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综合练习一

第二章综合练习一

第二章综合练习一
第二章综合练习一

第二章综合练习一

(2、1~2、3)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__________;氧气约占__________;稀有气体约占__________;二氧化碳约占__________;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__________

2、空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一结论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________通过实验而得出的。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同时用红磷和木炭,按图中装置进行空气成分的测定,结果一样吗?

(1)左边的广口瓶内燃烧匙里盛的是红磷,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振荡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在红磷的集气瓶内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瓶内水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

________。这实验说明________。

(3)在右边的木炭集气瓶内,结果是否一样________。(一样或不

一样),若不一样,它测定的含氧量将偏________(大或小)。原

因是________。

4、下列各种气体中,可用来制作霓虹灯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空气中________可以制造化肥、炸药;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6、空气中性质最稳定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7、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能液化成无色液体(D)氧气物态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

8、某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9、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B.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在急救病人时,要用到纯净氧气

D.工业上用分离空气法制氧气是一个物理变化

10、鉴定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A)向集气瓶中倒人澄清石灰水

(B)观察气体的颜色

(C)闻集气瓶中气体的气味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11、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少量的细砂或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12、有一种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放人无色气体B中,燃烧时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该气体是一种氧化物,写出气体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13、欲将一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除尽,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下列可选用的物质是( )

A.木碳B.蜡烛C.红磷D.硫粉

14、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无味微溶的气体,将燃烧的B放入C或D中均可熄灭,C能造成大气污染。A、B、C、D各是什么物质?

15、从①~⑨中选择答案,将序号填人空格中。①空气;②硫磺;③木炭;④氧气;⑤二氧化碳;⑥红磷;⑦铁丝;⑧二氧化硫。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16、下列反应的主要特征现象分别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磷在氧气中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

A.发红光B.发白光C.火星四射D.产生大量白烟

E.发出淡蓝色火焰F.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7、下列物质中,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还是氧化物的是( )

(A)纯净的盐水(B)液氧(C)葡萄糖(D)冰水混合物

1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是( )。

A.空气B.氧化铝C.红磷D.高锰酸钾

19、实验室通常采用分解__________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在这个反应中往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MnO

),二氧化锰在这里起到__________作用,而本身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这种物质叫做__________,工业上又叫做__________。

20、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标字母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制取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上。

21、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图回答问

题。

(1)指出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

(3)制取氧气有以下步骤:①加热;②集气;③检查气密性;

④撤下酒精灯停止加热;⑤把导管移出水面;⑥装入药品。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用序号回答) ________

(4)图中的收集方法为________,这是由于氧气________.

(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2、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3、在实验室里,学生分组制取氧气主要分为以下七步。请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第( )步:给试管加热。

第( )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第( )步: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 )步: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第( )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第( )步: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第( )步:将导管从水槽内拿出来。

24、工业上制取氧气采用________的方法,属于________变化。

25、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双氧水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D.加热二氧化锰

26、在化学反应中,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 )。

A.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27、加热分解双氧水时,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的速率减慢

C.产生氧气的质量减少D.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

28、催化剂在反应中是"一变二不变",其中的"一变"是指________,"二不变"是指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9、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水结成冰(B)煤炭燃烧(C)火药爆炸(D)铁锅生锈

30、燃烧应同时具有的两个条件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

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就是物质和氧气的反应

B.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C.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是化学反应

D.燃烧、缓慢氧化、爆炸、自燃的共同特征是氧化反应

32、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B.燃烧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C.燃烧一定发光发热D.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

34、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铁生锈B.呼吸作用C.白磷自燃D.氧气变为液氧

35、下列变化与缓慢氧化无关的是( )

A.钢铁生锈B.白磷自燃C.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

36、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

(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D)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

37、炒菜时油锅着火时立即盖盖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38、一般来说,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

(A)水不是可燃物

(B)水变成水蒸气吸热,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C)水变成水蒸气可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

(D)水变成水蒸气既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

39、为减少火灾中的伤亡,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常识,学会如何从火灾中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一时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出口

