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都平原土壤—蔬菜系统N2O排放特征

成都平原土壤—蔬菜系统N2O排放特征

成都平原土壤—蔬菜系统N2O排放特征
成都平原土壤—蔬菜系统N2O排放特征

中国环境科学 2008,28(4):313~318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成都平原土壤—蔬菜系统N2O排放特征

于亚军1,2,朱 波1*,荆光军3 (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摘要:2005年4月11日~2006年5月8日,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成都平原蔬菜地N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分析了蔬菜地N2O排放特征及氮肥、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及蔬菜生长对N2O排放的影响,为准确估算蔬菜地N2O排放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土壤-蔬菜系统在不施氮和施氮(200kg/hm2)情况下,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58.7±13.9),(83.8±16.2)μg/(m2·h).施氮引起的N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38%.施氮蔬菜生长期N2O排放呈双峰型季节变化趋势.休闲期N2O排放波动较小,但土壤翻耕导致出现1周左右的突跃性高排放.施氮增加N2O排放量的效应随不同蔬菜生长期间单位时间施肥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蔬菜生长期和休闲期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WFPS)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温度与春季蔬菜生长期N2O排放通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冬季蔬菜和休闲期土壤N2O排放的相关性不显著.同时,不施氮情况下,蔬菜地N2O排放通量高于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施氮蔬菜地N2O排放系数也稍高于水稻-油菜系统,表明成都平原蔬菜地N2O 排放强度高于大宗粮食作物农田的排放强度.

关键词:通量;季节变化;菜地;成都平原

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08)04-0313-06

N2O emission from soil-vegetable system and impact factors in Chengdu Plain of Sichuan Basin. YU Ya-jun1,2, ZHU Bo1*, JING Guang-jun3(1.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3.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ichu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8, 28(4):313~318 Abstract:N2O emission from soil-vegetable system in Chengdu Plain of Sichuan Basin was measured using static chamber/gas chromatograph techniques from April 11, 2005 to May 8, 2006. N2O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act factors of N application, soil moisture, soil temperature and vegetable growth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provide basic data for accurate estimation of N2O emission from the vegetable land. The mean emission flux of N2O were (58.7±13.9),(83.8±16.2)μg/(m2·h) without N application and with application of 200kg N/hm2, respectively, in the soil-vegetable ecosystem. The total N2O loss derived from N applied accounted for 0.38%.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N2O emission was double-pulses during vegetable growing period. N2O emission fluctuated at low level at fallow but increased remarkably due to soil tillage. The effects of N application on N2O emission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of N application rate. N2O fluxes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soil moisture in vegetable growing period and at fallow.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N2O emission and soil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 in spring vegetable season but not in winter vegetable season and at fallow. N2O emission flux was higher in the vegetable land than that in cropland without N application, meanwhile, total N2O loss derived from N application in vegetable land was slight higher than that in cropland under N application. The N2O emission rate from the vegetable lan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ropland in Chengdu Plain of Sichuan Basin.

Key words:emission flux;seasonal variation;vegetable soil;impact factors

N2O是仅次于CO2和CH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其增温潜势大,滞留在大气中的时间长,表现出强烈的温室效应[1].农田土壤和热带地区的土壤是全球N2O的主要排放源[2].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农业源N2O排放的时空变异、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7].但研究主要集中在林地和

收稿日期:2007-06-25

基金项目:国家 “973”项目(2005CB121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93)

* 责任作者, 研究员, bzhu@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17760917.html,

314 中国环境科学 28卷

大宗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农田生态系统,蔬菜地N2O排放的试验观测研究较少.由于蔬菜生长期短,施肥量大,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可能加剧N2O排放,影响气候环境变化.因此,开展蔬菜地N2O排放的田间观测,探明N2O排放规律,对于评价菜地N2O排放对农业源N2O排放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成都平原种菜历史超过20年的菜地为研究对象,在2005年4月~2006年5月,对3个蔬菜生长季和1个休闲期N2O排放进行了田间定位观测,研究了菜地N2O 排放特征及氮肥施用、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蔬菜生长对N2O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准确估算蔬菜地N2O排放提供基础数据.

1试验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在成都市温江区(30o41′N,103o48′E)进行.温江该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2~ 16.6℃,无霜期长,年降雨量873~1265mm,年日照时数1017~1345h,地下水位多为 1.0~2.0m[8].选取种菜历史超过20年的菜地,土壤类型为灰潮土,容重为1.23g/cm3,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分别为8.7%、43.7%和47.6%.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7.37,有机质及全N、全P、全K分别为30.04,1.87, 2.34,18.32g/kg,速效N、有效P和速效K分别为129.59,22.65,56.42mg/ kg.

1.2试验设计

每季蔬菜均设施氮(200kg/hm2)和不施氮2种处理,小区面积15m2,随机设3个空间重复.氮肥(尿素)以1:1的比例施基肥和追肥,方式为穴施.每季蔬菜移栽前撒施过磷酸钙(以P2O5计)200kg/hm2和氯化钾(以K2O计)160kg/hm2.于2005年4月11日~5月25日、2005年9月28日~2006年2月13日和2006年2月14日~5月8日分别种植莴苣(Lactuca sativa L.)、抱儿菜(Brassica juncea. var. Gemmifera L.)和甘蓝(Brassica deracea var. capitata L.).2005年5月26日~9月27日为休闲期,不另外施肥.3种蔬菜栽植时采样箱底座内与小区密度一致,株×行距分别为35cm×40cm、30cm×35cm和45cm×50cm.莴苣2005年4月11日移栽,4月16日和5月10日分别施基肥和追肥,5月25日收获;抱儿菜2005年9月28日移栽,10月19日和12月15日施基肥和追肥,2006年2月13日收获;甘蓝移栽期为2006年2月14日,施基肥和追肥为3月8日和4月18日,5月8日收获.蔬菜移栽、施肥后浇水,其他管理措施与当地习惯一致.

1.3气体采样及分析方法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9]对N2O排放取样测定.每一重复设置1个固定的箱法观测点.采样箱由底座和顶箱2部分组成,不锈钢底座(横截面为80cm×80cm)长期固定于田间,底壁插入土中约10cm.底座顶端有深、宽均为3cm的密封水槽,采样前往槽内注水以防底座与顶箱结合处漏气.顶箱(80cm×80cm×50cm)外覆绝热材料以减少采样箱内温度随外界气温升高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同时,顶箱内部安装2个小风扇,用于混合箱内气体.顶箱侧面安装有电源插头、温度探头和气体采样管.采样在每周一、三、五9:00~11:00进行,采样时将顶箱扣在底座上,密封后立即用60mL注射器抽取气体,此后每隔7min取样1次,共取样4次,并准确记录采样时间及箱内气温.同时用便携式温度计(JM624 Digital Thermometer 公司)测定地下5cm处土壤温度,用便携式测墒计(MPKit-B,杭州托普仪器有限公司)分别测定施氮和不施氮处理0~5cm处土层含水量(体积分数),然后根据土壤容重将其换算为土壤含水孔隙率(WFPS).用盒式气压计读取当日气压并记录天气状况.气体分析用HP5890Ⅱ气相色谱仪(GC)进行.ECD检测,温度330℃,柱温55℃.载气为高纯N2(纯度99.999%),流速为25mL/min[9].N2O 排放通量采用下式计算:

F = 60×10-5 ρ?H·P·d C/d t 1013.273(273+7)

式中:F为N2O的排放通量,mg/(m2·h)(以N2O-N 计,下同); ρ为标准状态下N2O的密度,g/L; H为采样箱高度,cm; P为采样点气压,hPa; T为采样时箱内平均温度,℃; t为采样历时,min; d C/d t为N2O排放速率,μL/(L·min).

