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打坝淤地

打坝淤地

打坝淤地

淤地坝的施工及管理

淤地坝的施工及管理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淤地坝的施工及管理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沟壑治理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标准,其中的第三篇就是有关淤地坝的技术标准。这里节选了该部分标准中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对淤地坝的施工及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工程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准备 包括选好土、石料场,确定运送土、石路线,修筑交通道路,架设输电、通讯线路,安装机泵,修建堆放物资(炸药、水泥、施工工具)的临时仓库等。 2.施工定线 根据规划、设计图纸,将土坝、溢洪道、泄水洞等各项建筑物的位置,用测量工具逐项落实到地面,并用打桩等办法予以确定。 二、清基(包括土坝、溢洪道、泄水洞位置范围内的坝基与岸坡)1.土质沟床清基 要求将浮土、杂物等全部清除。清除深度按浮土、杂物深度而定,一般要求30cm以上。

沿坝轴线位置开挖接合槽,梯形断面底宽0.5~1.0m,深0.5~1.0m,边坡1∶1。 回填均质黄土,按夯实标准压实。 2.石质沟床清基 如岩石基础与坝体直接接合时,先清除表层覆盖物,再进行开挖,将强风化层全部除掉,以开挖到设计要求为原则,岩坡清除后,不应台阶状。 如岩石有裂隙、断层、裂隙水等现象,应用箱填堵塞法或水玻璃掺水泥等方法严格处理,或作导滤槽将裂隙水引到坝外。 3.削坡要求 坝体与岸坡连接处的坡度要求: 土质岸坡不陡于1∶1.0~1∶1.5; 岩石岸坡不陡于1∶0.5~1∶0.75。 4.其他要求 坝基为黄土台地时,除削坡外,应预作湿陷处理; 坝库有长期蓄水要求的,坝基应作截流防渗处理。 三、土坝施工 本篇只对碾压式土坝施工的技术作出规定。关于水坠坝施工的技术要求可参照SD112-84执行。

淤地坝设计(1)

淤地坝设计 一、已知基本资料 1.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 2.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 3.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总图; 4.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量Q20=105m3/s,洪水总量 W洪=10万m3,200年一遇洪水量Q200=180m3/s,洪水总量W洪=17万m3。 5.沟道无常流水。 6.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料内摩擦角?=20o,内聚力c=0.8t/m2。 7.放水洞设计流量Q=0.5m3/s。 二、设计内容 (一)坝址选择 坝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形和地质条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地形:坝址要选择在沟谷狭窄、地形上游开阔平坦、口小肚大的葫芦状地形处, 这样筑坝工程量小、库容大、淤地面积大。此外,还要有宜于开挖溢洪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例如有马鞍形岩石山坳或有红粘土山坡。 2、地质:应选择土质坚实、地质结构均一、两岸无滑坡和崩塌的地段筑坝,且地 基无淤泥、泥沙和地下水出没。 3、筑坝材料:坝址附近有足够且良好的筑坝土料、砂石料,开采和运输方便。水 坠法筑坝须有足够水源和一定高度的土料场。 4、其他:用碾压法施工的大型淤地坝,要考虑土料运输机械的操作之便,要求坝 址处地形较为开阔平坦。 综合上述,再结合坝址地形图看,本设计将坝址选择在坝址地图上标注的“坝轴线2”处。 (二)淤地坝水文计算 1、拦泥库容V拦和拦泥坝高H拦的计算: V拦=F·K·(1-n s)·T/rS 式中: V拦——拦泥库容,万立方米; F——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 K——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1万t/(km2.a); n s——坝库排沙比,无溢洪道时取为0,有溢洪道时可稍大,但由安全性方面考虑,本设计取为0; T——设计淤积年限,初设T=5a; rS——淤积泥沙的干容重,取1.30t/m3。 则 V拦=5×10000×5÷1.3=19.23万m3 根据H-V关系曲线,查得相应坝高海拔为811m,则可计算出H拦=13.1m;再由H-A关系

《淤地坝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水利技术标准 淤地坝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主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签章) 2018年3 月6 日

第二部分:供外部使用(连同征求意见文件一同发放) 一、标准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淤地坝技术规范是为规范淤地坝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与施工,满足淤地坝工程安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为淤地坝建设和安全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依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关于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2016-2018年)项目任务书的批复》(水规计〔2016〕118号),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14)的要求制定《淤地坝技术规范》。 (二)编制原则 统一协调性原则。根据淤地坝建设管理的新要求,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3-200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进行细化和延伸,对《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水坠坝技术规范》(SL302-2004)进行系统的整合、扩展、完善和替代,形成淤地坝工程统一协调的技术规范体系。 先进适用性原则。在总结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地区淤地坝几十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将淤地坝涉及的坝系工程布设、水文计算、设计、除险加固、施工、质量管理及验收、运行管理等建设管理成熟的、先进的技术纳入规范,并根据淤地坝建设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注重保障淤地坝运行安全和规范的适用性,形成淤地坝工程先进的完整的技术规范,以指导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地区淤地坝的建设管理。 二、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 (一)技术要素及其来源依据,详见ZY-19-2013(其中E、K、L 列不发) (二)技术要素在本标准内部的协调性,详见ZY-20-2013(其中H、I列不发) 2

