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话语与民族根性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话语与民族根性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话语与民族根性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话语与民族根性

〔收稿日期〕2004-07-10

〔作者简介〕高楠(1949-),男,辽宁沈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诗学研究】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话语与民族根性

高 楠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中国文论话语;民族根性;解构;组构;对话

〔摘 要〕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家、民族间平等对话的机会日益增多,这使得一些人不由自主地夸大了世界普遍性或人类普遍性。其实,平等对话只能进行于非世界普遍性的国家或民族主体性基础上。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根性问题由此提出。中国几十年中形成的文论体系在全球化语境中解构,又在民族根性的坚持中组构。民族根性,是国家或民族发展的现实历史性或历史现实性,它既包含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历史根据,又包含这一发展的自身现实规定。坚持文论话语的主体性或主位,就是坚持说自己的话,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的话。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论一时难以与西方文论平等对话,原因不在于失语,而且于它还不具备对话的必要条件。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文论参与对话的民族根性,二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组构用于对话的中国文论话语。

〔中图分类号〕I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5)02-0139-07 中国当代文论随着新世纪的开始也正开始了一个新的理论建构期。这一新的理论建构期不仅宣告先前居主导地位的一套文论体系的终结,而且也宣告这一新的理论建构开始呈现新的体系特征。那么,这一新阶段为什么会随着新世纪而开始,规定其开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这一新阶段又将如何开始?这类问题的求解不仅是为这新的开始助产,而且这求解就正构成这开始。本文将就此展开。

一、全球化语境对既有文论体系的解构

现实地说,全球化的更为切近的理解,应是不同国家与民族间在更多方面的相互

依存与相互交流,相对于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是得之于他国与他民族的更多的

机遇、支持及更充分的参照。理查德?罗塞克兰斯和阿瑟?斯坦曾专题论证过进入现代化阶段各国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关系,他们提出,相互作用关系无论是合作的还是对抗的,都以相互作用各方的独立性

为前提,以其差异性为条件。〔1〕尽管这种

独立性与差异性通常是以某种共同性或接近性表现出来。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展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积极能动的作用,表现出越来越充分的独立自主性;不管发达国家的某些组织与人物怎样试图借助科技、

931—

信息或跨国经济活动而渔利,他们都无法回避第三世界国家愈益独立自主的现实,因此不断地陷入出于控制的动机却不断遭到反控制的困境,而且这些反控制的力量又正是他们的控制行为所培育。这里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全球化的科技、信息及跨国经济活动并不是作用于一个被普遍性所统治的世界,而是作用于一个充满国家与民族差异性的世界,这些彼此差异的国家与民族各有自己的根,它们把全球化的营养汲取进来,茁壮的是彼此差异的枝干。可以说,全球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改变着解构

,实现着或建构着相互依存的多元的国际关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日益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日益展开的多元对话,这便是当下的全球化进程,也是这一进程的成果。

中国既有文论体系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间断的政治斗争而建立起来的权威文论体系,这一文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有三,即明显的政治化倾向,唯物论之认识论的哲学基础,逻辑两分法的方法论。①这套体系进入20世纪80年代并没有随我国政治领导人宣布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而解体或者终结。当时活跃的文论界人士多数都是努力地维系这一体系的合理性与权威性,但迫于国门大开后的学术态势,又不得不对之进行时代的解释与补救。这些解释与补救者当时并没有认识到或自觉到,当他们用得之于西方的观点、角度、方法对这套权威体系进行解释与补救时,实际上就是开始解构这一体系,就是开始怀疑它的权威性。根据解构主义的常识性观点,解释就是解构。而国门大开正是全球化过程的中国启动,因此,不管当时的维系者们怎样经由解释与补救对这套权威体系予以维系,他们都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于这套体系的实际解构者。

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中国的全面而且日渐深入地展开,对这套权威文论体系的维系的解构便日益成为自觉的解构。从维系性的解构到自觉的解构,可以看出解构行为的发生被一种不以维持者或解构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力量推动着。这股力量便是来于前面提到的全球化语境。

因为全球化语境所引起的中国文论体系的解构是通过解构前几十年所形成的封闭的、僵化的、形而上的二元对立的社会生活理性或生存理性而进行的,所以它不仅具有时代普遍性,而且具有生活或生存的全息性,从理性意义说,它不仅解构着根深蒂固的片面化的认识论的理性内容,也解构着闭关自守的、过于政治化的实践论的理性内容,人们在先前情况下形成的时间观念改变了,空间观念改变了,价值观念也改变了。在这样的一种整体性的理性转换中,对于文论研究者说,他的文论理性也便随着整体性的理性转换而转换。这就形成了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论体系解构的一个突出的理性特征,即全球化语境不是作用于文论理性,而是作用于融含着文论理性的生存理性,再经由生存理性的变化而改变与重构文论理性。这样的理性特征使得中国既有文论体系的解构体现出不同于既往中国文论发展的如下特点:一是它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社会的全面变革形成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关系,尤其是精神一体化或理性一体化关系,先前那种文论理性的相对独立性在这种一体化关系中有所消解,文论研究将更切近于现实生活的理性关注点与热点。二是这种一体化关系使文

①详见《中国文艺学的世纪转换》,载《文艺研究》1999年第2期。

4

1

论研究更热衷于从社会整体性中而不是从文论自身去探询文论发展的根据。眼下,从文论之外研究文论几乎成为时潮,就在于研究者们切身地感受到那种社会整体性又融含着文论理性或生存理性的推动力,他们需要从更为宏阔的理性构架中思索与求解文论课题。三是当下发生的文论体系的解构是由外而内的解构,它不是文论体系内部借助于外部条件而形成的异己力量对既有文论体系的否定,而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解构。这就像春天来了,严冬的积雪与坚冰随之而整体性地消融一样。四是这种

。以上四个特点就决定了这样一种情况,无论权威文论体系的维系者怎样努力地或权威地维系这套体系,既然他们无法回避全球化的现实生存语境,他们也就无法避脱那理性的解构与建构,因此也就无可避免地去解构那套文论体系。

