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头部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头部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头部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神经外科三病区健康教育宣传栏头部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1、引流管固定于床边,不可抬高引流管袋以防引流液逆流入颅内引起感染。不可随意太高或降低床头。

2、适当限制头部活动,翻身及进行各种护理时避免牵拉。

3、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折角或脱出。

4、烦躁病人,应适当约束四肢、防止拔管。

5、移动病人时,必须先夹闭引流管,随后记得放管。

腹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主动选择腹腔镜手术,因为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有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我院2004年6月~2005年4月成功实施260例腹腔镜手术,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在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利于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临床应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中,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8.6岁;手术时间25~105min,平均6 2.5min;二氧化碳用量12~75L,平均41L;术后禁食时间均为6h,6h后普通饮食,并下床活动;其余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251例,全身麻醉9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设定值均为14mmHg;术中止血彻底,均无明显渗血。术后抗生素一般选择青霉素或环丙沙星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 1.2 方法我院开展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下异位妊娠开窗取胚术等。手术结束时,从下腹5mm穿刺孔置入腹腔引流管1根(专用腹腔引流管或输液器管),腹腔镜直视下将引流管一端置入道格拉斯隐窝引流,引流管外端接引流袋,腹壁丝线固定,置管24h,观察无异常出血后拔出引流管。然后拔除腹腔镜及套管,排出腹腔内气体,并压迫腹部促进腹腔内气体的排出,而且腹部压迫动作可防止室内空气进腹引起术后肩痛[1]。 2 结果 (1)放置引流管后通过观察,引流管均保持通畅,未发现引流管被腹腔内容物堵塞的情况。(2)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为淡血色,多为腹腔冲洗液,宫外孕出血多的患者常常为浓血色,考虑为腹腔积血残留。(3)24h引流量约为50~500ml,平均为106ml,宫外孕患者引流量平均约158ml。(4)根据引流液的数量及颜色可以判断腹腔内有无活动性出血,26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手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5)患者术后腹胀、肩痛、皮下气肿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6)还观察到腹腔镜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后,对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刀口愈合情况均无明显影响,与未放置引流管的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3.1 腹腔镜的应用腹腔镜是一种不需剖腹而能对盆腹腔器官解剖和病变进行直视检查以明确诊断的方法。腹腔镜诊断由于气腹和照明良好,能充分暴露盆腔和看清盆腔器官。而且,腹腔镜具4~6倍的放大作用,能发现盆腔微小病灶。由于在诊断性腹腔镜的同时能开展许多手术,替代了大部分剖腹手术。目前腹腔镜诊断和手术已成为妇科疾病常用的辅助诊断措施和手术方式[2]。腹腔镜在妇科临床的应用已得到共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腔镜医生的诊断和手术水平不断提高。腹腔镜因具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突出优点而明显优越于传统开腹手术,也得到患者的认可。为了充分体现这一优点,提高手术质量、缩短

普通引流管护理操作

普通引流管护理操作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普通引流管护理操作 一、目的: 1.引流液气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液)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感染因素,促进愈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检查方法:询问、观察、检查记录。 二、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层:〖治疗盘:血管钳一把、一次性引流袋一只、消毒弯盘两只一底一盖(内置纱布1块、镊子1把)无菌碘伏、棉签、洗手液〗下层:污桶 1(感染性医疗废物桶) 三、操作步骤: 1.操作准备 ●环境准备、自身准备、衣、帽、工作服穿戴整齐,指甲已修剪,七步法规范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回治疗车前口述: 用消毒液擦治疗车、治疗盘 检查所有一次性用物的名称、规格、质量、有效期、有无漏气,并口述。(引流袋、棉签、碘伏) 2.评估 ●推车至床尾→核对床号、姓名:口述:×床、×××

