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收稿日期]2001-04-20;[修订日期]2001-05-16[作者简介]李树民(1953-),男,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西北大学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郭建有(1972-),男,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秘书。

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变革的制度分析

李树民1

,郭建有

2

(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陕西西安710069;21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陕西华阴714200)

[摘 要]本文以华山景区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多次体制变

革为事实依据,经过理论上的辩析和论证,提出了这样3个基本观点:1.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景区从公益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转变是一种制度进步;2.我国景区在体制改革中应普遍推行统一管理制模式;3.现阶段景区在政府行业管制下实行企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提高景区投融资能力和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保障国家对景区资产的所有权收益。

[关键词]华山;体制变革;制度分析[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1)04-0060-05

一、改革开放以来华山景区的3次体制变革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华阴

市境内,为我国五岳中的西岳,以山势险峻著称。1982年华山被列为国家首批颁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联合命名为“全国旅游景区文明示范点”,2001年经国家旅游局评审认证,被列为国家首批AAAA 级旅游区。

华山景区在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3次体制和名称上的变革。第一次是70年代末将华阴县革委会下属的华山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华山管理处。革命委员会是文革期间对政权机构和管理组织的一种通称,华山管理处的成立首先明确了华山景区在新时期中管理组织的性质不是政权机构而是行政管理机构,华管处的成立还意味着计划经济年代下景区公

益性管理的结束和新时期下景区经营性管理的开

端。第二次管理体制变革产生于8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在经过考察论证和学习其他景区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1988年成立了华山管理局。

华山管理局为副县级单位,人事任命由渭南地区(现渭南市)党委组织部任命,业务由华阴县(现华阴市)人民政府负责。这种管理体制的特点在于集政、事、企于一体,加强了景区统一管理的力度。华山管理局既负责华山风景名胜区的行政管理(其内设的旅游科和文物科同时又是华阴县的旅游局和文物局),享有行政执法权,又负责华山景区的供水、供电和日常维护工作,还承担华山景区开发性经营的职责,作为法人主体引资融资。华山管理局的成立所带来的体制变革效应非常明显。一方面使景区各种利益关系在统一管理体制下得到了有效协调,另一方面使华山经营性收入有了明显增长。华山1988年收入为183.36万元,1998年收入为2604万元,10年间收入增长了15倍。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华山管理体制第二次变革所产生的制度效应逐渐释解,而隐含的体制矛盾却逐步凸现。原有的华山管理局体制上存在着政企不分、事企不分和政事不分现象,这种体制弊端制约了华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1998年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做出决定,对陕西省原有的旅游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政企分家,实现规模经营。根据这一战略指导思想,陕西省和西安市分别组建了旅游集团公司。陕西旅游集团公司为省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原来省属国有旅游企业和省内主要的景区和景点的经营性资产都由政府划拨到陕西省旅游集团公司。1999年初,华山风景名胜区实现了管理体制第3次重大变革,原华山管理局一分为三:纯企业性质的华山旅游发展总q u

公司划归陕西旅游集团公司,由其负责华山风景名胜区的整体经营管理。华山文管所和西岳庙文管所直接隶属陕西省文物局管理,其管理经费由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拨付。剥离后的华山管理局仍保留副县级地位,主要行使旅游行政管理的职权,其日常办公费用由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间接拨付。

新组建的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划归陕西省旅游集团公司后,为了保证地方的既得利益,以1998年上交地方财政的净利润为基准,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每年将其一部分净收入支付给地方财政。

华山风景名胜区第三次体制变革牵涉到省和地方利益的重新分割,在政企、事企剥离过程中也引起一些新的矛盾产生,但总体上改革的体制效应十分明显,改革后的华山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实现登山58.4万人次,经济总收入3600余万元, 2000年实现登山68万人次,经济总收入达4500多万元。在经济收入大幅上升的同时,华山景区建设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华山自古一条道,由于道路狭窄,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流拥挤堵塞道路,出现游客上不去下不来的险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年来,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投资数百万元开辟了苍龙岭复道,使游客可以上下分流,也使华山自古一条道成为历史。在拓展道路的同时安装了步道照明灯,使游客打着手电登华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两年来,华山景区环境得到了多方面的改善: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投资上百万元重新布设了山上垃圾回收系统,安装了免冲生态厕所,景区引入了电子导游系统,在游客服务中心安装了多媒体触摸式导游屏,景区安装了14部IC公用电话,规范了景区各类文字简介和标识,新开辟了残疾人通道,设置了医疗急救中心,关闭了影响景观的西门小商店、荷花阁玉器店和瓷器陈列室。在新体制下,华山景区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对华山景区管理体制3次变革的制度分析

1.在特定条件下景区从公益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转轨是一种制度进步

华山景区在70年代末实现了从公益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转变。目前对景区实行经营型管理的批评逐渐增多,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认为景区的经营性管理体制违背了景区作为国有资产的公益性质,提出确保国有风景资源的社会公益性应是确定景区管理体制的基本前提,为了体现全民对风景资源的享用权,景区应实行免票或低价票制。

另一方面认为景区在经营型管理体制下重开发轻保护,从而影响了风景资源的永续性。那么我们不禁要分析,华山景区最初实现的体制转轨是一种制度进步,还是一种制度退步?

