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教案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教案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教案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教案

教案《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一、评讲目标:

1、能通过评讲理解什么是借代修辞手法及体悟其修辞效果。

2、能判断并鉴赏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二、评讲重难点:

判断并鉴赏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三、评讲设计:

由练习进行相关拓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苍梧谣

[宋]蔡伸

天!休使圆蟾chán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问:红字词语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答,老师析

析:借代

蟾蜍为月亮的代称。

桂影代月影。

婵娟代美好。

二、试题整合回顾:(学生答,老师析)

(一)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7,借喻。

分析: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三、什么是借代?(老师PPT展示讲解)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四、借代种类: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用鱼鳞代替鱼。

(一)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二)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烽火”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三)具体代抽象

具体指客观存在着,可见可感。抽象是指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看不见,摸不着"。

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黄”,指代黄狗;“苍”,指代苍鹰。(四)、以颜色代本体

例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踏莎行》)

“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称为“尺素”,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五)、以工具代本体

例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吴钩”:古代吴国所制弯形宝刀,后泛指刀剑。

例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康”是酒的发明者,这里代指酒。

例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婵娟”就是嫦娥,代指月亮

(六)、以专名代本体

例如: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李白曾任翰林学士,故有翰林之称;韩愈曾任使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翰林、吏部是官名,在这代称人名。

这两句诗是说您(王安石)的诗像李白的那样富有才气,文章像韩愈的那样流传后世。(七)、以官职代本体的。

唐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万是实数,这里是虚指,“万金”,表示极为贵重。

(八)以实数代虚数。

五、区别借代与借喻的异同:(学生讨论)

1:借代与借喻的异同: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卷起千堆雪

相同处:借代与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不同处:

1、借代的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这个事物与本体有关联;借喻中的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

2、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存在相似性,而借喻的喻体与本体必须有相似性。

3、借代不能改为明喻或暗喻,借喻则可以改为明喻和暗喻。

六、体悟借代修辞手法的作用:(学生讨论)

2:结合下列句子,体悟借代修辞手法的作用:

1、“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作用:

1、提高语言的变化美。

2、促进语言的精练美。

3、增强语言的形象美。

4、加强语言的技巧美。

七、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练习,老师点评)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填空题。(2分) (强化训练目的1:学会判断)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貂锦”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指代————,(2分)

答案:精锐部队

析: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2分)

2、读李清照《如梦令》回答问题:(强化训练目的2:学会判断并鉴赏)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问:(1)、划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形象鲜明地表现伤春惜花的闺怨?

答案:运用了反复、设问、借代的手法。

(2)请赏析借代手法。

析:“绿肥红瘦”用了借代手法。(点出手法)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手法体现),“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红瘦”表明春光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原本平常的四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引人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手法效果)

六、小结:

一、什么是借代?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二、借代种类:

1、部分代整体

2、特征代本体

3、具体代抽象

4、以颜色代本体

5、以工具代本体

6、以专名代本体

7、以官职代本体的8、以实数代虚数

三、借代修辞手法的作用:

1、提高语言的变化美。

2、促进语言的精练美。

3、增强语言的形象美。

4、加强语言的技巧美。

七、作业:试试填词,要求填词中尽量运用借代手法(强化训练目的3:学会运用))词牌格律(全词十六字,三平韵,属于最短的词。)

蔡伸《苍梧谣·天》

天!

平(韵)。

休使圆蟾照客眠。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注: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1.认识3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季景色的美好。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的作用,从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4.边读边想象作者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秋天的美丽独特描写出来的。 4.《古诗三首》…………………………………………………………………… 2~3课时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3课时 6.《秋天的雨》…………………………………………………………………… 2~3课时 7*.《听听,秋的声音》…………………………………………………………… 1~2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习古诗,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古诗三首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教案

教案《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一、评讲目标: 1、能通过评讲理解什么是借代修辞手法及体悟其修辞效果。 2、能判断并鉴赏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二、评讲重难点: 判断并鉴赏借代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三、评讲设计: 由练习进行相关拓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苍梧谣 [宋]蔡伸 天!休使圆蟾chán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问:红字词语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答,老师析 析:借代 蟾蜍为月亮的代称。 桂影代月影。 婵娟代美好。 二、试题整合回顾:(学生答,老师析) (一)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7,借喻。 分析: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三、什么是借代?(老师PPT展示讲解)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四、借代种类: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常见借代词语1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 月亮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 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诗词里的借代三大类

