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试题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试题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试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温度与水的变化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4分)

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水结冰的温度是(0℃)

3、水的三态是指液态、(气态)、(固态)。

二、判断题(8分)

1、体温计和其它温度计构造一样。(X)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V)

3、加热不能加快水蒸发。(X)

4、空气中也有水。(V)

三、选择题(8分)

1、水在(B)时开始结冰。

A、-1℃B、0℃C、4℃

2、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规定观测温度时应(B)。

A、俯视B、平视C、仰视

3、融化冰块比赛时,每组都取一块大小相同的冰的原因是( B )。

A、冰块不够B、保证比赛公平C、要节约冰块

4、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A、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B、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C、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在读数。

1

三年级下科学同步练习-测量水的温度∣教科版

第三单元2.测量水的温度 2. 连线题。 把温度计与发明者连起来。 华氏温度计 体温计 3. 填空题。 量。 (3)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读了两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 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4. 选择题。 1.填图题。 根据不同的范围和使用需要, 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请写出下面温度计 的名称。 () 温度计 阿尔伯特 (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2)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 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 华伦海特 伽利略 图1

(1)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 .测量值在35。C?42。C的体温计 .测量值在0。C?100。C的温度计 .测量值在一20C?110。C的温度计(2)一般情况下,人体对于超过55° C的水温会感觉()。 A .凉 B .烫 C .热⑶在使用温度计时,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我们应该 A .用纸把垃圾收好,然后装入垃圾箱 B .立即告诉老师 C .不做任何处理 (4)下列()的温度与桌面周围空气的温度很接近。 A .烫手的热水 B .热水瓶里的水 C .在桌面上放置1天的水 (5)同一环境下,水的温度越高,温度() A .上升得越快 B .下降得越快 C .下降得越慢 (6)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把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部 B .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C .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5. 简答题。 请你说一说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时会出现一些差异的原因。(至少说出3条)6. 【实验题?分析】下面是某小组研究水温变化的记录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 下列问题。连续测量10分钟的水温变化记录表

小学科学三下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练习题

小学科学三下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常用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是()。我们常用()测量物体的温度。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就是()现象;早晨草叶上出现露水是()现象。 3.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二、判断题: 1.水在自然界同时以三种状态存在。() 2. 8摄氏度可以写成—8℃。() 3.水蒸气是气态的水,露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4.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小明用体温计测出饮水机里的热水的温度是85℃。() 6.云、雾、露、霜都是水的液态。() 7.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水的温度,也可以用气温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9.零下10摄氏度可以写成0下10℃。() 三、选择题: 1.夏天,在棒冰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汽”,这是()。 A、棒冰周围的水蒸气 B、棒冰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 C、棒冰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 2.在温度为()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冰。 A、0℃ B、—1℃ C、4℃ 3.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