风景资源属于社会公益性资产应是毫无疑义的,一些著名的风景资源不仅归属某个国家所有,更应被看做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社会公益性资产并非注定要采取公益型管理方式,公益型管理方式下并不肯定就能够实现社会公益的最大化。公益性资产的最优配置不取决于管理组织机构的性质,而取决于在一定的管理组织形式下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

风景资源对社会成员需求的满足主要体现在人类对其的可利用性上,而不仅仅体现在资源的永续性上,保持资源的永续性的目的在于使人类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实现人类对资源的可利用性,任何风景旅游资源如果不具备可利用性就失去了作为旅游资源存在的价值。

在计划经济年代中的公益型管理体制下,华山和全国其他大多数自然景区所处情况一样,一方面对游客上山游览实行免费制,另一方面国家对景区的开发投入极为有限,景区建设处于低投入、低开发、低保护状态。在公益型管理体制下社会公众并没有享受到风景资源所能实现的社会公益最大化。

由于景区建设缺少投入,我国自然景区基础建设在实行经营性管理前的几十年中停滞不前,设施设备破旧不堪,景区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极为落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无法体味到优质风景旅游产品和优质服务所带来的愉悦。

70年代游客爬华山虽然享受免票这种社会公益,但实际游览一趟却花费不菲。由于山上基础设施落后,物资运送困难,山上喝水、吃饭、住宿的价格都十分昂贵,且食品质量低劣,设施陈旧落后,更谈不上有什么服务。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景区没有经营性收入,国家就无力进行景区的建设和开发,也无法扩大投入开展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在景区有了可观的经营性收入后,各方面的建设资金都会被大量吸引到景区的建设和开发中,原来那种低投入、低开发和低保护的局面就会被扭转,从而转入到高投入、高开发和高保护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上。

在经营型管理体制下,旅游资源的保护经费来源获得了可靠的保障,保护性建设投入在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旅游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陕西省是q v 

旅游资源大省,但省财政每年拨付的旅游资源保护经费十分有限,目前陕西省用于资源保护的费用绝大多数来源于资源单位的经营性收入。

我国目前很多著名景区的经营性收入已成为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华山景区每年上缴地方政府的收入已占当地财政收入来源的1P3。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也是景区资源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具体体现。

中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景区建设处在初创阶段,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一对矛盾在公益型管理体制下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国内游客尚未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和高素养的旅游行为习惯,因此景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都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只有对风景资源实行经营型管理才有可能使上述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当然,任何管理体制都有利有弊,我们要扬利抑弊,采取有力的政府管制措施来防止对景区的过度经营和开发所导致的对景区资源的破坏性后果。

2.统一管理制是我国景区应普遍推行的管理组织模式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神秘中国”效应,外国游客蜂拥而至,我国形成了大约持续10年左右的旅游卖方市场。在这一段时期内,旅游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处于旅游产业链下游位置中的饭店业和旅行社业。由于这一特定时期的市场环境决定了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对处于产业链上游位置的景观业行业管理的历史性缺位,直至目前旅游行政部门尚未建立健全有效实施景区行业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

由于缺乏行业管理力度,再加上历史和现实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我国景观业的管理长期处于散化状态。在一个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的景区中管理就可能涉及和牵扯到旅游、城建、林业、文物、宗教、环保、地方政府等方方面面的政府组织机构,各个政府机构又会衍生出许多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由于群龙无首,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各个政府机构和单位都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形成了在各个部门管理权限和利益分割下对景区资源占有的人为分割。在没有建立强有力的横向协调机制的管理体制下,景区无法制定和贯彻统一的开发建设规划,旅游主管部门对景区的纵向管理职能也受到了进一步的削弱,景区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在所难免,管理的散

乱状态大大降低了景区建设对外部资金投入的吸引力。

华山景区在80年代末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权威性的统一管理机构,从而在强有力的统一协调机制下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华山管理处原为华阴县下属的一个科级单位,在行政赋权和管理地位上难以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实行统一管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具有管理权威的组织一般要具备相对较高的组织级别。华山景区在80年代末进行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就是将原科级单位的华山管理处升格为副县级的华山管理局,由县里主要党政领导兼任华山管理局的局长和副局长,将景区内的各种隶属关系下的旅游文物单位全部划归华山管理局,华管局所具有的旅游和文物管理职能不受华山景区地理范围的制约,形成了以华山为中心的山城一体的管理模式。华管局10年发展中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充分说明实行统一管理制对景区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制度效应。

华山景区建立统一管理制这一改革举措至今对我国许多尚未实现统一管理的景区的体制改革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虽然各个景区应根据本景区的人口密集度和资源类型的特点建立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统一管理组织机构,但建立统一管理制是我国所有景区在体制变革中都应采取的改革举措,统一管理制的普遍实行将会有力地推进我国景观业建设的发展。

3.对景观业建立企业化经营体制的思考

由于景观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和旅游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的缺位,我国景观业在发展速度和供给规模方面目前都明显落后于饭店业和旅行社业。满足游客直接需求的景观业开发投入明显不足,无法有效地发挥带动整个产业链增长的龙头作用。而满足游客间接需求的饭店业和旅行社业的供给却增长过快,形成整个产业链头轻脚重。近几年在国际旅游中,游览收入大约只占国际旅游总收入的4%,外资用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部分大约只占旅游业利用外资总额的10%。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目前对景观业的开发和管理问题日趋重视,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市场开发与产品开发并重、市场管理与资源管理并重的战略思路。

要加快景观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其开发建设所需投入资金的来源问题,要解决投入资金来源问题需要首先改变景观业管理体制滞后状况。目前利用政府拨款进行景区公益性开发建设受到明显的财q w 

政约束,利用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企业和个人资金,以及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募集资金等市场化融资方式受到景区行政性管理体制的制约。华山景区正是在这种体制束缚下产生了进行政企分家,对景区实行统一的企业化经营的改革要求。

风景名胜区实行企业化经营在理论界引起了一场争论,争论中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风景名胜区能否实行股票上市经营。由于股票上市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高、管理制度相对比较规范和健全,上市企业也受到政府和市场更有力的监督和管制,所以风景名胜区能否实行企业化经营是这场争论的核心所在。

风景名胜区的产权关系极为错综复杂,它至少存在着这样两个层面的产权关系:第一个层面是国有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产权关系,第二个层面是经营性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产权关系。区分景区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应从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个方面进行。凡是自然具有和历史遗留并应永续存在的景区有形资产属于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属于国家所有,这一性质不应改变,但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实行两权分离。凡由国家以及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入资金开发建设的景区各类设施、设备属于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可归国家、企业和个人所有。由于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在存在形式上是不可分的,因此任何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都和一定范围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权相关联。风景名胜区的无形资产属于资源性资产,应归国家所有,但对其也可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旅游景区企业上市经营的不是景区资源本身,而是景区资源性资产的经营权益和归景区企业所有的经营性资产。

