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稻飞虱俗称蠓虫,在田间常与稻叶蝉混合发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近几年来全国稻飞虱危害时有发生,少数地区达到大发生程度。近两年上海市稻飞虱发生也较重,对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2005年“麦莎”和“卡努”台风过后,上海市稻田遭受自[987年以来最严重的稻飞虱虫灾,市政府和全市科技人员展开了一场“虫口夺粮”大战,基本完成了粮食生产任务,确保了粮食安全。2006年8月29日后,受气流影响,大量稻飞虱迁飞至我市.上海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褐飞虱迁入峰,使田间亩虫量、卵量迅速上升。每年此时我市水稻正值扬花灌浆期。具有稻飞虱所需的最适食料,大量迁入的稻飞虱如不有效控制.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字:危害特征稻飞虱水稻生产防治粮食安全扬花灌浆期上海市白背飞虱

为害特点: 成、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和叶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的稻株干枯。严重时颗粒无收。

形态特征:褐飞虱:成虫有长、短两种翅型。长翅型体长3.6-4.8mm,前翅端部超过腹末;短翅型雌虫体长4mm,雄虫约2.5mm,前翅端部不超过腹末;体色分为深色型和浅色型;前者头与前胸背板、中胸背板均为褐色或黑褐色;后者全体黄褐色,仅胸部腹面和腹部背面较暗。卵呈香蕉状,产于叶鞘或叶片中脉组织中,卵粒前端“卵帽”排列成整齐的-行;卵初产时乳白色,半透明,后前端出现红色眼点,近孵化时淡黄色。若虫共5龄,腹背斑纹和翅芽也是区分各龄若虫的主要特征;1-2龄若虫腹部背面有淡色“T'’型斑,均无翅芽;1龄若虫后胸后缘平直,2龄若虫后胸两侧略向后伸;3-5龄若虫腹部第四、五节各有-对较大的淡色斑,第七至九节淡色斑呈“山”字型;3龄若虫中后胸开始有明显翅芽,呈“八”字型,但前翅芽末端不达后胸后缘;4龄若虫翅芽更明显,前翅芽末端伸达后胸后缘;5龄若虫前翅芽末端伸达腹部第三至四节,前后翅芽末端彼此相接或前翅芽伸过后翅芽;低龄若虫体色淡,呈灰白色或淡黄色;高龄若虫有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类,前者体色灰白,体上斑纹较模糊;后者黄褐色,斑纹清晰。灰飞虱:长翅型雌虫体长3.3-3.8mm,短翅型体长2.4-2.6mm,浅黄褐色至灰褐色,头顶稍突出,长度略大于或等于两复眼之间的距离,额区具黑色纵沟2条,额侧脊呈弧形;前胸背板、触角浅黄色;小盾片中间黄白色至黄褐色,两侧各具半月形褐色条斑纹,中胸背板黑褐色,前翅较透明,中间生1褐翅斑。卵初产时乳白色略透明,后期变浅黄色,香蕉形,双行排成块。末龄若虫体长 2.7mm,前翅芽较后翅芽长,若虫共5龄。白背粉虱:长翅型雄虫体长3.2-3.8mm,浅黄色,有黑褐斑;头顶前突,前胸、中胸背板侧脊外方复眼后具1新月形暗褐色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色,中间具黄纵带,前翅半透明,端部有褐色晕斑;翅柄、颜面、胸部、腹部腹面黑褐色。长翅型雌虫体多黄白色,具浅褐斑。卵新月形。若虫共5龄,末龄若虫灰白色,长约2.9mm。

发生规律: 褐飞虱:海南-年发生12-13代,世代重叠常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广东、广西、福建南部1年发生8-9代,3-5月迁入;贵州南部6-7代,4-6月迁入;赣江中下游、贵州、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5-6代,5-6月迁入;江西北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东南部、江苏、安徽南部4-5代,6-7月上中旬

