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复习资料

发展复习资料

发展复习资料
发展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发展心理学及其研究策略

一、名词解释:

1.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受孕(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形成新的生命)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变化。

2.发展心理学:旨在鉴别和解释个体跨时间的连续性和变化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白板说: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4.胎中预成说:早期的儿童观18世纪以前:胎中预成说

5.成熟势力说: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主要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

6.关键期与敏感期: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的时期,即为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7.相关研究与实验研究:(1)用来表明变量之间相关强度的的一种研究设计;(2)研究者在被试所处的环境中引发一些变化,然后测量这些变化对被试的行为有何影响的研究设计

8.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序列研究:(1)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年龄群的背时进行研究的设计;(2)纵向研究是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反复研究的设计;(3)序列研究是指在几个月或几年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进行反复研究的一种设计

9.事件取样与时间取样:(1)观察者在一个特定时间段里记录他所感兴趣的特定行为的出现次数,而忽略其他行为。(2)记录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样本里是否有一定的行为出现。

10.钢化效应和敏化效应:(1)敏化效应是指以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的消极经历时,变得更为脆弱;(2)钢化效应是指先前的害怕体验、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对今后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

二.简答题

1.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

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

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

2.简述个体发展八个阶段: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童年期(6、7岁~11、12岁)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青年期(14、15岁~25岁)

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以后)

3.简述心理发展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只是行为的数量和复杂性的差异;

发展也是一个阶段性过程,婴儿和儿童有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了解他们。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有质的变化。

虽然关于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各个心理学家的倾向不同,但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

这种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基因型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把遗传程序编制显现出来的过程。(3)不平衡性: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从总体发展来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开始出现下降。

(4)个别差异性

尽管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个体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开窍较晚。(例如白痴天才)

(5)可塑性:

毕生发展观强调个体发展中的可塑性,可塑性是指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生活经历而改变的能力。尽管发展被描述为一个持续的累积过程,过去的事件对将来有重要影响,但如果个体生活的重大方面有变化的话,发展的过程也可能发生突变。

(6)历史与文化背景

三.论述题

1.发展的基本争论

争论:

1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有人认为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也有人认为婴儿和儿童与成人有不同的、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2关键期与敏感期: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映在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的时期,即为关键期或关键年龄。而发展心理学家更倾向于用“敏感期”代替关键期。

3发展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有人认为发展阶段带有普遍性,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和统一文化中的个体都其发展都遵循同样的路线,经历同样的阶段。而也有人认为生活在不同背景中的人有不同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历,因此发展路线不同。

4天性与教养:有人强调有遗传决定的稳定性:如焦虑、好交往等特征是稳定的;有些人强调环境的作用:如早期经历等。另一些人则强调灵活性,认为只要有新经验支持,早期创伤可以恢复。

2.举例说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特点及其存在局限

横断研究设计:

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选取生理成熟度不同的群体或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来研究某一个特定发展领域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状况。

发展心理学研究大多采用横断研究设计,优点为能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的发展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而且由于能够同时对几个年龄群体进行调查测量,获得的信息量大,经济且费时短。例如,林崇德教授主持的国内23个省市在校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研究。该研究在同一时间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类型学校的初一、初二和高三的17000多名学生进行形式推理、形式逻辑法则和辩证逻辑思维的测查,考察不同年龄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水平,并加以比较分析。

缺点则是(1)横断研究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会与代群效应相混淆,代群效应是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也就是说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而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例如,对7

岁非洲儿童与17岁的美国少年这两个年龄组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的差异不只是由于个体差异,还有历史情境的原因。(2)由于在横断研究设计中每个人只在某个时间点上接受测查,因而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发展变化的数据资料。例如上述林崇德教授的调查研究中,只能测查当时的情况,而无法得到调查的学生发展趋势的数据。

纵向研究设计:

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也称作追踪研究设计。

优点:它可以得到同一群体在某一或某些心理发展领域前后一贯的材料,有助于更为精确地了解该群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或变化趋势,即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例如普莱尔通过纵向研究,了解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普莱尔最早运用系统追踪观察法来进行纵向研究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对其子一天三次的进行观察,并辅之简单实验,记录大量数据事实。

缺点:(1)样本的流失。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部分被试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例如,战争,灾难,被试的个人因素等造成研究无法进行。(2)反复测量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影响被试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例如,研究的频繁性使被试意识到自己正接受研究记录的状况,从而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对研究来说是不严谨的。(3)花费大而且耗时,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造成变量的增多。

3.从发展基本争议的角度比较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的异同.

维果斯基的理论没有皮亚杰那样详细具体。尽管如此,研究儿童发展的人士

对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仍然有非常强烈的兴趣。他的魅力在于他抛弃儿童发展个体化观点,提倡一种社会化的观点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认识的最重要源泉是儿童本身,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他们是繁忙的、自发的探索者,他们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加以检验。维果茨基也认为儿童是积极的求知者,但他不把儿童看成单一的自然人。他认为儿童和社会环境共同导致了认知发展。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婴儿和其他动物一样,天生有一种感知、注意、记忆的能力。在两岁以前,这些能力与环境之间的直接的联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但是,一旦婴儿学会了感情表达,特别是能借助言语进行表达之后,他们参与社会交流的能力就得到迅速发展,小孩开始同自己交流,像跟别人交流一样。就这样,基本的感情能力转化成一种人类的独特的高级认知过程。

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分歧:儿童的个人言语

注意观察学前儿童的日常活动,会发现他们在游戏或探索周围事物的时候,经常会大声地自言自语。

一天,一个五岁的小孩在玩拼图,他说:”那红色的块呢?我需要一块红的,现在我有一块蓝的,不,它不合适,让它在这里试试。”还有一次,一个孩子突然不假思索的说:“坏了!”但是,他却没有解释是什么东西或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坏了。

皮亚杰称这种言语为自我中心言语,它反映了前运算阶段儿童不能想象到别人的观点。所以,皮亚杰说:儿童经常自言自语,不介意别人是否理解。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自己的思维。他认为认知成熟和某种社会经验(即和同龄人的分歧)最终会导致自我中心言语的消失。通过和同伴的争论,儿童发现别人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结果,自我中心语言逐渐消失,而被对话言语所取代,到这时,儿童才会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让别人能听懂。

维果茨基强烈反对皮亚杰“儿童言语是自我中心的、非社会的”论断。他认为儿童自言自语是为了自我指导和自我指向,因为语言帮助儿童考虑自己的行为并选择行动过程,他认为这是高级心理机能(包括持久注意,长时记忆,分类,计划,问题解决和自我思考)的基础。随着儿童的成长,活动任务变得越来越容易,他们的自我指向语言逐渐消失,而内化成一种内部言语,也就是我们每天在思考和行动时使用的一种和自己的对话。

在过去20年中,人们做了大量研究,试图从两大理论中决定取舍。几乎所有的发现都支持维果茨基。现在人们一致认为,儿童的自言自语是一种个人言语,而不是自我中心言语。研究发现,当面临困难任务,在出了错或不知怎样继续做时,儿童会更多地使用自言自语。维果茨基预测:随着年龄的变化,自言自语

会逐渐消失,出声的言语转化为一种无声言语或轻微的嘴唇运动。在困难任务下运用自言自语较多的儿童,比沉默寡言的儿童注意力更集中,更投入,成绩进步更快。

第二章人类发展的理论

一、概念解释

1、年龄特征: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反抗期:儿童发展过程中独立性倾向最明显的时期。

3、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的有程序扩展。

4、心理社会危机:

5、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二、问答题

二、问答题

1、简述有关发展的生物学、精神分析、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等基本观点并会用其解释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性别角色的获得等不同的发展现象。

生物学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认得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又引进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的发展氛围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学习理论: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思维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核心,研究思维过程以及反映思维过程的行为。

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所谓发展,就是指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的心理的发展是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的。

攻击行为同亲社会行为一样,是儿童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攻击性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儿童的攻击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即儿童渴望得到一种物体、权力或空间,并且努力去得到它,他们推、喊或者攻击挡路的人;一种是敌意性侵犯,它意味着伤害另一个人,如打、踢,或威胁别人去痛打一个同伴。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也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来看,幼儿性别角色获得主要通过直接教育、模仿、扮演体验等三种途径,而性别角色的发展动机则经历一个由外在的社会认同到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的过程。影响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包括染色体、性激素、家庭、幼儿园与社会等。儿童常常通过观察多学习两性的行为,只是因为在社会强化的情况下,他们通常所从事的仅仅是适合他们自己性别的行为。有时这种社会强化还会影响观察过程本身,也就是说,儿童甚至会停止对异性模式细致的观察。2.、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得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个体解

决危机的成功程序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八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0--1岁婴儿期)感觉阶段

2.自主与怀疑(1--3岁)肌肉发展阶段

3.主动与内疚(3--6)性器官阶段

4.勤劳与自主(6--12)潜伏期

5.认同和角色混淆(12--20)从儿童向成人的转折期

6.亲密与孤独(20--40)成年早期的发展阶段

7.生殖与停滞(40--60)

8.自我整合与绝望(老年期)成熟阶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根据这个理论,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

4、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理论模型的基本观点

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真实自然的环境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源泉;

儿童发展的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分别是:1、微系统;2、中系统;3、外系统;4、宏系统。

四个系统模型

微系统: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布朗芬不伦纳强调,为认识这个层次儿童的发展,必须看到所有关系是双向的,即成人影响着儿童的反应,但儿童决定性的生物和社会的特性与其生理属性,人格和能力也影响着成人的行为。

