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西九江鹤舍村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江西九江鹤舍村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第43卷第34期?26 ? 2 0 17 年12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 43 No. 34

Dec. 2017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 34-0026-02

江西九江鹤舍村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朱於玲王锋

(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

摘要: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作为基点对九江地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鹤舍村进行全方位的抽象和剖析。主要从村落整体布 局到单体建筑和局部的建筑构件等全方位的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文化,深刻认识建筑作为文化载体所传递的社会思潮以及对 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九江地区,鹤舍村,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TU-098.1 文献标识码:A

1儒家文化的精神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梯。仁:就 是要对人充满慈悲和热爱,这是孔子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 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 点,对后世影响深远。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 “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这里的“礼”和 我们今天文明礼貌的中的“礼”的含义完全不同,孔子的“礼”是一 种伦理制度,代表着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准则,包含着等级宗 法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不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要知“礼”和 尊“礼”,是社会大众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智:同“知”,孔子的认 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 等。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品德。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忠: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主要指忠诚,在中国是一个很高 的境界,所以关公备受推崇。孝: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可以解读 出孝悌是仁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不孝也谈不上仁,首先要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才能将这种行为惠及他人。孔子还认为子 女不能不分是非善恶对父母绝对服从,对于有过失甚至罪恶的父 母要婉言规劝,这些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悌:狭义 上讲主要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延伸意义就是要对同辈表示尊 重和友好,共同创立友好和谐的社会关系,常与“孝”公用,称为 “孝悌”,儒家思想认为“孝悌”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

2儒家思想在九江民居中的具体体现

2.1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在我们今天的解读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因为人类 这种高级智能生物源于自然,因此要深刻地认识自然并顺应自然 才合乎人道。“天人合一”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庄子的著作中,后 来被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发展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到了宋代,这种思想体系又被南、北二宋理学家 程颐、朱熹进一步完善。“天人合一”思想是“儒道”共同秉承的一 种思想,这种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鹤 舍村民居建筑设计和村落布局均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 里的“天”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九江地区山地丘陵居多,自然水系遍布,在“风水”思想指导下九江市鹤舍村的先人充分利用 自然地理优势营造自己的家园。鹤舍村选址依山傍水,布局井然 有序;单体建筑设计精巧,利用天井实现人与自然的交流,人工建 筑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形成一幅优美的画卷。

2.2 民居建筑中的“天井”

天井是九江传统民居中最常用的建筑元素,鹤舍村几乎每一 幢住宅都设有天井。从建筑功能上看,天井的设置可以让建筑有 方便的采光,良好的通风,同时方便雨水的排出。“住宅中的厅堂 面对天井开敞,厅堂和天井融为一体,坐在厅堂内可谓是晨沐朝 霞,夜观星斗,名副其实地坐“井”观天”,有些建筑的天井中引进 自然山水,堆置假山池沼,养殖荷花鲤鱼,在有限的范围内融合了 多种自然要素,这种模式实现了名副其实的“天人合一”。

2.3 宗法伦理观

宗法,据《说文》释宗妙字说:“宗,尊,宗庙也,从气从示”。“占”是屋宇,“示”是神主,本义是“宗庙”。“宗族”就是由血缘关 系的多个家庭的总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宗法”就是家族 共同遵守的各种法规,如家族的组织法和继承法等。宗法制所规 定的等级和政治上的等级是一致的。在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下,百姓居住模式的具体表现为:1)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2)宗 族必须建祠堂,不管族人多少。3)注重传统风水学的具体应用。在祠堂的位置、朝向、地势高低走向以及祠堂的平面轮廓都非常 考究,如果万一不满足这些观念的要求,必定用其他的方式进行 补救。

鹤舍村在当初建村的时候,建筑布局并没有事先统一的规划,是随着年份的积累、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大的,呈 现出农业社会村落自然有机的发展状态。直至清代,家族经济繁 荣,大兴土木,开始对村子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首先确定祠 堂的位置和朝向,祠堂朝西,因此村子的民宅要一致朝西。村子 布局起初呈现“丁”字形,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扩建,逐步变成了目 前的“L”形。两百多年以来由于该村袁氏后人严格遵循宗法礼 制,同时深刻的认识到人应该敬畏自然的力量,遵从风水学说关 于人居环境的经验智慧,该村在后来的一系列的建造活动中都保 持了良好的秩序感和统一性。村里自古至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 矩,即建新房不能拆老屋。因此,6 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建筑群,仍然不失遗韵。

根据调查,鹤舍村为单一“袁”姓家族聚居。明末清初直至清 末民初,村中有许多人到景德镇烧窑开店,发达后衣锦还乡,回村 大兴土木,建造时人所称的“花屋”。整村建筑以祠堂为中心布 局,村落选址依山面水,“风水”特征明显,宗法伦理体现充分。这 些建筑历史风貌完整,该村于2012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 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3传统“风水”学说的应用