淤地坝工程建设及控制分析

淤地坝工程建设及控制分析 摘要:淤地坝工程建设的质量是淤地坝的生命,是淤地坝建设投资效益得以实 现的根本保证。基于此,本文对淤地坝工程建设及质量、进度、资金投入控制措 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淤地坝工程;建设;质量;进度;资金 一、施工质量控制依据 淤地坝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行业主 管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标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和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签订的监理委托合同;由施工单位呈报经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 术措施;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工程质量控制所执行的合同技术标准与质 量检验方法进行补充修改与调整的内容。 二、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淤地坝工程按其施工特点、施工的先后顺序等可分 为清基、结合槽开挖、涵卧管及排水明渠等放水工程、坝体填筑、溢洪道等多个 分部工程。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对这些分部工程中每一个单元工程、每 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来进行。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紧抓“三个环节”、严把“五道关口”、采取“六条措施”,按照淤地坝工程建设标准和施工合同约定, 对所有施工活动及与质量活动相关的人员、材料、工程设备和施工设备、施工方 法和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进行监督和控制。“三个环节”即:进行事前审批、事 中监督、事后检验;“五道关口”即:工程开工关、材料进场关、施工工序关、质 量评定关、检查验收关。具体措施是:旁站监理。旁站是监理人员对重点工序的 施工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注意事故苗头,避免发生质量问题。我们主要是对淤 地坝工程的轴线确定、基础清理、结合槽开挖,输水涵洞、卧管、反滤体的修筑,坝体碾压等施工工序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对浆砌石、混凝土工程的原料配比进行 现场监督检查。巡视检查和抽样检查,在整个监理过程中,我们常采取巡视检查 的办法进行质量控制。并对淤地坝施工材料按照有关要求,选择一定比例进行重 点抽样检查。试验与检验控制。试验是监理工程师确认各种材料和工程部位内在 品质的主要依据。淤地坝工程材料试验主要是对水泥、粗骨料、清沙等材料的性 能进行试验,混凝。土工程要进行强度检验,土方工程要进行含水量和干容重的 测定。经试验,各项材料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施工中不能使用;检验质量达不到 要求的,要返工。 三、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度控制 淤地坝工程施工进度除受组织、计划、协调等相关因素影响外,自然条件的 影响尤为突出。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淤地坝,冬季不能施工,汛期不宜施工,雨天无法施工,剩余的时间就很有限了,因此控制工程进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淤地坝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主要体现在审查审批施工方的施工进度计划、 落实建设单位应提供的施工条件、发布开工令、监督检查和控制施工进度、适时 进行调控等方面。掌握和控制工程进度,组织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 措施要同步实施。 1.严格审查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我们督促其按要求提交总施工进度计划、单坝 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在施工各阶段提交的各种详细计划。审查其进度计划是否满足

淤地坝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规范标准

淤地坝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标准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沟壑治理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标准,其中的第三篇就是有关淤地坝的技术标准。这里节选了该部分标准中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对淤地坝的施工及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工程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准备 包括选好土、石料场,确定运送土、石路线,修筑交通道路,架设输电、通讯线路,安装机泵,修建堆放物资(炸药、水泥、施工工具)的临时仓库等。 2.施工定线 根据规划、设计图纸,将土坝、溢洪道、泄水洞等各项建筑物的位置,用测量工具逐项落实到地面,并用打桩等办法予以确定。 二、清基(包括土坝、溢洪道、泄水洞位置范围内的坝基与岸坡) 1.土质沟床清基 要求将浮土、杂物等全部清除。清除深度按浮土、杂物深度而定,一般要求30cm以上。

沿坝轴线位置开挖接合槽,梯形断面底宽0.5~1.0m,深0.5~1.0m,边坡1∶1。 回填均质黄土,按夯实标准压实。 2.石质沟床清基 如岩石基础与坝体直接接合时,先清除表层覆盖物,再进行开挖,将强风化层全部除掉,以开挖到设计要求为原则,岩坡清除后,不应台阶状。 如岩石有裂隙、断层、裂隙水等现象,应用箱填堵塞法或水玻璃掺水泥等方法严格处理,或作导滤槽将裂隙水引到坝外。 3.削坡要求 坝体与岸坡连接处的坡度要求: 土质岸坡不陡于1∶1.0~1∶1.5; 岩石岸坡不陡于1∶0.5~1∶0.75。 4.其他要求 坝基为黄土台地时,除削坡外,应预作湿陷处理; 坝库有长期蓄水要求的,坝基应作截流防渗处理。 三、土坝施工 本篇只对碾压式土坝施工的技术作出规定。关于水坠坝施工的技术要求可参照SD112-84执行。 1.取土要求 土料取用坚持先低后高、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到高土高用,低土低用,缩短运距。