4.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之间。 A、0℃—100℃ B、0℃—42℃ C、35℃—42℃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的是()。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 B、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明显变小 C、湿衣服慢慢变干 四、观察与思考。 1.小明在做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是这样做的:“小明用手拿住温度计的上端,从杯子的上面竖直将温度计一直插到杯子底(碰到杯子底),马上从温度计的上端往 下看进行读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你认为小明的做法对吗?错在哪里,请你帮忙找出来并纠正。 (1) (2) (3) 2.一位同学在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以下数据: 时间开始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7分钟 温度 7876747270686664(℃) (1)水温是怎么变化的? (2)水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如果这位同学所在的实验室的温度是15℃,那么2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多 少? 3.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4.会填写图中摄氏温度计表示的温度。(如作业本P26、P34)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4.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课。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温度变化和测量开始。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是学生设计和进行“在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的实验。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表关于“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停止加热后,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以及从0℃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作为《热》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学生的前概念为起点,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 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都观察过水加热的过程。他们知道温度慢慢变高时,水会逐渐变热、沸腾。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知道了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但是较难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探究目标 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 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气体,水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 2、水在玻璃上渐渐不见,变成了一种无色、无味、 透明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水蒸气。 3、水蒸气就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就是水的蒸发现象。 4、水和水蒸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只不过水是液体它看得见、摸得着,而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5、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过程 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6、一般写水的沸点通常是100℃,而不是说水的沸点就是100℃。 7、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8、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预设:吸收热量) (板书:吸收热量) (2)冰融化前是什么状态的?(预设:固态) (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预设: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4)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设:液态;固态转化成液态) (5)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其它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试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6)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体积变小) 9、(板书: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2.试管中的冰在完全融化成水后,我们发现体积。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3.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 A.固态转化成液态 B.气态转化成液态 C.液态转化成固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 量是不同的。 1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2、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3、我们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活动二: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一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活动三: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玻璃棒1 根、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单元练习题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手只能粗略地感知物体的冷热,要想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3、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体温计使用中为了防止离开人体时温度发生变化,设计者在体温计下端接近玻璃泡的地方,把玻璃管拉得非常细。这样水银柱在热胀冷缩时先在最细处被拉断,水银柱就不能缩回玻璃泡里,人们就可以从容的读出体温,但是下次使用的时候,必须先把玻璃管里的水银柱甩到玻璃泡里,才可以重新使用。 4、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写作: 25摄氏度写作:25℃零下8摄氏度写作:-8℃ △读作: 19℃读作:19摄氏度 -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 5、水会变成看不到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6、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所以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而小水滴的颗粒比水蒸气的颗粒大得多,所以,我们能够看得见小水滴。 7、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冷却下来,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冰棍外的水珠,浴室顶上的水珠,开水壶上空的白雾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珠。 8、水在自然界中由于温度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气态。即水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的冰受热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受热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 固态的冰受热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受冷到0℃以下会凝固成固态的冰,

气态的水蒸气受冷会变成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受冷到0℃以下会变成固态的冰晶和雪花。 9、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10、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11、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12、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 13、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14、怎样把冰块迅速融化成水?①放在烈日下爆晒;②放在热水里;③放在火上烤 15、一天中,最容易看到露珠和雾的时间是早晨, 16、霜和雪一般出现在深秋的早晨和寒冷的冬天。 17、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然后温度才会继续上升。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有名俗话说“下雪没有化雪冷”,就是这个道理。 18、水凝固成冰这个实验中,毛巾可以保温(不让外面热量传给冰,保低温) 19、在碎冰里加入食盐,可以帮助我们制造更低的温度。从而使试管中的水凝固。 20、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会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会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物体正在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21、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22、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等等,即水在自然界可以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同时存在。水的这三种形态可以互相转换,水不断蒸发,遇冷凝结或者凝固,以雨,雪等各种形态回到地面 23、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二、判断题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5、水珠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 【教学过程】 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 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板书:水珠从哪里来 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 (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 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 (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 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 3、学生观察 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 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猜测(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气、凝结、水汽等,这时也可以提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等等) 5、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物质三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1.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vaporization).汽化有蒸发(evaporation)和沸腾(boiling)两种方式. 2.蒸发 在液体_ 进行的汽化现象称为蒸发. 蒸发时液体分子由于运动加快从液面运动到空气中变成自由分子。 说明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控制变量法)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下图中b比a蒸发快. 4.蒸发过程要吸热 液体蒸发时,液面上部分液体分子克服其他分子作用离开液面,液体的温度降低,液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这就是通常所说“蒸发制冷”的原因. 5.沸腾 在液体_________和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称为沸腾.液体沸腾时,分子运动剧烈,大量分子克服分子作用运动到空气中变成自由分子 6.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特征 (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情况如图; (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响,沸腾时不响.这是因为容器底层水先升至100℃变成水蒸气向上升,上层水温仍不足100℃,当蒸汽的小气泡升至低于100℃的水层时,就迅速变为水滴,这种先膨胀又再收缩的过程,就引起了水的振动,当大量的小气泡从杯底上升时,就发出嘶嘶的鸣声; (3)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 7.沸点 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叫该液体的沸点(boiling point). 说明 (1)不同液体沸点不同; (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增大升高,沸点还与液体纯度有关; (3)液体沸腾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吸热保持其沸腾. 8.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题(教科版)72424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教科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温度计主要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构成。 3、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4、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5、使用温度计前需要能清楚的问题:1.这是一只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吗? 2.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 3.它能测量的最大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6、摄氏温度的读和写:练习(会读做和写作就可以)-8℃;0℃;25℃;37℃;100℃等; 7、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面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8、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9、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0、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11、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12、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温度下降的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13、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14、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5、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 相同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不同特征:冰——是固体、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水——是液体、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 16、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17、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18、水结冰是自上而下结冰;冰融化成水是自下而上融化。 19、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0、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1、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2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23、从水里蒸发出来的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24、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25、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气态存在。 26、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27、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略)(以下给出简单的变化式): 受热(0℃以上)受冷受热

