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第25卷 第4期2004年 7月

科 研 管 理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 ol.25,N o.4Jul , 2004

收稿日期:2004-01-05.

本研究受以下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成果商业化五个管理要素的组合研究,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项目编

号:70073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信业外企与国企的“R&D -服务”联动模式比较研究,2004年1月至

2006年12月,项目编号:70373045。

作者简介:汤超颖(1970-08),女(汉),籍贯浙江临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北京工商大学讲师,研

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周寄中(1945-01),男(汉),籍贯四川重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刘 腾(1977-09),男(汉),籍贯安徽东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文章编号:1000-2995(2004)04-010-0041

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1

汤超颖

1,2

,周寄中1,刘 腾

1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北京100039;

2.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37)

摘要:隐性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侧面,对于技术追赶中的企业,其隐性知识的吸收能力决定了技术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回顾了有关隐性技术知识的重要理论研究,指出隐性技术知识(TTK )吸收对于企业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有三类外部知识来源:科学群体、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及区域价值链组织;三类主体以多种管道向当地企业传输TTK,制度环境与技术市场格局影响主体间知识流动管道的选择及其中的TTK 流动;企业研发管理等内部因素等决定了外部TTK 的吸收能力;研发过程中对外部TTK 的整合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模型的提出为深入研究行业技术学习及企业研发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关键词:隐性知识;隐性技术知识;吸收能力;技术学习中图分类号:AC93 文献标识码:A

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知识并对此加以整合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必经之路。但是技术知识存在隐性侧面,它无法由纯市场交易获得,要求吸收方具备一定的隐性技术知识(T acit T echnological K nowledge ,TTK )吸收能力。因此,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机制的研究是关系技术学习的重要课题。本文第一部分是关于隐性技术知识的有关理论回顾,第二部分提出隐性技术知识的吸收对于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第三部分提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最后是相关启示。

1 有关隐性知识的提出及理论发展

当代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是将知识从数据及信息中区分出来。数据是仅反映变量的可衡量水平,信息是有组织的数据或给定背景下的结构,而知识则有助于预测及决策。研究者发现经营性组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并非仅仅是信息系统(Dosi ,1994;Fransman ,1994;Nonaka and T akeuchi ,1995)。组织经特定过程吸收新知识,并将知识沉淀在组织内部,这一过程影响着公司现有的行为及未来的竞争力。OEC D 在1996年明确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提出知识可

以分为四类:关于事实的知识(know -what )、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的知识(know -why )、关于做事的技能或能力的知识(know -how )、涉及何人知道什么以及何人知道如何做什么的信息(know -who )。其中,后两类知识不易符号化及编码,被称为是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本文认为隐性知识是技术学习的关键,为了更好理解隐性知识的内涵,有必要在开始部分回顾隐性知识的提出及有关主要研究成果。1.1 1962年P olanyi 首次将知识分为显性及隐性两个侧面。他认为显性知识是指能被正式编码的系统语言,它可以组合、储存、再次寻找、及通过不同的机制,转化到相关的案例中。隐性知识是指深植于个体及其心智模式、难以编码及沟通的知识,基于经验而得来。它只能在特定条件及区域内通过活动进行传播;通过人的观察、模仿及实践获得;通过学徒式的培训及面对面的互动方式进行传播;通过人的流动得以在组织间进行转移。显性知识没有隐性知识的辅助将无法发挥作用。P olanyi 的名言是:我们所能言传的少于我们所知道的。P olanyi 认为任何知识都包含了隐性侧面(P olanyi ,1962)。

1.2 C ollins (1993),Blackler (1995)按隐性知识的存在主体及存在形式对其进行划分,提出四类

隐性知识:个体根植型(embodied knowledge )隐性知识,即以个人技能形式存在于个体;个体认知型(embrained knowledge ),即以个人认知能力形式存在于个体;组织根植型(embedded knowledge ),即以组织实践形式存在于组织;组织文化型(encultured knowledge ),即以组织理念形式存在于组织。这种分类集成了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有助于分析企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而为研究隐性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提供了更宽的思路。1.3 C owan ,F oray ,David (1999)对隐性知识进行解释与澄清,使之重归P olanyi 个人技能的心理层面。他们认为编码是指将知识化为文本或可识别的规则与关系,使之能如同信息得以传播给决策主体。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对同一知识编码程度的判断不同,这种判断有赖于时间、地点及社会文化

因素。编码需要有“代码字典”(codebook ),即用来理解书面文件的“字典”。建立字典需要模型及表

达该模型的词汇,这属于集体行为,它是非静止的,面临新概念、注释及术语的注入。他们提出了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树形结构(见图1)。知识树形结构的提出,回应了P olanyi 的定义,即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一个侧面。而且它将概念推进了一层,认为隐性度是动态的,是个人与集体行为的交互结果

图1 知识的树形结构(改编自C owan ,R.,David ,P.A.and F oray ,D (1999))

1.4 G unnar Hedlund (1992)提出了知识转化模型(见图2),涉及到组织的四个层面、四类主体:个体、小群体、组织及组织间的互动,提示了隐性知识在组织间的流动关系。除了关注Nels on 及

Winter (1982)提出的对既定知识的储存及转移

外,这个模型还关注信息及知识的转移、组织内外其它知识的组合对创新及剧变的关键作用。图中的“表达”指隐性知识的显化,它是促进知识内外

?24? 科 研 管 理2004年

转移及改进的必要环节。“内化”指将被表达的知

识化为隐性的、潜意识的知识。“外延化”是将隐性的或被表达的知识从个体层次向组织间层次转移或转化。“对话”是指隐性知识及显性知识的外延化或适当的互动,使人们的深层经验及主意浮上水面,它是任何知识管理所必需的,要求群体内的对话及业务部门、职能部门间的对话。“反映”是被表达的知识及隐性知识的中介,它比“对话”需要更多的物理亲近及密切互动,要求信任、诚实及高频率的接触。这个模型认为高度专业化及转移管道的狭窄难免会导致隐性知识的丢失,“消化”公司外部的知识,如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链接,要求充分理解隐性知识及其诞生背景

图2 知识转化模型(来源:Hedlund (1992)

转引自Harrys on (2000)pp148.)

