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药理提纲``

中药药理提纲``

中药药理提纲``
中药药理提纲``

第一章绪论

①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二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特点。前者称为中药药效动力学,后者简称为中药药代动力学。

②中药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病证的寒热和中药四气均涉及机体活动

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功能等方面。

③实验研究表明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钩藤、羚羊角、牛黄、黄芩等

具有抗惊厥、镇静作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穿心莲、知母、栀子、柴胡等具有解热作用。

对于部分温热药,如五味子、麻黄、麝香等则有中枢兴奋作用。

④中药药效学的作用特点: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 2 中药作用的差异性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 4 中药

作用的时效关系5中药作用的双向性

⑤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包括药材、制剂、剂量、给药途径和配伍与禁忌等;

机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环境因素,如时辰、气候、地理、社会环境等。

⑥延胡索含有多种生物碱,延胡索总生物碱,延胡索素、乙素、丑素均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尤以延胡

索乙素的镇痛作用最强。经醋制后其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煎煮时易于溶出,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因此醋制能提高延胡索的镇痛作用。

⑦相须、相使:为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方式

相畏、相杀:为制约或减轻毒性和副作用的配伍方式

相恶、相反:使药效降低、丧失或产生毒副作用的禁忌配伍方式。

1 简述中药四气的现代内涵

2 简述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3 试述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

⑧中药药代动力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单、复方及中药活性成分、

组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学科。

⑨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A中药的体内过程: 1跨膜转运2吸收3 分布4代谢5排泄

B 中药体内药量动态变化规律:1中药时量关系2 中药时效关系3 中药时量关系和实效关系的联合研究

第五章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

⑩剂量和分组的设定

正式实验时常以等效剂量作为中剂量或小剂量,大、中、小剂量差以2~3的等比级数为宜

选择药效学观察指标的原则是:1针对性(特异性)强2敏感性高3重现性(稳定性)好

○11实验动物等级标准:1 普通级:不携带所规定人兽共患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 2 清洁级:普通级外,另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3 无特定病原体:清洁级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 4 无菌动物:不可检查出病原的一切生命体○12中药药理学要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分阳性对照(以现行最有效或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作为对照)和阴性对照(除不用被研究的药物外,对照组接受相同的处理)

各论 A 主要药理作用 B 有效成分 C 机制D其他药理作用 a 其他药理作用

调节免疫

麻黄

A 1 发汗(口服注射均有效) 2 平喘3 利尿4 解热、镇痛5 抗炎、抗过敏6抗病原微生物7 镇咳祛痰

其它药理作用(a) 1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2 强心、升高血压

53 平喘有效成分(B)麻黄碱

机制(C)

1 化学结构似肾上腺素,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细胞中的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2 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细胞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壁通透性

3 促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作用

4 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柴胡

A 1 解热2 抗病原微生物3 抗内毒素4 抗炎5 镇静、镇痛、镇咳6 促进免疫功能7 保肝、利胆、降血脂8 抗抑郁(注意)9 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

A 1 解热2 降血糖、降血脂(主要)3 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4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5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葛根素1 抗心肌缺血 2 抗心律失常 3 扩张血管、降压 4 改善脑循环 5 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的形成)

1 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什么?

2 麻黄平喘作用的成分、机制、特点是什么?

3 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作用的成分和机制是什么?

5 葛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哪些?主要有效成分是什么?

抗肿瘤

黄芩

A 1 抗病原微生物2 抗炎3 抗毒素4 解热5 保肝、利胆、降脂6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免疫抑制

作用)

黄连

A 1 抗病原微生物(1 抗菌2 抗病毒)2 抗细菌毒素3 抗炎4 解热5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 抗

心律失常2 降压)6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 利胆 2 促进消化 3 抗胃溃疡)7 增强免疫 D 4 正性肌力作用

1 清热和解表药均具有解热作用,简述两者解热作用的异同

3 简述黄连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作用特点

表8-1 泻下药分类、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简表

大黄

A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 泻下

B 1)同刺激性泻药2)大黄酸蒽酮具有胆碱样作用,可兴奋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加快肠蠕动3)大黄酸蒽酮可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阻碍NA+转运吸收,是肠腔内渗透压升高,肠腔容积增大,机械性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快4)部分原型蒽苷自小肠吸收后,经过肝脏转化,生成大黄酸蒽酮,由血液或胆汁运至大肠,发挥上述泻下作用。5)大黄素亦有类似乙酰胆碱的作用,能增加肠推进蠕动而利于排便

煎煮时间与炮制:经炮制与久煎后,大黄结合型蒽苷易被水解成苷元,番泻苷A仅存少量,而苷元在小肠内易被破坏,估泻下作用减弱。另外,大黄含有的鞣质久煎后大量溶出,鞣质对肠蠕动有抑制作用。研究证明生大黄简直10min,蒽苷溶出率最高,泻下作用最强,生大黄比酒炙及醋制大黄泻下作用强。

2 对胃的作用,少量促进胃液分泌,增大抑制蛋白酶

3 保肝利胆

4 对实验性胰腺炎的作用,对多种胰酶均有抑制作用) 2 抗病原体

3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止血、改善血液流变性、降血脂)

4 抗炎

5 抗肿瘤

芒硝

B 10水硫酸钠(NA2SO4.10H2O)又称玄明粉(元明粉)

1 简述泻下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

2 泻下的分类有哪些?

4

第九章祛风湿药

A 1 抗炎2 镇痛

独活95 A 1 抗炎 2 镇痛、镇静 3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

秦艽99 1 抗炎2 解热、镇痛 3 抗过敏4 抗菌 5 利尿 6 保肝、利尿

102 1 独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基础是什么?