三年级科学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等物体的温度。 2、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3、观察水在蒸发、凝结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4、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5、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6、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测、记录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教学难点: 1、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2、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3、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教学方法: 指导实验设计、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温度与物态变化练习题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B.冰的温度是0o C C.所有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今年上海的最高气温可达摄氏40度 2.下列关于温度计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摄氏温度的规定可知,只有标有100o C和0o C的温度计,其读出的温度才为多少摄氏度 B.-18.6o C可以读作零下18.6摄氏度或负18.6摄氏度 C.-18.6o C可以读作摄氏零下18.6度或摄氏负18.6度 D.-18.6o C可以读作零下18.6度 3.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却不相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它们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 A.上升的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内径细的升得高,但它们的示数相等 D.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大 4.一位同学使用温度计测一杯液体的温度时放置温度计在图1所示的位置,关于使用中的不当之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是将温度计靠在了杯壁上了 B.只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待测液体之中 C.温度计靠在杯壁上了,又没有将温度计上的玻璃泡浸没到待测液体之中 D.没有任何错误 5.海南岛盛夏季节,将一杯自来水放了约1h,估计这杯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A.5o C B.10o C C.20o C D.40o C 6.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将()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7.判断以下哪一过程发生了物态变化?() A.把铜块加热到100o C B.把大铁皮剪成小铁皮 C.冰雪消融 D.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8.对于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C.在熔化过程中,铁和玻璃的温度都在升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把一杯0o C的水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桶中,则() A.杯中的水要结冰 B.桶中的冰开始熔化 C.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温度不变 D.杯中的水部分结冰,桶中的冰部分熔化 10.0o C的冰和0o C的水,它们的冷热程度相比较,则() A.0o C的冰较冷 B.0o C的水较冷 C.两者冷热程度相同 D.无法判定 11.在敞开的锅中烧水,水沸腾后用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忽高忽低 12.用电风扇扇风,人们感到凉爽,原因是() A.空气被电风扇扇凉了 B.风扇加快空气流动,使汗液蒸发加快,吸收人的热量的速度也加快 C.风把"凉"传给了人 D.风扇使水蒸气液化,使汗水增加从而降温 13.人们在青藏高原烧开水,水沸腾时温度却达不到100o C,为了能喝上达到100o C的水,其可行的办法是() A.换用高压锅煮水 B.延长烧水时间 C.换用热值较大的燃料 D.采用鼓风设备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应知应会知识点归纳复习(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应知应会知识点归纳复习 一、填空题 1.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水在自然界中不断经历着三种形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________;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称之为________. 4.盐放在水里变得不见了,那是因为盐在水里________了。沙在杯里沉入了水底,那是沙在水里没有________的缘故。 5.根据水的三态循环图,我们可以知道液态的水能________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 ________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________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________成液态的水;固态的冰会________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________成固态的冰。 6.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问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小水珠,这可能是________变成的。 7.把一杯水放人冰箱的冷藏室里,过一会儿水的温度会________;数小时后会________. 8.加液体的烧杯口靠引流的________。引流的玻璃棒末端靠三层滤纸。