诗词里的借代三大类 借代是诗词里经常使用的修辞格之一。借代是用甲事物来替代乙事物;甲乙二事物没有雷同性质,但互相间存在某种关系。借代运用得当,能使诗词生动活泼、简洁明了、声韵通畅。 我们说到比喻的时候,引用过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中的“沉舟”与“病树”是比喻,作者用来自比;而诗中的“帆”和“春”则是借代,分别用来指代“船”与“枝叶茂盛”。 帆与船,没有类似点,但它们关系紧密。帆是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春与枝叶茂盛,也没有类似点,但因为春的到来,万木才枝叶茂盛,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唐诗宋词里很容易发现各类借代修辞格,但现在博友的诗文里也经常运用。今天就先看看博友们的作品里的运用,做个借代的初步展示。凡是我认为是借代格的词汇,都用红字表示,供大家审视酌定。 小区内散步感怀徐曾惠的博客 竹木葱葱百草茵,晴天诱我晒精神。咿呀诧愕骑龙马,白发奈何侍领巾。 确信轮椅非旧岁,长思颤舌失连音。灰黄夕照沉楼峡,自问今生剩几春?

菩萨蛮佳人一声鹤唳 汗青今古名媛录,江山代有佳人出。才美各擅长,花香翰墨香。 沉鱼兼落雁,闭月羞花伴。蔡李上官班,诗文天下传。 见闻纪屾 何故轻生厌世尘,遴将农药断青春。一瓶下肚无风险,多谢公司假作真。 五律画青梅子十八 眼里春山静,无寻岭上鸦。观花惊燕子,听雨醉枇杷。 流水两三处,茅庐四五家。心离尘世远,何必着袈裟? 长大为国多贡献于孟融 主席塑像在身边,主席教导记心间。全面发展学本领,长大为国多贡献! 博友上善若水雅和 笔墨纸砚送君前,渔樵耕读归田园。若得如水相为邻,人生何处不尽欢。 喝火令乱喝杨灵未极

高二语文:古诗文中的“借代”

高二语文:古诗文中的“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借代”也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古诗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以特征来代本体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官的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广大地域中,有几个人呢?) 用“缙绅”代一般做官的人。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称作官的人为“缙绅”。缙,插;绅,腰带。 二、以部分代整体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摧眉”代低头 三、以具体代抽象 ①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遥想当年,刘裕率兵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如同猛虎。) 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蔺列传》)(蔺相如只是凭着他能说善辩建立了功劳,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以“口舌”代表辩说。 四、以专名代通名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骚”本指《离骚》,此处作了“诗”的通称。 五、以官职代人 ①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以“司马”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 ②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以“开府”代庾信,以“参军”代鲍照。因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鲍照曾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六、以作者、产地代本体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②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李娃传》) (有一个人骑着大宛马,跑得汗流浃背地到来。) 以良马的产地“大宛”代表马。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2.解词连句知大意。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名读全诗,纠正字的读音。 3)自学诗中的生字。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 4.展开想象,悟诗情。 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 2)自己试背。3)同桌互背。4)集体背。 四、作业: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2019部编版语文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径、斜、赠”等10个生字。会写“寒、霜、盖”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2.过程与方法: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山行》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诗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 (学生发现交流,再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句。)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高中语文 高三一轮复习:诗歌中的借代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注意:二者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 4.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 具体代抽象 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 4.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工具代本体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庾信《春赋》)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官职代本体 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 2.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红线毯》) 3.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练习一 修辞 古诗词中常因为修辞之妙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运用了比拟的手法;“”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①梨花千树雪②旅雁还应厌后行 ③钟鼎山林都是梦④天台四万八千丈 答案:③①②④ ①梨花千树雪,意思是千树梨花竞相开放,犹如树上盖了一层瑞雪。运用了 比喻手法。②旅雁还应厌后行,大意是迁飞之雁也应厌倦四处漂泊。运用了比拟手法。③钟鼎山林都是梦,大意是富贵和隐逸都是梦。运用了借代手法。 ④天台四万八千丈,意思为天台有四万八千丈高。运用了夸张手法。 练习二 拟行路难(其六)

