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带着淡淡的幸福,痛饮人生的满杯

带着淡淡的幸福,痛饮人生的满杯

带着淡淡的幸福,痛饮人生的满杯
带着淡淡的幸福,痛饮人生的满杯

带着淡淡的幸福,痛饮人生的满杯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带着淡淡的幸福,痛饮人生的满杯》

在准备今天的演讲时,我冥思苦想了很久,到底在人生的辞海中,用哪个词语来修饰近段时间以来,我读书的感受和体味,更为贴切、更为生动、更为深刻呢?思量前后,最后笃定:是“幸福”、是淡淡的“幸福”。听到这儿,或许你要问我:你指的“幸福”是什么呢?我要说:我说的不是它的定义,也不是它的范畴,而是——在每个晴朗的午后,手捧一本心爱卷帙的惬意;在每个繁星闪耀的夜晚、沏一杯香茗、在淡淡的茶香中、感悟哲理深长的陶醉;在每个舒朗闲暇的空间,在阅读书籍中,历数大家、名师的人生轨迹,在与他们的对话中,寻求属于自己的人生标的。总之,幸福是记录阅读收获的点点滴滴……

一、是阅读让我明晓了“爱”是教育的第一要义。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还是《陶行知教育名篇》、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或是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抑或是《班主任工作案例》、《特级教师教学案例辑录》,读来,令我感受颇深的就是其间——字字句句蕴含的都是情,篇篇章章铭刻的都是爱。正因为有了爱,他们的气度和魅力才彰显得更加非凡!是什么让霍懋征老人在教育岗位上执着坚持了60余年,成绩卓著、受人爱戴?又是什么让28岁的冯志远,放弃了上海舒适的生活、选择了到腾格里沙漠边的学校支教,尽管教室是透风的土坯房、睡的是冰冷的土坯炕、点的是药瓶改制的煤油灯,而他却毅然挑起了多门功课的教学重担,即使积劳成疾、双目失明,仍坚守讲台42年?又是什么让谭千秋、严蓉、张米亚、向倩等许多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在灾难面前,在生死关头,用自己的身躯护卫了他们的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师的责任,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为人师表的伟大师魂?

唯有“爱”,最动人心魄;唯有“爱”,最震人心扉;唯有“爱”令教师们甘愿用奉献诠释不悔!每有感于此,在心头总不禁升腾起一股不断扩张的自豪感,因为我自豪于我也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也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热爱,由儿时幼稚单纯的理想延伸至而今踏入校园、站于讲台、教书育人的梦圆。通过阅读,才真正明晓了教育不是仅靠短暂激情就能燃烧的职业,

它犹如一杯清茶,唯有用爱精心泡制,才能在桃李满园时,品尝出它的明净和甘醇!

二、是阅读让我了解了“耐心”和“宽容”是教育的“润滑剂”。我之前曾有过四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四年间,经历了很多事情,品味了很多人生的况味。有与学生相处、共同成长的甜美;也有处理问题学生、突发问题的焦躁和忧虑。若不是读书,还真的很少会学着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在反省中不断总结自己,在总结中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更不会有如今恬淡地微笑着去领悟事关所有痛楚的来路。回顾往昔,我确信自己当初接班时,是满怀期望的,期望着和他们一起出色地成长。正因如此,面对个性突出、习惯欠佳、表现不良的学生,总是不经调查研究的“大发雷霆”,结果渐渐地,不仅消磨掉了自己的热情,还葬送了宝贵的师生情和彼此在不经意间建立起来了的灵犀和默契。可当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之后,才发现:我所遇到的问题,只是他班主任生涯中所遇到问题的冰山一角。较之于他所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式,我所缺少的就是遇事的“耐心”和处事的“大度宽容”。因为有耐心,没有学生不爱和你亲近;因为有耐心,没有学生不爱和你交流;因为有耐心,没有学生不愿意对你敞开心扉。因为大度和包容,师生间、生生间化干戈为玉帛;因为大度和包容,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因为大度和包容,最大限度地凝结了班级向心力,达成教育的最优效益。这也正是我读《班主任工作漫谈》三遍仍不厌的缘由。以后的日子中,我将继续拜读。因为每次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不同的体会,更深刻察觉出书中所写事例就似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处事秘笈。因为读书,心境变得更加宁静,更加开阔,更相信了“读书会令人心旷神怡”的论述。

三、是阅读让我寻获了教书育人的“妙计”。这个学期,在阅览室借来了《2 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和《特级教师教学案例辑录》。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倾向于阅读教育教学案例,因为它们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导于我的教育教学,为我解惑,提供良方,寻获“妙计”。我是一名语文教师。语文,说到底,是一种交流工具,学以致用,用的巧妙才是目的。有一次,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提到文章的构成时,被学生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您说一篇文章开头叫“凤头”、结尾结得有力叫“豹尾”、中间内容写得充实,叫“猪肚”,那题目应该叫什么呢?如果在此前我没有阅读临师附小吕巧玲老师所撰写的案例《疑中激思思中探

索》的话,我可能会选择避而不答,或留作课下功课,因为对于题目确实没有明确的称号,但阅读了她这篇案例后,我深知:疑问是探索知识最好的切入点,问题即课题。于是,我马上将其设为讨论题:题目——特点——动物,并将其写到黑板上,结果此题一出,引爆了课堂,同学们讨论地分外热烈,最后,统一为“猫眼”,理由是它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真好!由此,我越发体味到阅读给我带来的幸福。

四、是阅读让我找到了“做最好的老师”的人生标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书中凝结了李老师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热爱,以及他对做最好的老师的执着追求和深刻理解。通过阅读这部书,我明白了做最好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理想,一种境界,更是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一颗持之以恒献身教育的心,是长久积蓄平凡而成就的人生美丽!