范畴与观点因体系而形成自己的结构,它们各有自己的关键词及关键词间的内在联系,并可以进行多层次的分解;在每一层次上都体系性地蕴含或旁涉着相关的理性内容,产生相应的体系规定。在同一体系中,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范畴或观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但这都是合于体系规定性的理解与阐释,因此都是体系的建构或者完善,而非同一体系的理解与阐释。由于依凭的体系性不同,蕴含及旁涉的理性内容不同,其范畴与观点的理解和阐释,就既是对这些范畴与观点的解构也是对它们所依凭体系的解构。近几年国内学者所进行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究,由于研究者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中,他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离开了中国古代文论的传统体系,因此不管自觉与否,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解构者。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也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解构。如《文心雕龙》研究中近年来出现的文化学研究、现象学研究、体验论研究等,其实都是对《文心雕龙》的解构。至于当代文论研究,一些研究者借助于西方理论所进行的文学本质的研究、文论批评标准的研究、文学形式的研究等,这类问题都是既有文论体系中的老问题,但它们被借助于西方理论而研究,它们也便被解构了。

王岳川曾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过分析,认为德里达的解构努力,主要是针对预先设定中心与本源的结构主义而来,他是试图通过“解构”而“消解中心和本源,颠覆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论,对统一性、确定性加以思想解构,以突出差异性和不确定性”〔2〕。王岳川对德里达的这一解构动机的概括是准确的。德里达在颠覆结构主义中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解构”成为动感十足的现代理性行为。透过德里达的“解构”,我们感受到的正是那个以互相依存、彼此差异、交往对话为特征的全球化语境。当“解构”被当代理性所普遍接受,从而成为审视历史、解释现实甚至变革现实的普遍的理性过程时,德里达出于颠覆结构主义需要而提出的“解构”便因为它是全球化语境的产物并合于全球化语境的现实规定而成为全球化的现实理性操作。由此理解前面谈到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既有文论体系的解构,就不能把这解构简单地理解为批判或否定,它更是作用于全球化的宏阔的文化之力所发生的一种对应性演进。显然,中国既有文论体系的问题不是结构主义的问题,而是更全面地理解与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更有效地继承中国古代文论传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的本质规律、更灵活地适应并指导文艺实践、更主动更自觉地推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论的现实建构与发展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求解与德

1

4

1

里达“解构”“结构主义”所强调的“消解中心与本源”、颠覆“二元对立论”、“突出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等,具有理性运作的相同性或相近性。而这也进一步证明,无论是西方的所谓后现代社会还是当下中国正在建设的现代化社会,大家共处于全球化语境中,就自然要共享这一语境并共用于这一语境。

二、全球化语境对文艺学的民族根性的强化

这里强调提出中国文艺学的民族根性,是出于对全球化差异互存、交往对话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真正使全球化成为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机遇,并在全球化进程或语境中积极发展,一个至关主要的前提就是国家或民族的独立自主性的坚持。戴维?J?迪皮尤曾对世界普遍性或世界统一性发论,指出“所有关于世界统一的宏观叙述无一例外都会不攻自破,并且只会被看做是‘某些特殊利益的投射,在这些投射中,某个国家、阶级或文化整体会显得好似英雄一般……而另一些国家、阶级或文化则显得似乎不是历史的主体,而是历史的客体’。”〔3〕不能充分认识迪皮尤强调指出的这一点,不能在国际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历史客体”的命运就无可摆脱。独立自主——全球化,全球化——独立自主,这构成当代发展学的新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当然是一种强化民族根性的关系。

民族根性,是国家或民族发展的现实历史性或历史现实性,它既包括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历史根据,又包含这一发展的自身现实规定。民族根性是国家或民族的本体规定性,它不仅是本源问题,更是本源的现实展开问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民族根性既是形而上之“道”又是形而下之器,它形成于特定的民族生存形态,潜隐于民族文化的历史过程,活跃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像通常所说的人格结构一样,人格主体未必能说清楚自己的人格结构与人格特征,但他的一言一行,又都规定于他的人格结构;同时,民族根性又是历史变化着的民族本体根据,它的功能便是应变而变,并在应变而变中保持着民族的生存独特性;而在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根性又成为国际交往中对各种发展机遇予以同化与整合的民族主体根据,它是国家或民族在全球化语境中独立自主地求得发展的民族主体定性。

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它愈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全球化进程,在全球化进程中求得自身发展,它便愈不是削弱而是强化(无论是主动地强化还是被动地强化)自己的民族根性。

与这种强化民族根性的全球化语境相应的,便是当下中国文论在解构、建构与发展中,对自己民族根性的自觉与强化。

前面所说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既有文论体系的解构,说到底,并不是民族根性的解构,也不是民族根性的本源的否定;相反,那倒正是要求得中国文论的民族根性的复归。这样说,是在于从民族根性角度而言,中国正在解构中的那套文论体系是一套在特定历史状况下削弱甚至否弃民族根性的体系。

从那套体系始建的上世纪初期来说,中国正处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阶段,当时中国因落后而备受屈辱。面临危亡的现实,当时的文化批判者过多地面对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一面,并把这消极落后的一面以偏概全地认做传统文论的主体。这是时代的局限。中国那套文论体系正在这种时代局限中起步,并在这种时代局限中经由俄国革命的实践而觅得并确立了阶

2

4

1

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论之根。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引入的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对象,在这样的语境中的中国革命文论,正是始建于对中国民族根性的解构。

随着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救亡图存的政治斗争终于完成了它那一段时间里的历史使命,它的伟大成果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尽管这期间传统文化的政治否定问题也曾被质疑,并被一定程度的纠偏,而且由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为专题予以阐释〔4〕,但对传统文化的民族根性意义,却仍未获得普遍性重视,对于文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与中国民族根性的关系问题,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理论关注当然更谈不上深刻的理论解答。

此后,旷达几十年时间,一批学者试图找回中国文论的民族根性,他们为此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是一场接一场的政治运动,不断严密着学术界的政治氛围,使任何学界活动都笼罩强烈的政治色彩。在文论的马克思主义洋祖宗与中国传统的老祖宗之间,学者们根本不被允许去进行什么协调统一,更不用说去找回民族根性了。传统在那套理论中成为学术点缀。