4 抗病原微生物

厚朴104 A 1 调整肠胃运动功能 2 促进消化液分泌 3 抗溃疡 4 保肝! 5 抗菌抗病毒 6 抗炎、镇痛

苍术106 A 1 调整肠胃运动功能 2 抗溃疡 3 保肝 4 抑菌 5 抗炎 6 镇痛7 利尿8 免疫抑制作用

广藿香108 A 1 抑制胃肠运动功能 2 促进消化液分泌 3 抗病原微生物

11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4 抗肿瘤5 抗病原微生物6 对代谢的影响7 降血脂

茯苓

A 1 利尿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 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2 增强细胞免疫反应3 茯苓多糖体能使免疫器官胸腺、脾及淋巴结重量增加)3 镇静 4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5 保肝

泽泻

A 1 利尿冬天采集作用最强,春天采集作用稍差;生用、酒炙、麸制者有利尿作用,而盐炙者无利尿作用,但在五苓散仲泽泻不论生用或盐炙其利尿强度均相同C 1)直接作用于肾小管的集合管,抑制K+的分泌,同时抑制NA+的重吸收;2)增加血浆心钠素ANF的含量,具有排钠利尿作用3)抑制肾脏NA+-K+-ATP酶的活性,减少NA+的重吸收等。2 抑制肾结石的形成 3 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 4 保肝 5 对心血管的作用(1 降血压 2 对心脏的作用 3 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及促进纤溶酶的活性)6 降血糖7 抗炎

4 抗休克)2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2 促消化 3 利胆、止吐、抗溃疡)3 对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 4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附子(回阳救逆)

A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 强心2 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3 抗休克4 抗心律失常5 抗心肌缺血)2 增强β受体、cAMP系统的反应性 3 抗炎、镇痛 4 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5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B 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生成乌头原碱。

1 温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什么?

2 从现代研究的角度简述附子回阳救逆的药理学基础。

3 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主要有效成分是。

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4 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5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枳实与枳壳

A 1 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双向)2 抗胃溃疡

B N-甲基酪胺和对羟福林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作用

香附

A 1 对子宫的抑制作用2 雌激素样作用(与淫羊藿做比较)3 对胃肠道和气管平滑肌的作用4 利胆 5 镇痛、抗炎

2 以理气药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为例,论述中药的双向作用。

4 枳实与枳壳升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N-甲基酪胺-促进内原性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间接兴奋α、β受体---收缩外周血管、兴奋心脏对羟福林----直接兴奋α、β受体---收缩外周血管、兴奋心脏

山楂

A 1 助消化

B 脂肪酶消除肉食积滞2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 抗心肌缺血 2 抗心律失常3 强心 4 降压)4 抗菌

2 山楂的主要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是什么?

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

抗凝血三七

A 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1 止血2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3 促进骨髓造血功能4 溶血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 对心脏的作用2 扩张血管、降血压

3 抗心肌缺血

4 抗脑缺血

5 抗心律

失常 6 抗动脉粥样硬化7 逆转心肌肥厚)

3 抗炎

4 保肝(1 抗急性肝损伤2 抗慢性肝纤维化)

5 抗肿瘤

注意:三七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功效特点,三七具有促进凝血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双重药理作用,使用后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又可防止血液系统出现高凝状态,减少或预防血栓的过度形成,从而维持全身血液的循环畅通

1 化瘀止血药物“止血不留瘀”功效的药理作用基础是什么?

2 三七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是什么?

第十六章活血化瘀药

A 1 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1 抗血小板聚集2 降低血液浓度3 抗凝血)2 改善微循环3 改

善血流动力学 4 抗组织缺血性损伤 5 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6 抗炎、镇痛、兴奋子宫

丹参

A 1 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1抗血小板聚集2抗凝血3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4 抗血栓5 降血脂)

2 抗心肌缺血

3 抗脑缺血

4 镇静

5 抗肝损伤

6 改善肾功能

7 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

川芎

A 1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2抗脑缺血3抗心肌缺血4 扩血管、降血压

延胡索

A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 镇痛2 镇静)B延胡索乙素

2 心血管系统作用(1 抗心肌缺血2 抗脑缺血

3 抗心律失常)3 抗消化性溃疡

益母草

A 1 兴奋子宫(主要)2 抗心肌缺血3 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4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1 血瘀证的现代研究和活血化瘀药治疗血瘀证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2 川芎、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各有哪些?其共同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如何?

3 延胡索镇痛、水蛭抗凝血、莪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如何?

第十七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以祛痰、化痰、缓解或制止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主治痰多咳嗽、痰饮喘息以及瘰疬瘿瘤等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

A 1 祛痰2 止咳3 平喘

桔梗 A 1 祛痰、镇咳2 抗炎 3 镇痛、解热

半夏 A 1 镇咳、祛痰2 催吐和镇吐(重要) 3 抗肿瘤 4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 如何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中医的痰证?

2 半夏镇吐和催吐的作用机制与桔梗祛痰的机制是什么?

3 为什么苦杏仁苷口服的毒性比注射给药大?

酸枣仁

A 1 镇静、催眠、抗惊厥2 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3 抗心律失常4 抗脂质过氧化5 增强免疫

天麻

A 1镇静、催眠、抗惊厥2 降压3 调整脑血管功能,保护神经细胞

4 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血小板聚集

5 益智和延缓衰老

1 请结合平肝息风药的功效、主治及现代应用,简述平肝息风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

2 天麻的主要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是什么?

