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下科学给物体分类知识分享

一下科学给物体分类知识分享

一下科学给物体分类知识分享
一下科学给物体分类知识分享

4.给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器材准备】

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若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酸奶吗?(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酸奶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找酸奶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体会分类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2.我们也观察了许多物体的特征,你能描述一下吗?这些不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方面吗?(学生根据前几节的活动手册和班级记录单描述前几节课上观察的物体特征)

设计意图:从物体特征入手,聚焦分类标准指向的是物体的特征,并贯穿全课。

3.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板书:给物体分类)

设计意图:聚焦话题,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二、给物体分类

1.描述物体特征,确定分类标准。

(1)教师分发活动器材,学生拿出活动手册。

(2)说说自己计划以什么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分类是以特征作为标准的,而且标准有很多,为开展分类活动明确主线和目的。

2.初次体验分类并为物体编号。

(1)引导学生根据制订的分类标准进行首次分类活动(全班统一确定一种相对简单的分类标准,如:大小),将物体放在小组记录单的圆圈中。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利用直观实物进行初次分类,帮助学生明确分类活动的目的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使用实物摆放的方法不便于同时开展不同标准的分类,并且这种方法的分类结果无法悬挂展示,不便于交流。(学生思考,商量改进办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进行给物体做编号的活动做好铺垫。

(3)指导全班同学按照统一标准为物体进行编号。

我们有什么办法进行编号呢?上学期,我们在比较恐龙大小的时候,有个编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我们也来给这些物体进行编号吧。(学生按照相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编号)

2.开展小组分类活动。

(1)小组总结物体特征。

观察前几节的记录单,你们都发现了物体哪些方面的特征?

(学生发现有大小、形状、轻重、粗糙或光滑、透明或不透明等方面的特征,根据物体大小进行分类的活动已经做过,不再重复)

(2)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上。

(学生制订分类标准,明确分类标准,将小组制订的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一张记录单填一种标准)

一下科学给物体分类

4.给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器材准备】 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若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酸奶吗?(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酸奶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找酸奶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体会分类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2.我们也观察了许多物体的特征,你能描述一下吗?这些不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方面吗?(学生根据前几节的活动手册和班级记录单描述前几节课上观察的物体特征) 设计意图:从物体特征入手,聚焦分类标准指向的是物体的特征,并贯穿全课。 3.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板书:给物体分类) 设计意图:聚焦话题,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二、给物体分类 1.描述物体特征,确定分类标准。 (1)教师分发活动器材,学生拿出活动手册。 (2)说说自己计划以什么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分类是以特征作为标准的,而且标准有很多,为开展分类活动明确主线和目的。 2.初次体验分类并为物体编号。

一年级下教科版科学《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天津市红桥区跃进里小学陈杰雨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活动:1.聚焦分类话题;2.制订分类标准,进行分类;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4.了解分类的意义。通过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教材中提示选用的教学器材为前三节课观察的物体。在本课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便于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学生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器材准备】 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若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酸奶吗?(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酸奶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找酸奶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体会分类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防爆电器基础知识

防爆电器基础知识:名词术语 2008-9-13 防爆电气设备:在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 爆炸性环境: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爆炸性气体环境: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薄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爆炸性粉尘环境:在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含有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防爆型式:为防止点燃周围爆炸性环境而对电气设备采取各种专门措施的型式。电气设备类别:根据电气设备使用的爆炸性环境而划分的类别。 注:GB3836将防爆电气设备划分为两类: Ⅰ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这类设备再划分为几个级别。 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不利条件下运行时,可能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任何部件或电气设备的任何表面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温度组别: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划分的组别。 引燃温度:可燃物质以气体或蒸气形态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在规定条件下被热表面引燃的最低温度。 爆炸性混合物:在爆炸上、下限之间的可燃性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 基本防爆型式 2008-9-11 (1) 隔爆型“d” 隔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参见GB 3836. 2标准)。把可能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零部件均放入隔爆外壳内,隔爆外壳使设备内部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隔开。隔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使内部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其发生爆炸时,外壳可以承受产生的爆炸压力而不损坏,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 隔爆型“d”按其允许使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种类分为I类和IIA、IIB、IIC类。

