采集 (18)

3解析碎步点测量 (18)

4碎步点采集的特殊情况 (19)

5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 (19)

第六章内业数字化成图

1数据传输及展点 (20)

2数字化成图作业步骤 (23)

3各类地物绘制要求 (24)

4地形图的修测与编绘 (26)

5地形图的编绘 (26)

第七章提交资料 (28)

结束语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附录——成果展示

第一章绪论

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利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为GIS提供数据源,广泛用于测量工程、水文、工民建、道路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建设领域。数字地图(Digital Map)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数字测图主要作业过程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

随着电子全站仪、RTK技术的发展逐步成熟,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地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向数字测图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数字测图几乎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形图测绘市场。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而全站仪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绘仪器,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光电测量仪器,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于一体。因此全站仪也是目前实用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工具。

针对我们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学生,为了夯实我们的基本技能,使我们在工作单位工作的更加顺利和自如,更好的展现我们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专业素养,单位接了一项小区地形测量工程1:1000地形图测绘任务。本次测图于八月十六号进行,完成时间要求:外业测量时间为三个周末,中间的工作日中课余时间为内业整理时间。

第二章已有资料利用分析

1测区概况

松林苑小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金安区东南角,东邻三十铺镇镇中学,北邻金安大道,西邻六安市区,南邻皖西大道,与三十铺镇镇政府毗邻。东西长1567米,南北长1200米,小区内部地势较为平坦,有篮球场,物业管理中心,老年娱乐活动中心,各种体育运动建筑设备,绿化带等南北各30栋住宿楼等主要地物分布其中。离市中心不足5km,距火车站约10km,离六安城北高速公路出口约3km。数字测图技术是一项新世纪出现的技术,我们应单位的号招,作为即将毕业的大三学测量技术的毕业生就更应该去掌握它,为国家的基础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

1、松林苑小区鸟瞰图。

2、松林苑小区控制点成果表。

3、松林苑小区控制点基本位置图

4、松林苑小区1:1000地形图,可作为测区范围划定与控制测量网形设计及实地选点之用。

5、本次作业的平面坐标系为六安市城建坐标系,属于地方坐标系,其基准与国家参考椭球的基准保持一致。

平面控制点:“HY04”、(平面动态RTK高程四等水准联测)“HY04”152”(平面动态RTK高程四等水准联测)保存完好,符合测量要求,能够保证测量精度,且位于测区附近,作为本次测量的基准点(见表1)。

表1已知平面控制点

点号纵坐标X(m)横坐标Y(m)高程

HY0343433.01237373.33262.542

HY0443623.21437214.01262.532

高程控制点:“h015”、“h046”,位于测区附近,点位保存完好,可作为本测区高程控制起算点之用。

第三章平面及高程控制设计

1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的选择

1、平面坐标系及基准

测区平均高程56m,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20°,本次作业的平面坐标系为六安市城建坐标系,属于地方坐标系,其基准与国家参考椭球的基准保持一致。

2、高程基准

本次作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上交成果的高和必须为正常高。

2主要精度指标

本测区主要精度指标如下:

1、各等级平面控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

2、各等级水准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cm;

3、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

4、图上高程注记中误差,在铺装地面不大于图上±0.07m,在一般地面不大于±0.15m。

3平面控制测量

为了给地形测图提供基本控制,必须要选择一个比较完善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案。布设平面控制网要符合其布设原则: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具有足够的精度;保证必要的密度;应有统一的布网方案、精度指标和作业规格。

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分二级布设,先布设一级GPS网作为本测区首级平面网,再用RTK加密图根点;或者使用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再直接全站仪加密图根点。对两种方

案进行对比论证,选择其中一个合理的方案,以满足测图需要。

3.1方案一:GPS作首级平面网,RTK加密图根点

一级GPS网测量:

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

表2一级GPS网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等级平均边长

(KM)

卫星高度角

有效观测

卫星数

平均重复

设站数

各时段有效观测

时间长度(min)

数据采样

间隔(s)

PDOP值

一级≤1.0≥15°≥4≥1.6≥1510<6

注:本技术要求出自《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布网方案:

利用“GPS-1142”、“GPS-1134”、“GPS-1135”三个D级GPS控制点为起算点,在测区内沿主要道路布设一级GPS点,要求点位分布均匀,相邻点间平均边长约500m,网形结构为边连式的多边形网。

选点、埋石、编号及点之记:

A、选点

(1)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微波站),其距离不得小于200米,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

(2)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周围建筑物的高度角小于15度;(4)一级GPS点点位原则上落地布设,选择土质坚实的地方,有利于长期保存和使用;

