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干支纪年对照表

干支纪年对照表

干支纪年对照表
干支纪年对照表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 中国历代帝王年数及分支对照表 从已知的公历年计算分支的年份:年数减3,余数除以10为天干,余数除以12为地支 根据已知日期计算主干和分支日期的公式为 g = 4C+[C/4]+5Y+[Y/4]+[3 *(M+1)/5]+D-3Z = 8C+[C/4]+5Y+[Y/4]+[3 *(M+1)/5]+D+7+I 其中奇数月份i=0,偶数月份i=6,C为世纪1月和2月是根据前一年的13个月和14个月计算的。[]表示四舍五入g除以10的余数是天极,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清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部支持日期,清宣彤元年,1909年,清德宗年,载湉光绪年,1875年,义海年,清穆宗载年,1862年,淳同治元年,清文怡咸丰元年,1911年,清宣宁道光元年(1821年),清仁宗元年(公元1796年),清元年(公元1736年),清雍正帝元年(公元1723年),清叶璇元年(公元16年)62年(公元1644年),仁贤生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沈嘉年(公元256年)+ 年(公元1621年),明太祖元年(公元1628年),崇祯元年(公元1621年),明朝太仓元年,朱常洛、光宗、16XXXX、庚申、明神宗、朱翊钧、万历、1573年,明朝的贵由、穆宗、朱载垕、隆庆、1567年,明朝的丁卯、师宗、朱厚熜在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明朝的朱厚昭正德元年(公元1506

年),明朝的朱由堂弘治元年(公元1506年),公元1488年,朱见深成化元年,明宪宗于公元1898年,公元1466年,徐兵年,朱祁镇天顺年,明英宗年,丁丑年,朱祁钰景泰年,明代宗年,武庚年,朱祁镇郑桐年,明英宗年,1436年,明朝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明朝仁宗朱高炽弘熙年(1425年),伊势年(1425年),明朝成祖年(1403年),朱迪永乐年(1368年),文健元年(1399年),贵妃年(1368年),公元年的乌审年元 年的皇帝年数、公元日期、干部供养日期、元、、陀帖木儿,到公元1340年的、元、、陀帖木儿,到公元1335年的元元年、元元年、元元年、元元年、年、陀玛特木尔年、元元年、1333年元宁宗年,林逸之班年,顺三年,任申年,元朝年,屠铁木年,元朝年,顺元年,1330年武庚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朝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年、元元年、明太祖元年,清元元年宗海山铁木尔达德元年宗海山,贞元元年铁木尔渊,贞元元年忽必烈 南宋, 皇帝年号:元年,许,宋端宗元年,赵昌景延元年,宋公宗元年,赵显德祐元年,宋度宗赵琪元年,贤淳元年,宋理宗昭丁运景宋理宗昭云开清远年,宋理宗昭鲍云祐元年,宋理宗昭云淳祐元年,宋立宗昭云嘉熙元年,宋立宗昭云段平元年,西夏一元化主赵濉天兴元年,西夏一元化主赵濉邢凯元年,西夏一元化主宋理宗赵云少定,西夏末