岁月如苍茫大海,人生如白驹过隙,人生中总有许多珍存的记忆,用心翻阅时,才发现:原来愿意保留下来的往往是最简单、最平凡的印记,印记中所填满的也是因读书而收获的淡淡的幸福和甜蜜。感谢读书所给予我的这淡淡的幸福,它犹如一杯美酒,载满所有的悲喜酸甜,我将继续阅读,带着淡淡的幸福,去痛饮人生的满杯!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有故事的汉字》 《有故事的汉字》是一套帮助儿童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优秀读物。《有故事的汉字》通过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引领你探寻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让你彻底弄清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推荐理由 作者以生动而又不失严谨的笔触向小朋友们讲述每个偏旁、部首的意象和代表事物,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汉字,在每个汉字的后面作者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传统国学故事,为孩子们丰富国学根基、涵养心性添砖加瓦。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弟子规》 ——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约1100字,是一整套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弟子规》是教育小朋友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三字经》 ——中国文化史纲 约1100字,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

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和推荐。《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学了《三字经》,就等于将中国文化史纲记在脑子里了,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和文化修养都有极大帮助!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千字文》 ——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韵文,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且脉络清晰,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学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 ——中国人的“圣经” 约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教会一个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老子》 ——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约5000字,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研究领域;企业家张瑞敏则运用《老子》;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人生苦难_人生感悟

人生苦难_人生感悟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更是苦难重重的。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正视它。在他们看来,似乎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他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他们总是哀叹无数麻烦、压力、困难与其为伴,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命运偏偏让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他们的社会阶级、他们的国家和民族乃至他们的人种吃苦受罪,而别的人却安然无恙,活得自由而又幸福。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勇敢奋起?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慷慨地将方法传给后人呢?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生活中遇到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解决它们,就会带来新的痛苦。各种问题结队而来,使我们疲于奔命,不断经受沮丧、悲哀、难过、寂寞、内疚、懊丧、恼怒、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不知道自由和舒适为何物。心灵之痛,通常和肉体之痛一样剧烈,甚至更加难以承受。正是由于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称为问题:正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悲喜参半。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

心智不断成熟。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尽可能将所有的问题解决。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能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学习。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面对问题,聪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直至将其战胜为止。 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人似乎不是聪明者。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就慌不择路,望风而逃。有的人不断拖延时间,等待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对问题视而不见,或尽量忘记它们的存在;有的人与麻醉药和毒品为伴想把问题排除在意识外,换得片刻解脱。我们总是规避问题,而不是与问题正面搏击;我们只想远离问题,却不想经受解决问题带来的痛苦。 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而实践这些原则,关键就在于你的态度,你要敢于面对痛苦而非逃避。直面问题,我们的心智就会逐渐成熟;逃避问题,心灵就会永远停滞不前。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苦的旅程。

用心感悟传统文化 收获幸福人生

用心感悟传统文化收获幸福人生 通过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从认识上加深了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她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智慧和结晶。其实,作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父母曾在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为人处事,以及一些礼仪都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种传统文化、礼仪廉耻的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学习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孝悌、谨言、爱众、亲仁,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聆听感受一堂“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讲座,使我懂得了“爱人者,仁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真正含义,孙寒梅老师言谈中无不渗透着幸福快乐,而他的幸福快乐感又无不因为泛爱、亲仁而得来的。孙老师说:“做老师,就要爱这个职业;如果不爱它,就趁早离开它;如果离不开它,就趁早爱它。”在为人处事时一定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前当我做过很多事却没有被领导表扬时,我经常会抱怨,当听到孙老师说:“当你不被领导重视的时候,恰恰是你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孙老师还说:“我曾经也抱怨过,但后来我发现,抱怨是没有用的,它只会让你的生活更槽糕。”我才顿时醒悟过来。

这次探讨幸福人生,我才渐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幸福莫过于一家人平平安安、简简单单的活着,没有疾病的痛苦,没有失去至亲的痛苦,这样的幸福是多少金钱财富也无法买到的”。当我看到孙老师和她婆婆那张幸福的照片时,我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是啊,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慈爱之心,遇到问题时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还有什么矛盾可谈呢! 在此,我要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说,趁父母还健在,我们还有机会,赶紧行孝,赶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像孙老师说的“只有真正做到孝敬父母,我们才能体会到:什么叫不怨人,什么叫尤人。我们的身心才能和谐,我们的家庭才能和睦,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们才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使我受益很大。当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误解、争吵的时候,不应去指责别人的过失,应在自身找原因,找根源,我懂得了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中我们应该怎样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使我在通往社会这条大道上排除了许多障碍。这会是我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财富。在这次讲座里还提到关于养生的知识,人类是真正毁灭环境的凶手,人们所遭到得自然灾害是地球母亲对我们的惩罚,“病从口入,病由心生”,吃对我们真的很重要,所以从我自身和家人彻底改正我们的饮食习惯,做一个“素食主义者”。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地球母亲,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人要懂得感恩,感恩不是猛然想起的,感恩不该是转瞬

