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有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有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有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有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四、1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6

2.有效教学所需的四个主要条件?P11

3.有效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分类?P29

4.教师有效课前准备的内容有哪些?P40

5.有效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有哪些?P101

6.有效教学反思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P127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浅析国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四种主要定义。P1-2

2.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即有效教学反思的途径。P128

四、2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有效教学的五个要素有哪些?P5

2.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个子目标是什么及其各自的使命与功能?P24

3.简要说明影响教学设计的四个主要因素P31

4.有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有哪些?P44

5.如何进课堂时间优化管理?P105

6.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有效教学反思?P125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在课堂教学实施合作探究学习?P65

2.浅析教学目标制定的四种取向?P21

一.四1问答题

1.有效教学的整合特征:

教学目标是多维的,侧重于教学的发展功能;

教学准备全面充分;

教学活动强调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恰当应用各种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全面而具有针对性。

2.有效教学的四个重要条件:

认识学生学情;

有效教师素质及其提升;

教学环境及优化;

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3.有效教学设计指中小学教师为了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特定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进行系统设计。教学设计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设计专家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另一类是一线教师所做的教学设计。

4.师有效课前准备的内容有:

收集并提供各种反馈信息;

反思上节课的得失;

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

细致准备教学媒体和教具;

进一步熟悉和完善教案;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5.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

借题发挥法;

因势利导法;

实话实说法;

将错就错法

6.有效教学反思的过程:

(1)明确问题即聚焦问题,是对存在的问题从模糊感知到逐渐清晰,最终明确认识工程。

(2)分析问题。教师在明确问题后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的过程也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

(3)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二.五论述题

1.

国外学者不大主张对“有效教学”提出一个统一的、结论性的定义,阐明有效教学的一般特征是学者们界定有效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没有定义并不等于没有认识,从国处学者对有效教学的多样化认识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在界定有效教学时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共同倾向。

1.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师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与学习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的欣赏,积极地掌握知识、交流和团队工作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

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

2.着眼于教学技能的定义

布朗(George Brown)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界定更多的是从教学的复杂性和教师教学技能的角度进行的。他们认为,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应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有效的教学是复杂的、智力的要求和社会性挑战的工作;其二,有效教学是由一系列可获得的,可改进的和可发展的教学技能来完成的。并且进一步指出:有效教学是一种智力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对所教学的学科内容有广泛而深刻的把握。他们还认为,有效的教学是一种社会性的挑战,因为它不仅发生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而且是在对传统教学目的和教学价值观的挑战中发生的。最主要的一点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能与学生进行清楚的交流与沟通,能够刺激学生积极地学习与思考,进而向他们提出有价值的或挑战性的问题。乔治等人认为,有效教学依赖于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和恰当教学策略的选择。

3.着眼于学习成就的定义

国外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从根本上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活动,安排学习任务,提供学习经验,以便使学生获得预期的知识、技能、理解和态度。它包括了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和有效的教学管理两个层面。他们认为,对不同领域的强调会得出关于有效教学的不同定义或解释。如果把重点放在教学的输入性因素上,那么,判断有效教学的标准必然更多地指向教师与学生的特点,如班级大小、教育背景、教育经验、教师的个性品质等。如果强调过程性因素,那么判断有效教学的重点往往看教师的课堂组织、课堂管理和课堂活动。如果强调教学的产业性因素,那么,判断有效教学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4.着眼于教学的全过程的定义

波拉斯科姆等人不仅对已往有效教学的定义角度和结论进行了反思和批评,还提出了他们着眼于教学全过程对有效教学进行考虑的观念。他们认为:无论从教师的品质出发,还是以教师对教学策略运用的角度界定好教学都是单一的、不全面的。他们还认为对好教学进行思考应从评价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应该从三个层面(领域)解释和确定有效教学,这三个领域是:教学的输入、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产出。

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大致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共识:

1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目标,尤其是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换言之,教师对教育目标、课程目

标与标准的理解与把握越好,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越强。

(1)有效教学总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品质、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以及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实现的。如果一位教师既热爱教学,又

有高超的教学技艺并能运用优化的教学方法,那么她的教学

效率就会得到保证。

(2)有效教学总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探询以及他们自身专业发展的反思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3)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要看在一段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4)有效教学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它是一个随着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和学生发展变化影响的动态概念,

人们对有效教学的看法是变化与发展的。人们有理由认为:

有效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也

必然是没有终结的。

2.

一、有效的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在教学实施前,对教学活动进行前瞻性的反思,是保障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其最主要的途径是说课。

说课是教学实践的预演,是课前对教学设计的一种反思。通过说课,教师将缄默地理念与知识外化,强化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的理解,使自己更有信心从事教学实践活动。同时说课过程也是教师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聆听、对比和反思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思个人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趋合理。因此,说课过程是教师课前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过程,通过说课,教学设计或得以强化或得以修正,为有效教学的实施提供前提性保障。

二、课堂中的教学反思

有效的课堂中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反思,是一种过程性、调控性的反思。

课堂教学反思具有偶发性、直觉性、个体性、同步性和调控性。课堂教学情境中充满着变数,随时有可能发生影响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有突发事件,教师就要即时对突发事件作出即时的思考与反应。

有效的课堂中的教学反思强调反思的时效性,虽然课堂中的教学反思具有偶发性、直觉性,但是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有助于对教学过程的调控,通过有效的反思及反思后的行动调控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活动朝既定的目标发展。