N2O排放总量计算是将观测值和未观测日内插法计算值逐日累加得到.

4期 于亚军等:成都平原土壤—蔬菜系统N 2O 排放特征 315

方差分析及偏相关分析利用SPSS11.5软件完成,处理间差异采用Duncan’s 多重比较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蔬菜地N 2O 排放特征 2.1.1 蔬菜地N 2O 排放的季节变化 图1a 为施氮和不施氮处理莴苣、抱儿菜、甘蓝生长期及休闲期N 2O 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曲线.施氮和不施氮处理N 2O 排放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趋势,不施氮处理除了在莴苣生长期出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波动外,其余时间波动较小.施氮处理3种蔬菜在施基肥和追肥后均观测到2次

明显N 2O 排放峰,持续大约1~3周.莴苣生长期

第一次N 2O 排放峰演变成2次小的排放峰,这

可能是由于采样前夜降雨影响了土壤中N 2O 的生成和释放,使N 2O 出现了排放低谷所致.莴苣生长期N 2O 排放的季节变化波动很大,甘蓝生长期N 2O 排放的波动也比较明显,但抱儿菜除基施和追肥后出现2次N 2O 排放高峰外,其余时间波动较小.

?180.0

20.0

220.0

420.0 620.0

4-11 5-9 6-6

7-4 8-1 8-29 9-2610-2411-2112-191-162-133-13 4-10 5-8

N 2O 通量[m g /(m 2?h )]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土壤含水孔隙率(%)

土壤温度(℃) 时间(月-日)

4-11 5-9 6-16 7-24 10-9

11-1112-91-92-22

3-24 4-26

图1 蔬菜地N 2O 排放通量,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Fig. 1 Seasonal variation of N 2O emission flux, soil moisture and soil temperature in vegetable field

菜地休闲期N 2O 排放通量波动较小,但在休

闲初期,N 2O 出现了突跃性高排放,持续1周左右后迅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休闲期出现N 2O 突跃性高排放现象可能是由于莴苣收获后翻耕(2005年5月25日翻地)使土壤空隙显著增加.导致N 2O 从土壤中的逸出更为容易.同时也与翻耕使土壤表层水分快速散失有重要关系.姚志生等[10]在太湖地区菜地研究中也发现类似现象,并指出翻耕导致土壤N 2O 高排放的原因可能在于翻耕促进

了矿化过程生成NH 4+和硝化作用生成NO 3-.

另外,在抱儿菜、甘蓝生长期和休闲期,偶尔观测到N 2O 的吸收现象,其他研究也有类似现象

出现[11-12],原因尚不清楚.

2.1.2 蔬菜地N 2O 排放通量及总量 由表1可见,在施氮情况下,3种蔬菜生长期和休闲期N 2O 平均排放通量为(97.6±17.6), (42.4±12.0)μg/(m 2·h). 但莴苣生长期N 2O 平均排放通量明显高于抱儿菜和甘蓝生长期(P <0.05),可能是由于莴苣生长

316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28卷

期为44d,而抱儿菜和甘蓝生长期分别达到139,84d,造成单位时间的施肥强度差别很大,同时也可能与3种蔬菜生长期间土壤水热状况不同有一定关系.

表1 施氮处理蔬菜生长期及休闲期N 2O 排放通量及总量

Table 1 N 2O emission flux and total loss in vegetable growing period and at fallow

观测时间

通量范围 [μg/(m 2·h)]﹡ 平均通量 [μg/(m 2·h)]﹟

排放总量 (kg/hm 2)

排放系数 (%) 莴苣生长期 (54.2±8.1)~(380.9±45.7)181.7±26.3 1.92±0.28 A

0.37 A

休闲期

(-49.6±11.6)~(234.1±15.0)

42.4±12.0 1.29±0.34 C

-

抱儿菜生长期 (-115.8±41.3)~(505.8±70.2)50.6±16.2 1.69±0.54

B 0.19 B

甘蓝生长期 (-0.5±1.2)~(193.2±31.9)60.4±10.2 1.22±0.20 C 0.23 B

整个观测期

(-115.8±41.3)~(505.8±70.2)

83.8±16.2 7.92±1.53 0.38

注:﹡为期间每次观测结果平均值范围,误差为标准误差; ﹟为期间全部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及 标准误差,下同; 相同大写字母上标表示无统计显著性,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05); -为休闲期未施氮肥,无排放系数

在不施氮情况下,整个观测期N 2O 平均排放

通量为(58.7±13.9)μg/(m 2·h).姚志生等[10]在太湖地区研究发现,不施肥菜地的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和莴苣生长期及其后的裸地阶段N 2O 平均排放通量为(40±5.0)μg/(m 2·h).本试验结果偏高,可能与本试验地为老菜地,土壤肥力较高有关,如本试验供试土壤较文献[10]试验土壤有机质高9.34g/kg,全N 高0.61g/kg,这可能与两地气候差异及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不同有关. 2.2 蔬菜地N 2O 排放的影响因素

2.2.1 氮肥施用对N 2O 排放的影响 由图2可见,在每季蔬菜均施氮(以N 计)200kg/hm 2(1:1的比例基施和追施)情况下,整个观测期N 2O 平均排放通量增加了43%,施氮对增加N 2O 排放通量的作用在不同蔬菜生长期有所差异,莴苣和甘蓝生长期分别增加62.1%和59.8%,抱儿菜生长期增加不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一方面3种蔬菜生长期的差异造成单位时间内施肥强度的较大差异;另一方面,春季蔬菜生长期间土壤水、热状况较冬季好,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活性较高,因而施氮对激发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的作用更为显著.