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⑥跳楼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4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NH3+HCl===NH4Cl (B)CaO+H2O===Ca(OH)2

(C)2H2O==2H2+O2(D)4P+5O2==2P2O5

41、下列哪一个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A.实验室电解水制取氧气B.白磷自燃

C.钠在氯气中燃烧D.铝在氧气中燃烧

42、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2HgO△2Hg+O2↑

B、2Mg+O2点燃2MgO

C、CH4+2O2点燃CO2+2H2O

D、CO2+C△2CO

43、在A+B====C+D的反应中,7克A和8克B恰好反应生成9克D,那么同时生成C的质量是( )

(A)6克(B)7克(C)8克(D)9克

4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4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钾和氧气。现有m克氯酸钾与2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留下残余物n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m+n)克(B)(m-n-2)克(C)(m-n+2)克(D)(n-2)克

新教材第一章第二章到2.3测试带答案

生物测试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分50分) 1.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2.如图表示人体内淋巴和另外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丙与乙之间的关系不存在 B.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乙 D.图中丙的CO2浓度最高 3.下图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大脑 B.③能调节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 C.④是神经胶质细胞 D.⑤具有接受信息、传出信息的功能 4.下列关于脊神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脊神经大都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B.脊神经是由脊髓发出的神经 C.脊神经大都分布于头部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D.脊神经是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5.在人的神经系统中,在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 ) A.脊神经 B.脑神经 C.脊髓 D.神经纤维 6.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膜内的K+浓度高于膜外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 mV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仍能测到电位变化 7.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钠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后的变化是( ) 8.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可以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 9.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10.某人在交通意外中受伤,医学测试证明他的脑正常。蒙上他的双眼,进一步测试,当他的手接触到烧热的针时,他感到痛但没有发生缩手反应。该病人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神经中枢 11.肌质网是肌细胞内一种特化的内质网。肌质网膜上含有Ca2+-ATP酶,可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泵入肌质网腔中。当机体的某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肌细胞时,Ca2+从肌质网腔中释放出来,引起肌肉收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2+-ATP酶是肌质网膜上的重要结构,其形成与核糖体密切有关 B.Ca2+泵入肌质网腔的过程体现了肌质网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总结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 ?<≥-==)0()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1,,,0(* >∈>= n N n m a a a n m n m , )1,,,0(1 1 *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s r r a a a 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1)在[a ,b]上,)1a 0a (a )x (f x ≠>=且值域是)]b (f ),a (f [或)]a (f ),b (f [;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 数,N a log —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 2 x N N a a x =?=log ; ○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两个重要对数: ○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幂值 真数 指数 对数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 2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 ○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 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a ,且1≠a ;0>c ,且1≠c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 (2)a b b a log 1log = .