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浆乳方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浆乳方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浆乳方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浆乳方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本文以近年发表的文献资料为依托,从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三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状况进行了综述。 标签: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疗法;综述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学称为粉刺性乳痈。临床特点是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炎症反应较轻等。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经过数多年探索,中医药内外合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现将近年中医药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 内治 方秀兰[1]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该病证发病的主要病机,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其发病的基本条件,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应泄肝清胃。用此法治疗35例患者,6周内治愈29例,好转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1%。楼丽华[2]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中青年妇女,肿块大多皮色不变、漫肿、疼痛,故认为是寒痰凝结之证,应采用温阳散结的方法。她在1982~1995年间对5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运用温阳散结法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2%。卞卫和等[3]认为本病属阴证,病位在乳腺,与肝胃有关。主张以温阳化痰、活血消肿为治。伴有热毒征象者,可适当加入清热解毒之品。方以阳和汤加减,疗效满意。方秀兰[4]认为木郁土壅、肝郁胃热是主要的发病机制,而乳头凹陷、肝络失于通畅是发病的基本条件。故用泄肝清胃通络散结法。药用柴胡、牡丹皮、桃仁、穿山甲、王不留行、橘络、黄连等。红肿热痛甚者加野菊花、白花蛇舌草;乳头溢血去桃仁、王不留行,加黄芩炭、生地榆;乳头溢乳如水样加薏苡仁、茯苓;后期肿块不消者去黄连,加莪术、夏枯草、生牡蛎,脓肿破溃不愈或有瘘管者,去路路通、桃仁、王不留行,加黄芪、当归。陈英[5]治用阳和汤加减,药用炙麻黄、王不留行、鹿角片、熟地黄、白芥子、炮姜炭、路路通、当归、赤芍。局部皮肤潮红者加半枝莲、蒲公英;肿块较硬者加昆布、煅瓦楞子、炙穿山甲、皂角刺。陆炯[6]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病机多为肝气郁结,痰瘀交阻,结聚成块,郁久化热,蒸酿肉腐而成局部红肿,破溃流脓,乳管及创口可排出豆渣样物,辨证当属痰,故在治疗上应以清热活血为主,辅以化痰。16例患者口服清热活血剂,脓成未熟加生黄芪、炮穿山甲、皂角刺;溃疡日久,肉芽苍白加党参、炙黄芪。结果治愈12例(75.0%),好转3例(18.8%),未愈1例(6.2%)。 2 外治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5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12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性疾病,归属于中医粉刺性乳痈范畴。 (1)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女性。单侧乳房发病多见,也可双侧发病。大多伴有先天性乳头全部或部分凹陷,并有白色带臭味的粉渣样分泌物。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分溢液期、肿块期、化脓期、瘘管期。初起肿块位于乳晕部,常可发生红肿疼痛,约7~10天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杂粉渣样物质,久不收口。或反复红肿溃破,形成瘘管,常与输乳孔相通。若反复发作,可形成疤痕,残留僵块,乳头凹陷更明显。红肿化脓时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程度一般较轻。 (2)辅助检查 ①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例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增高。 ②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B超在病灶处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内见增强光点,如有多处低回声可互相连通。 ③病理学检查:乳腺病理学检查可见多种细胞混杂,以浆细胞为多,还有其他炎性细胞。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乳腺结核和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的基础上做出诊断。 (1)临床表现: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成年女性。该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和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其中乳腺肿块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终末期脓肿破溃可形成乳腺瘘管、窦道或者溃疡,经久不愈。 (2)辅助检查 ①推荐检查项目 对所有疑似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乳腺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2018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住院患者。 一、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粉刺性乳痈病(TCD编码:BWR110) 西医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ICD编码:N61.X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12年,ZYYH/T177-202-2012)。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年)。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7版)。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常见证候: 肝经郁热证 余毒未清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7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 2.本病病程过长或发作频繁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重视乳腺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乳腺超声;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催乳素、传染性疾病筛查;C-反应蛋白;心电图;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乳腺X线、乳腺核磁、乳管镜、血脂、电解质、血沉、甲状腺功能等。 (八)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经郁热证:疏肝清热,和营消肿。 (2)余毒未清证:扶正托毒。 2.特色疗法 (1)切开法 (2)乳头矫形法 (3)拖线法 (4)药捻引流 (5)纱条引流 (6)冲洗法 (7)生肌法 (8)垫棉绑缚法 (9)穿刺抽脓法 (10)刺络拔罐法 3.其他中医特色疗法(1)中药贴敷 (2)穴位贴敷 (3)中药离子导入 4.西医治疗 参考《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年) (1)手术治疗 (2)西药治疗 5.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肿块较前缩小,病情稳定,全身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没有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4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采用中医外治法的疗效分析