2.2.2 土壤湿度对N 2O 排放的影响 试验观测期间,施氮菜地表层0~5cm 土壤WFPS 为32.8%~75.5%,该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微生物活性和N 2O 的产生、消耗及传输过

程.对施氮处理菜地N 2O 排放通量与WFPS 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 2=0.12,P <0.05,n =126).土壤湿度不足会限制N 2O 的产生,湿度高时虽然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速率最大,但过高会阻碍N 2O 的扩散迁移,增加了N 2O 进一步被反硝化还原为N 2的几率.因而降低了N 2O 的净生成量和释放通量[13].蔬菜生长期间大于(83.8±16.2)μg/(m 2·h)的N 2O 排放通量,72%出现在土壤40%~60%的条件下,而28%发生在WFPS <40%和WFPS >60%的条件下.可见,土壤含水量是蔬菜地N 2O 排放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40%~60%的WFPS 有利于N 2O 产生和排放.

50100150200250莴苣

抱儿菜

甘蓝

全观测期

不施氮N 2O 通量[μg /(m 2?h )]

图2 施氮和不施氮菜地N 2O 排放通量比较 Fig. 2 N 2O emission flux from fertilized and

non-fertilized vegetable land

*P <0.05,**P <0.01

2.2.3 土壤温度对N 2O 排放的影响 对施氮和

4期于亚军等:成都平原土壤—蔬菜系统N2O排放特征 317

不施氮处理3种蔬菜生长期和休闲期N2O排放

通量与地下5cm处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

整个观测期土壤温度和N2O排放通量无显著的

线性相关性.但对3种蔬菜分别分析,施氮处理莴

苣和甘蓝生长期土壤温度与N2O排放通量呈显

著的正相关(R2=0.35, n=18,P<0.05和R2=0.20,

n=84,P<0.05),但抱儿菜生长期二者之间的相关

性不显著(R2=0.07, n=139).不施氮处理蔬菜生长

期及休闲期N2O排放通量与地下5cm处土壤温

度的关系均无统计显著性。

2.2.4蔬菜生长对N2O排放的影响分析施氮

处理莴苣、抱儿菜和甘蓝植株生物量与N2O排

放的季节变化发现,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线性相

关关系.

对3种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N2O排放通量

(表2)的比较发现,3种蔬菜产品形成期N2O排放

通量均高于幼苗生长期(P<0.05),莴苣、抱儿菜和

甘蓝产品形成期N2O排放量分别占各自生长期

N2O排放总量的79%、62%和65%.可见,蔬菜生

长与N2O排放总量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分配有一

定关系,蔬菜产品形成期N2O排放量超过整个生

长期N2O排放总量的60%.

表2施氮处理蔬菜不同发育阶段N2O排放总量

Table 2 N2O emission flux from fertilized land at

different growing stage

蔬菜发育阶段

平均通量

[μg/(m2·h)]

排放总量

(kg/hm2)

莴苣

移栽~地下茎膨大期

(2005-04-11~2005-04-27)

126.4±28.7 0.41±0.12地下茎膨大期~收获

(2005-04-28~2005-05-25)

237.0±24.5 1.51±0.17

抱儿菜

移栽~结球期

(2005-09-28~2006-12-16)

32.9±14.5 0.65±0.28

结球期~收获

(2006-12-16~06-02-13)

68.3±18.0 1.04±0.26

甘蓝

移栽~结球期

(2006-02-14~2006-03-29)

47.6±10.0 0.43±0.07

结球期~收获

(2006-03-30~2006-05-08)

73.2±10.4 0.79±0.10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不施氮情况下,成都平原蔬菜地N2O平均排放通量为(58.7±13.9)μg/(m2·h),高于相邻水稻-油菜轮作系统当季不施氮情况下N2O排放通量的观测结果.也与姚志生等[10]对太湖地区冬小麦田与蔬菜地N2O排放对比研究得到的结论一致.造成蔬菜地N2O排放高于农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频繁、大量施用肥料,使菜地土壤性质发生变化[15].与荆光军等[16]对当地水旱轮作土壤养分含量测定结果相比,本研究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分别偏高 2.93, 0.29g/kg.可见,多年蔬菜地较高的土壤养分,特别是较高的全N和速效N含量可能是导致土壤中N2O的产生和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

施氮明显增加了土壤-菜地系统N2O的排放通量和总量,但在相同的施氮量下,由于不同蔬菜生育期有所差别,导致其单位时间的施肥强度差异很大,施肥强度越大,N2O排放通量也越大,因此,根据不同蔬菜生育期长短调节施肥量可能会有效减少蔬菜地N2O排放.与土壤湿度对菜地N2O排放影响作用不同的是,土壤温度对不同蔬菜生长季菜地N2O排放的影响有所区别,表现为莴苣和甘蓝生长季N2O排放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响应明显,而抱儿菜生长季和休闲期则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莴苣和甘蓝生长期为初春~初夏,土壤温度较高.莴苣和甘蓝生长期间地表土壤温度分别为13.7~23.0℃(平均为19.5℃)和7.2~23.1℃(平均为14.4℃),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活性较强,N2O排放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而抱儿菜生长期主要在冬季,土壤温度偏低(2~18.5℃,平均10.4℃),不利于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影响了N2O的生成和排放,并且使N2O排放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也不明显.而休闲期因为无外源氮肥的加入,反应底物限制了N2O的产生,所以影响了N2O排放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响应.

施氮菜地N2O排放系数为0.38%,根据在相邻水稻-油菜轮作系统N2O排放观测的结果,水稻-油菜轮作系统N2O排放系数为0.34%(施氮量150kg/hm2).同时,基于同样不施氮情况下蔬菜地N2O排放通量高于大宗粮食作物农田的事实,可以认定成都平原蔬菜地N2O排放强度高于大宗粮食作物农田的排放强度.

318 中国环境科学 28卷

4结论

4.1施氮处理蔬菜生长期间N2O排放呈双峰型季节变化趋势,2次排放峰出现施基肥和追肥后,持续时间大约1~3周.休闲期N2O排放量波动较小,但土壤翻耕导致出现持续1周左右的N2O高排放.

4.2 蔬菜生长期和休闲期N2O排放速率与土壤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且当土壤含水孔隙率介于40%~60%时更易引发N2O高排放.土壤温度与春、夏季蔬菜生长期N2O排放通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但与冬季蔬菜生长期和休闲期土壤N2O排放通量的相关性不显著.施氮增加N2O排放量的效应随单位时间施肥强度增加而增大,因此,根据不同蔬菜生育期长短调节施肥量可能会有效减少菜地N2O排放.蔬菜生长与N2O排放量在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分配有一定关系,蔬菜生长期超过60%的N2O排放量集中在产品形成期.

4.3成都平原土壤-蔬菜系统不施氮和施氮(200kg/hm2)情况下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58.7±13.9),(83.8±16.2)μg/(m2·h),氮肥施用引起的N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38%.同时,不施氮情况下蔬菜地N2O排放通量高于水旱轮作田N2O 排放通量,施氮情况下蔬菜地N2O排放系数稍高于水旱轮作田N2O排放系数,表明成都平原蔬菜地N2O排放强度高于大宗粮食作物农田的排放强度.

