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1

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1

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1
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1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2.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

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

3.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

A.明清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5.“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

6.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

a. 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铁钦纳

d.华生

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c )a. 节约原则 b.经济原则 c.快乐原则 d. 压抑原则

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c )a. 华生 b. 格塞尔 c. 斯金纳 d. 埃里克森

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 d )a. 神经症 b.退缩 c.社交恐惧感 d.基本焦虑

5、弗洛里德认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a )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6、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 b )a.冲突性 b.周期性 c.矛盾性 d.方向性

7、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a )a. 8个 b. 6个 c.5个 d.4个

8、班杜拉认为当一个人达到自设的标准时,他会对自己实行什么?( c )a.自我封闭 b.自我控制 c.自我强化 d. 自我体验

9、皮亚杰认为,在一些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的人身上,始终保持着什么状态:a a.自我中心

b.思维混乱

c.不守恒

d.迷信鬼神

10、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 b )a.量变 b.个别差异 c.质变 d.相互作用

11、埃里克森把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什么?( c )a.生命循环 b.生物圈 c.生命周期 d.生物链12、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 a )a.保持距离 b.不交往 c.不理睬 d.不加入活动

1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 b )a.适应 b.运算 c.平衡 d.认知结构

14、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 c )a.单侧原则 b.偏好原则 c.不对称原则 d.主导性原则

15、斯金纳把人想要消退一个已习得行为的过程称为什么?( b )a.

退化 b.矫正 c.消亡 d.遗忘

1.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 A )A、突然转变B、阶段连续C、逐渐过渡D、线性连续

2.吉布森认为,知觉是人的一种什么过程?( D )A、认识过程B、理解过程C、被动过程D、主动过程

3.华生认为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B )A、实用性的B、实验性的C、实例性的D、实质性的

4.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 D )A、主观意识B、客观的社会环境C、主客体相互作用D、社会学习5.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 C )A、递增B、适量C、越少D、越多

6.弗洛伊德认为,就本质而言,防御机制是:( C )A、本能冲动B、行为系统C、精神动作D、里必多7.斯金纳认为改变行为的关键是:( B )A、改变习惯B、改变强化C、改变刺激D、改变环境

8、弗洛伊德认为,梦是:( B )

A、性欲的表现

B、愿望的达成

C、本能的冲动

D、要求的反映

9、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的机制是在于同化与顺化的:( D )

A、失调

B、对抗

C、解除

D、平衡10、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 A )A、定向过程B、选择过程C、观察过程D、学习过程11、班杜拉认为,人、环境是与哪一因素相互作用的?( C )A、教育B、交往C、行为D、个性12、弗洛里德认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A )A、现实原则B、经济原则C、节约原则D、开放原则13、习性学的依恋理论是谁创立的?( A )A、鲍尔毕B、劳伦兹C、安思沃斯D、达尔文14、斯金纳把我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为:( C )A、强化

B、习惯

C、塑造

D、改造

15、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 A )

A、保持距离

B、不交往

C、不理睬

D、不参加活动

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 a. 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铁钦纳 d.华生

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c )

a. 节约原则

b.经济原则

c.快乐原则

d. 压抑原则

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c )

a. 华生

b. 格塞尔

c. 斯金纳

d. 埃里克森

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 d ) a. 神经症 b.退缩 c.社交恐惧感 d.基本焦虑

5、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 b )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训练

6、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a )

a.8个

b. 6个

c.5个

d.4个

7、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 a )

a.保持距离

b.不交往

c.不理睬

d.不加入活动

8、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 b )

a.适应

b.运算

c.平衡

d.认知结构

9、华生认为,婴儿的喜、惧、怒是三种什么情绪反应?( d )

a.遗传的

b.先天的

c.非遗传的

d.非习得的

10、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 b )

a.冲突性

b.周期性

c.矛盾性

d.方向性

1.皮亚杰认为,动作是思维的:( A )A、起点B、反映C、结果D、原因2.班杜拉认为,榜样行为的强化对观察者的效果称为:

A、交替强化

B、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间断强化( B )3.斯金纳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 B )A、成功教学法B、程序教学法C、强化教学法D、累计教学法4.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其根源是由于什么得不到发泄?( A )

A、里必多

B、本我

C、无意识

D、本能

5.霍妮认为,形成儿童基本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D )A、人际关系缺乏B、人际关系短暂C、人际关系单调D、人际关系困扰6.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 C )A、发展周期B、始终周期C、生命周期D、循环周期

7.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 C )A、递增B、递减C、越少D、越多

8.皮亚杰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动作上的现象,是一种什么表现?( D )

A、自恋

B、自我意识

C、自尊

D、自我中心9.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所使用的工具是:( C )

A、语言

B、动作

C、中介

D、交流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具体而言,包括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发展的因素与结构、发展的阶段。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他认为,个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和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的过程,也是适应的过程,这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①心理发展的因素 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之所以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而顺应则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此外,皮亚杰还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 (3)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概括而言,皮亚杰的阶段理论包含了以下几种含义: ①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②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④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⑤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⑥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总之,皮亚杰的理论为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图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他的理论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色: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上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等有很独特的论述。 (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所制约。 (2)阐明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心理的发源于社会一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 (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3.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作业以及答案

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试题(20181124,深圳) 拟题人:陆小英学生姓名:18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前的括号中。) ( B )1. 普莱尔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是______。 A.实验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 B )2.最早研究中年心理的心理学家的是______。 A.霍尔 B.荣格 C.普莱尔 D.埃里克森 ( A )3.在相同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研究的设计是______。 A.横断设计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D.双生子设计 ( A )4.埃里克森认为,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______。 A.主动与内疚 B.勤奋与自卑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D.亲密与孤独 ( D )5. 埃里克森认为,在弗洛伊德的两性期儿童应重点解决的发展危机是。 A.信任-不信任 B.勤奋-自卑 C.同一性-同一性混乱 D.亲密-孤独 ( A )6.皮亚杰认为,儿童不能从“我是你姐姐”推知“我是姐姐的妹妹”,这是因为儿童不具备能力。

A.可逆 B.守恒 C.象征 D.延迟模仿 ( B )7.在哈洛的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中,证明_______是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重要基础。 A.味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 D )8. 维果斯基提出,个体认知发展的机制是______。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内化 ( C )9.“三山实验”用来论证儿童思维的______。 A.象征性机能 B.守恒能力 C.自我中心 D.观点采择能力 ( C )10. 在动作发展过程中,双生子爬梯说明了______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A.遗传 B.环境 C.成熟 D.同伴 ( C )11.吉布森等人用来研究儿童深度知觉的实验是______。 A.三山实验 B.类包含实验 C.视崖实验 D.照镜子法 ( A )12.“儿童的游戏就是在复制人类祖先的行为”,持该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 A.霍尔 B.彪勒 C.席勒-斯宾塞 D.格罗斯( C )13.小明和小红正在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是一种______。 A.功能性游戏 B.构造性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 A )14.在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可以用社会标准或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这说明其处于阶段。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以及及时强化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巴普洛夫 2、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 A.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B.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C. 能完成序列化问题 D. 掌握群集的概念 3、以下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认知发展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B. 发展阶段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C. 发展阶段是以个体的年龄为根据 D. 发展阶段认知方式的差异为根据 4、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既影响儿童,又受儿童影响的复杂交织体的是() A. 心理社会阶段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生态学观点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5、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A. 重视人格的健康成长 B. 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 C. 性教育 D. 多元的成功评价体系 6、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7、弗洛伊德认为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意识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属于控制系统的是()。 A. 本我 B. 本我和超我 C. 自我和本我 D. 自我和超我 9、弗洛伊德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A. 生理年龄 B. 心理年龄 C. 思维特点 D. 力必多的位置 10、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是()。 A. 弗洛伊德 B. 艾里克森 C. 皮亚杰 D. 斯金纳 11、艾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是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 A. 6—12岁 B. 12—20岁 C. 15—17岁 D. 20—40岁 12、“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计划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成熟势力说 【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48 周起每天作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 周。到第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 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这个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分析要点: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观点辨析】你认为以下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遗传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上中班了,老师应该教他多识字,多做数学题。”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说 一、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1.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 2.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J·B·Watson)在他的著作《行为主义》中有一段著名的论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1)他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决定于所处的环境。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 (2)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儿童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习得的,给儿童以什么样的训练,就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什么样的人。(换言之,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反应。人类的行为来自学习,而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因此人的行为也可以控制。) 3.儿童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中学习而得的吗???两个实验: 实验1:华生等以一个11个月大的小男孩为被试,看能否通过条件作用让他对小白鼠产生恐惧。实验之初,小孩对小白鼠并不害怕,但经过条件作用后,小孩发生了很大变化。实验过程如下:在小白鼠出现在小孩面前的同时,在小孩的背后用力击打一个物体发出巨响,引起孩子的惊吓反应。反复几次后,当只有小白鼠出现时,小孩也表现出害怕、逃避的反应。几日后,小孩对所有带毛的物体如狗、皮毛大衣等都感到害怕。