迁入;苏北、皖北、鲁南2-3代,7-8月迁入;我国广大稻区主要虫源随每年春、夏暖湿气流由南向北迁入和推进,每年约有5次大的迁飞,秋季则由北向南回迁。短翅型成虫属居留型,长翅型为迁移型。羽化后不久飞翔力强,能随高空水平气流迁移,春、夏两季向北迁飞时,空气湿度高有利其迁飞。成虫对嫩绿水稻趋性明显,雄虫可行多次交配。成、若虫喜阴湿环境,喜欢栖息在距水面10cm以内的稻株上,田间虫口每丛高于0.4头时,出现不均匀分布,后期田间出现塌圈枯死现象。水稻生长后期,大量产生长翅型成虫并迁出,1-3龄是翅型分化的关键时期。近年我国各稻区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水稻品种相当复杂,生育期交错,利于该虫种群数量增加,造成严重为害。该虫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26℃最适,长江流域夏季不热,晚秋气温偏高利其发生,褐飞虱迁入的季节遇有雨日多、雨量大利其降落,迁入时易大发生,田间阴湿,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稻苗浓绿,密度大及长期灌深水,有利其繁殖,受害重。灰飞虱:北方稻区-年发生4-5代,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稻区发生5-6代,福建7-8代,田间世代重叠。以3-4龄虫在麦田、紫云英或沟边杂草上越冬。在稻田出现远比褐飞虱、白背飞虱早。华北稻区越冬若虫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在幼嫩麦田繁殖1代后迁入水稻秧田和直播本田、早栽本田或玉米地,6-7月份大量迁入本田为害,至9月初水稻抽穗期至乳熟期第四代若虫数量最大,为害最重;南方稻区越冬若虫3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以5-6月份早稻中期发生较多。灰飞虱有较强的耐寒能力,但对高温适应性差,卵产于植株组织中,喜在生长嫩绿、高大茂密的植株上产卵。在田间喜通透性良好的环境,栖息于植株较高的部位,并常向田边聚集。成虫翅型变化稳定,越冬代多为短翅型,其余各代以长翅型居多;雄虫除越冬代外,几乎全为长翅型。白背飞虱:新疆、宁夏-年发生1-2代,东北2-3代,淮河以南3-4代,长江流域4-7代,岭南7-10代,海南南部11代,属迁飞性害虫。最初虫源是从南方迁来。迁入期从南向北推迟,有世代重叠。该虫长翅型成虫飞翔力强,当田间每代种群增长约2-4倍,田间虫口密度高时即迁飞转移。

防治方法:充分利用农业增产措施和自然因子的控害作用,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天敌繁殖和水稻增产的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虫情,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实施连片种植,合理布局,防止褐飞虱迂回转移为害。科学管理肥水,做到排灌自如,防止田间长期积水,浅水勤灌,适时搁田;合理用肥,防止田间封行过早、稻苗徒长荫蔽,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降低湿度,创造促进水稻生长而不利于褐飞虱孳生的田间小气候,是控制褐飞虱为害的重要环节。在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期,2-3龄若虫高峰期,可用下列药剂:30%三唑磷·毒死蜱乳油150-200ml/亩;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30g/亩;40%噻嗪酮·毒死蜱乳油75-90ml/亩;20%噻嗪酮·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50g/亩;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4-5g/亩;20%甲维盐·毒死蜱乳油100-200ml/亩;50%二嗪磷乳油75-100ml/亩;40%毒死蜱乳油84-100ml/亩;10%醚菊酯悬浮剂50-70ml /亩;45%稻丰散·噻嗪酮乳油100-120ml/亩;25%丙溴磷·噻嗪酮可湿性粉剂90-100g/亩;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20g//亩;50%吡蚜酮·噻嗪酮水分散粒剂13-20g/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亩;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40-60ml/亩;15%阿维菌素·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40g/亩;15%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50-60ml/亩;2%苏云金杆菌·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100g/亩;30%噻嗪酮·三唑磷可湿性粉剂80-120g/亩;1.45%阿维菌素·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80g/亩,对水50kg均匀喷雾。在水稻孕穗末期或圆秆期,孕穗期或抽穗期,