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 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x y 2log 2=,5 log 5 x y = 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 其为对数型函数. ○ 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检测试题第一章、第二章阶段性检测题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第二章阶段性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299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ΔH=-92.0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 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A.一定大于92.0kJB.一定等于92.0kJ C.一定小于92.0kJD.不能确定 答案C 2.已知反应A2(g)+2B2(g)2AB2(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B.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A 3.①101kPa时,2C(s)+O2(g)===2CO(g) ΔH=-221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1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答案A 解析A项,燃烧热是指101kPa,1mol可燃物质充分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能量,由题知1molC生成1molCO放热110.5kJ,碳的燃烧热是指产物为CO2时对应的热量,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氧化放热,所以应大于110.5kJ·mol-1;B项,反应热存在吸热、放热两种情况,可更正为①的反应热为ΔH=-221kJ·mol-1;C项,中和热为放热反应,则可表达为中和热为-57.3kJ·mol-1或中和热为ΔH=-57.3kJ·mol-1;D项,稀醋酸为弱酸,反应中继续电离要吸收一部分热量,故放出的热量比57.3kJ要少。 4.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 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1molB和3molC 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C.1molB和1molC D.2molA、3molB和3molC 答案B 5.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 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答案C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和第二章) 论述题: 1.调查研究表明:对学习成绩较差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显著相关,与智力因素水平关系较小,也就是说,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差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 请结合自己教学中学习成绩较差的中学生个案,分析导致该名学生学习差的非智力因素(狭义角度)有哪些?以及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如何导致该名学生学习成绩差的?(要求在500字数以上) 班上有一钟姓学生,初一各科成绩中等,但自初二下半学期开始,成绩直线下降。上课情绪不高,作业经常迟交甚至不交。通过观察与交流,发现导致该生学习成绩下降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学习困难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都较差。学生很少对学习有直接的动机,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由父母、教师培养与促进的,尤其是父母的鼓励和要求。而该生恰巧在最敏感的青春发育期遭遇家庭变故。其父母由于发生矛盾而分居两地,致使家中没有一个可以真正管理他学习的人,同时身边也缺乏一个可以真正交心的人来释放心中的委屈与困扰。于是,他渐渐迷失了学习的方向。随之,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也渐渐缺失. 2.情绪问题 ①逃避:由于在学习和家庭生活中受到连续的挫败,他渐渐失去对学习的信心或兴趣,因而不愿上学或逃学,回避学习不良的课程,于是成绩越来越差。 ②对抗或抑郁、恐惧。长期的成绩不良和家庭关系紧张,损害了该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使该生害怕学习,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抑郁状况,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闷闷不乐等.我经常会看到他独来独往的身影,同时他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少,很少能看到他的笑容.甚至我感觉到他产生对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敌视、对抗心理。他总会不经意间说: “反正他(父亲)总是…….”这种心理进一步造成了他学习上的退步,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3.个性因素 ①缺乏自信心。这是许多学生学习不良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家长或他人过多的责怪与批评,使他在课堂活动及班级其他活动中不能主动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哪怕他擅长于绘画及吉他. ②不良意志品质。中学生做事没有持久性、稳定性,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诱惑.比如,在初二下半学期,在校外一些学生的提议下,他随同他们一起进出娱乐场所,周末甚至有时夜不归宿.久而久之,他慢慢就习惯了这样的娱乐方式,并且还乐在其中.这些都会对学习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必修一数学第二章测试卷答案