防爆基础知识介绍

防爆基础知识介绍 2012-09-14 防爆基础知识普及第一章之,爆炸性环境用电气分类;危险场所的分类;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方法。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分类: I类:I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II类: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甲烷气体之外的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II类电气设备用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环境的种类可进一步分为IIA类、IIB类、IIC类。 III类:I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粉尘环境。III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特性可进一步分为IIIA类、IIIB类、IIIC类。 危险性场所分类: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二、可燃性粉尘环境: 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该区域包括,与允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层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为21区。 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 3836.1的规定,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分为IIA、IIB、IIC级。对于隔爆型电气而言,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是以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为基础确定的。其极限值为:A 级MESG大于0.9mm;B级MESG 0.5mm~0.9mm;C级:MESG小于0.5mm。 对于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是以它们的最小点燃电流(MIC)与实验室用甲烷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为基础确定的。其极限值为:A级 MIC比值大于0.8;B级 MIC比值0.45~0.8;C级 MIC比值小于0.45 注释:标志IIB的设备也可适用于II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IIC的设备也可适用于IIA及IIB设备的使用条件。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工程的安装和使用 2012-09-28 一电气设备的选型二防爆电气设备非带电金属部件的等电位连接三电源的接地类型及保护措施四电气保护五电气系统的布线 防爆电气工程的安装设备和使用遵守GB3836.15-2000和GB50058-1992的标准要求。 一电气设备的选型 1. 按危险环境的区域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0区:ia、S; 1区:ia、ib、d、e(部分)、m、p、O、q; 2区:ia、ib、d、e、m、p、O、q、n. 以上符号代表:ia、ib-本质安全型;d-隔爆型;e-增安型;m-浇封型;p-正压型;O-充油型;q-充沙型;n-无火花型;S-特殊型。 S型防爆电气设备是指不符合上述防爆型式标准的电气设备,但经检验单位认可。一般由检验单位确认使用的危险区域。

防爆电气知识及相关规定试题及答案

四月份培训考核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可燃性气体:煤气、氢气、乙炔等类呈气相状态的物质,一但在周围环境中出现就可直接和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蒸气:汽油、苯、乙醇等类物质,常温下呈液相状态,在一的温度条件下能蒸发成蒸气状态的物质。当此类物质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蒸气混合物。 2、爆炸混合物是指可燃气体、可燃性蒸气、可燃性粉尘等类物质,当此类物质与空气混合后,接触到会着火燃烧,而当混合后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极限范围内时会立即产生爆炸。 3、蒸气混合物的几种主要特性:闪点,,密度。 4、闪点是指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表面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当火源接近时,能发生闪燃而不引起液体本身燃烧的温度。 5、爆炸极限及范围是指爆炸危险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或最高浓度(爆炸上限)。介于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的中间范围为“爆炸范围”。可燃性气体、蒸气爆炸极限用此类物质所占爆炸混合物的(%)来表示,爆炸范围越大则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机会越多。如:甲烷5–15% ,氢气1.5–75.6%。 6、防爆电气设备是指是指符合防爆标准要求,用于可能发生爆炸的气体或粉尘环境,在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周围环境点燃的具有防爆功能的电气产品或部件。 7、防爆电气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效落实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加强防爆电气采购、验收、维护、保养,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8、从事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及管理方面的人员应参加包括爆炸基础知识、电气设备防爆型式、安装实践、检查维护、检修,以及爆炸性危险场所分类等在内的业务培训与实操训练,提升从业人员在、使用方面的水平。 9、防爆电气检查内容:电缆引入系统,,进线嘴密封性能的检查,电缆连

研究生三年该如何度过(经典规划)知识分享

研究生三年该如何度过(经典规划)