“风水”学说属于玄学范畴,在当代被多数人归为“迷信”。从

收稿日期:2017-09-23

作者简介:朱於玲(1995-),女,在读本科生;王锋(1980-),男,讲师

第43卷第34期山西建筑V d.43N o.34

2 0 17 年12 月SHANXI ARCHITECTURE Dec. 2017 ?27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 34-0027-03

建筑心理空间营造的探究

程新宇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分析了建筑基于心理行为方面的空间营造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探究各类建筑在 空间营造方面所取得成功之处,基于分析结果,整合得出如何"以人为本”进行建筑空间营造,以期有效改善现代建筑空间。

关键词:建筑,心理情感,空间营造

中图分类号:TU-024

〇引言

建筑和人的关系就是建筑是人类情感的延伸。

建筑的产生是人们开始要求满足生理需求中衣食住行的住。从穴居发展到如今的住宅高楼,人们都在寻找建筑对于人的意 义。有人把建筑比作是人的第三层皮肤(第二层是衣服),所体现 的是把建筑当作自我保护的场所,在保护需求的基础上,随着社

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风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顺 应自然,尊重自然。

据记载,最早的风水理论是名二千多年前秦末汉初的黄石公 所写的《青囊经》,晋朝的郭璞又有所发展,写有《葬书》,到了唐朝 风水说进人了一个兴旺时期,以杨筠松为代表,此人写有《撼龙 经》《疑龙经》《天玉经》等。在此之后,杂书倍出,并且出现不同 的派别。中国的东、南地区在唐宋时期出现了福建和江西两大派 别,随着学说的盛行,明清时期更是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明清时 期风水学说主要有“形法”和“理法”两个派别。

中国风水“形法”主要为择址选形之用,“理法”则偏重于确定 室内外的方位格局。此外,还有“日法”用于选择吉日良辰以事兴 造;如果木已成舟,还可以用另一种延伸出来的方法“符镇法”补 救。中国风水学说又分为阳宅风水学说和阴宅风水学说,阳宅就 是活人居住的房屋,对应阳宅相法;阴宅就是坟地,对应阴宅葬 法。民居建筑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山谷之宅、井邑之 宅、旷野之宅等,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风水学说的具体应用也各 有侧重。处在自然环境中的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常运用形法进 行堪舆,而对于密集地区的井邑之宅,往往形法、理法综合应用。

鹤舍村祖堂大门定向朝西,而后所有的居民都依照祖堂朝向 统一规划。祖先在选址时,注重风水“四神”要素:左有青龙,玉带 溪弯曲而下;右有白虎,古道路挨村而过;前有朱雀,池塘明清如 镜;后有玄武,山丘蜿蜒起伏。故定此地为“四神相应”之吉相之 地。根据村子周围的环境来看,山体处在村子的东南方向,为了 背山,建筑选择朝向西和北刚好符合风水布局的要求,在村子的文献标识码:A

会的发展,人们加进了情感的需求。

人与所处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空间。人们通常用人

体自身的尺度去体验空间,但实际的空间感受还决定于人们的心

理情感尺度,这便形成了心理空间。空间的使用既由人决定,同

时又决定人的行为。建筑师设计建筑,其实就是为自我设计,设

计自我的生活行为,设计自我的情感诉求。

北侧人工开凿的池塘就是宅前明镜,村子位于人工开凿的池塘和

自然山体之间,真正做到了背山面水。还有一条小河在村子的东

南方向,刚好将村子完全环抱,真可谓风水宝地。

4结语

鹤舍村民居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这一点与我

们当今的功能实用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古人的建筑遵从“礼 制”,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注重风水学说在居住环境中的应 用。传统建筑的建造艺术和风俗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 产,我们要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古人的智慧创造性地践行在

我们的人居环境的营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李雯曼.皖南民居单体空间形态研究[J].大舞台,2010

(11):229-230,

[2][春秋]孔丘,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7-79.

[3]龚静芳.江西徽式民居雕饰艺术特点研究[D].杭州:浙江

农林大学,2010.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10.

[5]龚静芳.江西徽式民居雕饰艺术特点研究[D].杭州:浙江

农林大学,2010.

[6]赵桂玲.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点与文化传承的研究

[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7] 黄浩.江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A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of Heshe village in Jiujiang, Jiangxi Province

Zhu Yuling Wang Feng

(Jiu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 f Civil Engineer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Jiujiang 332005,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as a basic point of the Jiujiang region of the provin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Heshe village for a full range of abstract and analysis, mainly from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village to the single building and the local building component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which embodied the confucian cultur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building as a cultural carrier of social thought and the transfer of contemporary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Jiujiang area, Heshe village, confucian culture

收稿日期=2017-09-21

作者简介:程新宇(1996-),女,在读本科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