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说课稿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郭广迁

一、教材分析

(一)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上册

(二)教材所处地位:

《化合价》属于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二级主题“物质组成的表示”。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是“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是科学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设,他能比较合理的反映出不同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的特征。化合价的学习是为了能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掌握了化合价工具,学生就能在理解物质组成规律的基础上推理出物质的化学式,避免了机械式的记忆,既能降低学习强度,又能提高掌握知识的深度。因此学好化合价很重要。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离子,初步体会了从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分析简单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认识到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时,原子的配比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这为学生学习化合价奠定了知识基础。随着学生化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接触的物质原来越多。面对形形色色的需要学生认识和记忆的化学式,学生迫切需要一种能解决化学式书写的理论。这使得学生有了学习化合价的主观需求。学生将来到高中后通过化学键的学习,了解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后,对化合价会有更深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能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求化合物中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3.能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写简单物质的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与态度:

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科学精神。

重点的确定:

根据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难点的确定:

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四、教法学法设计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我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教法:1、编排游戏,趣味教学。

2、重点讲解,关键点拨。

3、媒体辅助,强化记忆。

学法:1、自学例题,练习检验。

2、小组合作,互助共进。

3、练习巩固,融会贯通。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我希望我的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在轻松的歌声中,在激烈的挑战中完成本节课的学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为纯理论的教学,常规的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学的不积极,效率不够高。为了使课堂更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记忆、思考和运用。我设计了很多游戏,将知识的传授融入在游戏中,还创设了几个比赛情境,让学生在比较兴奋的状态下完成学习,通过真实课堂的检验效果明显。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弱化了关于“化合价”概念的挖掘,注重“化合价”的记忆和运用。这样防止学生老在纠结到底什么是化合价,老想弄清楚又始终弄不清楚,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忽略了教学重点。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游戏的组织不够精细,学生开始有点混乱。学生展示时有抄袭别人的苗头。这些问题我将逐步改进,让本节课跟理想。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武冈市邓元泰镇中学潘用江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对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2、实验重难点 重点知识: (1)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 (2)会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 难点知识: 如何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实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

②、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 有关的物理现象。 ③、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使学生学会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物理规律。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学生体验:实验桌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铝块和铅块,你能用什么方法鉴别它们?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 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要测出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ρ=m/V,测出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师生互答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精编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度,把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完整)初三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

初三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注:第10和12题双选) 1.下列化学用语与意义相符的是() A.N2:表示2个氮原子B.Fe3O4:表示该物质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C.S2﹣:表示硫元素显﹣2价D.C2H3OH: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且1个分子中含7个原子2.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经测定其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3.人尿中含氮0.93%,如这些氮只存在于尿素中,则人尿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为()A.0.20% B.1.00% C.1.99% D.0.02% 4.阿莫西林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莫西林中含有16个碳原子B.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C.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D.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 5.X、Y两种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元素Y为﹣2价,由X、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2Y B.XY C.X3Y2D.XY2 6.下列各个化学变化前后,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数值变化最大的是() A.C→CO2B.KClO3→KCl C.KMnO4→K2MnO4D.NH3→NH4Cl 7.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正确的是()A.B.C.D. 8.酸根阴离子RO42﹣中R的化合价是() A.﹣2 B.0 C.+4 D.+6 9.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化合物中,有显正价的元素,也必有显负价的元素 B.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 C.同种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对应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在数值上相等 10.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2价B.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11.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4 D.﹣4 12.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NO B.NO2C.N2O3 D.N2O4 1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所含原子团化合价不同的一组是() A.Ca(OH)2、KNO3 B.KNO3、KClO3 C.CaCO3、Na2SO4D.KMnO4、K2MnO4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铁中铁元素有0、+2、+3价B.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C.离子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发生变化D.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才是混合物 15.在下列化合物中,具有﹣1价原子团的是() A.Mg(OH)2 B.FeSO4C.KCl D.(NH4)2CO3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案