●推车至床旁→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姓×,你可以叫×护士,我核对一下,请问你几床叫什么名字,噢!那我看一下你的腕带,(×床、 ×××),现在要给您换一下引流袋,请您配合我一下好吗谢谢! 3.安置病人体位 低半卧位或平卧位:阿姨,现在感觉怎么样,您这样躺着舒服吗(嘱附:把手臂放在胸前)。 4.检查伤口,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阿姨,让我看一下你的伤口敷料)检查无渗血、渗液,敷料干燥。给病人整理被子,注意保暖。 5.再次检查引流袋外包装,打开取出后,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 ● 关下面开关拧紧。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将引流袋挂于床沿,引流管塞于床垫下。再将引流袋外包装翻出内面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6.更换引流袋 ● 挤压引流管:由近及远挤压引流管,(从近端挤压到与引流袋接口处,最后左手挤捏住不要松手),右手拿血管钳,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尾端上3— 6cm。 ● 再次检查碘伏,棉签。碘伏瓶开盖悬松,取3根棉签,左手拿盖,右手蘸取碘伏消毒液,左手盖碘伏瓶盖子,棉签垂直向下,不能倒转,放于弯盘内。避免跨越。 ● 左手拿引流管,右手拿棉签,垂直向下拿过来,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形消毒一圈,然后向接口以上纵形消毒扔棉签入治疗车下层垃圾桶,避开无菌区,避免跨越。右手取第2根棉签,垂直向下,左手拿着引流管