淤地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书

淤地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书 1 基本情况 1.1概述:说明建坝的目的及作用。简述工程修建、运用意义。工程主要技经指标。 1.2 坝址位置 1.2.1水系:说明坝址所在黄河支流及小流域沟道名称。 1.2.2行政区划:说明坝址所在省区、地市、旗区、乡村及小地名。 1.2.3类型区:按水土保持分区,属何种类型区,地貌特征。 1.2.4地理位置:说明坝址距县城或重要市镇的方向、距离及地理经纬度。 1.3小流域社经情况 应说明该流域包括几个乡镇、村或自然村,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力、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现状、粮食总产单产,坝地单产、人均耕地和收入等。分别说明受益区乡村、土地、人口、劳力、收益情况及淹没区的村镇人口、土地、工矿及社经情况,以及工程下游保护的村镇、农田、交通、工矿、淤地坝、小水库情况。 1.4小流域治理现状(略) 说明工程所在小流域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情况及治理度。现有各类沟道工程座数,可淤地和已淤地面积、利用面积等。 1.5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坝系规划情况(略) 说明该工程所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及坝系规划情况。包括林草措施、农田措施、水地面积及占总面积的百分数,平均治理进度。坝系规划的坝库座数,按1-10万m3、10-50万m3、50-100万m3、100万m3以上分级说明其布坝密度,总的防洪库容、拦泥库容,总库容及小流域每平方公里的库容模数,总淤地面积及占小流域面积的比例,并说明骨干坝的位置,骨干坝以上控制的区间面积。旧坝加固配套工程应说明新增或修复的主要技经指标。 1.6坝址地形、地质情况(详) 应说明坝址所在沟道主沟长、支沟长、支毛沟数、沟壑密度及占总面积的比例、沟道比降、平均沟深和沟宽、岸坡坡度及沟道土质、岩性、基岩埋藏深度、

淤地坝

第4章淤地坝 4.1 概述 淤地坝是指在沟道中修建的具有缓洪、拦泥、淤地、发展生产等功能的水土保持工程,一般由坝体、放水建筑物和溢洪道三部分组成,距今已有400多年[1]。根据淤地坝的规模、功能和作用的不同,淤地坝运行有单坝运行和坝系运行两种方式,骨干坝在其中发挥着主导和控制作用。 4.1.1 淤地坝的发展[1~5] 淤地坝诞生历史悠久,是现代坝工建设领域取得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成就。实践证明,淤地坝在拦泥淤地、防洪减蚀、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控制入河泥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淤地坝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人工修筑阶段(1569年~1949年); (2)试建阶段(1949年~1985年); (3)兴建治沟骨干工程阶段(1986年~现在)。 最早的淤地坝不是人工修筑,而是地震和地下水等作用,造成沟坡发生大体积的滑坡或塌坑,堵塞河道,形成天然坝库。明代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陕西省子洲县境内的黄土洼,因沟壑两岸山体发生大规模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天然聚湫,聚水拦泥,后经过人工修整,形成高为62m,集水面积为2.72km2的淤地坝,见图4.1。它长期拦蓄洪水泥沙,淤地53hm2,坝地土地肥沃,连年丰收。人工修筑淤地坝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 ~1619年)的山西省《汾西县志》,距今已有400多年。早在清代嘉庆之前(公元1796年),淤地坝开始引起官方的重视,并由山西省西部地区向周边地区及陕西省北部区域推广。194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关中保持试验区在西安市荆峪沟流域修建淤地坝一座,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土高原修建的第一座淤地坝。 从1949年开始在陕西省米脂县试修淤地坝。1952年绥德水保站成立以后,以绥德、蜜汁、佳县、吴堡四县为重点试建区,积极宣传推广修建淤地坝,两年内修建淤地坝214座,一般坝高5~10m。1953年~1957年在晋、陕、蒙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筑坝技术也得到了普及。仅榆林地区先后修建淤地坝9210座,其中百万方以上29座,并举办淤地坝技术培训班,边试建边示范,西峰水保站也 74

×××淤地坝工程设计

1基本情况 1.1坝址位置:***淤地坝位于罕台川合同沟小流域,在已建老陈沟骨干坝上游沟道内,行政区划属***耳字壕镇万胜龙村,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5km2。 1.2建坝的目的、意义、作用,***淤地坝主要作用是:拦蓄洪水、泥沙,保证下游老陈沟骨干坝坝地的生产,同时淤澄上游土地,抬高侵蚀基准面。 1.3坝址、地质、地形情况:坝址处沟底宽66m,沟底比降3.0%,沟岸较陡,沟坡覆盖第四系风积黄土状砂壤土,厚度在0.1-1.0m。沟底覆盖层为第四系风洪积沙壤土,厚度一般1.5~ 2.0m,?其下大部分为白垩系、侏罗系黄绿或紫红泥质长石砂岩、砾岩,厚度较大,岩性结构松散。 上游支毛沟多呈“∨”形,处于发育阶段,沟头前进,沟岸扩张,其余沟坡为砂壤土,也有部分沙土。