研究生三年该如何度过(经典规划)不得不看 一、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3)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是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不可不尊重 二、对本专业研究生做研究的要求 (1)人文与技术相结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渊博知识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4)理想精神与务实态度相结合 三、个人管理包括 个人时间管理(PTM) 个人知识管理(PKM) 个人心理管理(PPM) 1、目标 2、事先规划好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3、分析的工作。将事情一一列出来。没有清单,所有遇到的事情都会 4、设定优先次序。 5、专注力。 6、时间期限和奖励。做完一件事情后给自己一点奖励。强迫自己设定期限。 7、工时记录。将时间分配和使用情形记录下来。 8、注意拖延的现象。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对自己说:“立刻去做!立刻去做!立刻去做!” 9、会议。a会议有目标;b有议程;c准时开始准时结束。 10、关键成果领域。导师或者上级期待你完成什么? 11、分批作业。相同的事情累积起来一起做。 12、整洁。清理工作环境,面前只有你现在要处理的资料。 13、连续的工时。60分钟、90分钟的时间。一大早起床5点左右的时候可以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可以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如写报告等。 14、利用零碎的时间。只要花出代价就总会有收获。额外的零散时间,比如上班的路上的时间。 15、准时。 16、简化工作。a,做久一点;b,做快一点;c,做重要的事情;d,做自己拿手的事情;e,少犯错;f,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 17、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学会接受。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学业!!!不抛弃,不放弃.) 18、平衡。真正重要的事情:身体健康、年轻的心灵、良好的人际关系。 个人知识管理(PKM)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给物体分类》优质课 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2.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3.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4.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教学准备: 小组: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若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 全班: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提问:老师想去买点水果,你觉得哪张图片里摆放的水果,更方便老师挑选呢?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分类)(播放课件) 2.回想一下,你曾经有给自己的东西分过类吗?说说你是怎么给他们分类的?(出示课题:给物体分类) 二、探究 1.描述物体特征。 这些都是我们之前研究过的材料,今天我们也要来给它们分分类。但在分类前,老师想先请大家来描述一下它们都有哪些特征?(板书学生说的特征) 这些不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方面吗? 2.小组讨论。 (1)小组讨论决定:选择其中一项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请一个小组向全班示范如何分类。 (3)交流如何更好的进行分类(教师适时引导要对物体进行“编号”)3.小组活动 (1)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填写在活动手册上。(明确实验要求)(2)小组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的活动。(教师适时指导) 三、研讨

综合实践活动经验总结材料知识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经验总结材料 ————坞墙一中刘西良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崭新的课程形态正日益深入人心,并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活力。几年来,我们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重视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活动时空。 一是开发环境教育资源。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重视了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组织观察、进行采访、专题研究、参与管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是开发生活教育资源。我们注意挖掘生活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家庭学当家,走上街头管交通,走进商店学营业,走进银行学储蓄,走进车站学服务,走进社区学管理……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是开发文化教育资源。我们还以坚持多年的“诵千古美文,做中华赤子”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二、讲究实施方法,确保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开始实施阶段,我们曾碰到诸多矛盾。一是时间的安排问题。二是内容衔接的问题。三是谁来兼课的问题。四是教师指导的问题。有些复杂的活动,老师不作具体指导,学生不知干什么,怎样干。 1、时间确定体现灵活性。根据课程计划,每周仍是一节课。但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对部分阅读型、调查型、实验型、采访型的任务,提倡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完成。课表上的时间,主要用于实践活动的启动、学生难点的答疑、活动成果的展示。 2、内容选择重视系列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的,为保证效果,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寻找学科教材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点,沟通学科教材与环境教育、生活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品德教育间的联系,挖掘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认真思考,把握联系,从而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相联系,逐步推进,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以强化效果。 3、活动过程体现操作性。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我们坚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细化过程,做到目标具体,环节明确,组织严密,前后相连,整体推进。这样,既能解决活动在一起,时间难以保证,空间难以变换的问题,又可促进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课