4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采用中医外治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采用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的疗效,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45例患有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通过中医外治法治疗,观察此法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结果:治愈18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无效率为6.67%。复发5例,复发率为11.11%,平均治疗时间为26d。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使治疗时间大大缩短,不仅减少其痛苦,治愈率也比较高,此治疗方法应加以推广。 标签: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外治法 浆细胞性乳腺炎,根据乳腺导管的扩张及浆细胞的浸润为病变前提的、非细菌性的感染的乳腺疾病,其临床表现:非周期性的乳晕出现肿块或出现脓肿、乳头溢液及瘘管的形成等特征,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的4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我国中医诊断中有关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分析,45例患者均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年龄22~75岁,平均38岁。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术后通过病理证实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方法如下。 1.2.1器械及药品一次性注射器、电火针、带孔探针、银质球头探针、利多卡因、土黄连液、提脓药捻、不锈钢硬刮匙、药线、金黄散水蜜、棉捻、苏子、白芥子、吴茱萸、莱菔子。 1.2.2外治法对于乳房局部出现肿块或伴有疼痛的患者,术前给予青黛散或者金黄散进行消肿;当患者皮肤为暗红时,采取乳痈扩创手术治疗,进行皮肤、皮下组织的缝合。此外对于手术过程中伴有乳头溢液患者应先用探针插入乳孔,并从切口部位穿出,进而切开,将导管管壁修剪或者切除,最后进行乳头的缝合;患者出现乳头凹陷时,行乳头矫形手术,患者于术后乳房空腔出现较大情况时,采用垫棉法有效促使新肉与空腔的皮肤进行粘合。 1.2.3外治方法的操作给予患者定好体位,采用半卧位、平卧位及侧卧位任一种体位均可,不应在乳晕处进行穿刺而应尽量避开乳晕。确定好进针的方向与深度,进行常规消毒,对进针的皮肤与针道部位进行麻醉。正确进针,用电火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的进展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药治疗的进展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逐渐步入了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与 之相伴的是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浆细胞乳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中 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中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临床治疗以中药辨证内服、外用,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通过对近10年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本 文对浆细胞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浆细胞乳腺炎;中医药;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005-0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erapy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Wei L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Guangxi 530001,China; Liu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Liuzhou, Guangxi 5450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have gradually entered a fast-paced modern society, accompanied by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related diseases, plasma cell mastitis is one of the diseases, which is called "acne carbunc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is disease is remarkabl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is based on the dialectic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kno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ation therapy is the main metho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through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the literature in the past 10 years. 【Key words】Plasma cell mast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view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是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临 床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晕下可触及肿块、乳晕旁常有脓肿及瘘管,是临床 常见病,多发病[1-3]。西医常常选择手术治疗[4],患者难以接受,中医治疗该病,疗效肯定,近年来,逐渐受到患者青睐。本文整理近10年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 乳腺炎的文献报道,现综述如下。 1.中药内服 裴伟杰[5]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47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经临床观察得出: 采用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能够促进乳汁恢复排泄,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效果显著。郎玲[6]采用中药分期辨证治疗和情志护理治疗111例浆细胞 性乳腺炎,结果发现:在传统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分期辨证治疗结合情 志护理浆细胞性乳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病症和情绪的不稳定情况,临床疗 效好且复发率低。贺芳草[7]对4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中药辩证结合护理 措施对其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其能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同时缩短了其治疗时间,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周荣清[8]研究发现中药 结合乳管镜介入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显著。芦英[9]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配以 中药分期辨证结合中医护理治疗4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结果发现:手术配以中 药分期辨证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 2.中医外治 冯福盈[10]对温针组30例与西药组30例进行对照,结果证实,经治疗3个

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40例 目的: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所接收的浆细胞性乳腺癌患者40例,依照盲选法,分成A组20例,使用西医治疗,行局部脓肿穿刺引流冲洗或手术治疗。B组20例,在A组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行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为95.00%,其中显效11例,有效8例,A组总有效为75.00%,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标签:浆细胞性乳腺炎;中西医结合;冲洗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粉刺性乳痈,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性乳腺化脓性疾病。据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多发生在30~45岁非哺乳期妇女或绝经期的妇女,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以全身炎症反应较轻为特点。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浆细胞乳腺炎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均为女性。年龄26~52岁,平均40岁。未婚2例,已婚38例并有生育史。单侧发病39例,其中左侧22例,右侧17例,双侧乳房同时发病1例。病程10天~5年,平均9个月。按1:1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程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脓肿已经形成者,在B超定位下行脓肿穿刺引流,并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术后加压包扎,根据病情可反复进行。有肿块者切除肿块,尤其是输乳管的切除是手术关键,治疗要点是手术切除肿块及周围扩张的病变导管或周围部分腺体,乳头凹陷者,同时行乳头整形术。并使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B组在A 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协助治疗:采用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方剂:柴胡10g、陈皮10g、银花30g、蒲公英30g、瓜蒌5g、白花蛇舌草30g、生山楂10g、虎杖30g、丹参15g。乳头溢液呈血性者加茜草炭9g、生地榆9g、仙鹤草30g;溢液呈水样者加薏苡仁15g、泽泻9g;肿块日久不消加三棱、莪术各10g;脓肿破溃不愈或有瘘管者加黄芪、当归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月经期量多者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