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乡土地理贵州

乡土地理贵州

乡土地理贵州
乡土地理贵州

旅游大省贵州教学设计

一、背景分析

(一)课标标准及解读

1、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①能对照地图说出贵州省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②知道贵州省的领土构成及省会。

2、利用图文地理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极其原因。

①能够运用图文材料描述贵州的主要地理事物。

②并说明其变迁与原因。

3、举例说明自然灾害、自然资源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①能够举例说出贵州具有哪些自然灾害和自然资源。

②了解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

4、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①知道贵州的人口情况与全国的人口情况。

②通过数据统计,能够说出贵州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5、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①知道贵州的对外政策方针与计划。

②了解对外开放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

6、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①知道贵州的发展规划与方针,并为之努力学习,树立“我是贵州人,我爱贵州”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贵州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有关贵州的地理知识就就容易多了。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

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贵州人的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并且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三)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教材、教具等)

1、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分析: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确定的四大板块内容之一。在初中学生中开展乡土地理教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投身家乡建设的情感。

2、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分析

重点:印度的自然环境及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

难点:印度气候的成因及影响,印度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及影响

3、教材的处理:为了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有条理,对教材的顺序进行调整:采取从旅游景点、民族、服饰、饮食等人文特征入手探究自然原因的教学思路,把地理位置、地形特点、频繁的水旱灾害等自然地理特征糅合在人口教学中,让学生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使学生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真正含义。让学生认识贵州,爱贵州。

4、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教师的讲解、多媒体PPT、视频播放三者有机结合。

5、知识结构关联图\思维导图

贵州

位 置

经度:东经:103°36′--109°35′

纬度:北纬:24°37′--29°13′

邻省: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和湖南

气候

热带季风气

(1)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常年雨量充沛,时空分布

不均

(3)光照条件较差,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较大

地 貌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资 源概况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能源 旅游资源

(1)由特殊地质地貌

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

原生性

(3)历史文化的厚重性

(4)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显赫性

9(

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

特性

人口民 族 全省人口超过10万的有汉族(2191.17万,占62.2%)、

苗族(429.99万,占12.2%)、布依族(279.82万,占7.9%)、侗族(162.86万,

占4.6%)、土家族(143.03万,占4.1%)、彝族(84.36万人,占2.4%)、仡佬

族(55.9万,占1.6%)、水族(36.97万,占1.0%)、白族(18.74万,占0.53%)

和回族(16.87万,占0.5%)。 经济

民族文化

音乐、戏剧 舞蹈、 民族节日

民族风俗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二、教学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对照地图和课文,说出贵州的地理位置。

②学会运用资料,分析贵州民族人口特点及民族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③通过分析贵州自然灾害的原因,培养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④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贵州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⑤了解贵州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⑵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归纳贵州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②学会用实例说明旅游业对贵州经济发展的作用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树立发展贵州经济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策略

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印度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多

彩贵州宣传

片》

教师播放频,让学生

欣赏视频内容并发表

感想,然后教师提问

视频中出现的是我国

的什么地方?今天我

们就去领略一下贵州

的魅力。那么贵州在

中国哪里呢?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

老师提出的问题

营造浓厚的贵

州民族文化氛

围,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课

堂环境。

二、讲

解一、贵州的地

理位置

二、贵州的资

课件展示:贵州在中国

的位置

教师总结:贵州位于中

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

贵阳,介于东经103°

36′-109°35′、北纬

24°37′-29°13′之

间,东毗湖南、南邻广

西、西连云南、北接四

川和重庆。

课件展示:贵州的资

源分布图

学生结合地图观察

1.贵州在中国的什么

方位?省会是哪里?

经纬度是多少?附近

有哪些省份,分别位于

什么方位?

1.分析贵州资源种

类及其分布特点

2.旅游业的特点?

3.旅游业给贵州带

来哪些影响?

4.在大力发展旅游

业的同时,贵州政府应

该采取什么措施

进一步巩固

认识一个地

区位置的方

培养学生以发

展的眼光看问

题的能力,在

学习讨论中形

成正确的环境

和资源观;通

过比较进行生

态教育。

新课三、贵州的地

貌与交通

四、贵州的气

候与影响

五、贵州的民

族和人口

六、贵州的经

济和农业

七、音乐欣赏

想一想:在贵州旅

行,你想选择怎样的

交通方式做旅行?