1.4水文气象:合同沟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多风沙,蒸发量大,无霜期短,据树林召气象站资料显示,多年平均气温6.1℃,蒸发量2157mm,冬春多风沙,风沙期70天以上,一般为北风和西北风,?风力多在5-8级,冻结期一般开始于11月上旬,解冻一般在3月下旬,?冰冻期130天,冻结深度1.0-1.4m,多年平均降雨量310.3mm,枯水年141.9mm,丰水年486.1mm,降水时空分部极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由于雨期短,多暴雨,致使洪峰流量大而历时短。 1.5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5km2,根据GB/T16453.3-1996淤地坝设计洪水年限与淤积年限之规定,该工程属中型淤地坝。防洪设计标准3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设计淤积年限10年。工程由拦河土坝与泄水洞二大件组成。 1.6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1集水面积1.5km2。 1.6.2土坝:拦泥坝高5.74m,滞洪坝高 2.8m,安全超高1.0m,坝顶宽 3.0m,考虑推土机的爬坝能力,上下游坝坡均取为1:3.0。 1.6.3库容:总库容21.23万m3,防洪库容11.34万m3,淤积库容9.89万m3。 1.6.4放水建筑物:设计流量0.32m3/s,加大流量0.4m3/s,卧管断面尺寸(圆型),内径0.5m,卧管消力池尺寸为:池深1.0m,池宽1.0m、池长5.0m。涵管断面尺寸(圆形):内径d=60cm、外径D=84cm、壁厚δ=12cm、涵管比降1:100,涵管长62m。

淤地坝设计(简)

淤 地 坝 工 程 设 计 班级:水保 姓名: 学号:

目录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基本情况 第二节兴建该工程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章水文计算 第三章工程设计 第一节枢纽组成 第二节土坝设计 一.试算表 二.坝高计算 三.大坝设计 1.坝型选择 2.坝顶宽度 3.坝坡 4.排水沟 5.结合槽 6.坝基和岸坡处理 7.护坡 8.坝体排水 9.大坝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淤地坝溢洪道设计 一.位置选择 二.布置形式 三.水利计算 1.溢流堰尺寸计算 2.陡坡段尺寸计算 2.1计算临界水深 2.2计算临界底坡 2.3按陡坡计算用试算法计算正常水深 2.4计算陡坡长度 2.5计算水面曲线 2.6确定陡坡侧墙高度 3.出口段尺寸计算 4.陡坡段和出口段的厚度计算 第四节放水建筑物设计 一.卧管设计 1.放水孔孔径的计算 2.卧管结构尺寸的确定 3.卧管末端消力池断面尺寸确定 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 3.2消力池断面尺寸确定

4.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 二.盖板厚度计算 三.涵洞设计 1.涵洞内水深计算 2.涵洞断面尺寸确定 3.涵洞结构尺寸确定 四.涵洞出口消能段设计 1.明渠段水力计算 2.涵洞出口明渠段结构尺寸确定 3.明渠末端消力池设计 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 3.2消力池断面尺寸计算 3.3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

第一概况 第一节基本情况 1.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 2.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 3.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 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 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 m3 /s,洪水总量W洪=17万m3; 4.沟道无常流水; 5.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c=0.8t/ m2 ; 6.放水洞设计流量Q=0.5 m3 /s 。 第二节兴建该工程的目的和作用 兴建该坝的主要目的是拦蓄泥沙,防止水土流失,抬高侵蚀基准点,提高坝系整体的防洪能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拦泥淤地。 该坝建成10年后,拦蓄泥沙约39万m3,可新增坝地104亩,治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水文计算 拦泥库容计算: V栏= F·K·(1- N S)·T/r S 式中:F——淤地坝控制的流域面积,km2,取5 km2. K——年平均侵蚀模数K=10000t/ km2.

淤地坝设计说明书

一、已知基本资料 1.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 2.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 3.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 4.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m3/s,洪水总量W洪=17万m3; 5.沟道无常流水; 6.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c=0.8t/m2 7.放水洞设计流量Q=0.5m3/s 二、设计任务、要求 1.掌握中小型淤地坝设计方法、步骤; 2.在1/1000地形图上进行枢纽布置; 3.拟定淤地坝断面形状及尺寸; 4.进行坝坡稳定分析计算(k=1.25); 5.设计溢洪道及放水建筑物(卧管放水孔水深可取台阶高度); 6.绘制设计图; 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设计步骤 1.淤地坝坝型选择 因为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所以选择土坝;淤地坝对防渗性的要求小于水库的要求,沟道无常流水,故可采用施工方便的均质土坝。坝址附近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故选用碾压坝。 2.坝址选择 在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中有两个轴线位置可以选择,其中轴线二处沟谷狭窄,上游地形开阔平坦,并处于口小肚大的葫芦口地形处,在轴线二处筑坝工程量小、库容大、淤地面积大。因此,选中在轴线二处筑坝。 3.拟定淤地坝断面形状及尺寸 (1)坝高 H=H拦+H滞+⊿H 拦泥库容和拦泥坝高的确定 根据公式s s r T n KF V ) 1(- = 拦 ,代入坝库排沙比n s=0,淤积年限T=5,γs=1.3,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K和流域面积F由已知条件给出,计算得拦泥库容V拦=19.23*104m3 查H—V关系曲线得,拦泥坝高H拦=810.5-797.9=12.6m