我国历朝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简表

文/刘世高编辑/刘业挥2006-5-28 [返回主页] 我国历朝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简表 盘古氏——三皇五帝代简介 盘古氏按纲鉴,盘古氏首出御世,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盘古生於其中,能知天地造化之理,而首出御世者,故曰盘古氏。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地皇氏,爰定三辰,是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人皇氏,相厥山川,分为九区,人居一方,故又为居方氏,由是政教君臣所自起,饮食男女所自始,亦号九皇氏。有巢氏,继人皇氏以治,上古穴居野处,教民巢居,故曰有巢氏。燧人氏,因民未有火化,钻木取火,教民烹饪,故号燧人氏。自燧人氏而上,即三皇之世。自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而言,即五帝之世。 太吴伏羲氏,姓风,曰太昊,曰庖牺、包牺,号伏(宓)羲氏。公元前2953一前2839 在位115年 炎帝神农氏,姓姜,代伏羲治天下,曰炎帝,号神农氏。传八世。公元前2838一前2699 在位140年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后改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公元前2698一前2599 在位100年 少昊金天氏,姓己,名挚,字青阳,号金天氏。公元前2598一前2515 在位84年 颛顼(旭)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高阳氏。公元前2514一前2437 在位78年 帝喾高辛氏,姓姬,名俊,黄帝之曾孙,尧帝之父,号高辛氏。公元前2436一前2367 在位70年 帝挚,帝喾长子,帝尧之兄,帝喾崩,挚嗣位。公元前2366一前2358 在位9年 帝尧陶唐氏,姓伊祁,名放勋,帝喾之子,号陶唐氏。公元前2357…前2258 在位100年唐尧癸未(前2258载)崩,至乙酉(前2256载)丧毕,丙戌(前2255载)虞舜登位。 帝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公元前2255一前2208 在位48年帝舜癸酉(前2208载)崩,至乙亥(前2206载)丧毕,丙子(前2205载)夏禹登位。 关于年之称谓: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周至现皆称年。 我国历朝帝王在位纪年简表 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一止在位纪年(公元)帝位 夏朝。姒氏约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1767年共十八个帝王,4 3 9年。 夏(姒)朝夏禹帝姒文命夏禹(8)。丙子一癸未前2205一前2198 8年 夏(姒)朝夏后启帝姒启后启(9)。甲申一壬辰前2197一前2189 9年 夏(姒)朝夏太康帝姒太康太康(29)。癸巳一辛酉前2188一前2160 29年 夏(姒)朝夏仲康帝姒仲康仲康(13)。壬戌一甲戌前2159一前2147 13年 夏(姒)朝夏相帝姒相相帝(27)。乙亥一辛酉前2146一前2120 27年 夏(姒)朝夏后羿姒羿寒浞(40)。壬寅一辛巳前2119一前2080 40年 夏(姒)朝夏少康帝姒少康少康(22)。壬午一癸卯前2179一前2058 22年 夏(姒)朝夏杼帝姒杼杼帝(17)。甲辰一庚申前2057一前2041 17年 夏(姒)朝夏槐帝姒槐槐帝(26)。辛酉一丙戌前2040一前2015 26年 夏(姒)朝夏芒帝姒芒芒帝(18)。丁亥一甲辰前2014一前1997 18年 夏(姒)朝夏泄帝姒泄泄帝(16)。乙巳一庚申前1996一前1981 16年 夏(姒)朝夏不降帝姒不降不降(59)。辛酉一己未前1980一前1922 59年 夏(姒)朝夏扃帝姒扃扃帝(21)。庚申一庚辰前1921一前1901 21年 夏(姒)朝夏廑帝姒廑廑帝(21)。辛巳一辛丑前1900一前1880 21年 夏(姒)朝夏孔甲帝姒孔甲孔甲(31)。壬寅一壬申前1879一前1849 31年 夏(姒)朝夏皋帝姒皋皋帝(11)。癸酉一癸未前1848一前1838 11年 夏(姒)朝夏发帝姒发发帝(19)。甲申一壬寅前1837一前1819 19年 夏(姒)朝夏桀帝姒履癸夏桀(52)。癸卯一甲午前1818一前1767 52年 朝代名称帝号或谥号姓(别名)名年号干支起一止在位纪年(公元)帝位 商朝。子氏约公元前1766年—一公元前1123年共三十个帝王, 6 4 4年。 商(子)朝商成汤帝子履商汤(6)。乙未一庚子前1766一前1761 6年 商(子)朝商外丙帝子外丙外丙(3)。辛丑一癸卯前1760一前1758 3年 商(子)朝商仲壬帝子仲壬仲壬(4)。甲辰一丁未前1757一前1754 4年 商(子)朝商太甲帝子太甲太甲(33)。戊申—庚辰前1753一前1721 33年 商(子)朝商沃丁帝子沃丁沃丁(29)。辛巳—己酉前1720一前1692 29年 商(子)朝商太庚帝子太庚太庚(25)。庚戌—甲戌前1691一前1667 25年 商(子)朝商小甲帝子小甲小甲(17)。乙亥一辛卯前1666一前1650 17年 商(子)朝商雍已帝子雍己雍己(12)。壬辰一癸卯前1649 —前1638 12年 商(子)朝商太戊帝子太戊太戊(75)。甲辰一戊午前1637 —前1563 75年 商(子)朝商仲丁帝子仲丁仲丁(13)。己未一辛未前1562一前1550 13年 商(子)朝商外壬帝子外壬外壬(15)。壬申一丙戌前1549一前1535 15年 商(子)朝商河亶甲子河亶甲河甲(9)。丁亥一乙未前1534一前1526 9年