景区资源性资产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可以交付企业进行非完全产权关系下的企业化经营,并通过企业化经营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景区的国有经营性资产可以转让给企业实行全产权关系下的经营。国家对任何景区企业都应该保持其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并应确定国家的经营权收益,同时应通过各种方式建立持续性的经营权收益返流渠道。

华山景区建立企业化经营体制后整个景区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景区的投融资渠道大为拓展,景区建设投入有了大幅增加。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成立后,先后投资数百万元用于东、中、西峰饭店和五云峰饭店的复建和改

造。目前华山主峰供水和环境保护项目已完成立项,青柯平索道已通过前期论证和审批,而西峰索道项目正在进行项目论证。运用企业化经营理念,华山景区进一步加强了品牌建设和整体形象宣传。为了提高华山知名度和便利游客,将游客到华山的必经铁路站孟源站更名为华山站。华山景区随着陕西旅游集团公司踏出了国门,多次出现在国际大型旅游展销会上。运用注意力经济理念,华山筹划利用华山天下奇险这一特色资源进一步开展华山攀岩节庆活动。实行企业化经营后随着华山经营收入的提高,华山通过各种渠道返流给各级政府部门的资产经营收入也在相应增加。华山的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表明,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风景名胜区实行企业化经营可以保障国家对景区资源性资产的经营权收益,实现了景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力地促进了景区的建设和发展。

4.对华山景区现有管理体制隐含矛盾的思考分

通过华山景区的3次体制变革的过程可以看出每一种新体制不可能解决现实中的全部利益冲突,体制中隐含的矛盾蓄积到一定程度,新一轮体制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景区实行整体企业化经营所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新体制下景区企业能否具备自觉防止游客过度进入的约束意识,能否对景区资源性资产不进行过度开发从而对景区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景区实行统一企业经营的条件下能否形成竞争机制来防止垄断的出现。对华山景区来讲,还需要妥善解决一个特殊矛盾,即处理好新的隶属关系下省属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交错和协调发展问题。

景区企业享有景区资源性资产的经营权,从而也就承担了维护景区资源性资产完整性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景区资源保持完整无损是景区企业取得经营收入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这一点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从短期利益出发,并不完全具备对景区过度开发和防止游客过度进入的自我约束机制,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下对景区资源产生的不良后果,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景区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和管制,尤其是需要迫切加强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对景区企业的行业管理职能,树立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权威,并建立和健全景区业行业标准行业法规。

在景区实行整体企业化经营条件下,竞争主要来自景区以外相同资源类型景区的替代竞争,风景q x 

名胜区越具有独特性,出现完全垄断经营的可能性

就越大。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经营垄断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政府有必要对景区企业开展反垄断检查,制止企业垄断经营行为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一定的惩处。

华山景区在建立新体制后山和城之间既有了管理范围的分割,也有了利益机制的分割,而山城一体实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最符合双方的最大利益,所以双方需要寻找利益的契合点来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努力把华山旅游做大做好。

[参 考 文 献]

[1] 傅殷才.制度经济学派[M].武汉出版社,1997.

[2] 卢现祥.西方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风景名胜资源上

市的利益权衡[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9,(10). [4] 张凌云.关于旅游景区公司上市争论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

刊,2000,(3).

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Managerial System in H ua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LI Shu2min1,G UO Jian2y ou2

(1.Tourism Department o f North Western Univer sity,Xi’an710069, China;2.Huashan Tourism Cooperation,Huayin714200,China) Abstract:In this thesis,based on the facts of a series of system re2 form that has underg one in the scenic area of Huashan M ountain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 orld and combin2 ing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osition,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ree basic views:1.It is an improvement in system that the man2 agement of scenic areas has trans formed from the type of public wel2 fare to the type of operational management under specified historical conditions. 2.The united m odel of managerial system should be uni2 versally carried out in the scenic areas. 3.At present,running an enterprise on commercial basis,the ability of investment and circula2 tion of m onetary system could be achieved effectively,thus prom ot2 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 frastructure,and ensuring the g overnment to have financial rewards from the ownership of assets in scenic areas. K ey w ords:Huashan M ountain;system reform;system analysis

[责任编辑:文立玲;责任校对:王玉洁]

国家风景名胜区

经营性项目规制

改革探讨

邬爱其1,徐 进2

(1.安徽财贸学院研究生部,安徽蚌埠233041;

2.安徽财贸学院市场营销系,安徽蚌埠233041)

[收稿日期]2001-04-20;[修订日期]2001-05-20

[作者简介]邬爱其(1975-),男,浙江海宁人,安徽财贸学院研究生部讲师,产业经济学9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管理;徐进(1979-),男,浙江临安人,安徽财贸学院市场营销系旅游管理专业98级本科生。

[摘 要]通过介绍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和分析我国的规制改革现状,认为分离经营性项目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当今流行的三种风景名胜区组织结构,提出明确景区管委会的性质和职责、在经营性项目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推进新的制度性补充是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性项目规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营性项目;规制改革;组织结构[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1)04-0064-05

一、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和中

国现状

风景名胜区是指凡具有欣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能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广义的风景名胜区包括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历史文物保护区,狭义的风景名胜区按主体景观的属性可分为山岳风景区、湖泊风景区、生物风景区、科考风景区等10类。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基于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性而命名的,截至1999年底我国已拥有国家风景名胜119处,相当部分已经成为旅游热点,创造了极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国家风景名胜区在世界各国都被当做

