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例说高考真题的导向功能

例说高考真题的导向功能

例说高考真题的导向功能

高考真题是群体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新理念、新情境和新成果,它不仅是全真的原创试题,而且只能在一年一度备考复习结束、当届考生进入考场后才能见到,是高考备考复习针对的直接目标。复习备考时,学生面对以往的高考真题难免有倦怠感,往往不假思索一做了之;部分教师认为该知识点考过了,常常会浅尝辄止一讲了之。高考真题有着强烈的不可替代性,其规范性、准确性、科学性、风格的连贯性和统一性都不可替代,无论是在风格上、编制的水平上,还是在创意上、命题的思路上都最接近下一届或两届的高考,这足以说明高考真题具有极其明显的导向功能。在复习备考中,如何挖掘历史高考真题的导向功能,这是每位高三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探究的现实问题。笔者不揣浅陋,以2011-201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高考试题为例,谈谈高考试题对增强历史复习备考效率的导向功能,以期大家赐教。

二、真题导向探微

1.命题高频 2011-2013年全国各套高考试卷共命制了35道客观题、10道(含部分)主观题真题。侧重于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考查。

2.呈现方式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通过提供与考生认知水平相当的、多样化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从新角度提出新问题方式呈现给当年考生的。

3.知识考查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全在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划定的考试范围之内,淡化甚至回避对探索失误的考查。

4.命题角度从考查时空、历史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材料文字的阅读与理解、历史图表的有效解读、比较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问题、探究问题、论证问题、历史阶段特征及运用新史观等角度创设原创真题。

5.命题依据严格遵循《考试大纲》提出的“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要求命题。

6.价值取向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在学科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命题原则《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明确表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材料第一,论从史出;远离教材,越来越远,是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趋势。

三、增强备考效率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充分认识其地位《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程改革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检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优劣的基本依据。如本单元或专题《课程标准》要求为:(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准确把握《考试大纲》的功能《考试大纲》是联系《课程标准》、教材和高考的纽带,复习考试的依据,起着“法”的作用,具有三个功能:一是选拔功能。高考面向当年考生,定位在提高与选拔上,复习时应将教学重心与选拔同位和平行,既不能降低,更切忌拔高。二是教学导向功能。高考是为高校选拔潜能较强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新生,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体现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考查。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为高考指明了“考查方向”,让复习有方向,尽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提升能力,奔有目标,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有效性。三是复习备考功能。《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指出高考“考查什么”(本单元或专题划定的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核目标与要求”和“样卷”

折射出高考“怎样考查”(2011-2013年对本单元或专题的高考命题,专家们从考查考生历史时空、历史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材料文字的阅读与理解、历史图表的有效解读、比较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问题、探究问题、论证问题、历史阶段特征及运用新史观等角度命题)。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并结合教材进行研究,才能准确领悟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实质,号准高考脉搏,做到未雨绸缪。在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时,要突出重点,大胆取舍,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阶段特征,重建合理的知识网络。

在纵向上,可以三大时期、六个阶段【一是过渡时期:1949-1956年,包括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二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包括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三是新时期:1978年至今,包括改革开放的探索(1978-1992年)和改革开放的深化(1992年至今)两个阶段】前后连贯,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条主线。横向上注意梳理,梳理每个主要历史时期和阶段,加强政治、经济、外交、思想和科技文化等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苏俄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史实,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学习苏联模式到走自己道路的重大创举,比较中苏现代化道路的异同;从世界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模式上,联系苏俄(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等分析比较世界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创新和相互借鉴的问题。也可以时政热点切入口,通过提供新材料进行灵活考查,分析探索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还应该通过与单元或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对比学习,充分理解“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历史阶段特征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和每个时期的不同阶段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阶级关系、国际关系等领域呈现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特点,它尤如一个坐标轴,纵坐标规定着历史事物的前后联系,涵盖了原因与结果、继承与发展、联系与区别的范畴,横坐标规定着事物的向联系,包含着共性与个性、本质与现象、普遍与特殊等历史范畴,每一个历史因子都可置于这一坐标轴上进行度量,每个交汇点都负载着时代赋予的深刻烙印。引导学生准确、简明扼要概括、把握阶段特征,既能帮助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助于能力的培养、提高。本单元或专题的阶段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上: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建国以来六十余年的历史分为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两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建国初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

