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1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1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1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1 岳麓版

历史:第23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同步训练(岳麓版七年级

下)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最早营建紫禁城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顺治帝

C.康熙帝

D.

解析:按照理想的要求,要做好这道题,应在掌握这四人物主要成就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分析、比较,仔细甄别,然后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但实际上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可以使用排除法。只要能明确紫禁城在北京是明清时期的皇宫,这样就把定都南京的明太祖排除了,

答案:D

2.明清时皇帝住的地方是在()

A.京城

B.皇城

C.紫禁城

D.

解析:本课有关的地点太多,但我们要知道北京城由外到里有三重:京城、皇城、宫城,而

答案:C

3.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创作的有(

①《齐民要术》②《农政全书》③《梦溪笔谈》④《天工开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

答案:C

4.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指(

A.秦朝时的长城

B.汉朝时的长城

C.明朝时的长城

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后可知,

答案:C

5.明中期,国家修筑长城的直接目的是(

A.防止蒙古骑兵南下

B.

C.维护边境安定

D.

解析: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国家修筑长

答案:C

6.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和《农政全书》有关的历史知识。《本草纲目》和《千金方》都是医学著

答案:A

7.下图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平面图,它是(

A.唐都长安城

B.北宋东京城

C.元大都

D.

解析:明北京城平面图从内向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三部分,万岁山也是北京城标志性

答案:D

8.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

解析:明朝的李时珍用毕生精力写成《本草纲目》一书,该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西

答案:A

9.(2005湖北随州中考,6)下列关于《天工开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国外都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解析:本题是一道否定选择题,考查对《天工开物》的掌握情况。回忆所学知识并结合选项分析可知,A、B、D三项叙述都符合史实,C项则属于《农政全书》的内容,故不符合史实,

答案:C

我综合我发展

10.(2005海南海口中考,4)孟子和宋应星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杰出人物,但他们都共同关注(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

C.“仁政”治国

D.

解析: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体现了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的思想,这和宋应星“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

答案:A

11.“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这种现象只能发生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是明朝科学家徐光启的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中的一句话,另外也可以根据“甘薯是在明朝得到推广种植”的这一史实确定该题的答案是D

答案:D

12.读右图,请完成:

(1)右图中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2)他最有名的著作是什么?该书属于哪一领域?

解析:此题考查识图能力、记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判断出该图是李时珍头像是解答此题

参考答案:(1)

(2)《本草纲目》。药物学领域。

13.右图是明长城,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明长城东、西起止点分别在哪一个地方?

(2

(3)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保护长城?

解析:秦长城和明长城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

参考答案:(1

(2)明长城东部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坚固;而秦长城相对简陋些,防御

(3)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外国人赞誉长城为世界奇迹之一,联合国将长城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新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把合理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旅游资源来创造经济效益,又要切实地保护长城不受侵害。

14.阅读下列材料:

(李时珍)好读医书……医家《本草纲目》品类既烦(繁),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缺,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藁

请完成:

(1)材料中“时珍病之”是指什么?

(2)为写作《本草纲目》,李时珍是怎样“穷搜博采”的?

(3)《本草纲目》有何价值?

解析:读懂文言文史料的大体意思,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李时珍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集大成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

参考答案:(1)以往药物著作关于药物的记载,常有不准确或混乱之处,李时珍对这种情况

(2)他研读了大量医书,走访了许多地方,收集民间药方,采集药物标本,并虚心向药农和

(3)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药物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被译成许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15.

材料一:某公司与某大学共同开发的《本草纲目》全文检索系统(电子版),采用现代化多媒体及信息处理技术,让“古树发新芽”。它缩短了古今的时间距离,使古代的医学巨著,乘上了光与电的特快列车,人们可以循着它找寻古人在医学、病理、治疗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知

识足迹,以借鉴历史,开创更加辉煌的医药学的未来。

材料二:中药是中国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之一,大部分来源于野生植物和动物。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中药发展的前景却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中药材

(1

(2)请你给某公司与某大学共同开发的《本草纲目》全文检索系统拟定一条广告词。(要求广告词中含有《本草纲目》成书朝代或者作者的有关信息)