西周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西周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西周(公元前1122 -公元前771)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周武王发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122年己卯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二年公元前1121年庚辰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120年辛巳年周武王发周武王四年公元前1119年壬午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五年公元前1118年癸未年周武王发周武王六年公元前1117年甲申年周武王发周武王七年公元前1116年乙酉年周成王周成王元年公元前1115年丙戌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年公元前1114年丁亥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年公元前1113年戊子年周成王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112年己丑年周成王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111年庚寅年周成王周成王六年公元前1110年辛卯年周成王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109年壬辰年周成王周成王八年公元前1108年癸巳年周成王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107年甲午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106年乙未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一年公元前1105年丙申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二年公元前1104年丁酉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三年公元前1103年戊戌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四年公元前1102年己亥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五年公元前1101年庚子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六年公元前1100年辛丑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七年公元前1099年壬寅年周成王周成王十八年公元前1098年癸卯年周成王周成王十九年公

元前1097年甲辰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年公元前1096年乙巳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1095年丙午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二年公元前1094年丁未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三年公元前1093年戊申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92年己酉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五年公元前1091年庚戌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六年公元前1090年辛亥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七年公元前1089年壬子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八年公元前1088年癸丑年周成王周成王二十九年公元前1087年甲寅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年公元前1086年乙卯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085年丙辰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二年公元前1084年丁巳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三年公元前1083年戊午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1082年己未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五年公元前1081年庚申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六年公元前1080年辛酉年周成王周成王三十七年公元前1079年壬戌年周康王周康王元年公元前1078年癸亥年周康王周康王二年公元前1077年甲子年周康王周康王三年公元前1076年乙丑年周康王周康王四年公元前1075年丙寅年周康王周康王五年公元前1074年丁卯年周康王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3年戊辰年周康王周康王七年公元前1072年己巳年周康王周康王八年公元前1071年庚午年周康王周康王九年公元前1070年辛未年周康王周康王十年公元前1069年壬申年周康王周康王十一