课件展示:客车路线

图、火车路线图

教师播放广告视频《爽

爽的贵阳,避暑的天

堂》让学生思考:为什

么贵州是避暑的天

堂?

课件展示:贵州民族

分布特点与人口,教

师播放视频《贵州民

族文化》并向学生介

绍贵州民族文化

课件展示:贵州经济

收入表与农业分布图

播放歌曲《奢香夫

人》

学生选择旅游路线并

在地图上找出贵州主

要的地形单元

学生思考回答:

1.为什么贵州适合避

暑?

2、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特征?

学生看图思考:

1、多民族居住对贵

州的影响。

2、看视频欣赏贵州

民族文化并发表感想

学生看图思考:

1、贵州主要经济收

入是什么?

2、贵州主要农业是

什么?它得以发展的

自然条件是什么?

从感性材料

(旅游)入手,

培养学生信息

判断、原因分

析等思维能力

和基本的运用

地图的能力

从感性材料

(服饰)入手

探究自然原

因,调动学生

的探讨热情,

使学生在讨论

分析中从地图

中获取信息、

形成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图像使共用,

培养学生的识

图与分析能

力,视频内容

有助于培养学

生尊重传统文

化、保护传统

文化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判

断、原因分析

等思维能力。

三、课堂小结贵州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民族资源。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也是中国的避暑之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旅游的同时也应学会保护大自然赐予的礼物。

四、

板书设计一、地理位置

二、资源状况

三、地貌与交通

四、气候及影响

五、民族与人口

六、经济和农业

五、教学反思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云贵高原 摘要 云贵高原,中国第四大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哀牢山以东和东南丘陵以西,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全境,广西西北部和川、湘、鄂边境,其相关延伸部份更甚至包括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掸邦高原和泰国北部。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崎岖不平,高原中多山间盆地(当地人称“坝子”)。典型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广布,到处都有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等。地势较高,平均气温比起相同纬度省城为低,但因纬度低,故冬季不比中国温带地区那么寒冷,在夏天也不会有酷热难当的天气,有“四季如春”的美名。 关键词 熔岩地貌剪纸黄果树瀑布 正文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破碎,山地、峡谷、丘陵、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关山险峻。尤其是贵州高原,实际上是一个山地性的高原。人们用“地无三里平”来形容崎岖不平的高原地形。 1.自然

1.1地貌 云贵高原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西面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 高原面保存良好。云南高原上的山地顶部多呈宽广平坦地面,或呈和缓起伏地面,有“高山顶上路宽大”的说法。连绵起伏的山岭间,有许多湖盆和坝子。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如以昆明为中心高原面上,分布着滇池等许多大小湖泊,被称为“滇中断陷湖区”。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主要农业区 1.1.1岩溶地貌 云贵高原在距今大约两亿年以前,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质纯而面积广大的石灰岩。石灰岩沉积厚度达三五千米以上,约占当地沉积地层总厚度的百分之七十。这便为岩溶地貌的发育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它们又被地壳构造运动抬升到较高的位置,形成海拔一两千米的大高原,有利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的进行。高原上的许多湖泊,如洱海、滇池就是由地层断裂陷落而形成的“断层湖”。同时,裂隙节理发育,有利于雨水进入岩石裂缝,加速溶蚀作用。地表水遇到地下溶洞,就会突然消失变成伏流(暗河)。因此,在石灰岩地区,到处可以看到秀丽多姿的石林,深邃曲折的溶洞,忽隐忽现的暗河和一座座横跨河谷的“天生桥”。山奇水秀,妩媚多姿。 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便形成了云贵高原极为发育的岩溶地貌,其面积之广,类型之多,为世界任何国家所不及。 1.2气候 热量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从河谷至山顶分别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热量条件。热量资源的地区分布南多北少,≥10℃的积温,元江、河口地区在8 000℃以上,滇西北、滇东北的高海拔地区在 1 400℃以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出现南亚热带的“飞地”,为7 000~8 000℃。热量资源年内各月分配相对均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自然地理及其自然风光概况 本篇文章主要绍贵州的自然地理及自然风光,让人们知道贵州是 一个有着极其强大的发展空间。贵州应该是世界瞩目的省,因为贵州在以下几点是得天独厚的:一是贵州天然的地貌环境可以使贵州成为世界瞩目的喀斯特王国。二是贵州有着宜人的环境,它冬暖夏凉,气候适宜可以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三是贵州的地貌、环境、气候造就了贵州这个原生态的王国,其生物的多样性,植被的原始性都有着无以估算的价值,其中不乏有还未发现的珍惜物种,还有就是它保持的原始性也是贵州的绝色之处。五是贵州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为贵州旅游发展提供的很好的发展平台,让贵州更具有魅力。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 °36 ' 109 °5 '、北纬24 °7'乞9 °3 '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 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全省辖2个地区、3个自治州、4个地级市共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贵阳市。 1、地形地貌 贵州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境内最高处为毕节地区赫 章县珠市乡的乌蒙山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为黔东南州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7.8米。境内山地和丘陵占92.5%。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2、气候 贵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 C? 16 C,最冷月(1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 C,最热月(7月)均温一般在25 C以下。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毫米。10 C以上活动积温约4000?5500 C。无霜期长达270天以上。因地形和纬度等因素的影响,致省