中系统:中系统指两个或者多个微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其中这些微系统环境包括发展着的个体。换句话说,中系统就是由微系统环境所组成的系统。布朗芬不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系统间的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外系统:指那些个体并未参与其中,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以及这些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在这些环境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不包括发展着的个体在内。

宏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宏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宏系统规定如何对待儿童,教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

第三、四章遗传影响、孕期发展

一、概念解释

1 基因:是DNA上的一条片段,DNA是遗传物质,载有决定生物体各种性状发育的信息,其基本的功能单位是基因,它可以从上一个世代传递到下一个世代,并能够稳定保持物种的种属特性。

2 显性基因:用来形容一种等位基因,无论在同质还是异质的情况,都会影响表现型,则称为显性的。

3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

同卵双生:由单一的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双生子,这个受精卵后来分离成两个基因相同的个体。

异卵双生:一个母亲几乎同时排出两个卵子,并且每个都被一个不同的精子受精产生两个基因不同的受精卵而生下的双生子。

4 隐性基因:用来形容一种等位基因,只会在该生物的基因型为同质基因型,才会影响到表现型。

5.行为遗传学:关于基因型怎样与环境交互作用来决定像智力、人格和精神健康这样的属性的科学研究。

6.双生子设计:或双生子研究,假如基因影响研究中的属性,同卵双生子之间应该更相像,因为他们有百分之百相同的基因(亲缘关系等于1.00),而异卵双生子只共享百分之五十的基因(亲缘关系等于0.50)。7.领养设计:被领养者在遗传上与领养他的家庭没有任何关系。“被领养的孩子与他们的亲生父母相似,因为他们享有共享的基因(亲缘关系等于0.50),还是与他们的领养父母相似,因为他们有共享的环境?”假如被领养者在智力上或者人格上与从未养育过他们的亲生父母相像,那么基因在决定这些属性上一定是有影响的。

8.基因咨询:一种服务,给未来的父母提供关于基因疾病的信息并帮助他们确定他们将这些障碍传递给他们的孩子的可能性。

二、简答题

1、试论述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

遗传和环境共同对发展起作用,行为遗传学家们主要研究的问题是这两个影响源如何联合、交互作用来促进发展变化的。

导向原则:尽管对人类的大多数特质来说,遗传和环境都起作用,但在某些特质上,我们的基因所起的作用要比另一些因素大。Waddington用导向一词来指基因将发展限制在少量的结果范围内。婴儿的牙牙学语就是一个高度导向的人类特征,所有的婴儿甚至聋儿在生命的头8-10个月都是以几乎完全一样的方式牙牙学语。

反应范围原则:根据Gottesman的观点,基因一般不严格导向行为,而是个体的基因型建立了对不同种类的的生活经历作反应的可能范围,因此叫做反应范围。换句话说,Gottesman宣称基因型为一个人面对不同环境可能展示出的表现型设定了范围。一个重要的推论是,因为人们的基因是不同的,没有两个人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对特定的环境作出反应。

总之,基因型和环境交互作用,从而造成了发展结果中的变化和变异。确实,基因对我们可能经验的环境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我们可得到的特定的环境也限制了一个特定的基因型可能出现的特定的表现型。

2、试析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

答:

1)来自母亲的

①母亲的体重:肥胖的母亲易得高血压、过瘦的母亲易使胎儿缺铁性贫血、肌肉痉挛;

②母亲的身高:过低会影响胎儿发育、出生;

③母亲的孕史:四次以上易产低体重胎儿或死胎;

④母亲的营养:营养不足易使胎儿智商低、有生理缺陷、低体重;

⑤母亲的年龄:过早或过晚都易造成胎儿不健康;

⑥母亲的情绪:母亲的喜怒哀乐都会对胎儿产生明显影响;

⑦母亲的疾病:许多疾病能穿过胎盘,对胎儿产生比母亲更大伤害。

2)药物

①反应停惨剧;

②其他药物:大剂量阿司匹林、大剂量引用咖啡、几种处方药;

③酒精:轻微时导致婴儿发育受阻、畸形、表现低下,严重时易产下患有酒精综合症的婴儿;

④吸烟:增加宫外孕、自发性流产、新生儿死亡、胎儿发育缓慢以及体重低的概率;

⑤物质成瘾:娱乐成瘾物质如大麻;成瘾麻醉药如海洛因、美沙酮增加流产、早产、新生儿死亡的概率;

可卡因妨碍正常情感纽带建立。

3)环境

①辐射:可致畸;

②化学物质和污染:环境中有毒物质可能影响父母双方的生殖系统。

第五章生理自我:大脑、身体和动作发展

一、概念解释

1、成熟: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或事物或行为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2、神经元:一种神经细胞,其功能是接收和传递神经冲动。

3、髓鞘化:神经元细胞被包入蜡质髓鞘的过程,这种髓鞘使得神经冲动的传递更为容易。

4、大脑偏侧化: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分化。

5、非器质性生长失败:一种婴儿生长失调现象,由于养护者缺乏关注和爱心所导致,这种失调会导致生长急剧减慢甚至停止。

6、经验期待的可塑性与经验依赖的可塑性:可塑性分为经验期待可塑性和经验依赖可塑性,经验期待可塑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和种内个体之间的一致性;经验依赖可塑性则是个体在特殊经验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7、青春发育加速期:生理生长速度迅速增加,标志着青春期的到来。

二、解答题(答案有些不够精细,请根据构架自行拓展)

1.简述童年期生理上的发展规律

童年期:六七岁~十一二岁。总体特点:发育相对平缓、具有过渡性。学习取代游戏,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一)身体的发展

1.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在头两年时间内,婴儿生长非常迅速。女孩在大约10.5岁时到达生长加速期。男孩大约两年半后开始生长加速,而且一旦他们开始加速生长,他们的生长速度快于女孩。

2.身体的变化:从胎儿期到青少年期的身体比例发育,从中可看出“头尾律”和“近远律”(头尾发展:生理成熟的一种顺序,生长的顺序从头部到尾部。近远发展:生理成熟的一种顺序,生长的顺序是从身体的中部(或近端)到周围部位(或远端))。

3.骨骼的发展:使用X光片技术,发现女孩比男孩成熟的更快。出生时,女孩在骨骼成熟水平方面仅比男孩早4-6个星期。但是到12岁时,性别间的“成熟差距”已经扩大到整整两岁了。身体所有部位的骨骼并不是都以同样的速度生长和硬化。头盖骨和手部骨骼先成熟,而腿骨生长则会一直持续到十五六岁。虽然头盖骨、腿骨、手部骨骼的宽度在人的一生中都会略有增长,一般而言,到18岁时骨骼生长已告结束。

4.肌肉的发展:肌肉的发展也遵循头尾和远近原则,头部和颈部肌肉的成熟先于躯干和四肢的肌肉。也像生理发展的其它方面一样,在儿童期肌肉组织的成熟较为缓慢,到青少年早期开始加速生长。尽管在肌肉数量和力量增加方面男性比女性更为迅速,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明显变得更强壮了。在二十四五岁时,对一个普通男性而言,骨骼肌肉占整个体重的40%,对普通女性而言,骨骼肌肉占整个体重的24%

5.生理发展的变异:与身体的其它部位相比,大脑和头部的发展更为迅速,更早地达到成年时期的比例,而生殖器和其它生殖器官在整个儿童期的发育都非常缓慢,青春期时却发育异常迅速。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淋巴组织(个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有助于儿童抵御感染)的发育水平在儿童期时已经超过成人后的水平,青春期以后却迅速下降。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

1.大脑结构的发展:(1)在这个年龄阶段儿童脑的生长速度大大下降,9岁时脑重达1350克,已达成人脑的95%。12岁时儿童的脑重为1400克,已接近成人。(2)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突起分枝增多,神经纤维增长。(3)额叶在不断增大,额叶到9岁已经基本成熟。

2.大脑机能的发展(脑电波的变化)

(1)儿童脑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趋向平衡,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

(2)内抑制的发展加强了皮层对皮层下的控制,同时也加强了儿童心理的稳定性。

(3)条件反射形成的时间也缩短,也较为巩固。

(4)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关系发生变化。童年期,儿童在学习活动中,在与成人交际的过程中,第二信号系统日益发展起来

2.简述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相关理论观点

1.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描述肌肉发展和神经髓鞘化过程的两条基本规律对儿童头几年的动作发展也照样适用。动作发展的进程也同样遵循头尾原则,头、颈、上端的动作发展先于腿和下端的发展。同时,动作发展也遵循远近原则(从中心到四周),躯干和肩膀动作的发展先于手和手指动作的发展。

2.相关理论观点

(1)成熟论观点

把动作发展看作是一种先天程序逐渐展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神经和肌肉成熟的方向是由上到下,由内到外。

成熟在动作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证据之一来自跨文化研究。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2)经验(练习)论假说

经验论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动作技能的练习机会也很重要。

成熟条件对动作技能发展而言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换而言之,除非婴儿有机会练习这些动作技能,否则在生理上已具备坐、爬、走的能力的婴儿是不能熟练掌握这些技能的。

(3)动力系统理论

这种假说把动作技能看作是对先前已掌握能力的重新建构,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更有效的探索环境或满足其它目的的手段。

根据动力系统理论,一个充满有趣物体和事件的世界激起了婴儿触摸它们的欲望,想坐起来、爬行、行走和跑动。这些目标和动机可能促使婴儿主动把已有的各种技能重新建构成新的、更复杂的动作系统。

3. 简述双生子爬梯实验及其启示

答:1929年,格塞尔对一对双生子进行实验研究。他首先对双生子1和双生子2进行行为基线的观察,认为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1进行爬楼梯训练,而对2则不予相应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期间双生子1比2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2达到能够学习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2就达到了1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在55周时,1和2的能力没有差别。