经济上: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使中国因此丧失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逐步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探索方面进一步深化。

外交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正值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新中国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初步成就,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则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20世纪末以来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着民众的社会生活。

3.讲究方法,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是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历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学科素养基本要素“是知识、能力、意识和价值观。”考查学科素养是高考改革一大趋势,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首先、巧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拓展文史常识

历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的,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若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则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引导学生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说明了什么或还有什么?”四步法学习、掌握每一具体历史知识点。如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什么——概念: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为什么?——理由: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直接影响中国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直接影响社会发展;人民公社化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十一届三中召开前,安徽等地农民已成功地自发实行了包干到户试验。怎么样?——作用: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说明了什么——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能是一种过渡形式,因为个体分散的经营方式是比较落后的,只能适应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状况。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也必将随之变化,个体分散的经营方式将逐渐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大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大农业)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有什么?——(1)从所有制、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和发展后果四方面概括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不同之处;(2)概述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巧用“一二三四五”即一条主线、两次巨变、三大时期、四大标志、五大考点引导

学生准确地梳理、记忆、牢固掌握本单元或专题的史实性基础知识。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灵活采用歌诀、数字、字头、概括、图示、列表、比较等记忆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文史知识既是历史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应引导学生了解诸如姓氏起源、阴阳五行、年号·谥号·庙号、干支纪年、中华民国纪年、中国古代的避讳、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节气、年龄代称、人物称谓、四书五经、史书的编写体例、国学、京剧中角色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文史常识。

其次、探究方式,主要通过材料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能力如何,决定着历史素养的程度。《考试大纲》具体阐释为四项能力即:“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四项能力中,第一项这是准确认识、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实质的前提,它从理解图文材料到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再到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理解形成综合性解读,要求和指向非常具体,将对考生获取信息的整个思维过程与层次界定得非常清晰;第二项是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历史数据、历史概念、历史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历史原理与规律,解决现实问题,对学科知识也不再模糊,从历史事物、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及其对应的历史解释、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在“辨别”“理解”“说明”“论证”等行为动词的界定中,客观的历史事实与主观的历史分析区分得具体生动,学科特性十足,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以史为证”的历史学习方法;第三项是通过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强调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完整地描述和阐述问题;第四项是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即运用多种学科技能分析基本观点、认知方法和判断评价等多维度的学科技能是高考学科能力测试中最高能力考查目标。在复习备考中,应不断更新理念,变革教学方式,在视教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材料教学和问题教学,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历史学习、教学、研究的基础是材料,用材料说话正是历史教学本身的特色。在高考复习备考中要高度重视材料教学,把它当作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再次、通过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即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如对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研究,对近代化探索的研究等。关于经济全球化,在帮助学生弄清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分析经济全球化出现与发展的原因,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主要表现、本质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更应引导他们分析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应对措施: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科教兴国,加大科教投入,抢先发展商新产业,创造知识资源;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又帮助学生学会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如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分析,对中美关系及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研究等,还要指导学生在看重人类文明成果的各种表现形式,敬重并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逐步学会以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作为衡量标准。在情感文化认同上,历史意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具有几千年多民族长期共存、多种文化交融发展历史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只有回放到历史中,只有用历史来检验来印证才更有说服力。

最后、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运用新史观统领历史学科内容体系

在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引导学生学会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观点来阐释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复习本单元或专题时引导学生同必修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必修Ⅲ“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密切联系,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完善,民主、法治的发展、完善反过来又为经济体制改革保驾护航,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改革实践中建立形成的,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了改革的实践,体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相互作用。