淤地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神木县沙峁镇井沟村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井沟村病险淤地坝加固工程位于神木县沙峁镇井沟村,距县城40km。该工程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该区黄土深厚,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坝址土质以黄绵土为主,土料丰富,适合机械碾压施工。 该坝设为坝体和溢洪道管涵两大件,溢洪道置于坝体左岸,坝体为黄土均质土坝,根据部颁《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SD175—86),该坝采用20年一遇洪水为设计标准,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淤积年限为20年,设计坝高为14.8m,坝顶宽4m,坝顶长102m,上游坡比均为1:2,一坡至顶,下游在原坝顶处设一马道,宽1.5m,于新坝连接坡比为1:1.5。为使新坝和原坝坡良好结合,首先进行清表,其次对陡崖岸坡进行削坡,最后开挖结合槽,并用含水量较小的素土回填夯实。因沟道无常流水,筑坝采用装载机铲土上坝,也可由机动车辆配合运土上坝,装载机分层碾压,压实干容重不小于1.55T/ m3。 溢洪道为100米长的管涵,由洞口八字及涵管构成。洞口八字采用块石砌筑,断面尺寸为5×2.05m;涵管长90米,为Φ1米钢筋砼承插管,涵管承插处橡胶垫填塞,管底铺筑15公分砼垫层,管涵延纵向每10米做一道砼镇墩。 本工程计划投入30个工日,总投资38万。

二、工艺流程 (一)、经项目办公室领导及有关业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现绘制了本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二)、工序控制 1、施工前的每道工序特别是关键工序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然后由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对重点工序、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见下表: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位置 1、坝轴线、边坡线及相应高程,用经纬仪(或水准仪)跟踪监督,坝体每升高1.0m,复测一次。 2、坝体干密度测试取样每200m2不少于1个,每层不少于5个,取土位置要均匀分布,对坝体压实薄弱部位加密检测,对不合格的坚决返工,不留后遗症。 3、溢洪道管涵基础必须放在基土或老土上,对少部分达不到老土的采用砌石补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淤地坝设计(简)(1)

淤 地 坝 工 程 设 计 班级:水保092 姓名:王雪松 学号: 2009011515

目录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基本情况 第二节兴建该工程的目的和作用 第二章水文计算 第三章工程设计 第一节枢纽组成 第二节土坝设计 一.坝高计算 二.大坝设计 1.坝型选择 2.坝顶宽度 3.坝坡 4.排水沟 5.结合槽 6.坝基和岸坡处理 7.护坡 8.坝体排水 9.大坝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淤地坝溢洪道设计 一.位置选择

二.布置形式 三.水利计算 1.溢流堰尺寸计算 2.陡坡段尺寸计算 2.1计算临界水深 2.2计算临界底坡 2.3按陡坡计算用试算法计算正常水深2.4计算陡坡长度 2.5计算水面曲线 2.6确定陡坡侧墙高度 3.出口段尺寸计算 4.陡坡段和出口段的厚度计算 第四节放水建筑物设计 一.卧管设计 1.放水孔孔径的计算 2.卧管结构尺寸的确定 3.卧管末端消力池断面尺寸确定 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 3.2消力池断面尺寸确定 4.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 二.盖板厚度计算

三.涵洞设计 1.涵洞内水深计算 2.涵洞断面尺寸确定 3.涵洞结构尺寸确定 四.涵洞出口消能段设计 1.明渠段水力计算 2.涵洞出口明渠段结构尺寸确定 3.明渠末端消力池设计 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 3.2消力池断面尺寸计算 3.3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 第一概况 第一节基本情况 1.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 2.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 3.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 m3/s,洪水总量W洪=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 m3 /s,洪水总量W洪=17万m3; 4.沟道无常流水;

黄土高原淤地坝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思考 摘要:实践证明,淤地坝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产粮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综合效益显著,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淤地坝的作用,并对淤地坝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淤地坝;黄土高原;建设 淤地坝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发展区域经济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最早的淤地坝是自然形成的,有记载的人工筑坝始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 多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水利水保部门的总结、示范和推广,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大、中、小型淤地坝11 万余座,淤成坝地30 多万hm2,累计拦泥210 多亿t,年减少黄河输沙量3 亿t。 1 淤地坝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淤地坝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产粮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拦泥保土,防止沟道侵蚀,减少入黄泥沙 在拦泥方面,淤地坝不但能拦蓄沟道本身产生的泥沙,而且能拦蓄坡面汇入沟道内的泥沙;在减蚀方面,淤地坝库容被淤积后,抬高了侵蚀基准面,具有防止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和沟头前进的作用,减轻了沟道侵蚀;在滞洪减沙方面,主要是拦截了洪水,减轻了坝体下游的沟道冲刷,从而减少了输入下游的泥沙。 1.2淤地造田,提高了粮食产量 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密度一般为1 ~4 km/km2。在沟道内进行坝系建设,将原来要被洪水冲走的水土资源拦蓄在沟道内,使荒芜、起伏不平的大小沟道成为良田,增加了水土流失区的基本农田面积。一座坝或一个坝系所淤成的坝地,从数公顷到上百公顷,成为山沟里的小平原。特别是在人多地少的严重水土流失区,打坝淤地成为增加基本农田的重要途径。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截, 形成坝地。坝地地平、墒好、肥多、土松,易于耕作, 而且抗干旱能力强, 增产作用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黄河中游地区广泛流传着:“宁种一亩沟, 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 再旱也不怕”的说法。 1.3 有利于植被的恢复,改善生态环境