参考文献:

[1]Delgado J A, Mosier A R. Mitigation alternatives to decrease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and urea-nitrogen loss and their effect on methane flux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1996,25(6): 1105-1111.

[2]Bouwman A F. The role of soils and land use in the greenhouse

effect [A]. Background pap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oil and the greenhouse effect [C].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Int.

Soil Ref. Into. Cnt., 1989:14-18.

[3]王效科,庄亚辉,李长生.中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分布格局

研究 [J]. 生态学报, 2001,21(8):1225-1232.

[4]黄树辉,蒋文伟,吕军,等.氮肥和磷肥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25(5):540-543.

[5]Frolking S E, Mosier A R, Ojima D S, et al. Comparison of N2O

emissions from soils at three temperate agricultural sites:

Simulations of yea-round measurements by four models [J].

Nutrition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1998,52:77-105.

[6]黄耀,焦燕,宗良纲,等.土壤理化特性对麦田N2O排放影响

的研究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2,22(5):598-602.

[7]华珞, Vinten A J A, 郑海金.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N2O排放

的影响与调控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24(4):464-468.

[8]陈肖,张世熔,黄丽琴,等.成都平原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13(1):1-7.

[9]Wang Y S, Wang Y H. Quick measurement of CH4, CO2 and N2O

emissions from a shortplant ecosystem [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20:842-844.

[10]姚志生,郑循华,周在兴,等.太湖地区冬小麦与蔬菜地N2O对比

观测研究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11(6):691-701.

[11]Blackmer A M, Bremner J M. Potential of soil as a sink for

atmospheric nitrous oxide [J]. Geophys. Res. Lett., 1976,3: 739-742.

[12]Cicerone R J. Analysis of sources and sinks of atmospheric

nitrous oxide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989, 94:18265-18271.

[13]郑循华,王明星,王跃思,等.温度对农田N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J]. 环境科学, 1997,18(5):1-5.

[14]王朝辉,宗志强,李生秀.菜地和一般农田土壤主要养分累积的

差异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13(9):1091-1094.

[15]张华勇,尹睿,黄锦法,等.稻麦轮作田改为菜地后生化指标的

变化 [J]. 土壤, 2005,37(2):182-186.

[16]荆光军,朱波,李登煜.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油菜季

N2O排放通量的研究 [J]. 土壤通报, 2007,38(3):482-485.

作者简介:于亚军(1978-),男,甘肃灵台人,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生态与全球变化研究.发表论文3篇.

最新 耕地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精品

耕地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 耕地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范文 为切实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确保补充耕地质量,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精神,结合《洞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 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综合利用、依法管理和“谁占用谁负责”的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切实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二、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谁占用谁剥离再利用原则。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负责其所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的剥离再利用,所需费用由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自行解决。 (二)“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原则。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在其提交的占用耕地申请通过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后,立即向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计划和耕地质量等级鉴定书面申请,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提交的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计划进行审核,并做出是否同意的结论。对审核后不同意其计划的,应通知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重新提交计划。对已通过审核同意其计划的,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对拟占耕地进行质量等级鉴定,并出具耕地质量等级鉴定报告。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的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计划和耕地质量等级鉴定报告并在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实施,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的原则开垦出质量和数量相当的耕地,并经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对通过验收实在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应按照等级折算办法增加补充耕地面积后,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方可持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计划和耕地质量验收报告,向县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有关正式用地手续。 (三)就近利用原则。对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和无法补充耕地的非农建设所占用的耕地耕作层土壤,一般采用就近利用的原则,在项目或工程竣工验收前,将所剥离的耕作层土壤就近恢复或就近利用以改良劣质耕地,并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及治理措施

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及治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栽培发展迅猛,设施农业正成为很多地区的支柱产业。但设施栽培的封闭性特点以及设施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导致连作障碍现象加剧。所谓连作障碍,就是在同一块土地连续栽培同一种或近缘种植物,导致第二茬以后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繁的现象。目前设施条件下,我国黄瓜、茄子、番茄等蔬菜生产中有 20%~40%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蔬菜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1.1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由于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肥料使用不合理等因素,常常导致土壤含盐量增加,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童有为等对上海不同设施土壤调查结果表明,温室、大棚根层土壤盐分分别为露地的11.8 倍和4倍。盐分组成阴离子以 NO3 - 为主,约占阴离子的 67%~76%,阳离子以 Ca2+为主,盐分种类主要是硝酸盐。高丽红的研究认为,种植黄瓜的温室土壤含盐量为 0.27%~0.62%,已达到中高度盐渍化程度,对黄瓜的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一般设施种植 2~3 a 就出现盐害,并随着棚龄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造成土壤盐分积聚的原因:一是盲目大量施用肥料,尤其氮肥超标严重。二是设施栽培缺少降雨的淋溶,设施内部的相对高温又增加了蒸发量,改变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下层土壤中的肥料和盐分随水分蒸发而上升,导

致盐分在土表积聚,形成一层白色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大量使用化肥还导致土壤的酸化,南京农业大学测定,塑料大棚在常规管理条件下,连续栽培 5a后土壤pH值下降 1.7。一般适宜蔬菜生长的 pH 值为 5.5~6.5,但目前 50%以上的大棚 PH 值低于 5.5,设施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影响作物种子的发芽、根系的吸水吸肥、抑制作物生长,引起作物缺素症、降低植株的抗逆性,从而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1.2 土壤有害微生物积累土传病虫害严重连作栽培条件下,蔬菜作物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茬腐解物给某些病原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寄主,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又为病原菌的生存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马云华等研究显示,5 a 黄瓜连作的日光温室中,土壤真菌数量呈线性增长。而且,过量施用化肥使土壤中病原的拮抗菌减少,也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日本的调查结果表明,引起蔬菜连作障碍 70%左右的地块是由土壤传染性病虫害引起的土传病虫害成为引起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最主要因子。近年来,各地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发生日益加重,瓜类枯萎病、根腐病,番茄早疫病、根结线虫等,茄子黄萎病、辣椒疫病、芹菜斑枯病等病害对设施蔬菜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产生的损失巨大。 1.3 作物的自毒作用许多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物、分解产物和淋溶物释放一些化学物质从而对异种或同种生物的生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即化感作用。其中,植物通过释放化学