上世纪80年代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适宜的政治束缚开始解除,市场经济开始蓬勃发展,人们久被压抑的个性开始复苏,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想也开始涌入。这每一种开始,作用于那套既有文论体系,都具有解构的意义,在既有文论体系的解构中,民族根性开始复归。中国民族根性的复归竟是借助着大规模涌入的西方学术思想,这是一个值得沉思的历史现象。当时,在民族根性复归中首先引人瞩目的领域是文学,一批有才华的作家感受到失根或不知其根的迷惘与压抑,赫然地打起文化寻根的旗帜。紧跟着,学术界掀起继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第二次文化研究热潮。这股热潮很快又分化为中国民族文化不同领域的研究,如中国学术史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国文化史研究等。其中,文论的传统文化研究或统文化的文论研究终于在上世纪最后几年形成高潮,一批学者在传统文化诗学领域充满热情地耕耘与收获,日益自觉地发掘中国文论中的民族根性。钱中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一文中集中地表述了这种自觉:“要大力整理与继承古文论遗产,使其自成理论形态,即一种具有我国民族独创性的古代文论体系”;“要站在当代社会和历史的高度,既有继承,又有超越,使我国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文论,有机地而不是作为寻章摘句的点缀,既是形而上地也是形而下地融入当代文论之中。”〔5〕

从理性上找回中国文论的民族根性的自觉性,与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在我国的启动密不可分;并且,这自觉性在上世纪末近20年的时间里不断提高,也与我国开启全球化进程的深广度密切相关。正是在全球化进程的文论交往对话中,中国的文论界学者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论的发展必须与其他国家的文论尤其是西方文论形成对话。钱中文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就深刻地感受到在日益扩大的中西交往中,中西文论经由对话交往而求得进展与兴盛的语境压力,宣布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时代的到来,并据此对新世纪文论发展作一展望:“从整个理论形势来看,一种在科学、人文精神思想指导下具有当代性的中西文论交融研究,将会在下一阶段,新世纪得到极大的进展与兴盛。双方交流的研究是一种最具生命的研究,是一种走向创造新理论的研究,是文学理论走向建设的大趋势,中西文论会以各自的优势比肩而立。”〔6〕这里的要点在于,中西方文论的对话交流

3

4

1

必须有各自的特点,有各自的优势,就是说,要有各自的民族根性—正是各自的民族根性形成各自的文化特点与文论特点。对规定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点与文论特点的民族根性,伏尔泰曾称之为“国家的气质”〔7〕,赫尔岑则称之为“民族性的一些自然素质”〔8〕。

三、在全球化语境中组构文艺学话语

中国文论在百年磨难中有自己的一套不同于西方的理论与理论话语,那么,在那样长的时间里,为什么却没有发生如当下

呢?我想,基本原因在于两点。

其一,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漫长时间里,有几十年是在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与对抗中度过,因此也就没有当下才有的中西方平等对话交流;后来,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如70年代以后,但中国当时却拒绝启动全球化进程,处于闭关锁国状态,这当然也谈不上平等对话。当下,全球化进程在中国启动,应该平等对话了,但这种应该也只是就当下而言,是当下的文论话语参与当下的文论对话。“失语症”诊断者却用当下的对话趋势来要求尚未对话时的中国文论。这就像用当下的成年人标准去衡量先前的青年人一样,先前的青年人自然就处处不合标准了。这是违反了时代规定性。

其二,如前所述,中国文艺学在20世纪中国特有的文化大背景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同程度地否定着中国的民族根性,用政治任务的时代性否弃民族发展的历史性。这时的文论,尽管说着时代的话语,而且是惟当时中国才能产生的时代话语,但那同时又是否弃中国民族根性的话语,是顾不上历史深度和历史规定性的话语;这样的文论,固然有其不容否定的时代意义,它也是在说自己的话,但只是说自己

所属时代的话,而不是说或忽略了说具有民族根性的话。随着那个时代的过去,那个时代的一些短暂的规定性被新的时代规定性所替代,当时文论话语的时代性就成为后来的时代局限。当时的文论话语借助于当时时代激动人心的律动与喧嚣,掩饰着缺乏民族根性的严重问题;而在新的时代,掩饰缺乏民族根性的律动与喧嚣逐渐宁息,民族根性的问题就无可回避地暴露出来,并形成一种解构或颠覆那一时代文论话语的力量。总体说,缺乏民族根性的文论是无史无根的文论,也是缺乏民族的历史主体性的文论。这样的文论,在本民族的文论进程中,与其下一时代的文论都很难对话,如60年代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建构的批判“黑八论”的文论,70年代,耗费了更为大量的心血建构的文论的“三突出”原则等,它们与中国当代文论已无法再建立对话关系;自己的前后时期的对话关系尚且难以建立,又怎能指望这样的文论在当下全球化的交往对话中去与外国文论对话,并在对话中坚持中国文论的话语主位呢?

所以,概括地说,中国文艺学一直在说自己的话,它并没有“失语”;相对于全球化中的外国文论尤其是西方文论,中国文艺学一时难以与之平等对话,原因也不在于“失语”,而在于它还不具备对话的必要条件。即是说,它虽然并未“失语”地说着自己的话,但这些话却不是可用于与外国文论对话的话。眼下的基本情况是大家各说各的话,只是我们在说自己的话时较多地受到西方文论的影响,而西方文论说自己的话时,却较少受我们的影响。它较多地影响我们而我们却较少影响它,这就是不平等,这种不平等被中国文艺学界敏感地感受到,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当下中国文论界置身于全球化平等对话语境中的压抑。

消除这种压抑,有效地进行平等对话,

4

4

1

至少要解决这样两个问题。

一是中国文论参与对话的民族根性问题。还是那句话,文论对话绝不是取消对话各方的理性体系的独立性。相反,倒是要明确与突出各自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从参与对话的各国家或民族而言,其各自的民族根性就是主要根据。对于当下的中国文论界来说,所谓民族根性主要就是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不仅是自觉到我们有责任也有根据讲出自己民族的文论话语,更在于把这一自觉落实于中国文论话语的深刻组构与严谨讲出。这就要深入到从古至今中国既有的文论中去,并且更深广地进人从古至今蕴生出中国文论的民族文化中去,汲取其中的精华,酿就具有深刻的民族根性的文论话语。我们在对话中的话语主位由此奠定。