淤地坝建设小常识

淤地坝建设小常识 淤地坝是指在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单坝或坝系工程,其拦泥淤成的土地叫坝地,它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截止2002年已建成各类淤地坝11.3万座(其中骨干坝1528座,中小型坝11.2万座),淤地32万hm2,保护川台地1.87万hm2。 一、淤地坝特点 淤地坝一般不长期蓄水,下游也没有灌溉要求,坝体与坝地很快能连成一个整体,坝体实际是一个重力式的挡泥(土)墙。它与一般水库大坝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方面。大型淤地坝在构成上也要求大坝、溢洪道和放水涵卧管“三大件”齐全,但由于主要用于拦泥而非长期蓄水,因此淤地坝比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低,没有兴利库容,对地质条件要求松,坝基、岸坡处理和背水坡脚排水设施简单,在设计和运用上一般可不考虑坝基渗漏和放水与水位聚降等问题。 二、建设分类及设计标准 淤地坝按筑坝材料分类,可分为土坝、石坝、土石混合坝;按坝的用途分类,可分为缓洪骨干坝、拦泥生产坝;按施工方法分类,可分为碾压坝、水坠坝、定向爆破坝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依据淤地坝坝高、库容、淤地面积等特点,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类,如表:

淤地坝等级分类表 不同坝型的淤地坝,设计洪水标准与淤积年限亦不相同。小型淤地坝10-20年设计,30年校核,淤积年限5年左右;中型淤地坝20-30年设计,50年校核,淤积年限5-10年;大型淤地坝30-50年设计,50-300年校核,淤积年限10-20年左右。大型淤地坝下游如有重要厂矿、交通干线或居民密集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设计洪水标准,当大型淤地坝为防洪为主的“治沟骨干工程”时,其相应校核标准亦相应提高至200-500年。 三、建设规范及要求 淤地坝建设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不断的试验、示范、探索、总结,积累了丰富经验,建设理论逐渐完善,筑坝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

淤地坝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规范标准

淤地坝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规范标准

淤地坝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标准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对中国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沟壑治理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标准,其中的第三篇就是有关淤地坝的技术标准。这里节选了该部分标准中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对淤地坝的施工及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工程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准备 包括选好土、石料场,确定运送土、石路线,修筑交通道路,架设输电、通讯线路,安装机泵,修建堆放物资(炸药、水泥、施工工具)的临时仓库等。 2.施工定线 根据规划、设计图纸,将土坝、溢洪道、泄水洞等各项建筑物的位置,用测量工具逐项落实到地面,并用打桩等办法予以确定。 二、清基(包括土坝、溢洪道、泄水洞位置范围内的坝基与岸坡) 1.土质沟床清基 要求将浮土、杂物等全部清除。清除深度按浮土、杂物深度

而定,一般要求30cm以上。 沿坝轴线位置开挖接合槽,梯形断面底宽0.5~1.0m,深0.5~1.0m,边坡1∶1。 回填均质黄土,按夯实标准压实。 2.石质沟床清基 如岩石基础与坝体直接接合时,先清除表层覆盖物,再进行开挖,将强风化层全部除掉,以开挖到设计要求为原则,岩坡清除后,不应台阶状。 如岩石有裂隙、断层、裂隙水等现象,应用箱填堵塞法或水玻璃掺水泥等方法严格处理,或作导滤槽将裂隙水引到坝外。 3.削坡要求 坝体与岸坡连接处的坡度要求: 土质岸坡不陡于1∶1.0~1∶1.5; 岩石岸坡不陡于1∶0.5~1∶0.75。 4.其它要求 坝基为黄土台地时,除削坡外,应预作湿陷处理; 坝库有长期蓄水要求的,坝基应作截流防渗处理。 三、土坝施工 本篇只对碾压式土坝施工的技术作出规定。关于水坠坝施工的技术要求可参照SD112-84执行。 1.取土要求 土料取用坚持先低后高、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到高

淤地坝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标准

淤地坝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标准

淤地坝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标准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沟壑治理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标准,其中的第三篇就是有关淤地坝的技术标准。这里节选了该部分标准中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对淤地坝的施工及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工程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准备 包括选好土、石料场,确定运送土、石路线,修筑交通道路,架设输电、通讯线路,安装机泵,修建堆放物资(炸药、水泥、施工工具)的临时仓库等。 2.施工定线 根据规划、设计图纸,将土坝、溢洪道、泄水洞等各项建筑物的位置,用测量工具逐项落实到地面,并用打桩等办法予以确定。 二、清基(包括土坝、溢洪道、泄水洞位置范围内的坝基与岸坡) 1.土质沟床清基 要求将浮土、杂物等全部清除。清除深度按浮土、杂物深度而定,一般要求30cm以上。

沿坝轴线位置开挖接合槽,梯形断面底宽0.5~1.0m,深0.5~1.0m,边坡1∶1。 回填均质黄土,按夯实标准压实。 2.石质沟床清基 如岩石基础与坝体直接接合时,先清除表层覆盖物,再进行开挖,将强风化层全部除掉,以开挖到设计要求为原则,岩坡清除后,不应台阶状。 如岩石有裂隙、断层、裂隙水等现象,应用箱填堵塞法或水玻璃掺水泥等方法严格处理,或作导滤槽将裂隙水引到坝外。 3.削坡要求 坝体与岸坡连接处的坡度要求: 土质岸坡不陡于1∶1.0~1∶1.5; 岩石岸坡不陡于1∶0.5~1∶0.75。 4.其他要求 坝基为黄土台地时,除削坡外,应预作湿陷处理; 坝库有长期蓄水要求的,坝基应作截流防渗处理。 三、土坝施工 本篇只对碾压式土坝施工的技术作出规定。关于水坠坝施工的技术要求可参照SD112-84执行。 1.取土要求 土料取用坚持先低后高、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做到高土高用,低土低用,缩短运距。