化学式与化合价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2、化合价表示的方法。 3、化学式的书写。 4、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教学内容: 一、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formular),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观和微观角度) 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我们以水(H2O)为例说明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如aR b c a表示有a个这样的微粒 b 表示一个微粒中有b个原子或原子团 c 表示一个该离子中带有c个正(负)电荷 如:3H2SO4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3个硫酸分子 二、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命名 根据元素的名称,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ZnO读作“氧化锌”,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但要注意,H2O就是“水”,不能读成“氧化氢”,NH3就是“氨气”。 2、含有OH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 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Cu(OH)2读作“氢氧化铜” 3、含有其他原子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一般根据原子团和另一元素的名称从右到左的顺序读作“某酸某”。 如:CaCO3读作“碳酸钙”,Cu(NO3)2读作“硝酸铜” 但注意,H2CO3就读作“碳酸”,H2SO4就读作“硫酸”等。 4、某些比较复杂物质的命名 如:Cu2(OH)2CO3读作“碱式碳酸铜”,H2O2读作“过氧化氢”等 三、化合价和化学式的写法 1、各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种纯净物只能由一个化学式来表示,不能主观臆造 2、化合价。大量的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数目中都是一个固定的比值,体现这种关系的数值就是化合价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完整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天长市中小学教师物理实验说课评选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0一六年四月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我是按如下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117页测量物质的密度。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初三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化学式与化合价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5分钟)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锌 OZn B.三氧化硫 03S C.氦气He2 D.氧化钙CaO 2. 已知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02,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B. 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 C. 由碳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 ?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3. 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 ::. B. 'I.'- 1 C. ..:< D. 4. 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 亠NaNO2)所致。亚硝酸 钠中氮元素的 化合价是 A. +1 B. +2 5. 航天飞船常用铝粉和高氯酸铵 化合价 是 D. +7 7.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 A. 2H 表示2个氢分子 B.镁离子的符号为 Mg C.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 Co 8.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 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2Cu 中的“ 2”表示2个铜元素 B. Fe 2+中的“ 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 2个单位的正电荷 C. H 2S 中的“ 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 2个硫原子 一2 ( )3 D. Al 2 S °4中化学式上方的“ 2”表示硫元素为一2价 9. 明矶[KAI (SO 4)m ]可用作净水剂,在该物质中 m 的值是 A. 1 B. 2 C. 3 D. 10 *10. H 2SO 3和H 2SO 4两种物质中,不同的是 A.物质的类别 B.所含元素种类 C.硫元素化合价 D.氧元素化合价 *11、元素A 与元素B 能形成AB 2型化合物,则A 、B 元素的核电荷数可能为 A. 13 和 17 B. 11 和 8 C. 6 和 8 D. 12 和 9 12.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 C.+3 D. +5 NH 4CIO 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高氯酸铵中 CI 的 A.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 C.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的数目 B.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质量 D.物质的状态、原子的稳定性 A. +1 B. +3 C.+5

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学式与化合价 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学校王宗林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并用规范语言描述化学式的涵义(重点) 2.知道一些符号和数字的意义(难点) 3.知道一些常见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符号了解化学式中有关数字的意义 2.通过分类,知道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则和常见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给人类交流带来的好处 课堂导学 1.化学式定义: 2.以H2O为例,说出化学式表示的4层含义 3.符号H、2H、H2、2 H2各具有什么意义 4.常见单质和化合物的读、写方法 【当堂作业】 1、化学式CO2表示的意义中,错误的是() A.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B.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D.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2、“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在它们表示的意义中,错误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C.“3”表示分子的个数 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H2 B.He2 C.O2 D.N2 4、科学家通过宇宙探测仪查明金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名称为二氧化三碳的气体,其化学式的写法是() A.2O3C B.O2C3 C.C3O2 D.2OC3 化学式与化合价(课时1)课后练习 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O表示2个氧分子 B.钠离子的符号是Na+ C.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D.CO2中含有氧分子 2、水(H2O)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能分解 B.组成元素相同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氢原子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P2O5---五氧化二磷 C.H2---2个氢原子 D.Ca+2---钙离子 E.Fe3O4---氧化铁 F.2H---2个氢元素 G.O2---2个氧原子 4、下列符号:2N N2 H2O 2CO SO2,其中数字“2”的意义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有() A.2个 B.1个 C.4个 D.5个 5、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六章《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深化了质量这一知识,又引发学生思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全册而言为今后学习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做准备,并且“比值定义法”是今后学习很多物理量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把“密度”列为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密度的公式,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同时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我将重点确定为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并会进行简单计算。难点为通过探究实验对密

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二、教法分析 《物理课程标准》认为: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与学习科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具和多媒体课件,采用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能力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量筒、立方体组、铁钉、铁球、细线、烧杯、水。 三、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物质的气味、颜色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以及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没有涉及。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感悟、去探索 学法指导:基于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流程 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学以致用—回放反思—作业设计(一)激趣导入 我先播放一段视频,这是《汶川不相信眼泪》的电影片段,在生活中

初三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练习题(含答案)