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I)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1、已知函数,若函数有四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 ??? C.?????? ? D. 2、若函数在(,)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是??????????????????????????????????????? (? ???) 3、D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2+x)=f(-x),当0≤x≤1时,f(x)=x2,则f(2015)= ( ??) A.-1?? ??? ??? B.1 ??? ??? ??? ??? C.0 ??? ??? ??? ??? ??? D.20152 4、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下图可能是下列哪个函数的图象(???? ) . ?????????. . ?????????.

6、?已知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 B .?????? C .?????? D . 7、设 ,, ,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 C.??????? D. 8、?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 ) A. ????? B. ????? C. ????? D. 9、 已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10、? 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11 、已知函数 的最小值为(??? ) ??? A.6????????? ? ??? B.8????????????? ? C.9???????????? ?? D.12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与第二章练习题

化学练习 第一章复习题: 1、已知:H 2(g)+ O 2(g)=H 2O(g), 反应过程中 能量变化如图。问: (1)a 、b 、c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b c (2)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H 大于0还是小于0? a .破坏1molH 2和1/2mol O 2中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b .由2mol H 和1mol O 形成1mol H 2O (g )所放出的能量 c .反应热 (2)放热 小于 2、已知H-H 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mol - 1,H-N 键键能为391 kJ·mol - 1,根据化学方程式:N 2(g )+3H 2(g )=2NH 3(g ); ΔH=-92.4kJ·mol - 1。则N≡N 键的键能是 ( ) A .431kJ/mol B .946kJ/mol C .649kJ/mol D .896kJ/mol 3、已知2H 2(g )+O 2(g )===2H 2O (l );ΔH=-569.6 kJ·mol -1,2H 2O (g )===2H 2(g )+O 2(g ); ΔH=+482.1 kJ·mol - 1。则液态H 2O 变为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 2(g)===CO 2(g);△H 1 C(s)+O 2(g)===CO(g);△H 2 ②S(s)+O 2(g)===SO 2(g);△H 3 S(g)+O 2(g)===SO 2(g);△H 4 ③H 2(g)+O 2(g)===H 2O(l);△H 5 2H 2(g)+O 2(g)===2H 2O(l);△H 6 ④CaCO 3(s)===CaO(s)+CO 2(g);△H 7 CaO(s)+H 2O(l)===Ca(OH)2(s);△H 8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 .在稀溶液中,1 mol CH 3COOH 和1 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q )+ OH - (aq) == H 2O(l) △H= -57.3KJ/mol ,向1L 0.5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 1、ΔH 2、ΔH 3的关系正确的是( ) H 22 1 2 1

课后习题一(第一章、第二章)

课后习题一(第一章、第二章) 1、ENIAC所用的主要元件是( C ) A. 集成电路 B. 晶体管 C. 电子管 D. 以上均不对 2、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么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 B ) A. 巴贝奇 B. 冯.诺依曼 C. 帕斯卡 D. 贝尔 3、个人计算机(PC)是属于( C )类计算机 A. 大型计算机 B. 小型机 C. 微型计算机 D. 超级计算机 4、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合并为( A ) A. CPU B. ALU C. 主机 D. I/O 5、1字节(BYTE)对应( B )位二进制数 A. 1 B. 8 C. 16 D. 不确定 6、计算机中关于ALU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只做加法 C. 能存放运算结果 D. 以上均不对 7、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D )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 外部设备和主机 C. 主机和实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8、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主要是(C ) A. 节约元件 B. 运算速度快 C. 物理器件性能所致 D. 信息处理方便 9、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B ) A.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 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C. 堆栈操作 D. 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10、某寄存器中的值可能是操作数,也可能是地址,只有计算机的( C )才能识别它 A. 译码器 B. 判断程序 C. 指令 D. 时序信号 11、比特(bit)也称作字位,1比特对应( A )位二进制数 A. 1 B. 8 C. 16 D. 不确定 12、下列( A )是软件 A. 操作系统 B. 键盘 C. CPU D. 液晶显示器 13、下列( D )不是输入设备 A. 磁盘驱动器 B. 键盘 C. 鼠标器 D. 打印机 14、下列各装置中,( A )具有输入及输出功能 A. 磁盘驱动器 B. 键盘 C. 传统显示器(无触控功能) D. 打印机 15、基本上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语言是由0与1组成的语言,此种语言称为( C ) A. 人工语言 B. 汇编语言 C. 机器语言 D. 高级语言 16、某微机系统以16位来表示地址,则该计算机系统有( C )个地址空间 216 65536 A. 256 B. 65535 C. 65536 D. 131072 17、一片1MB的磁盘能存储( B )的数据 A. 210字节 B. 220字节 C. 230字节 D. 240字节 18、计算机中( B )负责指令译码

第1章和第2章重点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章和第2章重点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章 基本概念 思考题 1.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么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习题 1-3 某容器被一刚性壁分为两部分,在容器不同部位装有3块压力表,如图1-9所示。压力表B 上的读数为1.75 bar ,表A 的读数为1.10 bar ,如果大气压力计读数为0.97 bar ,试确定表C 的读数及两部分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 解: bar p p p a b 07.210.197.01=+=+= bar p p p b 32.075.107.212=?=?= < 0.97 bar bar p p p b C 65.032.097.02=?=?= 1-4 如图1-10所示一圆筒形容器,其直径为450 mm ,表A 的读数为360 kPa , 表B 的读数为170 kPa ,大气压力为100 mmHg ,试求,⑴ 真空室及1、2两室的绝对压力;⑵ 表C 的读数;⑶ 圆筒顶面所受的作用力。 解: kPa H p p p b 0g mm 0100100==-==汞柱真空室? kPa p p p a 36036001=+=+=真空室 kPa p p p b 19017036012=?=?= kPa p p p b c 190190==?=真空室