古代常见借代词语

古代常见借代词语 古代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指处所,比喻故乡。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 2.桃李——学生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了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 3.社稷、轩辕——国家 社稷: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 “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平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轩辕:古代装有有帷幕的车叫“轩”古代车前面用来驾牲口的那根直木叫“辕”“轩辕”合起来就是指古代的车。因为传说车是黄帝发明的,所以人们就称黄帝为“轩辕氏”。又因为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又被用来代指中华大地。 4.南冠——囚犯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 5.同窗——同学 同窗,指在同一所学校里就读的人。古代学习条件很艰苦,所以就把同学称做同窗,窗,有寒窗之含义,说同窗二字,也就显示出了说话者之间的亲密和尊重,比说同学要亲切许多。 6.烽烟——战争 烽烟是指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后比喻战争或战乱。烽火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烽烟也叫狼烟,是用狼的粪便做燃料,它的特点是燃烧起来烟黑且浓,竖直向上,可以让很远的地方看到。 7.巾帼——妇女 “巾帼”由来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把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8.须眉——男子 胡子是个总名称,故古人称男子为须眉。封建传统歧视女性,

部编三年级上册第课《古诗三首》教案

17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潋滟、空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 重点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你喜欢旅游吗?到过哪些地方?去过天门山吗? 2.介绍天门山: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天门山——很高,很雄伟,很险峻。 读注释,看插图,初识天门山。同时读注释,理解“楚江”。

3.唐朝大诗人李白曾游览过天门山,并写了《望天门山》。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自由诵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读,齐读。 3.轻声读,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诗的大意:天门山中间断裂如门,使大江得以通过。碧水东流到此,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送出来,一叶孤帆从天边驶来。) 三、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1.学习一、二两句。 (1)“断”字想象:在很久以前,身高万仞的山神手持一柄大斧,用力向天门山一劈,顿时山石崩飞,一座大山被劈出一条裂缝。而汹涌的楚江水由西向东奔腾而至,一下子将裂缝冲大,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景象。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李白《西岳云台歌》) (2)由“开”字想象:汹涌的江水原先被天门山阻挡,现在天门一开,就像万马奔腾一样,一起喷涌而出。 小结:这一句看是写山,实际上是借山势写出了浩荡东流的楚江勇往直前,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指名读,齐读第一句。) (3)由“回”字联想:读到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小结:滔滔碧水在李白看来,尽管能够将大山冲开,但是它却不得不在天门山脚下放慢了脚步,被迫回旋,在山脚下发出了震天的响声,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指名读,齐读第二句) (4)有感情地朗读一、二句。

古诗文中的“借代”

古诗文中的“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借代”也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古诗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以特征来代本体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当官的而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广大地域中,有几个人呢?)用“缙绅”代一般做官的人。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称作官的人为“缙绅”。缙,插;绅,腰带。 二、以部分代整体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 以“摧眉”代低头 三、以具体代抽象 ①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遥想当年,刘裕率兵北伐,队伍兵强马壮,气吞山河,如同猛虎。) 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 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蔺列传》)(蔺相如只是凭着他能说善辩建立了功劳,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以“口舌”代表辩说。 四、以专名代通名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骚”本指《离骚》,此处作了“诗”的通称。 五、以官职代人 ①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以“司马”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 ②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以“开府”代庾信,以“参军”代鲍照。因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教案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上课时间:年月日总第课时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3.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讽刺宦者的得宠。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旬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慕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迢迢牵牛星》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4个生字。 (重点) 2.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美。 (重点) 3.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5.课文整体感知 这首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诗主要写织女,写牵牛只一句,且从织女角度写,十分巧妙。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不得语”,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诗对织女的描写很细腻,抓住了细节,如“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同时,“札札弄机杼”又是动态的描写。人物就在这样的描写中跃然而出。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3.课堂小结 叠音词的运用是本诗的艺术特色,这些词语细致而生动地描绘了外在的情景,又抒发了主人公真挚深沉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也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最新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教师版)

语言文字运用之诗词修辞 一、考点分析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是“语言文字运用”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其中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14年江苏高考第二个选择题考查的是诗词中的对仗手法,与对偶修辞的考点几近相同,15年江苏又继续考查诗词中的比拟手法,因此,诗词中的修辞成为近年来热门的考点,这也涉及到“古代诗文阅读”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考点。我们专门以此为专题进行复习,辨析诗词中各类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这五种,排比和反复并不多见,此外,互文、双关、对比、设问、反问也比较典型,所以,本专题主要辨析诗词中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互文、双关、对比、设问、反问这十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高考真题剖析 1.(2015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B 【解析】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A.东风就要手持着刀儿尺儿,裁剪出万丝翠柳、千树红花。 C.有情的芍药含着伤春的眼泪,无力的蔷薇躺在清晨的枝头 D.诗人把南风写成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推开门不停地翻着书,突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现了诗人的欢愉和闲适。A、C、D三句分别将东风、芍药、蔷薇、南风拟人化,这容易辨别的。B句有点难度,难在考生对“见”与“闻”的主体到底是“谁”,容易混淆,如误解为“浮萍”与“小艇”,则此句就会被判为拟人句;其实联系上下句,在浮萍的空隙之间出现了山的影子,小舟归来,触动的草声依稀可闻。“见”与“闻”的主体应为船上的人,因而此句不存在拟人修辞手法。 2.(2015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答案】B 【解析】A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此题虽然考察的是对意象的理解,但其实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辨析。 3.(2014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 A. 水面风回聚落花 B. 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A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精选