常见腹腔引流管的分类应用和术后管理

常见腹腔引流管的分类应用和术后管理 发表时间:2015-02-03T16:58:59.99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刘瑜金鑫 [导读] 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进行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和管理随着监测和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肝切除术的病死率很低,有症状的积液也容易处理 刘瑜金鑫(四川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100) 【中图分类号】R6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腹腔引流是腹部外科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正确地选择和合理应用引流对外科医生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腹腔引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如果引流使用不当也可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1]。因素,腹腔引流仍是应用得最广泛而争议最多的技术之一[2]。腹腔引流管是治疗腹部疾患和防治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3]。临床上因引流管管理不当带来的并发症,并非鲜有报道。这些并发症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治疗负担,而且对患者及其家属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根据目的不同,腹腔引流分为治疗性引流和预防性引流,根据原理不同可分为主动引流和被动引流;根据方式不同可分为开放式引流和封闭式引流;常见引流管分为腹膜腔内引流管和腹部空腔脏器引流管,根据材料可分为乳胶管和硅胶管。 一.常用腹膜腔引流管的分类、应用及管理(一)烟卷引流1.适应证:烟卷引流是过去最常用的一种腹腔引流术,是一种开放式引流方式,利用虹吸作用和腹内外压力差达到引流目的。适用于引流液量不多时。其缺点是增加了伤口感染的概率。2.应用及管理:(1)置烟卷后1~2天内引流液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2)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3)引流条在皮外至少留2~3cm,并用别针固定。 (4)一般在术后3天左右拨除。(5)超过3天往往引流不畅,如需引流需更换胶管引流。 (二)胶管引流1.适应证:适应于引流深部创面,如肝叶切除术后,胆囊切除术后,甲状腺术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等,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创面引流方式。2.应用及管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2)外接无菌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盒。 (3)注意引流液量及性质。(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滑脱。(4)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短者2~3天,长者可达数月。 (三)双套管负压引流1.适应证:适应于引流量多,需长时间持续吸引的伤口和胃肠道瘘,一般内管接负压吸引,外管为通气管。2.应用及管理:(1)通气管需空气净化过滤。(2)保持引流管通畅。(3)应选择质地软,激性小的引流管,术中放置时应远离吻合口,不要压迫肠管,否则易引起肠瘘(4)压力不应过大,否则易造成组织出血或被大网膜堵塞。 二、常用腹腔内引流管的分类、应用和管理1.T管:T管为乳胶管,因刺激性强,在较短时间内被大网膜包裹,形成窦道[2,4]。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有引流胆汁支撑胆管及胆道减压作用。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缝线牢固固定在腹壁上,防滑脱。应用和管理:(1)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术后1~2天内,由于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引流量也少,第3天肝分泌功能恢复,引流量渐增多,可达到400~1000ml,持续2~3天后渐减少,若长期不减少,则考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可能。(2)如有胆道出血,可局部经T管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溶液(盐水100ml内加去甲肾上腺素— 213—8mg),注入后夹管半小时或注入其他止血药物如凝血酶、1%双氧水等。(3)T管阻塞的常见原因为结石、蛔虫、血块及坏死组织等,可用抗菌素生理盐水冲洗,但压力不宜过在大。(4)拨管时间:术后2周左右,对于复杂胆道手术,可留置1~3月或更长时间。(5)拨管指征:夹管试验,持续夹管24~48小时(无腹痛、腹胀,无寒战、发热,无黄疸)无不适可拨管。有条件者应常规行T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证实胆总管通畅后再拨管。(6)T管的识别:T管上有字如(24),大多数情况下内有大量胆汁。(7)T管滑脱的处理:术后1~2天滑脱需再次手术重新置管;术后3~4天滑脱,试行插入导尿管,若不成功需再次手术置管;术后5~6天以后滑脱者可插入导尿管,一般都能顺利插入。所有插入导尿管者都需密切观察腹部有无腹膜炎。2.U管:U管一般选用硅胶管制成,硅胶管以其柔软而几乎无刺激性,成为最合适的材料,因其不易被组织包裹、堵塞,引流时间长[2,4]。用于需要长时间地放置胆道引流的疾病,如高位胆管狭窄、肝门部胆管癌等。根据需要可作一侧、双侧或多个肝胆管的置管。管径根据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选择能容纳的最粗的管径。U管在病变的上下方各剪一侧孔作引流,一端通过肝实质引出体表,另一端通过空肠盲端或肠袢引出。U管的管理:(1)持续灌洗负压吸引,手术当日即可开始U管的持续灌洗负压吸引,以减少手术处及吻合口的胆汁渗漏。(2)位置调整,如引流不畅,可适当调整U管位置,直至胆汁流出。(3)换管,一般间隔3个月左右,需要更换。(4)置管时间:视病情而定,恶性肿瘤往往是终身的,良性狭窄一般为一年左右,不超过2年。3.其他:其他如导尿管等在需要时也可作为引流管使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有穿孔危险而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胆囊切除手术,或胆囊与周围粘连严重无法切除者,通常用蕈状导尿管从胆囊底部置入胆囊内,膨大的头可防止滑脱。 其术后管理和T管相同。拨管时间在术后2周左右,也可保留到再次做胆囊切除术时。 三、常见腹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管理(一)腹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临床工作中,根据放置引流管的目的,一般分为治疗性和预防性引流管[5]。1.治疗性引流管:治疗性引流的指征明确,包括腹腔有积液、积血、积脓、积气、坏死组织、异物或瘘[1]。其主要适应证有:(1)感染性疾病如肝脓肿、阑尾周围脓肿及腹腔、盆腔脓肿,放置单腔或双腔的引流管,可使脓液得到充分引流,使感染迅速得到控制;(2)肝胆疾病,手术放置T形胆道引流管;(3)胃肠道疾患,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的胃肠造口管[5]。2.预防性引流管:预防性引流是以监测为目的,用来观察腹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或胃、肠、胆道和胰漏的发生,因其并不容易早期预测外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潜在风险,也是临床中争议的热点[1]。预防性引流管常应用于:腹部大手术如肝切除术,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术放置膈下、腹腔或盆腔引流、腹部严重创伤、感染等术后放置的引流管;其目的是防止腹腔积液,减少腹腔感染的发生,同时可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如活动性出血、胆漏、肠漏、腹腔感染等,便于早期处理[5]。 (二)常见引流管放置术后并发症腹腔引流已经成为腹部外科的重要治疗和预防手段,但若使用不当,也可带来严重的并发症。(1)消化道瘘:腹腔引流管直接接触吻合部位或缝合部位刺激可引起消化道瘘。(2)肠粘连:腹腔引流管作为异物刺激肠道和腹腔而致肠粘连。(3)引流管脱出或落入腹腔:多与腹腔引流管腹壁固定不牢和病人改变体位有关。(4)腹腔感染:细菌沿腹壁引流戳孔或腹腔引流管进入腹腔引起感染。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在单纯脾切除和胆囊切除,甚至择期的结肠切除术后,都不必常规放置引流,以降低术后腹腔感染率。(5)其他:一些因引流管放置不当所致的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肠梗阻、腹壁切口疝等。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正确把握引流管应用指征,减少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其次,正确放置引流管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临床上各种引流管的使用及处理