因此,格塞尔断定,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取决于生理的成熟。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显著作用。该实验为成熟论的证据之一,其观点是把动作发展看作是一种先天程序逐渐展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神经和肌肉成熟的方向是由上到下,由内到外,同时成熟对动作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4. 简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答:(1)自主够物动作技能的发展

在第一年里,婴儿的够物能力和操控物体的能力发展特别迅速。早期的够物动作并不完全受视觉的支配,它同时也依赖于来自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受信息,这些信息帮助婴儿指引他们的胳膊指向手臂范围内的任何感兴趣的物体。

?(2)手的操控技能的发展

尺骨抓握:一种早期的操控技能,婴儿通过将手指摁压在手掌上来抓握物体。

钳形抓握:一种将拇指与其它手指对握的技能,这种技能使婴儿在举起和抚弄物体方面更加灵巧。5.简述早期动作发展的心理意义

答:(1)提供娱乐功能,为有目的活动游戏和早期学习准备条件;使乳儿心理得到极大满足。

(2)对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使幼儿认识外界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客观事物跟自己的关系,并认识自己的力量,同时还是跟成人交际的手段之一;手的动作促进儿童思维萌芽的发展,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又反过来调节控制手的动作发展。

第六章早期认知基础:感觉、知觉和学习

1.感觉: 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2.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人在出生时,大脑中就具有一种对新奇事物的接近和好奇机制。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会逐渐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致较强的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去习惯化”。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机制使新生儿不断地关注周围环境中他们不熟悉的那些新东西,这是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

3. 偏爱法:视觉偏好法,指标是注视行为,给婴儿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物,观察他更喜欢哪一个,从而获取婴儿知觉发展的相关信息的方法。

4.视敏度: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视力。

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5.延迟模仿:客体能对24小时以前见过的原型动作加以模仿。出现的时间:9个月左右儿童开始出现了延迟模仿现象。

6.认知的退行性变化:是指成年晚期发生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主要表现在感知觉和记忆方面,成年晚期感知觉出现衰退,受老化影响最明显的是听觉和视觉。

二、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丰富化理论和区分理论

丰富化理论坚持认为,感觉刺激通常是片断的或模糊的,为了解释这种模糊的信息,我们必须运用已有的认知图式去增加内容,或使它更丰富,即个体必须在感受到的刺激基础上补充已有的知识才能感知完整、有意义的世界,认知能够丰富感觉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帮助我们从感觉到的刺激里提取出有意义的信息,就是已有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解释感觉经验的基础

区分理论认为知觉是在感受到的刺激里面觉察区别性特征和线索的过程。感觉刺激已经为我们解释相应的经验提供了足够的信息。? 毫无经验的感知者要做的只是从中找出区分性信息或区别性特征,这样,我们就能将此刺激与其他刺激区别开来。吉布森认为,做出更精细的辨别所需的信息原本就存在于动物身上,儿童发现这些区别性特征的过程就是他们的知觉能力发展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确实能越来越多地发现那些原本已经存在于感觉刺激中的信息,为吉布森的观点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2、简述研究早期认知的几种方法

1、视觉偏好法,指标是注视行为,给婴儿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物,观察他更喜欢哪一个,从而获取婴儿知觉发展的相关信息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早期,罗伯特?范兹首先用此方法来判断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否分辨视觉图案

2、习惯化方法,研究指标为吮吸行为,习惯现象即指反复给婴儿呈现刺激物,使得他们对刺激物越来越熟悉,直到对刺激物的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消失。即个体对反复出现的刺激慢慢熟悉,兴趣下降从而反应减少的现象。去习惯化:刺激发生变化,兴趣恢复引起反应增加的现象。是测量婴儿感知觉、记忆等能力的有效方法。这里要注意能够引起习惯化的刺激必须是连续多次重复出现,出现时必须持续一段时间,并且刺激要是婴儿能产生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

3、诱发电位法,根据不同的刺激会诱发不同的脑电活动方式,给他们呈现一种刺激,通过记录他们脑电波的变化推论其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情况。具体做法为做法:对应处理不同刺激的脑区,在婴儿头部插上数个微电极。如果婴儿觉察到特定的刺激,其脑电波的形状将会出现变化,表现出诱发电位。如果没有觉察到刺激,脑电活动就不会出现变化,由于两种不同的刺激会诱发不同的脑电活动方式,因此,采用诱导电位法我们可以知道婴儿能否分辨不同种类的图像或声音刺激

4、.高振幅吮吸法研究者让婴儿吮吸一个里面镶有电路的特殊奶嘴儿,通过婴儿的吮吸动作,观察他们对被感知环境的反应。具体做法为在实验开始之前,先记录婴儿吮吸频率的基本值。以基本值为标准,每当婴儿吮吸频率加快,吮吸强度增加时,就会触动奶嘴里的电路,与电路相连的能够提高感觉刺激的幻灯

或者录音机就会启动。

3、简述新生儿几种知觉的发展趋势

(1).视觉对中等复杂程度的图形最感兴趣

新生儿凭借有限的视力积极地探究周围环境。他们从视野中找出令他们感兴趣的一切事物,他们的视线会随着移动的物体移动。只是这种移动的速度比较慢,准确性也较差。

1)颜色知觉实验发现,新生新生儿喜欢看五颜六色的东西,不喜欢看灰色的东西。但这时他们还不能区分颜色,1-2个月,婴儿即可对各种颜色加以区分了。

2)形状知觉1961年,心理学家弗朗茨以实验证据证明,出生十几天的新生儿就能分辨物体的形状了。(2).听觉对声音的探究对有节律的声音感兴趣

(3).嗅觉强烈

新生儿对食物气味的反应和对味道的反应一样,与成人非常相似,这表明对气味的偏好也是与生俱来的。例如,让新生儿闻香蕉和巧克力的气味时,他们表现出放松、愉快的表情;但是臭鸡蛋的气味会使他们眉头紧皱。新生儿还能找到发出气味的地方,如果是不好的气味,他们就避开那个方向。研究者把氨水放在出生不到6天的婴儿鼻孔前,这些婴儿很快地把头转到另一侧。

(4).味觉最发达

?婴儿呱呱坠地时,就以一种对味道的偏爱与养育者进行沟通。当给新生儿甜水喝时,他们喝的时间明显地比喝白水长,而且很少停顿。这表明,他们喜欢甜味,愿意把他们喜欢的味道在嘴里多留一会儿。?新生儿的面部表情显示,他们能够区分好几种味道。和成人一样,吃甜食时他们的表情放松;吃酸东西时会嘴唇紧缩;苦味会使他们张开嘴作出痛苦的怪相。这些与生俱来的反应对生存有重要意义,因为对新生儿来说最理想的食物是略带甜味的母奶。

?婴儿对咸味的反应和对甜、酸、苦的发展不同,刚出生时,婴儿要么不能分辨出咸水和白水,要么拒绝对白水和咸水进行比较。但是到4个月时,他们开始喜欢咸味,这种变化大概是在为他们开始吃非流食作准备。

(5).肤觉出生就对高于或低于他的温度有反映

心理学家发现,新生儿和成人的身体接触有助于婴儿的发育,对情绪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新生儿的触觉敏感性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

新生儿对身体接触,特别是对手心和脚心的接触非常敏感。如研究人员采用特殊的技术发现,在未出生之前,手心、脚心和生殖器官就已发育得比身体的其他部位更敏感了。

?婴儿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假如不给新生儿穿衣服,他们会感到不舒服、哭闹,极其不安。而且这种表现的特点是怕冷不怕热,以人的体温为界,新生儿对低于体温的温度比高于体温的温度更敏感。

?新生儿对疼痛也非常敏感。医学家发现,男婴在不用麻药实施包皮环切术时(使用全身麻醉对新生儿很危险),常常哭得非常厉害、哭声尖利刺耳,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哭闹不停,手术之后几个小时都难以入睡。

?对接触的敏感性促进了婴儿对环境的反应。在一项研究中,实验者对新生儿轻轻的抚摸引起了婴儿的微笑,并且对成年的面孔更加注意。等到婴儿会抓握物体时,触觉就成为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新生儿具有天生的辨别气味和味道的能力,出生以后,这两种感觉随着脑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获得发展,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4、简述范兹的面孔偏好实验

视觉偏好法(指标:注视行为)

—给婴儿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物,观察他/她更喜欢哪一个,从而获取婴儿知觉发展的相关信息的方法。

—20世纪60年代早期,罗伯特·范兹首先用此方法来判断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否分辨视觉图案(比如面孔、同心圆、白报纸和没有图案的盘子)

范兹的早期实验结果清楚表明,新生儿能够轻松地分辨视觉图形,比起没有图案的盘子来说,他们更喜欢看有图案的刺激物,如面孔或者同心圆。显而易见,儿童察觉并分辨图案的能力是天生的(Fantz,1963)

5、简述视崖实验和作用

视崖实验:吉布森发明了“视崖”装置。他们把婴儿或小动物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红白格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0.3米宽的中间板。作用:评估婴儿是否产生深度知觉。

6、简述幼儿期感知觉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颜色视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及观察力的发展等方面。

(1)颜色知觉: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3岁前儿童虽然能分辨颜色,但不能普遍对颜色命名,而且纵然命名,正确率也不高。正确命名能力随年龄而增长,颜色命名依次为:红、白、黑、黄、绿、蓝、橙、紫。幼儿辨认颜色主要在于能否掌握名称,主要受生活经验的影响。(2)空间知觉: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状认知基本完善,方位知觉逐步发展。形状知觉:幼儿认识形状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掌握形状的顺序: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小班);半圆形、梯形(中班);菱形、平行四边形(大班)大班儿童都能正确进行各形状间分类