二是在全球化语境中组构用于对话的中国文艺学话语。毫无疑问,在文论话语中有一部分并不务求全球化的文论对话,而主要是用于解决自身建构问题,或用于解决本民族文论建设中的特殊问题及时代问题。用于全球化语境中对话的文论话语,只是文论的一部分,尽管当下谁都不否认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西方当下的文论话语也并不是都适于全球化对话的。适宜于中外对话的文论话语,关注的是中外文论中有对话意义的普遍性话题,不同对话者都需要在这类普遍性话题中拿出自己的看法与说法,而且这种看法与说法须具有自己的民族根性。普遍性话题的确立可以是他人已说或正说,我们参加进去接着说或对着说;也可以是他人未说我们先说,以话题的普遍性唤起他人参加进来,接着我们说或对着我们说。目前我们缺的是后者。普遍性话题,既包括普遍性的理论观点,也包括普遍性的理论范畴与理论结构,还包括普遍性的理论方法。对话的理论体系正是在这样的普遍性话题的对话中建构起来。此外,也有些非全球化的内部话题在内部对话中显现出某种普遍性,引起外部兴趣,从而转化为全球化的文论对话话题。但无论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投入中外文论的对话交往,向内要有自己的根,说自己的话,向外要有全球化语境的开阔视野和发现普遍性话题、投入普遍性话题的理论敏感性与理论功底。此外,也是这里须予强调的,即在对话交往中对于对话各方理论话语的认真听取与能动接受——对话固然需要对话各方的主位性参与,要求对话各方的理论创见与独见,但对话更是交流,更是彼此启发,相互引证。由此说,全球化语境在强化民族根性的同时,也开阔着对话各方的眼界与襟怀。对此,布鲁斯?罗宾斯曾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调说:“要学会在跨国规模上行动与思考。”

〔参考文献〕

〔1〕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535-541.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71.

〔3〕〔8〕布鲁斯?罗宾斯.全球化中的知识左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14,118.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804-834.

〔5〕钱中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钱中文,杜书瀛,畅广元.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

〔6〕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78.

〔7〕赫尔岑.往事与沉思〔A〕.赫尔岑论文学〔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27.

【责任编辑:薛 勤】

5

4

1

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

注意病句修改中的两面词 两面词是指一个词语兼有相反的两方面意思,如“成败”、“得失”、“能否”、“好坏”、“高低”、“是否”、“大小”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固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一般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应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语义,否则会造成语义上的不对称。如: (1)考试能否取得优良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分析:“能否”包含正反两方面意思,只能说“取得优良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而不能说学习成绩不好也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可把“能否”去掉,或在“努力学习”前面加“是否”并删去“的”。 (2)这场排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分析: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的要素,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3)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分析:“有没有”是两个方面,而后句“既……又……”的内容是从一个肯定角度表述的,在“于”后加“能不能”才能跟前面的“有没有”相照应并删去两处“要”字。 (4)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分析:“科学进步与否”是两个方面,而“国家富强”是一个方面,无法搭配。在“国家”后面加“是否”才能与“进步与否”相对应。 (5)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分析:前半部分有两面词“好坏”“优劣”“高低”,后半部分只提到“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含义是正面的,因此,前后搭配不当,为病句。 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一出现单个两面词,句子就一定会有语病。一定要谨慎地加以判断。如:(1)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分析:句子后半部分虽然没有两面词,但“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可这样理解:储蓄额高,国家流动资金增长得多;储蓄额低,国家流动资金增长得少,“多”与“少”都是积累资金,都有作用,差别只在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句子是正确的。 (2)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分析:“影响”一词本身包含着两面的意思,即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 (3)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 分析:后半句虽然没有两面词,但“改革开放的进程”可作两面理解。因为进程有快有慢,解放思想,进程就快,反之就慢。因此句子是正确的。 由此可知,一个句子中,若出现两面词,不能一律视为病句,一定要仔细分析。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2007年第3期总第25卷(总第92期) 毕节学院学报JOURNAL OF B I J I E UN I V ERSI TY NO.3,2007Vol .25General No .92  收稿日期:2007-02-12 作者简介:胡朝映(1957— ),男,贵州瓮安人,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学理论。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胡朝映 (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都匀 558022)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到来,各民族国家在这场全球化中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迎接才会使自己得到发展,反之将会被无情地淘汰,成为经济主流的被奴役者。经济全球化的突出特征和各类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也告诉我们,将来的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将朝着共生的方向发展,和谐世界不仅是人类美好的追求而且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民族国家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59(2007)03-0089-03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现象,它的出现对于各个民族主权国家既有机会的一面,又有挑战的一面,在这个大潮面前,如果能主动适应,就将因此而获得利益,反之将在这个过程中要么成为被奴役对象,要么被排斥在全球经济之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国力也将大大被削弱,国家安全随之受到极大的威胁。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人类能够在大自然中生存,就是能结成群体,自从第一、二次大分工以后,人类出现了三大经济部类,作为每一部类的人群已经不能单独生存,而是要不同部类的人们互通有无,当时没有出现全球化的词汇,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条件以及经济活动也不能全球化,但是它说明了一个规律:人类要合作,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要更大范围的合作,这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的一种合作,是一种运动,一种过程,是各国经济趋向于某种程度的一体化,是向市场化、世贸相互依赖依存程度大提高的过程,是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越具有一体化的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减少的过程。 早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内的分工就演变成了国际分工,逐步形成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就出现了第一轮的经济全球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已经完成,形成了金融资本、工业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资本帝国主义,世界市场被大致瓜分完毕,由于矛盾发展,后来出的结果是在生产力、科技和世界市场继续发展的同时走向反面,重新瓜分世界,导致20世纪上半叶发生两次世界大战,这便是发生了断裂、中断和逆转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到20世纪中后期,世界进入了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到八九十年代大发展,凯恩斯主义失灵,在金融、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服务业采取自由化的措施,自由化成为政策取向。 二、民族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整个世界,在这个大潮面前,民族国家首先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看,民族国家在各个时期都能得到发展机遇。在优惠贸易协定阶段,有关国家在贸易领域签订协议,互相削减关税和进口限制,对非协议国家则实行贸易壁垒;在自由贸易区阶? 98?