9.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液体是否被_______、水的________有关。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1.我们常喝的碳酸饮料中溶解了大量的________气体。 12.水除了能溶解________体和________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 13.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________。 14.在不搅拌或不震荡的情况下,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比胶水________。(填“快”“慢”) 15.酒精是容易________和________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________扑灭。 16.人们把海水引进________,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________,最后析出盐的________。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________的。 18.如果物质能够________、________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________、也不能用________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的物质分离出来。说明它在水中________;反之则在水中不能溶解。 19.一种液体均匀地分布在另一种液体中,静置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像食用油在水中那样分层的现象就是________了。 20.如图所示,往浅碟子里倒入少许水,然后把装水的碟子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碟子里的水会________ .(填“增多”或“减少”)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教学重点】 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 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 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板书: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固体、液体、气体三态变化

知识点 1.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2.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2)汽化和液化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沸腾放热表面和内部剧烈达到沸点,继续 吸热 影响蒸发的条件:(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3)升华和凝华 物态变化吸热、放热情况 升华固体→气体吸热 凝华气体→固体放热 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________;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________; A. 给湿头发吹热风 B.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3.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 初春,积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________;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典型例题

湘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单元概述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 单元概述 一、单元目标 本单元安排了“ 1-水的蒸发”“2.水蒸气的凝结”“3.水的沸腾”“4.结冰与融化”四课。低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观察和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水蒸发、水沸腾、水结冰、冰融化、水蒸气凝结等现象,知道冰、水和水蒸气的异同以及加热、冷却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最后实现下表中的四维目标,为高年级探究温度是影响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的主要因素奠定基础。 二、单元解析 关于水,学生已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它的某些性质,知道了它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再次以水为探究对象,采用观察、实验、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究形态多变的水。

本单元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定性”(第1课水的蒸发、第2课水蒸气的凝结)到“定量”(第3课水的沸腾、第4课结冰与融化)的过程探究水的三态变化,从两条路径布设研究主题和探究活动,其一是从水与水蒸气之间二态变化: 水变水蒸气(蒸发、沸腾)到水蒸气变水(凝结);其二是水与冰之间二态变化: 水变冰(结冰)到冰变水(融化)。共包括7个学生主体活动,分别是“悄悄逃跑的水”“研究小水珠的由来”“烧开水”“我们来造冰”“观察冰的融化”“结冰的力量”“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不同与相同”;2个拓展活动,分别是“怎样加速水的蒸发”“认识更多的凝结现象”。 第1课水的蒸发和第2课水蒸气的凝结,学生主要是观察和描述现象,观察到水在通常情况下,会从液态的水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观察到水蒸气遇冷又会变回小水珠的现象。而第3课水的沸腾和第4课结冰与融化,学生不仅仅要观察水沸腾、水结冰、冰融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而且还要用温度计测量水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数据,认识水沸腾、水结冰、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本单元每课均从生活情境或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观察水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者用实验探究变化的成因或条件,认识水的三态(冰、水、水蒸气)在形状、体积、物质等方面的异同,认识水蒸发、水蒸气凝结、水沸腾、水结冰、冰融化现象,发现水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观察到水结冰、冰融化、水沸腾时的水温变化情况,为高年级建立温度是影响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以及水的循环概念奠定基础。 本单元重点训练学生观察、实验、测量、记录、猜想与假设等技能。 三、单元页介绍 单元页上面主要有两幅图:烧开水的图片、自然界中的冰花以及小孩正在观察冰的融化过程图片,小诗:“有时舒缓流动,有时波涛汹涌,有时是美丽的晶片……”和图片的内容渗透了本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水沸腾、结冰与融化等,同时又暗示了冰、水、水蒸气的特点及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从生活、自然、实验中寻找证据,观察探究本单元的研究主题。教学上可以利用单元页中的小诗引入,让学生分析小诗中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5.水珠从哪里来教科版课后练习十四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5.水珠从哪里来教科版课后练习十四 ?第1题【单选题】 余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干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可能的原因是(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面现象是由于水蒸气凝结成的现象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装冰的玻璃外壁上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 A、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 B、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溢出来的 C、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子沿化成水流下来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们知道,装冰的玻璃外壁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来的,那么,这说明水蒸气在什么环境下就会变成小水珠?( ) A、遇冷 B、遇热 C、两者都会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水珠的形成是物质的哪种形态的变化?( ) A、气态—液态 B、液态—气态 C、固态—液态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 A、雪 B、冰 C、雾 D、霜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凝结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