知识成果可以拿来分享

知识成果可以拿来分享 CBR:您说到不擅长团队合作的知识工作者,可以安排他去独自完成任务,但这只是知识的创造,而并非知识的分享。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这类人不愿意与他人共享知识,又应该如何处理? 马利克:这类人可能并不擅长和别人分享过程,但成果可以分享。比如很多人喜欢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其实莫扎特本人很难相处,但他的作品是完美的,这就够了,他的作品有价值远远比他本人讨人喜欢更重要。这也验证了一点,通过挑选合适的任务,把难以消除的弱点放到与工作无关的地方,并不影响成果。同样的道理,当今的知识管理工作中,会有很多具有出色专才的人,比如一个人深谙国际税法或生物制药研究,他的价值并不在于是否在团队中讨人喜欢、让人舒服,而在于他在这方面的工作水平;而对于另一类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这一点就很重要,做不好会成为成功的障碍。在一个企业里,应该敏锐地辨识出不同人的优势和弱点,并分配到不同的工作中去,这恰好是企业存在的意义。但在这一点上,目前的企业面临着挑战。以前的人工作业时代,人们可以被训练,可以批量设计合适的工种;而在知识工作者的时代,就要不停地变化任务,因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弱点,要适当调节整个团体内的任务分配。这一点要求很高,但只有能做到这点的企业,才可以长期取得有效的成就。 CBR:如果碰到对于共享知识有所抵触的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会比较有效? 马利克:一般会尽量告诉他在整个团队中,共享知识的重要性,但如果这样做还不奏效,那我就不再去关注这事,而尽量做到让他的知识成果能够更好地共享。对于知识工作者,这种做法可能更合适。如果有的人对于人际交往很不习惯,那就跟他发邮件;有的人当面交流时很容易走神,他看上去在听,但其实并没听明白,他可能很擅长写。所以一个领导者应该很灵活,能够去运用各种合适的工具。要从上到下,让员工意识到应该让优势发挥出来,并对工作的良好结果感到愉悦。 CBR:我想起一个观点,用“知识贡献率”来衡量员工的表现,而不是仅仅依靠业绩。您觉得这样做可行吗? 马利克:我对这些做法并不了解,不过这往往是一些人为的实验性场景。在实际中,究竟有多少知识、做了什么程度的分享,不易衡量。说起知识的共享,在一个大的组织中就会比较困难,并不是说只依靠严格的规定和纪律来管束。现代企业的问题是如何去协调几十人、几百人乃至上千人,让大家共享知识,这是个很大的难题。所以我们在研究一些复杂变革的工具,更大程度、更高效地进行沟通,共享和整合大群体的知识并产生最佳方案,规避常规直线沟通可能产生的问题。 CBR:您非常强调信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信任,所有改善企业文化或提高积极性的努力都会白费,有时甚至会产生负作用,这个观点是否同样适用于知识管理工作?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给物体分类教科版

4.给物体分类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并且已经能从颜色、大小、形状、轻重、是否透明等方面对物体进行描述和区分。 本节课将之前研究过的物体集中起来,引导孩子当面对大量物体时,怎样表述是简短有序的?分类便是一种好办法,它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材料:提供玻璃珠和塑料杯,旨在让孩子能根据是否透明进行分类;提供方形、球形等物体,旨在让孩子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提供大小例外的橡皮、螺母、木块,旨在让孩子根据物体大小进行分类;提供的物体由塑料、玻璃、木头、金属等简单材料组成,旨在让孩子根据物体的材质进行分类。提供一定数量并有结构的材料,可以让孩子按多个特征进行分类,而分类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面对同样的物体,分类的标准例外,结果便例外。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例外的物体有例外的特征,对于同一属性,例外的物体表现例外。当学生面对众多物体时,很自然地会根据所学物体属性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在分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将分类标准、分类依据混淆,造成同一次分类时,可以把同一物体分到多个类别中,或者同一次分类,存在几个标准。同时一年级的孩子,面对多种材料时,会产生独自占有个别材料的想法。而进行分类活动时,应该把所有的材料放在一起,组内成员轮流按一定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摆放,整个过程不仅是对对物体进行分类,也是培养小组有序合作及活动反思的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物体有一定的外部特征,知道根据物体的特征可以进行分类;2.知道根据例外的特征,可以把物体分成例外的类别;