1.5 Nonake (1995)等人在研究日本企业技术进

步的经验中,提出了有别于西方的日本企业管理理念及方法,即重视组织上下层合力进行公司知

识创造。提出并有力论证了公司的知识生产模型(见图3),将Hedlund 的模型清晰化,归纳出其中重要的管理原则,如”知识的冗余有助于知识生产、要进行员工自治”等。这个公司知识生产模型是知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模型。其中,社会化过程(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指通过共同工作等方式分享经验,由非语言途径获得工艺技能;外在化(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则通过比喻和类比等方式传播知识;内部化(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常依赖于“干中学”;综合化(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将现有的不同载体的知识分类、整

理与加工以达到知识系统化

图3 公司的知识生产模型产权(改编自: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 pany ,N onake ,ox ford ,1995第62页)

以上有关理论说明,隐性知识作为知识的一个侧面必然存在。通过计算机程序可以显化部分

隐性知识,但是计算机不能代替人。对于不同的组织,同一知识的隐性度是不同的。显性知识利于传播,但对其的理解往往需要隐性知识的辅助。要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一定要成为知识创造型的企业,这要通过上下合力、内外兼蓄,全方位吸收知识。

2 隐性技术知识对于企业技术学习

的战略意义

2.1 隐性技术知识的提出

技术知识是关于投入变量与其所带来结果关

系的一种理解,技术知识有助于企业将外部变量转化为可控的变量,以优化投入产出关系。因此,技术知识存在于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涉及人、机器、工作流程及软件(Bohn ,1994)。投入的变量越复杂,解决任务所需的知识越依赖于经验型的隐性技术知识。解决技术问题所需的隐性技术知识(TTK )体现为对工具、实验方法及原理、客户需求三方面变量所产生影响的理解。

在高科技行业,解决技术问题常遇到新的变量,例如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电路版图优化时改变电路板规格大小将导致原有电阻参数的变动,要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需要丰富的设计经验。因此,在这个行业内成为独挡一面的设计工程师往

?

34?第4期汤超颖等: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往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工作时间(北京IC 协会副秘书长李宗然访谈)。由于高科技行业的项目未知性较强,同时研发时间要求紧迫,所以对隐性技术知识的需要也更为迫切。显性的技术知识可以通过市场来购买,隐性技术知识的吸收只能以一定的企业吸收能力为前提。这也是技术追赶企业在吸收国外技术知识中的一个难题。2.2 吸收国外主流技术的隐性侧面对于技术学习的战略意义2.2.1 吸收主流技术的隐性侧面是企业技术学习的核心。 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研究发现技术学习是落后国家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活动以以研发为中心,技术追赶国则以开发与设计为中心(F orbes et al.2000)。与Abernathy 与Utterback (1994)年提出的A -U 模型相反,K im (2001)在其研究中总结出技术追赶者的创新特征是反A -U 模型的,即先通过技术引进及简单仿制技术,采用主导设计,进行工艺创新;再进行创造性模仿,在现有的产品平台上,使用并跟随先进企业,开发成长中的技术与产品,对技术进行创造性改进,改进程序并提高效率;最后是自主研究发展最新技术,使用外部研发资源,进行技术整合,建立核心技术能力及产品技术平台,发明或采纳新范式。

这些研究说明,由于隐性技术知识的获得需要大量的研发与制造实践,需要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水平总体来说起步较低,隐性技术知识的存量也相对较少,所以技术追赶要以理解与运用国外主流技术为基础,跨国公司是发展中国家TTK 的重要来源。企业技术学习的核心任务是积累TTK,充分消化现有技术,在消化的同时更有效率地学习,更快的创新,才有追赶的可能。2.2.2 主流技术的隐性侧面是企业市场技术集成能力的根本保障

技术追赶中的企业在战略上要避开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往往通过成本、速度进行竞争,但是低附加值业务环节的竞争优势所赖以存在的前提是资源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在当地经济得以发展后,会呈现出其脆弱性,逼迫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企业研发起步低、研发投资不具优势及利

润压力下,对现有技术进行开发是较为现实的选

择。要通过技术开发来创新,必须充分了解现有技术的潜力,及开发过程中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通过技术的差异化应用来创造市场,这要求企业充分把握现有技术的隐性侧面,通过技术经验与市场知识求发展,在价值链中逐渐提高价值创造能力。2.2.3 主流技术的隐性侧面是构架创新的能力来源 构架创新是Henders on 和Clark 在1990年提出的四类创新中的一种。他们认为每种(组装)产品从内容上看,包括基本元件,及将这些元件连接为整体的构架(architecture )。产品的开发要求元件知识及构架知识,即元件核心设计概念的知识及将各个元件整合为一体的知识。据此,他们提出了四类创新:渐进创新(元件和构架都没有根本变化)、模块创新(元件改变,构架不变)、激进创新(元件和构架都变化)及构架创新(元件不变而构架变化)。构架创新是技术追赶的关键。因为元件的改变往往需要基础研究突破,弱小企业很难达到。但是当地企业的一个优势在于对本土市场需求的嗅觉较为敏锐,容易从本土需求特点出现,找出应用技术的市场缺口,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构架创新。用新的产品概念,拓展市场。所以,企业当务之急在于消化现有元件知识,积累元件整合技术经验,挖掘外部技术的市场应用潜力。如新科通过掌握VC D 的机芯技术及相关构架技术,来集成核心元件,使索尼、ESS 、MTK 等跨国公司的技术为我所用,制造出有竞争力的DVD 产品(路风,慕玲,2003)。

此外,吸收主流技术的TTK 还有助于我们理解新一代技术标准,在两代技术标准中寻找市场机会,甚至推动新一代技术标准的制定。

3 隐性技术知识的获得需要组织吸

收能力

3.1 吸收能力的提出

C ohen 与Levinthal (1990)提出了研发不仅生

产知识,还使企业有能力吸收外部的可用信息。吸收能力是一种学习,是不同于干中学的学习,是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他认为Arrow (1962)及

?44? 科 研 管 理2004年

Nels on(1959)将技术知识视为公共品,其转移成本相对生产要小得多的结论是有前提的,忽略了企业对相关领域的吸收能力所进行的研发投资,如反向工程的即时成本比为之作铺垫所花的成本要低。长期学习成本是巨大的,多数成本用于开发与企业的吸收能力相关的长期知识库,研发的重要贡献是形成知识基础,是企业获得及利用知识的过滤器,影响学习的难易程度。研发的两个方面作用说明,影响学习难易及其特征的因素同时会影响公司研发的积极性,即存在为吸收外界技术而研发的效应。

3.2 有关企业吸收能力的研究

Z ahra(2002)将有关吸收能力研究作了回顾,主要结论有:柳卸林及White(1997)认为创新是投资于吸收能力和新技术源(国外技术进口)的合成产物;Lane、Lubatkin(1998)认为比之于单个企业知识基础,两个企业的知识相似性及其处理过程对吸收能力有更大影响;C ohen、Levinthal (1990)认为研发导致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及利用能力;S zulanski(1996)认为战略管理接收方缺少吸收能力是知识粘滞的主要原因,也是一个企业内最佳实践难以被模仿的主要原因;C ockburn、Hen2 ders on(1998)提出发展内部吸收能力是不够的,与科学群体的接触是发现与使用上游研究及其成果的关键因素;K im(1998)说明组织是一个学习系统,吸收能力是学习系统的有机部分;要制造危机使企业通过投资于学习及加大学习力度以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

3.3 隐性技术知识的获取同样需要接收方的吸收能力

除了以上研究所涉及的方面外,隐性技术知识的获取与个体的吸收能力有直接关系。隐性知识是人际传播的,因此个体意识与行为决定着其吸收效果,包括研发人员的正式与非正式人际交流、知识分享意愿与能力等。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但是重要性日益呈现,要求企业管理中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与研发战略,要求良好外部制度以促进企业技术知识积累,使技术创新由依赖人员向有组织的集体学习过渡。