或灌浆乳熟期,可用下列药剂:20%异丙威乳油200-250ml/亩;100g/L乙虫腈悬浮剂30-40ml/亩;20%速灭威乳油200-250ml/亩;10%哌虫啶悬浮剂25-35ml/亩;85%甲蔡威可湿性粉剂60-100g/亩;50%混灭威乳油75-100ml /亩;20%仲丁威乳油150-200ml/亩;25%噻嗪酮·杀虫单可湿性粉剂80-100g/亩;30%三唑磷·仲丁威乳油150-200ml/亩;25%仲丁威·毒死蜱乳油80-120ml /亩;25%噻嗪酮·仲丁威乳油60-72ml/亩;25%噻嗪酮·异丙威乳油%-120ml /亩;25%噻嗪酮·速灭威乳油60-80ml/亩;30%混灭威·噻嗪酮乳油83-90ml /亩;20%吡虫啉·仲丁威乳油60-80ml/亩;25%异丙威·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g/亩;50%吡虫啉·杀虫单可湿性粉剂60-80g/亩;60%吡虫啉·杀虫安可湿胜粉剂50-70g/亩,对水50kg脚匀喷雾,兼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

参考文献:

[1] 孙俊铭,王红托,韦刚,盛世蒙,盛承发. 庐江县稻飞虱群落演变特点、大发生

原因及防治对策[J]. 植物保护. 2009(04)

[2] 李小珍,舒畅,王建国,薛芳森,朱杏芬. 江西省稻飞虱发生特点及成灾机制

浅析[J]. 植物保护. 2008(06)

[3] 程家安,朱金良,祝增荣,章连观. 稻田飞虱灾变与环境调控[J]. 环境昆虫

学报. 2008(02)

[4] 陈列忠,俞晓平,陈建明,吕仲贤,郑许松,张珏锋. 共生菌在褐飞虱防治中的

应用[J]. 农药. 2006(11)

[5] 张寒,冯国标,钱冬兰. 2005年华东稻飞虱灾害气象成因及减灾对策[J].

浙江气象. 2006(03)

[6] 刘诚,邓小龙,应国勇,曾林泉,钟永来,周凡英. 安福县晚稻稻飞虱暴发成因

及防治对策[J]. 江西农业学报. 2006(02)

[7] 刘向东,翟保平,刘慈明. 灰飞虱种群暴发成灾原因剖析[J]. 昆虫知识. 20

06(02)

[8] 马来宝,葛玉林,黄付根,丁治军,王存华. 江苏里下河地区2005年褐飞虱大

发生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06(02)

[9] 李宾. 四代稻飞虱2005年暴发成灾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技术[J]. 安徽农

学通报. 2006(02)

[10] 余晓虎,佘德如,姚余. 2005年稻飞虱暴发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J]. 安徽

农学通报. 2005(S1)

[11] 黄迎春.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 2006(06)

[12] 郭振中. 稻飞虱的防治[J]. 耕作与栽培. 1983(04)

[13] 唐盛明,曾花生. 衡阳地区稻飞虱发生种类及其主要种消长规律的研究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05)

[14] 殷向东. 稻飞虱猖獗为害背后的管理问题——国外病虫害管理剪辑Ⅵ[J].

农药市场信息. 2010(13)

[15] 张丛述. 大竹县稻飞虱的发生及治理[J]. 农家科技. 2011(03)

[16] 贵州省农科院植保组. 稻飞虱调查研究综合简报[J]. 贵州农业科学. 19

77(02)

[17] 伍佐君. 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J]. 农家科技. 1994(05)

[18] 杨家鸾,刘玉彬,孔凡夫,林莉. 稻飞虱越冬考察[J]. 云南农业科技. 1982

(05)

[19] 王贺军,郭向东,李河山. 冀东稻飞虱暴发成灾[J]. 中国植保导刊. 1992(01)

[20] 苏伟,陈敏.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系列连环画(1) 稻飞虱的防治[J].