34 )SO ( 2 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锌OZn B. 三氧化硫O 3S C. 氦气He 2 D. 氧化钙CaO 2. 已知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 2,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B. 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由碳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 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3. 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 B. C. D. 4. 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 2)所致。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5 5. 航天飞船常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 4ClO 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高氯酸铵中Cl 的化合价是 A. +1 B. +3 C. +5 D. +7 6. 与中数字“1”关系密切的是 A. 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 B.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质量 C. 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的数目 D. 物质的状态、原子的稳定性 7.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H 表示2个氢分子 B. 镁离子的符号为Mg 2+ C.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8.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2Cu 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 Fe 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 H 2S 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 D. Al 2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9. 明矾[KAl (SO 4)m ]可用作净水剂,在该物质中m 的值是 A. 1 B. 2 C. 3 D. 10 *10. H 2SO 3和H 2SO 4两种物质中,不同的是 A. 物质的类别 B. 所含元素种类 C. 硫元素化合价 D. 氧元素化合价 *11、元素A 与元素B 能形成AB 2型化合物,则A 、B 元素的核电荷数可能为 A. 13和17 B. 11和8 C. 6和8 D. 12和9 12. 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 3;②N 2;③NO ;④X ;⑤N 2O 5。根据规律,X 不可能是 A. NO 2 B. NaNO 2 C. N 2O 3 D. N 2O *13.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是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

7.3探究: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探究:物质的密度 邛崃市宝林中学郑睽 一、教材和学情 1、教材分析: 本节是沪科版教材八年级物理的第七章第3节,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的“简单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本节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公式和密度单位、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材首先由鉴别外表相同,实质不同的物体这一问题开始,用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认识物质密度这一特性,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讨论得出密度公式和单位,进而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以及查看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表并找寻特点进入密度知识的应用,通过练习的形式将之具体化:一是根据密度的大小比较,来鉴别物质、发现物质;二是通过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来研究空心问题。 2、学生情况 我所教学生现阶段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较弱,许多学生已建立了“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不正确概念。大多数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动手操作的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行深入科学探究的经验相当欠缺,本课将通过猜想、实验、讨论、辨析、归纳、交流和训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初步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和比较概括的方法,认识到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体会比值定义法在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⑶情感态度目标: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把有关密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明确密度计算公式和单位的由来及意义。 2、难点:让学生相对完整地体验对一个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二、教学方法 本节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作为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与质量、体积有关的感性认识,但是初二学生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式与化合价专项训练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式与化合价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含硫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A.S B.H2S C.H2SO3 D.H2SO4 2.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aCl和HCl里,氯元素均为–1价 B.在H2中,氢元素显+1价 C.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D.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一定显负价 3.下列四种物质①KClO3②Cl2③HCl④HClO,氯元素的化合价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4.下列各组物质中,硫元素具有相同化合价的是() A.Na2SO4和SO3 B.SO2和SO3 C.SO2和H2SO3 D.S和H2S 5.某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为MO,如果在其氯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与该氧化物中的化合价相等,则该金属氯化物的组成为() A.MCl B.MCl2 C.M2Cl D.M2Cl 6.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K2MnO4) B.氧化镁(MgO2) C.氯化钾(KClO3) D.氯化亚铁(FeCl2) 7.某化合物化学式为HnMO2n已知在该化合物中M的化合价为+6,则n值为() A.1 B.2 C.3 D.6 8.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一组是() A.N2O3、NH3、NO、N2 B.NH3 N2 NO N2O3 C.NH3、NO、N2、N2O3 D.NO N2 N2O3 NH3 9.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1,该含氧酸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XO B.XO2 C.X2O D.XO3 10.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XYZ B.X4YZ3 C.X2YZ3 D.X3YZ2 11.某元素R的氧化物分子中,R与O的原子个数比为2︰3,则R的化合价是() A.+2价B.+3价C.-2价D.-3价 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氯化亚铁FeCl3 B.氢氧化钠NaOH C.氧化镁MgO D.碳酸钠NaCO3 13.某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M化合价没有变化),则下列化学式中错误的是() A.MCl3 B.MSO4 C.M2(SO4)3 D.M(OH)3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化合价数值等于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B.铁的化合价为零

物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学会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过程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具体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量固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这些知识。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前面所学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有助于以后压强、浮力知识的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前面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天平的使用,并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要能理解实验原理、注意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根据数据得出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这些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 三、教学策略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对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设计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注意到,所以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从产生误差的角度进行评估。实际进行测量固体或液体密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教师可以利用画简图的方法,把设计方案画出了,先不作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步骤会造成物理量增大或减小,从而得出最佳方案。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盐水等。 五、教学过程 密度公式