A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麝香

A 1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2 抗脑缺氧3 抗炎、镇痛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5 兴奋子宫

冰片

A 1 促渗作用(1 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2 促进药物透过皮肤黏膜3 促进药物从消化道吸收)2 心肌保护作用 3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4 脑保护作用 5 抑菌 6 抗炎

用)

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 改善学习记忆2 调节神经功能)

3对内分泌的作用(1 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2 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3 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

4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1 促进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2 调节糖代谢3 调节脂质代谢)

5 延缓衰老

6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7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8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9 抗肿瘤

人参

A 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1 改善学习记忆2 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2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2 提高特异性免疫功能)

3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1 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2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3 对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 强心2 对血管及血压的影响3 抗休克的作用)

5 增强骨骼造血功能

6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1 促进核酸及蛋白质合成2 降血脂)

7 抗肿瘤

8 延缓衰老

9 抗应激

甘草

A 1 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主要)C 1)促进皮质激素的合成2)甘草次酸与皮质激素在结构上相似,可直接产生皮质激素样作用3)甘草次酸可竞争性抑制肝对皮质激素的灭活,间接提高皮质激素的水平。

2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 抗溃疡2 保肝

3 解痉)

4 解毒(主要)C 1)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可以与毒物的羧基、羟基结合,减少毒物的吸收2)通过物理、化学方式沉淀或吸附毒物及减少吸收3)甘草次酸具有皮质激素样抗应激作用,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4)对肝药酶具有诱导作用,可加速毒物的代谢

5 抗炎

6 镇咳祛痰

7 抗病原微生物

当归

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1 促进骨骼造血功能

2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3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 抗心肌缺血 2 抗心肌梗死后纤维化 3 抗心律失常

4 扩张血管、降血压)

3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重作用

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2 提高特异性免疫功能)

何首乌

A 1 延缓衰老2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4 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5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 泻下2 保肝)6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淫羊藿

A 增强性腺功能:淫羊藿流浸膏具有雄激素样作用,能够提高性腺功能。

五味子

A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4 保肝B 五味子醇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联苯双脂(DDB)

5 对胃肠道的作用

6 抗衰老

7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第二十四章中药新药药效和毒理学研究

中药新药的分类:1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抗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机制

2 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 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 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和复方制剂

7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 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256 实验设计原则:1随机2 对照3 重复

毒理实验分类

长期毒性实验

特殊毒理实验:1遗传 2 生殖 3 致癌 4 免疫

1 简述中药新药的概念及中药新药的分类

2 试述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中药药理学 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 经、升降浮沉,以及有毒和无毒。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中药学的主要特色,是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在长期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用药经验的高度概括,是中医临 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第1节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四性是指寒、热、温、凉是四种不同的药性,实际是药物寒性与热性两种不同的性质。是从药 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是中药最重要的基 础理论之一,是中医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中医治病是利用药性之偏性调整人体这偏性,从而达

到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然而四性是否客观存在?是否有客观而有效的差别标准?四性的生理活性及物质基础是什么等 问题一直为历代医家所关注,至今仍有很大争议。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是国家基金优先资助的领 域之一。 1、四性的药效学研究 1.1 60年代侯灿:对72味中药分别通过抗菌、退热、抑制、兴奋作用和是否含有挥发油五个项目 进行研究。 结论:寒凉药具抗菌、退热、抑制作用,认为寒凉药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过午剩反应状态或适 应这种状态和药物。温热药具有兴奋、刺激作用,主认为温热药能够最终改善机体热量不足的反应 状态或适应这种状态和药物。 1.2 70年代梁月华

从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角度进行研究临床与药理研究。 结论:温热药增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活动;寒凉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 功能活动降低。两类药通过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纠正机体寒热不平衡状态。 2、四性对环核苷酸的影响 结论:温热药提高cAMP水平 寒凉药提高cGMP 水平 3、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结论:寒证病人和温热证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神经递质含量等研究也表明四性与中枢神经有关。 寒证模型动物和热证模型动物给予电刺激后,寒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升高,表明中枢抑制增强。 热证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降低,表明中枢兴奋增强。 大鼠寒证(虚寒证)模型,大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降低, 而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 寒证(虚寒证)大鼠经热性温阳药或温性补气药治疗3日,

中药药理复习

中药药理 第一章绪论 1、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理论(理论基础)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工具)和方法研究中药(研究对象)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作用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①中药药效学: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揭示中药的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②中药药动学:研究机体对中药的处置,阐明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第二章中药药性与中药药理 2、如何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 ①四气:即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四气与植物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代谢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均有关。②五味就是甘辛酸苦咸五种味道,甘味能补能缓,能和中;辛味发散、行气、行血;酸味收敛止泻、止血;苦味清热抗菌;咸味软坚散结、润下。③升降沉浮:即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四种趋向性能,升即上升,浮即发散,升和浮具有升阳、发表、散寒、催吐、开窍等功效;降即下降,沉即泻利,降和沉具有潜阳、降逆、清热、泻下、利尿、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升降沉浮除了与药物本身有关,还受到炮制(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和配伍的影响。④归经:表示药物作用定位的药性理论,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统称,现代研究思路从药物选择性产生的药效学或药动学机制阐述。 第三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3、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①药物因素:药材(基原(品种)、产地、采收季节和药用部位、贮藏条件、炮制)、剂量和剂型、煎煮方法和条件、配伍和禁忌②机体因素:生理状况(体质、性别、年龄、精神状态、遗传状况等)、病理状况③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家庭环境等,生物钟现象和药物作用的昼夜节律变化。 第四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4、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①两重性:既对机体产生治疗作用又可产生不良反应,如马兜铃酸、雷公藤、大黄蒽醌等;②综合性: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多系统,标本兼治;③双向性:双向调节作用,指某一中药既可使机体从机能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从机能低下状态向正常作用,因机体所处病理状态不同而产生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如大黄小量收敛,大量致泻;④机体差异性:种属差异,个体差异,人的机能状态不同,药物作用不同,如益母草对受孕的子宫呈抑制作用,对产后的子宫表现兴奋作用;⑤与功效的相关性:功效与药理作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⑥量效关系:中药提取物的有效成分量效关系比较明确。 5、中药药理学实验应遵循的三原则:重复性、对照性、随机性。 第五章中药的毒副作用 6、对中药有毒无毒的认识:①“有毒”我指中药治疗作用之外对人体正气损伤的负效应,是中药药性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②凡有毒的药物,大都性质强烈,用之不当或用量稍大即可产生毒副作用,如砒霜、乌头、芫花等;而几乎无毒的中药,性质较平和,某些大量服用亦不会毒害人体,如麦芽、山药、薏苡仁。③确定中药是否有毒性需要以下三个条件:是否含有毒性成分,整体是否有毒,用量是否适当。④应当认识毒性,合理用药,利用毒性。⑤中药中毒相关事件:日本“小柴胡汤事件”、新加坡“小檗碱事件”、中草药肾