湖南农业. 2008(08)

[21] 肖晶晶,金志凤,徐红星,李仁忠. 水稻稻飞虱迁飞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

学通报. 2013(18)

[22] 潘勇,王东明,周艳,张开朗,吴定邦. 2012年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特点及

重发原因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6)

[23] 高波,刘丹红. 水稻穗期褐飞虱危害对米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农技

服务. 2013(06)

[24] 黎炎坤. 水稻飞虱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15)

[25] 曾伟. 稻飞虱田间简易快速检查方法[J]. 四川农业科技. 2013(09)

[26] 廖永林,李燕芳,刘明津,肖汉祥,张振飞,张扬,朱均权. 水稻带药移栽对分

蘖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J]. 环境昆虫学报. 2013(03)

[27] 李燕芳,张扬,崔百元,张振飞,廖永林,肖汉祥. 褐飞虱对噻虫嗪和烯啶虫

胺的抗性风险评估[J]. 环境昆虫学报. 2013(04)

[28] 张守刚,董良早. 浅析稻飞虱迁飞规律与防治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07)

[29] 郑庆伟. 安徽省农委要求各地加强灰飞虱监测和防治工作[J]. 农药市场信息. 2013(19)

[30] 王迪轩,龙霞. 稻褐飞虱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J]. 农药市场信息. 201 3(21)

[31] 陈光喜. 稻飞虱发生预报及防治技术[J].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04)

[32] 山东省2013年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防控预案[J]. 山东农药信息. 2013(06)

[33] 周丽花,周子骥,杨海燕,陈雪琴. 氟啶虫胺腈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 2013(03)

[34] 江献明,周杏凤,徐刚,周君. 50%烯啶虫胺SP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J]. 上海农业科技. 2013(03)

[35] 盛仙俏,贾华凑,陈燕芳,廖璇刚,邵永顺. 几种药剂对褐飞虱的防效[J]. 浙江农业科学. 2013(09)

[36] 子纯金. 防治稻飞虱技术有三招[J]. 农家之友. 2013(08)

[37] 王利华,庄泽进,李永腾,方继朝. 红眼突变灰飞虱的生物学特性和交配优势[J]. 昆虫学报. 2013(08)

[38] 杨迎青,兰波,孟凡,钟玲,张顺梁,李湘民. 江西省白背飞虱消长动态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测定[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3(06)

[39] 卢小凤,霍治国. 桂林地区稻飞虱发生等级气象预报模型[J]. 生态学杂志. 2013(09)

[40] 张小磊,李建洪,朱福兴,周锋. 烯啶虫胺和阿维菌素及其复配药剂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效[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17)

[51] 万两,盛洪珍,蔡瑷安,肖铁光. 影响褐飞虱和蚜虫翅型分化的外部因素[J].作物研究. 2012(05)

[52] 晚稻后期稻飞虱防治[J]. 农家顾问. 2012(09)

[53] 张振海. 吡虫啉与杀虫单混配对水稻稻飞虱的增效作用初探[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18)