西南地理考释 读书笔记

读《西南地理考释》 ————方国瑜驳斥伯希和 当我们回顾即将过去的20世纪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方国瑜先生无疑是20世纪云南最了不起的民族史学大师。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认真的精神,在中国民族历史、中国西南边疆史地、云南史料目录、东巴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震古烁今的杰出成就。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 作为云南民族史的创始人,方国瑜在民族史、地方史、文献整理方面贡献较大。同时,自1936年执掌云南大学史学教授起,不仅自己著作等身,而且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为民族史研究提供了众多优秀人才。因而,我们从方国瑜先生民族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谈起。民族史的研究与近代民族危亡密切相连,云南自然不能幸免。在沉重的民族危机压迫下,学者们无法安于单纯的理论研究,纷纷投身于救国图存的热潮中。1935 年,中英会勘滇缅南段未定界,方国瑜亲身实地考察,参与中英会勘滇缅边界事务,打击外来的侵略企图,在边疆地区宣传维护统一的重要性,寸土必争。这些经历都映照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西南地理考释》关于对伯希和谬论的驳斥,更是慷慨激昂,有理有据。 “法国人伯希和的《交廣印度两道考》说,當時(唐代)雲南未成一省,其东南部隸於安南都護府,其東北隸於今日四川之敍州(即唐戎州)(译本页143)。而方国瑜老先生驳斥他说,雲南之東南部,是指清代廣南,開化,臨安三府,现在文山,红河二州之地,亦即两漢设置牂牁郡益州郡南部、蜀漢时段設興古郡。北周時授爨震爲寧州刺史,领四郡,延袤贰仟餘里,興古郡为西爨地。隋初偉冲至南寧,爨震及西爨諸首领皆诣府参谒,設南寧州總管府,後改都督府统辖興古郡地。新唐书地理志所载戎州都督府羁縻府州,在興古郡故地,先後設有九州领三十二系。凡此班班事實,(已做考说)不容歪曲。而伯希和却妄説“唐代雲南之東南部隸於安南都護府”,是由於他的嬐悪用心,不可不驳斥之。” “伯希和所依据的只是贾耽路程所说“爨蛮安南境也”一句话,提出雲南東南部隸於安南都护府,把汉以来设置全部记录否定掉,说做雲南南部自来是属于安南的边境。伯希和在1904年发表这本书,是法帝国至于侵略越南沦为殖民地后二十年,正当帝国主义列强王图叫嚣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法帝国企图从越南侵略我国西南各省,雲南,贵州首当其冲,施展外交伎俩,纷至沓来。为殖民侵略服务的所谓“学者”,也大展身手,伯希和自命是东方学家,以考史为名,为侵略制造舆论而做此书。他为侵略服务的。一片谎言。蛮横无理,之因贾耽路程所说的一句话,大做文章,究竟这句话的来源和实质是怎么一回事?不去考究,妄作判定。我们要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实事求是的把历史实际揭示出来,是真相大白,揭穿其险恶用心是他的伎俩无藏身之地。” 伯希和还将“爨种之南端“的“步头”视为“《蛮书》之贾勇步, 贾耽之古涌步”, 认为该地“置于今之临安( 建水)”、对此, 方先生以更加充分的资料和史实, 考辨了步头和贾勇步为二个不同的地名, 并据《新唐书》、《地理志》、《蛮书》所记道里情况, 参之《元史·地理志》、《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的相关记载, 考订步头为今云南元江, 贾勇步则为今之云南河口, 而“由安南城水行经峰州至贾勇步称峰州路, 自贾勇步陆行经通海至拓东城称通海城路, 又自贾勇步水行经步头,再陆行至安宁城称步头路”。进而阐释了“步头”之含义, 论述了步头在中国西南联系安南、文单国、昆仑国中的重要作用, 批驳了伯希和将贾