高考常见病句类型举例

高考常见病句类型举例 病句的辨析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同学对病句心怀畏惧,在复习过程中, 我们的具体做法应是: 一,对病句进行三级分类,在宏观上建立病句类型框架。同学们之所以畏惧病句,很大原因是缺乏对病句的宏观把握,缺乏居高临下心里优势。语病的二级分类框架为:语病:结构性语病 4 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性语病 2 类(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以上六类即高考常见病句类型,同学们需强记这个框架;至于第三级分类,则有待下面细分精研。另外,学习病句,我们以医生看病作喻,其目的:一是学会分类,明确病症;二是熟悉病征,快速诊断。 二、细分精研,反复练习。建立起二级分类框架之后,我们的重点工作是做细致的分 类举例研究,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和提升。根据资料和师生共同探讨,我们把6大类病句分别细分出若干种小类,共找出42 种。在做题过程中,我们按三步进行:先为病句定性 分类,然后具体分析病情,最后加以改正。 三,滚动复习,由分再总。每学习新类型,我们都要复习旧类型。所谓复习,就是要 求同学们不仅能背记分类概念,而且能举出典型例子。对 6 类 42 种病句研习结束后,同 学们分别到板块前板书分类表,师生整合确定后,我们分配任务:六个学习小组各领一类,分别从高考试题或各地模拟试卷中寻找典例,并在课堂上一一列举说明。 下面是同学们对 6 类 42 种病句的举例总结。 语序不当:共 8 种。 句子成分位置不当分出 5 小种。 ( 1)错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如: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 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 行各种交流。 (2)错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如:旅行社和旅游者签订的今后的合同中,要明 明白白写清楚需要另行支付的自费游览项目。 (3)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例如: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几个形状奇特 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如:考古学家表示,日前出土的烧造砖类建筑材料,经 研究认定为仰韶文化时期的首次发现的陶砖,这个发现将中国制砖史提前了一两千年。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如:科学家对处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海域乘坐考察船进 行了长达 15 个月的考察,他们的结论是,这一地区变暖速度远快于预期。 (6)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例如: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 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

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 一、设计的“民族化” 民族化是一个具有社会政治色彩的概念,它基本上是中性的,倘若成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或目标之一,往往带有某种规定性。民族化与民族性有同义的地方,但有程度上的差异。如设计,任何一个民族的设计多少都会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但这种设计不一定就是民族化的产物,设计中具有的民族性也许是因为地理、气候、人乃至文化学诸多因素自然积淀或折射在设计对象中的某种特征,而“民族化”就不是一种自然积淀、无意折射而是一种刻意的追求和展示。 从世界范围的工艺和设计的历史看,在手工业时代尤其是民族文化间的交流较少的情况下,其产品和技艺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往往表现得很充分、很普通;在大工业时代,各民族间的文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科技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和文化,因此,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产品和设计其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已大大淡化了,诚如前者民族性的强化是一种自然积淀一样,后者的弱化、淡化也是自然的,符合社会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现代设计中存在不存在民族化、要不要提倡民族化的、怎样民族化这些都已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首先,从设计的目的和评价标准来看,我们从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某种概念本身,如所谓的“民族化”。而是为了创造能为人所用的具体的有实际价值和功能的“物”,这既是设计的目的,又是评价的标准。“有用物”是第一位的。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理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把穿衣吃饭作为最根本的人伦物理,虽然有点不够“学术”,但这确实是真理。设计一部汽车,是为了能行驶,解决代步问题;设计电视机,一定要解决图像接收、视觉、音响效果好的一系列功能性问题。一般情况下,在汽车、电视机设计时,其“民族化”的问题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和目标之一。 第二,在以科技为主体结构的现代产品设计中,相同的产品,因地域、图像、设计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乃至可以看到一些“民族特征”,但这是非本质的东西,功能、原理这些本质方面都一样。如汽车,美国的、法国的、日本的,各有特色,这种特色与其民族性和文化有关系,也许是民族和文化深层的东西起着一种独特的作用,但设计的出发点绝不是为了展示所谓的民族性而有意为之的东西,其功能、价值等主体方面是相同的。我们把设计中的这种具有风格意义的民族性的自然流露,既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个性、优越性来看待,因为设计师、设计团体总是具体的、有一定的民族、国家等身份的;从设计思维到设计表现再到设计成果,很难彻底排除那种内在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这一意义上,人们既有理由褒扬它,也有理由将其暂时看成先天性的“弱点”或惯性,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去回避其不自觉地隐含在设计对象之中的这一“弱

常见病句标志

2013-2017年新课标卷病句考查统计与归纳 2017新课标1卷句式杂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2017新课标2卷暗换主语;暗换主语;搭配不当2017新课标3卷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2016新课标1卷搭配不当;暗换主语;句式杂糅2016新课标2卷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两面对一面2016新课标3卷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2015新课标1卷语序不当;结构混乱;偷换主语2015新课标2卷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语序不当2014新课标1卷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2014新课标2卷成分残缺;偷换主语;句式杂糅2013新课标1卷搭配不当;暗换主语 2013新课标2卷搭配不当;暗换主语;两面对一面 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一、关联词 (一)关联词位置使用不当 第一种正确格式是: 主语A关联词……,(主语A)关联词…… 第二种正确格式是: 关联词主语A……,关联词主语B……例:

1、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2、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3、同学们十分钦佩王老师,因为不仅她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4、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复习了旧课,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6、(2008安徽卷)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二)关联词本身使用错误(句内关系) 1、对于这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2、只有提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实行责任制。 3、过去一年,本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但是A产品更获得『全年销售大奖』殊荣。 4、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5、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6、(2014广东卷)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二、并列结构导致的问题 (一)和、并、以及、顿号等表并列关系的词语与中心动词搭配不当(动词+名词和名词2;动词1和动词2+名词) 1、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