三、有效的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主动对教学实践的再现、再思考、再认识来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寻找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课后反思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方式,具体包括教学日记和主课两种形式。

(1)教学日记

教学日记是教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对教学事件的感悟的反思方式。教学事件泛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教学事件可以是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教学构成因素有关的事件,也可以是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的教学日记可以从多个视角来记录教学实践。教学日记可以仅仅记录教学某个点,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的特别表现。

(2)评课

评课是教师在观察他人的教学实践后,基于个人对他人教学实践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的认识而对他人教学实践展开的评价。

有效的评课一般来说由两个部分组成:对他人教学实践的肯定和个人对他人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表述。评课的具体内容涵盖了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加工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课堂教学监控与管理等一切有关教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评课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的教师因教育教学理念、专业水平不同其所设计和实施的教学活动存在差别,通过评课有助于启发教师从多视角看待教学问题,开阔视野;从而丰富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问答题

1.有效教学的五个要素:

教学效果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最高统帅;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能动因素;

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必备要素。

2.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个子目标分别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

度价值观。

知识技能传授是有效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有效教学的伴随性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有效教学活动的深层目标。

3.影响教学设计的四个主要因素分别是: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

4.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突出教学目标;

进行有效的课堂讲授;

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

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5.课堂时间的优化管理:

要科学管理好课堂教学实践,就必须在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增强教师时间观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造成浪费时间的人为因素。(1)课前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教学实践;

(2)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反思总结,深化管理课堂教学时间。

6.教师对有效教学反思的内容有:

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过程的反思

四.十一论述题

1.

(一)合理分组

科学合理地分组是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前提。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织调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

学习水平、性格特征及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调

查,以此全面深入了解学情,为合理分组奠定

基础。

(2)搭配分组。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搭配、分组,可

以采取同组异质或同组同质的方法。

(3)动态管理。不管是组长还是组员,都是不固定的,采

取动态管理的方法,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当组

长。通过调整,扩大学生的接触面,有利于取

长补短。

(二)具体指导

(1)倾听。训练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敢于对有异议

的问题进行争论。

(2)分工。要求学生进行合理角色分工,保证人人都有参与

的机会。

(3)协调。指导学生如何协调小组内的学习关系,保证合作

学习有序而高效。

(4)帮助。指导学生如何“互帮”和“辅导”,避免把答案直

接告诉对方。

(5)评价。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

(三)(三)参与调控

合作探究不仅指学生间的合作,教师参与探究也是一种重要形

式。

(1)教师平等参与探究活动,随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和评价。

(2)通过参与探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设计的不足,进一步调整教学活动。

(3)教师参与探究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四)总结迁移

(1)探究学习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学生释疑总结,找出规律,

归纳方法。

(2)学习的目的不止在于习得知识,更在于获得探究能力。

而技能巩固与深化的过程也是迁移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

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2.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

所谓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依据教育经验、哲学观念、社会政治要求、意识形态来推演出教学活动的目标。这是一种出现最早、较为古老的教学目标取向。该教学目标取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抽象性、概括性、规范性。这些教学目标高度概括了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对人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要求,适用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领域,能够从宏观上引导教学活动的前进方向,给人们提供判断教学活动质量与效能的最一般性的判断标准。该教学目标取向的缺陷是明显的,如其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差,教学目标内容笼统、模糊、随意,难以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直接的指导。

(二)生成性目标取向

所谓生成性目标取向是指教学目标不是在课前可以预先确定好的,而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最好、最合适的教学目标始终在形成中。生成性教学目标取向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试图使教学目标的制定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以最大化地与学生的当下学习状态和速度保持一致。该目标取向显得有点过于理想化。教学目标毕竟只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方向,过细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容易束缚教师的创造力和主体性。

(三)行为性目标取向

所谓行为性目标取向是指在教学目标制定时强调用精确、具体、可行、可操作的形式来表达教学目标,反映教学活动实施的预期结果和学生身心方面的行为变化。从行为性目标取向的产生背景来看,科学主义、行为主义思潮是其产生的土壤。尤其是受20世纪出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该目标取向重视对教学活动的结果——学生的行为变化进行准确测量和描述,强调用规范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行为性目标取向的最大特点是精确性、规范性和具体性,从而实现对教学目标的科学表述,为教学实践者提供了较为清晰、明确的奋斗方向,为教学目标向实践的转化提供了一条捷径。该目标取向的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其一,人的行为具有复杂性;其二,过度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而不强调发展学生的内在世界。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所谓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在教学目标制定时不能局限于给学生设定一个固定的努力方向,而是要考虑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作出的表现。该目标取向由美国课程理论家艾斯纳提出。艾斯纳提出表现性目标取向的意图在于打破教学目标对师生教学行为的控制与束缚,希望通过教学目标的制定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在这一意义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开放的,是能够唤醒、挖掘学生的潜力与潜能的。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些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_____________的教学,有效的教师总是着眼于______________的取得。

2.国内学者着眼于有效的理解来定义有效教学,有效包括三重意蕴,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教学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必须考虑的支持性条件之一。

4. ______________是有效教学工作的首要工作,对学生特点认识的准确与深刻程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5.教学目标具体化的常用策略有:分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效教学设计是指中小学教师为了有效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对所进行了系统设计。

7.有效的课外作业反馈包括课外作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将讲学反思分为技术性、实践性和批判性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表面上看,有效教学是一种()