幸福人生内训课程

幸福人生内训课程大纲(1阶段) 一、老师开场 自我介绍及课程价值介绍:因为合一!所以幸福!也就是通过合一智慧,清除我们心灵花园中的杂草和垃圾,然后播下幸福的种子,让幸福的花儿在心中尽情地绽放。 二、开场破冰 1、教问好、鼓掌\点头、微笑、确认说“YES”及做高手训练; 2、课程安排介绍:体验式、教练式、封闭式; 3、抗干扰测试,1+1=3,抓老鼠 4、心态、心境、心能的三个层面,做手指变长的体验。 5、体验学习的四个要素:全然、放下、觉察、观照。 6、犹太人的文化传统:一、用今天的付出去换取明天的幸福;二、尊重教育的价值。 三、合一智慧 1、什么是合一:那就是:通过爱,接近“一”。 《易经》的泰卦,说的就是这个“一”的境界。而“一”是最大的母亲,宇宙万物皆源于“一”。如果我们人能得“一”,就是得道的圣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样东西,最容易让我们接近它,那就是爱。爱是普通人进入“一”的方便途径。那个“一”的场是泰,是通,把人的心灵、肉体的气脉都打通,在爱中就可以走入“一”的神性之门。“一”的境界是生命的核心。 当你懂得爱时,“你”个人就存在,只有爱存在。要变成那个爱! 合一有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内在合一。也就是我们首先要爱自己,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重视自己超过重视天下,爱护自己超过爱护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而我们在生活担当着许多的角色。就象你是某某人的儿子、父亲、丈夫、妻子、朋友、雇员,因为有这么多的属性,我们内心经常会有不同的对话。有许多的分裂与冲突。这个对话与冲突随时可能上演。因此我们想时常保持一份觉察,当这些对话与冲突对我们的内心有影响时,我们要及时关掉这个对话。这就是合一,内在的合一。 在更高的层面,你会发现你和你的父亲是一体的,你和你的母亲是一体的,你和你的丈夫是一体的,你和你的朋友是一体的,那就是更高层面的合一。还要更高的层面,你会发现你和狗是一体的,你和蚂蚁是一体的,你和猫是一体的,你和狮子是一体的。再更高的层面,你发现你和所有的植物,周围的环境是一体的。再更高的层面,你和宇宙是一体的。再更高的层面,你发现你和神是一体的,事实上你就是神。这就是终极合一。 2、什么是智慧: 智慧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聪明,是一种看破本质,化解难题的能力。智慧是人生的夜明灯,照亮黑暗,驱散恐惧,消除烦恼,带来自由快乐。智慧是一种深邃的洞察力,通过深入地观察,了解了内心世界的真正本质,使人有能力打破迷惑的心态,透过深入地了悟,得到智慧,内心自然而然达到明澈的境界,得到安详与和平。 合一智慧就是通过爱,得到“一”的智慧,它不是宗教,它只是很清晰地描述了如何运用爱让我们合一,而创造全新的生命; 3、调整好你与父母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第一位的。那么,从技术层面来讲是怎样的呢,所有的关系反映了你与父母的关系。因此,你们会完完全全地反射出你与你父母之间的发生的事情。现在,你与家人,朋友,以及

自己幸福从苦难而来的情感美文

自己幸福从苦难而来的情感美文 繁华的人世间,红尘滚滚。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匆匆忙忙的过客的人。我们平淡的人生中,一切都好像一场雾蒙蒙的梦幻一样,是由苦难与欢乐,完全是自己命运中的变化的转变,伴随着自己悲喜交织的人生的生活,走过人世间的苦慢慢变成了自己的幸福。 人生的流年的流转,在曲折中颠簸流离,与磨难的人生道路上跌宕起伏,经历过人世间的饱经沧桑,在人生风雨中前往。 人生中流年的年华似水,自寻烦恼的痛苦多,让自己顺其自然,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何必失神想着过去,人生没有假如,只有后果和结果。要把握自己所有的一切,踏踏实实过着自己平淡的生活,这才是自己的幸福。 人世间的苦难的生活,必是自己经历的一段旅程,人的一生中,就是不断地与苦难抗争与经历,自己就是在经历中求寻发展。自己是在苦难抗争与磨练中茁壮坚强,在痛苦中寻找快乐。 人的一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有曲折与坎坷不平的现实中,所为这事,那事,全是自己麻烦的事,也许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老人与孩子,都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人活得都是那么累,活着也不会让自己顺心,但是人生苦短,生而为人,从来没有不劳永逸,人生的风雨兼程,才是自己永久的。 生活中就是有很多烦恼与痛苦,痛苦与欢乐是从自己内心来决定