用矛盾分析法浅析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_尚萌萌

用矛盾分析法浅析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尚萌萌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摘 要:矛盾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观点。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发展本国的经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所以我们在关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民族化。只偏重其一都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因此,本文从矛盾观点出发,用矛盾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解释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的辩证关系,并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 经济全球化 民族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发展本国的经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所以我们在关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民族化。只偏重其一都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以下我们就从矛盾分析法入手分别论述了全球化与民族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用矛盾的观点看待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矛盾即对立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从形式上看,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其实是世界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相互对立的经济发展趋势。全球化以各国经济不断一体化的趋势为表现,从矛盾分析法来看就是个别向一般的转化。民族化则是各国通过相互学习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的一个过程,同时,各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这是一般向个别方向的变化发展。从形式上看,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同时又要意识到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的同时,还要注意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本民族的发展特色。 二、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看待经济全球化 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纷纷打开国门,充分地利用外资,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所以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将会波及各国,使世界经济发生动荡,从而严重影响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来正确的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抓住机遇,趋利避害,迎接挑战。 三、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看待经济民族化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很多国家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都争先恐后的融入到全球化的潮流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往往会将经济民族化问题抛之脑后。经济民族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将国外先进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走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民族是生活在共同地域的有共同语言文化、共同心理习惯和共同经济生活方式的人们组成的共同体,同时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和主体。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和国情。所以,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经济发展模式,都应该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走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有些国家在发展中没有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是盲目的追逐全球化潮流。这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也要保持本民族的发展特色,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发展道路。 四、用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看待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看待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问题。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性问题,经济民族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本国民族经济的个性问题,二者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问题。从形式上看,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是两种完全对立的经济发展态势。但是,究其本质二者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经济全球化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民族化而存在,正是各自独立的各民族国家的经济互相联系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否则,就不可能有经济全球化。这说明共性是不能离开个性而独立存在的。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也表明了各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世界的,世界经济是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这说明个性也不能离开共性而存在。再次,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都具有本国特色,因此,世界各国的民族经济不可能完全被经济全球化所包含在内,经济全球化只是各国民族经济的一部分。这说明经济民族化与经济全球化在相互联系中也存在着差异性。最后,经济全球化不是任意经济的全球化,而是各民族国家经济中优秀部分的全球化,以及各民族在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经济交往和互相联系中实现的经济国际化和一体化。换句话说就是越是具有民族特色和优势的东西就越容易全球化。同时,各民族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向其他民族国家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先进的技术,把国际先进的东西民族化的过程。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是一个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教导我们,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看待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民族化的关系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学会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这样,我们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快民族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周树智.论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化的辩证关系[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1卷第1期. 作者简介:尚萌萌(1989—),女,汉,山西晋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经 济 论 丛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172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 句子中出现“能否、是否、优劣、好坏、成败、高低”等两面性词语是高考中的一种常见病句辨析题。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病句题的A项、2008年四川卷病句题的B项、2009年天津卷病句题的D项、2010年浙江卷病句题的A项、2011年江西卷病句题的B项和2012安徽卷病句题的D项,等等(具体见下文)。尽管许多人对此类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一些规律,但因为此类病句辨析题纷繁复杂,变化多样,仍让许多同学云里雾里。为此,笔者总结分析了“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的诸多类型及特点,希望能让大家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收获。 一、常规型 【例1】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2007年山东卷高考题) 【析】“能否被刊用”是两面性词语,“没有抱太大希望”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例2】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发展、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2007年四川卷高考题) 【析】“是否得到”是两面性词语,而“工作得失”也是两面性的,所以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3】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运用偏差的重要保证。(2012安徽卷高考题) 【析】“能否进行”是两面性词语,而“重要保证”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归纳】以上例子中词语的一面性与两面性的特征都很明显,所以我们只要找出它们,就能很轻松地辨析其是否为病句。 二、隐蔽型 【例1】栖息地的缩减,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2010年浙江卷高考题) 【析】许多同学在辨析这个句子时,往往会认为是病句,因为句中“能否生存”是两面性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人类的实际行动”似乎是一面性词语,前后似乎犯了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但实际上,“人类的实际行动”本身就隐含了“好坏”,实质上是两面性词语,只是很隐蔽,因此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2】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析】“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两面性的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祖国建设事业”。而“祖国建设事业”本身就隐含了“好坏”,所以它实质上是两面性词语,因此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3】执政成效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强的重要尺度。 【析】句中“执政能力强”是一面性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执政成效”。而“执政成效”本身就隐含了“好坏”,所以它实质上是两面性词语,因此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归纳】以上例子中词语的两面性特征不明显,很隐蔽,所以当句中出现两面性词语时,我们不能只从形式上去辨认.而要理解词语的真正的意思,辨析其是否为隐蔽型的两面性词语,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全球化_民族国家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收稿日期:2007-05-16 作者简介:程惠霞(1973-),女,四川省夹江县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 理、国际经济。 2007年6月10日第6期(总第319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JournalofFujianPartySchool Jun.10,2007No.6(GeneralNo.319) 席卷世界的全球化给国际政治经济带来了日益深刻地影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对峙的冷战时代的结束,全球化浪潮势头更加迅猛,人类真正进入了全球共存与竞争的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新型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典型的代表是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些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有些国际组织甚至开始具有某种超越民族国家的权力,因而有必要对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予以探究并作出回应。 一、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 “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的一种称谓,是现代国 家籍以体现的身份。从广义角度讲,民族不等于国家,民族的历史早于国家,并非每一个民族均有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民族与国家是不可分割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必然具有民族的特征,现代民族也必然具有国家的要素。民族国家是民族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体,前者体现为求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维护民族利益,强化民族精神;而后者则体现为求得国家 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国家是体现民族利益的形式,因为它拥有强制性的机构与力量,能够采取强制与非强制性的手段实现或维护民族利益,从而实现国家利益。本文谈到的“民族国家”是从现代国家的角度来讲的,它具有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有一定界限的领土,一定数量的公民,有行使管辖权的政治组织以及对内对外独立自主的主权。使用“民族国家”概念是因为它还体现了国家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文化基础,作用微妙。 国际社会是包括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综合体,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诸多方面交织在一起,国际关系也就涉及众多的国际关系主体,但民族国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它们各自拥有国内的最高管辖权和国际上的独立主权,因而每一个国家是独立、平等、不容侵犯的。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人类的共同利益追求──经济生活把国际社会各个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政治生活。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推动了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在每一时代形成颇具特色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一般而言,当各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时,民族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程惠霞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081) 摘 要:在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跨国性组织等多方面的挑战。但民族国家、国际组织的特点及其在 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决定了尽管经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主体。其支配性地位是由民族国家对权力和利益的追求、政治文化等基本因素维系的。 关键词: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全球化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88(2007)06-0081-03 ?当代世界? ?81?