(3)就如何解决材料二中提到的中药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从史料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现

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李时珍的古代医学成就和现代医学科技成就联系起来,推陈出

参考答案:(1)启示一:祖国古代医学等文明成果至今仍有重大的影响。启示二: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文化可以和谐发展。启示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弘扬古代文明成果方面发挥

(2

(3)建议一:进行人工栽培;建议二:寻求替代品种,等等。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

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隋朝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在我国民间有“沧州狮景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的民谚,这里的“赵州石桥”修建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3.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4.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B.大昭寺会盟碑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敦煌莫高窟5.“主明臣直”,在下面的哪一组君臣身上表现的最为充分 A.唐太宗—魏征B.武则天—狄仁杰C.唐玄宗—姚崇D.朱元璋—胡惟庸6.《贞观长歌》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视剧。它所叙述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的统治盛况?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7.唐朝城市中的“坊”是 A.皇帝办公区B.居民住宅区C.手工作坊区D.商业区 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与下列哪种制度密切相关? A.分封制B.禅让制C.科举制D.郡县制 9.下面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和刻苦精神的是 A.蒙古军队西征B.遣隋使来华C.文成公主入吐蕃D.玄奘西行1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圣”、“诗仙”分别是A.杜甫李白B.白居易韩愈C.杜甫白居易D.杜牧李白 11.“惜春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主席在此诗词中涉及到的古代开国帝王有 A.秦皇汉武B.唐宋宋祖C.秦皇宋祖D.汉武唐宋 12.下列工程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最具积极作用的是 A.长城 B.赵州桥 C.故宫 D.大运河 13.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因为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特风格 14.《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 ...的是 A.战争场面惨烈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589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 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 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 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 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 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 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 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 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 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 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 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 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 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 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12.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英美军队在法国海岸的诺曼底登陆 B.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C.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 D.有力地配合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13.在下列战役中,美国没参加的军事行动是() ①阿拉曼战役②中途岛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4.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最关键因素是() 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 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 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 15.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中,不包括()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参加了战争 C.中国都参加了战争 D.日本都是战败国 二、连线题(10分) 16.用线段将下列两侧相关联的内容连接起来。 莫斯科战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法西斯德国遭受的第一次惨重失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了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某次国际会议补充了和部分地改变了巴黎诸条约的部分条款,调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次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新秩序”指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多极化 C、华盛顿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战争的灾难之中。这是历史无情地嘲笑20年前召开的( )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随后,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心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B、对工业的调整 C、兴建公共工程 D、对农业的调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统治秩序( ) A、欧洲和西亚 B、欧洲和非洲 C、西亚和非洲 D、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19年参与巴黎和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会后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所得报复的手段。”劳合?乔治担心德国会对这次会议签订的哪^一条约进行报复( ) 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五国海军条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 义堂镇东中学:蔡保安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课标内容]

①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 容。 ②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大运河的开凿 2、科举制的创立 二、难点 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岳 麓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过程与方法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 难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阅读课文说一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2、讨论一下,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市场经济; 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苏联的成立(板书)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四个,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逐步增加,到1940年共有15个。(引导学生看课本P7《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1924年列宁逝世了,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2、工业化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的是( ) ①1799—1814年的法国②1933—1945年的德国③1933—1945年的美国④1936—1945年的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近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回应有人将现在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时指出“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970年二战后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神色凌重的下跪忏悔,表明二战后的德国为日本树立了什么榜样( ) A、实行非军事化 B、奉行和平外交 C、深刻反省历史 D、奉行殖民扩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A、延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分类梳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1、历朝历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历代王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军事:1、解除军队将领的兵权。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地方: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2、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 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4、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元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并将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在地方:设置行省制度。 明朝—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巩固皇室。 中央:废除丞相制度(秦朝确立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司法:明朝设立了厂卫等特务机构,其中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了东厂。 思想:改革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政治:雍正时,设立了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思想: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实行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5、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与评价 创立: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完善: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进一步完善: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僵化: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评价: 积极: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消极:随着明朝八股取士,科举制脱离实际,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6、隋唐明清时期的著名帝王及活动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