3.4 隐性知识的获得需要多方吸收平台

外部的隐性技术知识是沉在海底的宝库,得到它的通路不易发现。现有的研究认为它应该包括五个侧面:一是外部沟通平台,指沟通条件、知识可获取性、知识保密性,涉及隐性技术知识的流动途径;二是技术交易平台,指技术交易方式的人际接触度,涉及交易方式对隐性技术知识传播的能力;三是社会文化平台,指信任与互利互惠,涉及企业向外传播隐性知识的动力与压力;四是企业管理平台,指技能、决策方式、合作方式、企业文化,涉及隐性技术知识在企业内部传播的动力与压力;五是企业技术知识平台,指企业研发投入指标、研发能力指标、知识库的特征,涉及企业对外部隐性技术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

目前有关研究侧面已经取得了共识,如Saxe2 nian(2001)提出人员的跨国流动形成联系台湾新竹与美国硅谷的生命线,正是回归人员及其人际关系网,为台湾电脑业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知识,使之迅速崛起,从而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与以跨国人际流动为载体的知识传播有直接关系。同时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进一步开展,如研发项目中的隐性知识吸收等(K ang J.2003;Din2 ur A.2002)。但是由于隐性技术知识的吸收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它受外部知识源特征、传播管道特点、接收企业的吸收能力共同作用形成。单纯从企业内部知识管理角度或从宏观的跨国公司理论角度作分析,难以阐明其动行机理,所以待发展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型来分析企业隐性技术知识的吸收机制。

4 企业TTK吸收模型

4.1 TTK来源及其特征

企业隐性技术知识的吸收是一个向外开拓知识源、对内挖掘知识源的持续过程,因此,需要从企业研发过程来全面分析相关知识主体对技术学习的影响。我们认为重要的外部主体包括三类群体。

一是科学群体,即高校、研究所、技术移民、国内外技术专家与群体。它的成员关系特征(地缘、亲缘、血缘)、其介入企业研发过程的方式、与企业研发目标相关度及技术能力,是影响其向企业输出TTK的变量。

二是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网络。跨国公司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的地理分散性,以及考虑到市场竞

?

5

4

?

第4期汤超颖等: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争中的成本与速度要素而产生的经营协调需要,调整其全球经营战略的一种架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跨国公司将分散的供应商、客户、分支机构、合资企业及相关附属机构、分包商、销售渠道及增值销售商、R&D 联盟组织及协议合作方(如标准联盟),通过长期供销合同、外包、股权、结盟等方式,组成全球生产网络组织。为了满足市场个性化要求及提高生产效率,旗舰公司需向地方性供应商转移相关的技术及管理知识,从而导致跨国知识流动。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TTK 的传播管道选择不仅受当地相对资源优势影响,T eece (1986)的研究指出当地企业的辅助资产竞争能力、技术的独占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影响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策略,影响跨国公司进入当地的方式及TTK 的流动管道选择(有关合作方式选择详见T eece ,1986)。此外,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能力也会影响知识流入当地的量与质。

三是区域价值链组织,即位于某一区域内的同行企业的业务关系,可分为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区域化的布局可以服务于成本也可以服务于创新。纵向结构下,企业之间是上下游关系,是互补性业务;横向结构下,企业之间是竞争性业务关系。某一区域的价值链结构往往是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的结合,有些研究发现以何种结构为主导,影响企业间技术知识分享的程度(Aage ,2003)。此外,区域价值链结构还包括技术明星型企业的个数,明星企业对传播外部知识及当地生产新知识的能力;行业技术周期特征,行业技术发展早期TTK 积累往往不多;区域价值链组织的行业地位,纯加工型的区域往往TTK 存量较少。

以上三类TTK 知识源的主体成员及组织结构上有交叉性,重叠度高的行业与区域,技术知识流动通畅;与此三类主体联系密切的企业,其获得TTK 的机率大。4.2 外部TTK 流入企业的管道及其特征

隐性技术知识流入的管道是以人为载体的,企业对其吸收过程包括将其“社会化”或“外在化”(Nonaka ,1995)。从管道的性质看,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类。正式管道是以组织的权责义务为维系纽带进行知识交流,非正式管道是以个人情感

为维系纽带进行知识交流,通过私人交往,解决技术问题及分享技术经验。在重视地缘、亲缘与血缘的开放地区,这种流入成本相对较低。

三类知识来源体TTK 流动的正式管道各有特征,科学群体的TTK 流入管道包括产学研合作项目、技术文献等;跨国公司TTK 流入的管道包括商品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国外技术授权、交钥匙工厂、技术援助、标准化机器转移、当地企业的反向工程等;区域价值链组织TTK 流入管道包括加工合同、合作研发、技术质量指导等。管道的特征还体现为TTK 供应方与吸收方的交互频率与沟通密度。4.3 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能力

外部知识源的隐性技术知识无论以何种管道进入企业,都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即企业对外部隐性技术知识的发现、理解、吸收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反映在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企业技术表现上;落实于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管理;涉及研发项目间的继承性、研发人员的重叠性、研发部门与其它部门知识流动的通畅性,需要相关市场及人力资源政策的辅助。同时受企业与外部主体的交往历史、组织目标匹配度、双方技术知识存量的差距及重叠性、及信息网络建设的影响。4.4 企业研发过程中对外部TTK 的整合在研发过程中整合外部TTK 是创新的关键,图4将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简化为生产部、研发部、市场部、投资部及战略研究部,在实践中有的技术型企业没有生产部,或许有生产外包部(有时称为外协部);投资部与战略研究部在中小型企业内常合作一体。我们将研发过程抽象概括为:研发部及市场部发起技术项目研究;该项目经各个部门综合会审,做出可行性分析;研发部执行研发,具体分解研发课题、制定研发方案标准、提出备选方案及作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外部市场及技术的变动,市场部、投资部及战略研究部可能做出项目中断决策,那么该项目就中止了。如果不出意外,研发方案将化为产品,接受技术检测投放市场;而研发部或市场部的技术人员还要继续提供该产品的客户技术服务。

?64? 科 研 管 理2004年

图4 企业研发过程中的隐性技术知识流入

在此过程中外部三类知识源向企业输入有关技术与市场的知识,影响企业各阶段的项目决策。例如,高质量的研发执行过程需要外部TTK的流入。研发执行的第一步是定技术功能、分解技术课题,要求技术人员对技术及工具的应用有相当的经验,才能创新地完成客户需求;第二步是定技术方案指标,需要技术人员凭经验来调整技术文件或软件参数,以适应特定应用环境;第三步是提方案,它是一个将技术方案嵌入到客户操作系统中的过程,要充分考虑现有技术能力与客户需求的吻合度,有时这是一个引导客户创新的过程,需要技术人员有丰富的技术应用经验。企业开发的竞争力往往体现为快速与低成本,这两者都要凭借技术人员对隐性技术知识的掌握。企业吸收隐性技术知识的关键是如何平衡内部知识挖掘与外部知识开拓,结合战略方向与市场定位,将TTK 同分散在企业各部门的客户需求知识进行整合及重新组合,在某一利基市场打开局面,形成技术投入的短期市场回报。在此基础上,投入研发,增强外部技术吸收能力,形成技术平台,优化产品种类,提升产业地位。