(5)一级GPS点点位应能保证至少有两个点通视良好,有利于低级网加密。

(6)GPS点位选定后,应绘制GPS网选点图。

B、埋石

视不同的埋设条件,应选择相应类型的埋设标志,可参考表3

表3各类型埋设标志各类型埋设标志

等级埋设条件标志类型埋设方法备注

一级水泥路面

8-12cm

铸铁标志

冲击钻打孔,混凝土现浇与路面齐沥青路面20cm铸铁标志直接打入路面与路面齐碎石路面

土质路面

预制混凝土标石

挖坑,做20cm碎石垫层放置

标石,四周捣固压实。

略高于

地面3-5cm

C、编号

一级GPS点编号采用自然数顺序编号,前面冠以罗马字母“G”。

D、点之记

选点埋石后应绘制点之记,其样式应符合《GPS规程》要求。要求点之记采用Word 制作,其中的略图可采用CAD制作,但应转换为影像格式插入到Word文档中,标志面照片也转换为数字影像插入到Word文档中。

提交监理检查的资料:点之记成果1套,首页为GPS网选点图,对应的数据拷贝。一级GPS控制网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以下资料:

(1)GPS观测手簿;

(2)一级GPS控制网展点图;

(3)一级GPS点点之记;

(4)仪器鉴定资料;

(5)一级GPS网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

图根控制测量

在一级GPS控制网的基础上,直接布设图根控制点,图根点利用RTK技术直接采集三维坐标。

点位选择尽量避开高压线、高大建筑物、茂密树林、大面积水域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图根点一般采用木桩和小铁钉标志,农田、土路上采用小木桩,在水泥、沥青路面上可用8-12cm长的铁钉。编号采用自然数顺序编号,前面冠以大写英号。最后图根控制点测量应提交以下资料:图根点成果表。

3.2方案二:导线网作网作首级控制,全站仪加密图根点

导线测量:

本次还可以考虑采用全站仪测一级导线做首级控制网。为了保证精度,测量是采用带三脚架的棱镜,全站仪使用5″的拓普康全站仪。并直接使用全站仪进行图根点加密。

导线网的设计步骤:

①、根据控制网的服务目的,确定导线中点点位中误差,并据以求出端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容许闭合差。

②、确定导线总长及等级。在直伸导线中,纵向误差由测距误差引起,故可求来算导线边的测距精度及总长。当导线中点点位误差限值确定时,导线愈长,要求起算数据与本次测量精度愈高,所以确定了导线总长,也就确定了导线等级。横向误差是由测角误差引起,根据横向误差的规定值所以求得测角精度。因为是按纵向、横向等影响来配置测角和量边精度的,故测角精度的等级一般是与按导线总长计算的等级相适应。

③、进行单线网的图上选点、选线。并根据测角和量边的精度要求,编制导线施测细则。

三级导线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序号项目指标

1方位角闭合差≤24″×√n

2测角中误差≤12″

3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13cm

4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低于1/6000

5最弱点点位中误差≤5cm (2)三级导线外业测量技术要求

序号项目技术指标

1NIKKON全站仪2”,3mm+2ppmD

2水平角测回数1

3半测回归零差8”

4一测回2C较差13”

5边长测回数单程一测回

6气温测量最小读数0.5℃

7气压测量最小读数100pa

8改边垂直角测回数2

选点:

(1)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控制点应有足够的密度,以既能满足测图需求,但又不浪费,且控制点应有统一的规格。

(2)应按照设计好的选点图到现场选点,若两点不通视,则尽量在设计点的周围选点。设计选点时要避开河道等处,尽量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主干道上进行选点,这样即方便导线观测,又能做出利于长期保存的控制点。

(3)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一级导线网视线超越障碍物距离要大于0.5m,以能保证成像清晰、便于观测为原则。

(4)点位选择应合理,作业安全,尽量不影响测区内的行车及其他活动,且便于图根点的加密,边缘点位应有利于日后扩展应用。

(5)在选点的同时要按要求进行做控制点的点之记。

(6)选完控制点后要绘出首级导线网。

全站仪加密图根点

在首级导线网的基础上,使用全站仪进行加密图根点。全站仪加密时要注意支站不要超过三级,仪器操作时要严格要求精度,尤其是后视棱镜要扶准扶正,后视定向尽量对准对中杆底部。

3.3平面控制两种方案的论证

GPS网做首级控制网

本测区位于武汉郊区鄂江下游丘地,地形地物很复杂,测区通视条件一般,GPS信号比较好,测区有D级GPS控制点可以利用,而且GPS观测时需要时间不多,耗人力也少,精度也符合测区要求。因此可以使用方案一做平面控制。