1、导尿管 种类:普通橡胶导尿管、气囊导尿管 导尿适应症: ①急性尿潴留。 ②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情况、 ③大型手术中防止膀胱过度充盈,且利于观察尿量。 ④盆腔或会阴部手术。 ⑤尿道或膀胱损伤。 ⑥测量残余尿量,无菌法取尿标本、 导尿管使用方法: 普通导尿管常规用胶布固定,男性宽大部分固定于导尿管上,三条胶布狭窄部分固定于阴茎上。女性宽大部分贴于阴阜,中间胶布条环绕粘贴在导尿管上,两边两条分别绕导尿管一周再固定于会阴部及两大腿。气囊导尿管置入膀胱后按说明注入10ml,20ml,30ml灭菌生理盐水于气囊,使气囊鼓起,致滑出。 导尿管得管理: ①导尿管尾端应接无菌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以减少逆行感染得机会。 ②更换导尿管,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插入或拨除导尿管时应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导尿管需7~10日更换一次、 ③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1~2次,常用新洁尔灭棉球清洗、 ④长期留置导尿管时,需定期冲洗膀胱,冲洗液常为庆大霉素溶液或1/5000得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分开放式与密闭式,密闭冲洗时,每次滴入250ml,滴速40~60滴/分。 ⑤拨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内得液体抽尽,使气囊塌陷后再拨。 ⑥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留置得导尿管一般予以夹闭,每3~4小时定时开放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 2、胃肠减压管 种类:胃肠减压管可分为短管(普通胃管)与长管(米-阿氏管长 300~330cm), 后者置管困难,临床少用。一般由橡胶或硅胶制成、 适应症:肠梗阻、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腹部手术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 胃肠减压管得使用方法: ①成人插入胃管得长度约50cm左右,相当于病人前额发际至剑突得长度。

谈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doc 12页)

一心胸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11、胸外科手术病人,除消化道手术外,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 胀等胃肠道情况,可喝水,术后第一天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亦可随病 人喜爱选择饮食。如病人进食量不足,报告医生。 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一、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二、有效体位,鼓励病人进行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 复张。 三、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折曲、阻塞。 四、妥善固定。 五、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如术后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毫升,连续4小时不减或每小时超过100毫升,连续5小时不减,应及时通医 生,并做好再次开胸的准备。 六、引流瓶每日以无菌的生理盐水更换引流液,并做好标记,便于观察引流量。 三、体外循环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思想顾虑和紧张,恐惧情绪,使病人身心处于接 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3、术前防止受凉,适当限制活动。 4、术前一天量身高体重. 5、术前一日中午给服轻泻剂,下午给半流饮食,送手术室前嘱病人排空 大便. 6、术前晚督促病人及时休息,并服镇静药,必要时灌肠。 (二)术后护理 1、按胸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置监护病房加强护理。立即连接好呼吸机、心电监测仪、动脉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左心房监测;连接好导尿管、胃管、起搏导线等,保持各种监测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3、调整病人体位,约束四肢至病人清醒,能合作者可解除约束。 4、向麻醉医生和术者了解术中情况,如有无意外,如何处理,术中出入 量(含胶体和晶体)、输血量、尿量、电解质平衡、血气分析和肝素中和情 况等,目前特殊用药的用法和用量。 5、监测体温、根据需要保温或降温。 6、有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者,按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 7、对血压、心律、心率、呼吸、尿量、神志等进行严密监测和记录,有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