A.教学思路

B.教学形态

C.教学思维

D.教学境界

2.有效教学的核心条件是()

A.认识学生

B.教师素质

C.教学环境

D.教学资源

3.依据教学资源的产生方式教学资源可以分为现成性教学资源、携带式教学资源和()

A.多媒体教学资源

B.人力性教学资源

C.生成性教学资源

D.活动性教学资源

4.最早、较为古老的一种教学目标取向是()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

C.行为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5.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是()

A.本位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背景性知识

D.有关认识论与教学论方面的知识

6.()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学习内容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法

A.归纳分析法

B.图解分析法

C.层级分析法

D.归因分析法7.有效教学实施不包括()

A.有效的课前准备

B.有效的课堂教学

C.有效的课后反思

D.有效的课外作业

8.在平等、和谐、开放、互动的课堂中,只有(),才能让课堂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A.科学预设

B.科学设计

C.动态生成

D.任意发挥

9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认知参与、行为参与、()三种层面

A.情感参与

B.思想参与

C.个人参与

D.集体参与

10.教学目标合目的性反思是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A.表述

B.规范性

C.科学性

D.价值取向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定义已达成共识()

2.聆听周围人的看法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是教师了解学生相关发展信息的主要方式()

3.教学的普遍性目标取向具有三个特征:抽象性、概括性、规范性()

4.教学过程设计就是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结构性安排,最终所形成的结果就是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案()

5.有效课前准备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准备与精神准备()

6.有效教学策略在建构和实施过程中体现目标指向性和内容针对性()

7.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关注教师主体性的发挥()

8.教师参与讨论的目的更多是为学生提供确切的结论,以免讨论走偏()

9.有效教学评价在操作层面上必须结合特定的评价目的来选择最适切的评价主体()

10.教师在反思中明确问题经历了模糊感知、逐渐清晰、最终明确的认知过程()

五.填空

1 高水平成就、教学目标(2

2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3

3选择、开发和利用(3

4认识学生(1

5参照法、学生需求分析法。(2

6特定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教与学(4

7验收、批改、评价及奖惩(4

8范梅兰(1

六.选择

1.B

2.B

3.C

4.A

5.A

6.B

7.C

8.C

9.A

10.D

七.判断

1. 错,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看法不一。

2. 错,观察是教师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

3. 对

4. 对

5.对

6. 对

7. 错,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必须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8. 错,教师参与讨论主要是试探学生探究主题相关话题,起引导作用,不能提供结论。

9对.

10. 对

参考答案:

八.填空

1 高水平成就、教学目标(2

2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3

3选择、开发和利用(3

4认识学生(1

5参照法、学生需求分析法。(2

6特定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教与学(4

7验收、批改、评价及奖惩(4

8范梅兰(1

模拟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有效教学的五大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外学者认为,对教学进行反思应该从三个层面(领域)揭示和确定有效教学,这三个领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拥有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本体性知识、______________、涉及具体课堂情境的实践性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知识。

4.育人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教学环境特殊性所在。

5.教学目标最上位概念是______________。

6.教学目标制定的取向有:普遍性目标取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教学设计进行学习内容分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表面上看,有效教学是一种()

A.教学思路

B.教学形态

C.教学思维

D.教学境界

2.有效教学的核心条件是()

A.认识学生

B.教师素质

C.教学环境

D.教学资源

3.依据教学资源的产生方式教学资源可以分为现成性教学资源、携带式教学资源和()

A.多媒体教学资源

B.人力性教学资源

C.生成性教学资源

D.活动性教学资源

4.最早、较为古老的一种教学目标取向是()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

C.行为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5.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是()

A.本位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背景性知识

D.有关认识论与教学论方面的知识

6.()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学习内容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法

A.归纳分析法

B.图解分析法

C.层级分析法

D.归因分析法

7.有效教学实施不包括()

A.有效的课前准备

B.有效的课堂教学

C.有效的课后反思

D.有效的课外

作业

8.在平等、和谐、开放、互动的课堂中,只有(),才能让课堂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A.科学预设

B.科学设计

C.动态生成

D.任意发挥

9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认知参与、行为参与、()三种层面

A.情感参与

B.思想参与

C.个人参与

D.集体参与

10.教学目标合目的性反思是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A.表述

B.规范性

C.科学性

D.价值取向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内外学者应该对有效教学特征认识应该力求一致()

2.观察是学生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是教师了解学生相关发展信息的主要方式()

3.学习者一般特征包括其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智能及情感等方面的特征()

4.教学的表现性目标取向首先有布鲁纳提出。()

5.只要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培养师生的课前准备的能力与习惯就达到了有效的课前准备()

6.讲解不需要预设,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随时使用()

7.讲授法往往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方法()

8.陈述、指导和展示行为都是以言语为媒介的教学行为()

9有效的教学评价主体不仅要多元化,还要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与互动,形成学生、教师、同行、专家、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10.有效教学反思伴随着教师终身职业生涯()

参考答案:

九.填空

1.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评价。(5

2.教学的输入、教学的过程、教学的产品。(3

3.条件性知识、工具性知识、背景性知识、(3

4.人为性、复杂性(2

5.教育目的。(1

6.生成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3

7.归纳分类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3

十.选择1.B

2.B

3.C

4.A

5.A

6.B

7.C

8.C

9.A

10.D

十一.判断

1.错,多元世界观

2.对

3.对

4.错,艾斯纳

5.错,还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6.错,任何课堂都必须有预设

7.错,讲授法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

8.错,陈述是言语为媒体

9.对

10.对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总结

1有效教学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发展而创造性地综合利用一切合乎教学规律、教学计划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来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过程,致力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活动。 2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学效果(核心)最高统帅、教学目标、教师(能动要素)、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必备要素)。 3国外学者对有效教学定义认识:着眼教学目的、教学技能、学习成就、教学全过程定义 国外有效教学成果主要特征:教学效率效果;学生收获和进步;可测性和量化 4国内对有效教学定义的认识:有效的理解(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与教学关系的定义、多层次多维度理解的定义。 5有效教学的整合性特征:教学目标是多维的,侧重于教学的发展性功能;教学准备全面充分;教学活动强调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恰当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全面且具有针对性。 6有效教学的内部条件:教师素质、学生特点、师生作用方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心态等 7有效教学的外部条件: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课程资源等 8影响教学的四个核心条件:学生特点、教师素质/内、课程资源、教学环境/外 9认识学生特点的意义:一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实施教学对象,方式,契合;二是认识学生,发现问题、把握血清,创造有效教学入手点。 10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方面: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经验储备;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11认识学生特点的基本途径:观察、聆听、走访、查阅学生作品成绩 12有效教师:具有教学活动所期待的相应品质的人,是在专业领域: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各方面具有较高修养与造诣的专业工作者。 13一般素养:崇高师德、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具体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反思研究能力、课程创新能力。 14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新课改):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关注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育培养创新型的学生。 15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实践性知识:经验秦香教育机智等;工具性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6认识教学环境的意义:一种人为的育人性环境;一种复杂的共生性环境 17教环对教学活动的特殊功能:激起师生热情;教学活动的主体 18教环的设计与利用: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微笑;民主欣赏姿态;呵护学生主体性保护自主性) 19教学资源类型:现成性教学资源、携带、生成性教学资源 20教学资源对有效教学的意义: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应用开发可增强基本教学手段的效能 21教育目的是教学目标最上位概念;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次上位目标 22教学目标制定的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概括性抽象性规范性等特点、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行为性目标取向(布鲁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取向 坚持行为性目标取向、取普遍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取向两翼,表现性目标取向的参考 23有效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全面,生本、弹性、适度、兼容、有机 24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有效教学的核心目标)、方法与过程(伴随性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层目标) 25有效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多层次多维度的设计思路;多元化教学目标的策略(分解参照法学生需要分析法)体现多因素兼顾的设计要求;追求个性化和共性化并重的设计思路。 25教学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上完一个课题后要在学生身上实现的发展目标,是对学生在学习完该节课后在知识能力道德情意学习方法等方面所获得的各方面的进步与提高。

读《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心得体会 教师:滕召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小公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同时也领悟到要一名教师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教师的成长,源于读书。特别是在上学期小继教学中,学习了一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书籍——《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我的课堂教学又一次指明了方向。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改进,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怎样才能达成有效教学,并理论联系实际,列举了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设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指引了方向。通过阅读陈教授的著作,结合我们学校正在实施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工作实际,有以下体会: 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先学和自学,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必须自己勇敢的去承担。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时不等不靠,不依赖别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有效教学赢得了时间。 二、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共同配合下完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觉得教师应善意地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有效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实施。 三、善于发现和总结。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而成的。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自己的综合素质,让有效教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总之,通过阅读《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我在工作中有了很大改进,实践教学的课堂效果也越来越好。

学习吴亚滨《思维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吴亚滨《思维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心得体会 为什么每个人的思维会有千差万别?为什么普通的相同的细胞能够组成产生不同思维的大脑?为什么有形的神经元可以捕捉的电子的传导却形成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思想?为什么? 吴亚滨老师告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把注意力放在积累知识上而疏忽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比如语文、政治等文科,对学生的要求是要背诵的一字不差,对数学、物理等理料只要求某一种解法等等。孰不知,所有真正的学习都离不开思维,每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可以经过训练和培养而得到提高。思维为本,知识为流。如果知识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得到应用,注定是无用的知识。思维是知识外化的渠道与工具。知识外化以知识内化为前提,但光在内化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思维能力来运用知识,化知识为工具,拿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时候我们受制于思维方式的桎梏,一直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与聪明人的差距其实也就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那么,究竟有哪些好的思维方式,我们又该怎么掌握它们呢?一个熟练的木匠不但能熟练使用他的每一种工具,而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何种工具。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思维教学。一个熟练的思考者应该知道要使用什么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它们。知识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通过知识来体现的,课程的知识表层下面,埋藏了丰富的思维内涵。知识是一条明线,思维则是一条暗线,它隐藏在知识的背后,构成另一类知识。教学要融合知识和思维,不能割裂两者,就知识教知识绝对不可取,而脱离了具体的知识空谈思维也以奏效。每门知识的教学都是使学生开窍,都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