八年级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二甲醚(C 2H 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 ) A .由 C 、H 、0 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分子中含有 3 个氢分子 C .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D .属于有机化合物 2、下列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的是 ( ) A .H B .H 2O C .2H D .CO 2 3、2015 年 10 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所负责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 素.下列关于青蒿素(C 15H 22O 5)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青蒿素是由 15 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5 个氧原子构成的 C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2 D .青蒿素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2:5 4、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硝酸铵(NH 4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B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 .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根据化合价顺序,在 NH 4HCO 3、N 2、X 、N 2O 3、NO 2、KNO 3 的排列中的 X 对应的化学式是( ) A .KNO 2 B .(NH 4)2SO 4 C .NO D .N 2O 5 6、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钙(CaOH 2) B .五氧化二磷(O 5P 2) C .氯化镁(mgcl 2) D .氮气(N 2) 7、亚锰酸锂(LiMnO 2)是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下列有关亚锰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若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则 Mn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C .锂、锰、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1:1:2 D .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氢元素﹣﹣H 2 B .3 个氧原子﹣﹣O 3 )

化学式与化合价知识点讲解

化学式与化合价专题讲解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如: Fe、C、P、H2O、O2、H2、NaCl等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意义(以CO 2 为例): 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的意义(以Fe为例): 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一个铁原子。 3、化学式的读写方法: 化学式在初中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各种化学式的读写方法既有规则发也有约定发。 类型写法读法举例 元素符号型写元素符号读单字Fe、Cu、S P、He、C、Si 双原子单质型元素符号右下角写2 常温下为气体,读某气; 常温下为固体,读单字 O 2 (氧气)、H 2 (氢气) I 2 (碘) 多原子单质型元素符号下写数字约定读法或元素加数字 O 3 (臭氧) C 60 (碳-60) 两原子化合型氧化物:“X”在前,氧元 素在后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 成化合物:金属元素在 前,非金属元素在后 先写后读; 读出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个数为1的一般不 读); 特殊情况下个数1也要读 SO 2 (二氧化硫) Al 2 O 3 (三氧化二 铝) CO 2 (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 多原子化合型一般原子团在后,其他元 素在前 读法不固定,但一般先读 原子团 NaOH(氢氧化钠) H 2 SO 4 (硫酸) NaCO 3 (碳酸钠)

说明:有些物质化学式读法是特定的:如:H 2O(水)、CH 4 (甲烷)等 二、化合价: 1、化合价含义: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他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 化合的数目。反映化合物中固定的原子个数比。 2、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区别: 数字位置不同,正负号位置不同,化合价的“1”不能省略 联系: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的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号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3、规律: 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 金属一般显正价,非金属一般先负价; 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乘以他们的脚标(个数),最后相加之和为0。 4、化合价的应用: (1)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一般把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将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约至最简整数后,将 其交叉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 (2)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价:依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依据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根价的原则,计算确定。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案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叫化学式。 2、知道化学式的意义。 3、知道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图表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2、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导入新课 下列符号能代表什么物质?将答案填入括号内(可从教材中寻找) 1.H2O ( ) 2. CO2( ) 3.H2( ) 4. O2 5.CO( ) 6.N2( ) 7.CH4 8.NH3( ) 前面学习过程中,我们大多用元素名称来表示物质,这很难确切表示一种物质的组成,而用化学符号可以简单明了的表示物质的组成,这种化学符号和元素符号一样,是国际通用的,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这些物质的化学式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交流合作解读探究

物质的分类: 物质由纯净物和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组成不是固定的,所以混合物没有化学式。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的,所有,纯净物有且只有一个化学式,也是唯一的。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我们来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的意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1.书写1-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指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Li、Be、Na、Mg、Al、K、Ca 非金属元素:H、B、C、N、O、F、Si、P、S、Cl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提出问题:这些元素符号的意义分别有几种,说说看。 由单质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就是这种物质的化学式 例如: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如Fe、Ca、Cu、Al、Zn、K、Na、Mg、Ba、Ag、Hg、Pb、Mn等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六章《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深化了质量这一知识,又引发学生思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全册而言为今后学习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做准备,并且“比值定义法”是今后学习很多物理量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把“密度”列为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密度的公式,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简 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用“比值定义 法”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 拓展,同时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我将重点确定为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并会进行简单计算。难点为通过探究实验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二、教法分析 《物理课程标准》认为: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与学习科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具和多媒体课件,采用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能力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量筒、立方体组、铁钉、铁球、细线、烧杯、水。 三、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物质的气味、颜色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以及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没有涉及。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感悟、去探索 学法指导:基于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学以致用—回放反思—作业设计 (一)激趣导入 我先播放一段视频,这是《汶川不相信眼泪》的电影片段,在生活中的房屋是用钢筋水泥建成的,那影视拍摄中如果也使用这样的材料,就会把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