4.5 企业TTK吸收模型

综合以上方面,我们提出以下企业TTK吸收模型(图5):涉及三类外部知识源及其内部特征、TTK流入的管道、企业TTK吸收能力、基于研发项目的TTK整合与创新。该模型说明,企业TTK 的吸收涉及当地‘产学研’合作效率(科学群体与当地企业的知识链接)、当地的资源优势及外资政策(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知识链接)、当地的行业竞争度及区域行业政策(当地企业与区域价值链的知识链接)。同时它又取决于企业研发等活动所带来的内部知识挖掘。所以培育良好的企业TTK吸收机制时,需要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双管齐下。协调相关政策,促进跨国公司对当地技术学习的贡献。

5 相关启示

5.1 对引进技术先进性的反思

技术追赶中,不顾企业技术知识薄弱的现状,强调引进技术的先进性,是否有利于企业积累TTK?是否有利于企业形成技术能力?花重金引进的先进技术,由于技术差距太大,企业又缺乏必要的吸收能力,很难对此加以真正消化吸收,更难以用之于创新本国市场所需的适用技术品。一些企业及政府,在引进技术与寻找合资项目时,强调技术的先进性。但是如果企业没有相应的技术积累,先进的技术设备很可能被束之高搁,或者难以从技术领先的合作伙伴处获得期望的技术学习。当我们谈论技术引进的“引进、淘汰、再引进、再淘汰”的怪圈时,常忽略企业TTK吸收系统。技术追赶者的战场在于市场与技术的整合能力,而非

?

7

4

?

第4期汤超颖等: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拼技术先进性。后者将是一个结果,绝不能视之为过程。在企业技术学习的过程中,积攒TTK,开拓技术的市场潜能,是技术能力提升的核心。所以,我们认为技术引进的首要考虑不在于判断技术的先进性,而是要全方位考虑不同成熟度的

技术对企业技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应该引进何类技术、分别由谁来引进、以何方式引进,要将行业技术能力的积累放在重要位置加以权衡,以长期的眼光投资于行业技术能力积累

图5 企业TTK 吸收模型

5.2 培育区域明星企业的措施

各地政府从税收、就业等指标出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以各种优惠政策吸收跨国公司入驻,希望以其明星效应,带动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目前的相关措施多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的优惠政策,促进行业技术交流的措施尚待提高。一家跨国公司的到来可能是冲着当地廉价的资源条件,也可能是由于重视当地市场战略地位。前种情况下它为当地培养了熟练操作工,但是技术溢出效应很低。后种情况下它不一定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可能将研发机构设在当地,培育了当地的技术人员。这两类跨国公司对当地的贡献不同,明星企业应该是对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企业,而非仅仅是短期的利税指标。

以上两类跨国公司对地经营环境的要求也不同,要区别对待。一些区域政府已经注意到了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的配套所产生的成本效益,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苏州创业园要求台资明基公司在入驻时提供其所有配套厂的名单,对明基的28个配套厂实行分批递减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外

配套企业早日进驻园区;在此基础上,由开发区组织、当地经贸局牵线,逐步培养本地配套厂。例如

在显示器产品上,政府组织相关企业发展聚焦电阻技术,使之由只能生产普通的电视机显示器发展成为拥有等离子及液晶显示器生产能力。但是对于如何发挥明星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当地配套企业的发展,目前还缺乏长期互动交流的常设平台(苏州创业园区汤建翔副主任访谈资料)。从企业TTK 吸收的模型来看,发挥跨国公司的明星效应,促进其对当地企业的技术经验积累的贡献,还要搭建当地的人脉关系平台,促进非正式的技术交流。行业政策与区域政策要协调一致,促进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做出技术贡献。5.3 战略型的企业自我研发

我国企业多数重营销轻研发,据调查相当企业的研发基金被挪作它用。但是不做自我研发投入,内部技术积累慢,难以迅速吸收外部技术知识。所以在概念炒作过后,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研发。企业研发资源的投入及配置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周寄中,1999),需进一步解决的

?84? 科 研 管 理2004年

是企业研发过程的管理,在过程中快速积累技术经验。可以预见相当的一个时期内主导我国企业研发实践的仍将是技术学习,根据我们的TTK吸收模型,外部TTK流入企业有多种管道,但是对于一定技术实力下的企业,必需明确自身的吸收能力与发展战略,确定阶段性技术学习伙伴,将K now-Who与K now-H ow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方式做自我研发。在研发项目的管理及与外部合作中,要关注TTK的吸收,搭建技术沟通平台与管理平台。以战略指导企业研发,使研发逐步由注重外部技术知识吸收向独立研发过渡。

5.4 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企业对提高行业TTK 吸收力的作用

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企业是凭借职业技能求生存的非公共性机构,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间接产品和服务,是新IT的密集使用者、是创新的来源、是知识的生产者(Mile I.et al.,1994)。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企业整合了行业各方的技术知识与客户需求,是行业知识流动的桥梁与中介,对提升该行业当地企业的价值链地位有特殊贡献,应加以格外的扶植。例如,在集成电路行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就属于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企业,其ASIC设计方案的商品化需要整合集成电路产业内芯片制造商的工艺技术、IP供应商、E DA供应商及软件供应商的集成电路核心技术与相关支撑技术,将之用与解决具体的客户技术方案,满足客户的创新要求(中国半导体协会秘书长徐小田访谈)。这类企业对于行业TTK的积累有直接影响,是复杂技术项目的知识枢纽,能在技术追赶中发挥杠杆作用。

本文提出了企业TTK吸收模型,重在企业外部TTK的流入及吸收。我们将进行产业分析,深入探讨模型中的各类变量及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 Aage T.Abs orptive capabilities of industrial districts:the role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learning and boundary spanning mecha2

nisms[R].C on ference Paper for DRUID’s K nowledge C on fer2

ence,June2003.

[2] Blackler,F.K nowledge,knowledge w ork,and organizations:an

overview and interpretation[J].Organization S tudies,1995,16:

121-146.

[3] Bohn R.E.M easuring and M anaging T echnological K nowledge

[J].MIT S loan M anagement Review,1994,Fall:61-73. [4] C ollins,H.S tructure of knowledge[J].S ocial Research1993,

60:95-116.

[5] C ohen W.M.,Levinthal D.A.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

128-152.

[6] C owan,R.,David,P.A.and F oray,D.The explicit economics

of knowedge codification and tacitness[R],Paper presented at

the DRUID Summer con ference on Innovation Systems,1999. [7] Dinur A.N.,T in V.Intrafirm knowledge trans fers in multina2

tional corporations:C onsidering critical context knowledge man2

agement:Literature review and findings about perceptions of

knowledge trans fer in collaborative and process-oriented teams

[D].UMI AAT3061233Ph.D.desertation,2002.

[8] D osi,G.,M areng o L.S ome elements of an ev olutionary theory of

organisational com petences,in:Ev olutionary C oncepts in C ontem2

porary Economics[M].The University of M ichigan Press,1994.

[9] Fransman,M.In formation,knowledge,vision and theories of the

firm.Industrial and C orporate Change3(3):713-757. [10] F orbes N.,W ield D.M anaging R&D in technology-followers

[J].Research P olicy,2000,29:1095-1109.