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有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有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四、1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6 2.有效教学所需的四个主要条件?P11 3.有效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分类?P29 4.教师有效课前准备的内容有哪些?P40 5.有效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有哪些?P101 6.有效教学反思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P127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浅析国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四种主要定义。P1-2 2.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即有效教学反思的途径。P128 四、2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有效教学的五个要素有哪些?P5 2.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个子目标是什么及其各自的使命与功能?P24 3.简要说明影响教学设计的四个主要因素P31 4.有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有哪些?P44 5.如何进课堂时间优化管理?P105 6.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有效教学反思?P125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在课堂教学实施合作探究学习?P65 2.浅析教学目标制定的四种取向?P21 一.四1问答题 1.有效教学的整合特征: 教学目标是多维的,侧重于教学的发展功能; 教学准备全面充分; 教学活动强调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恰当应用各种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全面而具有针对性。 2.有效教学的四个重要条件: 认识学生学情; 有效教师素质及其提升; 教学环境及优化; 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3.有效教学设计指中小学教师为了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特定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进行系统设计。教学设计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设计专家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另一类是一线教师所做的教学设计。 4.师有效课前准备的内容有: 收集并提供各种反馈信息; 反思上节课的得失; 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 细致准备教学媒体和教具; 进一步熟悉和完善教案;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5.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 借题发挥法; 因势利导法; 实话实说法; 将错就错法 6.有效教学反思的过程: (1)明确问题即聚焦问题,是对存在的问题从模糊感知到逐渐清晰,最终明确认识工程。 (2)分析问题。教师在明确问题后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的过程也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 (3)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二.五论述题 1. 国外学者不大主张对“有效教学”提出一个统一的、结论性的定义,阐明有效教学的一般特征是学者们界定有效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没有定义并不等于没有认识,从国处学者对有效教学的多样化认识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在界定有效教学时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共同倾向。 1.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师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与学习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的欣赏,积极地掌握知识、交流和团队工作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

思维型教学要素解读

思维型教学要素解读 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完整课堂,一般包括六大基本要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应用迁移。这六大基本要素皆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素养的形成有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落实六大基本要素,促进教学的深度发展?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指的是课堂情境的创设,但是其内涵并不仅仅是课堂情境,班级情境、学校情境、社会情境都属于情境。 情境有两个维度。物质和认知维度,涉及到教育教学中相关的经费、设施、自然和活动。而文化和非认知维度,一方面指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比如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让学生有积极的情绪;从更高层面来讲,情境是一种文化,例如环境是否民主、自由、宽容、合作,环境其中的思想意识、舆论导向、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如何,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创设的情境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勇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精神,维护学生的好奇心。 什么样的情境才是好的情境?思维型教学提出了创设情境的五个标准: 1服务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内容 创设情境一定要服务于教学目标,不能与目标相距太远。 有一些老师,尽管其讲课的内容深受学生喜爱,但是直至一节课结束也没有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比如老师在课堂上一直讲笑话,尽管调动了课堂氛围和学生兴趣,但是远离了教学目标,一直回不到教学主线上。所以说创设情境一定要服务于教学目标。 2基于生活实际,接近真实情境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基于生活实际,创设接近真实生活的情境。比如某个课堂情境需要展示一个苹果时,教师需要考虑是创设信息技术下的情境,还是创设真实的情境——是拿一个真的苹果,还是在电脑屏幕上展示一个苹果? 作为实物的苹果更为真实,能够用更多的方式进行展示。实物展示出的很多特征也是技术难以达到的。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 号称资本主义西点军校的哈佛商学院(简称HBS)是美国培养企业管理人才最著名的学府,美国许多大企业家和政治家都在这里学习过。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五分之一毕业于这所学院。因此,哈佛工商管理硕士成了权力和金钱的象征,成了许多美国青年梦寐以求的学位。 哈佛商学院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建校已79年。它有着与众不同的使命和不同凡响的校风,其影响之大,实非言语所能形容,全校有一种超越学科界限的特殊集体精神。 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学院的传家宝,每个案例的描写都是工商企业将遇到的真实问题,有时案例故意不给应有的信息,有时又故意多给一些。案例的最后,总是问你:“你说该怎么办?” 案例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苦苦地思考。当然不是无休止的思考,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得带着行动方案去上课。案例法训练的是决策的艺术,意在锻炼学生在不圆满的条件下作出决策。 案例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学生的质量。商学院将新生分成从A到I的9个班,每班90人,有固定的教室,按同学的背景、经历、特长、兴趣配组成班。 哈佛的节奏是紧张的,也必然如此,要在短短两年里培养出总经理式的人才谈何容易!哈佛教育的价值在于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的经验浓缩到两年课程里,将涉世不深的学生“催熟”。 在两年时间里,学生们要分析800多个案例。而制作和设计这些经营案例的,既有哈佛大学的教授,也有该校的毕业生,还有其他有关的研究者。为了保证这些案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所有案例在正式列入课程之前,都要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一个案例通常要讲两、三节课,每节课80分钟。 每节课开始,任课教授首先指定一个学生起来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者指出实现公司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所给的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 然后其他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以及在哪些地方比第一个发言者更好。学生们为了能争得发言的机会,往往是你喊我叫,互不相让。教室里经常乱作一团,教授则努力控制局面,引导发言。但往往总有不少学生,不顾教授的提议,仍然在那里唇枪舌剑,有时教授不得不采取威吓学生的强硬手段,以便使讨论能够按照正常秩序继续进行下去。HBS的案例分析教学,不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实际上也不存在绝对的正确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还是错,只是个人对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的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两个学年里学完800多个案例,就好比用两年时间玩一个巨大无比的拼图游戏一样。尽管每一小块都有特定的位置,但你先拼哪一块,先从边上拼,还是从角上拼或是从中间拼,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全凭个人意愿。 HBS的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力图把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经营者的立场上,从实践的环境出发,来学习什么是经营和如何经营。发给学生的讲义和资料,靠死记硬背是绝对消化不了的,要想把课程内容真正学到手,就必须每天晚上读完2—3个案例,还要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作好笔记。要充分准备好一个案例,一般需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没有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是根本吃不消的。 没有人能够在哈佛商学院“混”出个文凭来。在哈佛商学院经历过的一切,会像洗礼一样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性格和将来的人生。HBS的两年学校生活,会抓住和拥有你的整个身心,不断地向你的智力和忍受力的极限挑战,并帮助和促使你去延伸这些极限。 在HBS没有什么轻松容易的事,所有人都必须全力以赴。案例教学法强迫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要求学生从真正“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们除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外,还组成课外学习小组,来缓解巨大的学习压力。 为了能考试及格并取得毕业证书,学生们必须在自己的学习中发挥积极主动性。正是这种参与性的、苏格拉底式的方法,才使HBS在林立的商学院竞争中居于领先的地位,才使它的学生成为高级管理人才和未来“老板”的好苗子。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末期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注,比罗马的昆体良《论演 说家的教育》早300年。其主要思想有:“不陵节而试”,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 “班级授课制”。 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做中学”,开启现代教育派。 5.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6. 美国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分别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8. 教育的概念:广义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为思想道德教育。 9.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10. 我国封建社会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 11.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环境决定 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中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背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 生。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 18.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 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9.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 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 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 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种强制性教育。