3.知道根据同一特征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会例外。 科学探究目标 经历观察、比较,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对分类结果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经历用例外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产生对更多物品进行分类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分类给生活带来的便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比较过程,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难点: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尝试对分类结果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乒乓球、小木块、大木块、塑料块、小橡皮、大橡皮、玻璃珠、塑料杯、小螺母、大螺母、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找物品:出示超市物品专柜,请学生找牛肉、巧克力等物品 2.提问:超市物品浩繁,但我们总能快速找到物品,是因为什么 3.引出:超市的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能便当我们寻找所需物品 4.揭示课题:给物体分类(板书) 二、探索:给物体分类(预设15分钟)

2018-2019-对考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研究成果、知识结构、外国语水平等的介绍--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对考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研究成果、知识结构、 外国语水平等的介绍: 篇一:对考生综合素质、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的介绍 (一)、综合素质方面: 该生思想品德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学 业方面,学习目的明确,具有极强的自学能力和很高的悟性,动手能力强,且 吃苦耐劳。基础知识扎实,在xx等领域有很好的基础。 (二)、外语水平: 该生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一次性通过英语六级,能够熟练阅读英文文献,并 具有较好的英文写作能力。并能从事一些外文书籍的翻译工作,具有良好的外 语素养。适合在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学习,从事科研。 (三)、业务和科研能力 该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并经常结合实践反思,将理论更 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学习勤奋上进, 善于思考探究,做事认真踏实,为人稳重守信,善于团队合作,具有很好的组 织协调能力,并能独立进行一些科研工作。 篇二:专家推荐书模版 您认识考生的方式、认识的时间和了解程度,对考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方面 的介绍: 在该考生临床转科实习期间就已熟知,该生临床技能技术过硬,专业知识扎实 可靠,勤奋好学,不愧为转科医师中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该同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并努力贯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该同学品行端正,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人诚恳,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在各项公益活动

防爆基础知识

防爆基础知识 (防爆原理)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 年 防爆基础知识 一、可燃性气体和蒸气的爆炸特性 1、燃烧和爆炸产生的条件 燃烧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一种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当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介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形成可见的火焰。 本专业所说的爆炸是指燃烧的一种形式,当氧化反应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反应瞬时释放大量的热,造成气体激剧膨胀,形成冲击波,并伴有声响,这种现象成为爆炸。 可控条件下的燃烧和爆炸可为人类服务。 失控的燃烧和爆炸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可燃性物质例如氢气、乙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汽油、柴油、苯等可燃性液体以及煤尘和棉花纤维等可燃性粉尘纤维等能够形成燃烧或爆炸。但是,形成燃烧和爆炸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下述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才会产生燃烧或爆炸: 燃烧剂,例如氢气,汽油等; 氧化剂,例如氧气,空气等; 点燃源,例如明火,火花,电弧,高温表面等。 上述条件被称为形成燃烧和爆炸的三要素。 工程上采取措施,防止三要素同时存在,防止出现火灾和爆炸危险。 2、可燃性气体和蒸气的安全参数 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在点燃和爆炸的过程中有许多理化参数,与防爆安全有直接关系的有以下几个: ①爆炸界限----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只有在某个浓度范围

内才能爆炸(燃烧),超出此范围就不会被点燃,这一范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称为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 爆炸界限常用可燃性物质在可燃性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浓度)表示,例如,甲烷的爆炸下限是5。0%(体积比),爆炸上限是15%(体积比)。可燃性物质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混合物可以称作“过稀”,浓度高于爆炸上限可以称作“过浓”,过浓或过稀的混合物不能形成爆炸或燃烧。工程上采用通风的方法降低环境中可燃性物质的浓度,以便避免爆炸危险。当环境中的可燃性物质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5%时,可认为该环境是安全的。 表1 几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或或蒸气的爆炸界限 ②引燃温度----按照标准方法实验时,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在没有明火等点火源的情况下,可燃性混合物的温度达到某一温度时,由于内部氧化放热加剧而自动着火,也称作自燃,有时候也把引燃温度称作自燃温度。 国际标准IEC60079—4:197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引燃温度实验方法》规定了引燃温度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见图1。 玻璃瓶 加热炉 加热电阻丝 底部加热电阻丝

