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八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乘法

第八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乘法

第八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乘法
第八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乘法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升和毫升、三角形、三步混合运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找规律、乘法分配率、轴对称图形、倍数和因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折线统计图、用字母表示数、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相应的口算;

2、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3、掌握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的底、高,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4、认识中括号,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5、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6、认识乘法分配率和应用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7、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8、认识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点;

9、学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解决有关行程和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10、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及特点;

1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

教材简析:

1、教材注意从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出发,安排好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以利于学生的学习;

2、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层次地安排各部分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3、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与应用;

4、教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线索;

5、教学根据不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灵活多样的、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相应的口算;

2、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的底、高,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及它们的

特征

3、认识中括号,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认识乘法分配率和应用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4、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5、认识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点;

6、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

课时安排:(共58课时)

乘法 (6)

升和毫升 (5)

三角形 (5)

混合运算 (6)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

找规律 (2)

运算律 (5)

对称、平移和旋转 (4)

倍数和因数 (7)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4)

解决问题的策略 (3)

统计 (5)

用字母表示数 (4)

整理与复习 (5)

第一单元:乘法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第八册P1-9,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相应的口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几百

几十、几百乘几十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和口算。

2、能运用笔算和口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应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主

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几百几十、几百乘几十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笔算和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注意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灵活性。

教材分析:

1、教学关键是在计算中掌握相应的计算顺序,理解方法,正确计算。

2、注意把学习计算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知识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

课时安排: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

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 (2)

练习一 (2)

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1~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能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自主探索,进一步认识笔算过程。

3、让学生体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能正确的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学生能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3分)

1、笔算22×18、238×6。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指名说说是怎么算的。

问:两位数乘两位数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笔算?(注意竖式数位的写法)

2、引入新课。

二、新授(18分)

1、出示例题。

问:根据条件能列出算式吗?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会计算144×15吗?试试看,巡视选择两种不同的做法(正确、错误各一个)板演

2、小组中独立尝试计算并交流各自的算法是否正确,教师巡视指导。

3、问:谁说说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两种方法都得到2160,说明什么?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在以后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应该怎么摆竖式?

4、研究144×15的笔算。

让学生说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的,每次算得的得数应写在什么位置。

三、巩固练习。(16分)

1、想想做做T1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算法是否正确。

重点说第2题的计算过程,说说乘数中间有0时计算应怎么办。

2、想想做做T2

学生自己判断,说出错误原因。

先组织讨论:怎样列竖式算起来简便些?

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T4

让学生回答应怎样计算各种水果的总价,先明确数量关系,再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3分)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想想做做T5-10、思考题

教学目标: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5分)

想想做做T5。

独立做,分别说说600×8、70×20、3×230是怎么口算的。

二、竖式计算(32分)

1、出示375×24、608×13、426×51、34×282。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2、想想做做T7。

先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再独立解答。

使学生明确:速度×时间=路程。

3、想想做做T8。

学生理解题意。说说“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是什么意思。

问:要求出问题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哪两个条件是必要的,哪些是多余的?学生再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说说解题思路。

5、想想做做T10。

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共收入多少元,应选哪两个条件?

要求还能收入多少元,应选哪两个条件?

让学生正确选择后再独立完成。

6、练习T6,独立完成

三、总结(3分)

通过练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第三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计算,想想做做1~4。教学目标:初步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末尾0 的个数。

知识点: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5分)

1、口算。

60×2 200×6 20×20 30×60

40×5 20×60 700×5 300×6

让学生说这些题的乘数有什么特征,并指名口答。

想想:在口算这些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怎么算比较简便?

2、笔算。

240×8 350×5

指名板演

如果出现两种列法,追问: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二、新课(18分)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问:要求问题应选哪两个条件?怎样列式?

这题与前面所学的有什么不同?

用竖式怎么算?

学生先试一试,再在小组中交流。

教师将几种可能出现的竖式出示,引发讨论,判断正误。

追问:三道竖式结果都是12750,说明什么?

你认为哪道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教师引导归纳。

问:如果遇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时,竖式怎么摆比较简便?

算出的积应该注意什么?

让学生明确: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乘数末尾有几个0的情况,在乘得的积的末尾也添上几个0。

2、完成想想做做T1的1、3题

3、试一试。

你试着用最简单的方法列出竖式。

比较哪种列法最简便?为什么?

强调:这几个竖式在计算中只要算什么?

积末尾的0应该写几个?

4、完成想想做做T1的2、4题

三、巩固练习(15分)

1、想想做做T2

独立完成,选2题说说算法。

2、想想做做T3。

分组计算,比较每组乘数有什么特征?积呢?

有什么简便方法?比较有什么规律?