高中语文病句的10种识别标志

高中语文病句的10种识别标志 1.双面词 句中若出现“能否”“能不能”“是否”“好坏”“有没有”“胜负”等双面词时,要注意前后有无照应的词语,避免犯“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该项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可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的传承”。) 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该项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可将“胜负”改为“胜利”。) 2.介词 句中若出现“经过……”“在……中”“从……中”“由于”“关于”“对于”等介词,可以考虑句子是否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或主客颠倒等。 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去“对于”。) 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去“对于”。)

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去“关于”。) 3.重复词 某些词语的意义已经包含某种意思,语句中却再次出现了表示这一意思的词语,造成意义重复,如“尤其更”“十分酷爱”“十分悬殊”“非常奇缺”“提出质疑”“过分溢美”“令人担忧”“当前当务之急”“否则不”“突然猝死”“攸关到”等。 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成分赘余,应删去“攸关到”中的“到”。)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成分赘余,“质疑”就是提出疑问,应删去“提出”。)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成分赘余,“尤其”与“更”语意重复,可删去其一。) 4.否定词 句子中多次出现“不”“没有”“否”“不能”“否则”等否定词,容易造成多重否定的错误。同时,若句中出现了否定词,却又出现“阻止”“防止”“否认”“怀疑”“避免”“幸免”“难免”“切忌”“禁止”等表示“拒绝”类动词,往往会造成多重否定的错误。

全球化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

全球化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 摘要:全球化是指它的超地域性,也就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与特定领土框架的连接变得越来越松散的趋势。领土距离的日趋有限和疆界意义的日益淡化,从根本上冲击着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国家的传统职能及其价值,国家本身及其作用必然要有一个历史性的调整和转变过程,但国家不会失去对其领土范畴内的社会进行管理的合法性。全球化松懈了空间与文化的关系,对民族文化(尤其是非西方的文化) 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全球化越加强,民族性也就可能会越高涨。在此背景下,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出现杂交化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全球化;领土疆界;国家;民族文化 以超越领土框架为标志的全球化,突出了与“边界”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国家司法权、经济活动、民族与国家的认同和政治经济治理等。目前,全球化进程已非常明显地冲击着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以及传统的管理模式。其中,地域性最强的国家与民族文化处于全球化影响和冲击的前沿地带。 准确地理解全球化与人类社会几百年来不断呈水平式国际化发展的历史相比,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向垂直式纵深方向发展的进程,其深刻之处在于它所包涵的民族间、国家间、社会间和文化间的渗透性和全面的高强度的相互依存性。我们可以从对全球化的社会学和经济分析中准确地理解它的深刻性。任何事情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印记,对空间的组织和利用,既界定了时代特征和社会关系,也为取得权力提供了关键的条件,如资本在世界范围的空间内自由流动,使得资本的所

有者拥有了决定性的优势,而工人由于流动性受限制则获利甚少。同样,时间也代表着价值和权力的源泉,投资的获益时间对投资者和引资者的利益与政策均有着很大的影响。这里,起作用的问题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今天,技术的进步“无疑 大大地压缩了时间- 空间的方程式” ,即缩短了穿过同一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尽管受到难以逾越的空间距离的制约,但时间已不再是决定性的障碍,而非物质交流则基本上不存在空间与时间的分离问题。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与结合,创造出了一个缩小了和高度流动了的世界,不论身居何处,不论属于何种地域性约束的共同体,人们都已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了解到各种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其发展进程,同步地产生相互间的作用与影响,也可以建立起密切的和深刻的社会关系,甚至组成共同体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逐步地具有了全球治理委员会所提出的“天涯若比邻”的感受,提高了“全球意识”,从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谈论全球命运,关注全球事务与个人间的互动关系。因此,罗伯特森指出,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全球意识和全球文化的显现,就是认识到我们都参与到了全球网络的互动之中, “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现象,由它推动着跨国界的经济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强化程 度” 。 全球化的经济属于一种生产、交换和消费逐渐与距离和疆界的地理范畴相脱离的新型世界经济。第一,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标准化。跨国公司随着经济自由化和技术的进步而在全球范围内灵活地组织生产被认作是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和标志,但更为重要的是应看到跨国公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教学资料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 题面面观

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面面观 句子中出现“能否、是否、优劣、好坏、成败、高低”等两面性词语是高考中的一种常见病句辨析题。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病句题的A项、2008年四川卷病句题的B项、2009年天津卷病句题的D项、2010年浙江卷病句题的A 项、2011年江西卷病句题的B项和2012安徽卷病句题的D项,等等(具体见下文)。尽管许多人对此类病句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一些规律,但因为此类病句辨析题纷繁复杂,变化多样,仍让许多同学云里雾里。为此,笔者总结分析了“两面性词语”病句辨析题的诸多类型及特点,希望能让大家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收获。 一、常规型 【例1】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2007年山东卷高考题) 【析】“能否被刊用”是两面性词语,“没有抱太大希望”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例2】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发展、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2007年四川卷高考题) 【析】“是否得到”是两面性词语,而“工作得失”也是两面性的,所以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3】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运用偏差的重要保证。(2012安徽卷高考题)

【析】“能否进行”是两面性词语,而“重要保证”是一面性词语,所以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归纳】以上例子中词语的一面性与两面性的特征都很明显,所以我们只要找出它们,就能很轻松地辨析其是否为病句。 二、隐蔽型 【例1】栖息地的缩减,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2010年浙江卷高考题) 【析】许多同学在辨析这个句子时,往往会认为是病句,因为句中“能否生存”是两面性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人类的实际行动”似乎是一面性词语,前后似乎犯了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但实际上,“人类的实际行动”本身就隐含了“好坏”,实质上是两面性词语,只是很隐蔽,因此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2】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析】“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两面性的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祖国建设事业”。而“祖国建设事业”本身就隐含了“好坏”,所以它实质上是两面性词语,因此本句两面对两面,搭配得当,不是病句。 【例3】执政成效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强的重要尺度。 【析】句中“执政能力强”是一面性词语,与之对应搭配的是“执政成效”。而“执政成效”本身就隐含了“好坏”,所以它实质上是两面性词语,因此本句犯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的错误,是病句。