的,心态好了,一切都好。自己要学会内心的满足,满足了自己才会快乐。 生活中的自己,不是战胜自己的苦难的强者,便是自己屈服于人生的苦难的弱者。才会再承担所为的日子,笑与哭再不顺心的生活的日子,煎熬着撑着过去,胜利就会数于自己。 人的一生成长,必须经历过人生中的苦难的挣扎,直到自己有一双翅膀的强大,才会可以飞跃大洋,没有经历人生的痛苦的漂洗蝴蝶,就会有脆弱不堪,没有痛苦的蜕变,虫涌怎么能破茧成蝶呢!雄鹰没事经过岁月的痛苦的煎熬,怎能会重生呢!人的一生中没有苦难,就不会有不堪一击了。正是因为我们的苦难存在,我的会跋山涉水,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心,与生活中的力量。战胜人生路上每一个坎坷,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瓜落自熟,水到渠成。 人世间不经意苦难,我们都会有骄傲自满,没有曲折的人生的成功,不再有喜悦。更得不到自己成熟感。 生活中的沧桑,我们不会有同情的心里,不要幻想自己人生中生活那么美满,人世间的四季,不会总是花开似海的美景的春天。每个季节的转变,都会有它的美丽的风景让自己去欣赏,经历史月缺月圆,风霜雨雪的岁月的变化,自己会承受四季的经历,要抵抗这人世间的烟火尘灰,我们都会一生都要注定要跋涉人生中沟沟坎坎,品尝着人生酸甜苦辣的经历与挫折的天意,才能承受自己难言的苦辣的无奈,经历过人生艰难的曲折,苦涩来漂洗才会让自己破茧成蝶。 在慢慢的人生旅途中,自己的苦难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失去信

传承三小和乐教育成就师生幸福人生

传承三小和乐教育成就师生幸福人生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是一所有着80 年历史的老校,这里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多年来,三小坚守着“和乐教育”的理想信念,着力追求师生和谐、快乐、健康发展。在这里,我们辛勤地耕耘着,也快乐地收获着。 尊重人,包容人,和衷共济,为善最乐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需要、能力和个性,只有充分尊重人的正当需要,才能促进人个性的发展与行为方式的改变,从而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中,我们充分理解、尊重、包容、善待每一个“三小人”,力求传承和乐精神,建构和乐文化。 改善环境,营造和美氛围。为彰显和乐校园文化,学校利用暑假维修了校内很多破损的建筑及一些硬件设施,精心设计了荷花图案来美化校园地面的几十个井盖,力求与“和”谐音;设计装修了艺术室,将三小教师骨干照片布置在学校醒目的文化墙上,将全体教师风采、师生作品、学校荣誉集中展示;打造职工书屋,丰富教师精神生活;设计书法室、美术室,调整学校各项功能室的布局,让其更加合理。 教师座?,倾听真实心声。初到三小,在繁忙之中,我和向书记挤时间专门座谈了30 余位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正是他们的直言不讳、坦诚相待和建言献策,为开创学校工作新格局的整体部署与规划指明了方向。

合理分工,确保力量均衡。认真调研、分析了教师队伍、教学现状后,学校发现目前三小教师队伍年龄偏大,学科分布极不 均衡,尤其是学科教学力量非常薄弱。学校课程的均衡设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学生社团的全面启动与活动开展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据此,提出“抱团成长”“大循环教学”“社团逐步实施”的思路,确保三小未来整体协调健康发展。 引导人,依靠人,和谐统一,共生共乐 引导人就是指导人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在做事中成人,树立会干事、干成事的文化。工作中,我们变管理人为开发人、引导人、帮助人,激活人的思维,调动大家主动参与管理的能动性,创新性地推进工作。 科学引导,践行“六好”常规。依据学校德育实情,开学初, 我们就提出“以六好常规教育为突破口,落实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德育主线,一学期来, 学生成长中心坚持以“读好书、出好队、做好操、午好静、保好洁、放好学”为主要内容,完善德育检查、评比机制,日日查、周周评、月月展,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开学初以“放好学”为突破口,狠抓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采取错时放学、年级分流、统一指挥、定点接送等有效措施,依托管理部门协调监管,重点治理了学校大门口放学拥堵现状, 管理下移,增强民主意识。学校的科学发展必须推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依法办学和民主管理,逐步将三小管理

传承崇实文化 奠基幸福人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3741903.html, 传承崇实文化奠基幸福人生 作者:范希望冯丽 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17年第02期 题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之一,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文化会具有永恒价值,彰显出学校办学品位。城区一小正是汲取学校历史上崇实学堂的内涵,提炼出“尚德崇实、知行致远”的文化精神,成为学校办学旗帜。 清光绪十五年,时名孝义厅的柞水县治开办了一所官办学堂——崇实学堂,讲求做人品正,做事踏实,讲究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崇实学堂几经变迁,最终定名为柞水县城关小学,2016年9月更名为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 百余年来,城小汲取“崇实”精髓,弘扬“崇实”精神,把准时代发展需求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一步一步丰富着“崇实”的文化内涵,崇实文化在淬炼百年之后,积淀成为“尚德崇实、知行致远”的文化精神,在“崇实做人、崇实学习、崇实健体、崇实特长、崇实实践”五个方面落实,回答了城小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校园环境因文化活动有了生命力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部分,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学生会在审美、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诸方面无形中受到环境熏陶和感染。城小不仅重视校园环境硬件建设,还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校长程先照谈道。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投入1.5亿资金,建成了商洛市同类小学中第一个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运动场,第一个科普种植园,第一个室内篮球馆,第一个录播教室,第一个校园电视台。建成各类部室24个,其中馆藏图书7万余册。建成了多媒体教学、教学科研管理、电子备课、班班通为一体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了数字化教学与交互式教学相统一。建成“勤实楼”“博实楼”“智实楼”“学实楼”,墙壁上张贴的“崇实”诗句名言,让学生随处都可以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 城小每学年都会更换一小时大课间活动内容,做到“年级有项目、班级有特色”。排演了千人功夫扇、百人花棍舞、百人拉拉操等大中型团体特色节目,成立了以“三大球”为主的球类、棋类、体操类训练队10余个,体育社团活动常抓不懈。学校定期举行一年两次小型运动会,两年一届综合运动会,保证每个学生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2016年该校两名男同学参加了商 洛市青少年运动会,包揽了男子乒乓球单双打冠亚军。2016年6月学校获“全国足球示范学校”称号。 学校开设了写字、书法课,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通过汉字书写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提高了学生的汉语水平。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一个小男孩看到一只蛹挣扎成为蝴蝶过程太 过艰难,就将蚕蛹剪开,蝴蝶轻易地获得了新生,可是奇怪的是这只蝴蝶身体臃肿,翅膀萎缩,再 也飞不起来了,几天后就死去了。 蝴蝶经历一番磨练才能脱蛹而出,人何尝不 是这样的,苦难是人生的学校,磨练、挫折、挣 扎是成长的必经过程。 历有成就的人哪个没有经历过这种磨炼?美国 前总统林肯小时家境贫寒,经常饿肚子,长大之 后竞选议员,连遭失败,但他坚持下来了,以无 比顽强的精神成功地担任美国总统一职,并间接 地指挥了美国南北战争,取得了胜利。成为美国 尊敬的领导人之一。由此可见,苦难对于强者来 说并不是灭顶的灾难,相反它成为强者的财富, 它磨练意志,激发潜力,从而促使强者走向成功。 武元甲将军的例子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武元甲出生于越南无产阶级家庭,身份低微,而 且经常受越南资产阶级及英法殖民者的残害。这 些苦难没有击倒武元甲,反而磨练出了他那钢铁 一般的意志,后来,他历尽千辛万苦,排除各种