最新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1)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函数的单调性 ①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 性质 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 单调性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 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 的值x1、x2,当x.1 . < x ..2.时,都 有f(x ...1.)f(x .....2.).,那么就说 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 y=f(X) y x o x x 2 f(x ) f(x )2 1 1 (1)利用定义 (2)利用已知函数的 单调性 (3)利用函数图象(在 某个区间图 象下降为减) (4)利用复合函数 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 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 ③对于复合函数[()] y f g x =,令() u g x =,若() y f u =为增,() u g x =为增,则[()] y f g x =为增;若() y f u =为减,() u g x =为减,则[()] y f g x =为增;若() y f u =为增,() u g x =为减,则[()] y f g x =为减;若() y f u =为减 [()] y f g x =为减. (2)打“√”函数()(0) a f x x a x =+>的图象与性质 () f x分别在(,a -∞、,) a+∞上为增函数,分别在[,a 减函数. (3)最大(小)值定义 ①一般地,设函数() y f x =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 f x M ≤;

第一章 绪论及第二章钢材习题

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钢材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2、钢材的韧性: 3、时效硬化: 4、钢材的冷脆 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6、应力集中 7、塑性破坏 8、脆性破坏 二、填空题 1.钢材的三项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分别为:、和 。 2.Q235-BF表示。3.普通工字钢用符号及号数表示,其中号数代表的厘米数。 4.根据应力-应变曲线,低碳钢在单向受拉过程中的工作特性,可以分为、 、、、。5.钢材在当温度下降到负温的某一区间时,其冲击韧性急剧下降,破坏特征明显地由破坏转变为破坏,这种现象称为。 6.钢结构有耐腐蚀性差和_______差的弱点。 7.钢结构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是______设计方法。 8.当温度达到600℃时,强度几乎降为零,完全失去了承载力,这说明钢材的_____________性能差。 9.钢材标号Q235B中的235表示材料的为235N/mm2。 10.钢材在连续的循环荷载作用下,当循环次数达到某一定值时,钢材会发生突然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钢材的___________。 11.钢结构中采用的各种板件和型材,都是经过多次辊轧而成的,一般薄钢板的屈服点比厚钢板___________。 12.当钢材受荷载作用进入弹塑性阶段及以后时,间歇重复加载将使弹性变形范围扩大,这种现象称为钢材的__________。

13.Q235A级钢材的__________不作为钢厂供货的保证项目,因而这种钢材不宜在焊接承重结构中使用。 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将钢材分为四组,钢板越厚,设计强度越________。 15.钢材承受动力荷载作用时,抵抗脆性破坏的性能用______指标来衡量。 16.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材料的_______确定的 三、单项选择 1、钢结构更适合于建造大跨结构,这是由于() A.钢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B.钢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C.钢结构自重轻而承载力高 D.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性能和力学计算结果最符合 2、钢结构发生脆性破坏是由于() A.钢材是塑性较差的材料 B.钢材的强度较高 C.结构的构造不合理或工作条件差 D.材料的使用应力超过屈服点 3、在承受动荷的下列连接构造中,不合理 ...的是() 4、钢材的冲击韧性A KV值代表钢材的() A.韧性性能 B.强度性能 C.塑性性能 D.冷加工性能 5、钢材的伸长率指标是通过下列哪项试验得到的?() A.冷弯试验 B.冲击功试验 C.疲劳试验 D.单向拉伸试验 6、钢材所含化学成分中,需严格控制含量的有害元素为( ) A.碳、锰 B.钒、锰 C.硫、氮、氧 D.铁、硅 7、随着钢材中含碳的增加会使钢材的_____提高。 A、强度 B、塑性 C、韧性 D、强度和塑性 8.钢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是指() A.焊接后对焊缝附近的母材性能没有任何影响 B.焊缝经修整后在外观上几乎和母材一致