《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及解析

发展心理学 课后习题及答案作者:张贵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发展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年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二|、简答与论述。 1、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答: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2、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3、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以下五种智力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真智力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情绪智力理论。 答:(1)多元智力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共计八种智力,分别为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间(社交)、内心的(自知)。 (2)成功智力理论:由斯皮尔博格提出。包括1、分析性智力—用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办法。分析智力解决那些界定清晰、答案与方法唯一的问题;2、创造性智力—用来找对问题。创造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的问题;3、实践性智力—用以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实践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且与日常经验密切相联的问题。 (3)真智力理论:由大卫.帕金斯提出。三个主要成分: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及反省智力. (4)生物生态学理论: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

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1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2.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 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 3.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 A.明清时期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5.“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 6.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 a. 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铁钦纳 d.华生 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c )a. 节约原则 b.经济原则 c.快乐原则 d. 压抑原则 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c )a. 华生 b. 格塞尔 c. 斯金纳 d. 埃里克森 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 d )a. 神经症 b.退缩 c.社交恐惧感 d.基本焦虑 5、弗洛里德认为“自我”实行什么原则?( a ) a.现实原则 b.经济原则 c.节约原则 d.开放原则 6、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 b )a.冲突性 b.周期性 c.矛盾性 d.方向性 7、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a )a. 8个 b. 6个 c.5个 d.4个 8、班杜拉认为当一个人达到自设的标准时,他会对自己实行什么?( c )a.自我封闭 b.自我控制 c.自我强化 d. 自我体验 9、皮亚杰认为,在一些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的人身上,始终保持着什么状态:a a.自我中心 b.思维混乱 c.不守恒 d.迷信鬼神 10、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 b )a.量变 b.个别差异 c.质变 d.相互作用 11、埃里克森把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什么?( c )a.生命循环 b.生物圈 c.生命周期 d.生物链12、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与他人怎样?( a )a.保持距离 b.不交往 c.不理睬 d.不加入活动 13、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称为什么?( b )a.适应 b.运算 c.平衡 d.认知结构 14、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 c )a.单侧原则 b.偏好原则 c.不对称原则 d.主导性原则 15、斯金纳把人想要消退一个已习得行为的过程称为什么?( b )a.