淤地坝编制要求

关于编制淤地坝建设技术报告有关要求的通知 各有关市水保局(总站):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淤地坝工程技术报告编制工作,提高编制质量和水平,现对编制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技术报告名称要求 技术报告名称按坝系建设投资渠道编写。由国家计委、水利部安排的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建设项目,名称统一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甘肃省××市××县(区)××小流域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甘肃省××市××县(区)××小流域坝系工程××骨干坝(中型淤地坝、小型淤地坝)初步设计(竣工报告)”。由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安排投资建设的项目,名称统一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甘肃省××市××县(区)××小流域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甘肃省××市××县(区)××小流域坝系工程××骨干坝(中型淤地坝、小型淤地坝)初步设计(竣工报告)”。 二、资质要求 严格执行水利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

理暂行办法》和《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 三、技术报告编制依据及图件要求 技术报告的编制内容和深度,严格按照黄委会《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黄水保[2004]2号)、《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水利部SL289—2003)和《甘肃省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建设管理技术标准》(DB62/T651—2000)执行,所附图件按照水利部水利水电制图标准,采用CAD制图。初步设计还必须严格按照已批复的坝系可研进行编制,建设内容不得随意变更,总投资不得突破可研批复规模。 四、技术报告格式要求 1、封面:可研为桔红色,初设为浅湖蓝色,报告名称字体大小见附样,署名只写设计单位和编制年月,并加盖设计单位印章;竣工报告为嫩绿色,作为建设单位申请验收的附件,由施工单位编制,署名只写施工单位名称和竣工编制年月,并加盖施工单位印章。 2、扉页:同封面。 3、设计委托书或施工中标书:加盖建设单位印章。 4、资质证书:可研、初设报告附设计单位双资质彩色资质证书;竣工报告附施工单位彩色资质证书。

淤地坝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淤地坝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淤地坝以拦泥淤地为目标,应按照坝系统筹考虑,设计中应注意坝址选择合理,坝型确定要因地制宜,基本情况介绍详实,设计安全经济适用,投资概算考虑全面,效益分析合理,制图准确清楚。 关键词:淤地坝设计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是2003年水利部启动实施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到目前已经实施两年。为把这一“亮点”工程建成全省的骨干性、标志性工程,使其在山西真正“亮”起来,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开展淤地坝建设的大好机遇,坚持前期工作高标准、工程建设高质量、项目管理规范化,开展了大量的扎实认真的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资金报帐制和工程建设公示制,同时引入科技推广项目,实施示范坝系监测体系建设。淤地坝建设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并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建管新路子。目前,完成了2003、2004年度计划建设的592座淤地坝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批复工作,完成了375座淤地坝工程的初步审查工作。在审查中,我们

发现一些设计不尽完善的地方,在这提出来,大家共同商量。 一、坝址选择。应依据小流域坝系可行性研究总体布局和地形、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建筑材料等,从安全、合理、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应考虑坝轴线短,工程量小,拦蓄量大和可淤地面积大,库区地形开阔,沟道平缓,同时应便于布置放水工程,坝址一般选在岔沟、弯道下方和跌水的上方。尽量避免淹没库区的村庄、道路、矿井等。坝址附近有足够的适用的筑坝土料。 二、坝型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技术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淤地坝原则采用土坝,可采用碾压坝和水坠坝,定向爆破土坝和土石混合坝目前技术尚不成熟,设计中应慎重。 三、要注重淤地坝建筑物形式及总体布局的选择。一般要拟定不同的布置形式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投资最省效益最佳的方案,一套合理的方案往往可以节省20%--30%投资,因此要注重总体方案的选择。淤地坝建设主要以拦泥淤地为目的,骨干坝、中型淤地坝枢纽组成一般采用坝体与卧管涵洞(涵管)等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控制面积过大或下游有村庄、工矿企业、铁路等特殊要求需要保护的的骨干坝考虑设溢洪道,采用三大件,小型淤地坝一般采用土坝体一大件,施工过程中推一临时土溢洪道。

淤地坝设计设计(1)

淤地坝设计 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基本资料 第二节淤地坝的组成和作用 一、淤地坝的组成 二、淤地坝的作用 第二章淤地坝坝体设计 第一节淤地坝总体设计 一、淤地坝组成方案选择 二、淤地坝类型选择 三、坝址选择 第二节土坝坝体设计 一、坝高及库容确定 (一)、拦泥库容及拦泥坝高的确定 (二)、滞洪库容及滞洪坝高的确定 1、先用20年一遇洪水进行设计 2、按工程安全防洪标准确定溢洪道尺寸进行校核 3、安全加高△h的确定 二、土坝断面结构构造及尺寸 (一)、坝顶宽度 (二)、坝坡马道 (三)、坝边坡 (四)、坝坡保护 (五)、坝体排水 (六)、坝基和岸坡处理 第三节土坝的稳定计算 第三章土坝溢洪道设计 第一节位置选择和布置形式 一、位置选择 二、布置形式 第二节水力计算 一、溢流堰尺寸计算 二、陡坡段尺寸计算 (一)、计算临界水深h k