最新整理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活动:1.聚焦分类话题;2.制订分类标准,进行分类;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4.了解分类的意义。通过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教材中提示选用的教学器材为前三节课观察的物体。在本课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便于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学生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2 知识产权与科研成果转化答案

知识产权与科研成果转化试卷
一.单选题
1.出版社只需要最初一次性支付作者稿费,再版时不需要再次付稿费。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2.知识产权保护的工程和科技创新的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不是由某一个方法单独努力就能做 到的,需要国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3.知识产权保护中需要多方协作,()除外。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普通老百姓 B.国家 C.单位 D.科研人员
4.论文发表是知识产权合法化的起点。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5.署名问题是容易发生侵权的环节。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正确 B.错误 6.如果在利用学校公共电脑保管、 发送自己的科研成果时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的著作权损失由学 校承担责任。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正确 B.错误
7.世界知识产权日是每年的()。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A.42483 B.42484 C.42485 D.42486
二.多选题
1.知识产权是由()构成的。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AB 学员答案:AB A.工业产权 B.著作权 C.发表权 D.专利权
2.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ABC 学员答案:ABC A.学术价值 B.社会影响 C.经济效果 D.意识形态
3.学术腐败治理中个人层面有效方法包括()。 (分数:10 分) 标准答案:AB 学员答案:AC A.对知识产权著作权的法律知识给予更多的宣传和普及 B.进行学术规范教育 C.行政处罚 D.罚款
一.单选题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知识分享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一、认清自我树目标 学校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指针,以“五个严格”和“三项规定”的精神和区教育局基教科工作意见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深化素质教育。学校坚定不移地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以“教育求本真,创意赢未来”为指导思想,以建设和谐文化校园为奋斗目标,努力给学生创造愉快和谐的教育气氛和环境。 学校现有58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大专以上学历57人占98.3%,其中本科学历46人占79.3%。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42人占72.4%。教师素质优良,教师能自觉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有较高的教科研能力。学校现有骨干教师21人,占专任教师的36.2%。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名教师、学术带头人1名;苏州市教坛新秀1名;苏州工业园区学科带头人5名;苏州工业园区教学能手4名;苏州工业园区教坛新秀10人。 近两年学校发展,学校教师开始紧缺,需要新进一批教师,加上园区均衡发展实施的人员流动政策,也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 二、师资建设勇创新

学校加强教师文化建设,重视教师师德教育。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学生的教师群体。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机制。实施“工”字型教师阶梯发展方案。制定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建立教师自主发展,自我成长的的激励机制。 通过研读教育名师,走近教育名师,学习教育教学风格,学习课堂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运用、模仿,启发教师的创意,提升教师的创造力,提升教学成效。学校于9月8日举行了研读工程启动仪式,10月12日,召开了名师研读工程推进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梯度设计,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提高了骨干教师的竞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全国Noc大赛、全国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比武到江苏省小学写字教学优质课评比,教师频频折桂。 本学期,在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上,英语学科获特等奖,数学、语文学科分获一等奖。论坛杯首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中,数学学科喜获二等奖。市科学课堂教学评比中,我校教师在园区获一等奖后,代表园区参赛,又获一等奖。 学校还大力开展教师教学业务培训,教师每次参加外出培训的涉及面不会太广,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更能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教师参加外出培训后,需在一周内完成外出培训反馈,并发到学校内网——校务平台上,以此建