q y 

西樵山作文800字

西樵山作文800字 【篇一:小学作文:游西樵山】 游西樵山 广东名山西樵山是一个景色秀丽迷人的自然风景区。寒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怀着兴奋的心情一起去游览。 来到山脚下,我抬头一看,哇!西樵山可真高呀,像在云层里面似的。于是,我们便马上上山了。 到了山顶后,我们先去了百竹林。走进竹林,只见周围密密麻麻的 都种满了竹子。竹子有的粗,有的细,苍翠挺拔,郁郁葱葱,整个 竹林都被绿色笼罩着。那粗壮圆实的竹子,一棵紧挨一棵。百竹林 汇集了各地名竹:有纤细的观音竹、昂挺的秤杆竹、古劲的大佛肚竹、紫线青皮竹、万山爆竹、黄金间碧竹、马甲竹等等。此外,还 有一种西樵山的特产——四方竹。四方竹比一般的竹矮小,茎呈方形,形态疏密有致清雅飘逸。在这么多竹子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 就是黄金间碧竹了。黄金间碧竹全身呈金黄色,中间有一条条细细 的绿色的花纹,所以取名叫做黄金间碧竹。 随后,我们去了桃花园。啊,这么多的桃花,真是桃花的世界!桃 花一簇挨着一簇,一团连着一团,在微风中欢笑着,抖动着。每朵 花的花瓣都向四面绽开,把粉红色的脸面向人们。桃花不但美丽, 而且还放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花香引来了一群蜜蜂和蝴蝶,它们辛 勤地采蜜,忽高忽底,忽飞忽落,真是美丽极了! 西樵山的美丽景色真是令我流连忘返! 【篇二:西樵山说明文】 西樵大饼我的家乡西樵有许多特色美食,西樵大饼是其中具代表性 的一种。做饼的水是西樵山的清泉,其它地方仿制,不及此味,故 称为西樵大饼。它已有500年 历史,外形圆大,一般半斤到两斤重,远近驰名。西樵大饼名不虚传,外型圆大,大者有2市斤,一般也重半斤,也一两左右的小饼。它 颜色白中微黄,不起焦,入口松软,清香甜滑,食后不觉干燥,可 与鸡蛋糕比美。制作过程 是,选上等白面粉,白糖、猪油、鸡蛋,配以山上甘泉水,以发酵,作成饼性,在炉中烘制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要求标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AAAA级是仅次于AAAAA级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目录 编辑本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 游客中心tourist center 旅游景区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 编辑本段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及标志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石人山风光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统一规定。 编辑本段 AAA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条件 1.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良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或具有一级公路或高等级航道、航线直达;或具有旅游专线交通工具。 b)有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船舶码头。且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容量能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场地平整坚实或水域畅通。标志规范、醒目。 c)区内游览(参观)路线或航道布局合理、顺畅,观赏面大。路面有特色,或航道水质良好。 d)区内使用低排放的交通工具,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 2. 游览 a)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齐全,业务熟练,服务热情。 b)各种引导标识(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造型有特色,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设置合理。 c)公众信息资料(如研究论著、科普读物、综合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和导游材料等)特色突出,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制作良好,适时更新。 d)导游员(讲解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要。普通话达标率100%。导游员(讲解员)均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专以上不少于40%。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导游服务质量达到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要求。 f)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合理,设计精美,有特色,有艺术感,符合GB/T 10001. 1的规定。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文档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文档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in sc enic spots 编订:JinTai College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文档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以风景名胜资源的科学教育价值、观赏游览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富集度的设立的一个特殊区域。这个区域具有独特性、公益性、生态环境性、展示性和传世性。如何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促进该区域内生产、生活的企事业单位与原著居民的协调发展,践行好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通过近二十年的探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之路。 (一)起步阶段(1985年8月——1998年1月)。

四面山风景名胜区是1994年元月,由xx批准设立的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早在1985年,当时的江津县委、县府~远瞩,在四面山林区实行封刀禁伐,同时提出“保护、利用、开发、管理”八字发展方针,为后来的四面山风景名胜区设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7年,四面山管理委员会成立,为设立风景名胜区和开发旅游产业,建立区级镇做了前期准备;1988年,撤销头道河乡(区辖乡),设四面山镇(区级镇),肩负起风景名胜区管理、发展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多重任务。 然而,四面山起步之初,管理经营上涉及有四面山镇政府、农业、水利、旅游、四面山森林经营所、四面山采育场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管理政出多门、职权交叉重叠,管理体制非常“混乱”。 (二)发展阶段(1998年2月——XX年5月)。 1998年,江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实施“旅游驱动”战略。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目录 文本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2 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2 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3 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4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7 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8 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10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17 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8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19 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21 第十三章消防规划……………………………………………………21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21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21 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22 第十七章外围保护地带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31 第十八章环境影响

评价......................................................23 第十九章附则 (24) I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附图 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 规划设计总图 风景游赏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利用、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文本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四条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定量数据,是结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第五条规划年限为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5年,并考虑2025年以后的远景发展。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六条风景区规划范围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 第七条风景区定位

浅谈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一)

浅谈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一) 论文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发展过程经验教训 论文摘要]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对维护国家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也日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并最终消亡。本文将试图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演变过程以及对它的作用做一点有益的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其实,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产生是很早的,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是张闻天。1948年9月15日,他在《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正是在于它能以明确的经济计划去适当地布置我们的人力和物力,去动员千百万人民为这一计划的实现而奋斗”。经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对《提纲》进行修改后,最终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它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国家将在一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实施直接计划管理和间接计划管理。 二、计划经济演变的过程 第一、建立和调整时期(1949-1976) (一)建立时期(1949-1957) 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了短短7、8年的时间,就初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调整时期(1957-1976) 八大后,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但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党内“左”倾思想严重,探索一度出现不少失误。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三次大调整: ①1958年,进行以管理权限下放为中心内容的全面体制改革。体制建立后不久,中央很快就发现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紧张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改革。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最早阐明了此问题;1957年8月,国家经委提出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制度的初步意见》,提出了对集中过多和控制过严的计划工作制度的改进意见;1958年8月,中央又发出了《关于改进计划管理制度的决定》,指出,实行在中央集中领导下,以地区综合平衡为基础的、专业部门和地区相结合的计划管理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计划权限划分上,扩大地方计划权限。此后,开始了以扩大地方权限为中心的体制改革。 ②1961年,进行以加强集中统一为中心的改革。这次改革是针对在“大跃进”改革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的调整。1959年,毛泽东就针对“地方权力下放过多,没有搞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强调要“统一领导,中央集权”。一段时间里,这些正确的意见没有得到正确贯彻执行,直到1961年,中央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才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做出了《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并对经济管理体制做了相应的调整。 ③文革时期,开始第三次改革。三年调整后,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正常发展阶段。从1966年开始,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不久爆发文革,此时出现了集中过多的问题,于是中央又提出了下放管理权限的问题。改革先从下放企业开始。1969年,中央决定将鞍山钢铁公司下放给辽宁省,此后,又将包括很多大中型骨干企业在内的央属企事业单位下放给地方管理。同时,在计划体制上实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制度。

