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

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

D O I :10.19525/j

.i s s n 1008G407x .2019.04.015第40卷第4期

2019年7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D a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40,N o .4J u l .2019

论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

程嫩生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一一摘一要:中国书院与道德教育二

科举文教育的关系密切.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官学的发展,不过官学在发展中弊端丛生.南宋一些理学家对声利之场的官学大张挞伐,他们将书院作为传道讲学的重要场所.南宋书院的这种教育理念对元明清时期的一些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科举事关生徒的前途,因此很多书院虽重视道德教育,但一般不会反对科举文教育,所反对的往往是唯利禄是图二唯科举是从的浮风.古代也有一些书院受到利禄的侵蚀甚至毒害,不过仍有不少书院坚守传道讲学的教育理念.中国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纠葛问题在当代中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有着类似反映,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有助于发掘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一一关键词:中国书院;道德教育;科举文教育一一中图分类号:G 40G09

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

一一文章编号:1008G407X (2019)04G0110G05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收稿日期:2017G05G10;一修回日期:2017G06G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书院文学教育研究 (08C Z W 013

)作者简介:程嫩生(1974G),男,安徽桐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书院二清代文学研究,E Gm a i l :c h n s h 2013@163.c o m .

一一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教育机构,

为中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与官学有所不同的是,古代很多书院重视道德教育.科举文是指古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各种文体.由于科举事关生徒的前途,因此很多书院虽重视道德教育,但一般不会反对科举文教育.如何处理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的关系,是古代书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要研究古代书院,就不可撇开此论题.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如陈雯怡二胡青二李兵二刘海峰二刘琪等人对此论题有过探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问题的论述上,如南宋时

期一些重视道德教育的书院是否反对科举[1]

,古代不少书院为何与科举 联姻 [2

],承认书院兼重科举为何并不影响我们称道书院文化[3]

.尽管如此,此论题仍

有可供拓展或深化之处,如后代一些书院如何传承南宋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理念,以及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有何现实意义等问题,已有学者对此关注得不够.有鉴于此,笔者撰文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一二宋代书院道德教育与科举文教育

为了满足莘莘学子的读书愿望,北宋朝廷实施了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兴学运动由范仲淹主导.庆历三年(公元1043)

,参知政事范仲淹向宋仁宗陈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内容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十条改革主张.庆历四年(公元1044),宋仁宗诏令兴学,要求在各州县建立官学,士子要在官学读书三百日后方可应举,以前应考过的士子也要在官学读书百日.第二次兴学运动由王安石主导.熙宁二年(公元1069),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要求兴办学校.熙宁四年(公元1071),王安石实行太学三舍法.太学三舍法是通过在太学逐层晋升的方式来取代科举,从而达到取才于养的目的.第三次兴学运动由蔡京主导.崇宁元年

(公元1102)开始推行,包括兴办各地学校二增加学生名额以及在全国学校推广三舍法等内容.北宋三次兴学运动力改科举重取才轻育才的不良现象,将育才与取才两项功能一起纳入官学教育的范畴.

北宋三次兴学运动有利于振兴文教,推动官学的发展.不过,官学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北宋熙宁以后,官学多为声利场所,在教育上有名无实,失去了为国家造就人才的本意. 所谓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尝得隽

于场屋者耳. [4]卷69,27

太学三舍法在实施期间也经常出现请托的现象, 真正老成之人,多不得太学就试

[5

].逮及南宋,官学学风败坏的现象愈演愈烈.在官学弊端丛生之际,南宋一些理学家应运而起,他们对病入膏肓的官学大张挞伐,而理学巨擘朱熹对当时官学中的腐败现象进行了强烈批判.朱熹认为: 学者有成材而

庠序有实用,此先王之教所以为盛也.自学绝而道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