3、想想做做T4。

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总结(2分)

今天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第四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想想做做5-10.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灵活地口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知识点: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12分)

1、90×20 35×200 15×300 6×800 200×70

32×300 360×30 50×400 60×700 800×40

独立口答,问:35×200可看出什么乘什么?

35×2积的末尾添几个0?为什么?

800×40可看作什么乘什么?积的末尾添几个0?

2、想想做做T7。

3、想想做做T6。

让学生一组一组对比着计算。

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几百几十或几百乘几十都可以转化乘几十几或几乘几来口算。

二、笔算(18分)

1、哪个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1) 180 180 (2) 700 58

× 45 ×45 × 58 × 700

(3) 95 820 (4) 35 604

× 820 ×95 ×604 × 35

学生先在小组中判断,再交流结果。

2、想想做做T5。

先完成表格,再观察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问: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有必要每题都计算吗?为什么?

3、想想做做T9。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求第1题应选择哪两个条件。

再在小组中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交流学会解答。

4、想想做做T10。

引导学生根据积末尾0的个数确定两个乘数。

三、课堂练习(10分)

想想做做T8。

第五课时:练习一(1)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练习一1~6。

教学目标:

1、针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重点练习,帮助学生归纳方法,掌握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

计算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计算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5分)

练习T1。

集体口算,选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口算的。

追问乘数末尾有0的口算应怎么计算比较简便?

二、笔算(16分)

1、练习T2

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1)竖式怎么摆,(2)运算顺序怎样,(3)乘数末尾有0怎么办?

2、练习T6。

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每组中两道题之间的联系。

三、应用(17分)

1、练习T3。

学生理解题意。

问:要求每小时大约有多少婴儿出生,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T4。

学生独立解答,并用竖式进行计算。

四:总结(2分)

第六课时练习一(2)综合运用

教者观点:这课时的教学主要要让学生能够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做第9题;而第10题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并初步渗透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相等的关系。第11题是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较,要让学生能够回顾公式。第12题是一道思考性比较强的题目,主要在条件的选择上考验学生的判断力。综合起来看是一盘大杂烩。

但这盘杂烩中,我们也看到了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上还需要磨练和提高,这样看,这些题目中又有了一条主线。

教学内容:国标本第八册“练习一”第9~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与各种类型的运用题之间的结合,并考察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存在的缺失。

教学难点: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遇到的信息理解问题

教学过程:

单元小结: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计算的问题一直比较的突出,原因在于:1、孩子的口算能力比较的差;2、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比较的粗心;3、在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有些孩子不知道该怎样对齐数位。这几点要通过练习进行强化。

在实际应用中,孩子买票优惠的问题(P9,12题),比较的难理解,要加强数学联系生活的教学。

小数乘法教案备课讲稿

小数乘整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不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道理 教学难点 1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正确地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正确化简末尾的0 3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数鸭蛋”的游戏,在2×3=6式子中,我在两个因数中添上或去掉0,请你立即报出积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答 0.8 X 3 )“0.8×3”是求几个0.8想加的和?(答三个) 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是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采用了什么方法。 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0.8 × 3 2.4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答都是一位小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 一、单元内容及前后联系 二、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1、利用直观图形,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利用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首先在情境中引出小数乘法的算式,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初步建立小数乘整数的图形模型,教材中呈现的方法分别运用了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借助直观模型得出了结果。教师应引导全班同学对这三种方法展开讨论,以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2、利用直观图形,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材与以往的分为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小数乘以小数的小步子教学的体系不同,教材抓住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这一关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在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的基础上,利用“街心广场”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经历下面的过程: (1)在类比推理中初步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利用直观图形建立小数乘法计算的图形模型。(3)数形对应中归纳基本方法。 教学中,通过计算广场地面、花坛的面积、地砖的面积,让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到小数乘法可以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再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地砖的面积:可以从前两个整数乘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小数乘法的得数;也可以通过单位名称的转换推出得数。通过讨论比较和交流,逐步使学生归纳出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这样就解决了计算小数乘法的关键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在实际应用中,解决计算中的特殊情况。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一)》 2、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分数乘法(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及分数除法的学习做铺垫。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续学习分数乘分数、分数除法及分数混合运算及应用的基础。教材给出的情景初看十分简单,但是细细品味,隐藏了基本知识后面的分数乘法模型建构、画图、转化等不同的解题策略,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点。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3)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教材给出的情景初看十分简单,但是细细品味,隐藏了基本知识后面的分数乘法模型建构、画图、转化等不同的解题策略,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点。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6、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7、媒体资源 白板PPT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1、说说下面乘 法算式所表示 的意义。 4×5 6×8 巩固复习,为学新 知做铺垫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4.解决问题。 和原实验教材相比,变化有:一是,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给出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二是,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例题,直接迁移应用到小数四则运算。三是,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⒉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小数)的近似值。 ⒊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⒋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意义,初步形成估算意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和解释算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编排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吨、千克、克”“米、分米、厘米”是他们熟悉的计量单位。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刷油漆”(与米、分米和千克、克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背景,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常见的计量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的“做一做”后,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1.分数乘法的意义 2.分数乘法的计算 3.利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 (一)主要变化 1.进一步厘清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只是在表述方式上有所区别。例如,如果脱离情境,在抽象的层面上讨论“5×3”,它既可以表示5个3相加,用“倍”的语言来描述就是“3的5倍”;也可以表示3个5相加,同样可以说成“5的3倍”。类似地,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讨论“3×”,它既可以表示3个相加,即“的3倍”;也可以表示“3的”。从表面上看,“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种全新的表述,但实际上,它只是省略了“3的倍”中的