(4)方位知觉:3岁前辨别上下方位,4岁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7岁开始辨别以别人的身体为基准的左右方位。

(5)二维、三维空间转换能力:5岁儿童多数能凭借照片线索实现二维向三维空间的转换,只有少数5岁儿童能凭借语言间接描绘去重建一个三维世界,6岁儿童的这种能力则有了很大提高。

(6)客体空间定位表征能力:4岁儿童已能把握一个中等大小的房间的空间结构,并能根据自身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及时调整自己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客体做出正确的定位。而让幼儿选择与自己所在空间位置相一致的表示房子空间位置的照片则有困难。

(7)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发展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其他认识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对时间顺序的知觉发展较早,对时间间隔的估计及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发展较晚。其特点是由对短时间顺序的知觉逐渐发展到对长时间顺序的知觉,对年龄、计时工具的认知较晚。

第七章第八章认知发展

一、概念解释

1.认知:人类获取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活动和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是促进人们理解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主要包括注意、知觉、学习、思维和记忆等。简而言之,是描述人类意识中难以觉察的活动。

2.图式:格局,指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有时也用其同义词认知结构来替换,是用来应对或解释某些经验的有组织的思维或行为模式。

3.平衡:指同化与顺应两种作用之间的平衡,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图式-同化-平衡-不能同化-失衡-顺应-新的图式的过程模式。是动态的、暂时的。

4.运算:皮亚杰用运算来代替一种内化的可逆的动作,这种动作使儿童过去同一类别中的孤立的动作表征结合在一起。

5、同化与顺应

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和环境的平衡。

6、客体永久性: 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Baidu)

7、守恒: 守恒指对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8、自我中心: 即儿童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是怎样的特点。9.假设演绎推理:当面对难题时,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会考虑可能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包括没有表现出任何外部特征的因素,并通过努力思考,找到真正起作用的因素。例如:皮亚杰的“绳摆问题”中青少年的表现反映的就是该推理方法。

10.自我中心言语:皮亚杰用来描述较年幼儿童非社会性的言语的一个术语。这种言语的表达既不指向他人也不考虑听者的理解方式,与社会性言语相对。是指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分为几种表式:(1)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2)独白:帮助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3)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4)不考虑说话的语境。

11元认知:即计划和监控个体注意什么样的信息,以及怎样处理这些信息。我们有时把这种执行控制过程称作元认知——关于自我认知能力和思维过程的知识。

12.自传体记忆:儿童对自己过去所经历的事情的回忆,父母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自传式记忆的两个条件:(1)儿童必须较好地形成了自我意象(2)自传式记忆要求儿童能够把个人经历整合到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故事中去。

13.假装游戏;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假装游戏是一种鼓励儿童尝试各种挑战性技能的独特情境。新的研究也支持早期的假装游戏是儿童的参与意识和社会经验的共同结果。假装也是儿童扩展他们的认知技能、学习重要行为的主要途径。

二、简答题

1、简述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及其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感知运动游戏出现的最早,而且,在所有文化中几乎是以相同的方式发展的。婴儿游戏的发展是从指向自身的游戏(例如吮吸手指)到操作外部客体的游戏(如玩发声游戏和绒毛玩具),最后是完全功能的游戏(按事物本来具有的功能去使用他),儿童在这些游戏中获得发展。这个过程大约到第一年未完成。

11-13个月时象征性(假装)游戏出现。最初假装游戏情节十分简单,儿童假装从事他们很熟悉的活动。但到18-24个月时,他们能够按照一个有意义的顺序作出多种假装活动。与同伴玩时,还能协调自己的活动,相互模仿做一些社会性游戏,有时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合作。象征性游戏的真正发展是在皮亚杰所说的前运算阶段,这时已经能够对他人假想的事件构建心理表象,然后根据这一表征去活动。2-5岁时,假装游戏日益复杂化和抽象化。更重要的是,儿童会把日益增加的社会性游戏能力和理解假装游戏的能力结合起来,再设计假装游戏时,相互合作。

发展的意义:从智力方面来看,游戏能为儿童提供语言交流、想象、选择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背景。游戏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从社会性发展来看:促进社会技能的发展和成熟

从情绪的方面来看:会促进情绪的健康发展

2、简述儿童无法达到守恒的原因

2-7岁时是儿童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还不具备守恒能力,即知道当物体的外观在某些表面特征上发生变化时,仍能认识到物体的特质并没有改变的能力。原因:前运算阶段儿童智力发展还不成熟,缺乏克服基于知觉的知觉推理的两种认识操作,即去中心化,即能同时关注问题多个方面和可逆性,即心理上能逆转或否定某一行为的能力。

3、简述并评价皮亚杰、维果斯基和信息加工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把智力定义为帮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命功能

2.皮亚杰把儿童看做一个建构者,也就是通过活动或者操控物体和事件以发现其特点来获取知识

3.人只是通过心理结构或者图式的改进和转换得以发展的,一个图式就是一种思维或者活动的模式,它

常常被看做只是儿童用于理解周围世界的一些知识和基础

4.还提出组织,适应,同化,顺应等概念,组织是一种加工过程,儿童通过它把已有图式合并为新的,

更为复杂的智力图式,而组织的目的是促进有机体的适应,即通过调整以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是通过两个互补的过程实现的,即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新经验纳入已有图式中加以理解的过程,而顺应作为同化的补充,是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来理解新经验的过程。

5.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评价:

优点:

1.皮亚杰理论是第一个试图解释而不是仅仅是描述发展过程的

2.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如何思考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概述

3.皮亚杰的观点对思考有关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额问题有重要影响

缺点:

1.皮亚杰未能区分能力和表现

2.认知发展不一定是按照阶段进行的

3.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解释相当模糊

4.皮亚杰忽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1.认知发展发生于社会文化背景中,社会文化影响认知发展的形式

2.儿童的许多重要认知技能是在与父母,老师以及更有能力的同伴们的社会交往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儿童的智力发展与他们所处的文化关系密切

3.人生来就具有一些初级心理技能,如注意.感觉.知觉.记忆,它最终会在文化的作用下转变为新的,

更为复杂精细的高级心理技能

4.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个体我无法独立完成,但在有能力的他人的指导和鼓励下可以完成的

复杂任务,这可以促进认知的发展

5.儿童的心理发展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在望城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是,与能力的同伴合作式交

谈(2)把富有经验的训练者给予的指导纳入到自我指导中

评价:

提供了一个新的有价值的理论,提出了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但是所强调的过分依赖口头语言的指导性参与,在某些文化不太实用,或者对某些学习形式不太有用。但是他的观点如皮亚杰一样,并不是发展的全部原因。

信息加工认知理论:(没有找到没有整理)

第九章

1、语言获得装置:(语言习得机制):乔姆斯基的术语,指人类所拥有的与生俱来的语法知识——这种知识使儿童有能力推断他人言语中的规则,并使用这些规则制造语言。

2、喔啊声和咿呀语:(咕咕声):婴儿在高兴满意的时候反复发出的类似元音的声音。咿呀声:婴儿在大约4~6个月的时候开始发出的元音/辅音组合。

3、前言语期:儿童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之前的时期。

4、指向儿童的言语:(电报式语言:儿童在早期说出的句子,由实义词组成,省略了言语中意义不大的部分,例如冠词、介词、代词和动词。

5、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不直接用来与别人交际,但它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

组成部分。

6、独白言语:是个人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它表现为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

1、简述幼儿掌握词汇的方法?

2、简述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课件)

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从对话言语发展到独白言语

向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发展是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独白言语:摆脱了情境限制下对某件事情的表达,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如复述、讲故事、

有关“独白言语”的不同认识

皮亚杰:自我中心言语

维果斯基:内部言语的外化

现在:私人言语

3、如何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答案为百度的)

1.让幼儿在交往中产生主动性,使其敢说,想说

1.1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

1.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

2.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2.1家庭中幼儿的语言教育,家长树榜样,培养幼儿兴趣

2.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说的愿望

2.3睡前讲故事

2.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3.幼儿园的语言教育

3.1学会倾听和于都是培养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部分

3.2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各种环节,进行随机教育

三、论述题

1、简述并评价关于言语获得的理论(模仿说、强化说、转换生成说和交互作用伦)。(课件)

1、强化说

后天的学习和模仿是儿童言语获得的途径

斯金纳把儿童的言语获得看成是

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斯金纳把言语发展看成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数量上的增加。

(1)回声反应:当儿童正确地重复父母某些词的发音,父母应立即对儿童进行鼓励。

(2)对婴儿的请求做出言语反应:当儿童表述一种需要,他使用的词近似这种需要时,成人可以满足他的需要来鼓励儿童,同时告诉他这个词的正确发音

(3)操作性应答:当儿童对环境中的一种特定刺激做出优先的口语反应时,成人要对他肯定并鼓励他。

斯金纳认为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对儿童做出选择性强化,儿童就逐渐地扩大了词汇量,对句子的表达也越来越正确。

2、模仿说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语言模式和模仿的作用。

怀特赫斯特(G.J.Whitehurst)1975年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概念。通过模仿获得语法框架

(二)强调先天因素的“内在”论---转换生成说

乔姆斯基认为:

⊙婴儿有一种天生的普遍语法。

⊙婴儿获得语法的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转

化的过程。

⊙这种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

来实现的

(原始语言资料→L.A.D→语法能力)