中国旅游地理(中职)

中国旅游地理 周红军 2013.9 中国旅游标志(1983年)

第一章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1、熟悉中国的疆域; 2、熟悉中国行政区划; 3、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学习内容; 4、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1、中国行政区划 2、旅游地理的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 课时安排:4学时 第一节中国行政区划 一、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1、划分原则: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2、三级行政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乡(镇) ?民族区域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同学们所在的省、县、乡各是哪里? 3、特别行政区(2个):一国两制 香港:原英占1997、7、1 澳门:原葡萄牙占1999、12、20 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部分 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行政区划歌 两湖广宁重河山 五江港澳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 内蒙台湾福吉安

3、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写出下列三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N0.1 吉林省、河北省、安徽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 ?N0. 2 甘肃省、湖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省 ?N0.3 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 船出长江口上海, 宝地贵州, 碧波万顷青海, 银河渡口天津, 双喜临门重庆 拼图游戏 第二节中国的疆域及特点 一、中国的疆域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南濒临太平洋,向西北绵延至亚洲大陆内部。 ?中国的陆地疆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南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纵跨约5500千米,从南到北分布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6个温度带。?我国的最北端:漠河 ?我国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二、特征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气候多样,但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其基本特征。 1、显著的季风特色:冬冷夏热,冬干夏雨。 2、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3、多样的气候类型。 (二)中国的地貌 山地: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形。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机密★开考前2016年12月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8个小题,每题3分,共计11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距太阳最近的四颗行星,读图完成1--2题 1、E代表的行星是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火星 2、M星是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A、质量过大 B、表面温度过高 C、太阳光照不足 D、体积过大 图2为贵州省云顶风力发电机组景观,读图完成3--4题 3、推动风力发电叶片转动的能量来自 A、月球引力 B、地球内部热能 C、太阳辐射能D燃烧煤炭 4、积极研发和推广风能发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体现的 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人地和谐 图3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读图完成5-6题 5、通常认为岩浆来源于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甲圈层,随深度增加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A、横波减小,纵波增加 B、横波增加,纵波增加 C、横波增加,纵波减小 D、横波减小,纵波减小 图4示意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完成7---8题 7、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2015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严重雾霾。雾霾能增强的辐射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2015年12月1日至3日我国北方某地天气记录。完成9---10题。 日期气温(℃)气压(hpa)风向风力(级)天气状况 12月1日10 1012 偏北1---2 晴转多云 12月2日-5 1032 偏北5---7 中雪 12月3日0 1024 偏北2---3 阴转晴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10、该地可能出现 A、低温冻害 B、持续干旱 C、暴雨洪灾 D、阴雨连绵 图5示意水循环过程,读图完成11---12题。 1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 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 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 被的根系吸收”。这段话涉及的圈层有 ①水圈②大气圈③生物圈④地壳 ⑤地幔⑥地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2、我国“南水北调”影响的环节主要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6示意(渝新欧)铁路。该铁路东起重庆,西至德国杜伊 斯堡,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读图完成 13---14题。 13、从杜伊斯堡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出现了从森 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14、与远洋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势有 A、速度快 B、运费低 C、运量大 D、投资 少 图7为喜马拉雅山某地不同时期景观。 15、导致图中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地震频繁 B、森林面积增加 C、登山活动频繁 D、全球气候变暖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详目