半卧或平卧位) 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 4.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外包装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处。 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

【VIP专享】引流管护理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管注意事项告知 1. 妥善固定:用灭菌敷贴固定穿刺口,做好管道标识,评估导管滑脱风险,患者卧床时可将引流袋用绳子固定在床旁,起床活动时防止引流管脱出,引流袋的高度应低于引流口。 2. 引流通畅: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折叠扭曲,改变体位时勿压迫。 3. 卧位与休息:取舒适体位,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 4. 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及钙的食物。 5.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有异常,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6. 预防感染:引流袋要低于穿刺点,防止引流液返流。 4.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 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另外,还可避免或 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 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 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 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 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 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 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 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 部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剧烈腹痛 突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 部体征的变化。 (6)每1周更换2~3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 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注意事项:(1)要妥善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2)接引流管 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引流管应低于出口平面,防止逆行回流感染.(3)夹引流液的量,色,质,正常色泽为淡红色,后期为黄色,清亮液,每日0- ---100ML,若每小时量大于50ML,持续3小时且呈红色则为异常,或 血浆管引流液呈胆汁色,或颜色混浊均为异常,应立即告之医生.(4) 每30分钟挤捏管道一次.(5)若为双套管引流管,注意要保持排气管 的通畅,不可将其折叠,外套一薄膜手套,留出孔不可扎紧,以利排气, 防止管壁塌陷.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

脑室引流管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管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2、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孔疝;②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 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房后,立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平衡。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并通知医生处理。 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也应告知医师妥善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引流管护理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管注意事项告知 1、妥善固定:用灭菌敷贴固定穿刺口,做好管道标识,评估导管滑脱风险,患者卧床时可将引流袋用绳子固定在床旁, 起床活动时防止引流管脱出, 引流袋的高度应低于引流口。 2、引流通畅: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折叠扭曲,改变体位时勿压迫。 3、卧位与休息:取舒适体位,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 4、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及钙的食物。 5、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有异常,及时告诉医务人员。 6、预防感染:引流袋要低于穿刺点,防止引流液返流。 4、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与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 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 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 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就是否脱 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 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 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 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就是引流液对周 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 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她部 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就是病变所在。剧烈腹痛突 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 征的变化。 (6)每1周更换2~3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注意事项:(1)要妥善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2)接引流管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引流管应低于出口平面,防止逆行回流感染、(3)夹引流液的量,色,质,正常色泽为淡红色,后期为黄色,清亮液,每日0----100ML,若每小时量大于50ML,持续3小时且呈红色则为异常,或血浆管引流液呈胆汁色,或颜色混浊均为异常,应立即告之医生、(4)每30分钟挤捏管道一次、(5)若为双套管引流管,注意要保持排气管的通畅,不可将其折叠,外套一薄膜手套,留出孔不可扎紧,以利排气,防止管壁塌陷、 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位或脱

导管护理常规

导管护理常规 一、人工气道的护理常规 1.氧气管和湿化瓶、湿化水每24小时更换,长期带机的患者呼吸回路每 周更换,如果被痰液、血液等污染时随时更换。 2.口腔与气道分开使用吸痰管。 3.对于带呼吸机的患者,如果吸痰时需要断开呼吸机,要用无菌治疗巾。 4.吸痰盘每4小时更换一次,如果治疗巾被浸湿或被痰液、血液污染时, 应该随时更换。 5.适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根据痰液的性质适时调整湿化液的温度,避 免湿化过度或湿化不足。呼吸回路积水杯应处于管道的最低位,以免影响积水通气效果。 6.为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和意外拔管,妥善固定导管,气管切开 导管系带松紧以一指为宜;气管插管导管在使用两条胶布固定的基础上需加用带子固定或使用一次性固定器;保持导管的中立位;呼吸机管道的高度不得高于气管导管,避免导管内的冷凝水返流入气道,增加VAP 发生的几率。 7.多取斜坡或半卧位,适时变换头位,以免颈项强直、体表压伤及咽喉损 伤。 8.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及患者症状和体征变换情况,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 气管切开患者观察气管切开有无分泌物、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痰液的量、性状、气味;臵管的深度。 9.准确记录插管的方法、途径、插管的深度、插管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 处理措施;气管切开患者需要记录气管切开情况,如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出,渗出物的性状;气道内痰液的情况。