防爆电机基础知识

防爆基础知识(防爆原理) 石油、化工、煤炭等许多部门,在其工作场所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粉尘等物质(易爆物质有数百种)。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成为具有爆炸危险性的混合物,并使周围空间成为不同程度的爆炸危险场所。一旦在这些场所存在点火源,就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的严重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我们常听说某某煤矿瓦斯爆炸就是这类事故。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这些危险场所使用的电气产品如:电动机、电气开关、照明灯具、电话机等都要采用特殊结构经国家许可制造的防爆产品,就电动机而言,煤矿井下几乎全部采用防爆电机,在石化工业所用电动机中,防爆电机点50~80%。 一、爆炸危险场所分类 -- 0区 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属于0区的场所在工程上是很少的,例如具有排气口的油罐的顶部与油面之间的空间属于0区。 -- 1区 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例如,生产车间中工艺装置上可燃性气体或液体的取样阀门周围属于1区。据有关资料介绍,1区中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对时间的或然率约为为10-1~10-3,即每班约1小时,每年累计约10~1000小时。 -- 2区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对于2区中可燃性气体环境出现的频次和持续时间,据资料介绍或然率约为10-4,即每年累计约1小时。 -- 非危险场所 爆炸性气体环境预期不会大量出现以致不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二、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选型 (1)根据场所区域类型选型 爆炸危险场所中0区、1区、或2区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或然率的大小是不同的,各防爆类型防爆安全程度和价格也是不同的,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选型是将二者搭配,达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下表中列出几个标准中对电气设备选型的情况。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选型表 型,n为无火花型 (2)根据场所中爆炸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选择设备的温度组别,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允许超过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表 按照上表,可以方便地选用防爆电气产品的温度组别。例如,已知环境中存在氢气(560℃),则可选择T1 组别的防爆电气产品;如果存在着丁烷(365℃),则应选择T2组别的设备。如果环境中存在丁烷(365℃)和乙醚(160℃),则须选择T4组的防爆电气产品;汽油是混合物,点燃温度约为220℃,则汽油环境中应该选择T3组电气产品。

面向成果的知识管理

面向成果的知识管理 深蓝海域通过分析中国知识管理经验,得出企业的成果,是重要的知识,不仅仅是企业资质的体现,更加是作为一种方向标式的企业指导,总的来说就是成果需要管理。 背景——成果管理是古已有之还是时代的要求? 作为一个不再陌生的概念,管理的方法一般是作为工业经济时代对于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的基于过程的控制方法而提出的,一方面,它所面对的是组织的群体行为以及群体中的个体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它的目的在于使得行为更加合理并趋于有序、降低成本以提高效益。随着现代信息产业革命的兴起,世界被普遍认为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工作者,或者说,面对知识的工作促生了一个全新的有别于工业时代体力劳动的管理思路,这是一种寻求内在有序性而非群体有序性、寻求目标合理性而非过程合理性的管理思路,是一种更注重个体创造和灵感、更需要个体主动性发挥的工作方法。 工作的成效,是有别于物资产品的知识成果,可重复利用性即可继承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是这种产品的本质特征。事实上,知识的继承和发展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得以进步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根本方式。 因此,对于成果的管理有史以来便已存在,只是到了现代社会,它才变得如此普遍和复杂,以致于如不被引起重视,企业便难以生存,个人所面对的知识工作也将从根本上陷于盲目和混乱。 即便您的工作只是每天八小时地搬运砖块,您也同样需要进行知识的管理,您需要了解并牢记不同类型砖块的搬运时间、起止地点、工资分配方式,作为一个重体力活,你还需要掌握动作技巧以提高效率并节省体力,甚至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自身的生理规律,如何饮食和休息,下班之后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可口的饭菜等等,除此以外,您还需要熟悉您的工作环境、可恶的监工的古怪脾气、难以琢磨的异乡工友的心理都是必须予以关心的问题,最后,当你需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新来的同乡时,你就成为一位标准意义上的受人尊敬的“知识人”了。 在我们身边,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工作都需要您掌握比上述内容远为复杂的技巧和知识,无论您是一位企业管理者,还是一般的工作人员,无论您是一位掌握并运用尖端复杂的专业知识的高技术人员还是一位每天负责送报和订餐公司文员,您都会涉及到知识管理的内容,有关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您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验到。 要点——成果管理包括哪几个过程? 1、在工作中关注您的成果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给物体分类》教案