检测土壤耕层微量元素

检测土壤耕层微量元素(Fe、Mn、Cu、Zn) 含量新方法 作者:魏志莹辅导教师:杨增奎 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微量元素为有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在有机体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是指人和动植物生活必须的,但量又很少的化学元素。对作物生产比较重要的是Fe、Cu、Mn、Zn、B、Mo。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大多数均为酶、辅酶的组成成分或活化剂,它们的作用有很强的专一性。所以,微量元素含量虽然很少,但所起的作用却很大,是人类和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也是其他元素不能代替的。土壤是作物所需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有效性决定作物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当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时,农作物生长不良,易感染病害,产量减少,品质降低,严重缺乏时可能颗粒不收。土壤中微量元素过多,又会抑制作物生长,影响产量和品质。土壤微量元素供应状况有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因此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铁(Fe)是细胞色素的组成成分,还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植物所有的主要代谢过程,在许多酶促反应中具有结构成分和活化剂的作用。铜(Cu)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和呼吸作用,对叶绿素形成有直接关系,还参与蛋白质糖类代谢等。锰(Mn)于三羧酸循环的许多活化剂有关,在叶绿体的膜系统中起着结构上的作用,参与光合作用放氧过程。促进氨基酸合成肽键,利于蛋白质合成,还有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加速划分发芽,提高结实率等作用。锌(Zn)在植物中主要是作为某些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这些酶对植物体内的物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和植物中的微量元素都很低,并且这些微量元素在植物体中的缺乏量、适量及致毒量范围很窄,因此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工作较常量元素要求更加严格。 试验材料和方法 1 方法原理 1.1试验方法 土样先用王水--高氯酸消解,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 1.2 试验原理

培育耕层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途径

培育耕层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途径 1. 培育耕层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性 有些农民在耕地生产上, 只知用地不知养地, 搞掠夺式经营, 致使土壤肥力向着不断下降的趋势发展。土壤肥力越来越低主要表现在: 一是土壤有机质大幅度下降。从2005—2008年3年间的土壤化验结果看, 目前镇赉县土壤有机质矿化分解大大超过了腐殖化积累,入不抵出,造成了土壤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了耕地质量的下降, 因此培育耕层提高地力事在必行。 二是土壤沙化、碱化、退化比较严重,耕层上移,土壤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断增加生产成本,但经济效益不高, 因此改良土壤, 培育耕层是目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是肥料不合理的施用, 使得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比例失调。长期施用大量元素(N.P.K), 忽视其他养分的施入, 那么土壤中未得到补充的营养成分出现缺乏, 使土壤中营养比例失调。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来看, 培育耕层、提高地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绿色革命。 2. 培育耕层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途径 2.1规范农家肥的科学积造技术, 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量 进一步搞好积肥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提高粪肥回收率和

利 用率。在施肥上遵循平衡施肥的原则 2.2积极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机翻地, 机粉碎还田、过圈堆制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提高地力,增强作物抗虫病、抗干旱能力, 提高单产,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经济收入。 2.3种植绿肥作物实行生物培肥地力镇赉县有部分沙土和薄层淡黑盖土、浅位碱土等肥力较低, 经济效益不高。发展绿肥作物是广开肥源, 解决有机肥不足实行生物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种植绿肥作物对净化环境, 改善田间小气候、消灭杂草、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土壤理化性能、 加速土壤热化培肥地力、发展牧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草木樨、紫穗槐、沙打旺多为深根系豆科作物, 能从深沉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并能借助根瘤的作用固定空气中的氮素, 一般每公顷豆科绿肥作物平均可定氮素75kg, 相当于尿素175kg, 紫花苜蓿在种植业上是与禾本作物轮作和间作的理想绿肥作物, 将2—3年生苜蓿草根系深翻入土中,可显著增加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使耕地有后劲, 土壤肥力可长达2 年之久, 各种后茬作物可持续连年稳产, 一般可比其他茬口增产30%,所以种植绿肥作物是土壤耕层培育的有效生物措

xxx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总结报告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项目施工工 作总结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一)工程简介 (1) (二)主要工程量 (1) (三)耕作层土壤剥离投入情况 (2) (四)工期情况 (2) 二、机构组成 (2) (一)主要人员投入和施工组织机构组成 (2) (二)主要机械设备、材料投入 (3) 三、质量管理情况 (4) (一)质量控制措施 (4) 1、建立健全质量检查组织机构 (4) 2、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 3、控制措施 (4) 四、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情况 (5) (一)施工安全情况 (5) (二)文明施工情况 (6) 五、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7) (一)遇到的困难 (7) (二)解决措施 (7) 六、存在的不足 (8) 七、从中学习到的经验 (8) 八、施工体会 (9)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项目施工 工作总结报告 为切实做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质量,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领导有关要求的新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优质土壤资源、落实占补平衡、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优补优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和抢救性工程,对保护耕地资源、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坚守耕地红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我部根据《关于加快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7】4号)及《关于xxx工程表土剥离利用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现结合项目关于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工作总结,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xxxx工程xxx路线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km,项目耕作层土壤剥离量为xxx亩,其中永久性用地剥离xxx亩,临时用地剥离xxx亩。 (二)主要工程量 xxxx设计总剥离量xxxm3,目前我部主线范围总剥离量为xxxm3,临时用地剥离量为xxxm3,耕作土临时堆放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形成原因及防治 措施 田爽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系) 摘要:连作障碍是当前设施蔬菜栽培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本文针对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问题,从土壤理化性质、蔬菜自毒作用、土传病害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等方面分析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施肥、合理轮作、调控pH值、土壤物理化学消毒法、选用抗病品种或嫁接栽培和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措施,使设施蔬菜能够持续发展。 关键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The causes of facilities vegetables’succession cropping obstacle and how to control it (Shuang Ti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Abstract:Currently,one of the tough problems that facing to the facilities vegetables is the succession cropping obstacle . This article will from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vegetable autotoxicity,soil borne disease,soil secondary salinization and so on to analysis this problem ; and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make the facilities vegetabl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provides some measures to control it,such as r

丽水市莲都区耕层土壤质量调查研究

丽水市莲都区耕层土壤质量调查研究 摘要对丽水市莲都区5个测土配方示范乡镇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土壤类型进行耕层质量调查。结果表明:丽水市莲都区土壤有效耕层厚度为18 cm,土壤容重为1.19 g/cm3,土壤pH值为4.9,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3.05 g/kg;当地土壤酸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土壤肥力,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关键词耕层;土壤质量;调查评价;酸化;浙江丽水;莲都区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资料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耕地的生产功能。目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保护耕地资源迫在眉睫,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为了改善耕地质量,多个地区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丽水市莲都区各乡镇也开展了耕地质量调查,通过摸清全区土壤基本情况,可为科学、合理指导农民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项目区基本情况 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中游,古为处州府治,今为丽水市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浙南闽北交通枢纽。区境介于北纬28°06′~28°44′和东经119°38′~120°08′。东与青田县毗邻,南与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松阳县相连,西北与武义县交界,东北与缙云县连接。土地总面积15.02万hm2。地形属浙南中山区,以丘陵山地为主,间有小块河谷平原。地势具有盆地格局,四周高山环抱,峰峦连绵高峻,海拔1 000 m以上山峰有30余座。地形大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地形分为河谷平原、丘陵、山地3种。境内河流皆属瓯江水系,大溪干流在莲都境内长46 km,河道落差43 m,流域面积1 373.65 km2。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2~18 ℃,年平均降水量1 471.1 mm,无霜期255 d。 1.2土样采集 选择水阁街道、碧湖镇、联城镇、富岭乡、仙渡乡5个测土配方示范乡镇开展典型区域耕层质量调查。每个乡镇采集20个土样,共采集100个土样。每个土样取15个点混合制成,采样深度为0~20 cm,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2],取样时间是水稻收割后的10—11月。 1.3分析化验方法 土壤养分的化验分析方法参照浙江省土肥站编制的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与技术执行,土壤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NY/T 1121.2—2006),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H2SO4-K2Cr2O7氧化容量法(NY/T 1121.6-2006),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