A、吸热 B、放热 C、不用吸热也不用放热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们经常看到冰棒包装袋外部会有小水珠的产生,那么这些小水珠是怎么回事呢?( ) A、可能是空气中的水汽被冰吸过来的 B、可能是空气遇冷变成水了 C、可能是水蒸气遇冷变的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可能是由( )。 A、水缸中的水受热形成的

探秘水世界 知识点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一、运动的水分子 1、水的三态变化: ②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③用分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增大,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 ③分子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3、分子性质的应用:解释宏观现象 误区: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或变小造成的,而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二、自然界中的水 1、水的天然循环: 过程: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地球上的水通过海水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作用、冰雪升华等形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并在空气中凝结成云,遇冷后以雨雪的形式再降到地面以及江河湖海。 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水的人工净化: (1)沉降(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明矾: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加速沉降] (2)过滤(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的速率) 二低: 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滤纸被润湿后破损)

②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过滤失败) 三靠: ①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 ②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破滤纸) ③漏斗末端管口长角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3)吸附(颜色、异味) 活性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很大,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4)蒸馏(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蒸馏水 (5)消毒杀菌(氯气Cl2) 3、物质的分类: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4、硬水和软水: (1)概念: ①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 ②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 (2)鉴别: 取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搅拌,出现较多泡沫的是软水,而出现很少或不出现泡沫的为硬水。 (3)硬水软化: ①生活中——煮沸法。②实验室——蒸馏法。③工业上——离子交换法、药剂软化法。 (4)硬水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肥皂中的成分会与硬水中的钙离子形成沉淀,使肥皂失去原有的功效,导致衣服难以洗净] ②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Ca2+、Mg2+) ③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5、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概念:①提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 ②分离——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物质原来的存在状态,以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二单元知识点

三下科学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知识点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形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3.水的液态和固态能相互转化,如水凝固成冰,冰融化成水;水的液态和气态能 相互转化,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凝结变成水;水的气体和固态能相互转化,如水蒸气凝华变成冰,冰升华变成水蒸气。 4.除了水,别的物质也会发生形态的变化。 5.云、雾、雨、露都属于液态的水,霜,雪、冰、雹都属于固态的水,水蒸气属 于气态的水。 6.冰,水,水蒸气都属于同一种物质,是水的三种不同的形态。 7.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一直保持在0℃。 8.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加热能使冰融化的速度加快。 9.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受热了,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因为遇冷 了。 10.把水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的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的翻腾起来,这 种现象叫做沸腾。 11.冰变成水的过程中,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水在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体 积变小,质量减少。 12.冰在0℃的时候开始融化,冰融化的时候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13.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水,水变成冰的 过程需要释放热量。 14.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 15.冰受热后化成水,还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16.夏天撒到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蒸发现象;只在液体表面上发生汽化 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需要吸热。 17.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气化现象叫做沸腾,沸腾时需要吸热。 18.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作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19.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如:用高压锅煮饭比较快;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 《水结冰了》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水在 ___ ℃开始结冰,在______ ℃沸腾。 2、 ___ 使水的形态发生改变。 3、水结冰后体积 _____ 。 4、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使冰快速 _________ 。_ 5、水结冰的过程叫 _____ 。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和冰都具有固定的形体。() 2、冰、水蒸气都是水,只是形态不同,物质没变。() 3、冰可以雕刻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4、冰是水遇冷后形成的晶体。() 5、冰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海鲜加冰保鲜等。() 6、冰是固态的水,中国的北方冬天随处可见。() 三、实验题下面是某组同学做的关于冰形成过程的实验,请完成相关试题。 1、实验操作 (1)①在一支试管中加人约 _______ 的清水,温度计固定在橡皮塞上插入试管, 测出水温,并在水面处用橡皮筋做好标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冰快速溶解,可以往容器里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 ④____ 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

试管水开始结冰 得出结论 四、问答题 1、观察并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2、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3、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