财务管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相关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 第一章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益”会计等式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全部资产、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状况。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承担的负 债义务以及所有者对净资产的索偿权。揭示了企业某一特定时点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结构或相互关系的信息,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又反映了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因此,利用该表的资料可以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负债水平、负债结构 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据以评价企业的资产、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可以分析企业资产 的流动性,长、短期债务金额及偿债能力,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以及承受风险的能力。 2、利润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它是根据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各项收入与各项费用的配比计算得出的净收益编制而成的,并通过其附表“利润分配表”来反映对净利润的分配情况。利润表能够说明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净收益状况及其形成过程。在财务分析中,利润表提供了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判断资本保全程度和预测未来利润变化趋 势的主要信息来源。第一层次计算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由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构成。第二层次计算利润总额。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构成。第三层次计算净利润。净利润是由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构成。第四层次计算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部分。通过利润表分析可以考核企业利润执行情况,评价经营活动的业绩,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预测企业利润的发展趋势。将利润表项目与资产负债表项 目结合起来分析,可以计算企业所得与所占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评价企业收益水平。根据利润表还可以提供反映企业营业成本、利润率等信息资料,明确 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着眼点。、现金流量表3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量的信息、收益质量信息和财务弹性信息,并用于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一是提供报告期现金流量的实际数据;二是评价报告期收益 质量的信息;三是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动性和财务弹性;四是可据以预测企业的未来 现金流量。财务分析主体通过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现金增减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公式全总结

指数运算公式 一、根式 1、 () ()02 ≥=a a a 2、???????<-=>==0 ,0,00,2 a a a a a a a 3、 () ()0≥=a n a a n n 为偶数时要求当 4、???? ?=为偶数 为奇数 n a n a a n n ,,二、指数幂 1、()010 ≠=a a 2、() a a a a a n n 101 1 =≠=--特别: 3、n n a a =1 4、n m n m a a = 5、n m n m n m a a a 1 1= = - 6、n m n m a a a +=? 7、n m n m a a a -=÷ 8、() n m n m a a = 9、()n n n b a b a ?=?注:① 0的0次幂没有意义,0没有负指数幂. ②负数没有偶次方根.(即负数不能开偶次方) 对数运算公式 对数的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真数大于0 1、指对互换: ()10log ≠>=?=a a y x a y a x 且 2、01log =a 3、1log =a a 4、()对数恒等式N a N a =log 5、()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6、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7、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公式7是如下两个公式的结合: () ()b m b b n b a a a n a m l o g 1l o g 2l o g l o g 1== 8、换底公式:

a b b c c a l o g l o g l o g = 换底公式的常用变形: ()() 1 l o g l o g 2l o g 1 l o g 1=?= a b a b b a b a 常用的代数恒等式 1、平方差公式:()()b a b a b a -+=-22 2、完全平方公式:()()?????+-=-++=+2 222 2222b ab a b a b ab a b a 3、十字相乘法公式(不用背,要求会方法): ()()()ab x b a x b x a x +++=++2 4、立方和(差)公式: ()( )()() ?????++-=-+-+=+2 2332 233b ab a b a b a b ab a b a b a 5、完全立方公式: ()()?????-+-=-+++=+3 22333 22333333b ab b a a b a b ab b a a b a 6、三元完全平方公式: ()ca bc ab c b a c b a 2222 222 +++++=++