引导学生根据复习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把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等新史观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线索、内容运用到复习备考中去。如本单元或专题要求学生注意从现代化史观(上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或专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为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让出了空间。在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示范”下,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随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扼杀了洋务运动的强国之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步履维艰。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家,现代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的梦想重新起航,经济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发展,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这一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史观(本单元或专题下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意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迁:丰富的饮食,五彩缤纷的服饰,不断改善的住房状况,遍布全国的铁路、公路网,火车机车升级换代,世界首屈一指的电话、手机、互联网用户拥有量,报刊、影视事业繁荣发展等,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勃勃生机)、全球史观(本单元或专题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紧密联系。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两极格局瓦解后,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中国要发展,中国的市场就需要向世界开放,中国也需要融入世界市场,这些都要求商品资源配置必须以市场为主导。正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中国和世界实现了良性的互动,只要对生活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身边的“洋玩意儿”无处不在,而“中国制造”也遍布全球,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全球化”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其过程是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是世界潮流推动中国发展和中国主动追赶世界潮流以求发展的过程)从多角度、深层次、更客观地认识历史。

4.专项培训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有无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是考试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复习备考时应适当加强训练,让学生娴熟地掌握解答每一种题型的基本思路、方法与技巧。

解答选择题的一般要领是:(1)对题干要做到三看:一看时间、空间,判断答题范围;二看肯定、否定,

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2)对选项要做到三思:一思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思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思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联系。(3)凡能迅速确定时,则用肯定法;反之,就用否定法(排除法)。涂写小心,不错位。(4)检查需细心,对是似是而非却无绝对正确把握的题目,一般以第一次所选的为准。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一般步骤为:(1)细读: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材料解析题和提高得分率的前提条件,一般读两遍:第一遍:通读材料,粗知要略;第二遍:根据问题再回头读材料。(2)找准:最大限度地找到(获取)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和提高得分率的关键。从材料的开头、结尾处找;从省略号两边的句子、两个省略号之间的一小段文字找;从与教材叙述相似处找;从交代、所附材料出处找;从所加按语、括号找。(3)会想:根据题目要求,不仅需结合教材,更要领会命题意图,即试题立意、思想观点。(4)精答:组织答案是考生具体操作的关键环节:①审好“提示语”;②注意规范:A.形式规范:每题在规定的答题范围内作答,行要直,边要齐;B.书写规范:力争不写错别字,且尽量用学科术语;C.内容规范:不同题型须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高考阅卷评分办法是“分段评分”,或“踩点给分”。解答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则采用“分段得分”、“踩点得分”法,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即“大题拿小分”。③做到“四化”:题问提示化(当某一小问中要求至少回答两个方面具体问题时,则分别将其提示化)、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在每一个要点前标上该要点的顺序号,可用1、2、3、4……,①、②、③、④……或A、B、C、D……,甲、乙、丙、丁……使之条理清楚,得分点醒目)、序号规范化(通常采用:①②③……;A.B.C.……;a.b.c.d.……)。④按分作答:根据每个具体小问的分值组织答案,确定要点的多寡,一般情况是:一个得分点2分。(5)严查:认真检查,看观点是否正确,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论证是否充分,要点是否齐全,力争将过失性失分降低到最低限度。

5.适当训练应试方法有无良好的应试方法与高考成绩的高低关系重大,让学生做到:斗志昂扬,从容应考;浏览全卷,摸清“题情”;安排顺序,统筹全卷;科学分配,争分夺秒;精心审题,领悟要义;规范答题,凸显层次;细心检查,查漏补缺;合理布局,巧打草稿。

多年引导高三学生复习备考探索实践表明:在复习备考引导时,只要潜下心来研究近几年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就可以了解、分析、研究高考真题的特点,领悟到导向功能,号准高考脉搏,未雨绸缪,又可了解到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试题中出现的新特点,还能明了前几年尤其是前三年重点考过的内容,达到心中有数,从而主动、有效地调整备考复习方法,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参与空间、创造空间,知晓高考考什么,辨清个性与共性,了解高考新动向,感悟高考怎样考,增强针对性,“扶正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真正熟悉感知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知识一一运用历史知识——巩固历史知识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备考效率。

附:张宗立,男,1964年11月出生于四川广安,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沙坪坝区学科带头人,重庆市首批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已送了十六届高三毕业生,多篇论文分获全国、市、区一等奖,担任过近10个国家、市、区级科研课题的主研,在核心、普通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与人合著正式出版教师用书、教辅书30多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