《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详目 册次种 次 书名及著录 1 1 高州府志: 十卷/ (明)曹志遇等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1册(1-149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刻本影印 2 雷州府志: 二十二卷/ (明)欧阳保等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1册(151-416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42年(甲寅1614)刻本影印 2 3 粤大记:三十二卷/ (明)郭棐纂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2册(545页)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间刻本影印 3 4 南宁府志: 十一卷/ (明)方瑜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3册(341-549页)据日本内文库藏明嘉靖43年(甲子1564)刻本影印 5 太平府志: 三卷/ (明)蔡迎恩,(明)甘东阳纂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影印本//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3册(159-340页)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5年(丁丑1577)刻本影印6 宾州志: 十四卷/ (明)郭棐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3册(1-157页)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15年(丁亥1587)刻本影印 4 7 严州府志: 二十五卷/ (明)杨守仁修; (明)徐楚纂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4册(563页)据日本德山毛利家藏明万历6年(戊寅1578)刻本影印 5 8 新修南昌府志: 三十卷/ (明)范涞修; (明)章潢纂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5册(640页)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16年(戊子1588)刻本影印 6 9 琼州府志: 十二卷/ (明)欧阳璨等修; (明)陈于宸等纂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6册(639页)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影印 7 10 福宁州志: 十七卷/ (明)殷之辂修; (明)朱梅等纂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7册(420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44年(丙辰1616)刻本影印 8 11 承天府志: 二十卷/ (明)孙文龙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8册(1-387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30年(壬寅1602)刻本影印 12 桃源县志: 二卷/ (明)郑天佐,(明)李徵纂修影印本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书目文献出版社编.--影印本.--北京:编者,1990.2.--第8册(389-485页)据日本尊经阁文库藏明万历4年(丙子1576)刻本影印

贵州省概况

贵州省情总结 第一章 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一、地理环境 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四川,重庆 + 云南——贵州——湖南 + 广西 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800-1500米 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

边缘地区。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92.5%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 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 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2901米 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 大娄山 + 乌蒙山——苗岭——武陵山 三、地理差异: 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在中国地大物博,同时也有许多的旅游景点,那么在中国旅游都有哪些地理常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1、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山西)、峨眉山(四川)、九华山(安徽)、普陀山(浙江) 2、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它们各具特色,向以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恒山之幽、嵩山之峻、衡山之秀而闻名于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赞叹。 4、岩溶地貌在国际上通常称之为喀斯特地貌。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由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 5、广西桂林到阳朔漓江两岸是世界上规模做大,风景优美的岩溶景区,向有“甲天下”之誉。 7、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8、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 9、我国五大淡水湖:潘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巢湖(安徽)、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错湖。

10、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四川)、灵渠(广西)、京杭大运河(北京——杭州)、坎儿井(新疆)。 11、我国最著名的三大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岗石窟。 12、我国的三大古建筑群: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庙。 13、少数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三月街(白族)、火把节(白、彝、哈尼族等)、歌圩节(壮族)、请祖节(畲族)、芦笙节(苗族)、雪顿节(藏族)。 14、伊斯兰教的三大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15、我国的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安阳。 16、我国四大名绣:苏州的苏绣、长沙的湘绣、成都的蜀绣、佛山的粤绣。 17、三大名锦: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杭州和苏州的宋锦。 18、三大传统手工艺品:景德镇的瓷器、北京景泰蓝、福州脱胎漆器。 19、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江苏宜兴有“陶都”之称。 20、黄果树瀑布群:位于贵州,是我国最大的瀑布群;壶口瀑布:位于九曲黄河之中,它是我国水流量最大的瀑布;诺日朗瀑布:瀑面宽140余米,是我国瀑布最宽的瀑布。 21、历史上称为“天下第一泉”的四大名泉是:江苏镇江中冷