读《有效教学的理论方法、技能与应用》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方法、技能与应用》学习心得 广德县景贤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廖俊2017.6 2016-2017学年度我认真阅读了严先元老师编著的《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方法、技能与应用》一书,在书中我学习到很多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也了解到几种有效教学模式和较大影响的有效教学案例,受益匪浅。以下是我感悟和反思,现小结心得如下: 一、要真正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实现学科智力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时,要加强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每个教师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教学构思,谈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经验,集体确定每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商量确定某个课时教学案例,并制定出课时学案,以供全年级学生共同使用,实行教学资源共享。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材料,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地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年轻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有经验的教师要热心帮助年轻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让教学少走弯路,提高全组教师的备课效率。 二、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改提倡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设备,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手段是标志之一。媒体的出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它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 三、要全面建激励性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课堂评价有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而在以往的课堂中

运用最多的是教师评价,压抑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体现,所以在还课堂给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还评价权给学生,他们更了解课堂评价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学生的学习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及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升学习中成就感。 四、要关注教学感悟反思,在反思中促进有效教学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首先要反思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达到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用充满个性的教学风格去引导学生在参与讨论、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丰富知识素养。其次要反思教学态度,当今的教育已不再欢迎师道尊严,而是建立一种师生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教学投入是否充分,教学热情是否饱满,教学工作是否负责,教学准备是否得当等等。只有时刻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体现“教学相长”、“教育民主,关爱学生”的原则。再次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过程就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诸如备课、组织教学、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知识检测等实施全面的自我调控,抓住局部,优化整体,注重教法,努力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教、精心测试、精心批改、精心点评、来不得半点的疏忽与马虎。最后要反思教学情境,教学情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 第二学段: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C E )4、“一题多解”属于C、发散思维E、求异思维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E)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学组织形式有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E、课堂教学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体现。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教科书 9、新课改强调( C D )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3、 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ABCDE)原则A、客观性B、全面性C、指导性D、科学性E、激励性 (ABCD)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 ( ABCDE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 ABC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ABC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A、礼、乐、射、御、书、数 20、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 CD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理论即C、潜意识D、人格三分法 (AD )22、注意具有等特性。A、指向性D、集中性 (ABCD )23、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标准有: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 ABCD )24、思维过程可概括为等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具体化与系统化 D、抽象与概括 (BDE )25、下列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是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心得体会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小公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同时也领悟到要一名教师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教师的成长,源于读书。去年,被评为了珲春市级地方课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认定,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上学期读书期间,获得了一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书籍——《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我的课堂教学又一次指明了方向。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改进,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怎样才能达成有效教学,并理论联系实际,列举了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设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指引了方向。通过阅读陈教授的著作,结合我们学校正在实施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工作实际,有以下体会: 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先学和自学,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必须自己勇敢的去承担。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时不等不靠,不依赖别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有效教学赢得了时间。 二、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果要有效果,有效益,必须是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觉得教师应善意地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有效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实施。 三、善于发现和总结。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而成的。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自己的综合素质,让有效教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X2160501创新思维与TRIZ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及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及理论 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 学时数: 其中实践学时数:课外学时数: 学分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 一、课程简介 创造思维及理论是高等工科学校四年制本科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创造思维的常见形式、法则和技法,理论的及其在设计中的启发创造思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创造思维的理论基础,掌握非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思维的互相转化,并完成创造思维的各种模式训练。通过课程案例训练,学生能够改变思考问题的模式,启发克服思维定势;熟练掌握常用的创新方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掌握相关理论基础上,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设计生产问题。 二、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创造思维及理论是本科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及掌握创造及创造学的概念及创造原理及创造

思维,熟练运用创造创新方法,理解掌握理论基本原理。 三、教学目标及毕业要求关系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创造学概述了解 产品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产品创新类型 创造性思维 (二)传统创新思维方法掌握,重点 、头脑风暴法 、法 、法 、样本资料法 、仿生学法 、逆向设定法 、法