[54] 管韵华. 水稻褐飞虱发生与防治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 2012(05)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生活习性 (1) 2 发生地点及因素 (2) 2.1 分布区域 (2) 2.2 发生世代 (2) 2.2 流行因素 (2) 2.2.1 外地虫源迁入时间与数量 (2) 2.2.2 气候因素的影响 (2) 2.2.3 栽培制度 (2) 2.2.4 品种布局 (2) 2.2.5 水稻生育期 (2) 2.2.6 栽培技术与管理 (2) 3 危害特点 (3) 3.1 直接刺吸危害 (3) 3.2 产卵危害 (3) 3.3 间接危害 (3) 4 防控措施 (3) 4.1 防治指标 (3) 4.2 农业防治 (3) 4.2.1 冬季结合积肥 (3) 4.2.2 合理搭配水稻品种 (3) 4.2.3 加强肥水管理 (3) 4.3 人工和生物防治 (3) 4.4 化学防治 (4) 4.4.1 防治时期 (4) 4.4.2 用药方法 (4) 4.4.3 防治试验 (4) 4.4.4 注意事项 (5) 5结论 (5) 参考文献 (5) 致谢 (5)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生物与科技系,怀化 418000) 摘要: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俗称蜒虫、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 液为害水稻等作物。是迁飞性、常发性的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具有爆发生、危害大特点,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是近年来长沙县水稻产量威胁最大的害虫之一。根据对其生活习性及发生条件的研究提出了以农业、人工和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控技术,在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稻飞虱:发生特点:防控措施:稻飞虱药剂防治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体形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常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个体。又称蜒虫,是迁飞性、常发性的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具有爆发生、危害大特点,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 1 生活习性 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80%以上。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凡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年份,易酿成大发生。高肥密植稻田的小气候有利其生存。褐飞虱耐寒性弱,卵在0℃下经7天即不能孵化,长翅型成虫经4天即死亡。耐饥力也差,老龄若虫经3~5天、成虫经3~6天即饿死。食料条件适宜程度,对褐飞虱发育速度、繁殖力和翅型变化都有影响。在单、双季稻混栽或双、三季稻混栽条件下,易提供孕穗至扬花期适宜的营养条件,促使大量繁殖。中、迟熟、宽叶、矮秆品种的性状易构成有利褐飞虱繁殖的生境。白背飞虱对温度适应幅度较褐飞虱宽,能在 15 ~30℃下正常生存。要求相对湿度80~90%。初夏多雨、盛夏长期干旱,易引起大发生。在华中稻区,迟熟早稻常易受害。灰飞虱为温带地区的害虫,适温为25℃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强,而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华北地区7~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稻飞虱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和嫩绿性,一般栖息在稻丛下部叶鞘产卵和取食。成虫有长、短翅型2种,长翅型成虫,趋光性强,善于迁飞,但发育慢产卵少、寿命短;短翅型成虫翅短,不迁飞、发育快,产卵量多,寿命长。若虫共有5龄,多栖息稻丛下部取食,不受干扰、很少活动,能在同一株或同一丛稻上长期生活,受到惊动则横爬或跳入水面。稻飞虱喜适温(26~28℃)、高温(80%以上)的气候环境,“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易引起稻飞虱大发生。短翅型成虫的大量出现,也是稻飞虱大发生的预测依据之一

(推荐)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 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本企业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作业环境中的紫外线照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人孔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二、职业病危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结合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四类: 1、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防治措施 (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场所通风设备及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开或减少热辐射; (3)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温作业,为员工提供阴凉的

休息地方

(4)应有足够清洁的饮用水,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同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 (5)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作业人员如有高温禁忌症要及时报告,班组长对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不要安排其从事高温作业 (7)留意气象预报发出的酷热天气警告 2、有毒物品的危害:生产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用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防治措施 (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对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有毒物质,通过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毒设备,使毒物得到有效控制。

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标 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建筑施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标准版)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且必须符合国标或行标规定。劳动条件作为重要条件因素,他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存在许多有害因素。如: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高温、高湿、低温、低气压,噪音、振动、辐射;劳动强度、不良体位、劳动作息、人体器官过度紧张;季节特性,环境布置、缺乏隔离措施和安全防护设备及用品等。因此对于不同的危害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杜绝有害因素损害人体,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一、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1、加强管理。领导重视,健全防毒组织机构,在计划、布置、