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分析

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分析

————————————————————————————————作者:————————————————————————————————日期:

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分析 摘要: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活血化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目前市场上活血化瘀药物众多,作用存在一定的区别,鉴于此,本文对活血化瘀中药理相关作用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01-01 近年来,人们对活血化瘀中药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获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发现在防治心肌缺血、抗血栓、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药理作用良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 1 改善血流动力学 研究发现,血瘀的出现多因血流受阻,循环不畅,血流动力异常等诸多原因造成。众所周知,血液是输送氧气、养分的主要媒介,一旦血管阻塞会给机体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因血瘀导致死亡的案例不再少数,其中冠心病、脑梗阻等比较常见。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得以明显改善,促进血液流动,尤其可扩张肾、脑、心等机

体内很多部位的血管,对扩张血流缓慢、较细毛细血管效果也较为明显。目前心肌病、冠心病等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治疗时从活血化瘀角度入手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2改善机体微循环 血瘀患者中微循环障碍占有较大比例,所谓微循环障碍指微静脉、微动脉之间血管被阻塞的一种症状。实验研究表明,活血化瘀可明显改善微循环。例如,按照每天一次,每次15g的剂量,给大鼠喂食活血散瘀颗粒,进行为期9天的喂养后,提取并制作大鼠组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大鼠缩小的微动脉管径得到了很好的扩张效果,血管开放数量大大增加,大鼠的微循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正因活血化瘀中药在改善微循环方面效果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 3改善血液流变学 中医中血瘀指血液中出现淤血,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因此缓解血瘀应从血液循环、流变学角度着手。其实血瘀的出现源于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所致,而且经大量实践表明,很多疾病中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血瘀症状,多表现为血液凝集、粘聚、浓稠等。活血化瘀中药可有效缓解血液凝集、粘聚、浓稠等,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情况。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连续一周给予大鼠桃仁油,而后对大鼠血液指标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大鼠血液粘稠度明显降

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 书名: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 图书编号:1655368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定价:98.0 ISBN:711707577 作者:沈丕安编著 出版日期:2006-07-01 版次:1 开本:16开 简介: 本书为一部由高年资中医师结合其40余年临床阅历亲笔撰写的中药药理临床合理运用的临床中药学著作,有别于药学教授和药理专家编写的中药学书,最大的特点为临床实用性强。 全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总论分3章,主要介绍辨证论治与中药现代研究、中药现代研究概况以及中药不良反应概况等内容。 下篇各论将所有药物分为15章,计有主药417种,附药146种,共计563种药物。 每味主药一般有8项内容,包括“性味与功效”、“传统应用”、“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剂量与用法”、“临床体会”、“不良反应”。一物多药的合并在一起介绍;资料较少的为简要介绍。 书中各药的“药理作用”一项,从临床实际出发,简要介绍与临床应用相关性较强的药理研究结论,选择的多是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对提示中药可能的疗效机制很有帮助。其简明扼要的特点,尤其适合临床医生。 各药“临床体会”一项为本书重点。以中医传统理论和辨证论治为主,结合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结果,结合公认的临床用药规律,再结合笔者的多年临床经验、体会和教训,阐明该药在现代中医临床上合理运用的适应证、使用方法,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机制。对一些书刊上关于中药使用方面记载的不明确、不准确、不妥当的内容(如药性,适用于中医何证、西医何病症、西医何病理、功效定位等),提出了质疑与更正,还有不少其他书刊未曾介绍过的内容(如传统功效与药理作用的不一致,传统主治与疾病病理的矛盾,禁忌用于哪些与主治病症似有同而异的情况等)。其中有很多需要凭借丰富的中医临床阅历、高水平的中西医临床知识会通、细致地观察中药使用的效果后,再经理性思辨后才能得到独特见解,对提高中药运用水平会有很大帮助。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最新

中药药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 用的规律。 2、中药药效学--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提示中药药理作用的机理与物质基础。 3、中药药动学: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4、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第一个时期:(20年代—1949年) 从本草学进入化学与药理研究阶段,标志:陈克恢等对麻黄进行研究,发现麻黄碱具有拟肾上腺素作用。 第二章中药药效学 1 (损其偏盛,补其偏衰 ) 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滋阴等功效。热性或温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即 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 5种不同的药味。③升降浮沉:药物性能在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与趋势。④归经: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 (归经所属脏腑与其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器基本一致。) 对中药四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去探讨? 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 寒凉药:中枢抑制作用。DA、NA 下降。温热药:中枢兴奋作用。 2、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P9 4 的研究目前有哪些方法?