“倍”字,把“一个数的几倍”扩展到“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从另一个角度看,“3的”和“个3”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例如,一根绳子长3 m,“它的长多少米”和“根绳子长多少米”说的是一个意思。因此,不管是整数乘法还是分数乘法,其意义都可以归结为“几个几”,只不过,这里的两个“几”都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根据这样的思路,教材编排了三道例题来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例1,让学生计算3个m是多少,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转化成连加进行计算。例2,是例3的铺垫,让学生根据整数乘法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列出“1桶水12L,桶是多少升”的算式是12×,然后结合直观图和分数的意义,发现12×在这儿表示的就是12L的,进而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把“桶水”变成“1桶水的”,实现了从“量”到“率”的有效转换。有了例2的基础,例3中求“公顷的”,算式列成×就“有据可依”了。 这样编排,有几个好处。一是在单元之始就把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不同表述方式都呈现出来,使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二是编排逻辑更加清晰,先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如何列式”,再解决“如何计算”。三是突破了过去教材中到“问题解决”部分才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限制,大大拓宽了本单元其他内容的素材选择范围。例如,既可以出现“蜂鸟的飞行速度是千米/分,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题材(分数是一种具体量,带单位),也可以出现“一头鲸长28 m,一个人身高是鲸体长的。这个人身高是多少米”的练习题(分数是一种“率”,不带单位)。 2.增加分、小数相乘的内容。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3、关键: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分数乘法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利用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以及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地说,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解决。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是多少,这和求几个相同整数相加之和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是整数乘法意义的延续。第二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 法计算,这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例如,一桶水12 L,求这桶水的是多少升和求半桶( 桶)水是多少升,意义是完全相同的,列式都是。因此,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求几分之几个单位“1”是多少,只是我们一般更习惯于采用前一种表述。把这两种情况综合起来看,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的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求几个相同的数之和,这里的“几”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数”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此外,学生以前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数量关系,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里的“几倍”可以是“整数倍”,也可以是“小数倍”,但一般是指倍数大于1的情况。当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倍数”小于1时,一般就不说“几倍”而说成“几分之几”。例如,“甲是乙的3倍”,我们一般就说“乙 是甲的”,而不说“乙是甲的倍”,但二者的数量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只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种延伸而已。一个数乘分数

20秋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20秋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它是乘法的拓展和提升,把整数乘法扩展到了小数乘法,为了数学更好地服务生活。提升了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前,学生已具有了整数乘法的知识,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由整数乘法为依托来展开教学,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乘的顺序、积的计算过程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最后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问题就行了。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不会存在问题,但对算理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从以前的教学来看,学生在练习时,总会出现进位和小数点位置不对的错误。再有就是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难点,学生不善分析数量关系,找不对解题方法。本教学中加强这几个方面的讲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整数的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运用了对比发现法,小组合作交流法。通过迁移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对比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及积的小数的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相同性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4)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整数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5)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交流、自主探究为主要的方式进

小学数学_《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出示情境图:王芳是班里的手工编织能手,每小时能织围巾米。 师生交流,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适时筛选,围绕问题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从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寻找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学生从中提高了推理总结和提问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 二、理解意义,体会算法 (一)用画图的方法研究1 5 × 1 2 1.规划研究方法 发现新问题,交流研究方法。并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经验方法,进而尝试画图解决。 2.小组合作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的画图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最后补充完整。 学生发现问题或教师提出问题:围绕1 2 和 1 5 的大小,根据画图理解 1 2小时织 的围巾长度其实就是1 5的 1 2 4.演示课件 回顾先分再取,再分再取的画图过程,最终解决1 5 的 1 2 是多少的问题。关注 辅助线和分取的过程得出结论,并进行简单的意义总结。 【设计意图: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 学中,通过借助画图学生感受到1 2 小时织的围巾长度到底是多少。学生在画图中 也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把抽象化的算理直观化,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得以提升。】 (二)用画图的方法研究15 ×23 1.独立用画图的方法研究15 ×23 。 2.展示交流。 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导。 3.分析引导,统一结果,并进行板书。 小结:两次画图,让我们很直观地得出分数乘分数的结果。 (三)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课件展示两次的画图, 引导学生总结:一个数乘分数,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师生合作完成上一题后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借助数 形结合的方法找到15 ×23 的结果。并在交流结果后进行两题的归纳总结,学生在结合画图的情境下,进一步为明白算理打好基础。】 三、猜想算法,理解算理 1.猜想算法 通过解决7125 ×38 这道题,发现画图方法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进一步的验证打好基础。 2.验证猜想活动 以自选和自出形式尽可能多的进行验证,先按猜想方法计算再用画图验证,从而得出猜想和结论是否一致。为计算方法的出示提供理论依据。在交流中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并给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碰撞的机会。 3.明晰算理