[11] G iuliani E.Cluster abs orptive capability:an ev olutionary ap2

proach for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Druid

w orking paper,June12-14,2003.

[12] Harrys on S.M anaging K now-who based com panies:a multinet2

w orked approach to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M].

Edward E 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2.

[13] Henders on,R.Clark K.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 fig2

uring of Existing T 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9-30. [14] K ang J.The knowledge advantage:T racing and testing the im pact

of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ties on project perfor2

mance[D],UMI AAT3081178Ph.D.desertation,2003. [15] K im,L.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s of K orea’s techno2

logical learning[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

M assachusetts.2001:102.

[16] M iles,I.,K astrinos,N.,Flanagan,K.,Bildereek,R.,den

Hertog,P.,Huntink,W.,Bouman,M.K nowledge-intensve

Business Services:Their R oles as Users,Carriers and S ources of

Innovation[R],PREST,M anchester,1994.

[17] N onaka,I.,T akeuchi,H.,The knowledge Creation C om pany

[M].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8] P olayni,M.,Pers onal K nowledge:T owards a P ost-Critical Phi2

los ophy[M].U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1962.

[19] Saxenian A.,Hsu J.The S ilicon Valley-Hsinchu C onnection:

T echnical C ommunitie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J].Industrial

and C orporate Change,2001(10),N o.4:893-920.

[20] T eece D.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 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and public policy[J].Re2

search P olicy,1986,15:285-305.

?

9

4

?

第4期汤超颖等:企业隐性技术知识吸收模型研究 

[21] Z ahra S.A.G eorge G.Abs 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 2

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J ].Academy of M anagement Review ,2002,2:185-203.

[22] 路风,慕玲.集成创新的要素[J ],中国软科学,2003,

(11):105-111.

[23] 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A Study on the Frame w ork of H ow the Firm Absorb T acit T echnological K now ledge

T ang Chao -ying 1,2,Zhou Ji -zhong 1,Liu T eng 1

(1.Center for S&T I nnovation Management ,G SCAS ,B eijing 100039;

2.B 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 eijing 100037)

Abstract :T acit knowledge is the important face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T o catch -up firms ,their capacity of abs orbing the tacit knowledge will judge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learning.A fter reviewing the main theory w orks on tacit knowledge ,we point out that the tacit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TK )owns the strategic meaning to the firms ’technology learning process.We es 2tablish a theory framew ork on how firm abs orb TTK.In this framew ork ,we firstly argue it exits three bodies as external knowledge re 2s ources :the Science C ommunity ,the Multinational C ompany Netw ork and the Regional Value -chain Participators.Secondly there are respectively channels of sharing TTKwith the local firm.These channels selection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on TTK sharing has been affect 2ed by the institution arrangement and the tech -economy situation.Thirdly the internal varieties like firm ’s R&D management will deter 2mine how much TTK can firm abs orb from the external.And finally we note that the integrate ability during the R&D process will lead to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petence.This framew ork will help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industry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firm ’s R&D strategy management.

K ey Words :tacit knowledge ;tacit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bs orptive capability ;technology learning

(上接第40页)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and it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know ledge based enterprise

Ji Y u -qun ,Huang K un

(Academy of 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outheast U niversity ,N anjing 210096,China)

Abstract :Facing the time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course of joining China economy to the w orld ,i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in study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knowledge based enterpris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 odel of core compe 2tence arrangement of the knowledge based enterprises with the theory of core competence.F orther m ore ,it sets up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evalution m odel b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tion which makes the stability foundation to enhancing the whole competition force of the knowledge based enterprises.

K ey Words :knowledge based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index system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05? 科 研 管 理

2004年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数学建模入门基本知识

数学建模知识 之新手上路一、数学模型的定义 现在数学模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定义。 不过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定义:“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作的一个 抽象的、简化的结构。”具体来说,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学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在联系的数 学结构表达式。一般来说数学建模过程可用如下框图来表明: 数学是在实际应用的需求中产生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从此意义上讲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古老历史。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就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模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也是数学建模的一个光辉典。今天,数学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其它科学技术领 域渗透,过去很少应用数学的领域现在迅速走向定量化,数量化,需建立大量的数学模型。 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蓬勃兴起,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数学在许多高新技术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数学建模被时代赋予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1. 模型准备 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搜集必需的各种信息,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 2. 模型假设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是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对问题的所有因素一概考虑,无疑是一种有勇气但方法欠佳的行为,所以高超的建模者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主次,而且为了 使处理方法简单,应尽量使问题线性化、均匀化。 3. 模型构成 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间的等式关系或其它数学结构。这时,我们便会进入一个广阔的应用数学天地,这里在高数、概率老人的膝下,有许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图论、排队论、线性规划、对策论等许多许多,真是泱泱大国,别有洞天。不过我们应当牢记,建立数学模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了并能加以应用,因此工具愈简单愈有价值。 4. 模型求解 可以采用解方程、画图形、证明定理、逻辑运算、数值运算等各种传统的和近代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一道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纷繁的计算,许多时候还得将系统 运行情况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编程和熟悉数学软件包能力便举足轻重。 5. 模型分析 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能否对模型结果作出细致精当的分析,决定了你的模型能否达到更高的档次。还要记住,不论那种情况都需进行误差 分析,数据稳定性分析。 例题:一个笼子里装有鸡和兔若干只,已知它们共有8个头和22只脚,问该笼子中有多 少只鸡和多少只兔?

航模DIY-群基础知识(翼型)