、意念衍生矩阵 (三)(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理解,重点,难点、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最终理想解 、个发明原理 、个通用参数和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 、物场模型分析 、个标准解法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科学原理知识库 、功能属性分析 、资源分析 五、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六、课程其他教学环节要求 ()系统阅读教材,重点掌握创造性思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加强练习,按时完成平时作业; ()广泛搜集相关信息,大量欣赏优秀作品。 七、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联系 (一)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力学等 (二)后修课程: 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等 八、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教材:《创新思维及方法:理论及应用》,李梅芳、赵永翔,机械工业出版社, (二)参考书: .《创新思维及发明问题解决方法》,赵锋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创新思维法:打破思维定式、生成有效创意》,【美】托马斯.沃格尔著,中国工信出版社 .《创造性思维改变思维做决策》,【美】托马斯.萨蒂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九、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一)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五级分制 (二)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总成绩,折算成五级分制,

哈佛大学及案例教学法

哈佛大学及案例教学法 哈佛案例闻名遐迩,但书本上的研读和课堂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我们这次美国游学,有幸在哈佛大学上一堂原滋原味的哈佛案例课,金李老师用详尽数据,激情飞扬的讲解,让大家都投身于其中,对案例发授课感受深刻,这里我就将哈佛的案例较学法做一些延伸,希望对我们今后学习和管理都有所帮助。 哈佛案例教学的发展历程 当哈佛商学院在1908年成立时,案例教学还只是学院第一任院长 Edwin F. Gay 的一个想法。Gay想设计一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围绕商业管理中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1911年,Arch Wilkinson Shaw 开始教授经营策略这门课,在这门课里他给学生提出了商业经理们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些尝试可以说是哈佛商学院历史上第一次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在1921年出版了其第一本案例集,“通用鞋业公司”,由院长助理Dean Clinton 编写。 这些年来,案例的构思与编写方式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内容也逐渐覆盖了整个商业领域。但案例教学依旧保留了最初的灵魂,即哈佛商学院是如何进行案例教学的——“通过行动来学习,”主管案例编写的高级讲师Michael J. Roberts 表示,“作为教授,我们必须将复杂的商业问题提炼,并将其引入到课堂中。作为学生,他们希望借助这些提炼的经验来进行推断。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好的案例并保证其实用性。” 哈佛商学院每年大概编写350个案例,涉及各种科目。案例覆盖了商业问题中很广的区域,有时并紧跟时代潮流,例如电子商务。与课程中的问题相吻合是案例编写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Roberts 列举了案例编写最开始要考虑的四个要素: 1、案例所围绕体现的问题; 2、学生使用该案例所需做的分析; 3、案例具有足够的数据方便进行分析; 4、数据从哪里能够获得。 案例的编写可以由问题驱动,例如当有一个教授想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个问题,教授便需要找到一个公司的案例可以用来阐明强调他所要阐述的问题。其他案例是通过公司/ 产业/ 管理者来驱动的,有时通过教授所做的研究,例如对公司的研究,或只是通过研究一些事与人,从中得到体会,认为这些故事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案例。在这些情况下,案例编写者在编写案例最初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关于问题的轮廓。“关键是从现实中找到一个片段可以引出所要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Roberts 解释到。 找到现实场景经常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这需要准确识别一个商业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够激发课堂讨论并有助于学习。举个例子,教创业学这门课程的教授想讲授条款书的相关知识,教授开始设想一个企业家接受了风险投资的条款书,“从那,”Roberts 建议,“他应该说,‘当一个创业者有两份不同的条款书,来自不同的风险投资,请学生们来进行对比’,再给予足够的讨论空间与压力,这堂课就会变得更有趣,内容也更丰富。”这个教授就应该去寻找一个最近正面临如此困境的企业来编成案例。 相比盲目地联系企业,Roberts 表示更实际的方法是去接触一些风险投资家,然后询问他们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他们想投资的公司也被其他风险投资家所看中。“他们也许会给你三到四家企业,” Roberts 说,“并且他们会经常帮你联系这些企业来解释他们的项目。”这样,案例的研究与编写便开始了。平均下来,一个案例需要 1到4个月完成编写与研究。 一个公司成为案例主角的动机很多样,但很明显案例本身未在其中。一个校友所在的公司提供了案例或其他服务给哈佛商学院,出于他想为学院作出一些贡献。而通常情况下一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试题附答案一

模拟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界定 1.布朗等人更多的是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角度进行界定有效教学。 2.有效教学的整合性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的多维性,侧重教学的______________功能;教学准备全面充分;教学活动强调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______________多样化;综合运用各种______________;恰当运用各种______________。 3.影响有效教学的四个核心条件是:学生特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目标的次上位概念是______________。 5.在三维教学目标中,三个子目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教学设计是,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常见的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表面上看,有效教学是一种() A.教学思路 B.教学形态 C.教学思维 D.教学境界 2.有效教学的核心条件是()

A.认识学生 B.教师素质 C.教学环境 D.教学资源 3.依据教学资源的产生方式教学资源可以分为现成性教学资源、携带式教学资源和() A.多媒体教学资源 B.人力性教学资源 C.生成性教学资源 D.活动性教学资源 4.最早、较为古老的一种教学目标取向是()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 C.行为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5.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是() A.本位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背景性知识 D.有关认识论与教学论方面的知识 6.()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学习内容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法 A.归纳分析法 B.图解分析法 C.层级分析法 D.归因分析法 7.有效教学实施不包括() A.有效的课前准备 B.有效的课堂教学 C.有效的课后反思 D.有效的课外作业 8.在平等、和谐、开放、互动的课堂中,只有(),才能让课堂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A.科学预设 B.科学设计 C.动态生成 D.任意发挥 9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认知参与、行为参与、()三种层面