小学五年级1小数乘法之教材分析

1小数乘法之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一、小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 新知识点: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笔算,并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取积的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内容编排结构: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例3、例4)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1.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灵活截取积的近似数。

3. 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课时安排: 1.小数乘整数(1课时) 2.小数乘小数(2课时) 3.积的近似数(1课时) 4.连乘、乘加、乘减(1课时)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6.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 1. 小数乘整数; 2. 小数乘小数; 3. 积的近似数; 4. 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 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

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 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 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1)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2)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3)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在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教案 一、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教学的第一课时,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起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重要学习经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难点: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1、 列算式,再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1)5个12是多少? (2)3个14是多少? 2,口算 让学生模仿整数乘法列出算式9 2×100 这题结果是多少?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乘以整数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探究新知。 1,例题 幻灯片出示例1(教材38页)中长方形直条图形,注 明长1米,用色涂出10 3米。 问:小方做3朵这样的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你能用颜色表示出来吗?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操作。 追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学生思考两分钟,点名回答,并引导出算式: ①103+ 103+ 10 3 929292++=+9292 (9) 2 +100个 =++636261=+9292=++929292

②103×10(或10×10 3) 问:那么这样计算?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点名引导得出:左边是一个分数右边是一个整数,是一个分数和整数习相乘的式子。 (三),探索方法 (1)第一个问:想一想10 3×3的积究竟应该是多少?我们该怎么办?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做一做。 给学生几分钟思考,之后点名引导得出: 问:在计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吗?在计算时,实际上是用什么乘以什么? 让学生讨论下,点名汇报,引导得出: 计算 时,就是用整数3乘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即得结果。 (2),第二个问:做5朵呢?需要用几分之几米? 先给学生提示:可以用跟第一个问一样的的方法做,学生可能列出这样的算式: (米) 此时,应适时指出:应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在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所以 (米) (3)归纳总结 =?3103103103103++10333++=1033?=)(10 9米=3103 ?5103?1053?=1015=2 3=5103?1053?=23=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地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地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地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地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题中地单位“1”和问题地关系. 教学难点: 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 1”.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地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 12×43 52×2 1 2、列式计算. (1)20地5 1是多少?(2)6地4 3是多少?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地几分之几用乘法 . 二、新授 1、教学例 1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地 5 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 1”地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地52 是多少) (3)在分析题意地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2500×52 =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地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地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地?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 三、练习 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地单位 “1”——全世界地丹顶鹤数2000只.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 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总结 解答“求一个数地几分之几是多少”地应用题地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小数乘法》教学计划

《小数乘法》教学计划 《小数乘法》教学计划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重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难点: 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关键: 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 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 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与例3的学习类似,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学生表述题中条件“鸵鸟的最高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第一课时),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时间安排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谈谈我在处理这节课时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乘法这个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专项”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本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2)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交流。(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案全

1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重点难点】 1.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2.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教学指导】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示:“你能将它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教学“2.4×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2.4和0.8转化为整数24和8的理由,再说出将192缩小到1.92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的第4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学、算式后面规律的习惯。 【课时安排】8课时

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五年级数学:1小数乘法单元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1小数乘法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利用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以及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地说,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解决。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之和是多少,这和求几个相同整数相加之和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是整数乘法意义的延续。第二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 例如,一桶水12 L,求这桶水的是多少升和求半桶(桶)水是多少升,意义 是完全相同的,列式都是。因此,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求几分之几个单位“1”是多少,只是我们一般更习惯于采用前一种表述。把这两种情况综合起来看,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的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求几个相同的数之和,这里的“几”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数”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此外,学生以前学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数量关系,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里的“几倍”可以是“整数倍”,也可以是“小数倍”,但一般是指倍数大于1的情况。当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倍数”小于1时,一般就不说“几倍”而说成“几分之几”。 例如,“甲是乙的3倍”,我们一般就说“乙是甲的”,而不说“乙是甲的倍”,但二者的数量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