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

导线测量布设灵活,推进迅速,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考虑到我们的测区面积不大,且能锻炼我们关于控制测量方面知识的复习,所以经过论证比较决定

使用方案二做平面控制。

4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的高程控制点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足够满足高程控制测量的需要。HY03、HY04两点的高程均为平面动态RTK高程四等水准联测,足以满足本次测量任务的测量精度要求,所以我们以这两个点为高程基准进行了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的布控。

4.1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

四等水准施测采用DS3水准仪及配套黑红面区格式标尺进行施测。观测前应对标尺和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测前、测后对i角各检查一次,要求i角不大于15秒。

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视距,往返观测,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各测段的测站数为偶数。

4.2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布网要求:

本测区四等水准网,在测区附近两个三等水准点的基础上,沿平坦地区的D级GPS 点及一级GPS点采用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式进行布设。

水准测量工作结束后水准测量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应提交以下资料以下资料:(1)四等水准路线略图;

(2)外业观测手簿;

(3)内业计算资料及成果表;

(4)仪器i角检验资料;

第四章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

注:1表中n为测站数。

2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l000,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

合差不应大于13cm。

3.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5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2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2.1导线网的布设规定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2.2导线点位的选定规定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

13

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5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3水平角观测

3.1水平角观测应符合的规定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

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5格。2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

大于2″。

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

4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

5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6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旋转时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3″,2″级仪器不应超过1″,6″级仪器不应超过1.5″。

7光学(或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或射线)与竖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mm。

3.2方向观测法应符合的规定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

1.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表

注:1.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十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2.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3.3水准角观测方法

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

角。左右角的测回数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也可用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

3.4水平角观测的测站作业应符合的规定

水平角观测的测站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仪器或反光镜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2)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有垂直轴补偿器的仪器,可不受此款的限制。

3)如受外界因素(如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

4)当测站或照准目标偏心时,应在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于照准标志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lOmm。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至15′,长度元素应量至1mm。

3.5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处理

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3)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

3.6其他注意事项

1)首级控制网所联测的已知方向的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网相应等级的规定执行。

2)每日观测结束,应对外业记录手簿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

观测数据,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

4距离测量

4.1仪器的选用及标称精度

1)一级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应采用中、短程全站仪或电磁波测距仪测距,一级以下也可采用普通钢尺量距。

2)中、短程测距仪器的划分,短程为3km以下,中程为3~15km。

3)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按(﹡)式表示。

mD=a+b×D(﹡)

式中mD——测距中误差(mm);

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

D——测距长度(km)。

4)测距仪器及相关的气象仪表,应及时校验。当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表时,宜送当地气象台(站)校准。

4.2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级控制网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各等级控制网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2困难情况下,边长测距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

4.3测距作业应符合的规定

测距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

2)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如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

3)四等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测量,应分别量取两端点观测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

4)测量气象元素的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表;读数前应将温度计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1.5m以外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且读数精确至0.2℃;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应滞阻,且读数精确至50Pa。

注:每日观测结束,应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观测数据,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

5选用全站仪作导线平差步骤

5.1计算机平差步骤

平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平差,另一种是计算机平差软件平差。本次测量任务我们主要是训练我们的专业技能。所以我们用两种平差方式同时进行平差,这样也检验了我们的平差精度。

下面将计算机平差软件平差步骤展示如下:

本次测量我们做的是闭合导线,所以在打开平差软件后

1打开导线测量选择闭合导线;

2然后将野外所测的数据和HT03,HT04的坐标填写在表格的相应位置;

3当检查输入无误后,便可以进行计算了。

第五章碎部点野外数据采集

数字测图测量规范(规程)是国家测绘管理部门或行业部门制定的技术法规,本次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依据的规范(规程)有:

(1)《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2007);

(2《1:500_1:1000_1:2000_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_14912-2005)(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4804-93);(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 14912-94);(5)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等;

1全站仪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1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

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应符合下列要求:

1)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5mm,仪器高和反光镜高的量取应精确至lmm。

2)应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施测另一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站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5。

3)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1.2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规定

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不应超过表4的规定。

表4

全站仪测图的最大测距长度

注:出自于《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当布设的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采用极坐标法增设少量测站点。

1.3数字地形图测绘需符合的要求

数字地形图测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采用草图法作业时,应按测站绘制草图,并对测点进行编号。测点编号应与仪器的记录点号相一致。草图的绘制,宜简化标示地形要素的位置、属性和相互关系等。2)当采用编码法作业时,宜采用通用编码格式,也可使用软件的白定义功能和扩展功

比例尺

最大测距长度(m)

地物点地形点1:1000

300

500

能建立用户的编码系统进行作业。

3)当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实时成图法作业时,应实时确立测点的属性、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等。