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的同时,抓好防毒工作。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合法经营、守法生产。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和工业卫生标准等相关规定,针对企业实际搞好防治工作。 3、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开展认证工作,坚持持续改进。对施工产生的“三废”和噪音按规定排放,有处理措施,监测手段,杜绝污染。 4、改革施工工艺,采用无毒或低毒的新工艺,新材料替代有毒、高毒作业方式,防止职业中毒发生。 5、积极采用低毒无毒环保产品,不使用国家、行业明令禁止的含毒产品。 6、加强作业通风,排除有毒物质,改善作业环境,减少、稀释有害残留,减少环境和空气污染。 7、进入通风很差或长期封闭的罐、窖井、窑池、管道、舱室、矿井、地下室,应先有检测或安全防护措施。 8、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进行岗前安全和卫生知识教育。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一、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有哪些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10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它职业病。 三、如何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1、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是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有效之举。《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治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出资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其它应做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应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在严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设置预防措施的警示牌。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职业危害如实告诉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同时单位应提供符合防治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 1、稻飞虱药剂防治技术要点 稻飞虱属迁飞性害虫,可以随风雨远距离迁飞繁殖为害,稻飞虱具有暴发性和突发性,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稻飞虱喜欢荫蔽、潮湿的环境,成、若虫一般群集在稻丛下部活动,在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雌虫用产卵管刺裂稻茎的表皮组织,将卵产于组织内。稻株被刺伤处常呈褐色条斑,严重时稻株基部茎秆腐烂,植株枯死,形成一团一团的“黄塘”、“落窝”现象,常造成大片水稻枯黄倒伏,对产量影响极大,轻者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颗粒无收。 目前,稻飞虱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呈逐年提高趋势,防治难度不断增大。要提高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必须掌握施药技术。在防治时,如能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即可有效地控制稻飞虱为害: 1、防治指标。可自行下田检查,如在分蘖期每丛稻株上的稻飞虱超过10头、孕穗期每丛稻株上的稻飞虱超过5头就该立刻喷药防治。 2、防治适期。掌握稻飞虱的防治适期十分重要。稻飞虱种群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为减轻后期防治压力,要在水稻生长前中期,抓住卵孵高峰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当若虫数量激增或出现短翅型成虫时即应及时喷药防治。 3、对口农药。防治稻飞虱宜选用噻嗪酮(扑虱灵)、敌敌畏+叶蝉散(或毒死蜱)等,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制剂。据研究表明,稻田使用菊酯类农药能引起稻飞虱再度猖獗:一是菊酯类农药常规剂量不能有效杀死稻飞虱或者只能杀死部分或大部分稻飞虱,且药效期短,不能持续保持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二是菊酯类农药能刺激稻飞虱的繁殖力,增加产卵量,使得用药区的稻飞虱种群数量超过非用药区;三是菊酯类农药大量杀死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等稻飞虱的主要天敌,使药后余生的稻飞虱及其后代失去天敌的控制作用,稻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同时,鉴于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稻飞虱俗称蠓虫,在田间常与稻叶蝉混合发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近几年来全国稻飞虱危害时有发生,少数地区达到大发生程度。近两年上海市稻飞虱发生也较重,对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2005年“麦莎”和“卡努”台风过后,上海市稻田遭受自[987年以来最严重的稻飞虱虫灾,市政府和全市科技人员展开了一场“虫口夺粮”大战,基本完成了粮食生产任务,确保了粮食安全。2006年8月29日后,受气流影响,大量稻飞虱迁飞至我市.上海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褐飞虱迁入峰,使田间亩虫量、卵量迅速上升。每年此时我市水稻正值扬花灌浆期。具有稻飞虱所需的最适食料,大量迁入的稻飞虱如不有效控制.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字:危害特征稻飞虱水稻生产防治粮食安全扬花灌浆期上海市白背飞虱 为害特点: 成、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和叶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的稻株干枯。严重时颗粒无收。 形态特征:褐飞虱:成虫有长、短两种翅型。长翅型体长3.6-4.8mm,前翅端部超过腹末;短翅型雌虫体长4mm,雄虫约2.5mm,前翅端部不超过腹末;体色分为深色型和浅色型;前者头与前胸背板、中胸背板均为褐色或黑褐色;后者全体黄褐色,仅胸部腹面和腹部背面较暗。卵呈香蕉状,产于叶鞘或叶片中脉组织中,卵粒前端“卵帽”排列成整齐的-行;卵初产时乳白色,半透明,后前端出现红色眼点,近孵化时淡黄色。若虫共5龄,腹背斑纹和翅芽也是区分各龄若虫的主要特征;1-2龄若虫腹部背面有淡色“T'’型斑,均无翅芽;1龄若虫后胸后缘平直,2龄若虫后胸两侧略向后伸;3-5龄若虫腹部第四、五节各有-对较大的淡色斑,第七至九节淡色斑呈“山”字型;3龄若虫中后胸开始有明显翅芽,呈“八”字型,但前翅芽末端不达后胸后缘;4龄若虫翅芽更明显,前翅芽末端伸达后胸后缘;5龄若虫前翅芽末端伸达腹部第三至四节,前后翅芽末端彼此相接或前翅芽伸过后翅芽;低龄若虫体色淡,呈灰白色或淡黄色;高龄若虫有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类,前者体色灰白,体上斑纹较模糊;后者黄褐色,斑纹清晰。灰飞虱:长翅型雌虫体长3.3-3.8mm,短翅型体长2.4-2.6mm,浅黄褐色至灰褐色,头顶稍突出,长度略大于或等于两复眼之间的距离,额区具黑色纵沟2条,额侧脊呈弧形;前胸背板、触角浅黄色;小盾片中间黄白色至黄褐色,两侧各具半月形褐色条斑纹,中胸背板黑褐色,前翅较透明,中间生1褐翅斑。卵初产时乳白色略透明,后期变浅黄色,香蕉形,双行排成块。末龄若虫体长 2.7mm,前翅芽较后翅芽长,若虫共5龄。白背粉虱:长翅型雄虫体长3.2-3.8mm,浅黄色,有黑褐斑;头顶前突,前胸、中胸背板侧脊外方复眼后具1新月形暗褐色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色,中间具黄纵带,前翅半透明,端部有褐色晕斑;翅柄、颜面、胸部、腹部腹面黑褐色。长翅型雌虫体多黄白色,具浅褐斑。卵新月形。若虫共5龄,末龄若虫灰白色,长约2.9mm。 发生规律: 褐飞虱:海南-年发生12-13代,世代重叠常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广东、广西、福建南部1年发生8-9代,3-5月迁入;贵州南部6-7代,4-6月迁入;赣江中下游、贵州、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5-6代,5-6月迁入;江西北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东南部、江苏、安徽南部4-5代,6-7月上中旬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二、适用范围 公司人员从事涉及到易燃,易爆、触电、中毒、高坠、机械伤害、灼烫,淹溺,透水、物体打击、粉尘伤害、噪声、振动、窒息等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三、危害的成因及危害的类型 危害的成因分为物理危害和化学危害 物理危害的成因: 1.粉尘伤害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多种粉尘,主要包括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以及其他粉尘等。产生这些粉尘的作业主要有: a)矽尘: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铺路机、压路机、打桩机、钻孔机、凿岩机、碎石设备作业;挖方工程、土方工程、地下工程、竖井和隧道掘进作业;爆破作业;喷砂除锈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b)水泥尘:水泥运输、储存和使用。 c)电焊尘:电焊作业。 d)石棉尘:保温工程、防腐工程、绝缘工程作业;旧建筑物的拆除和翻修作业。 e)其他粉尘:木材加工产生木尘;钢筋、铝合金切割产生金