第一章和第二章 习题

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复习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并在正确题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题后面的括号内打“×”。) 1滑轮出现有裂纹或翼缘破损不得继续使用。() 2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除不计固定钢丝绳的圈数外,至少应保留两圈。() 3起重作业通常是单人独立完成,不需要和他人配合。() 4外层股的数目越多,钢丝绳与滑轮接触的情况越好。() 5钢丝绳出现断芯时应报废。() 6 卷筒出现裂纹时应报废。() 7额定起重量指起重机安全工作所允许的最大起吊质量,不包括抓斗、电磁吸盘等取物装置的质量。() 8起升钢丝绳卷绕系统中,应尽量避免钢丝绳反向卷绕,避免减小钢丝绳的寿命。() 9同向捻钢丝绳标记为“ZZ”、“SS”,其中第一个字母表示股的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钢丝绳的捻向。() 10金属芯钢丝绳可用于高温作业和多层卷饶的起重机上。() 11起升机构设计中,大起重量应选择较大的滑轮组倍率,以免钢丝绳过粗。() 12起升机构设计中,小起重量应选择小的滑轮组倍率,以尽量减少钢丝绳弯曲次数。()13滑轮的材料可以采用灰铸铁、球墨铸铁、铸钢、Q235、尼龙制成。() 14滑轮组的倍率等于承载分支数比上绕入卷筒分支数。() 15吊钩的材料要求没有突然断裂的危险,故不允许使用铸造方法或焊接制造的吊钩。()16起重机吊钩磨损后,必须及时补焊方可使用。() 17在起重机各机构中,通常将制动器安装在机构的低速轴上。() 18起重机运行机构产生“啃轨”故障与车轮安装角度超差无关。() 19起重机运行机构的两个电机不同步也将产生“啃轨”故障。() 20起重机车轮多采用锻钢制造。() 21为了减少摩擦阻力,起重机车轮踏面应经常润滑。() 22起重机吊钩上的缺陷可以焊补。() 选择题 1制动器的制动衬垫磨损达原厚度的()%时应报废。 A. 40 B. 50 C. 60 D. 70 2在具有腐蚀性气体场合使用的起重机应采用( )钢丝绳。 A.混合绕 B.同向绕 C.镀锌 D.石棉芯 3()钢丝的钢丝绳用于严重腐蚀条件。 A. 光面 B. 甲级镀锌 C. 乙级镀锌 D. 丙级镀锌 4()在设备运转时进行维护保养。 A. 可以 B. 禁止 C. 经领导同意可以 D. 以上都不对 5起重力矩指的是幅度与()两者的乘积。 A. 最大起重量 B. 起吊重量 C. 额定起重量 D. 跨度 6同向捻左旋钢丝绳可标记为()。 A、ZS B、ZZ C、SZ D、SS 7、同向捻右旋钢丝绳可标记为()。

含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测试

签名: 《市场营销知识》第一章—第二章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市场营销是指在以()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与市场有关的一系列经营活动。 A.企业需求 B.顾客需求 C.社会需求 D.三者都不是 2.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 A.企业为中心 B.销售为中心 C.产品为中心 D.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3.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是()。 A.产品观念——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B.推销观念——产品观念——生产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C.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D.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 4. 推销观念产生于()。 A.买方市场 B.卖方市场 C. 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 D.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度 5.产品观念是()的营销观念。 A.生产导向 B.消费导向 C.顾客导向 D.科技导向 6.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眼前欲望和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费者和社会的最大长期利益,求得()。 A.企业利益 B.消费者利益 C.社会长远利益 D.以上三者之间平衡 7.交换是否真正发生,取决于()。 A.企业(卖着)是否能去的利益 B.消费者(买着)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 C.双方能否找到交换条件 D.在交换中,双方谁更主动、积极地寻求交换 8.市场的大小取决于()、购买力、购买欲望的大小。 A.人口 B.广告投入的大小 C.推销员的努力大小 D.赠品投入的多少 9.市场营销过程一般有发现、分析市场机会,()设计营销战略,制定营销组合策略,实施营销组合策略等五步骤。 A.选择目标市场 B.市场营销观念 C.顾客导线 D.绿色观念 10.现代营销观念包括顾客导向、整体营销、()、绿色营销、创新营销以及大市场营销等。 A.规模生产导向 B.产品质量导向 C.关系营销 D.产品推销导向 11.()不属于市场营销渠道企业。 A.物流企业 B.金融机构 C.批发商和零售商 D.竞争者 12.()包括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速度、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地区间流动、人口结构等因素。 A.地理环境 B.人口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13.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它们可以为企业融通资金或减低风险、企业在与金融机构合作中要特别注意企业的信用,这样才可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 A.律师事务所 B.信托投资公司 C.会计事务所 D.营销咨询公司 14.()包括经济发展阶段、地区与行业的发展状况、货币流通状况、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等。 A.人口环境 B.科技环境 C.自然环境 D.经济环境 15.()指那些刊载、播送新闻、特写和社论的机构。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正式