艰难险阻,进入了当时远东的军校云南陆军讲武 堂进行学习。学成之后,他立即回国领导人民向 资产阶级和殖民者发动战争,打败了资产阶级, 赶跑了殖民者,重新统一了越南。从武元甲身上,我们更明确地认识到,苦难可以造就成功。 相反,许多锦衣玉食的纨绔之徒,他们的生 活安逸让人羡慕,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苦难这个词语,可谁能说这不是一个更大的命运的苦难呢?因 为安逸,他们命运的羽翼是脆弱而柔软的,一旦 风雨到来,他们就会在风暴中丧失方向,惶惶不安,最终一蹶不振,失败退场。隋炀帝生在天下 统一的隋朝,从小养尊处优,从没经历过挫折, 登基以后好大喜功,三次远征高丽徒劳而返,挖 掘大运河,使人民不堪忍受,终于起兵反隋,使 富极一时的隋朝只存在了三十四年就覆灭了,炀 帝也在变故中郁郁而死。可见,温室的花朵永远 经不起风雨的洗礼,也无法见到璀灿的彩虹。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它能磨练人的意志。当 你战胜它时,它必会成为你辉煌的记忆。

《幸福人生系列课堂》幸福人生之自我管理篇

《幸福人生系列课堂》 价值雕刻模块:幸福人生之自我管理篇 员工职业素养提升修炼 【课程前言】 职业素养修炼,是每个职场人士的必修课。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获得职场辉煌的通行证,也是每个企业对员工的最起码要求。 职业素养的提升修炼应该进入到自我管理的水平,员工只有自觉主动的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礼仪等,才能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成就企业。 本模块《幸福人生系列课堂》主要通过国学,尤其是经典国学读本《弟子规》的解读来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素养修炼的文化营养,同时也为职场人士提供圣贤的行为指南。 【课程对象】 企业中基层员工,企业新员工,所有职场人士 【课程时间】 1-2天 【课程大纲】 一、孝顺父母,增强使命 1、孝顺父母的四个阶段、五个层次 2、家中孝顺子,公司忠义男 3、弟子规中如何教导我们为人儿女 a、恭敬的对待父母的耳提面命 b、细心周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 c、游必有方,坚守正当的事业 d、勿以恶小而为之 e、顺其所好,去其所恶

f、端身正意,光耀门楣 g、爱憎不存于心,唯有孝不变 h、开导父母,劝谏父母的艺术 i、父母唯其疾之忧 j、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二、友爱兄弟,尊敬领导 1、长幼有序主要表现在礼仪为先 2、弟子规中的礼仪细则 a、兄弟如同事,和睦同事就是尊敬领导 b、同事之间不和睦无外乎两件事情:财物,言语 c、凡事要长者先,幼者后,长幼分明 d、及时准确的响应领导的工作安排 e、尊重名分,善于让功,懂得藏锥 f、一分恭敬,一分忠义 g、应答得体,声若和弦 h、领导如父母,同事如兄弟 三、谨慎为人,慎终如始 1、小心驶得万年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时间管理:一寸光阴一寸金 3、学会自理,养成好习惯,日常生活井井有条 4、支出符合身份,不盲目攀比,人敗败在一个奢字 5、醉酒乱性,大丈夫不为也 6、站有站相,坐有坐姿,文质彬彬 7、事缓则圆,事恭则成,事忙多错,事难则惧,事轻则敗

2015年作文素材:苦难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课(外二篇) (精选)