(二)、计算临界底坡i k (三)、计算陡坡长度L (四)、计算正常水深h (五)、计算水面曲线 和末端流速v (六)、陡坡终点水深h a (七)、陡坡边墙高度H确定 三、出口段尺寸计算 (一)、消力池深度S计算 1、求跃后水深h〞 2、求尾渠正常水深h t 3、消力池深度 (二)、消力池长度计算 第四章溢洪道结构设计 第一节进口段设计 一、引水渠设计 二、渐变段设计 三、溢流堰设计 第二节陡坡段设计 第三节出口段设计 第五章土坝放水建筑物设计 第一节放水工程组成及作用 一、放水工程组成 二、放水工程作用 第二节工程布设 第三节水力计算 一、卧管水力计算 (一)、进水孔尺寸计算 (二)、卧管涵洞断面尺寸计算 二、消力池水力计算 第四节工程结构设计 一、卧管结构设计 二、输水涵洞结构设计

淤地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编制提纲

【淤地坝工程扩大初步设计编制提纲】 扩大初步设计是淤地坝工程建设中最后一项前期工作,是确定和控制基本建设投资,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编制工程招标标底,实行建设项目投资包干,考核工程造价和验核工程经济合理性的依据。为了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统一编制工程初步设计书,我们依据有关规范和前期工作实际,拟定了本编制提纲,供参考。 按淤地坝管理办法,设计单位必须同时具有方案乙级和设计丙级资质证书。 1 基本情况 1.1概述:说明建坝的目的及作用。简述工程修建、运用意义。工程主要技经指标。 1.2 坝址位置 1.2.1水系:说明坝址所在黄河支流及小流域沟道名称。 1.2.2行政区划:说明坝址所在省区、地市、旗区、乡村及小地名。 1.2.3类型区:按水土保持分区,属何种类型区,地貌特征。 1.2.4地理位置:说明坝址距县城或重要市镇的方向、距离及地理经纬度。 1.3小流域社经情况 应说明该流域包括几个乡镇、村或自然村,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力、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现状、粮食总产单产,坝地单产、人均耕地和收入等。分别说明受益区内乡村、土地、人口、劳力、收益情况及淹没区的村镇人口、土地、工矿及社经情况,以及工程下游保护的村镇、农田、交通、工矿、淤地坝、小水库情况。 1.4小流域治理现状(略) 说明工程所在小流域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情况及治理度。现有各类沟道工程座数,可淤地和已淤地面积、利用面积等。 1.5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坝系规划情况(略) 说明该工程所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及坝系规划情况。包括林草措施、农田措施、水地面积及占总面积的百分数,平均治理进度。坝系规划的坝库座数,按1-10万m3、10-50万m3、50-100万m3、100万m3以上分级说明其布坝密度,总的防洪库容、拦泥库容,总库容及小流域每平方公里的库容模数,总淤地面积及占小流域面积的比例,并说明骨干坝的位置,骨干坝以上控制的区间面积。旧坝加固配套工程应说明新增或修复的主要技经指标。 1.6坝址地形、地质情况(详) 应说明坝址所在沟道主沟长、支沟长、支毛沟数、沟壑密度及占总面积的比例、沟道比降、平均沟深和沟宽、岸坡坡度及沟道土质、岩性、基岩埋藏深度、沉积物厚度,取土场分布、储量及其颗粒组成比例,流、塑限,崩解速度等物理力学性质。 骨干坝还要附坝址地质构造剖面简图。 1.7水文、气象 说明当地气温、蒸发、结冰期、无霜期。年均降水量、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年际变化。暴雨资料、一日最大降水量、暴雨强度等。 说明年径流及年输沙量情况,包括常流水径流量的大小及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等。 2 水文计算 搜集当地水文站或气象站的降雨资料,实测及调查洪水泥沙资料。与现有的水文手册进行分析对比,论证其合理性。通过水文计算,得出设计及校核条件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 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经验表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淤地坝,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建设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技术思想。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约16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着黄河下游防洪安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土高原地区作为我国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6.6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治沟骨干工程984座,淤地坝10万余座,修建各类沟道防护和小型水利水保蓄水工程400余万处(座),兴修梯田1000万公顷,营造水保林800万公顷,人工种草233万公顷,治沙30万公顷。现有的治理措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40多亿kg,解决了100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荒漠化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其中,淤地坝等工程措施的减沙量占总减沙量的80%左右。 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经验表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充分发挥拦沙、保水和淤地等综合功能,对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安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西部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黄土高原在未来的20年内将建设16.3万座淤地坝,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淤地坝,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避免和解决过去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坝系工程布局不合理、部分淤地坝设计标准偏低和设施不配套、重建轻管和综合效益偏低等问题,针对社会各界关心的淤地坝建设与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关系等问题,我们通过调查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建设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技术思想。 一、生态型、节水型和可持续发展型淤地坝的内涵 1.生态型--生态良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