麦克奈尔(1970年)指出,环境向儿童提供的语言不足以使儿童从中发现复杂的、成人式的语法,也就是说,语言并不是由成人教给儿童的。

勒纳伯格还从生物学角度进行了探讨,以阐明儿童的语言是与生俱来的,语言的产生是成熟的结果。

目前,言语获得的先天论观点较为盛行。不少研究者从“认知学说”立场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多种与认知因素有关的假说。

(三)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理论

1、认知相互作用的理论:

语言本身不是先天的产物,而是在非语言的认知基础上构造出来的,是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人脑中的先天机制不是语法知识,而是一种认知潜能。

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斯洛宾(D.I.Slobin)

目前仍停留在理论假设阶段,并忽略了社会交往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

2、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

认为语言结构产生于语言的社会交往功能,只有在交往中发挥实际的功能,结构才能被获得

社会相互作用观点把儿童及其语言环境看作是一个动态环境,儿童是主动的语言加工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获得的进展速度取决于儿童本身。

麦克温尼(1978年)还提出了“类推生成法”,认为婴儿是在大量学习、记忆成人“言语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类推应用而逐渐形成掌握语法的。。

后人用电脑模拟语法获得过程的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说。

评价:考虑了影响儿童言语获得的多种因素,较全面。但过分强调了语言的输入,忽视了语言加工的心理过程,对成人语言与儿童语言获得的关系也未阐述清楚。

第十章

1、复杂情绪:在2岁时表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情绪,部分依赖于认知发展。

2、自我意识的情绪:(快到2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这些情绪有时候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因为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自我感觉的降低或提升。

3、气质:个体对环境事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模式的特征,包括活动水平、易怒性、恐惧性和社交性等发面。

4、依恋:两个人之间亲密、互惠、情感上的关系,以相互喜爱和保持亲近的需求为特征。与情感联结不同,发生在较大的婴儿身上,他们有能力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关系;而情感联结是一种单向的关系,是父母对孩子的感受。

5、陌生情境法:让婴儿经历的8个分离和重聚的系列场景,依此判断其依恋质量。

6、分离焦虑:婴幼儿在同依恋对象分离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

1、简述幼儿期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

版本一

在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其情绪表现有以下特点:

短暂性:产生情绪的时间较短。

强烈性:对成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刺激,但对婴幼儿可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易变性:情绪可以在短时期内有很大的改变。

真实性和外显性:情绪毫不掩盖,完全表现在外面。

反应不一致性:同一刺激,有的小孩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

容易冲动:遇到激动的事情短期内不能平静,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稳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孩子还可以产生恐惧、愤怒、妒忌等不良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恐惧在逐渐减少,而愤怒在增加,孩子通过愤怒可以发泄自己的愿望,并引起别人的注意。妒忌是愤怒的一种结果或对不满的一种态度。

版本二

1.情绪的易冲动性: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猛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

2.情绪的不稳定性: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会经常互相转换。如,要什么东西得不到马上哭起来,如果及时的递到幼儿手里,他又会笑起来。并且脸上还带有眼泪。这种“破涕为笑”的现象在小班尤为明显。

3.情绪的外露性: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表现为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里怎么想的就会表现在脸上。幼儿晚期,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力有所发展。孩子在父母面前较少的克制,而在他人的面前时,则有能有一定的控制力,及时有要求,也表达的较委婉。

4.高级情感的发展

A、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

B、理智感: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教育。

C、美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2.简述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

答:6个月时,他们总是能够通过将身体从引起不愉快的物体旁边移开或是通过不断吮吸的方式减少不愉快的冲动。

快满一岁时,婴儿开始使用其他一些策略来减少不愉快的冲动,如摇晃自己的身体、用嘴咬东西和避开引起不愉快的人或事物。

18-24个月,婴儿们开始有意控制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人和物,他们也开始通过与同伴说话、玩玩具或是远离让他们不愉快的事物等方式去应对必须等待才能吃东西或得到礼物这样的挫折。

学前儿童,用言语谈论自己的感受,父母和其他亲密陪伴者经常会帮助儿童积极应对情绪或者帮助他们理解恐惧、挫折和失望等经验。

2-6岁,儿童能越来越好地应对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冲动,他们会将注意力从引起恐惧的事物上转移,通过想象美好的事情抑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也能够用一种更令人满意的方式重新解释导致他们不愉快的事件。

3、简述婴儿的气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答:在托马斯和查斯在对婴儿的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以下三种

1容易型气质:随和的儿童,脾气平和,情绪较为积极,对于新事物较为开放和适应。吃喝睡等生理技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生活有规律,可以预测。

2困难型气质:活跃易怒,生活没有规律,对改变常规会有过度反应,对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突出的特点是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

3迟缓型气质:不怎么活跃,有点抑郁,对新的人和环境适应较慢。但是与困难型儿童不同,他们对新异刺激的反应一般较为温和,不会过激和消极。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

影响气质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遗传的影响:虽然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大多数气质特征的遗传力系数并不很高,但可以表明气质的

许多重要方面都是瘦遗传影响的。

2环境的影响:最近研究表明,兄弟姐妹共享的家庭环境对气质的积极成分有显著的影响。

3文化的影响:文化也会对气质的某些方面造成影响。

4气质的稳定性:许多人的气质发展仍然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并非所有人的气质都这么稳定。

4、简述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依恋的安全性?研究者密切关注四种重要的影响因素:

1、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抚养机构养大的孩子具有情感上的问题,因为他们不能与一个或几个成人形成情感联系。

2、养育的质量;敏感的养育是区分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重要特征。促进安全型母子依恋的抚养方式的特征:1敏感,对婴儿的信号能迅速正确地作出反应。2积极态度,对婴儿表现出积极的关心和爱。3同步性,与婴儿建立默契、双向的交往。4共同性,,在交往中婴儿和母亲注意同一件事。5支持,对婴儿的活动给予密切的注意和情感支持。6刺激,常常引导婴儿的行为。而研究发现至少有两类抚养方式导致回避型依恋:一种情况:对自己的宝宝缺乏耐心,对他们的信号反应不积极,也常对婴儿表现出消极感受,很少能从与子女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快乐。认为这些刻板、自我中心的母亲有可能拒绝他们的子女。另一种情况:回避型婴儿的父母过于热心,总是喋喋不休,甚至在婴儿感到厌倦时仍然提供过多的刺激。对这些不喜欢或者老是纠缠他们的父母,婴儿自然习得了回避的处理方式。当抗拒型婴儿在竭尽全力获得情感支持时,回避型婴儿却在学会逃避。

3、婴儿的特征;由于依恋是母婴之间的关系,婴儿特征当然会影响到依恋建立的难易程度。婴儿的气质类型有容易、困难、迟缓。依恋类型有安全、抗拒、回避。容易激怒和害怕的婴儿对短时的分离就可能作出高度焦虑的反应,而无论父母对婴儿的敏感性如何。

4、婴儿及其父母生活的家庭环境。在充满压力和不稳定性的家庭环境中,不安全型依恋的发生率特别高。失业、婚姻失败、经济困难和其他一些压力因素——父母的敏感性——依恋。

婴儿与愤怒的成人互动或被置于条件不好的托儿所中,这会直接影响婴儿的安全感。拥有社会支持,尤其是在养育方面能提供帮助,可以减低压力,而增强依恋的安全性。

5、简述婴儿依恋的类型、形成阶段及特点

类型:安全依恋型、回避依恋型、矛盾依恋型、混乱依恋型

形成阶段及特点

1.非社会性阶段(0~6周)很多社会或非社会刺激的反应没有明显差异。

2.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6、7个月)婴儿开始偏好社会刺激,任何成人的离开都可能遭到他们的抗拒。

3.分化的依恋阶段(7~9个月)婴儿只对一个密切接触者形成依恋(一般是母亲)

4.多重依恋阶段(9~18个月)婴儿会与基本依恋对象以外的亲密者接触者形成依恋关系

第十一章自我和社会认知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独特属性和特质的知觉。

2、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3、点红测验:这是研究儿童自我发展的一个经典实验:阿姆斯特丹(1972、Dixon,1975)在88名3——24个月的婴儿的鼻子上点上一红点,然后观察他们照镜子的反应,如果婴儿在照镜子后能立即发现鼻子上的红点,并用手去摸它,就表明婴儿已能将自己的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东西区分,这种行为可作为自我认识出现的标志.