广义的毒:指药物的毒性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熟悉并熟悉例子 副作用:中药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麻黄——止咳平喘(药效)中枢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 大黄------通便(药效)月经量多(不良反应) 附子------止关节痛(药效)心慌胸闷(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的危害,一般后果比较严重,有时较难恢复。 变态反应:少数人对某些中药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最常见的为过敏反应。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5 1.多效性---- 化学药----单一的化学物质与靶点.如阿斯匹林(PG)与阿托品(M受体) 中药----多成分与多靶点.如人参含的皂苷与其他成分,作用多个系统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关.一定范围有协同作用,超出范围有对抗作用 3.双向调节性,指的是同一种中药,同时具有抑制亢进的机体功能又有兴奋低下的功能,调 节完全相反的二种病理状态. 如麝香–镇静安神(中枢抑制)、醒脑开窍(中枢兴奋)山楂---消胀(收缩胃肠肌)、止泻止痛(松弛胃肠肌) 机理与机体的功能状态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如人参皂苷 Rb(镇静)、Rg(兴奋) 6掌握并举例 1.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中药功效的描述与现代研究的药理作用一致.如解表药.活血药,芳香化湿药 2.与中药功效存在差异性:传统功效没证实及新的药理作用.如葛根(解毒没证实、扩冠、强心、降压为新的作用) 3.丰富对中药功效的认识。如 第四章 中药配伍的原则是什么? 配伍目的:增强药物的疗效,调节药物偏性,减低毒性或副作用。 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熟悉原则:①充分利用相须、相使配伍,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②应用烈性、有毒药物时,采用相畏、相杀配伍,以消除或减弱毒性。 ③避免相恶配伍导致药效拮抗而削弱原有功效。 ④避免相反配伍增强毒性或导致不良反应。 中药七情中,何者是“协同”?何者属“拮抗”?何者“减毒”? 协同:相须、相使拮抗:相恶、相反减毒:相畏、相杀 产地:“道地药材” --特定产地--名贵药材:四川——贝母附子黄连内蒙——甘草云南——三七、茯苓、木香山西——黄芪、党参西藏——红花吉林——人参1、炮制的影响作用P28 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药理综述

谈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撰写意义和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的作用、目的和意义 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前期筛选阶段、临床前评价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及上市后评价阶段。药理毒理研究不仅仅涉及临床前评价阶段,它实际上贯穿于整个研发的过程中。它对于支持研发药物是否能进入临床研究或是否能上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药理毒理综述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或多个专业,所以,在全部完成或阶段性地完成了这部分研究工作后的综述过程,对了解整个研发或试验过程、了解各学科各专业的结果、以及对结果进行自我和综合分析评价均起到重要作用。它不但可全面展现新药的研发背景、研究设计思路、研发过程,也可体现各学科专业结果的相互关联。此外,它与药学和临床两个专业共同为“主要研究结果综述资料”提供基本素材和综合评价的基础。 提供药理毒理综述资料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申报资料的要求,撰写好该综述资料也是对一个药品研发者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从研究者的角度看,通过对药理毒理资料的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可使自身对申报品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更系统、全面、深入的认识,可加深对药理毒理研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理解;从审评者的角度看,它能使审评者初步、快速、有效、系统地了解申报品种有效性、安全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品种特色,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以及申报者对品种的自我认识方面的全面信息。 二、申报资料的常见问题 通过对申报的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综述申报进行分析、归纳,常见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繁简失当: 一是过于繁琐,或层次不清,如将所有的试验结果简单堆砌;二是过于简单,写成摘要的形式,或仅对认为重要的结果进行描述,即提供的信息量不全,对品种基本情况缺乏了解,或有意回避一些重要的或矛盾的结果。 2.轻综合轻评价: 药理毒理综述按注册分类的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如申报注册分类一的品种涉及的专业及内容较多,因此在综述时应力求体现出各学科专业的联系,但目前申报资料往往缺乏对各专业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综合。因此,造成了对关键性问题把握不到位、认识不深刻或各专业间相互脱节。 三、应关注的问题 我们知道科学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我们对所有的研究资料进行综述也是一个完成科学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过程。从综述的字面意义分析,综述实际包含了两个过程,即“综”和“述”。“综”,即综合,是将各个独立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也就是说,收集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各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述”,即评述、论述,是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思考后,进行综合评价。 1.掌握基本要求 有人用4C概括一篇综述性文章的基本要求,即Clear(清晰),Complete(完整),Correct(正确),Concise(简明)。 (1)清晰:要求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层次清晰,表达清楚; (2)完整: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完整,勿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或缺项漏项,或丢掉关键信息;(3)正确:要求内容正确,数据可靠,专业术语正确,表达准确。这种正确还包含了资料应客观真实,具有可信性。应避免主观见解,避免随意取舍。不应忽视偶发现象和数据;(4)简明:应论述深刻充分揭示科学内涵等。

中药药理学各类药药理作用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 1.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 1.1麻黄 主要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 抗过敏,平喘,利尿,镇咳祛痰 其他药理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强心、升高血压,对平滑肌的影响 1.2柴胡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抗炎,镇静、镇痛,促进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 抗内毒素,镇咳,保肝利胆,降血脂,抗抑郁,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其他药理作用:抗惊厥、抗癫痫,抗肿瘤,对胰酶的影响,保护胃黏膜 1.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影响免疫功能,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降血糖、降血脂, 影响心脑血管系统(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压, 改善脑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 其他药理作用:抗氧化,抗骨质疏松和雌激素样作用,增强记忆,抗肿瘤,保护胃黏膜 2.清热药的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细菌内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抗肿瘤2.1黄芩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保肝利胆,降脂其他药理作用:抗氧自由基损伤,减轻糖尿病并发症, 影响心血管系统(降压、抗心肌缺血) 2.2黄连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毒素,抗炎,解热,增强免疫 影响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降压) 影响消化系统(利胆、促进消化、抗胃溃疡) 其他药理作用:降血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抑制血小板聚集,正性肌力作用 2.3金银花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解热,抗炎,提高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保肝、利胆,止血,抗早孕 2.4穿心莲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内毒素,抗炎,解热,影响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抗肿瘤,保肝利胆 2.5牡丹皮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 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心肌缺血, 抗脑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其他药理作用: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保肝,降血糖 2.6知母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降血糖,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抗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中药药理试题