属尘;炸药运输、贮存和使用产生三硝基甲苯粉尘;装饰作业使用腻子粉产生混合粉尘;使用石棉代用品产生人造玻璃纤维、岩棉、渣棉粉尘。 2. 噪声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主要是机械性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产生噪声的作业主要有: a)机械性噪声:凿岩机、钻孔机、打桩机、挖土机、推土机、刮 土机、自卸车、挖泥船、升降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传输机等作业;混凝土破碎机、碎石机、压路机、铺路机,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等作业;混凝土振动棒、电动圆锯、刨板机、金属切割机、电钻、磨光机、射钉枪类工具等作业;构架、模板的装卸、安装、拆除、清理、修复以及建筑物拆除作业等。 b) 空气动力性噪声: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铆枪、发电机 等作业;爆破作业;管道吹扫作业等。 3. 振动 部分建筑施工活动存在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危害。产生局部振动的作业主要有:混凝土振动棒、凿岩机、风钻、射钉枪类、电钻、电锯、砂轮磨光机等手动工具作业。产生全身振动的作业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刮土机、移动沥青铺设机和整面机、铺路机、压路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以及运输车辆作业。 4.窒息 许多施工活动存在密闭空间作业,导致窒息主要包括: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四川xx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文件 xx【2016】010号 关于颁发本公司《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的通知 各部门、项目部: 为了加强施工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除对员工加强职业危害常识教育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规定。望公司所有员工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 发文时间:2016年07月18日 执行时间:2016年07月19日 四川xx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八日