贵州地理题目

贵州地理题目 一、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19-20页)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贵州地势可分为三级阶梯: 西部大方、织金、普安等地以西,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东部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是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中间广大地区为第二级阶梯。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黎平水河口出省处,海拔148米。 地貌区域差异: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势东高西低。沟岩发育、水网密集,地表分割破碎,山地和丘陵地貌显著。适宜发展农业,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势南高北低。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有零星分布。适宜发展林业,但河水和地下水较难利用。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镇宁、惠水以北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又从中部向南、北倾斜。以山原丘陵洼地和山原丘陵盆地为主。是贵州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中、低山河谷为主。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林木。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包括普安以南,望漠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貌以丘陵盆地和峰丛横谷为主,有部分中低山河谷和峰丛山地,岩溶湖分布较多。适宜农、林、牧业发展,南部河谷区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经济作物。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是全省最高地,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是典型的山原山地地貌。这里林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水土流失严重。 二、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与特点是什么?(127-130页)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二、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 四、科教兴农成效卓著。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六、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4、阐述贵州林业近年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良好态势。(149-150页)①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按照国家林业"六大工程"部署,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林业工程,1998~2002年完成营造林面积255万公顷,其中工程人工造林71.6万公顷,实现了以社会造林向工程造林为主的转变。②林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多种林业生产,把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推行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名优经济林、竹林和速生丰产林。1998~2002年,营造经济林27.1公顷,营造用材林38.5公顷。人造板生产也初具规模,生产能力达10万立方米。2002年林业总产值达到36.02亿元。③林业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防治率达75%;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显著,全省保护面积达80万公顷;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已建县级以上林木种苗站23个;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逐步完善,科技贡献率达27%;林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也不断加强。 ④国家林业局对贵州贵州林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林业局将贵州作为全国唯一

我眼中的贵州

我眼中的贵州 贵州是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极有发展前途。在贵州,每年有类型不同大小各异的民族节日重删除次;许多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物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具一格,它与外界有着独特的交流渠道。在贵州的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中,大多是贵州独有的,如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民族建筑、众多的风物特产、可口的美食餐饮、历史名人文化、贵州龙文化、苗侗原生态文化、沙滩文化、阳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并与独特的喀斯特风光构建起贵州旅游文化的灵魂,使贵州的山山水水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成为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资源。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贵州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过去,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外各方面人士来贵州各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的逐年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所认识。侗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动;苗族的木鼓舞从大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风格被称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功能被称为“无字的史书”;六枝梭嘎苗族社区因其文化独特并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被国际戏剧界称作“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傩戏等,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以风情浓郁内涵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贵州高原山区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内,各民族承袭着自己的传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它们之间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独立,每一种文化经验和智慧以及信息库藏都是其它文化无法完全替代的。这一切都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借助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及其群众快速脱贫致富。与“信贷扶贫”、“民政扶贫”等其它扶贫方式相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扶贫方式。它有其理论依据:从旅游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旅游资源;作为高度关联的经济型产业,能够带动市场需求,树立地区整体形象,带动物流、财流、信息流及新观念流,从而带动相关部门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富裕劳动力问题。此外,作为窗口性行业,通过发展旅游业可加强与外界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招商引资。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这一命题不是人为的,而是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旅游扶贫纳人重要的工作议程,明确提出“加强对资源条件和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旅游业带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发展旅游业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可以相信,旅游扶贫在缩小东西部差距、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旅游地理 期末论文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一、贵州省之概要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加之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使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结构复杂多样、丰富多彩省份,它拥有奇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宜人的气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遵义纪念馆;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形成贵州旅游资源组合的丰富多样性。 (一)自然景观 1、地文景观之岩溶地貌 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以石灰石岩积岩为主要地貌特点的贵州省,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是构成贵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岩溶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高品位景观,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 岩溶博物馆——织金洞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乾宏洞”、“织金天宫”,位于贵州织金县城东北面二十三公里官寨乡东街口距贵阳150公里。织金洞规模宏大,景色壮观,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它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堪称世界奇观。它的长度,已探明的为13.5公里,为世界最长的溶洞。洞里的各种钟乳石、石笋、石帘,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还有间歇水塘、地下湖

贵州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贵州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地貌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蜓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高程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公里,占

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土地资源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5247公顷。其中,农用地1525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58%;建设用地5518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3%;未利用土地18114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8%。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7年全省各类土地面积与2006年相比:农用地面积减少16896公顷,减少0.1%;建设用地面积增加5126公顷,增加0.9%;