中药药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6分) 1、中药功效与中药药理作用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给药途径不同②有效部位或成分与全药不同 ③动物实验同人体效应有差异④认识的发展会表现差异 2、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有哪些? 答:1 药材:品种与产地; 采收与贮藏; 2 炮制(1)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疗效,(3)保持药效稳定 3 制剂(1)煎煮方法和条件(2)剂型和制剂工艺(3)给药途径 4 剂量:中药一般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5 配伍与禁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3、中药药理作用有何特点? 1、作用的多效性:a化学合成药具有相对单一的作用靶点和相对单一的药理租用。但中药师复方,其药效作用往往比较广泛。 b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是导致中药药理作用多效性的主要原因。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a化学合成药的药理效应一般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对中药而言,尽管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表现这种量小关系,但有时量小关系很不规则,甚至小伎俩和大剂量作用相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b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也是其量效关系相对不规则的重要原因。不同活性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或系统,呈现的效应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会互相协调,超出一定范围又相互制约。 3、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和整体平衡性:a同一中药,即可使亢进的机体功能向正常状态转化,又可使低下功能向正常状态转化,即调节截然相反的两种病理状态,为双向调节b双向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集体的功能状态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都有密切关系 c中药及其复方种类繁多,功效复杂,但其基本作用为“调整阴阳平衡”,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和气血,使机体的各种功能相互协调与平衡,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4、作用相对缓慢、温和:a中药作用往往表现温和,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b中药化学成分含量较低,是导致中药药理作用相对缓慢、温和的主要原因。 5、解表药的共同现代药理作用有哪些? 答:1、发汗作用:本类药物大多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作用,尤以辛温解表药的发汗作用较强。 2、解热作用:奔雷药物多具有程度不等的解热作用,能使实验性发热动物的体温降低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对多种细菌、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和呼吸道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镇痛、镇静作用:多数解表药具有程度不等的镇痛作用,部分药物还可减少实验动物自发活动,具有镇静作用。 5、抗炎、抗过敏作用:本类药物中绝大多数药物及方剂对多种炎症反应均具明显的抑制作用 6、止咳、祛痰、平喘:本类药物中绝大多数单味及复方均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6、清热药的共同现代药理作用有哪些? 答:1、抗病原微生物:抗菌;抗病毒 2、抗细菌内毒素; 3、抗炎;

中药药理学复习资料

中药药理复习提纲 1、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静、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如钩藤、羚羊角等具有抗惊厥作用。温热药,如五味子、麻黄、麝香等有中枢兴奋作用。(0.5(2)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温热药能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受体-GMP系统的功能亢进。寒凉药能降低热证、阴虚证病人的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的功能偏高。(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温热药表现为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寒凉药可降低基础代谢率。 (5)寒凉药有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2、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1)中药药效的多效性; (2)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则性; (3)双向调节性; (4)作用相对温和、缓慢。 3、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①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如烈性中药大多要经过漂、浸、煮等炮制过程,使有毒成分溶出或分解,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少毒成分或毒副作用目的。如:附子炮制(乌头碱无强心作用,分解破坏,而消旋去甲乌药碱,强心成分,因耐热而仍保留,故熟附片保留强心作用而毒性较生附子大大降低。 ②增强药物的作用; 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水煎液溶出量少,醋炒后,延胡索中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溶于水的醋酸盐,水煎液中溶出的总生物碱增加,镇痛作用加强。 ③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如生大黄主要有泻下作用,也有抗菌作用,炮制后的炙大黄泻下作用减弱,抗菌作用增强。 4、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的关系如何 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具有相关性 ②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存在差异性 ③中药药理作用研究丰富了对中药功效的认识 5、中药含药血清药理方法概念及优点:

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药药理学论文 题目: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 班级:08级中西医结合临床(2)班 姓名:赵少飞 学号:08411115 日期:2011-5-31

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是指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材;机体则指人体、动物体及病原体。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两部分,即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药药效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中药药理学是基于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中药治疗作用及其机理、发展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创造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一门学科。在讨论到中药药理学的基本任务及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后,着重从基本药理概念问题、关于复方研究问题、关于中药血清药理研究问题、关于有毒中药研究问题及关于中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得到相应的对策分析:合理的全面规化, 应当提倡和实施与现代科技接轨的方针, 应当制定中药药理研究的相关原则、规范与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开创新的研究方法等。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研究;研究问题,对策。 中药药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中药学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特点是既要遵循中医药理论,又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并用现代医药学研究中药的成果阐明中药防治疾病的道理,因此它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桥梁。 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已有几十年历史,其学科任务逐渐明确。第一,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从现代科学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的内涵。研究中既要重视单味药的研究,也要注意总结提炼某一类药的共性,形成理论。第二,中药药理学研究要与中药临床应用研究密切结合,为提高中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应用科学的发展做贡献。第三,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几十年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的积累,对现代中医药理论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对中药药性理论、归经理论,以及中药清热解毒、攻里通下、活血化疲、扶正固本等作用,已初步建立了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概念。第四,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中药新药的开发是以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为基本条件,中药药理学承担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任务,这不仅为临床提供了许多高效低毒的中药新药制剂,也推动了中药药理学自身的发展。第五,促进中西医结合。中药药理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中药药理学学科的发展,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共进。中药药理学的发展也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1中药药理学研究发展及现状 如果以 1985年 10月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作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那么从那以后, 在以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为核心的我国中药药理学研究大致经历过了几个历程, 即从 1985年学会提倡的 "不论用什么思路和方法, 也不论从那一个角度进行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 "都是应当值得欢迎的 ";到 1987年 ~ 1990年锐意提倡中药的复方药物特别是中医经典名方的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 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性质:专业课、独立开课 适用专业:中药学 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 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本门课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54,其中课堂讲授22学时,实验32学时共8个实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验证课堂理论,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研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中药事业和新药开发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单个实验考核:预习报告(设计方案)占30%,操作过程与结果占50%,实验报告项目占20%。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20%,试验考核占80%。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张大方主编的《药理与中药药理试验》,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实验一中药药理实验设计及基本实验技能训练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2. 中药药理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3. 中药药理实验样品的注意事项 4. 中药药理实验制剂的浓度表示法 5. 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能 中药药理实验研究设计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2学时)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