精品-西樵山游记作文

西樵山游记作文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岭南旅游胜地之一,素以风景优美,奇峰异石著称。 我们来到了西樵山,我望了望,指着一条小路,对妈妈说:“妈妈,我们走那条路吧!”妈妈点点头。我们沿着一条 长长的石道来到了翠岩亭前,我喘了一口气,一边嘀咕着:“这条路怎么这么长啊!我真不该来此地。”我带着稍微埋怨 的心情抬起了头,我把头一转,看到了一颗“参天大树”,这棵树带走了我刚刚埋怨的心情,使我的心情非常愉快。它的树干又粗又大,非常结实。这棵大树的树叶多得数不清,一片片嫩绿的叶子,仿佛他们充满了生命力,生机勃勃,真是可爱极了。我进入翠岩亭,一望,让我惊叹不已,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两边都有一大片人工草坪,园丁叔叔正在修剪草坪,他看到我们,对着我们微微一笑,让我感到很温暖。再往西边一看一片花的海洋出现在面前,花儿姐妹们正对着我绽开最美丽的笑容呢。 我最喜欢的是西樵山的大瀑布,瀑布从最高处落下,就 像水晶帘一样,颇有《西游记》中水帘洞的风味。瀑布的两边都有一片大青苔,青苔上长满了草,绿油油的,使这大瀑布更加显眼、美丽。我们一家站在大瀑布旁,静静地聆听着大瀑布为游客们奏响的音乐,仿佛自己进入了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在这一刻里,我感到心情无比愉快。这时,我感到了一丝凉意。哦!原来是大瀑布一边为我奏乐,一边给我们带来舒适而清凉 的风。虽然是在夏天,但是,我还是会感到凉风习习。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妈妈拉着我,说:“要天黑了,快走吧,等一会儿没车坐,明天我还要和你爸工作呢!”我不得不告别了西樵山,恋恋不舍的回家了。回到家,我不禁留恋起了西樵山,我是多么希望时间可以停留在西樵山啊!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旅游度假区,那里风景优美,特别是“西樵山”。 西樵山树木茂盛,鸟语花香,是个游玩的好地方。 一次暑假,爸爸带我去西樵山玩。早晨我就和爸爸马不停蹄地向西樵山顶进发。一场大雨过后唤起了漫山云雾我和爸爸穿云破雾踏上了山径。山路两旁杉竹成林。远远望去西樵山高插云间,就像一把穿天银剑耸立在云雾之中。 我们一边赶路,一边欣赏沿途的景色,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仙湖,仙湖湖水碧绿,清澈见底。有一条巨龙横卧在湖中央,好像要冲出水面,飞向天空。 出了仙湖就到桃花园。我们走进桃花园,只见桃花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有粉红、白红、紫……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过了一会儿我们就离开桃花园直奔山顶,我仰望山顶峰上云雾缭绕,山经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下白点星星零零的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 过了一会儿,终于到了山顶我环顾四周,莽莽苍苍的西樵山顶犹如朵朵莲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地上的小草们伸伸懒腰,仰起带着露珠的小脸蛋,甜甜地笑着,在看看石壁“非人间”三字就觉得更加传神了。

2019年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 探索中创新创新中发展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以风景名胜资源的科学教育价值、观赏游览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富集度的设立的一个特殊区域。这个区域具有独特性、公益性、生态环境性、展示性和传世性。如何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合理利用,并促进该区域内生产、生活的企事业单位与原著居民的协调发展,践行好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通过近二十年的探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之路。 一、历史的回顾 (一)起步阶段(20**年8月——20**年1月)。 四面山风景名胜区是20**年元月,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早在20**年,当时的江津县委、县府高瞻远瞩,在四面山林区实行封刀禁伐,同时提出“保护、利用、开发、管理”八字发展方针,为后来的四面山风景名胜区设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年,四面山管理委员会成立,为设立风景名胜区和开发旅游产业,建立区级镇做了前期准备;20**年,撤销头道河乡(区辖乡),设四面山镇(区级镇),肩负起风景名胜区管理、发展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多重任务。

然而,四面山起步之初,管理经营上涉及有四面山镇政府、农业、水利、旅游、四面山森林经营所、四面山采育场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管理政出多门、职权交叉重叠,管理体制非常“混乱”。 (二)发展阶段(20**年2月——20**年5月)。 20**年,江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实施“旅游驱动”战略。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组织部长和分管旅游的副市长为副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江津市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后来由市委书记任主任,市长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分管领导、市委组织部长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市旅游局局长、四面山镇委书记由同一人兼任,统一协调旅游局与四面山镇之间的关系。但多头管理,片面追求发展的情况仍然影响了四面山风景名胜区的科学保护与利用。 (三)规范阶段(20**年6月至20**年7月)。 20**年6月1日,江津撤消四面山镇,设立市政府直属正局级单位――四面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风管委)。风管委主任同时兼任市旅游局局长、市旅委会办公室主任;同年8月,江津撤销原来隶属林业局管辖的四面山林区采育场和森林经营所,设立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隶属风管委管辖的副局级事业管理机构,其局长由四面山风管委一名副主任兼任。负责景区森林管护、森林防火等管理工作,市林业局只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四)创新阶段(20**年8月至今)。