4、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心理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理论:对所关注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提供了一个用来理解有组织地事实或原理间关系的框架)

5、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转换思维角度,并在此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在头脑中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自我的特征与他人的特征进行比较,并控制自己的观点,进而对事件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

6、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感:成熟的自我定义;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适应社会的感受。)

二、简答题

1、简述埃里克森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自我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个方面:

1、个体性(individuality),指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感,个体以一种不同的、独立的实体而存在;

2、整体性和整合感(wholeness and synthesis),指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的潜意识整合作用。成长中的儿童有许多零碎的自己表象,健康的自我是把零碎的表象整合为一种有意义的整体;

3、一致性和连续性(sameness and continuity),指潜意识追求一种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感受到个体的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

4、社会团结感(social solidarity),指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2、简述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1)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2)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在集体活动影响下,逐步学会了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小学高年级儿童已经能迫使自己在完成有意义但不感兴趣的任务了。

(3)自我体验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同时,自我情绪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儿童理性认识的提高和增加,他们的情绪体验也逐渐深刻。

3.简述心理理论及其意义

答:心理理论指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直觉性理解。

意义:心理理论已深入人心,而且将会成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的基础,解释了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现象,如家庭规模对年纪较小儿童的影响。

4、简述观点采择能力及其意义

答: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感情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意义:(1)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2)有利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3)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4)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5、简述影响儿童自我认同的因素

有四种因素影响青少年认同感的获得:认知发展、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和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因素。

认知发展因素:思维达到稳定的形式运算水平的青少年,由于能对假设环境做逻辑推理,对于将来的认同感是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设计。

教养方式因素:青少年同父母的关系也对认同感的形成有影响,关爱和民主的教养方式不但有助于儿童的学业成就,增加其自尊,也同情少年获得健康和恰当的认同感有一定关系。

学校教育的影响:进入大学迫使个体为自己设定职业目标,获得稳定的职业承诺。

社会文化影响:青少年要从客中可能中仔细选择自己的认同感。

第十二章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性别认同: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及该性别所具有的含义。

2、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它表明了人们对性別角色的期望和看法。在对人的认知中,人们总是力图找出各类角色的共同特征,以缩短和简化认知过程。

3、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4、性别图式:一系列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观念和期望,支配着信息加工过程。

二、简答题

1、如何用社会结构理论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

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固定化和变通性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性别角色的发展表现出更大的固定化倾向(是指努力不去从事与异性性别角色一致的活动的过程),而女孩则表现出更大的变通倾向(是指参加被认定应该是异性活动的水平)。长期以来,“性别适合”、“定性的性别角色”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深入在学前教育中,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儿童在童年时期,社会文化的熏陶就使他们形成了初步的“女不如男”的固定看法。这对他们以后性别角色的定位及对社会角色的理解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2、简述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

P481~491

进化理论玛尼和恩哈特生物社会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科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3、简述性别认同的过程

基本性别认同:性别认同的阶段之一。在该阶段,儿童第一次将自己标签为男孩或是女孩。

性别图式:一组有关男人和女人的信念和期望,支配着信息加工的过程。

组内/组外图式:个体关于男性和女性典型行为方式、角色、活动和行为的一般知识。

自我性别图式:关于行动的详细知识或计划,它使得个体以与性别特征相一致的方式行动,体现性别角色。

三、论述题

1、评价性别角色的生物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玛尼和恩哈特的生物社会理论

基本观点:

一系列关键性的经历或事件会影响到个体最终形成的男性或女性角色偏好。第一个关键性事件即在母亲受孕时儿童从父亲哪里继承的是X还是Y染色体。新形成的性腺将决定着第二个关键性的结果。第三个关键时期即受孕后的3~4个月,睾丸分泌的睾丸酮将促进阴茎和阴囊的生长。婴儿一旦出生,社会因素即开始发挥作用。

评价:

玛尼和恩哈特的生物社会理论强调早期的生理发育会影响父母和其他社会关系人对儿童性别的确定,而性别确定可能更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不过,他们的理论也认为,儿童的社会化是朝向男孩还是女孩,将显著地影响着他们的性别角色发展——简言之,生物和社会因素交互地发挥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儿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性别认同、形成性别角色偏好。首先,通过直接教导(或分化强化),儿童的那些与其性别特征相一致的行为得到鼓励和奖赏,而那些被认为更适宜于其他性别的行为则受到惩罚或阻止。其次,通过观察学习,儿童获得多个同性别榜样的态度和行为特点。

评价:(网上不准确,仅供参考)

社会学习理论受到最主要的批评在于不论谁是社会化的执行者,儿童总是大量且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传送的信息。批评者认为儿童虽然以观察学习、模仿作为社会化的动力,但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他们会通过选择性的认知来决定是否模仿。认知发展理论与性别图式理论对此欠缺作了讨论。

2、论述性别角色教育的作用(ppt上)

早期家庭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角色游戏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幼儿园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主导作用

大众传媒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导向作用

第十三章攻击、利他行为和道德发展

1、攻击行为:一种意图伤害他人且令被伤害者尽力逃避的行为。

2、反社会行为:就是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攻击性行为。

3、移情:即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感情。

4、工具性攻击:攻击者的主要目标在于赢得物品、空间或权利的一种攻击行为。

5、敌意性攻击:攻击者的主要攻击目标在与伤害他人的一种攻击行为。

6、道德认识:道德的认知成分,关注界定是非概念的方式,以及对如何行事做出决策。

道德情感:道德的情感成分,包括由与道德有关的行为产生的内疚、羞愧和自豪等感受。道德意志: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也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要素。

道德行为:道德的行为成分,指个体在经受违反道德标准诱惑的情况下表现出的与自己的道德标准一致的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利他主义的影响因素

利他主义是通过分享、合作和帮助等亲社会行为表达对他人的无私关注。影响这一行为的因素有个体气质类型差异、文化影响(其中非工业化社会将有更多利他行为)、强化利他行为的方式(言语鼓励会更加有效)、实践和传授利他主义(如榜样的作用)和父母的影响(有父母的社会行为和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反馈)等。

2、简述道奇关于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儿童有4种心理状态:过去的社会经验、社会期待、社会规则知识和情绪情感调节技能。儿童对伤害和其他社会问题作出行为的步骤有编码社会线索,解释社会线索、建构社会目标、产生问题解决策略、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选择反应、实施反应以及同伴评价和反应。

3、简述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是阶段性的,最初阶段是一个广泛的道德思维模式,他称之为他律阶段(5~10岁),这时儿童把由权威人物制定的规则看作是神圣而不可改变的;第二阶段是自律阶段(10岁或11岁以后),这时儿童逐渐意识到规则只是主观的协议,可以对其进行质疑,甚至在制订者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修改。

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将道德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一是前习俗水平的道德水平,儿童为了逃避惩罚或者获得奖励而遵守权威所定的规则,因此此水平下包括两个阶段,分别为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二是习俗水平的道德水平,此时个体是为了赢得他人支持或维持社会秩序而遵守规则和社会规范,此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三是后习俗水平的道德水平,处于最高道德推理水平的个体是以更为广泛的公平原则界定是非对错的,这种公平原则可能会与制定的法律或权威发生冲突,因为道德与法律并不总是一致的此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阶段和普遍伦理道德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川教版历史七上第20课《汉字的演变》word随堂练习

第20课汉字的演变 一、学习导引 1.甲骨文: 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真实地记录了的活动,反映了多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西周也使用甲骨文,但不如商朝普遍。 2. 金文: 商周时期的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金文也为后人研究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3. 小篆和隶书: 秦统一全国后,以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书写简便的也逐渐流行。 时,隶书广泛使用。 4. 草书、楷书和行书: ,形成草书和楷书。接着,又出现了。 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二、夯实基础 1.我国文字起源很早,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原始文字的是() A.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B.甲骨文 C.金文 D.铭文 2.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定在龟甲和兽骨上,目的是为了()A.纪录历史 B.占卜凶吉 C.传递文书 D.制工艺品 3.商朝的书写材料主要有①龟甲②兽骨③青铜器④竹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的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铭文D.隶书 5.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C.西周D.春秋 6.今天的汉字是从下列哪种文字发展而来的()A.甲骨文 B.铭文 C.大篆 D.隶书 7.商朝的金文是指()A.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 D.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8.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9.西周文字主要有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小篆④隶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是在()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11.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2.草书和楷书形成于()A.秦朝 B.汉朝前期 C.汉朝后期 D.三国时期 13.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4.有关甲骨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 B.甲骨卜辞真实记载了商王的活动 C.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D.商朝时候使用甲骨文,但远不如西周时候普遍 15.下列有关西周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A.西周时期,铸有文字青铜器增多B.这些文字为后人研究西周的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料 C.西周的甲骨文比商朝更普遍 D.西周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 16.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或铭文,这种文字主要出现在() ①商朝②周朝③秦朝④汉朝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17.隶书与小篆相比,能够逐渐流行,主要是因为() A.隶书比小篆美观 B.隶书比小篆有观赏价值 C.隶书比小篆书写简便 D.国家统一命令使用隶书 18.通过对商代甲骨文的研究,我们才知道了以下哪项纪录?()A.中国文字的最初起源形态B.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 C.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D.关于划分季节的最早记录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摘要: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重大创新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不仅成为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根本动力,也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总体来看,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和新趋势。 关键词:双刃剑高度分化国际竞争管理体制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升级 引言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不少学者称之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以表明其划时代的意义或用"知识爆炸"来形容现代科技发展的高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人类社会的紧密结合,人们也开始思考关于科技发展的哲学命题:例如科学技术的本质问题、科技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科技与人的自身关系问题等等。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呈现出了超越以往时代的特点。 正文 一. 关于科学技术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而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技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科学技术自从产生以来,已经给人类带来了数不清的实际利益。它既是利用自然的资源为人类服务,也是以人为主体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科技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与社会有着双向依赖关系;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初衷在于使科学技术造福人类,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与解放,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在当代科技更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科学技术本身存在某种非人性化的因素,加上人类自身对科技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技术的异化。在这种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对于人自身而言,技术反倒成为统治自己的异己力量,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带来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人类的并不尽是鲜花和满意的微笑,还有困惑和苦恼。 在当代,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联系更加紧密;围绕着这些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在于揭示事物本质的规律,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随着工程的系统化,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愈来愈精巧;因此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工程技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离开