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组方法和原则。 四、学时安排 2学时 实验二祛风湿中药的实验设计方法及 秦艽对蛋清致大白鼠足肿胀、耳肿胀的影响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抗炎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秦艽对小鼠足肿胀(蛋清法)的影响 4.掌握秦艽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5.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及常用实验方法的选择。 5.蛋清法和二甲苯法制造急性炎症模型的方法。 6.足趾部皮下注射的方法、肿胀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实验三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实验设计及实验研究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消化系统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中药药理学》答案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A.柚皮甙 B.忍冬甙 C.新橙皮甙D.对羟福林 E.右旋柠檬烯 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 A.发汗或促进发汗 B.抗菌抗病毒 C.抗炎D.以上均是 E.与上述作用均无关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 A.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 D.A和C E.A、B和C 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 A.镇痛 B.镇静 C.解热 D.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 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 A.生物碱 B.挥发油 C.无机盐D.皂甙 E.鞣质、有机酸 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黄酮 E.绿原酸 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 A. 蒿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E.川芎嗪 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 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 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 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 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 A.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B.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 D.A和B E.A、B和C 12.妊娠忌服药大多是 A.有致畸作用 B.毒性较强 C.药性峻烈 D.A和B E.A、B和C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 A.血糖 B.血脂 C.肝糖元 D.A和C E.B和C 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A.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抗胃溃疡 C.刺激消化液分泌 D.镇吐 E.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 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 A.春季采收作用强 B.夏季采收作用强 C.秋季采收作用强 D.冬季采收作用强 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16.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 A.三七 B.白芨 C.紫珠草 D.地榆 E.仙鹤草 17.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药药理与临床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核心期刊 CA CSCD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 ISSN:1001-859X CN:51-1188/R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创刊时间:1985 出版信息 专辑名称:医药卫生科技 专题名称:中药学 出版文献量:6688 篇 总下载次数:986866 次 总被引次数:66494 次 评价信息 (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1.031 (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0.72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发表本期刊文章注意事项 A.了解期刊的概况,了解期刊是综合期刊(例如Nature、Science等)还是专业期刊(例如PRL、Blood等),专业期刊相对更容易接受本领域的文章。本专业有哪些期刊?如果有区分的话,各自又属于哪个区?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 工作企鹅2: 766085044期刊的刊载能力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影响因子处于连续上升的二级学科非主流期刊。这些期刊往往学术性要求不是很高很专,趣味广泛。 b.每种期刊都有一定的定位,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如有的期刊偏重理论研究性,就很少发表技术应用的文章,就是属于同一学科的期刊,发表论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物理学科类的期刊,有的侧重于理论研究,有的重视应用实例、实验改进,有些理论与应用兼收并用,有的只录用科研性的论文。像高能物理类的期刊一般不录用力学类的文章。因此选择一个合适专业期刊来投稿很重要的,以避免稿件因不服合所投期刊的范畴而被退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交卷时间:2019-12-03 15:45:59 一、单选题 1. (2分)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 A. 所含成分 ? B. 产地 ? C. 采收季节 ? D. 剂量 ? E. 炮制工艺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2. (2分)与山楂消肉积无关的作用是() ? A. 含脂肪酸,促进脂肪的消化 ? B. 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助消化 ? C. 提高胃肠功能有利于消化你

? D. 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的分解消化 ? E. 含有淀粉酶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消化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2分)汤剂煎煮方法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 A. 煎液中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改变 ? B. 煎液中各单味药相互作用的不同 ? C. 煎液中出现新的成分 ? D. 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 ? E. 药物中所含成分破坏的不同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2分)芒硝泻下的机制为:() ? A. 刺激肠粘膜 ? B. 肠道润滑 ? C. 兴奋肠平滑肌上的M-R ? D. 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 E. 使肠内渗透压升高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E 解析 5. (2分)人参益智的作用机制不包含() ? A. 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 B. 抑制脑内神经递质Ach合成和释放? C. 促进脑细胞发育 ? D. 增加脑供血 ? E. 保护神经细胞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2分)下列泻下药有利尿作用的是()? A. 芒硝 ? B. 番泻叶 ? C. 火麻仁 ? D. 大黄 ? E. 郁李仁 得分:0 知识点:中药药理学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7. (2分)细辛毒性成分主要是:()? A. 去甲乌药碱 ? B. 甲基丁香酚 ? C. 细辛醚

《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首发

《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首发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首发 编者语:《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是目前反映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最为新颖、全面的药学专著。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文献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应用价值。 本报讯近日,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梅全喜教授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首发式在深圳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中医药专家共250人出席。 该书编写历时多年,数易其稿,精益求精。编写队伍阵容强大,作者均为在广东省中医药学界有造诣的教授、主任药师等,而作为该书主编单位之一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近年来在中药药理及毒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将广东地产药材的药理作用与毒理研究列为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2004年其SPF级动物实验室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验收。目前该中药药理实验室已完成了多个课题的药理实验研究工作,如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含马兜铃酸类中药肝肾毒性研究”项目中,“关木通、广防己肝肾毒性实验研究”子项目的全部动物实验均在该院中药药理实验室完成。在开展广东地产药材的药理作用与毒理研究方面,该中药药理实验已开展了三角草、广东土牛膝、三丫苦等药理作用与毒理研究,其中三角草的基础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土牛膝的研究获广东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所有研究结果均已收录本书中。 该书210万字,收入药物523种,特别是对老百姓喜爱的名贵中草药如冬虫夏草、人参、西洋参、灵芝、石斛、黄芪等均有详细介绍,是目前反映中药药理与临