(作文)白云山风景区

白云山风景区,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 明珠楼游览区位于白云山西北部,占地约8平方公里,西至白云山西门,东至荡胸亭,南至休闲带,北至梅花园一带。全区草坪面积10万平方米,乔灌木62万棵,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景区内主要景点有白云松涛、松涛别院、桃花涧、梅花谷、明珠楼、水月阁、黄婆洞休闲茶廊、回归林等 桃花涧是明珠楼游览区近年新建的一个以观赏桃花为主的景点。相传古代有一位高人,看破红尘,来到白云山,偶遇这山清水秀之地,流连忘返,便隐居下来,平时以种桃花为乐,日久天长,桃花满山遍野,随得名桃花涧。历经时代的沧桑,桃花涧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为保护这个著名景点,1999年,市政府拨款600万元,根据现有的地势、地形进行了改造。 整个桃花涧占地约4万多平方米,它是以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构思主线的中国式山水写意园林,内设有鸿运泉、儿童反斗城、卵石滩、连理亭、桃花岛等景点,配上古朴自然的亭廊、逼真的塑石、蜿蜒曲折的流水溪涧,并结合现代的游乐项目,成为一个老少同乐、观景休闲的好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鲜花常开,尤其在春季,桃李梅花竞芳菲,而桃花则以它的脱俗、艳丽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走其中,索溪探花,步径“行运”,犹如来到世外桃源,让您也不自觉地当了一回桃花圣人。

(1)简介 摩星岭原名碧云峰,位于白云山苏家祠与龙虎岗之间,是白云山最高峰,海拔382米,是白云山三十多座山峰之首,从栖霞岭可达摩星岭门楼。宋、明以前,没有“摩星岭”之名,只有第一山之称,康熙修《广东志》绘白云山图在卷首称此山峰为“摩星岭”,名曰“天南第一峰”,从此得名摩星岭。李时郁有诗一首《摩星岭独坐诗》,傅家宝书于广州碑林:独坐摩星岭,回看几百峰,斜飞银瀑布,削出玉芙蓉,纵日乾坤里,腾身霄汉中,方壶知不远,云外度疏钟。俗话说“不登白云山,不算到广州城,不登摩星岭就不算到白云山”。这话一点也不假。 登临摩星岭,不同的天气可观不同的景致。雨天,可观“白云山上白云飞,白云山下白云浮”的特有风姿。晴天极目远眺,现代化大都市建筑星罗棋布,东望沙河镇,南临珠江水,西看五羊城,北观黄婆洞,“祖国南大门”的景色尽收眼底。此时不由想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原因探析

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原因探析 自前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后来被称为“斯大林模式”—之后,各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相继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二之后,至90年代初,它们都纷纷摈弃了这种俊化的体制模式,走上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其深层原因令人深思。 从理论上说,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互相促进的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适用。 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道路的一种设想。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消灭商品经济和竞争,实行有计划的产品经济是基于这样一些前提条件: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经济主体,个人劳动都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计划的制定机关如生产的组织者能够预先准确地了解社会的播求和一切经济活动的信息,并对社会劳动进行精确的计算和严密的监怪;劳动者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紊质全面提高。这些前提条件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远远没有达到。但是,20世纪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精心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这些前提条件,而是简单的、救条式地照搬照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应该实行计划经济的部分论断,在一个生产力十分落后,计划的物质手段十分落后,从事计划的人的观念和知识水平也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盲目地建立起与本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极不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阻滞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走向衰落。 再者,从计划经济的运作机理来看,超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消除竞争与市场,强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必然走向衰落。首先,从所有制结构看,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建立起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排斥私人资本及其经营。而且就公有制而言,其实现形式既单一,又不适当。理论上公有制意味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们所有,但在实践中并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有效的机制来代表人们实现这种所有权。结果造成所有者长期缺位,全民所有制企业缺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只听命于指令性计划,完全忽视市场,脱离最大化目标,这样必然造成经营机制值化、经营成绩不佳、资源严重浪费,从而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从经济决策体系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基本上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庸,一切经济决策都由中央各级政府作出,以指令的形式层层下达至企业,决定企业的生产和经销。现代市场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根据市场提供的经济信息,如价格、利息等要素的变化来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但企业由于缺乏经营自主权、决策权,无法有效配!资源,造成供需极度不平衡,社会资源大量浪费,人民濡求得不到较好满足的恶性局面。这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符合商品经济阶段的现实情况。 从信息传递机制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相联系,信息是纵向垂直传递的,中间环节过多。上级作出的决策、计划从上到下逐级传递,由基层反馈的信息也只能逐级上报。这样的纵向信息传递结构由于传递距离长、通道窄,导致信息的时滞性。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和反馈机制,生产者不能及时掌握市场行倩,再加上决策权的缺乏,因此很难生产适销产品,其结果是产销脱节、社会供求结构失衡。此外,这样的信息传输结构很难解决信息失真的问题。由于信息逐级纵向传递,各级单位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容易对经济信息进行筛选和调整。如隐瞒自己的生产能力,夸大自己佑要的投人等。信息的失真必然导致决策的失误。现在的信息社会迫切孺要有一个能将信息迅速传输处理并作出准确反应的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是一个纵横交叉、横向为主的立体网络式系统,以使企业能迅速地从市场上获取信息。很显然,计划经济体制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 从经济的运行及其调节方式来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机制的调节搜盖一切.上至国

西樵山旅游规划与开发

一、西樵山风景区简价--------------------------2 二、西樵山风景区概况--------------------------2 1、西樵山景区总体情况 三、西樵山风景区旅游特色与不足之处--------------4 1、西樵山旅游开发的条件和优势 (1)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2)源远流长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3)地理位置优越,客源市场广阔 2、西樵山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1)旅游功能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 (2)经营粗放,资源破坏严重 (3)环境保护设施滞后 (4)文化氛围不够,旅游商品缺乏 四、西樵山风景区旅游规划和开发-----------------6 1、加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 2、重视地方特色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提高开发层次 3、调整目标客源市场,大力发展度假旅游 4、加强生态旅游宣传,强化生态旅游的法制管理 5、积极培养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一、西樵山风景区简介; 西樵山风景区位于北纬22度55分至22度57分,东经112度56分至113度0分,该山突兀于珠江三角洲西部平原之上,东临北江下游干道,西濒西江下游干道。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五千万年历史的死火山,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素有“南粤名山数二樵”和“理学名山”之美誉。 西樵山风景区共有72峰(主峰346米),42洞,232处泉眼和28处瀑布。自明清以来,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美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正是因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国务院、国家林业部才相继授予它国家AAAA级旅游区,1992年12月31日,被林业部定为“国家森林公园”;2004年,又获“国家地质公园”殊荣,更是“佛山新八景”之首。 二、西樵山风景区概况: 1、西樵山风景区总体情况: 西樵山森林覆盖率达82%,有上百种树种,山中的草药很丰富,有2000多种,是一个药库。历代的士大夫、文人给西樵山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如:云泉仙馆、白云古寺、奎光楼、宝峰寺、南海观音