4 古诗三首 第1课时:学习《山行》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

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四、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遵循客观实际, 2.背诵、默写《山行》。 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斜人家 深秋美景 近景:枫林霜叶 第2课时:学习《赠刘景文》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景色吗? 2.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借代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借代手法,既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又可以避免用词的重复,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和有幽默感。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解读时,要注意领略诗词运用此手法的妙处。下面列举几种古诗词中常见的借代手法加以分析,所用例句均出自初高中课本。 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 (1)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2)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3)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 ..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旌旗”,旗帜,这里代指军队。 (4)雕栏玉砌 ....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雕栏玉砌”,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这里代指故国的宫殿。 (5)玉勒雕鞍 ....游冶处(欧阳修《蝶恋花》) “玉勒雕鞍”,玉制的马衔,精雕的马鞍;代指华贵的车马及乘坐的人。 (6)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杨炯《从军行》) “凤阙”,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凤阙成了长安的标志,这里代指长安。 (7)钟鼓馔玉 ....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指富贵利禄。 (8)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 ..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南冠”:戴着楚冠的楚国俘虏。后代指囚徒或战俘。 (9)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 ..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 “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这里代指落梅。 (10)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美人。 2.以颜色代本体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4)落红 ..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人初静。明日落红 ..应满径。(张先《天仙子》) (6)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 ..难缀。(苏轼《水龙吟》) (7)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姜夔《鬲溪梅令》) 用“绿”代指树叶,用“红”代指花。 (8)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翠”:绿色,代指绿草。

借代词语

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古诗的“借代”jiaoan

古诗中的“借代”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借代修辞的定义 2.掌握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种类 3.辨析古代诗歌借代修辞 4.体会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艺术效果 5.培养提高解答古代诗歌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种类 2.辨析古代诗歌借代修辞 3.体会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古代诗歌借代修辞的艺术效果 2.培养提高解答古代诗歌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导学案多媒体问题情境师生互动 ◆激趣导入,给借代下定义 1请听题 谜语三八二十四打一运动项目(女子双打) 巴黎产品打一常用词(法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指代整个船。 2.用你对上面的体会,能否给借代下个定义? “借代”也叫“换名”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使用时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借代的本体借体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关联相关性。 ◆寻出借代修辞,归纳类型 研讨:诗句中哪一个部分是借代修辞?借体是什么?本体是什么?本体与借体什么关系? 1.诗句: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环佩(妇女的饰物)借代美人王昭君是因为诗人这里写的是一种虚幻的月夜环境下若有若现、虚无缥缈的昭君形象。 -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黄”代“黄狗”、“苍”代“苍鹰”。 总结:以特征来代本体 2.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指船)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战船) 总结:以部分代整体

3.诗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以“管”“弦”丝竹代表弦乐器管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以“金戈铁马”来代精锐的部队。 总结:以具体代抽象 4.诗句: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 秋娘”是唐代一位歌舞名妓,名杜秋,人称秋娘,泛指歌女。 总结:以专名代通名 5.诗句: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以“司马”代白居易。 总结以官职代人 6.诗句: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总结:以作者代本体 7.诗句: 事有因果,古代诗人有时不说原因,只说结果,但却用结果来代原因。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汉李延年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用“倾国”结果代美女。 总结:以结果代原因 8.诗句: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指箜篌,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优质教案

17.《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①认识5个字。会写13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会写5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②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③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④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至、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1.用典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2比喻 【作用】 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 【术语】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3拟人 【作用】 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4双关 【作用】 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 5对比 【作用】 对比可以突出各自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 6夸张 【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7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一李清照《如梦令》 #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南国烽烟正十年 举酒欲饮无管弦 8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主人下马客在船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用: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李存勖) 9 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长的亡国之愁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10 叠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 《白头吟》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 《钗头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 清照 《声声慢》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 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古诗十九首 之二》 11 反复 采桑子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梦令 (后唐庄宗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 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12 顶真 如梦令 (后唐庄宗 李存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