第一章耕层土壤的力学性质与耕作

第一章耕层土壤的力学性质与耕作 第一节耕层土壤的力学性质 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的耕作、施肥、灌溉等生产以及自然因素的持续作用形成了农业耕作土壤。 组成耕作土壤固相的主要是矿物质和有机质。矿物质中包括各种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砂粒、粉粒、粘粒等);有机质则来源于农作物根茎等残留物、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残体及人工施用的有机肥等。土壤物理力学性质大多与土壤中的粘粒及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大小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关。 由于土壤结构组成的复杂性及土壤内诸因素局部的微观差异,往往使农业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有关测量值呈现出不规则性和随机性。而这种不规则性和随机性使耕层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不能作出精确的描述。因此,这种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新的理论与思想体系的引入与提出,其中Mandelbrot提出并建立的分形理论为解决这类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土壤强度土壤强度是某种土壤在特定条件下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也可定义为土壤承受变形或应变的能力。因此土壤强度可以用建立应力应变方程式,或以其屈服点应力来表示。当耕耘机械加工土壤时,对土壤进行切削、翻转、破碎和平整等导致土壤产生应力应变、结构失效以及被压实等,在此土壤加工过程中,土壤所表现出的种种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土壤强度。 土壤强度既受限于土壤本身的特性,如质地和结构,又受限于环境条件,特别是土壤的含水量等。它的特性不仅关系到加工土壤时能耗的多少、质量的优劣,而且还关系到农机具行走装置的推进力以及各部件的摩擦磨损和整机的工作效率,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也有直接影响。 Micklethwaite是最早把土壤强度与机具联系起来的。应用土力学中的摩尔一库伦 (Mohr--Coulomb)定律,建立了车辆的前进推力或附着力的模型。 (1—1) 式中P,——土壤对车辆的最大推力或附着力; F——车轮的接地面积; C——土壤粘结力; G——法向载荷(或法向压力); ——土壤间的内摩擦角。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ICS 03.080.01 DB34 A 10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2017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 in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征求意见稿) 2017-××-××发布2017-××-××实施 联合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 术语和定义............................................................ - 1 - 4 总则 ................................................................. - 2 - 5 表土剥离土壤调查评价.................................................. - 3 - 6 表土剥离利用方案...................................................... - 5 - 7 表土剥离.............................................................. - 5 - 8 表土储存.............................................................. - 6 - 9 表土培肥.............................................................. - 8 - 10 表土再利用........................................................... - 9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表土剥离利用技术工作流程......................... - 11 - 附录B (资料性附录)表土现场情况调查表............................... - 12 - 附录C (资料性附录)拟剥离土层识别指标体系表......................... - 13 - 附录D (资料性附录)拟剥离土层质量要求............................... - 14 - 附录E (资料性附录)表土剥离工程类型区划分........................... - 16 - 附录F (规范性附录)表土剥离利用方案主要章节目录及内容说明 ........... - 17 - 附录G (规范性附录)表土剥离利用方案编排格式......................... - 19 - I

四川省绵竹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四川省绵竹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绵竹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3) 第一节绵竹概况 (3) 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6) 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8) 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12)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及任务 (15)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15) 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7) 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 (18)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23)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原则 (23) 第二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24) 第三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27) 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4) 第一节积极推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34) 第二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36) 第三节强化基本农田保护 (37) 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 (40) 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40) 第二节城镇工矿用地调控 (41) 第三节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47) 第四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49) 第五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50) 第六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53)

第一节以保护为前提开发建设 (53) 第二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54) 第三节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55) 第四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57) 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58) 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58) 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59) 第三节林业用地区 (59) 第四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60) 第五节独立工矿用地区 (61) 第六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61) 第七节风景旅游用地区 (62) 第八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62) 第九节其他用地区 (63) 第八章土地整治安排 (64) 第一节全面推进土地整理 (64) 第二节积极开展土地复垦 (65) 第三节适当开展土地开发 (66) 第四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66) 第五节稳定和拓展土地整理投资渠道 (67) 第九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69) 第一节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制定依据 (69) 第二节乡镇土地利用指标分解原则 (69) 第三节乡镇土地利用的方向与重点 (69) 第四节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解方案 (70) 第五节各乡镇土地利用的管制 (71) 第十章近期规划目标与任务 (73) 第一节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 (73) 第二节近期土地规划目标 (74)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7)

成都平原土地利用区

第一节成都平原土地利用区 包括成都、德阳、绵阳、资阳和眉山5个地级市所辖行政区域,面积5.35万平方公里。 一、大力实施灾后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优先保障灾后重建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合理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调整用地结构,注重内涵挖潜,集约节约用地。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统筹城乡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围绕交通枢纽和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矿用地提供有效保障。 二、优先保障恢复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保障灾后重建中恢复生活和生产的必需用地,对灾后重建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保障适宜重建区灾后重建用地,提升区域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保障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促进灾区 恢复重建和发展;适当控制适度重建区的建设用地增量,优先保障生态建设和修复建设项目用地,保证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项目用地。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综合治理,控制都江堰-江油断裂系两侧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内土地开发强度。针对因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毁损和废弃的土地,在调查评价的前提下,开展科学有序的土地整理复垦工程。 三、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基本农田用途转变,加大土地投入,改善耕地质量,推进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加大耕地污染的防治力度。大力实施“金土地”工程,加大成都平原综合整理区的农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的整理力度,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渠系配套,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增加高产、稳产优质耕地。到2020年,规划安排该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0.05万公顷,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52.38万公顷。 四、以内涵挖潜和优化结构为主,严格控制本区建设用地总量,特别是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提高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提升土地利用集约水平。优先安排大中城市及重点镇用地指标,有序引导小城镇建设,鼓励外围组团发展,大力提升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和集聚力,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到2020年,规划安排该区城镇工矿用地规模20.77万公顷。 五、积极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总结有效经验,采用不同模式,扩大试点范围,有序 推进工作,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力度,盘活粗放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 六、以国家批准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落实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引导农民向城镇