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收稿日期]2001-04-20;[修订日期]2001-05-16[作者简介]李树民(1953-),男,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西北大学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郭建有(1972-),男,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秘书。 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变革的制度分析 李树民1 ,郭建有 2 (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陕西西安710069;21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陕西华阴714200) [摘 要]本文以华山景区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多次体制变 革为事实依据,经过理论上的辩析和论证,提出了这样3个基本观点:1.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景区从公益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转变是一种制度进步;2.我国景区在体制改革中应普遍推行统一管理制模式;3.现阶段景区在政府行业管制下实行企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提高景区投融资能力和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保障国家对景区资产的所有权收益。 [关键词]华山;体制变革;制度分析[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1)04-0060-05 一、改革开放以来华山景区的3次体制变革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华阴 市境内,为我国五岳中的西岳,以山势险峻著称。1982年华山被列为国家首批颁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联合命名为“全国旅游景区文明示范点”,2001年经国家旅游局评审认证,被列为国家首批AAAA 级旅游区。 华山景区在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3次体制和名称上的变革。第一次是70年代末将华阴县革委会下属的华山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华山管理处。革命委员会是文革期间对政权机构和管理组织的一种通称,华山管理处的成立首先明确了华山景区在新时期中管理组织的性质不是政权机构而是行政管理机构,华管处的成立还意味着计划经济年代下景区公 益性管理的结束和新时期下景区经营性管理的开 端。第二次管理体制变革产生于8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在经过考察论证和学习其他景区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1988年成立了华山管理局。 华山管理局为副县级单位,人事任命由渭南地区(现渭南市)党委组织部任命,业务由华阴县(现华阴市)人民政府负责。这种管理体制的特点在于集政、事、企于一体,加强了景区统一管理的力度。华山管理局既负责华山风景名胜区的行政管理(其内设的旅游科和文物科同时又是华阴县的旅游局和文物局),享有行政执法权,又负责华山景区的供水、供电和日常维护工作,还承担华山景区开发性经营的职责,作为法人主体引资融资。华山管理局的成立所带来的体制变革效应非常明显。一方面使景区各种利益关系在统一管理体制下得到了有效协调,另一方面使华山经营性收入有了明显增长。华山1988年收入为183.36万元,1998年收入为2604万元,10年间收入增长了15倍。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华山管理体制第二次变革所产生的制度效应逐渐释解,而隐含的体制矛盾却逐步凸现。原有的华山管理局体制上存在着政企不分、事企不分和政事不分现象,这种体制弊端制约了华山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1998年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做出决定,对陕西省原有的旅游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政企分家,实现规模经营。根据这一战略指导思想,陕西省和西安市分别组建了旅游集团公司。陕西旅游集团公司为省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原来省属国有旅游企业和省内主要的景区和景点的经营性资产都由政府划拨到陕西省旅游集团公司。1999年初,华山风景名胜区实现了管理体制第3次重大变革,原华山管理局一分为三:纯企业性质的华山旅游发展总q u

白云山风景区

白云山风景区 白云山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最高峰。 白云山目前已是广州市风景区行业的第一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州市目前唯一同时拥有“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项荣誉的景区。白云山风景区从南至北共有7个游览区,依次是:麓湖游览区、三台岭游览区、鸣春谷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飞鹅岭游览区及荷依岭游览区,区内有三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全国最大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专类公园——雕塑公园。 白云山目前共有绿化面积4.2万亩,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被称为广州的“市肺”。山上植被种类相当丰富,拥有各种植物876种,其中有5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鹅掌揪、土治香、降香黄檀、油杉、大叶竹柏等。野生的657种植物中,许多种类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如用材树种86种,药用植物343种,野生观赏植物97种。

麓湖游览区是白云山风景区南端的第一个游览区,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 三台岭游览区内有云台东广场和云台花园。云台花园是一个高格调,以欣赏四季珍贵花木造景为主的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 鸣春谷游览区内有蒲谷、能仁寺、毛利人运动文化村、天南第一峰、白云晚

望、白云晓望、鸣春谷、滴水岩、翠微古道等景点,由于景点集中,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客流量最大的一个游览区。 摩星岭游览区内有九龙泉、摩星岭、和广州碑林 摩星岭是白云山最高峰,海拔382米,是白云山三十多座山峰之首。 广州碑林总面积16000平方米,摆置了碑刻近三百块,收集了部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歌颂岭南风光、歌颂羊城、歌颂白云山的诗词、书法佳作,

佛山市旅游景点推荐

佛山市旅游景点推荐 佛山市旅游景点推荐一: 1,西樵山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海拔346m,是一座古火山。西樵山是新石器时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场,山势蜿蜒、钟灵毓秀,奇石异洞散落其间,名胜古迹举目皆是,自古便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誉。西樵山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间大批文人学子隐居于此,故又有“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出生于西樵山附近村落。 2,顺德 顺德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正北方是广州市,西北方为佛山市中心,东连番禺,北接南海,西邻新会,南界中山市。顺德四周岭环列,最高山为西部龙江镇的锦屏山,其次为东南部旧寨的顺峰山。顺德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门80公里。顺德著名的景点有:清晖园,碧江荫老园,宝林寺,顺德生态乐园,陈村花卉世界,西山庙,陈岩野先生遗迹,钟楼,太平塔。 3,佛山祖庙 佛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至清代初年,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