2015年作文素材:苦难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课(外二篇 苦难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课 务实 苦难是动力的催化剂;苦难是一本启智的经书;苦难又是一位深沉的哲人;苦难是人生一道永远开放着绚丽花朵的风景。不经过挫折,怎知道路之坎坷;不经过磨练,怎知意志之坚强;只有在人生道路中与苦难交锋,才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苦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表现,早在一千多年前,苏轼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我们对苦难应该持有的态度是正视和乐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难是人生旅途中不可以绕着走的驿站,是成功道路上必须爬过去的山峰,我们只有知苦还尝,知难而上,跌倒后再爬起来,失败后再鼓起勇气去奋斗,才能培养起过硬的素质,才能有抵达辉煌的希望。彩虹总在风雨后,无限风光在险峰! 没有经历痛苦洗礼的飞蛾,脆弱不堪。人生没有痛苦,就会不堪一击。正是因为有痛苦,所以成功才那么美丽动人;因为有灾患,所以欢乐才那么令人喜悦;因为有饥饿,所有佳肴才让人觉得那么甜美。正是因为有痛苦的存在,才能激发我们人生的力量,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瓜熟才能蒂落,水到才能渠成。和飞蛾一样,人成长必须经历痛苦挣扎,直到双翅强壮后,才可以振翅高飞。 人生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挫折,成功不再有喜悦,更得不到成就感;没有沧桑,我们不会有同情心。苦难是成长之路的必经之点,苦难是使人成功的试金之石,苦难是催人上进的鞭策之绳。感恩苦难,不自怨自艾。昔人有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懂得感恩苦难的人,才能够在困难中战斗,发奋并逐渐走向成才之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一次战争中受伤,导致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情

师生共读书香共享

师生共读书香共享 施雅蓉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只有多读书,读好书,让书籍成为引领孩子们走向广博与深厚的明灯,才能给孩子们涂抹上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底色。从学校举行的“书声琅琅校园间,翰墨香溢衙小园”的书香校园活动开始,我们陆陆续续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学校的阅读氛围异常浓厚。而我们四年级也确立了“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教研主题,作为我们老师每周的教研内容,并由此开始了我们师生的阅读之旅。 我们班读的第一本书是《窗边的小豆豆》。通过近一个月的读书,孩子们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孩子们在读书笔记中写道:非常感谢老师让我们看这本有意义的书,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好奇心特强、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十分懂礼貌的新朋友——小豆豆;让我们懂得了父母的一片苦心;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接触到了一种令羡慕和向往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教育方式;更让我们了解了一所能让同学们接受的校规,还有一位为同学着想的校长。小豆豆的学校巴学园,简直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快乐的天堂,也是我们所向往的地方……孩子们有这么多意外的收获,我想,“师生共读一本书”不仅点燃了他们的读书兴趣,还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乐园,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大门。掩卷沉思,将整个师生共读活动回想了一下,也有些感触。 一、师生共读的好处。 1.创设最好的阅读环境。阅读需要时间和环境。所谓“课外阅读”,除了“课余以外”还有“课本之外”的意思。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而在教室里就不一样了。“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尤其对低年级的小朋友而言,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自己手里读着同一本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读起来更带劲。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产素。 2.拥有共同的生活与密码。意大利著名童话作家贾尼·罗大里有一篇童话叫《连环画里的小老鼠》,这篇童话深刻地揭示了“拥有共同的语言才是真正地生活在一起”这个很简单的道理。话不投机,即便老鼠与老鼠也只能是异类;言语相通,即便是猫和老鼠,也可以是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刘余莉

一场真诚朴实、温暖感人的幸福人生演讲 ----刘余莉老师在“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型公益论坛上的演讲《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硕士,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也是中共中央党校最年轻的教授)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向大家汇报一下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这个讲题。 在论语上有这么一句话“不学礼,无以立”。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可能跟在座的同学一样:这已经是古人的礼节了,为什么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还要拘泥于礼节? 但当时一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师对我说,你去学习了,才能理解当中的深意。 后来,我去参加一个讲座,这个讲座也为我准备了一个短短的演说,当时我走上台去,向台下的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结果出乎我意料,台上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礼与礼之间优美的距离。 我在大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但因为成绩特别好,就增长了自己的傲慢心,我走在路上头都是扬着的,也从来不跟别人打招呼。这当然不招人喜欢,但当时自己还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每一次投票评三好学生的时候,我都选不上。我就想这些人都忌妒我,所以他不投我的票。 后来学了论语,看到孔老夫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就是一个君子做到了与人尊敬而无过失,走到哪里都是彬彬有礼,那这个人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你的兄弟姐妹,哪里都是你的家。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猛然觉悟了,为什么自己走到哪儿都不受欢迎,原来原因出在自己身上。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一定要做得特别的彻底,任何事情当我们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时候,这原因一定是在内不在外。 所以,学习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幸福人生,确实有着莫大的收益。 有的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是古老的东西了,已经过时了。 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 首先我们不能对传统文化求全责备,比如传统文化不能提出西方的民主等思想,就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我们应把我们所评价的人、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第二,我们要避免庸俗的进化论。 不要总以为科技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我们就一定站的比古人高,看的比古人远。其实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很难超越的。 现在的哲学家,哪一位能写出一本如老子的《道德经》一样传承久远的经典? 现在的历史学家,也没有人能写出司马迁的《史记》那样的巨著; 同样,现在中国的军事家也写不出《孙子兵法》。 事实上,中国古人的智慧,是后人难以超越的。人要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把我们的心平静下来。现在很多人的情形是心浮气躁,心难以清静,被物欲所牵引,心境中总是有一些风浪,所以我们对外界的认识、映照就不是如实的了,看的就没有古人深刻了。 第三,就是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模板精选3篇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模板精选3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模板精选3篇,希望你喜欢。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第1篇 今天刚刚参加完为期4天的《幸福人生讲座》,在学习过程中,真的启发很多,也有很多让人反省的地方。希望这样的讲座能得到更好的推广。我形容这个课程是:世上最贵的课程,却是免费的,而且提供食宿。让一个人受益一辈子的课程,免费让你学习,你愿意接受吗?参加学习的人没有年龄限制,下到咿呀学语的小孩,上到古稀之年的尊长,学乐融融,简直是人间仙境。人间乐土啊;课堂上只有唯美,没有虚伪和猜疑,没有争斗,没有利益。只有关怀与帮助,只有和睦相处,只有无偿帮助,只有爱。 通过4天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非常感谢中心的谭老师和义工团队,他们真的很辛苦,不为回报的为大家服务。在学习的现场,他们都是非常有礼貌的问好,称呼所有的学长都为老师,源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讲座的第一天是蔡礼旭老师讲的《家和万事兴》、周泳杉老师讲的《新世纪健康饮食》。通过蔡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家和的根本是夫妇关系,了解到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周老师告诉我们健康饮食源于素食,吃肉对身体的伤害,并对地球的影响,对环境的危害,原来都以