4)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作业时,对于全站仪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可采用支距法、线交会法等几何作图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1.4全站仪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5mm。最后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

2全站仪碎部点采集

地形测量在完成地形控制测量后,就要进行地形测图。地形测图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地形测量中需要将地物、地貌的特征点测绘到图纸上,这些特征点又称为碎部点。相对于地形控制而言,测绘具体的地物和地貌是测区碎部,因此称为地形碎部测绘。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按碎部点测量方法,分为全站仪测量方法和

GPS-RTK测量方法。本次测图,主要采用全站仪测图方法。

地面上的地物、地貌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这些形态总是可以概括、分解成各种几何形体的。而任何几何形体都是不同的面构成的,任何面又都可由一些具体决定性的点所连成的直线或曲线来确定。可以说,各种地物、地貌的形态最终是由点决定的。我们把决定地物、地貌形态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或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点和地物特征点统称碎部点。碎部测量实际上就是测定地物、地貌碎部点在图上的点位及其高程,然后依次描绘出各种地物、地貌。

3解析碎部点测量

在等级控制点、图根导线点或支导线点上按极坐标法直接测定下列碎部点坐标:(1)、永久性建、构筑物的主要拐角点,具有方位意义的独立点;

(2)、道路、河流、沟、塘的特征点,桥、闸的特征点;

(3)、主要道路上的各类检修井,电力、通讯线路上的电线铁塔;

(4)、图幅拼接线上的若干明显细部位,保证必要精度;

4碎部点采集的特殊情况

在进行碎部点采集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对于比较复杂的地方通视一定不好,也许将棱镜举高能采到点,若就几个点还行,点多时这么采点测出的地物一定偏差很大,因此就应该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支一站过去再测,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

当对多点房屋进行采点时,有时一些拐角会被挡住,同时支站过去测有没意义,此时应在此拐角一边延长线上的某处采一点,在用钢尺量出此处到拐角的距离并及时标注到草图上。对于一些电杆、通信杆、路灯等地物棱镜无法放置正中,此时采点时应该采用偏心去采;对于一些直径较大的烟囱、广告牌等应该在其外围采集三个点。对于钢尺无法去量距时应用测距仪去测距。此外在采集碎部点的同时要按规定将高程点进行采集,直接在编号前加上一个字母以示区别就行了。

注意:碎部点测量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在正确设置好测站与定向点(包括仪器高和占标高)后,首先要对相邻已知点的边长及高差进行检核,不符值在5厘米以内可以直接采集碎部点,超过5厘米的应查明原因,选择正确点使用。散点高程施测采用全站仪,在碎部点采集完后,采集高程点,高程点宏观上要分布均匀,微观上要注意测量道路交叉口,桥,闸,宅基地等位置高程点,高程点注记取位至厘米。对于民房密集区可采用DS3水准仪加密散点高程。

5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

在采集细部点的同时,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草图内容包括:测站点点号,细部点编号及属性,地物、地形、地貌轮廓,本测站起止细部点编号,测量时间,草图绘制人员。只要绘制好测站草图,才有利于内业电子成图及查图。草图应列入上交资料。

每天测完后要及时将全站仪中的坐标数据与CASS软件直接通讯到微机中,与控制点一并展绘。

第六章内业数字化成图

数字化作业采用南方CASS7.0版地形地籍测成图系统,本系统基于AutoCAD2004平台,图式运用规范、图形美观;具备GIS国标属性代码,可拓展性强。

CASS系统为数字测图提供了多种成图方法:简编码自动成图法,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屏幕坐标定位成图法和电子平板测图法等。在上述方法中,除电子平板测图法外,其余均为测记式成图法。即把野外采集的数据存储在电子手簿或全站仪的内存中,同时绘制草图,回到室内后再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对照草图完成各种绘制编辑工作,最后形成地形图。其中,引导文件自动成图法、测站点点号定位成图法、屏幕坐标定位成图法适用于无码作业。本次地形测量使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成图法。

1数据传输及展点

内业数据的处理,一般需要把数据记录设备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格式传输到计算机中,形成一个供内业处理时使用的文件。该文件用来存放从全站仪传输过来的坐标数据,即称其为“坐标数据文件”,坐标数据文件用户可按需要自行命名,但后缀应为“DAT”该文件数据格式为:

总点数N

点号1,编码1,Y1,X1,H1

点号2,编码2,Y2,X2,H2

……

点号n,编码n,Yn,Xn,Hn

然后开始在CASS软件中执行。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此外在数据传输时,计算机与全站仪双方通讯都要预置相同的通讯参数(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和终止符等)这样才能保证进行正常的数据通讯。最后单击“转换”并即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