中国年号干支公元纪年对照表

中国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汉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二十二年丙午46 二十三年丁未47 二十四年戊申48 二十五年己酉49 二十六年庚戌50 二十七年辛亥51 二十八年壬子52 二十九年癸丑53 三十年甲寅54 三十一年乙卯55 三十二年丙辰56 中元元年丙辰56 二年丁巳57 永平元年戊午58 二年己未59 三年庚申60 四年辛酉61 五年壬戌62 六年癸亥63 七年甲子64 八年乙丑65 九年丙寅66 十年丁卯67 十一年戊辰68 十二年己巳69 十三年庚午70 十四年辛未71 十五年壬申72 十六年癸酉73 十七年甲戌74 十八年乙亥75 建初元年丙子76 二年丁丑77 三年戊寅78 四年己卯79 五年庚辰80 六年辛巳81 七年壬午82 八年癸未83 九年甲申84 元和元年甲申84 二年乙酉85 三年丙戌86 四年丁亥87 章和元年丁亥87 二年戊子88 永元元年己丑89 二年庚寅90 三年辛卯91 四年壬辰92 五年癸巳93 六年甲午94 七年乙未95 八年丙申96 九年丁酉97 十年戊戌98 十一年己亥99 十二年庚子100 十三年辛丑101 十四年壬寅102 十五年癸卯103 十六年甲辰104 十七年乙巳105 元兴元年乙巳105 延平元年丙午106 永初元年丁未107 二年戊申108 三年己酉109 四年庚戌110 五年辛亥111 六年壬子112 七年癸丑113 元初元年甲寅114 二年乙卯115 三年丙辰116 四年丁巳117 五年戊午118 六年己未119 七年庚申120 永宁元年庚申120 二年辛酉121 建光元年辛酉121 二年壬戌122 延光元年壬戌122 二年癸亥123 三年甲子124 四年乙丑125 永建元年丙寅126 二年丁卯127 三年戊辰128 四年己巳129 五年庚午130 六年辛未131 七年壬申132 阳嘉元年壬申132 二年癸酉133 三年甲戌134 四年乙亥135 永和元年丙子136 二年丁丑137 三年戊寅138 四年己卯139 五年庚辰140 六年辛巳141 汉安元年壬午142 二年癸未143 三年甲申144 建康元年甲申144 永嘉元年乙酉145 本初元年丙戌146 建和元年丁亥147 二年戊子148 三年己丑149 和平元年庚寅150 元嘉元年辛卯151 二年壬辰152 三年癸巳153 永兴元年癸巳153 二年甲午154 永寿元年乙未155 二年丙申156 三年丁酉157 四年戊戌158 延熹元年戊戌158 二年己亥159 三年庚子160 四年辛丑161 五年壬寅162 六年癸卯163 七年甲辰164 八年乙巳165 九年丙午166 十年丁未167 永康元年丁未167 建宁元年戊申168 二年己酉169 三年庚戌170 四年辛亥171 五年壬子172 熹平元年壬子172 二年癸丑173 三年甲寅174 四年乙卯175 五年丙辰176 六年丁巳177 七年戊午178 光和元年戊午178 二年己未179 三年庚申180 四年辛酉181 元始元年辛酉 1 二年壬戌 2 三年癸亥 3 四年甲子 4 五年乙丑 5 居摄元年丙寅 6 二年丁卯7 三年戊辰8 初始元年戊辰8 新始建国元年己巳9 二年庚午10 三年辛未11 四年壬申12 五年癸酉13 天凤元年甲戌14 二年乙亥15 三年丙子16 四年丁丑17 五年戊寅18 六年己卯19 地皇元年庚辰20 二年辛巳21 三年壬午22 四年癸未23 更始元年癸未23 二年甲申24 三年乙酉25 东汉建武元年乙酉25 二年丙戌26 三年丁亥27 四年戊子28 五年己丑29 六年庚寅30 七年辛卯31 八年壬辰32 九年癸巳33 十年甲午34 十一年乙未35 十二年丙申36 十三年丁酉37 十四年戊戌38 十五年己亥39 十六年庚子40 十七年辛丑41 十八年壬寅42 十九年癸卯43 二十年甲辰44 二十一年乙巳45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二、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 文/孙海文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地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清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清溥仪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己酉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乙亥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壬戌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辛亥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辛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丙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丙辰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癸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壬寅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 明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年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辛酉年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丁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壬午年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丙寅年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戊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6年丙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年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庚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丙辰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年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乙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癸未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己卯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 元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正元年公元1340年庚辰年

公 元 干 支 纪 年 对 照 表

公元干支纪年对照表 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干支纪年1864 1924 1984 甲子 1894 1954 2014 甲午1865 1925 1985 乙丑 1895 1955 2015 乙未1866 1926 1986 丙寅 1896 1956 2016 丙申1867 1927 1987 丁卯 1897 1957 2017 丁酉1868 1928 1988 戊辰 1898 1958 2018 戊戌1869 1929 1989 己巳 1899 1959 2019 己亥1870 1930 1990 庚午 1900 1960 2020 庚子1871 1931 1991 辛未 1901 1961 2021 辛丑1872 1932 1992 壬申 1902 1962 2022 壬寅1873 1933 1993 癸酉 1903 1963 2023 癸卯1874 1934 1994 甲戌 1904 1964 2024 甲辰1875 1935 1995 乙亥 1905 1965 2025 乙巳1876 1936 1996 丙子 1906 1966 2026 丙午1877 1937 1997 丁丑 1907 1967 2027 丁未1878 1938 1998 戊寅 1908 1968 2028 戊申1879 1939 1999 己卯 1909 1969 2029 己酉1880 1940 2000 庚辰 1910 1970 2030 庚戌1881 1941 2001 辛巳 1911 1971 2031 辛亥1882 1942 2002 壬午 1912 1972 2032 壬子1883 1943 2003 癸未 1913 1973 2033 癸丑1884 1944 2004 甲申 1914 1974 2034 甲寅1885 1945 2005 乙酉 1915 1975 2035 乙卯1886 1946 2006 丙戌 1916 1976 2036 丙辰1887 1947 2007 丁亥 1917 1977 2037 丁巳1888 1948 2008 戊子 1918 1978 2038 戊午1889 1949 2009 己丑 1919 1979 2039 己未1890 1950 2010 庚寅 1920 1980 2040 庚申1891 1951 2011 辛卯 1921 1981 2041 辛酉1892 1952 2012 壬辰 1922 1982 2042 壬戌 1893 1953 2013 癸巳 1923 1983 2043 癸亥 收藏分享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 推荐于2017-11-25 15:49:44最佳答案公元推算干支方法:注意,这里的西元年的干支,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个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间的回归年干支。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数123456789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年干支推算:①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 3 (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 (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除余0,即余12=丑)③年支简化: 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例:求2015年干支?解:2015年干=5-3=2,2=乙,故2015年天干为乙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为未综上,2015年干支为乙未例:求公元189年干支?解:189年干=9-3=6=己,189年支=(189+7)/12余4=巳,189年干支为己巳月干支推算: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