中药药理学试题与答案(1~3)

中药药理学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活性较强的二醇类人参皂苷是( B ) A.Ra1 B.Rbl C.Rc D.Rg3 E.Rg1 2、能导致肾小管坏死的中药是( D ) A.马钱子 B.乌头 C.木通 D.雷公藤 E.大黄 3、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D ) A.人参B.当归C.附子D.枳壳E.白术 4、清热药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C ) A.中和内毒素 B.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C.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D.抑制内毒素的释放 E.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5、下述除哪项外,均是大黄止血的作用机理( D ) A.促进血小板聚集 B.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 C.使受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 D.补充维生素K E、降低凝血酶Ⅲ活性 6、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C ) A.抗炎 B.解热 C.中枢兴奋 D.降低血压 E.抗溃疡 7、苦参对下列病原体有抑制作用( B ) A.疟原虫 B.滴虫 C.血吸虫 D.肠道阿米巴原虫 E.鞭虫 8、丹参扩张冠状动脉机理是(A) A.阻滞钙内流和钙调蛋白作用 B.促进钙内流 C.开放钙通道 D.开放钠通道 E.促NO生成 9、许多寒凉药具有哪项药理作用( E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 D.加强基础代谢 E.抗感染 10、延胡索总碱/左旋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的不正确描述是( C ) A.延胡索总碱具有镇痛作用 B.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 C.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弱于复方阿司匹林 D.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没有成瘾性 E.镇痛机制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1受体有关 11、不具有利胆保肝作用的中药是(A) A.苍耳子 B.柴胡 C.茵陈 D.大黄 E.栀子 12、三七的扩张血管的作用机理与以下哪项有关( D ) A.兴奋β2受体 B.阻断α受体 C.直接作用 D.阻Ca++内流 E.促NO释放 13、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是( D ) A.甘草甜素 B.秦艽 C.大黄 D.人参 E.芒硝 14、银杏内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 B ) A.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血小板cAMP B.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C.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TXA2合成 D.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E.促进PGI2生成 15、大多数补虚药增强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正确的描述是( C ) A.增加动物免疫器官重量 B.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C.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D.升高血白细胞 E.诱生干扰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除抗病原体外,清热药的_抗细菌毒素_、_解热__和影响免疫功能作用等也参与了抗感染。 2、五味子能明显诱导鼠肝微粒体_____ P450酶系____活性,增加______解毒___能力。 3、益母草中的有效成分益母草碱已被证明具有兴奋______子宫___的作用。

(医疗药品)医技专业药理中医药部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医技专业药理中医药部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从影响中药作用的观点来看,以下论述何者是错误的 A.中药应采收有时 B.中药煎煮时间愈长,则煎出的成分愈多,作用愈强 C.中药经过炮制可增效或减毒 D.道地药材的药理作用一般优于非正品药材 E.同样的药物和剂量,如果剂型不同其药理作用强度也可不同 2.牙痛、神经痛宜选用 A.金银花 B.桂枝 C.细辛 D.葛根 E.牛蒡子 3.柴胡的药理作用有 A.强心作用 B.利尿作用 C.解热作用 D.升高血压 E.助消化作用 4.秦艽可用于治疗 A.面神经瘫痪 B.风湿性关节炎 C.急性肾炎 D.白癜风 E.婴儿湿疹 5.茯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 A.钾盐 B.茯苓酸 C.茯苓多糖 D.茯苓素 E.麦角甾醇 6.厚朴的药理作用有 A.解热作用 B.升压作用 C.抗菌抗病毒作用 D.利胆作用 E.利尿作用 7.治疗冠心病可用 A.三七 B.连翘 C.青蒿 D.泽泻 E.麻黄 8.蒲黄常用于 A.低血压状态 B.霉菌性阴道炎 C.高脂血症 D.心律失常 E.子宫痉挛 9.淫羊藿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A.抗应激作用 B.抑制肾上腺皮质样作用 C.雄激素样作用

D.雌激素样作用 E.升高血压 10.性机能衰退宜选用 A.熟地 B.鹿茸 C.何首乌 D.当归 E.白芍 11.党参的现代应用有 A.消化性溃疡 B.高血压 C.冠心病 D.肾炎 E.过敏性鼻炎 12.肝炎患者宜选用 A.五倍子 B.罂粟壳 C.五味子 D.附子 E.肉桂 13.支气管哮喘宜选用 A.天麻 B.罗布麻叶 C.地龙 D.蜈蚣 E.羚羊角 14.具有安定作用的药物有 A.酸枣仁 B.牛黄 C.山楂 D.金银花 E.青皮 15.咽喉肿痛患者宜选用 A.杏仁 B.半夏 C.天南星 D.川贝母 E.桔梗 16.川芎抗心绞痛的主要药理基础是 A.镇痛作用 B.平滑肌解痉作用 C.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D.抗凝血作用 E.镇静作用 17.治疗外伤可用 A.防已 B.雷公藤 C.三七 D.大黄 E.秦艽 18.山楂可治疗 A.硬皮病 B.高脂血症 C.失眠 D.低血压 E.高热 19.青皮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 A.升压 B.降压 C.提高心率 D.降低心率 E.先降压后升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