机翼 机翼是模型飞机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模型飞机性能的好坏往往决定于机翼的好坏,良好的机翼应该能产生很大的升力和很小的阻力,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不容易变形而且容易制作。决定机翼产生升力大小的因素很多,与机翼面积、速度等直接有关,不过这些因素往往不能够或不便于改变,譬如空气密度,我们不能改变;机翼两积、通常受到比赛规则的限制;飞行速度不容易控制,而且对竞时的模型飞机来说,速度愈小愈好。这样一来,要想增大升力只能从增大升力系数着想了。在减小机翼阻力方面也是这样,主要是设法减小机翼产生的阻力系数。决定机翼升力系数及阻力系数的是机翼截面形状(即翼型)、机翼平面形状和当时的迎角。好的翼型能够在同样的迎角下有较大的升力系数和较小的阻力系数,这两种系数的比值(称升阻比)可达到18以上。 一、翼型 翼型就是机翼的截面形 状。现代模型飞机所用的翼型 一般可分为六类:平凸型、对 称型、凹凸型、双凸型、S型和 特种型,如图3-1所示。这六种 翼型各有各的特点,每种翼型 一般能符合某几种模型飞机的 要求。 翼型各部分的名称如图3-2所示。其中影响翼型性能最大的是中弧线(或中线)的形状、翼型的厚度和翼型厚度的分布。中弧 线是翼型上弧线与下 弧线之间的距离中点 的连线。如果中弧线是 一根直线与翼弦重合, 那就表示这个翼型上 表面和下表面的弯曲 情况完全一样,这种翼 型称为对称翼型。普通 翼型中弧线总是向上 弯的,S翼型的中弧线 成横放的S形。 要表示翼型的厚度、中弧线的弯曲度和翼型最高点在什么地方等通常不用长度计算,因为各种大小不同的飞机都可以用同样的翼型。翼型形状如用具体长度表示,在设计计算时很不方便,现在的翼型资料对这些长度都用百分数表示,不用厘米或米来计算,基准长度是翼弦,例如翼型厚度是1.2厘米,弦长10厘米,那么翼型厚度用(1.2/10)来表示,即翼型厚度是翼弦的12%。这样的表示方法很方便,不管用在大飞机或小飞机上,这种翼型的厚度始终是12%。大家只要牢记基准长度是弦长便可以很容易算出实际的翼型厚度来,此外计算前后距离也用百分数,也以弦长为基准,而且都是从前缘做出发点。例如,翼型最高点在30%弦长处,那就表示翼型最高的地方离前缘的距离等于全翼弦的30%。 下面我们分别把翼型的画法、性能的表示法和性能的计算等问题加以讨论。 (一)翼型的画法 适合于模型飞机上使用的翼型现在巳有一百多种,每种翼型的形状都不相同。幸而每种翼型的形状都用同一办法(外形坐标表)表示,所以我们只要把翼型外形坐标表找到,这种翼型的形状便完全决定了。某翼型坐标见表3-1。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特点及分类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特点及分类 [学习目标] 1.能表述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 2.能表述建立数学模型的逼真性、可行性、渐进性、强健性、可转移性、非 预制性、条理性、技艺性和局限性等特点;; 3.能表述数学建模的分类; 4.会采用灵活的表述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5.培养建模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一、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般说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理分析方法,一类是测试分析方法.机理分析是根据对现实对象特性的认识、分析其因果关系,找出反映内部机理的规律,建立的模型常有明确的物理或现实意义.测试分折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黑箱”系统,内部机理无法直接寻求,可以测量系统的输人输出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按照事先确定的准则在某一类模型中选出一个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这种方法称为系统辨识(System Identification).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也是常用的建模方法。即用机理分析建立模型的结构,用系统辨识确定模型的参数. 可以看出,用上面的哪一类方法建模主要是根据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了解程度和建模目的决定的.如果掌握了机理方面的一定知识,模型也要求具有反映内部特性的物理意义。那么应该以机理分析方法为主.当然,若需要模型参数的具体数值,还可以用系统辨识或其他统计方法得到.如果对象的内部机理基本上没掌握,模型也不用于分析内部特性,譬如仅用来做输出预报,则可以系统辩识方法为主.系统辨识是一门专门学科,需要一定的控制理论和随机过程方面的知识.以下所谓建模方法只指机理分析。 建模要经过哪些步骤并没有一定的模式,通常与实际问题的性质、建模的目的等有关,从 §16.2节的几个例子也可以看出这点.下面给出建模的—般步骤,如图16-5所示. 图16-5 建模步骤示意图 模型准备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搜集建模必需的各种信息如现象、数据等,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由此初步确定用哪一类模型,总之是做好建模的准备工作.情况明才能方法对,这一步一定不能忽视,碰到问题要虚心向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请教,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 模型假设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做出假设,可以说是建模的关键一步.一般地说,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翻译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假设作得不合理或过份简单,会导致模型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假设作得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对象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通常,作假设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来自对数据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作假设时既要运用与问题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问题的主次,果断地抓住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尽量将问题线性化、均匀化.经验在这里也常起重要作用.写出假设时,语言要精确,就象做习题时写出已知条件那样.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航模基础知识及模型教练飞机结构详细讲解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练习飞行的要素与原则分析 玩模型飞机和玩模型大脚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模友们千万别想当然,买来了就上天,否则就只能看着飞机的残骸落泪了。在开展模型飞机运动前,最需要有一套合理、简单的教程来指导你学会为什么这么飞和怎么样飞,让你更快更安全的把爱机送上蓝天。 开篇还是先把基础飞行练习的要素与原则强调一下,这与你能否成功的掌握飞行技能有直接的关系。

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与框架模型研究

第17卷 第6期2005年12月研究与发展管理R &D MANAGE MENT Vol .17No .6Dec .2005文章编号:100428308(2005)0620050206 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与框架模型研究 收稿日期:2004210208;修改日期:2005201226. 作者简介:奉继承(1968—),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工业工程和知识管理;赵 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 究方向:现代工业工程和集成化信息系统. 奉继承,赵 涛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 摘 要:从知识管理研究现状,以及各种理论和学派的观点分析出发,以系统论的观点来探讨知识管理的体系架构、内涵和外延,设计出知识管理的框架模型,并在此模型指导下设计出知识管理系统软件的体系结构和实际应用范例. 关键词:系统分析;知识管理;框架模型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1 知识管理研究基础 知识管理(K M )作为一种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全新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随着I T 技术的应用和推动,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关于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知识管理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围和适用范围等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分为: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三大学派. 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教育背景,他们关注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的设计和构建,认为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中被标识和处理,美国处于这个学派的前沿. 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都有着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他们关注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热衷于对个体能力的学习、管理和组织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的一系列复杂的、动态的安排,日本和欧洲处于这个学派的前沿.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管理不仅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由于综合学派能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实施知识管理,所以能很快地被企业界接受,是近几年来知识管理发展的主流. 事实上,各种学派并无本质上的矛盾,因为知识管理的内涵如此丰富,外延也如此广泛,以致于经常论述的知识管理实质上都是在整个知识管理空间中的一个视图而已.