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

课程内涵的变化趋势 当前课程内涵变化的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为了切实保障儿童的发展,把儿童的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人们开始走出预期目标、计划的限制,关注教学进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过程课程”。这并不是不要目标、计划,而是把目标、计划整合到教学情境中,使之促进而不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念的重大变革。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在课程论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隐性课程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为了谋求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的“实际课程”。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空无课程”是美国著名美学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的概念,被作为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在课程变革中,不仅应思考现行的“实际课程”的合理性,还应思考学校教育中的“空无课程”及其成因,以增强课程变革的目的性、合理性。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变迁速度空前加快,学校、家庭、社区越来越趋向于融合,趋向于一体化。当把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的时候,这里所谓的环境就远不止学校环境,还包括广阔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外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蕴含着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的整合。 综上,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 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科课程,即某一门学科。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第20课汉字的演变 【课标要求】 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目标要求】 识记和理解: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 能力与方法: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文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 一、甲骨文 1.原始文字: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上的____________可能就是原始文字。2.甲骨文 (1)定义:______时,人们把文字刻写在____________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2)特点: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_______________的文字。 (3)作用:记录了_________的活动,反映了商朝多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_________材料。 (4)影响:从_________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二、金文 1.定义:_________时铸刻在_____________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2.作用:为后人研究___________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三、小篆和隶书 1.小篆:________统一全国后,以________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2.隶书 (1)秦统一小篆后,书写简便的________也逐渐流行。 (2)________时,隶书广泛使用。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 1.形成:汉朝后期,一些人用“草法”和“楷法”书写文字,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后又出现________。 2.成熟:________________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3.特点._________潇洒,_________端庄,_________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书写起来流畅便捷。 【问题探究】

“慕课”的六大发展趋势

“慕课”的六大发展趋势 “慕课”在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变化是信息技术诞生以来的重大变革之一,将深刻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就目前所见,我们大致可以预见到其未来发展有大致如下六大趋势。 慕课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慕课的供应商也会继续增多。除了现在三大供应商(勇敢之城、课程时代与教育平台)还在继续竭力扩展外,类似的机构也在迅猛发展,如可汗学院、点对点大学、人人学院等。他们都是与慕课相类似的组织。 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在2006年创立的非营利教育机构。其使命是“要为世上的所有人提供世界一流的免费教育”。目前,可汗学院的网站上已经提供了成千上万的教育资源,在YouTube上有超过5000段的教学视频,这些内容全部免费向世界开放。据介绍,可汗学院每月登录的学生超过1000万,而其课时数已经超过了3亿。数目相当可观。 点对点大学建于2009年,也是非营利性的网上教育机构,但它主张建立一种学习社区,特色在于帮助学习者组织起来,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小组中,就某些具体的话题进行讨论式学习。现在一般的慕课还算得上是传统的课程,而在点对点大学,任何人都可以开设一门课程,即任何人只要对这门课感兴趣,就可以学习这门课程。 人人学院建于2010年,作为网上学习平台,使人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其特征是允许教师主导课程的学习。人人学院的特色体现在教师可以在网上出售自己的课程,课程主创者可以获得收益的70%~85%,还可以保留个人知识产权。 慕课的雏形,实际上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用现代技术进行加工,再搬到网络上。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被教师个人魅力以及新型教学方法所吸引。而随着人们将先进的网络技术用于高等教育,人们不仅发现了新天地,更充分发挥了人在慕课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技术在慕课中的作用),从而将慕课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目前,几大慕课供应商所提供的课程主要还是传统的课程,即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只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方式表达出来。但这样的慕课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加新颖的慕课正在出现。新型的慕课强调的是关联主义的教育理念。著名网络教育与新媒体的设计师和评论家史蒂芬·道恩斯将这两类分别命名为“关联慕课”和“传统慕课”。 所谓关联慕课,即遵循关联主义教学法的慕课,其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特征和结构。比如他们强调聚合体,保证学习内容可通过通讯或网页让学习者随时接触;重组性,讲究课程内部人员间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重新定位,梳理与重组各种不同的学习资源,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正向输送,将重新定位、重组过的学习资源与其他人员分享,并传递给世界上所有感兴趣的人。专家认为,关联慕课最有助于合作对话与知识建构。 由此可以看到,关联慕课在走向独立、成熟,并在努力与传统学习方法乃至大学教育融为一体。由此不难推断,传统慕课在未来网络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逐渐减少,而关联慕课将会成为未来慕课的发展方向。 教师教育理念与方法将产生巨变 慕课无疑将会改变教师,而这种改变是从网络技术改变教学方法开始的。最初,由于网络课程吸引大批网民,授课可以影响更多的学生,这是很多教授愿意将自己的课程放到网上的原因。而一旦成为慕课课程,教师很快会发现,自己已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的倾向。[2]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自然辩证法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刘德明 (辽宁科技大学电信2010.2班,102081101198) 摘要:本文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科学技术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社会化和数学化的特点,以及科学的整体化、技术的综合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一体化等趋势,探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寻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路径和机遇,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科学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 引言 19世纪末开始的物理学革命拉开了人类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帷幕,以蒸汽机等机械技术为代表构成这次科技革命的先导。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为前提,以电、磁技术为代表和主导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现代自然辞学在广度和深度上、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在学科结构及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均出现质的飞跃,由此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跨越式地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本世纪中叶以来,数学、物理学、遗传学等自然科学在理论上相继取得重大突破,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和激光技术等新技术群相继问世并得到蓬勃发展。已经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科技正在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和标志,已直接影响和决

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已成为科技的竞争[1]。 2 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相联,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导致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的激烈变革。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显示出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的新的特点。 2.1加速性发展的特点 大量的统计发现,科学文献每隔10--15年增加一倍,科学期刊种类每60年增长10倍,文摘期刊每50年增长10倍。美国近50年科学家数量的增长大约以12.5年为倍增周期,全世界科技人员数量几乎每50年增长10倍,而且层次越高,科学人才的增长速度越快。科学理论物化和创新的连度尤其在加快。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如蒸汽机从发明到投入生产用了100年,电视机只用了12年,晶体管只用了5年,原子能利用从发现原子核裂变到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建成只用了3年,而激光器从实验室发明到在工业上应用则仅仅只有1年。 2.2数学化的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数学的大量运用。现代数学及其庞大的分支学科的充分和高度的发晨为现代科学技术走向精密化提供了 现实可能性,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更加推进了这一进程。如今,不仅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部门、学科、领域日益与数学紧密结合,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的各个分支与应用领域也都愈来愈普遍地进入到计量化、模型化、

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2014-07-17 摘要: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分重要。加强大学课程建设,要把握其发展趋势。从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边缘走向中心;从教育思想理念发展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重教”走向“重学”;从改革发展过程和课程建设发展内在逻辑来看,课程建设正在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从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来看,课程正在从封闭单向走向开。放互动。 关键词:大学课程,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2013年9月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了《抓住四个关键问题,加强大学本科课程建设》一文,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课程建设作了初步论述。本文则从宏观层面探讨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以期引起大家的讨论。 一、从边缘到中心 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是大学最重要的事,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从某大学校务信息公开的资料中可以看到,近半年来,该校召开了8次校长办公会,共讨论议题42项,其中4项与教学有关,但没有一项是关于课程的。其议题主要是人员处理、设备购置与管理、校园建设、机构设置、安全事故处理等。据了解,其他学校情况也大体如此。从进入CSSCI来源期刊的有关高等教育研究刊物中,选取《高等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大学教育科学》、《江苏高教》8种期刊,从中随机抽取2013年某一期进行统计,其结果是,在8种期刊共发表的190篇文章中,和课程有关的论文仅18篇,直接论述课程的不多。由此可见,课程建设处于高校工作和高等教育研究的边缘。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尚未完全确立,高校的工作没有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来考虑。[1]如果学校的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课程、课程建设势必成为学校关注的中心。 第二,对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学,因而课程建设是教师的事,学校无须关注和过问。其实,课程建设是一项合作的事业,涉及范围非常广,诸如教育思想观念的选择,课程目标、结构、评价的确立和调整,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等,仅仅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是无法解决的。 第三,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国家的课程研究、课程建设,往往都是先从中小学开始,大学的课程建设相对滞后。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小学的“新课改”已经进行了10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四,由于我国缺乏学术自由的传统,很多课程或教材都由相关行政部门指定,所以学界对课程的研究和争议也不够充分。以美国为例,在历史上,美国经历了对课程的多次研究争论,甚至斗争,才产生了一批课程专家,形成了若干课程理论。 可喜的是,我国大学现在开始出现了重视课程的趋势。在政府的推动下,各个学校开始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心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一批有远见卓识的校长开始关注课程,倡导和推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民间的学术组织也开始关注课程建设。例如,2012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举办“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2014年7月,院校研究分会将举办以“大学课程建设”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 为什么我国大学现在开始重视课程建设呢?主要原因是: 首先,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已进入国际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大学在应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时,往往以课程为突破口,注重通过改革大学课程、增设新的课程、改革大学课程结构,来增加新的职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达到改革高等教育的目的” [2]。 其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至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了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开始

汉字的字体演变

汉字的字体演变

汉字的字体演变 汉字的字体长时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其中小篆变为隶书是最大的一次变化,这次变化标志着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本章分为甲骨文、金文、秦系文字、六国文字、隶书、草书和楷书等六节,分别讲述各种字体的特点及其演变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及演变的基本规律。 ※学习要点 1、秦书八体及其分类方法与各体名称的涵义 2、新莽时代的六书及各书的涵义或用途 3、大篆与小篆 4、汉字字体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 ※学习内容 * 秦书八体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分类的: 1、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大篆、小篆、隶书。 2、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基础均小篆):刻符、虫书、摹印、属书、殳书。 * 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 1、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变为小篆:由形体随意、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变为形体整齐、接近抽象符号。 2、小篆演变为隶书:又称为“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象形意味更加淡薄,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3、隶书演变为楷书:字体结构基本没变,用笔有些变化。 第一节甲骨文