遵义近3年地方志

遵义市方志办2010年总结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市地方志办公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和“践行宗旨教育”活动为引领,坚持依法、科学、民主修志,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整体推进,全面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2010年遵义市地方志办公室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荣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县、区(市)志编纂工作推进情况 1. 落实工作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召开全市地方志主任会议,通报、总结2009年地方志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县、区(市)志编纂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安排部署2010年全市地方志工作任务;制定《县、区(市)地方志工作考核办法》,开展2010年县、区(市)地方志工作总结、考核、评比工作。 2. 深入基层调研,搞好工作衔接。为加强县志编纂指导工作,安排本办业务人员每人联系2个县、区(市),跟踪、检查、指导志稿编纂情况以及评审、验收、修改情况。2010年,地方志机构在县、区(市)政府机构改革中,形成档案局、方志办、党史办三合一或档案局、方志办二合一的机构状况,为使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工作不停,市方志办及时安排相关人员与14个县、区(市)新班子成员进行工作衔接,提出工作要求,确保地方志工作不受机改影响。 3. 加强业务指导,严把志书质量关。加强对县、区(市)志分纂、

总纂、评审、验收工作的指导,分别于5月、9月、11月、12月成功召开《正安县志》、《湄潭县志》、《绥阳县志》、《汇川区志》市级评稿会;参与终审验收工作,使《正安县志》、《凤冈县志》、《道真县志》顺利通过省地方志办公室终审验收,并进入印刷出版程序。严把县、区(市)乡镇志和部门志质量关,协助完成《仁怀市教育志》、《遵义县沙湾镇志》、《遵义县审判志》、《遵义县检察志》、《遵义县广播电视志》、《遵义县粮食志》、《汇川区高坪镇志》、《汇川区泗渡镇志》、《汇川区高桥镇志》、《红花岗区粮食志》、《习水县教育志》《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等12部志稿的评审验收工作;协助完成《遵义县交通志》、《红花岗区南关镇志》、《务川自治县纪检监察志》、《正安州志点校合集》等5部志稿的印刷出版工作。 4. 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作整体推进。在座谈调研、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市编委会向工作相对滞后的习水县、桐梓县下发督查通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工作要求,推动两县工作步入正轨。针对仁怀市地方志工作出现滞后的情况,与仁怀市志办及编辑部人员进行座谈,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工作要求,确保地方志工作整体推进。 二、《遵义市志》编纂工作推进情况 1. 认真做好部门志及资料长编验收工作。按照联系人指导初审、单位交叉复审、主编副主编终审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共审查验收24个单位的部门志稿和资料长编;对进度缓慢的部门,采取联系人上门指导、两办下发通知督查的办法,使大部分单位于12月底基本完成资料长编编纂任务。 2. 加强方志业务培训和理论研究。5月,组织县、区(市)志办主任、县志主编参加“全国市县地方志编纂业务主任、主编岗位培训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旅游地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是分布于广阔地理环境中的一种新型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高级消费形式,是人们以旅行游览、观光购物、交流文化、体育锻炼、考察研究、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的异地暂时居留的社会现象。 2、旅游资源: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休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4、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它可分为外营力作用和内营力作用。 5、外营力作用:是地球以外的能,其中主要的是太阳辐射热能所引起的。主要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6、内营力作用:是由来自地球内部能的影响而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7、地震:在地应力作用下,地壳岩层发生形变一般比较缓慢,当地应力超过某处岩层强度时,那里的岩层就会突然破裂或断裂错动,同时将受力时积聚起来的巨大能量骤然释放出来,并以纵波和横波形式地震波向各个方向传播,当传到地面时,地面便会发生震动,就是所谓的地震。 8、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 9、水体旅游资源: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参与的各种水体及水文现象,我们都可视为水体旅游资源。 10、构造瀑布:是由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断层所形成的瀑布。 11、生物旅游资源:属于旅游观赏对象的部分动植物,因而具有香化,美化环境的功能和具有观赏,科研价值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而成为旅游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寓意美: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对某些植物形成了公认的相当明确的寓意,这些寓意深刻的观赏性植物能寄托相应的思想情感。 13、历史古迹:就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活动遗址,遗迹,遗物,遗风等。 14、古代建筑:是古代人民运用建筑技术和艺术营造的生活生产场所,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意识,是人类文化的物质结晶和凝聚。 15、历史文物:不叫文化遗物,是指人类社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的,能反映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存至今的历史遗存物。 16、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渊源于中国的鬼神思想和流行的巫术、求仙方术和黄老思想。 17、宗教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象,它不仅能满足旅游者的求知、求美、求奇的旅游动