课题: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1、以唐诗为例,了解唐代文学的成就。 2、列举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知道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及杰出代表,书、画、石窟艺术、音乐成就,隋唐时的健舞和软舞及其代表作。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的关系。 重点:1、诗歌的黄金时代。2、隋唐的书法与绘画成就。 难点:敦煌莫高窟出现和保存至今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 二、书法和绘画 1、楷书:,代表作《》 ,代表作《》。 2、草书:,创造“狂草书”,人们称他为“草圣”。 ,代表作《自叙帖》。 3、唐初画家以人物故事画著名。 盛唐画家,画和画造诣很高。被尊为“”,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三、敦煌莫高窟 1、又称千佛洞,大部分开凿于时期。 2、是我国最大的,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四、音乐和舞蹈 (1)、隋朝和唐朝是当时著名音乐家。 (2)、隋唐的健舞代表作品《》: 软舞代表作品《》

【合作探究】 1、背诵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体会他们的写作风格。 2、想一想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经历千余年保存较好的原因有哪些? 【达标检测】 1、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自居易 D.苏轼 2、(2010·深圳)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是() A. 诗歌 B. 散文 C.史学 D.戏曲 3、(2010·重庆江津区)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李白B.李商隐C.白居易D.杜甫 4、(2010·海南)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词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C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杜甫 D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知识要点】 一。繁荣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的建立: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 (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2.隋文帝统治 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整顿吏治 局面: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 表现:人口迅速增长、粮仓丰实 3.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河段: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长度: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灭亡:618年、隋炀帝暴政导致 [难点解析】 1.你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从这点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隋炀帝开通运河大量地征用民工,在使用上非常残酷,十分之四五的民工都因饥饿、劳累折磨而死,所以说开通运河对当时劳动人民来说是沉重的徭役负担,是灾难。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段话的意思吗?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中国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陆路运输只能靠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3.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一是隋文帝时经济繁荣、隋炀帝利用了已有的经济实力。 二是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有能力征发几百万人。 三是有前段开凿的几段古运河基础。 [重点考点]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知识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隋朝的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

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 <1> 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二月革命:⒈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⒉地点:俄国首都彼得格勒。⒊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⒋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二、十月革命的胜利:⒈概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⒉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它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⑴目的:为了平定国内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⑵时间:1918年开始。⑶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②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⑷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⒉新经济政策的实行:⑴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⑵时间:1921年开始。⑶内容: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③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⑷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⒊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一些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⒈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8年开始,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⒉工业国的建成: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⒊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行: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严重弊端:①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②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国家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⒈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讨论对战败国(最主要是德国)的处置问题---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分赃会议) ⒉《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协约国集团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有:①领土方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②殖民地方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分赃会议”);③军事方面: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④赔款: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⒊凡尔赛体系的建立①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②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⒈召开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⒉召开时间:1921—1922年操纵国:主要是美国(受惠最大) ⒊《九国公约》:⑴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⑵影响:《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

2017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建立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隋炀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0多千米.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历程:①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③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武则天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⑤宋朝改革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五、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灭亡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第二课 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唐太宗年号)之治原因:1、吸取隋朝历史经验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重用人才(房玄龄、杜如晦)2、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唐太宗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四、开元盛世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在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三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雨冲中学龙昕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七年级历史,七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了从隋朝建立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三个单元,共二十四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

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对此理解准确的一组是()①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②沙皇专制与人民大众③大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④俄帝国主义与西方帝国主义⑤俄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⑥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A.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严重地保留着封建农奴制残余 D.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3.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二月革命造成了两政权并存的局面 D.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所产生的工兵代表在苏维埃中占有多数席位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内容的是() A.要摆脱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B.全部政权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 D.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5.俄国十月革命中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反映的实质是() A.协约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政策 B.俄国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C.俄国无产阶级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D.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无产阶级的矛盾

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A.将工业全部收归国有 B.将农民的全部粮食收集到国家手中 C.取消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 D.日用生活用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 7.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C.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D.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固 8.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A.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它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C.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D.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强大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10.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盟 B.它的实施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C.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D.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1.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二、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初一历史下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初一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 (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长安城 ①城市布局: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