各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观 一、老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一)基本观点 1、强调早期经验:认为未来发展正常与否,5岁前具有决定意义 2、强调无意识作用:早期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 后期的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a、本我(id、本能我)是唯一天生的成份,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贮藏室,是完全无意识的;其活动遵循“快乐 原则”。 b、自我(ego、现实我)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本我服务,是本我与环境的调节者,使本能能根据外 界现实在适当的时机满足本能需要;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c、超我(super ego、道德我)对自我满足本我需要的方式、方法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代表着良心或道德力 量;其活动遵循“道德原则” 3、强调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一切心理和行为都是性本能驱动的结果 与性本能有关的心理能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 (二)弗氏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根据力比多投放部位的不同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①唇期(0-1岁):力比多主要投放在口唇,这个阶段后期,“自我”开始出现 ②肛门期(1-3岁):刺激中心是肛门,卫生(大小便)训练很重要 ③(前)生殖器期(3-6岁):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恋父(女孩)情结→自居作用→“超我” 开始发展 [自居作用:儿童克服俄底浦斯情结的三种心理机制之一,原指幼童由于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而努力使自己成为双亲中同性的那样,以他们自居,从而获得替代性满足的现象。] ④潜伏期(6-11、12岁):机体发展进入相当恬静时期,快乐来自外界 ⑤生殖期(青春期):中心转到对异性的感情上 以上各阶段中,若过于愉快或不愉快,都可能产生固着现象(fixation)。 [固着: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百度百科)] (三)评价 1、优点 ①弗洛伊德注意到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矛盾 ②揭示了心理发展中无意识的作用 ③重视早期经验 2、缺点 ①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心理性欲推动的结果 ②认为先前经验完全决定着以后的发展 ③理论建立在精神病人之上,能否推广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 ①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2.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 ①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相联系的。 ②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 ③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①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 ②从最初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 ③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2.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 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 4.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①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量变和质变,有时还产生大的质变,所以,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常产生一些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呈现出阶段性。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③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教育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简述横断研究设计的内容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3.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此,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conciousness)和无意识(unconciousness)两个部分。弗洛伊德后来修订了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而引进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拟为充满剧烈激情的陷阱(pit)。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动机的里比多(libido)被围困在本我中,并且是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诸如,性欲的满足、干渴和饥饿的解除等,都使紧张状态消除而使个体产生快乐。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个体是要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即使是进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减少紧张状态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尽量解除一切的紧张状态。但是,由于生活需要,可能产生饥饿、干渴,于是就产生了紧张,他们等待吃奶、喝水,此时,本我可能会产生幻觉,出现希望目标的想象而且在幻想中获得满足;本我也可能闯入梦境,儿童在梦中吸吮乳头或拿起了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思维(primaryprocessthinking)。儿童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并维持一种令其舒适的紧张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地发展出来。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简介

一、先天论/遗传决定论 格塞尔(A.Gesell)成熟论 理论内容: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成熟被定义为是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 格塞尔认为,成熟是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在发展的进程中,个体还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归纳,格塞尔总结出三个重要的观点: 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也即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有序地交替;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测量工具:格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格塞尔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儿童的发展行为模式,推出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量表(即年龄常模)。通过与行为发育的年龄常模相比较,即可判断不同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该诊断量表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十分广泛。 该量表主要诊断4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 动作能分为粗动作、细动作。粗动作如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细动作如手指抓握能力,这些动作能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点。 应物能是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是运用过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对物体、环境的精细感觉。应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驱,是智慧潜力的主要基础。 言语能反映婴幼儿听、理解、表达言语的能力,其发展也具备一定的程序。 应人能是婴幼儿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反映其生活能力(如大小便)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4种能力对于每个时期的儿童都有相应的行为范型,正常儿童的行为表现在这4个方面应当是平行的、相互联系并彼此重叠的。 二、后天论/环境决定论 华生(J.B.Watson)的行为主义观 华生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源于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块“白板”上学习建立起S-R联结的过程。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华生认为遗传得来的是数量甚微的简单反射而已,它们对日后的心理发展无多少作用,而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禀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1930)。” 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客观与实证,把重点从对意识的过多关注转向行为研究,注重刺激与反

