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上后四首古诗赏析

七上后四首古诗赏析

七上后四首古诗赏析
七上后四首古诗赏析

(五)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思想内容】赞秋颂秋。

【名句赏析】描绘了一幅豪迈高旷的图画,晴空万里,排云而上的白鹤,其实也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艺术手法】一二句形成了鲜明对比,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季,往往是草木凋零、肃杀冷清、萧条,令人伤感凄凉的。而诗人却认为秋日比春天更为美好,诗乐观明快的风格已定。

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筲”的情景。

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溧浮,那凌云的白鹤,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3.你怎样理解诗中“鹤”的形象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人是以“鹤”自喻,视“鹤”为坚强不屈的化身,抒发了作者豪迈乐观之情。

4.“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仕么

因秋景爽朗明快优美,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和激情,能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从中看出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5.从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与《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阅读。

两词同样是写秋景,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豪放、热情;而马致远却抒发了凄愁。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夫净沙?秋思》却是借景抒情。

6.本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六)《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译文:你问我何时还家,我无法说准归期,巴山夜雨连绵,秋水涨满了池塘。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的西窗下一起剪烛长谈,再说起我独居巴山的客栈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涨”字有何妙处

一个“涨”字既是写秋池,又写出了秋思深重,“涨秋池”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友人(或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2.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像。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

3.“秋”字作用: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4.“何当”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体现了诗人急切的回家见妻子(或友人)的心情,突出今夜心境的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5.“巴山夜雨”两次出现的作用。

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巴山夜雨”表现的是眼前对现实愁苦的感受;第二个“巴山夜雨”表现的是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亲念旧,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亲友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来。

(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鉴赏关键点】自然而巧妙(诗歌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结合起来)杀敌报国、豪迈雄壮(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读之荡气回肠)壮志难酬,苍凉悲怆(只能在梦中重现当年骑马驰骋的场景)“风吹雨”三字照应了诗题(一语双关)。

【思想内容】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名句赏析】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抒发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

【练习】

1.本词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诗人陆游。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诗人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睡梦中自己—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过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

3.作者“僵卧孤村”,为件么“不自哀”

因为“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人虽年老体衰,但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4.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

“尚”是“还”的意思,笫一句诗中“僵”和“孤”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闲居乡下的生活状况,但诗人还想着去戍守边疆,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报国之情。

(八)潼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鉴赏】由诗入境

天色苍茫,万古高耸的云山簇拥着这座古城,秋风起,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莾莽大河冲向山谷,可惜河谷狭窄,河水似乎也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秦岭山脉蜿蜒至潼关,只知到巍峨险峻,不知平坦为何物了,此等桀骜不驯之态真令我赞叹佩服!

1.用语言文字描绘“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的画面。

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现,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写的是作者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

3.谭嗣同《潼关》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