思修-经济全球化下的爱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认识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勇敢的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作为一个国民,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力争互利双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开放市场,发达国家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他的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观、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促进祖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坚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像过去一样,再次创造辉煌。我们要放眼世界,心系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使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高于一切,只有祖国繁荣,我们才能自豪;只有祖国昌盛,我们才能幸福。每一个公民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永远联结在一起。 2.正确处理好民族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阶段我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必须关心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与威胁:如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粮食耕地问题,水资源供应问题,反恐、贩毒、卫生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等等。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一方面,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也应该放眼世界致力于解决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正确处理好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为国际尽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力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处理好爱国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思想观念和觉悟,更是一种行动。爱国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建设初期,华罗庚、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他们放弃海外优厚的物质条件,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历尽艰辛毅然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作为当代公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用实际行动报效自己的祖国。

关于民族化与全球化——文化的一个时代命题【精品】

关于民族化与全球化——文化的一个时代命题 文化的民族化与全球化是统一的、辩证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明显地加快,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予以积极应对,在竞争中稳操胜券。 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强劲走势,我们的任务就是给民族文化以准确的定位,对民族文化进行继承、丰富、弘扬和创新,在积极汲取和融会世界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个性,不断地丰富民族文化的蕴涵和提升民族文化的品位,不断地赋予民族文化以新的姿容与新的涵义,使民族文化在不断实现创新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而决不是相反,也决不能相反。任何弱化和排斥民族文化个性与特点的认识和行为,都是与文化全球化的本义相悖的,也都是不科学和不实际的。 文化的全球化,主要是指文化的全球交融与全球接受,文化内容的延伸与文化受众的扩大,文化观念的更新与文化审美的泛化,以及文化载体与文化形式的多样化,文化创造机制的科学化与开放化,文化生产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趋向等。毫无疑问,对于文化自身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是实现飞跃呢,还是走向沉沦?关键就在于如何认识和确定民族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等虽然同属于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同样具有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的性质和功能,同样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文化又毕竟是文化,它有着区别于经济、政治和科学

技术的诸多个性化特征,在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中,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它总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它的效能虽然不能量化,但却必不可少;它的存在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虽然在许多情况下是潜在的,是无形的,但同时却也是明显的和巨大的。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都是文化及其作用所形成的后果,都是文化用自己神秘而万能的雕刀所精心雕塑出来的精神形象、道德形象、智慧形象与文明形象,都是文化的造化与赐予。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范畴越来越广泛,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巨大,乃至于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大杠杆”,社会进步的“火车头”。人们越来越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中认识到: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而政治则越来越被文化所融汇,在许多情况下政治常常是以文化的形式出现,并借重于文化而发挥其作用的。 毋庸置疑,文化的作用是广泛而重要的。但是,要使文化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和内在性规律,并在实践中尊重这些特点和规律,正确驾驭这些特点和规律。在文化的诸多特点和规律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不可逆性和它的民族性,而它的不可逆性又主要是通过它的民族性来涵载和体现的。所以,只有民族性才是文化的脊梁和灵魂,才是文化的价值所在,也才是文化能够存在并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与基础。文化创造和艺术创作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性质、特征与规律,都是或

全球化的基本矛盾与中国的选择

信息的交换获取巨额利润。经济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纳入资本国际大循环,使之成为西方资本的积累对象。经济全球化,即资本国际大循环中的资本积累与不平等交换是造成当今世界范围内严重的贫富分化与南北差距的根本原因,如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陷入了贫困的泥潭。 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辩证的眼光看待全球化。既要看到全球化积极的方面,又要正视全球分裂化的现实。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置身于经济全球化之外,必须接受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并不是可以免费搭乘的顺风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是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发展自己,还是被全球化浪潮冲向边缘,被全球分裂化的浊浪所吞没,要取决于我们的努力。 全球化的基本矛盾与中国的选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文木 在历史上,人类只经历过两种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本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史上划时代的革命,也是全球化时代的真正起点。所以全球化———不管它有多少表现形式———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全球化运动中最本质的物的要素是商品,而非一般的自然物质。因此,商品的二重性即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的原动力:价值总要消灭使用价值,资源配置总要寻求高效率,并由此获得最佳利润。生产一旦以利润为目标,社会必然要出现两极分化,代表资本的“精英”日益进入社会的主流,而提供剩余价值的另一方人数日益增多并被边缘化。这便成了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及其历史运动的社会基础。 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成功使世界出现了第一个资本中心。资本把生产与消费、价值与使用价值分裂开来,并通过这种分裂无限汲取剩余价值。资本最先把本国生产与消费分裂开来并通过最大限度地压低国内消费来获取剩余价值。当这个进程达到极限时,也就是说,作为消费主体的劳动大众消费水平被压低至极限时,经济便发生危机,社会就因两极分化导致社会不满和动乱。为了保持高额利润率及本国统治稳定,资本中心便开始向海外扩张,并通过这种扩张转移国内危机。这样便产生了资本中心和资本外围的概念。资本中心与资本外围的对立,是原来发生于资本中心国内部的生产和消费、价值与使用价值对立的外化或转移形式,也是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概念的基础。一国内部的劳资对立外化并扩大为国际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对立:开始是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对立,这种关系在20世纪下半叶民族民主革命浪潮的冲击下解体,殖民地转变为主权国家,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对立转变为南北对立。资本中心国总是力图通过打破外围地区的封闭性,获取高额利润;外围地区的国家则在利用外来资本发展自身的同时,又力图保护本国的民族特性。这样便产生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与民族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历史现象。社会主义,在相当的意义上说,就是在保证人类民族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生产资料及生产关系社会化的主义,其作用本质上是在继承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正面成果基础上对它们二者的负面作用的制约和扬弃。私有制是全球化的正面成果即人类活动社会化的最后障碍,而资本的私人占有恰恰又是全球化的原始动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与私有制在发生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同时,也产生了最尖锐的对立;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资本为核心动力的全球化运动却成了私有制的掘墓人———这是主张“适者生存”的全球化的“精英”们所万万没有想到的结果。目前风起云涌的反全球化运动所反对的其实不是全球化中的正面成果,而是全球化进程中资本的国际垄断因素。而资本的国际垄断———其政治表现为世界霸权———就是私有制发展的后期阶段。 ? 141?全球化:问题与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