青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青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将青年心理的发展看作是生理上成熟的过程,以生物变化和成熟去解释和推断青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代表的理论有: (一)霍尔的种族复演论 认为人个体发展是人类种族发展在时间上的压缩,在形式上的复演,童年期复演原始人狩猎时代;少年期复演着人类文明初期;青年期复演着人类的浪漫主义时代。主要根据遗传决定和引导个体发展与成长。 ▼在青年期前期呈现普罗米修斯式的热情与多愁善感之间的相反的冲动的“疾风怒涛”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精力旺盛的、兴奋的、过度的活动之后便是冷淡、无精打采和厌倦;异常高兴、欢乐和欣喜很快就被烦躁不安、悲伤郁闷和忧愁所代替;自信、虚荣和自高自大与自卑、自疑和羞怯等都是这一阶段的特征;既可看到儿童似的自私心的存留也可看到理想的利他主义的提高;良好和美德纯粹但也容易受邪念的诱惑,出现追求正义与说谎犯罪等好坏行动的交替;当青年陷入迷恋和友谊之中时又向往着独处和孤单;青年一段时间可以表现了强烈的敏感和亲切,另一段时间又可以表现出无情和残酷;冷漠和惰性伴随着热情、好奇与探索;向往偶像和权威但又具有反对任何权威的革命激进主义倾向。 ▼到了青年晚期,个体重演着现代文明时代的开始阶段,逐渐由波动趋向平稳,这个阶段青年的发育过程结束,到达成熟。 (二)格塞尔的成熟论 认为环境因素支持、改变和控制成长的时候,它们并不导致发展的根本进步,而成熟支配着心理发展的多个方面。他通过对162名儿童长达12年的调查研究指出青年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从11岁持续到21岁,其中前5年(11—16岁)特别重要。10岁是儿童发展较稳定的时期,这时儿童机体组织稳定,发育缓慢,因而心理活动也十分稳定,很少关心外界事物,对别人持信任态度,与父母相处和睦。 ▼从11岁起,人的机体发生突出变化,进行较大的更新,性机能逐渐成熟起来,引起了心理的一系列变化。比如,开始,他们变得情绪不稳,爱冲动,常违抗父母,脱离成人的自主性增强,易受同龄人的影响,并对异性发生兴趣。 ▼其后,他们逐渐变得内向,爱沉思,爱作自我批评,对别人的评价很敏感,并且对父母也开始持批评态度,择友标准也严格起来;继而,外倾又取代了内倾,情感容易外露,精力充沛,好交往,自信心增强,并且喜欢谈论“个性”,常将自己与他人和电影、文学作品中的英雄相对照。 ▼最后,外倾又转向内倾,内部独立性增强,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能力得到发展,情绪变得稳定起来,并且表现出朝气蓬勃,向往未来。整个青春期就是这样不停地更新、整合、均衡,使个体的心理由不成熟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类似的理论还有麦克坎德利和奥苏贝尔的驱力论等,以上理论虽然并未完全忽视环境和文化对行为的影响,但基本上属于生理决定论。 二、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在有关青年发展(也包括其他发展阶段)的观点上,其核心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强调个体过去的经历对现在行为的影响;二是强调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论 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是心理性欲发展论。(他认为,个人的性生活不是始于青春期,而是始于儿童期。“里比多”的发展是划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标准。“里比多”是弗洛伊德用来指驱使人去寻求快感的性的潜力的一个术语。)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人类满足性冲动的部位依次为口腔、肛门、性器和生殖器的过程,他把里比多的发展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婴儿通过口唇以吸吮、舔、咬嚼和吞咽等方式获得快感。这之后的发展阶段直到成人,出现的吮吸感或咬东西的愉快,或抽烟和饮酒的快乐,都是口唇快感的发展。 (2)肛门期1—3岁。幼儿满足快乐的途径转向肛门,开始学习大小便。幼儿以随意大小便为乐事,而父母则以常规进行训练,因此产生挫折。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如果幼儿大小便的习惯符合父母的要求而受到赞赏,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 2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本节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最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因为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的弗洛伊德主义(或者叫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人在出生时,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当新生儿饿了或尿湿了的时候,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哭闹,直到有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止。 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分,反映了儿童日益发展起来的感知、学习、记忆和推理能力。自我的功能就是寻求更为实际的、被社会允许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需求。所以,当一个学步期儿童想要喝奶时,他会找到妈妈说:“牛奶”,而非哭闹。随着自我的不断成熟,儿童逐渐能更好地控制住毫无理性的本我,独立寻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有些需要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如一个三岁的儿童在两餐之间去偷吃饼干,很快就会被妈妈发现并制止。在这个过程中,人格的第三个部分,超我,就会逐渐成熟。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良心”成分——三至六岁的儿童逐渐将父母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内化而形成了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标准。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不再需要成人来指出他们表现的好坏了,他们已经能明了自己的好与不好,并会对自己所作所为感觉愧疚和羞耻。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等。所有这些,就是皮亚杰心理研究所企图探索和解答的问题。 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他认为,生物学可以解释儿童智力的起源和发展,而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一道,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 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1)皮亚杰的发展观 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他例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①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的早期观点;②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KarlBu·Dhler)的早期观点; ③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④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⑤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而皮亚杰则认为他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他自己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个体的每一个心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低级心理机能 2、观察学习 3、机能不对称原则 4、可知度 5、停滞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替代强化是谁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铁钦纳 d.华生 2、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a. 节约原则 b.经济原则 c.快乐原则 d. 压抑原则 3、操作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 a. 华生 b. 格塞尔 c. 斯金纳 d. 埃里克森 4、霍妮认为当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现困扰后,就会出现什么?() a. 神经症 b.退缩 c.社交恐惧感 d.基本焦虑 5、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训练 6、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应 a.递增 b.适量 c.越少 d.越多 7、霍妮认为,造成女性心理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生理成熟 b.文化 c.社会角色 d.生理结构 8、班杜拉的理论注意到认知的作用,其实质属于那一流派?() a.成熟论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9、斯金纳认为,机体的行为更多的是属于哪一类?() a.操作行为 b.个体行为 c.应答行为 d.习得行为