设施大棚蔬菜土壤改良技术

设施大棚蔬菜土壤改良技术 设施蔬菜栽培对稳定市场,确保周 年供应,增加花色品种,丰富市民"菜篮 子",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 的作用.但随着设施蔬菜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钢架大棚蔬菜的快速推广,因钢 架大棚使用年限长,不能轻意拆换和改 变种植结构,导致大棚蔬菜棚内土质退 化等一系列障碍,成为制约设施蔬菜发 展的瓶颈.目前,达县推广使用钢架大 棚蔬菜面积已达300hm2,其它设施蔬 菜面积达0.8万hm2,且呈陕速发展势 头.为解决设施大棚蔬菜土质退化问 题,笔者从2006年起,长期深入蔬菜基 地,总结出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改 良的具体措施. 一 ,大棚蔬菜土壤养分变化 以达县大棚蔬菜土壤为分析对象, 分别对2年,5年和10年大棚土壤的 养分变化进行了检测,其结果为:随着 种植年限的增加,全氮,全磷,速效磷含 量逐渐增加;土壤盐分,硝态氮也随着 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5年左右的大 棚土壤含量最高,之后逐渐降低;而土 壤pH值,全钾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缓

慢降低,微量元素也逐渐降低. 二,大棚蔬菜土质退化的主要表现 1.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在很多 地区,都存在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的现象,导致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严重,透气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造成土壤板结加重. 其主要危害是造成根系下扎困难,即使根系能扎下去,也会因土壤含氧量过低,出现沤根现象.大棚蔬菜过分强调高产,化学肥料用量都偏多,加之冬春季封闭较严实,气温低,光照弱,蔬菜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低易积累硝酸盐,大量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随着棚内温度的逐渐提高,土壤中的盐分随着水汽蒸发而带到土表,又形成次生盐渍化,初期有清霜和绿皮"青苔",中度危害土壤出现许多块状的红色胶状物,干后变为"红霜".严重时地面出现白色结晶的"盐霜",阻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导致后期死苗枯萎加重发生. 2.土传病害十分突出由于受利益 驱动,种植习惯和技能等条件限制,种植模式单一,连年季季种植同一作物, 重茬现象普遍.大棚蔬菜生产多年重茬会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平衡被破坏,导致土壤性能变化,寄生虫卵,病原在土壤中越积越多,使得枯萎病,青枯病,颈基腐病,根腐病,根线虫等土传病虫害

成都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成都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区调队朱礼学刘志祥陈斌邮编610213 国土资源部成都岩矿测试中心李小英邮编610081 摘要:本文扼要介绍了成都市辖区环境背景及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的调查方法,重点介绍了成都市土壤第一环境、第二环境地球化学元素的背景值及元素分布特征,地球化学分区,首次揭示本区土壤的地球化学背景。 关键词:成都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 成都市位处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地跨东经1020 55'—1050 53'北纬300 6'—310 26',东西长192km,南北宽148km,幅原12900多平方公里,境内有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多种地貌,海拔387—5364m,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四川省工农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资源与环境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土壤与水、大气、阳光一样是万物生长之源,其环境背景及现状倍受人们关注。由中国地调局部署,四川地勘局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成都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首次揭示了成都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及元素分布特征。 一、成都市土壤环境背景 成都市辖区北西部为龙门山区,南东为龙泉山区,腹地为平原,平原与山地间分布有浅丘台地,龙门山区为浅覆盖深切割区或基岩裸露区. 龙泉山区为浅切割、浅覆盖地区,平原区为深覆盖地区,全区覆盖及切割特征见图1。 除龙门山基岩裸露区外,全市土壤是以第四系、第三系、侏罗系、白垩系母岩为基础发育而成的。主要有水稻土、紫色土、黄土、棕壤等主要土壤类型(图2)。 全市土地农业综合分区可划分为五大区: Ⅰ.近郊平原、浅丘粮、油副食品区;Ⅱ.中部平原农、牧、渔区;Ⅲ.中部丘陵粮、果(经作林、枚区);Ⅳ.远郊中低山林、土特产区,Ⅴ.远郊高山水源涵养区(图3)。 二、土壤环境元素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方法 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土壤成土母质、成土作用、覆盖厚度、农业土壤利用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球化学背景的影响因素亦较为复杂,用以确定本地区地球化学背景的样品的采集深度、层位、采集密度、样品分析介质的粒度等应力求一个科学的、经济可行的、易于实施的模式。经国土资源部物化探研究所(河北廊坊)周国华等人研究评估(2000年)认为:本地区土壤第二环境浅层采集深度0—0.2m ,第一环境(深层)深度在0.8m以下,分析样土壤粒度平原区过干筛-20目,低山丘陵区紫色土-40目,土壤样品中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能较好地反映采样区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背景。 (一)采样方法技术 平原区采样深度1.50—1.80m,丘区紫色土地区采样深度0.40—0.80m,龙门山区0.80m以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LAND&RESOURCES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用地需求的增加, 实现建设占用,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难度愈来愈 大,耕地保护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切实提高补充耕地 质量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之 一 .继国土资源部发文要求推广吉林省开展被占用耕 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有关做法后,浙江省国土资源 厅也在2007年8月发文要求有条件的地市积极开展表 土剥离利用工作.但在实际推行中.却面临政策,资 金,技术等诸多问题. 一 ,制约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的主要难题 1,法律法规遇到瓶颈.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有”弹性”.建设占用耕地表 土的剥离是在建设单位占用耕地之前就要实施的,但 建设单位往往选择的不是将表土剥离,而是直接倒入 塘沟进行填埋,这无疑浪费了珍贵的土壤资源.《土 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 要求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 的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的耕 地,劣质地或其它耕地的土壤改 良.这种规定是有”弹性”的,且 其权限仅隶属于”县级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要真正开展土壤剥离, 单靠”可以要求”这样的弹性规 定,力度远远不够.二是地方政府 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为进一步落实 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 展表土剥离利用的要求,宁波市人 民政府在2007年10月转发了市国 土,财政,农业,水利等四个部门 《关于加强耕地开垦项目管理意见 若干问题 宁波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蔡洁 的通知》(下文简称《意见》).首次明确:所有利 用丘陵山地,溪滩地,废弃矿山,建设用地等开垦耕 地项目,其表土必须为建设占用耕地剥离的优质耕作