二、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1.保持引流管通畅,标识清楚,防止引流装臵受压、打折、扭曲。 2.留臵脑室引流管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如要摇高床头,需遵医嘱对应 调整引流管高度。 3.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患者躁动时,可酌情予以约束。 4.脑室引流瓶(袋)入口处应高于外耳道10~15cm; 硬膜外、硬膜下引流 管根据颅内压情况臵于床面或遵医嘱调整。 5.引流早期(1~2h)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6.观察脑室引流管波动情况,注意检查管路是否堵塞。 7.硬膜外、硬膜下引流液量及颜色突然改变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8.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搬运患者时将引流管夹 闭、妥善固定。 9.每日更换引流瓶。 10.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11.脑室引流管拔管前遵医嘱先夹闭引流管24~48h,观察患者有无头痛、 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三、动静脉臵管的护理常规 1.对动静脉臵管的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观察臵管刻度并准确记录,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无 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d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d更换一次; 若穿刺部位发生渗夜、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3.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1.腹腔引流目的 (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2)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2.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3.腹腔引流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6)每1周更换2~3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腹腔引流管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渗血、渗液或消化液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一)腹腔引流器材 1.单腔引流管 根据创面大小和引流量选择适当粗细的引流管,并根据需要末端剪成数个侧孔。 2.双套管引流管 为两根直径不等的橡胶管,细管插入粗管内,使两管末端平齐,粗管和细管之间借负压吸引相互流通;另外,可从细管内注入冲洗液行冲洗用。 3.烟卷引流 又名雪茄引流,用狭长型乳胶套内卷入纱布制成,形似雪茄

烟,具有虹吸作用。 4.其它 皮瓣引流、U型管、蕈头导管等。

(二)腹腔引流的目的 1 ?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蓄积。 2.排除腹腔脓肿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早日消退。 (三)腹腔引流的并发症 1.感染 由于引流管留置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组织反应,细菌滋生, 发生感染。 2.慢性窦道形成 由于置管时间长、反复感染、异物刺激等原因所致。 3.引流管滑脱 因引流管固定不牢,多于病人活动时脱出。

4.引流管压迫肠管 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5.拔管困难 若固定缝线过紧,或留置引流管时间过长,引起拔管困难。

6?其它 出血、阻塞等。 (四)腹腔引流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注意事项有关的知识。 3?部分自理缺陷:自理缺陷:与留置引流管活动受约束有关。 (五)腹腔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 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床边或衣服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并减少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 2.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性状 注意引流液的变化,以便随时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精选-引流管护理常规

引流管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应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 3、位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 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曲折、阻塞。 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不良心理。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补充内容: 1、术区引流管: A、引流袋低于伤口处妥善固定,有标识;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需每隔30分钟-1 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B、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做好床头交接班。 C、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注意无菌操作。 2.胸腔闭式引流: A、妥善固定,有标识。 B、弓I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C、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D、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E、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F、弓I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导尿管: A、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以悬挂床沿即可,尿袋子不可拖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1.腹腔引流目的 (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2)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2.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3.腹腔引流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6)每1周更换2~3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引流管护理常规 (2)

引流管护理常规 1、妥善固定: 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应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记,以利辨认。 2、预防引流管脱出: (1)标记引流管外露长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2)引流管长度适宜,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脱出。 (3)及时倾倒引流液,对意识障碍患者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3、位维持引流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曲折、阻塞。4、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安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测量、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水柱波动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6、保持适宜压力与体位,根据引流管类型观察并调整压力,保证引流、治疗效果,有利于呼吸与引流液排除。 7、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指导深呼吸与有效咳嗽运动。 8、进行相关健康指导,告知引流目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不良心理. 9、带管出院病人进行相关指导。 补充内容: 1、术区引流管:

A、引流袋低于伤口处妥善固定,有标识;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需每隔30分钟—1小时定时挤压(沿伤口近端向远端挤压),防止血液形成凝块堵塞管道,阻碍引流。 B、及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做好床头交接班。 C、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注意无菌操作。 2。胸腔闭式引流: A、妥善固定,有标识. B、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ml,水封瓶长管没入无菌生理盐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C、定时挤压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块则按需正确挤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体倒吸:如接有负压装置,吸引压力适宜,过大的负压引起胸腔内出血及患者疼痛。 D。尽可能采取半卧位,教导病人吹气球练习肺功能. E、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要立即夹闭或返折近端胸引管。 F、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导尿管: A、妥善固定,有标识,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一般以悬挂床沿即可,尿袋子不可拖地。 B、?病人无饮食禁忌症,一定要交待病人大量喝水,达到自然清洁尿道的目的.C、定时夹管,防止膀胱功能废旧,一般3—4小时放尿一次,输脱水药2-3小时放尿一次,夜间可以6小时左右放尿一次,(最好以病人有尿意感为主)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腹膜腔是人体最大的体腔,正常情况下腹膜腔内有75-100ml黄色澄清液体,起润滑作用。在病变时腹膜腔可容纳几千毫升的液体。放置腹腔引流管主要的意义在于: 1.避免渗液、血液积聚而发生感染。 2.观察术后是否有出血和吻合口瘘。 3.为腹腔感染性疾病提供治疗途经。 4.为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提供治疗途经。 【并发症】出血 【发生原因】 1.患者术前营养差,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障碍。 2.术后切口小血管结扎不严密。 3. 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体位的突然改变牵拉脏器。 4.患者剧烈咳嗽时腹内压突然增加,手术切口的崩裂出血。 【临床表现】 腹部敷料有大量鲜红色渗液,腹腔引流液突然增多、颜色鲜红、每小时超过100ml,24小时超过500ml,此时触摸引流管时可感觉引流液温热感。 【预防及处理】 1.遵医嘱应用止血药如:维生素K1、氨甲环酸、血凝酶等。 2.输血,改善贫血,监测血常规。 3.术后避免剧烈活动,避免牵拉引流管。 4、给予腹带应用,咳嗽时双手保护伤口,减轻腹内压。 【并发症】感染 【发生原因】 1.引流袋更换不及时。 2.引流液返流。 3、引流液不能及时排出。

4、术前胆道有炎症发生。 5、引流管留置时间过久 6.腹腔手术术后有瘘的发生。 【临床表现】 腹腔引流液颜色由清亮淡红或黄色变为黄褐色或灰白色粘稠液体,体温超过38.5℃,考虑为腹腔感染。 【预防及处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堵塞造成引流不畅或引流液不能及时排出。 2.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3.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出。 4.每天更换引流袋,及时倾倒,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患者无论在床上或下床活动时,引流管和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引流液返流。 6.注意体温的变化,体温超过38.5℃时留取血培养,必要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并发症】肠瘘 【发生原因】 1.手术吻合口裂开导致肠管血运不良造成吻合口瘘。 2.引流管位置不当或其它异物的刺激而形成肠瘘。 3、腹腔感染、恶性肿瘤、化疗以及肠道炎症等均可导致肠瘘。 【临床表现】 肠外瘘早期一般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腹胀、腹痛、局部腹壁压痛反跳痛等。在瘘管形成、肠液溢出体外以后,则主要表现为:瘘口形成与肠内容物漏出、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引流量相对较小,引流液较粘稠伴臭味。 【预防及处理】 1.做好充分引流,必要时冲洗,,保持引流管通畅,使外漏的引流液及时引出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