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 4,清晖园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或称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庆云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庆云洞风景区则是“仙、龙”兼备。茶山山脉,峰峦起伏,溪水长流。在茶山山腰,屹立着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群——庆云洞道观,使这里仿佛蕴藏着几分“仙气”。而终年奔流不息的山水在山下汇集成一连串的山塘水库,隐约相连的水面恰似一条卧龙,使这里成为有“仙”有“龙”的风景区。庆云洞道观始建于光绪十九年(1894年),气势宏伟,道教文化气氛浓厚。庆云洞以潭溪涧著称于世,三流飞泻的瀑布,落差六七米,形成庆云洞独特的自然景观。景区内包括水源潭,绿水潭,净洗潭,云河泉,还有被喻为白龙流的溪涧,返朴归真的生态环境汇成一曲山水交响乐。 6,南国桃园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

一、名词解释 1.资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人类自身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 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2.风景名胜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的事 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3. 景观: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现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是按照美学观点完美结合而构成的景物组合,并被人 的各种感官所接受,形成美的享受。 ﹡4. 国家公园:是一个土地所有或地理区域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国家或国际生物地理或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使其自然进化并最小地受到人类社会的影响。 5.游人容量:是指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 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也是涉及生态、社会心理、功能技术等诸多方面 的风景区管理手段。 6.旅游路线:也称游线、游路,是为游客安排的游览、欣赏风景的路线。其设计应为游客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为游客需求的多 样性、时尚变化、散客旅游的发展、容量调节创造条件。 7.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采用的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 交通。 8.土地利用协调规划:既是规划的基本方法,也是规划的主要成果。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风景资源保护优先为原则,充分发挥 景源的综合潜力将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地、园地、耕 地、草地、水域、等各种用地进行统筹合理安排,控制和调整各类用地,协调各种用地矛盾,限制不 适当开发利用行为,形成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9.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并经县级以上人们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 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10.人文景观资源:可以作为景观资源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想象与历史成就,是以人为实物和因素为主的景观资源。 11.森林公园: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 场所。 ﹡12.游赏解说系统: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通过解说的独特功能,可以实现资源、游客、社区和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相 互交流。 ﹡13.时态:树木晨昏的面貌不同,表述出森林的时态。 ﹡14.林相: 林相是森林群体的基本面貌。由构成森林树木的树种,组合状况与生长状况所决定。不同风景林有不同的林相。 ﹡15.引致: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伴随存在的事物中,有含烟带雨,荫重凉生,雪枝露花等,都能增添景观的妍丽和游憩的舒适。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公园、风景名胜区)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ZJQC--TG-3901:2001 公园、风景名胜区 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01- 8 - 8 实施日期:2001- 8

- 8 目录 目录(1) 前言(2) 1 范围 (3) 2 引用文件 (3) 3 服务特点 (3) 4 服务流程和关键质量活动(4) 5 审核要点与审核办法 (6) 附录A: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清单 (11)

前言 植物园、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业务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植物园、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本作业指导书不包括对动物园审核内容。对于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而言,其基本特征是: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供人游览、娱乐、观赏、休闲和科普文化活动,享受到舒适、清洁、优美的生态环境,达到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本公司的审核员在审核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时,能够准确地把握专业特点,抓住主要过程为关键活动进行审核,使本公司的审核工作规定的水平,依据GB/T19001:2000标准,制订本专业的审核作业指导书。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侧重专业上的要求,是通用审核要求的补充,不是替代。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附录中列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强制法技术要求/规范等是本专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依据之一。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吕小华

1范围 本指导书的适用范围是39O,对应的专业小类为92.53,即植物园、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但本作业指导书不包括对动物园审核的内容。 2引用文件 GB/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ZJJI0901 《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会偏写程序规则》 《旅行社审核作业指导书》 《宾馆、餐饮审核作业指导书》 《批发零售审核作业指导书》 3服务特点 本行业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植物园及自然保护区企业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供人游览、娱乐、观赏、休闲和科普文化活动,并且享受到舒适、清洁、优美的生态环境,达到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行业是以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为依托,公园、风景名胜、游乐项目、康乐项目为载体,配套设施与服务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产品,包括景观资源、旅游设施、设备和旅游服务三大部分。 本行业的产品分为硬件产品和服务两大类。 硬件产品:自然景物、文化古迹、民族风情、各种设施、设备以及相应展览、演出、游乐项目、康乐项目的娱乐服务。其中各种设施、设备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娱乐(游船、索道、溜索等)购物、纪念品、工艺品等指导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服务是无形产品,包括观光游览服务、导游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其特点:a 生产与消费同一性;b产品的无形性;c产品的安全性;d产品的不可储存性;e产品的不可转性和产品的时间性。为游客提供行、游、娱、住、食、购的要求,达到服务经济效益的目的。 植物园及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环境工程之一,要注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规划开发,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在运作上,还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1)在景区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要把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景区内的绿化覆盖率应达到国家规定;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与评价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历 史沿革与评价 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减轻疾病风险、确保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重要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间,医疗保障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逐步建立的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有效保障和改善了国民健康,其中有些探索还被国际上称为一种模式而广泛推广。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也有着非常独特的特征,对其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学者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国医疗保障改革进程,对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医疗保障治理现代化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 医疗保障是指由国家立法规范并运用强制手段对法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疾病医疗服务和经济补偿的各种制度的统称。从定义来看,强制性是医疗保障的内在特征,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一方面,医疗保障的资金筹集由于涉及到国家、各类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以法律作为保证并在政府的严格监控下才能形成

稳定的医疗保障基金筹集机制,从而为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稳定的财政基础;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医疗保障中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固定下来,因为医疗保障制度从筹资到服务,均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自发正常运行。 为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国家加强了立法和行政干预,建立起一整套立法和行政体系。然而,不同国家政府干预医疗保障的程度不同,医疗保障行政管理的范围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不管采取什么管理方式,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主要特点是管政策、管标准、管宏观。具体来说,政府介入医疗保障管理的内容包括 3 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根据本国国情以及卫生与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医疗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并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医疗保障规划; 第二层次是制定医疗保障标准、规范; 第三层次是具体行政审批,是为了确保医疗保障制度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同时实行劳动保障监管。 为了确保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围绕着行政管理职能,还必须加强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职能。 在绝大多数国家均设置有医疗保障行政管理机构,根据各国传统,有的设在劳动部门,有的设在卫生部门。各国政府中的医疗保障管理机构的职责,均由相应的法律法规设定,并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力。为了确保行政管理机构决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