秀全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数学 第二章单元检测(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函数32+=-x a y (a >0且a ≠1)的图象必经过点 (A )(0,1) (B ) (1,1) (C ) (2,3) (D )(2,4) 2.函数lg y x = A.是偶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B.是偶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C.是奇函数,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3.三个数6 0.70.70.76log 6, ,的大小关系为 A . 60.70.70.7log 66<< B . 60.7 0.7log 60.76<< C .0.7 60.7log 660.7<< D . 60.70.70.76log 6<< 4.函数12 log (32)y x = - A .[1,)+∞ B .2(,)3+∞ C .2(,1]3 D .2[,1]3 5、已知镭经过100年,剩留原来质量的95.76%,设质量为1的镭经过x 年的剩留量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A )y =(0.9576) 100 x (B )y =(0.9576)100x (C )y =( )x (D )y =1-(0.0424) 100 x 6、函数y =x a log 在[1,3]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则a = (A ) (B ) 2 (C ) 3 (D ) 7、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2)上不是增函数的是 (A ) 0.5log (3)y x =- (B ) 12+=x y (C ) 2x y -= (D )x y 22= 8、函数 与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只可能是 1009576.02131x a y =x y a log -=1,0≠>a a 且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及第二章习题)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一部分填空题 1、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3、在纸币制度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时,会出现货币的。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 5、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成为。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 和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 .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 17、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A、MI=流通中现金 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C、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D、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5、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属性、货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学说是。 A、货币金属论 B、货币名目论 C、货币国定论 D、货币数量论 6、在西方经济学有关货币的观点中,把货币等同与贵金属,并认为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的真正财富等。 A、货币金属论 B、货币名目论 C、货币国定论 D、货币数量论 7、在一国货币制度中,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 一、世界人口增长(课本P4~5) 1、人口发展趋势:人口不断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 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课本P5~7):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 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世界人口增长95%来自发展中国家,世 界人口增长处于增长下降阶段。 非洲:高增长阶段---过度模式 亚洲、拉丁美洲:增长下降阶段---过度模式 欧洲、北美、大洋洲:低增长阶段---三低模式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以上)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 1、定义: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变更----居住地改变或者户籍改变;时间范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 空间位置变化----跨越一定的行政界限。 3、人口迁移的类型(课本P11~P13) 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 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 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 等 西欧、北美、 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 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 均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 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 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 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当代中国成立到 20世纪80年 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支边等)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 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 策) 迁移流量大,流 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 工矿区 农村——城市 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主要因素(课本P13~14)举例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收入、生活条件, 其中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 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 2、政治因素:战争、宗教、变革、政策、政治中心变更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戍边 3、社会文化因素:教育求学、宗教信仰、民族越来越多的学生去海外求学 4、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爱尔兰水灾引发饥荒,许多农户迁往美国 5、其它因素:人的心理和生理,性别年龄,家庭和婚姻, 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等 因与外国人结婚,迁居到国外青年比少年 和老年迁移的比重更大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7) 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 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警戒值,不确定性,相对确定)。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 源数量。全球为110亿,我国为16亿。 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2、科技发展水平;3、人类文化水平等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虚拟值,不确定性,相对确定)影响 因素 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正相关);⑵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 ⑶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⑷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相关) 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 发展战略 实现 措施 世界: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 不断追求高水平生后质量的平等权利 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三、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实战演练: 1.如右图,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分别属于( ) A.“三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B.“高低高”模式和过渡模式 C.“三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 D.“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 2.日本和荷兰等国合理人口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