设 施 蔬 菜 栽 培

设施蔬菜栽培 一、设施蔬菜栽培的特点 设施蔬菜生产,是在不适宜蔬菜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季节,利用防寒增温保温或遮光降温及防虫驱虫设备,人为地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小气候及环境条件,从而获得高额而稳定的优质产品的一种保护性生产方法。和露地栽培相比较,设施栽培具有下列特点。 1、具有足以改善自然气候条件,使之有利于蔬菜生产发育的保护性设施,如温室、温床,塑料大、中、小棚,遮阳网、防虫网、电加温设备等。 2、有特定的环境条件。在设施栽培中,除了具有优越得多的环境条件外,还有一些因素是在露地条件下,不能出现或很少出现的。比如: (1)光照度低,由于设施的采光材料性质不同,它们又很容易被灰尘、水滴等污染,因此使透入棚室的光质和光量都受到影响,设施的架材及建造的方位、角度不合适都可能降低太的入射率。所以,一般棚室的照度都比较低,不利于某些喜光蔬菜的生长。 (2)温差大,棚室的小气候特点之一是昼夜温差大,在较暖和晴天的中午可能出现40-50℃的高温,而夜里可能出

现0℃以下的低温,昼夜温差可达30-40℃,过大的昼夜温差对蔬菜生长是不利的。 (3)湿度大,尤其是在密闭的塑料棚里,空气相对湿度通常都在90%以上,这样大的持续高湿对大多数蔬菜生长不利,而且为多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条件。 (4)气流缓慢在密闭的棚室里,空气的流动几乎为零,气流的相对静止状态会严重地妨碍蔬菜作物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 (5)土壤盐分含量高由于棚室里土壤很少受到雨水冲刷;过多地施用化肥;土壤蒸发量大,土壤中的矿物盐随水向上运动而聚积在上层土壤里等原因,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大,而且栽培的时间越长,盐分积累就越多。 3、需要严格的栽培管理技术蔬菜设施栽培,是研究设备、环境条件与蔬菜生长的需要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门科学,需要用农业工程、农业气象、植物生理生化、土壤肥料、植物保护、蔬菜栽培等方面的现代科学知识来指导,才能取得最佳的效益。 二、棚室建造 1、日光温室场地的选择,一般规模比较小,只要注意不被树木、建筑物遮阴,靠近水源、电源即可。规模较大的日光温室群,在场地选择上,要注意下列几点: 一是要充足,东南西三侧无遮阴物。

土壤计算题

土壤计算题: 1.已知某田间持水量为26%,土壤容重为,当土壤含水量为16%,如灌一亩地使深的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问灌多少水? 解:(26-16)%××667×=50(m3/亩) 2.容重为cm3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0%,田间持水量为30%,降雨10mm,全部入渗,可使多深土层达到田间持水量? 解:10%×=12% 30%×=36% 土层厚度=10/(36%-12%)= 3.一容重为1g/ cm3的土壤,初始含水12%,田间持水量为30%,要使30cm厚的土层含水达到80%,需灌水多少? 解:12%×1=12% 30%×80%=24% 24%-12%=12% 12%××667=24 m3 4.某红壤的pH值,耕层土重2250000kg/hm2,含水量位20%,阳离子交换量10cmol/kg,BSP60%,计算pH=7时,中和活性酸和潜性酸的石灰用量。 解:2250000×20%×(10-5-10-7)=+/hm2 ×56÷2=hm2 2250000×10×1%×40%=90000mol H+/hm2 90000×56÷2=2520000g 5.一种石灰性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为15 cmol(+)/kg,其中Ca2+占80%,Mg2+占15%,K+占5%,则每亩(耕层土重15万kg/亩)土壤耕层中Ca2+,Mg2+,K+的含量为多少?解:150000×15×1%=22500mol 22500×80%÷2×40=360000g 22500×15%÷2×24=40500g 22500×5%×39=43875g 6.土壤容重为/立方米,则一亩(667平方米)地耕作层,厚的土壤重量是多少该土壤耕层中,现有土壤含水量为5%,要求灌水后达到25%,则每亩灌水定额为多少? 解:667×= ÷×(25-5)%=立方米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 学校:成都理工大学 学院:管理科学学院 专业: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 时间2014年10月7 日

一、实习时间: 2014年9月3日----2014年10月8日 二、实习目的: 1. 通过野外实地观察结合最新的2012年QuickBird卫星影像,使我们对北湖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 通过对比分析北湖地区近10年来(2003-2012)QuickBird卫星影像,使我们对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有一个感性认识; 3. 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土地调查的内容(各类土地的分布及利用现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4. 通过对arcGIS软件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技巧; 5. 通过作业,我们需要从QuickBird卫星影像解译出北湖地区的土地利用信息作对比分析,并能结合自己的资料收集和思考来初步分析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三、实习区域的地理概况 北湖地区属于成都市成华区,地处于成都平原,成都市的东北部,东经104°55′18″,北纬30°14′57″;土地种面积109平方公里,西邻东三环外延,北接成都城北出口高速路,东隔马鞍山与龙潭寺区域相望;近年来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 同乐社区位于龙潭寺场镇以北,东与本街道桂林社区相邻,南至成渝铁路,西与保平、秀水和成社区接壤,北邻新都区木兰乡。全社区辖13个居民小组,共1665户,人口4565人,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 四、实习安排: 这次实习我们组成员有:唐军(组长)、朱波、杨济宇、杨浩、李敏杰、丁书奇、刘素、倪维。我们调查的范围是由龙青路、熊猫大道和同乐小区的一条公路所围成的区域,处于北湖客运中心附近,交通比较方便,我们小组决定一起乘86路公交前往。根据老师的安排是:9月10号我们去实地调查,实地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调查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与Google地球上的照片是否有变动的地方,同时标注在Google地球上看不清利用类型的地块;9月15号—10月8号我们做内业,包括查找资料、学习安装arcgis软件及arcgis制图和写实验报告。

对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思考

耕作层土壤是耕地的精华,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障。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对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保发展”和“保红线”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保护耕作层土壤的重要性。根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2015年起我国将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浙江省作为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每年约有15万亩耕地被批准建设占用,而且耕地后备资源极其匮乏,人地矛盾非常尖锐,如何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 源,充分利用建设占用的优质耕作层土壤,实现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的双平衡,是一个迫切需要破解的课题。 1 浙江省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基本 情况 浙江省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由来已久,如杭嘉湖水网平原地区结合河道清淤开展了“河泥还田”改造中低产田,缙云县结合水库建设利用淹没区表土垦造耕地,桐庐县利用公路建设剥离表土加 收稿日期:2015-04-02 第一作者简介:沈志勤(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整治研究。E-mail:1209942880@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17760917.html, 对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 土壤剥离再利用的思考 沈志勤,严庆良,何佑勇 (浙江省土地整理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7) 摘 要: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保护优质土壤资源、强化耕地保护的举措。本文介绍了浙江省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践和探索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了当前推进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政策、资金、规划、程序、技术和市场等几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关键词:耕作层土壤 剥离 再利用 全面推进 Thinking about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 for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Construction SHEN Zhiqin, YAN Qingliang, HE Youyong Abstract: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 are the measures to protest high-quality soil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 for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constru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promotion of this work, and suggest starting from policies, funding, planning, process, technology and market, thereby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Keywords : Topsoil; Stripping; Reus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