数学建模入门基本知识

数学建模知识 ——之新手上路一、数学模型的定义 现在数学模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定义:“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作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结构。”具体来说,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学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一般来说数学建模过程可用如下框图来表明: 数学是在实际应用的需求中产生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从此意义上讲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古老历史。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就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模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也是数学建模的一个光辉典。今天,数学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其它科学技术领域渗透,过去很少应用数学的领域现在迅速走向定量化,数量化,需建立大量的数学模型。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蓬勃兴起,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数学在许多高新技术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数学建模被时代赋予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1. 模型准备 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搜集必需的各种信息,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 2. 模型假设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是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对问题的所有因素一概考虑,无疑是一种有勇气但方法欠佳的行为,所以高超的建模者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主次,而且为了使处理方法简单,应尽量使问题线性化、均匀化。 3. 模型构成 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间的等式关系或其它数学结构。这时,我们便会进入一个广阔的应用数学天地,这里在高数、概率老人的膝下,有许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图论、排队论、线性规划、对策论等许多许多,真是泱泱大国,别有洞天。不过我们应当牢记,建立数学模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了并能加以应用,因此工具愈简单愈有价值。 4. 模型求解 可以采用解方程、画图形、证明定理、逻辑运算、数值运算等各种传统的和近代的数学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一道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纷繁的计算,许多时候还得将系统运行情况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编程和熟悉数学软件包能力便举足轻重。 5. 模型分析 对模型解答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能否对模型结果作出细致精当的分析,决定了你的模型能否达到更高的档次。还要记住,不论那种情况都需进行误差分析,数据稳定性分析。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认知偏差的定义、成因和特征,梳理了有关认知偏差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认知偏差;行为金融;有限理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偏差对经济行为个体的经济决策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并经常扮演核心的角色。行为金融学则认为,由于金融决策更具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投资者的认知性偏差可能更具显著性,所以研究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很有意义。认知偏差的研究和发现为解释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市场异象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认知偏差与金融市场的异象 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结果就涌现出不少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统计异象,在股票收益的历史可预测性方而,按照弱有效市场的观点,投资者无法利用历史价格信息来构造投资策略获得超额利润(按照资产定价模型进行风险调整以后的收益)。从1980年开始,有很多研究发现股票收益是可预测的证据。例如,De Bondt和Thaler(1985)发现股票长期的历史累计收益与未来的长期股票收益负相关。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长期反转”。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显示股票中期的历史统计收益与未来的中期股票收益正相关,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也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中期惯性”。面对传统金融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行为金融学从心理学的角度,从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认知偏差的出发,为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做出了重大贡献。 2.认知偏差的定义与分类 把心理研究应用到投资决策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Slovic首次在论文中论证了心理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再到De Bondt和Thaler正式揭开行为金融学发展的序幕,认知偏差研究的发展经历了缓慢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许多金融学领域的学者(如:Roben Shiller,Richard Thaler.Meir Statman,Hersh Shefrin及De Bondt 等)结合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决策的研究结果,在认知偏差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知偏差概念作为行为金融学的核心范畴,起源于认知心理学。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解析,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具有局限性,个体的判断和决策因此都会产生偏差(Tversky和Kahne-man,1974)。这种认识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相吻合,即自然选择的结果逐步将人们退化成一种依赖有限理性的决策方式来替代理性决策过程的思维主体,并据此来节约思维成本《Si-mon,1955)。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可以看成是人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因此,认知偏差,可以按照认知进行的四个环节中出现的顺序进行分类,即信息识别——信息编辑——信息输出——信息反馈。王宁,茅宁(2005)按认知的信息处理过程将国内外文献中常见的26种认知偏差按照人类信息处理的过程分成分类如下:1)信息识别阶段偏差:易得性偏误,代表性偏差,文化和社会认知,小数字定理,认知失调,从众心理,过度反应,搜寻成本。2)信息编辑阶段偏差:框架依赖,保守性偏差,模糊趋避,无关效果,神奇式思考,准神奇式思考,锚定和调整。3)信息评价阶段偏差:过度自信,后见之明,原赋效果,确定效果,反射效果,后悔厌恶,归因偏差,人性好赌,损失厌恶,宿钱效应,处置效应。李心丹(2003)针对中国股市的特点提出政策依赖性偏差。 3.认知偏差的理论研究 在对认知偏差的研究基础上诞生出一些重要的行为金融模型,对解释金融市场的异象提

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分析(1)

办公自动化杂志 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从1998年国 内第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文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的诞生开始,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取得了不少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全面地反映出知识管理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情况。因此,对国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一、国内研究文献情况分析 随着1998年国内第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文章《工艺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的诞生,国内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取了飞速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显著的成果,为了能够客观、准确的反映我国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现状,选用国内学术文献较为权威的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 )为数据来源,对1998年至2010年9月份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组分析。其中文献类型选择为: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专利。选用“知识管理系统”为检索词,检索途径为主题。CNKI 自动将检索词扩展为知识管理平台、KM S 等同义词,共检索到文献3425篇。 1、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来看,自1998年以来相关文献逐渐增多,自2004年以来每年文献量均超过300篇,2007年为最高峰年发表487篇。另一方面从文献的类型情况来看(如图1所示),期刊文献2485篇,占到了文献总量的73%,博硕士论文620篇占总量的18%,专利成果33篇仅占总量的1%。从文献的研究资助情况来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资助的成果418篇占总量的12%,说明国家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视,研究的层级逐渐增高,专利可以看作衡量技术创新的标准,但是从专利的数量来看,相关的核心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弱。 2、文献按照学科类别分布来看(如图2所示),根据各学科发表文献量,从高到底依次排序为:企业经济、计算机应用、图书情报、管理学、教育。其他学科如:电力、医学、机械工业、农业、旅游等也有相关成果。 从该分组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发展脉络。我国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发端于企业经济的研究,随后图书情报、教育、计算机等学科领域研究比较密集,成果也最多,其他 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闫兵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阳473009) 摘 要 统计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的文献情况,描述了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热点,对近年来 主要产生的知识管理系统产品进行了对比,并对知识管理国家推荐标准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知识管理系统 现状 国家标准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411-5738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Yan Bing (He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Library NanYang 473009)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n recently years.It sho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s the ma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future of GB/T 23703.1-2009is prospected. Keywords Knowledge M anagement System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National standards 表1文献年度分布表 图1文献类型分布图 总第205期 2011年5月 Forum Monograph 专论 论坛10··

航模校本教材

前言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必须从引导少年儿童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抓起。科技活动已证明是课堂教育的补充、扩大和发展。尤其航模设计制作活动,它符合少年儿童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活泼新颖,又富有时代气息,对少年儿童富有强烈的吸引力。 通过航模活动,将使少年儿童接触到广阔的知识领域:从空气动力到材料结构等有关知识:从加工工艺到调整试飞等有关技能;从现实飞机到新型飞机的创造构思。航模活动的动手又动脑的特性,将带来很多可贵的特殊教育效果。少年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或通过自己的发现而享受创造的喜悦,或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中体察到自身的价值和满足感,这些无疑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主、自立、自信、自强、自律等优秀的个性品格。尤其针对当前教育上存在的弊端和独生子女的现实情况,更具有它特殊的现实意义。 航模活动的实践性,不仅带来智能上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的理想。少年儿童为了制作出一架预想的模型飞机,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建立起科学的、求实的思想方法;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必须善于群体相处,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建立起集体主义观念。在小小的航模兴趣小组活动中,会逐步学会正确的观察和分析,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萌发出高尚的、理性的、为人民服务、为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和事业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能用好这本教材。它将引导你走向科技制作活动的大门,也将引导你爱科学、爱劳动,培养起善于动脑、动手和勇于进取的好品质,使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美好的明天,为 21世纪做出贡献!

数学建模基础教程

数学建模新手“必读教程”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一、数学模型的定义 现在数学模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定义:“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作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结构。”具体来说,数学模型就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学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象、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一般来说数学建模过程可用如下框图来表明: 数学是在实际应用的需求中产生的,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从此意义上讲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古老历史。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就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模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也是数学建模的一个光辉典范。今天,数学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其它科学技术领域渗透,过去很少应用数学的领域现在迅速走向定量化,数量化,需建立大量的数学模型。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蓬勃兴起,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数学在许多高新技术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数学建模被时代赋予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1. 模型准备 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搜集必需的各种信息,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 2. 模型假设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是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对问题的所有因素一概考虑,无疑是一种有勇气但方法欠佳的行为,所以高超的建模者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主次,而且为了使处理方法简单,应尽量使问题线性化、均匀化。 3. 模型构成 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间的等式关系或其它数学结构。这时,我们便会进入一个广阔的应用数学天地,这里在高数、概率老人的膝下,有许多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是图论、排队论、线性规划、对策论等许多许多,真是泱泱大国,别有洞天。不过我们应当牢记,建立数学模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了并能加以应用,因此工具愈简单愈有价值。 4. 模型求解