1)故意将笔画拉长或作曲折宛转之势。 2)字形之外,加画鸟虫之类装饰物。 第三节秦系文字 1、籀书(大篆):西周末年,周宣王大史籀作《史籀篇》,作为教授学童之书,并用以统一周王朝的文字。所用字体依班固《汉书·艺文志》和许慎《说文叙》说,即为大篆。 2、秦国在春秋及战国初期所用字体为史籀大篆。 3、目前发现的秦国文字: 1)石鼓文:唐初在陕西凤翔发现。是春秋战国之交刻于石碣上,笔法、形体与西周金文有明显继承关系的石刻文字。 2)诅楚文:秦王诅咒楚王而祈求天神保佑的石刻文字。 4、秦系文字中最重要的是小篆。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保存小篆最丰富,了解小篆最宝贵的资料;解读甲骨文、金文不可或缺的桥梁。 小篆:用于区别于大篆,指秦始皇书同文字,向全国推行的一种字体。是秦代的标准字体。 小篆是秦国文字继承西周晚期金文而一脉相承的字体。二者的共同点:形体规整匀称,笔画宛转流畅,象形程度不断降低。 小篆也是李斯等人作《仓颉篇》整理秦国文字的结果。 5、秦始皇“书同文”政策:用秦国文字小篆统一全国文字,删除六国文字中的奇形异体。 第四节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东方六国文字。又称古文,来源于孔壁中的古文经。 2、六国文字的特点:1)草体或俗体流行;2)文字异形。 第五节隶书 1、隶书:战国末期在秦国篆文草体基础上形成的字体。除为篆书的草体在民间通行,逐渐成为正规字体。是汉代的标准字体。 2、隶书分为古隶和汉隶。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业性质的心理健康活动,即专业人员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失常的求助者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的原理,通过心理商谈,就具体问题向求助者提供建议或辅导,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作出决策,以改变其态度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其中,以遭遇心理疑难的平常人为对象的一种教育性的助人活动称为辅导,以遭遇心理困扰的平常人和心理异常者为对象,兼具辅导与心理治疗功能的活动称为咨询[1]。心理咨询与治疗是现代行为科学中较新的一门学科,它从西方引入我国成为一门心理学应用学科与服务工作,在中国的内地真正的发展只有十五年的历史,在香港只有二十五年的时间,在率先引进这项事业的台湾也不过是四十余年。近年来,心理咨询和治疗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趋势,为此,郑日昌、常永才等国内学者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一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整合趋势 一、整合的倾向 在心理学发展短短百余年的历史中,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各有建树。从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学派至今,心理治疗的各种学派、体系不断涌现,交叠更替。在美国,1959年哈珀(R.A.Haper)认定有36种心理治疗的体系;到1976年,帕洛夫(RT.B.Parloff)发现共有130余种疗法;到了1986年,卡拉瑟(T.B.Karasu)则报告有多达4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学派[2]。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每一种学派又衍生出多种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在发展初期,各派互相排斥,门户甚深。但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学者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和方法能在所有情境下解决所有人的所有心理问题[3],其效果或各有所长,或无显著差异。于是,人们逐渐抛弃门户之见,打破学派林立的局面,彼此借鉴,取长补短,不拘一格。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学派的方法,这样,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朝向一种兼容和整合化方向迈进了。 从不同的学派来讲,每一学派都在致力于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与此同时,他们也向外吸收一些于己有利的其他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相比之下,吸收外来的方法技术的倾向更为积极。心理分析学派的许多治疗和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但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与外国的对比.发现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二、我国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目标(一)指导思想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具体目标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组织,能使较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的学习要求。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往往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 (三)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相结合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例如,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美国2000年标准明确提出了“技术原则”也反映出这种趋势。2000标准最大的特点也许是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相结合,并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电子版中的数学例子,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运用信息科技。 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也成为近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特点,而且日趋活跃。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趋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四)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 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五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八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体现了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 (五)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这是近二十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这一趋势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日本的课题综合学习中体现尤为清楚。国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总之,国际数学教育改革上述趋势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第一,目前国际小学数学出现一些共同的趋势,如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注重学生个人的感受和差别化的数学教育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我国小学数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该注意到这些趋势。第二,我国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总是存在一些担心,深怕一旦计算机器或计算机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就会削弱学生的运算能力。上述国家改革的经验表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计算器(机)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电脑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的水平,增加我国数学教育的技术含量,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第三,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实际上,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有许多优势,例如,我国的方块字中存在着许多几何图形,小学中的乘法口诀,古代的数学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都体现了我国数学的民族特色。又如,我国小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相对比较好。我们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应该发扬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不足。因此,在吸收国际数学教育改革有益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特点,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的小学数学教育体系。 第二节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的学校教学科目“六艺”中

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据公安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4亿辆,年增长1510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2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6亿人,年增长2647万人。这个增长量,已经超过了1997年年底驾驶人总量。 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2013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500亿元,预计2015年整个售后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7660亿元。汽车后市场正在成为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新兴增长点。 目前美国车主一年用于维修保养的费用大约是2000亿美元,中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大约是5000亿元人民币,美国大约是中国的2.6倍,这略高于与中美汽车保有量的比例(2.4倍),如果我们假设中美在汽车后市场方面会最终趋同,按照有关机构的预测,未来5-10年中国汽车后市场会达到美国的规模。 在中国后汽车市场,拥有40万家汽车维修企业,但只有2万多家是4S店。对40多万家的汽车维修企业以及更多

的从事汽车美容、改装、装饰、中介代理等服务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汽车服务区域化特点的限制,以及同业低价恶性竞争的简单粗暴运营方式,使得从业企业普遍遇到发展的瓶颈。 在国内有关汽车方面的互联网平台例如汽车之家、易车网等。汽车之家2013年12月12日汽车之家(NYSE:ATHM)首日收盘30.07美元,较17美元的发行价上涨76.88%。以收盘价计算,汽车之家市值约为31.6亿美元,说明中国汽车类平台大有可为。 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发展,已有的汽车类的互联网平台更多的是以服务汽车销售市场为服务目的的,是以汽车生产、销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虽然也有提供用车知识等方面信息,但因为是以汽车厂家为收益的关系并不会清楚明白的反映汽车质量问题,从而使车主只能看到表面现象。 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也有涉及汽车用品等方面,但因已有的市场定位,更多的是产品的电子商务方面发展; 还有一个类型的平台是汽配类型的互联网平台,从传统的汽配市场发展而来,主要服务对象是汽车维修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为维修企业采购汽车配件提供便利。 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务占33%。汽车服务业销售额已经

正念疗法的兴起_发展与前景_于璐

收稿日期:2011-03-09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01013) 作者简介:于璐(1983-),女,吉林四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心理学研究。正念疗法的兴起、发展与前景 于璐,熊韦锐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长春130012) 摘要: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以及辩证行为疗法等。美国的禅宗热潮与实用主义文化促使了正念疗 法的产生与发展。正念疗法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趋势。 关键词:正念疗法;兴起;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2-0047-02 正念是一种自我调节的精神训练方法。就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正念因为对于人们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疏通作用,所以,在现代心理学中,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就是正念疗法。常见的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以及辩证行为疗法。一、正念疗法的产生及产生系统的正念疗法产生于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马萨诸塞州医学院的荣誉医学博士卡巴金(J.Kabat-Zinn ),在1979年为麻州大学医学院开设减压诊所,并设计了“正念减压疗法”,也即M BSR ,协助病人以正念禅修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至此,正念疗法正式诞生。1995年,麻州大学再邀请卡巴金博士设立“正念医疗健康中心”。他开始进行关于身心互动疗愈效能的研究与相关临床应用,希望能藉此有效缓解慢性疼痛与压力引起的种种失调症状。至此,正念疗法获得进一步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并被广泛地应用。为什么正念疗法不在东方产生,而是在美国产生呢?这与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以及美国文化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中叶,是美国国势较盛的时代,也是美国人道德观念与哲学思想开始变革的时代。一些知识分子因某些神学观念难以疏解而对基督教产生了怀疑,希望用心理学来解决“人”的种种问题,对意识活动与心理状态的研究产生了新的兴趣。一些人开始向往无言的境界,极欲寻求达到这一境界的途径。他们认为:佛教尤其是禅宗的禅观修行能导致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不立文字,不起分别”的禅宗最强调禅的修行,重直观自悟,不太注重禅理的研究,迎合了当时美国人的心态。因而,“禅热”在美国越来越热烈。在美国人眼里:佛教不但能满足个人精神需求,还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能填补人心灵上的空白[1]。到了20世纪70年代,禅宗在心理学中,尤其是在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中早已变得不再陌生。在心理治疗领域,禅宗的诸多思想也早已获得了认可。在 这种情况下,将禅宗的某些方法单独提取出来,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方法便是顺理成章的了。这是禅宗思想在心理学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出现的事情。二、正念疗法的发展 从诞生之日起,“正念减压疗法”便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其基础上不断产生了一些其他疗法,如“正念认知疗法”与“辩证行为疗法”。正念认知疗法,简称M BCT 。是由泰斯德(J.Teasdale )等人融合了认知疗法与正念减压疗法而发展的一种用以主要解决长期抑郁症复发问题的一种心理疗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主张将抑郁视作慢性的、毕生的、易复发的心理 困扰。泰斯德通过研究发现,生活压力、烦躁不安的情绪、官能障碍的思维模式与长期易复发的抑郁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他提出消除抑郁复发的方法,首先要使人们认识到消极思维的出现预示着抑郁的可能复发;然后,通过某种方式使人们从易复发的消极思维流中解脱出来。泰斯德和他的同事发展了正念认知疗法来达到上面的目标。正念训练使训练者“面对”而不是“逃避”潜在的困难。参与者被要求培养一种开放的、接受的态度来应对当前出现的想法与情绪。这种正念练习促使产生一种“能意识到的”觉醒模Z h e X u e Y a n J i u ☆哲学研究☆4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