10、皮亚杰把认知结构的不断变化称为什么?() a.随机化 b.适应 c.构造主义 d.建构性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呈阶段连续地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改错: 2、霍妮认为,形成儿童基本焦虑的原因是人际关系缺乏。() 改错: 3、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塑造,同样还适用于抑制不良行为。() 改错: 4、维果斯基认为3岁前儿童的学习是按照家长的大纲来进行的。() 改错: 5、霍妮理论中的“离众”,指的是患者总是不理睬他人。() 改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斯金钠的程序教学有哪些原则? 2、自我同一性混乱有哪些危害? 3、华生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将思维划分为哪三类? 4、为了控制儿童的行为,研究工作要具体地考虑哪四种条件的变化?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所学理论,说说你如何理解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根据吉布森所提出的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进行教学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成熟势力说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理论: 1、成熟: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 2、成熟就是推动个体发展的主要动力 3、成熟与学习的区别:成熟就是一个内部因素,决定这心理发展的方向与模式;而学习室一个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4、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此年龄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 5、发展的本质就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就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就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就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在学习的准备状态,只要生理上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 6、格塞尔的理论表明了身体成长为心理发展与个性形成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但过于注重基因规定的顺序,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关注不足。 相关研究: <双生子爬楼梯研究> 得出结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二、行为主义观 【华生】(早期行为主义) 理论: 1、心理的本质就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就是意识。 (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就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 发展史行为模式与习惯的逐渐建立与复杂化,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就是客观的方法。

包括: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3、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认为环境与教育就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曾提出可以把婴儿养成任何职业…) 相关研究: <通过条件反射习得害怕> 得出结论——任何行为(包括情绪),不论就是积极的还就是消极的,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得。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获得的解释) 理论: 1、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2、应答性行为:经典条件反射中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 操作性行为: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它似乎就是自发的。(eg:斯金纳箱) 3、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 4、人的行为大部分就是操作性的,如游泳、写字等等,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同时,得不到强化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这一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获得与塑造,也同样对不良行为的矫正有指导意义。 三、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 理论: 1、观察学习:经由对她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1、1: 替代强化:榜样所受到的强化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一种“替代强化”。 1、2: “无尝试学习”:观察学习可称为“无尝试学习”。(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 2、人类许多复杂的行为都就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学习不就是被动的外部因素直接强化的结果,而就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