为只有吃肉才有营养,听后才知道是错误的,病从口入,都是吃出来的。 讲座的第二天上午是肖陈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告诉我们教育要重实质,不能重形式,实质重于学生的内心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或老师应是帮助改过,不应责备,教育其不再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专长。多启发,少说教。言教不如身教。往往父母抱怨孩子管不住,或者觉得小孩不孝的时候,有没有反省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小孩看在眼中,他们都是在模仿家长。所以父母的身教重于一切,孝道更是父母先要懂得孝道。下午的课程是李越老师的《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人际关系像山谷中的回音,更像一面镜子,你想得到什么就要给予什么。如果你想得到对方的笑脸,你必须是笑脸以对。对人的态度是诚、敬、谦、和。礼的核心是恭敬心,没有敬的礼只是在作秀。 讲座第三天上午是钟茂森博士讲的《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做人的根本。让我们懂得孝道的标准,更值得我们去反省。行孝在当下,行孝不能等。下午是靳雅佳老师《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让我们认识到音乐对生活或做人的影响,更加听到了很多感恩的歌曲。感恩父母、感恩所有人。 讲座第四天上午周泳杉老师《中国文化与管理科学》,这个课程真是茅塞顿开,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博大精深的管理科学,蕴含很深的道理,但又把管理阐述的那么简单。中国文化是根本的管理之道,西方管理却是多为治标的管理方法。下午是蔡礼旭老师的《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让每个人中国人都有种使命感,中国

做好四个一,让师生共享幸福教育人生

做好四个一,让师生共享教育幸福人生 河南省济源市实验中学王艳艳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进行了八年,我和我的同事、我的学生也一起奋斗了八年。 一、一个理念让师生之间盛开了和谐之花(懂我爱我的人是您) 新课程改革之前,我们更多的是把学生当成盛装知识的容器,而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而在新课改的今天和我校倡导自主教育的今天,我们则更愿意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的,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较好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也更愿意把学生当成一个个等待点燃的火把,随时准备燃烧放出耀眼的光华,展现自己。 我总爱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的感觉也是相互的,只要你是真诚的,学生也非草木,又孰能无情?我与学生说我爱把他们和自己的孩子比,去体会我想让老师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自己就要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所以,我说不管大家怎样想,我要做的永远都不会变,努力,相信每一个孩子,不放弃一个孩子,让孩子懂你了,他们才会更爱你。每天我都象带着放大镜一样,去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带着“赏识学生”的欣喜徜徉于学生中间。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心爱他的人,望着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心灵握手的谈心本上,学生有问题目的,有问学习方法的,也有问生活琐事的,更多的是把自己的学习中的困惑,心里的悄悄话倾诉在字里行间,一句句让老师保密的话语,更让我感到了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由衷地感受到为人师的幸福和满足,都让我这个不是首席班主任的学科班主任感受到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一项改革让师生共同发展(众人拾柴火焰高)

新课程改革之前,人教版教材更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而不太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年年如此,即使不集体备课,上课也没什么精神负担,拿着书本和教案就能去上课,也不会有重大的失误产生。而新课改的这几年,我们创新性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却让老师们意识到它的无穷魅力和无可比拟的重要。 作为初三物理的备课组长时,每一次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我都先在组内组织进行教案的交流评比,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其次自己再简单说说近几天的课时安排,大家共同研讨确定上课的大致内容,并安排下一次的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引领大家共同研讨本次的研讨内容,必须包括复习提问的问题设计,如何更高效;导语设计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何突破重难点;课堂练习计划用哪些题目针对性更强;预习作业又如何设计操作性才会更强等等。每个小环节我们都要认真研讨,让每位教师都来谈原来在教授这节课时是如何处理的,根据自己的课堂情况学生反馈情况,说说自己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有待改进的地方,拿出几种好的方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但是每位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为了不让本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我总是积极想办法,让我们组的集体备课形式灵活多变,有时候课程简单需要研讨的内容不多时,我也会让同组的比较优秀的教师针对自己的某些成功之处讲一讲,让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都能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让全年级的学生集体受益,为践行我们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奠定了厚重的底蕴。 我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也获得了学校领导的一致认可,06年我们组在全校教师面前进行了集体备课的研讨观摩活动,获得了高度赞扬,我们组的集体备课成了学校一抹亮丽的风景,我们