贵州省毕节市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省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省泸州市。全市总面积近2.69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25%。其中七星关区位于地区中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处,面积3412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12.7%;大方县位于地区中部,乌江支流六冲河北岸,面积3502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13.5%;黔西县位于地区东部,地处鸭池河之西,面积2554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9.5%;金沙县位于地区东北部,隔赤水河与四川省古蔺县相望,面积2524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9.39%;织金县位于地区东南部,乌江上游三岔河与乌江支流六冲河之间,面积2868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10.68%;纳雍县位于地区中南部,地处滇东高原与黔中山原的过渡地带,面积2448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9.12%;威宁县位于地区西部,地处滇东高原东延部分,面积6296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23.5%;赫章县位于地区西部,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原的过渡斜坡地带,面积3245平方公里,占全地区面积的12.09%。 [地质地貌] 地层出露较齐全,从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的第四系地层均有分布。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交错发育。岩溶地貌形态多样,在市内分布次序为:东部峰林、谷地、峰丛、缓丘、洼地蛔>中部峰丛、槽谷、丘陵洼地+西部高原、岩溶、缓丘、盆地。境内出露的岩石以沉积岩为主,面积2.4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2.81%;岩浆岩较少,约0.1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19%。沉积岩中以碳酸盐岩类居多,占总面积的62.2%,煤系砂页岩占15.6%,紫色砂页岩和紫红色砂泥岩占12.9%,泥质岩类占2.1%。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山峦重叠,河流纵横,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平坝、峰丛、槽谷、洼地、岩溶湖等交错其间。境内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处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与威宁县交界的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位于金沙县与仁怀县、四川省古蔺

关于1的知识

关于1的知识 海内第一山浙江普陀山 南天一柱广西桂林独秀峰 天下第一关河北山海关(也称万里长城第一关)天下第一泉山东济南趵突泉 天下第一瀑浙江雁汤山大龙湫 天下第一石浙江普陀山盘陀石 天下第一峰浙江缙云鼎湖峰 天下第一碑陕西华山铭残字碑 天下第一村吉林和龙县大洞村 天下第一松安徽九华山凤凰松 天下第一洞湖南冷水江市波月洞 天下第一佛四川乐山大佛 天下第一龙山西襄汾县陶寺发掘出的陶寺龙 天下第一荔广西桂平丁香荔枝 天下第一鲜江苏吕四文蛤 天下第一菜江南传统名菜“虾仁锅巴” 天下第一香兰花 人间第一香茉莉 迎春第一枝梅花 海门第一关安徽宿松县小孤山 岭南第一关位于赣南、粤北的梅岭上的梅关

西南第一山云南狮山 江南第一山江苏无锡惠山 京东第一山天津盘山 淮东第一观江苏扬洲大明寺 鹭江第一峰鼓浪屿日光岩 千山第一峰西沟仙人台 黄山第一处玉屏峰 上海第一景外滩 天下第一江山江苏镇江北固山 天下第一奇山安徽黄山 天下第一奇石福建东山岛上的铜山风动石 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石林 天下第一福地陕西终南山楼观点 天下第一名刹河南嵩山少林寺 天下第一古刹河南咯阳白马寺 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 天下第一名塑山东泰山灵岩寺泥塑罗汉 天下第一洞天河南济源县西北王屋山 天下第一纪游明末徐弘祖著的《徐霞客游记》天下第一长联云南昆明大观楼门长联 中原第一名山河南中岳嵩山

福建第一名山武夷山 金陵第一名胜江苏墒京莫愁湖 万里长江第一坝湖北省的葛洲坝 万里长江第一桥湖北省的武汉长江大桥奇险天下第一山陕西华山 桂林城南第一景桂林南溪山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 世界第一大海南太平洋的珊瑚海 世界第一大岛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世界第一名山喜马拉雅山 世界第一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第一深湖亚洲的贝加尔湖 世界第一大半岛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世界第一大群岛亚洲的马来群岛 世界第一大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世界第一平平原亚洲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第一大沙漠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克罗拉多峡谷世界第一大大陆亚欧大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