(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②简化公式:(和取个位)亥月干=年干x2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例:已知2015年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干?解:2015年乙未年,天干为乙,乙=2,申=7申月干=乙x2+申 =2*2+7=11,个位=1,1=甲,故申月天干为甲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解:亥月干=壬x2+亥 =9*2+10=18+10=28,个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为辛(注:亥月天干公式,可直接简化为:亥月干=年干x2)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干?解:子月干=戊x2+子 =5*2+11=21,个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干为甲日干支推算: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时干支推算:天干(晨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夜子)序数-101234567891011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注意:晨子=-1,夜子=11。因子时、丑时是每日的前两个时辰,顺序置前,地支序数也应置前,故将子丑置前:子=-1,丑=0,寅=1,卯=2…子=11。由于子时作为日期分界线,被一分为二,分为晨子和夜子两个小时,晨子(0点-1点),子=-1。夜子(23点-24点),子=11。八字中,夜子时(23点-24点),仍属于今天,仍用今天日干。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一、记住农历的天干和地支的顺序 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二、掌握天干和地支的搭配方法KCB齿轮泵 年数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癸酉;后继续甲戍、乙亥、丙子……,60年时刚好是葵亥。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2CY系列齿轮泵,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搭配时先天干后地支。 三、使用如下公式KCB不锈钢齿轮泵 1、天干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0.整除时是葵,余数1、 2、 3、 4、 5、 6、 7、 8、9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按顺序)。LYB系列立式液下齿轮泵 2、地支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2.整除时是亥,余数1、2、 3、4、5、6、7、8、9、10、11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按顺序)KCB-T铜齿轮泵。 如:1894年甲午中**战争 (1894—3)/10 余数是1,GZYB高精度齿轮泵天干属于“甲”;(1894—3)/12 余数是7,地支属于“午”。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甲午”。KCB系列大流量齿轮泵 又如:1898年戊戌变法

(1898—3)/10 余数是5,KCB齿轮泵安装尺寸天干属于“戊”;(1898—3)/12 余数是11,地支属于“戌”。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戊戌”。2CY齿轮泵安装尺寸 再如:1911年辛亥革命 (1911—3)/10 余数是8,天干属于“辛”;(1911—3)/12 结果是整除,地支属于“亥”。高压齿轮泵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辛亥”。