苦难对人生的意义

苦难对人的意义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泰戈尔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生畏,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 第一篇:狄马——荒谬的苦难哲学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过去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而,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腆颜事敌,终获成功。流风所及,甚至一篇普通的中学生作文也总是喜欢讴歌母亲的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终将自己拉扯成人。但母亲的苦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应该对这种苦难负责?做子女的在改善母亲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继续让母亲享受苦难,否则,这些现实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但在这些作品里,现实的苦难远远没有浪漫的抒情重要,不但不重要,好像还应该感谢似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苦难,母亲就没有发挥“忍耐”功夫的舞台。 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中国人在讲到苦难时,喜欢引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但几乎所有的引用者都忽略了前面的几句话:“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谁也不能说,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仲尼不厄就写不出《春秋》;屈原留在宫中,就不赋《离骚》; 左丘眼明,就不会写《国语》;孙子脚好,就不修兵法;不韦仍然是宰相,就不编《吕览》;韩非不囚,就没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圣贤高兴的时候就一定写不成?因而,这是把特殊的历史情境当成了普遍的创造规律。 实践当然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但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历史经验的不可重复性,有人获得了实践的检验权,别的实践就没有了检验的机会,谁能保证它不是真理?曹雪芹全家喝着稀饭,喝酒也要靠“按揭”,居然写出了《红楼梦》,但谁能保证他吃饱喝好就写不出《红楼梦》,或写得更好? 这牵扯到中国人如何对待苦难的问题。苦难在一定的意义上,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生命的庸碌,甚至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也愿意承认这种苦难哲学对人的安慰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苦难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是有条件的。这首要的条件就是苦难的承担者必须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对自己牺牲较低价值换取更高价值的坚定不移。当然,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一些人为了取得更高的成就,总是得牺牲在他们看来价值较小的目标,但对处于历史关头的承当者来说,这种选择有时会变得异常残酷。因为它不仅要牺牲自己的健康、安逸和生命,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而且更令人丧气的是,即便牺牲了自己和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也不一定能换回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它需要牺牲者的才力、勤奋和机遇都处于一个比较协调的状态里。可以想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的创造精神被苦难和凄惨的生活窒息。在荣誉、金钱和地位的诱惑面前,在只有按照既定的方式生活才能获得尊严的社会里,要让所有的人都顶住贫困、疾病以及各种世俗专断势力的压迫从事他所心仪的事业,未免是奢望;在离婚、抄家、监禁、杀戮、秘密处决、甚至灭门九族的威慑面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向撒旦宣战,而大多数人则选择了投降。在他们看来,自由虽然是好东西,但要牺牲世界上那么多的好东西来保全它,就未必值得。这就是历史上被处宫刑的人多矣,而司马迁只有一个的原因。 其次,对制造苦难的人来说,也要有最低限度的容忍。我们知道,身被诸苦成就非凡事业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牺牲他们认为价值较低的目标来成就他们认为价值更大的目标。但这种牺牲也得有一个限度,一般来说,不能剥夺他们的生命,因为生命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仁人志士可以不顾及自己的生命,但如果牺牲了生命也无法换取更大的目标,这种牺牲就变得毫无意义。在生命保全的前提下,牺牲者必须要能得到最低限度的“自由”或者叫“牺牲的自由”。“文王拘而演《周易》”当然是历史佳话,但我想,商纣王的监狱里一定没有牢头狱霸,否则,保命尚且不暇,哪里顾得上推演八卦?进而说明大殷帝国,尤其是羑里监狱当局的管教干部具备起码的人文素质,否则,怎么能允许一个朝廷要犯在监狱里搞科学研究?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晚岁退而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但春秋诸国都没有惨无人道的户籍制度,否则,孔子就有可能被当作“三无人员”收容劳教——即使写出《春秋》,也可能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被秘密监禁;孟姜女不满秦帝暴政,千里

教师的幸福人生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自从登上三尺讲台,我一直不停地思考:教书是为了什么?教历史又是为了什么?新课改下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应试教育下教师的评价机制的矛盾;学生课业学习中数理化与人文学科重视程度的矛盾;师生关系中教师角色的把握与学生成长生理心理特点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正当我内心充满迷惘与无措之时,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犹如一盏明灯,点燃了我教师人生的希望。他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一堂关于教师成长的专业课,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解决了我专业发展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肖川教授在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教育是一段经历,教师和学生在其中彼此引领,共同趋近于人生的完美境界。”教育的更高目的在于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使混浊的人生-清澈,沉睡的人生-觉悟。 而历史将是我们生生不息的人类导师,不管它是辉煌还是不光彩,是崇高还是卑劣,是悲壮还是滑稽,给后人留下的是愉快的记忆还是苦涩的回味,都可以启人心智,教人明理,使之更好的把握现在,选择未来。托克维尔曾说:“当过去不再照亮将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 一、历史教学是什么 ——是职业、是事业、是生命历史教学是什么?职业乎?事业乎?生命乎?对于大部分的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教学首先是他们谋生的职业。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历史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都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但“教书绝不只为稻梁谋”,在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你会与很多专业问题碰撞。只有当你积极地面对这些问题,潜心于深刻的阅读与思考,你会收获荣誉,收获地位,由此你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神圣感,在这个基础上你才会致力于中学历史教育事业。这个时候,你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已经从职业上升到事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你还是从功利的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