哈佛案例教学方法

水木年华-清华MBA社区 案例与案例教学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许多机构都声称他们使用案例教学法,许多学员也趋之若骛,引以为荣。但最近对案例教学法的各种说法中不乏夸大与误解的成分。什么是案例,如何使用案例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困扰许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问题。在一些情形下,许多的学员反映,使用案例教学,他们仅仅听到了一个故事;也有学员反映,通过案例教学知识点过于零散,没有整体的框架;更有甚者,他们觉得,讨论简直是浪费时间,因为其他同学的发言简直不着边际。这些都意味着,案例学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需要学习者对案例廓清一些认识,掌握一些适用于案例学习的方法。 案例和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对某个组织里一些人所面对的实际商业情形的描述,它通常涉及一个组织(家庭、企业、产业甚至课堂)中的某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机会和问题等,案例里面包含了组织的背景材料以及关键人物处理事务时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资料。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是商业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取得管理和拥有权,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并作出决策。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由于案例来源于不同地方、不同的组织类型和规模、不同的职能区域和不同的责任级别,因此案例教学会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实践方法。 此外案例的真实性、实战的模拟性,可以激活学生充当决策者位置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案例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习者而言,有效利用案例这一学习工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多数情况下,通过案例学习需要比单纯听老师讲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对于管理类课程来说,效果可以更好)。一般而言,案例学习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个人准备 认真的个人准备是案例学习的基础,一般每个案例我们建议要花一两个小时仔细阅读。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可能不尽相同,我们把一些学生的做法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1. 浏览案例的最初几个段落,然后以很快的速度把案例剩余的部分翻阅一遍,并思考:这个案例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将要涉及哪些方面?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供我分析? 2. 仔细阅读案例,并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作出标记,读完之后,回答:案例的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记住,尽量假设你就是案例的事主,而不要置身事外。 3. 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的问题与重要的事实,再通读一遍案例,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这个时候,你也许需要一些初步的计算,或者需要基本的分析框架,如果有必要,翻阅一下你的教材也许有帮助。 4. 将你的分析整理出来,并得到分析的结论和你的建议。 自此,你的个人准备就已经完成,可以拿到学习小组与大家分享了。 小组交流

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应用整理版

1.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答:一、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玩”中感受教学的趣味。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经历教学过程。3、提倡实践应用,让学生在“用”中实践数学的价值。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1、在自主发现中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2、在问题情境中增强主动探索的意识。3、在独立思考中形成主动探索的意识。 三、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2、在自主探索中发挥小组合作优势。3、在讨论学习中租金小组合作交流。 2.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导”与“学”的关系? 答: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导”与“学”的最佳结合,必须创建新型的教学活动形式,转变师生的角色:变教师的教为主为学生的学为主;变教师的主导、指挥为引导、服务;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教师单向活动为师生多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变课堂教学中的精英参与为大众参与;变学习活动只重视课堂为课前、课堂、课后并重。例如在进行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采取“阅读预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知识小结、作业检测”的五步学习法,越来越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重视研究学法,使教法适应学法;重视教学活动中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角色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主持者,成为诊断学生的认知障碍,并帮助学生分析妨碍认知的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的指导者。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学习反馈机制、学生自主评价机制以及学习“共同体”,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大胆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调控、激励、点拔,从而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导与学的统一。 3.注重结果的教学与注重过程的教学区别? 答:学校用终结性考试的结果来衡量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积累的过程。正是因为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衡量标准,才使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因考试时的突发状况而造成遗憾者有之,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因作弊侥幸成功而沾沾自喜的有之。没有平时努力学习的过程,就不会有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思想感情的升华、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新课标》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并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程评价”。那么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呢?《新课标》指出,评价方法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评议、档案等多种方法,“实际操作中应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为避免以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评价方法”。逐步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 4.课堂教学中如何重视教学活动中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答:教学过程受种种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全面分析这些因素,致力于优化这些因素,以此使教学进行得卓有成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既要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又要进行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既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又把它作为一种情感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富有情感的方式教,学生应该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学。因为第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生活,而对完整的生活来说认知与情感是同等重要的,缺乏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生活都将是畸形的;第二,必须同时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不管是认知目标还是情感目标都是如此。 5.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发展一般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答: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突破常规、灵活多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优化过程、启迪激励、转变教育观念。 6.请你谈一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它不可取代的长处,它们都经过时代的磨练,极具生命力,并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而现代教学手段也有其生动、直观、灵活、容量大的优势。他们之间各自的缺点不足,正好是对方的优势长处,两者彼此之间有很强的兼容互补性。所以既不能矫枉过正、全盘否定、一刀切,也不能固步自封、滴水不进。两者的关系,应以传统为主,现代为辅,取长补短,决还能喧宾夺主;传统教学媒体效果好的,就不用现代教学媒体;两种教学媒体效果相差不大的,优先使用传统的教学媒体,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尽可能让各种传统教学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7.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差异施教的关系? 答: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统一要求指的是把年轻一代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个性虽然千差万别,但又有共性,这就使统一要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但是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错综复杂的影响,每个学生的个性互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在教学中,教师向一个班级集体传授统一的内容,而几十个学生则是以各自的方式来接受,这是一个矛盾。如果能够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