历朝干支纪年对照明细表

我国历朝干支纪年对照明细表 天 干 地 支 十 二 生 肖 对 照 肖属: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干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干支: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干支: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干支: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干支: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公元前: 2997 2996 2995 2994 2993 2992 299 l 2990 2989 2988 2987 2986 干支: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公元前: 2985 2984 2983 2982 2981 2980 2979 2978 2977 2976 2975 2974 干支: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公元前: 2973 2972 297 l 2970 2969 2968 2967 2966 2965 2964 2963 2962 干支: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公元前: 2961 2960 2959 2958 2957 2956 2955 2954 2953 2952 2951 2950 远古代 伏羲01伏羲02伏羲03伏羲04 干支: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公元前: 2949 2948 2947 2946 2945 2944 2943 2942 2941 2940 2939 3938 伏羲代 伏羲05伏羲06伏羲07伏羲08伏羲09伏羲10伏羲11伏羲12伏羲13伏羲14伏羲15伏羲16 干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公元前: 2937 2936 2935 2934 2933 2932 2931 2930 2929 2928 2927 2926 伏羲代 伏羲17伏羲18伏羲19伏羲20伏羲21伏羲22伏羲23伏羲24伏羲25伏羲26伏羲27伏羲28 干支: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公元前: 2925 2924 2923 2922 2921 2920 2919 2918 2917 2916 2915 2914 伏羲代 伏羲29伏羲30伏羲3l伏羲32伏羲33伏羲34伏羲35伏羲36伏羲37伏羲38伏羲39伏羲40 干支: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公元前: 2913 2912 2911 2910 2909 2908 2907 2906 2905 2904 2903 2902 伏羲代 伏羲4l伏羲42伏羲43伏羲44伏羲45伏羲46伏羲47伏羲48伏羲49伏羲50伏羲51伏羲52 干支: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公元前: 2901 2900 2899 2898 2897 2896 2895 2894 2893 2892 2891 2890 伏羲代 伏羲53伏羲54伏羲55伏羲56伏羲57伏羲58伏羲59伏羲60伏羲61伏羲62伏羲63伏羲64 干支: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公元前: 2889 2888 2887 2886 2885 2884 2883 2882 2881 2880 2879 2878 伏羲代 伏羲65伏羲66伏羲67伏羲68伏羲69伏羲70伏羲7l伏羲72伏羲73伏羲74伏羲75伏羲76

公元纪年、黄帝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公元纪年、黄帝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湖北君兆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震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最近,笔者闲着没事儿,又苦于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对应关系过于复杂而繁琐,于是乎琢磨起它们之间的数学换算关系,以期有所收获,聊解心中不快。经过文献考证,并比较时下众多专家学者运算模式之优劣后,自感收获与众不同,倒也乐在其中,故而弄斧至班门,以与大家共勉。 历史上几个主要纪年法简介 客观而言,世界历史上较有影响之纪年法,主要有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王朝帝号纪年法、伊期兰历(又称“回历”)和佛历等等。据文字记载,我国距今约五千年前之黄帝大一统时期,就创立并开始使用了“黄帝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只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大约自二十世纪初叶开始,就不再使用黄帝纪年法了。这里只是简要地介绍一下公元纪年法、黄帝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一、公元纪年法 大凡了解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公元纪年乃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假借基督耶稣生日的名义而于1582年创立的一种纪年方法,又称“基督历”、“格列高利历”、“公历”、“阳历”。在此之前,欧洲许多国家适用的,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儒略·恺撒于公元前46年颁布施行的“儒略历”。公元纪年采用数字累积纪年法,自公元元年始,与地球的自转、

公转周期更为接近,因而作为比较科学的纪年方法而为国际上所通用。 在我国,最早采用公元纪年法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这要感谢我们伟大的民族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此前,我国历代王朝采用的则是王朝帝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从1912年起,中华民国时期(包括现今台湾地区)一直采用的是民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1949年起,大陆地区则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从1912年起,尤其是从1949年起,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体系开始了浩翰而复杂的编纂整理工程,郭沫若等老一辈史学家和大量的文献、历法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前无古人的心血与汗水。 二、黄帝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我国在传统意义上,一直沿袭着自己独创的纪年法——“夏历”(亦称“黄历”、“农历”、“古历”、“阴历”)和干支纪年法。关于黄帝纪年法,现行通说是,以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轩辕氏统一中原地区(即“华夏”)后当政即位年(有的称为“黄帝诞生年”)作为元年起始的。关于黄帝纪年法最早的提法始于晚清经学大师刘师培之手,1903年他发表《黄帝纪年论》一文,曰“黄帝者,汉族之黄帝也,以之纪年,可以发汉族民族之感觉”,因此,“国人苟欲绍继黄帝志业,自应择善而从,师法日本以神武天皇纪年之意,以黄帝降生之年为国史纪年之肇端。”[1]1905年,宋教仁鉴于当时各家说法之不一,乃参酌《皇极经世》、《通鉴辑览》诸书,考定黄帝即位元年为癸亥年,距1905乙巳年4603年。[2] 1912年初,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3]随后不久,黄帝纪年法在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 而干支纪年法则是由“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和“子、丑、寅、