给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器材准备 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若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酸奶吗?(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酸奶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找酸奶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体会分类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2.我们也观察了许多物体的特征,你能描述一下吗?这些不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方面吗? (学生根据前几节的活动手册和班级记录单描述前几节课上观察的物体特征) 设计意图:从物体特征入手,聚焦分类标准指向的是物体的特征,并贯穿全课。 3.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板书:给物体分类) 设计意图:聚焦话题,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二、给物体分类 1.描述物体特征,确定分类标准。 (1)教师分发活动器材,学生拿出活动手册。 (2)说说自己计划以什么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分类是以特征作为标准的,而且标准有很多,为开展分类活动明确主线和目的。

大师“弗雷德蒙德·马利克”谈知识管理

大师“弗雷德蒙德·马利克”谈知识管理 编者按:知识管理的话题渐热。在流程、制度、技术之外,真正对知识管理起决定作用的,是对人的思考和管理。本刊约访了两位管理大师: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和彼得·圣吉(Peter Senge)。他们在知识管理挑战、对人的管理、团队合作、工作中的快乐等方面,分享了不同视角的见解。 让“独唱者”从容歌唱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访谈 有的知识工作者其实更适合独自工作。人类最出色的音乐、文学、绘画作品,都是由“独唱者”完成的,一部交响乐是由群体来演奏,但不是由群体来创作的。 “全面但一般”行不通 编者:企业组织日渐复杂。在高度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管理,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以下简称“马利克”):对绝大多数组织而言,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是:要把很多分散的、零碎的信息合为整体。一般而言,企业组织往往分成各个不同的部门,各司其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孤立,人们也很难花时间沟通。各种职能部门会有自己的专门人才,比如市场营销专家、财务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等等,往往只局限于自己所在的领域。一个优秀的企业组织,不应只是将这些知识聚集起来,更应该整合起来。 其次,会有许多次生的问题,比如怎样使用合适的工具来整合知识,形成适用的、犹如大脑般的模式,就好像你在航行时有一幅地图来正确地指引。知识是始终在那里的,但一定要适当地加以组织,才能起到路标一样的功能。 第三就是有关知识的教育。当下处在一个知识社会,将数据转化成信息、再转化成知识并加以运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很多人对此并没有机会去系统学习,这需要大量的教育。上面三点,我认为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三项挑战,特别是在一个动态的、相互连接而又非常复杂的系统中。 编者:您提到过,凡是与人员有关的工作,应该本着“利用优势”这条原则,而不是专注于“消除弱点”。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它是否也是一条应该遵循的原则? 马利克:当然是的,而且在知识管理中这一点更重要。因为知识工作者更加术业有专攻,而且要把自己和整个组织整合起来,只有如此,他们的专长才会对组织具有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要取得优势和弱点的平衡,而要更大程度上把他们的优势发挥出来,转化为成果,而将弱点逐渐变得无关紧要。 有些教育注重消除弱点,甚至要把弱点转化成优势。我并不否认这种情况偶尔会发生,但在当下,在对效率有很高要求、要很快得到结果的环境里,想要“全面但一般”是不够的,管理者应该考虑员工究竟胜任什么、充分发掘优势,至于弱点,并不是要去忽视,只是不必非得费力去消除,要通过合适的工作配置让弱点变得对工作不再重要。 编者:这里面蕴含一点,就是消除一个弱点并不意味着会自动形成一个优势,而仅仅是减少了一个弱点而已。这可能是很多人认识的误区。致力于消除弱点还可能有副作用,让人变得平庸。 马利克:是的,要消除弱点非常耗费时间,而且这样做只是让人在这方面“不那么弱”,往往并不会转而变得在这方面强起来,进而形成优势并产生良好的结果。所以管理者的思维要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