访问控制模型综述

访问控制模型研究综述 沈海波1,2,洪帆1 (1.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湖北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访问控制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安全技术。为了提高效益和增强竞争力,许多现代企业采用了此技术来保障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对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任务和工作流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任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等几种主流模型进行了比较详尽地论述和比较,并简介了有望成为下一代访问控制模型的UCON模型。 关键词:角色;任务;访问控制;工作流 中图法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5)06-0009-03 Su rvey of Resea rch on Access Con tr ol M odel S HE N Hai-bo1,2,HONG Fa n1 (1.C ollege of Computer,H uazhong Univer 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W uhan H ubei430074,China;2.Dept.of C omputer Science,H ubei College of Education,Wuhan H ubei430205,China) Abst ract:Access control is an im port ant inform a tion s ecurity t echnolog y.T o enha nce benefit s and increa se com petitive pow er,m a ny m odern enterprises hav e used this t echnology t o secure their inform ation m ana ge s yst em s.In t his paper,s ev eral m a in acces s cont rol m odels,such as tra dit iona l access control m odels,role-bas ed acces s cont rol m odels,ta sk-ba sed acces s control m odels,t as k-role-based access cont rol m odels,a nd s o on,are discus sed a nd com pa red in deta il.In addit ion,we introduce a new m odel called U CON,w hich m ay be a prom ising m odel for the nex t generation of a ccess control. Key words:Role;Ta sk;Access Cont rol;Workflow 访问控制是通过某种途径显式地准许或限制主体对客体访问能力及范围的一种方法。它是针对越权使用系统资源的防御措施,通过限制对关键资源的访问,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或因为合法用户的不慎操作而造成的破坏,从而保证系统资源受控地、合法地使用。访问控制的目的在于限制系统内用户的行为和操作,包括用户能做什么和系统程序根据用户的行为应该做什么两个方面。 访问控制的核心是授权策略。授权策略是用于确定一个主体是否能对客体拥有访问能力的一套规则。在统一的授权策略下,得到授权的用户就是合法用户,否则就是非法用户。访问控制模型定义了主体、客体、访问是如何表示和操作的,它决定了授权策略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 若以授权策略来划分,访问控制模型可分为: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基于任务和工作流的访问控制(TBAC)模型、基于任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T-RBAC)模型等。 1 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 传统的访问控制一般被分为两类[1]:自主访问控制DAC (Discret iona ry Acces s Control)和强制访问控制MAC(Mandat ory Acces s C ontrol)。 自主访问控制DAC是在确认主体身份以及它们所属组的基础上对访问进行限制的一种方法。自主访问的含义是指访问许可的主体能够向其他主体转让访问权。在基于DAC的系统中,主体的拥有者负责设置访问权限。而作为许多操作系统的副作用,一个或多个特权用户也可以改变主体的控制权限。自主访问控制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主体的权限太大,无意间就可能泄露信息,而且不能防备特洛伊木马的攻击。访问控制表(ACL)是DAC中常用的一种安全机制,系统安全管理员通过维护AC L来控制用户访问有关数据。ACL的优点在于它的表述直观、易于理解,而且比较容易查出对某一特定资源拥有访问权限的所有用户,有效地实施授权管理。但当用户数量多、管理数据量大时,AC L就会很庞大。当组织内的人员发生变化、工作职能发生变化时,AC L的维护就变得非常困难。另外,对分布式网络系统,DAC不利于实现统一的全局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控制MAC是一种强加给访问主体(即系统强制主体服从访问控制策略)的一种访问方式,它利用上读/下写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利用下读/上写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MAC主要用于多层次安全级别的军事系统中,它通过梯度安全标签实现信息的单向流通,可以有效地阻止特洛伊木马的泄露;其缺陷主要在于实现工作量较大,管理不便,不够灵活,而且它过重强调保密性,对系统连续工作能力、授权的可管理性方面考虑不足。 2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 为了克服标准矩阵模型中将访问权直接分配给主体,引起管理困难的缺陷,在访问控制中引进了聚合体(Agg rega tion)概念,如组、角色等。在RBAC(Role-Ba sed Access C ontrol)模型[2]中,就引进了“角色”概念。所谓角色,就是一个或一群用户在组织内可执行的操作的集合。角色意味着用户在组织内的责 ? 9 ? 第6期沈海波等:访问控制模型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4-04-17;修返日期:2004-06-28

认知综述

国外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研究述评 应用心理学081班梁馨氏 0818010111 摘要:关于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研究已有过不少 ,并且也形成各种各具特色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由于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惟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掌握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受教育者更为迅速和准确的掌握概念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本文尝试通过对前人关于概念形成的广泛研究中归纳和总结各种不同的学说。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材料,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论的发展研究脉络提供一些参考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概念形成理论发展评价 Abstract: the concept abou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also have a lot to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theory and research paradigm. Due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in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And at the same time, our knowledge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for how to help educated more rapidly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concept with powerful guidan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concept of 'extensive research on formation of all sorts of different summed up the theory. Because our country is lack of the materials, therefore, can to a certain ext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research venatio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 Keywords: concept formation theor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1、前言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是一类事物特有的本质属性的信息表征。概念形成亦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过程,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最基本单位。概念的形成是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在自然条件下形成一个概念需要很长时间,加之实验条件不易控制。因此,心理学家更倾向于用实验法来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研究开始于美国心理学家贺尔(Hull,C,L,1920)。随后,心理学家海德布莱德(Heidbreder,E,1924)、巴特莱特(Bouthelet,L,1948)、布鲁克斯(Brooks,L,1978)、巴纳(Boure,L,E,1979)和迈尔武德(Millward,R,B,1980)等人都不仅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各自不尽相同的结论,同时也对概念形成的实验方法和模型做了相关探索。从众多的概念形成研究来看,心理学对概念形成的研究可分为两类:①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在日常生活或教学过程中研究儿童掌握现实概念的过程;②成人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在实验室研究成人掌握人工概念的过程。 2、共同因素说 2.1基本观点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知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航空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 1)航空模型空气动力学原理 1、力的平衡 飞行中的飞机要求手里平衡,才能平稳的飞行。如果手里不平衡,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 x 及 y 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 图1-1 弯矩不平衡则会产生旋转加速度,在飞机来说,X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滚转,Y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偏航、Z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俯仰﹝如图1-2﹞。 图1-2 2、伯努利定律 伯努利定律是空气动力最重要的公式,简单的说流体的速度越大,静压力越小,速度越小,静压力越大,流体一般是指空气或水,在这里当然是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力则较小,机翼下部空气流速较慢,静压力较大,两边互相较力﹝如图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推去,然后飞机就飞起来,以前的理论认为两个相邻的空气质点同时由机翼的前端往后走,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

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么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 图1-3 图1-4 图1-5 3、翼型的种类 1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 2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 3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 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 4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 5内凹翼:下弧线在翼弦在线,升力系数大,常见于早期飞机及牵引滑翔机,所有的鸟类除蜂鸟外都是这种翼型。 基本航模的翼型选测规律: 1薄的翼型阻力小,但不适合高攻角飞行,适合高速机。 2厚的翼型阻力大,但不易失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