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

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1904年-2043年)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1904年-2043年)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快速换算

一、干支纪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 序号,叫“干支纪法”。 二、干支纪法与公元纪年的转换和记忆方法: 1、天干与公元纪年的转换和记忆方法: 天干共十个,而我们的公元纪年也是十年一周期,所以它们之间有一种始终不变的关联,即公元纪年的尾数与天干一一对应,如下图: 举例来说,今年是2008年,尾数是8,对应的天干应是戊。 我们开始记忆上面表格中公元纪年的尾数与天干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只要有点历史知识的人,这点就很好记了,那就是我们只需记住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4对应甲,那么5就对应乙,依次类推就行了。(特别注意的是0对应庚) 2、地支与公元纪年的转换和记忆方法: 地支共12个,也就是说它12年一轮回,那我们就可以用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余数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举例来说,今年是2008年,2008除以12,余数是4,对应的地支应是子。 和天干一样,我们只需记住我们常识中最准确的一个,依次类推就可以了。还是上面的例子,我们记住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1894除以12余数是10,那么10对应地支中的午,11就对应未,依次类推。(特别注意的是0,代表除 尽,没余数,它对应申) 3、示例: 简单的说,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的天干。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 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例一: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换算干支纪年如下: 第一步看尾数找天干。1840年尾数为0,则对应天干为庚。

公元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的由来 【释义】公元纪年法:现行的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我国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今年是公元2014年.例如,陈胜吴广起义于公元前209年,淝水之战于公元383年。这种算法以及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是6世纪的一个基督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的。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 2、世纪与年代 世纪:每100年为一个世纪。特别指耶稣基督纪元(公元纪元)之百年分期。但史学界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元年至100年为一世纪,101年至200年为2世纪……一种是元年至99年为一世纪,100年至199年为2世纪,200至299年为三世纪…… 年代,世纪中又以每10年为一个年代。如20世纪80年代,通常是指1980年至1989年,即习惯上以出现80为80年代之始;也有主张1981年至1990年,为20世纪80年代。 世纪的前期和后期。世纪的前50年为前期(或称上半叶),世纪的后50年为后期(或称下半叶) 2、初期、中期、后期。这些时间属于模糊时间。一般一个世纪中,最初20年称“初期”,最后20年称“后期”,中间20年称“中期”。如2014年可称为21世纪初期。 3、计算人物年代方法 1、跨公元:公元前的年代+公元后的年代-1=跨公元人物年代 2、不跨公元:直接用大数字减去小数字即可。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干支历的一部分,它以立春为岁首。干支纪年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用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1六十花甲子 中国干支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 1.甲子 2. 乙丑 3. 丙寅 4. 丁卯 5. 戊辰 6. 己巳 7. 庚午 8. 辛未 9. 壬申 10. 癸酉 11,甲戌 12, 乙亥 13, 丙子 14, 丁丑 15, 戊寅 16, 己卯 17, 庚辰 18, 辛巳 19, 壬午 20, 癸未 21,甲申 22, 乙酉 23, 丙戌 24, 丁亥 25, 戊子 26, 己丑 27, 庚寅 28, 辛卯 29, 壬辰 30, 癸巳 31,甲午 32, 乙未 33, 丙申 34, 丁酉 35, 戊戌 36, 己亥 37, 庚子 38, 辛丑 39, 壬寅 40, 癸卯 41,甲辰 42, 乙巳 43, 丙午 44, 丁未 45, 戊申 46, 己酉 47, 庚戌 48, 辛亥 49, 壬子 50, 癸丑 51,甲寅 52, 乙卯 53, 丙辰 54, 丁巳 55, 戊午 56, 己未 57, 庚申 58, 辛酉 59, 壬戌 60, 癸亥 2十二生肖年 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这六十对干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