四川xx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 与本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职业病的主要种类、危害工种及预防措施: 一、易发职业危害的作业项目 1、地下管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 (一)、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 1、在施工作业范围内,施工前应由作业人员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由安全检查人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准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参与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履行签认手续。 3、在施工区周边要设立围挡或护栏,同时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4、一旦发生管道破裂,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的撤离工作,疏散周边人员,封闭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二)、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 1、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带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用具。 2、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个人体检,符合条件者方可从事地下管道的作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连续加班作业,进行轮换作业,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 (三)、对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安全检查 1、检查对从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行性,检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 3、检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使用需要。 4、检查从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佩带齐全、有效。 5、检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有无遇险自救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6、对以上检查范围内如发现问题,一律采取“先停工,后整改”的原则,进行逐项跟踪复查落实,直到存在的问题解决完为止。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撤人,封闭现场,后研究补救措施,绝不允许冒险蛮干的情况发生。 2、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

花卉稻飞虱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花卉稻飞虱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由于稻飞虱均为不完全变态昆虫,所以成虫与若虫都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水稻汁液为危害特征,并大部分聚集在水稻植株的中下部位啃食茎秆与叶片。成株期受害的水稻茎秆,表面会呈现一些长条形状的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整个植株生长缓慢,明显变矮,那么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物理机械防治虫害方法有多种,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等各方面,不过农村普通的种植户,最适宜常采用的还是农田蜘蛛、黑肩绿盲蝽等是飞虱天敌,黑肩绿盲蝽吮食飞虱卵液,蜘蛛捕食活动的飞虱,生产中可以通过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田埂种植大豆来提供天敌栖息条件,不用菊酯类和三唑磷农药来防止害虫再猖獗和刺激产卵。 2、加强田间调查,实时监测预警。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要切实做好飞虱田间调查监测,及时预警,一般分蘖期百丛虫量200-400只 3、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稻飞虱是刺吸式口器害虫,在基部以口针吸食汁液为害,所以在选用农药时,应选择内吸性强的药剂,以利药剂在稻株体内的吸收传导,同时稻飞虱成虫、若虫在稻株基部相对郁蔽的空间栖息,空气流通稍差,有利于熏蒸杀虫,故而

具熏蒸作用的药剂(毒死蜱等)效果较好;当然触杀作用也是重要的,可以直接接触虫体而起效;综合考量,在稻飞虱药剂选用上应当选内吸、触杀、熏蒸作用强的,速效与持效药剂结合。预防用药生产实践中根据田间稻飞虱优势种群类别和发生程度来选用高效对应农药防治用药,如早稻和一晚早期田间以白背飞虱为主,预防可以用噻虫啉、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噻虫胺等烟碱类药剂;而以褐飞虱为主的一晚田中后期及二晚田则以吡蚜酮单剂或吡蚜酮与烟碱类复配剂为主。噻嗪酮只对低龄若虫有抑制蜕皮作用,且见效较慢,对成虫无效,所以近年来基本淘汰了。 4、预防用药参考。10%吡虫啉20-30克/亩、25%噻虫嗪16-20克/亩、20%呋虫胺20克/亩,这几种药剂对白背飞虱有效;50%吡蚜酮15-20克/亩、80%烯啶·吡蚜酮10-15克/亩,这两个配方对三种飞虱都有效。暴发用药当田间虫量较多呈暴发态势时,就应速效与持效药结合使用,才能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基数,减少损失,如用毒死蜱等+吡蚜酮/吡蚜酮和烟碱类复配剂,同时添加有机硅等高效助剂提高杀虫效果,有机硅要用质量好的,暴发的时候一桶水要加到10g。暴发期用药参考:每桶水用45%毒死蜱(或35%硫丹)75-100毫升+50%吡蚜酮10克(或80%烯啶吡蚜酮8-10克)+有机硅10克于早、晚时段喷雾,田间保持寸水层5-7天,亩打2-3桶水。5-7天后视情形加固一次。田间无水干旱条件则采用毒土法,于晴天上午9时后,亩用毒死

职业病防治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职业病防治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化学因素包括金属、类金属如铅、汞、锰、铬、砷等;刺激性、窒息性气体如光气、氯气、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机溶剂及高分子化合物;各种农药;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高温、微波、高频、电离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依法预防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后,职业病防治工作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只要坚决贯彻和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预防职业病的宣传教育,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让工人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才能正确使用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才能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只有人们都能逐步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关注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来管理,职业病危害才会远离我们的身边。 【职业病的防治原则】 (1)消除或控制职业有害因素,即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如改进生产过程,寻找容许接触量或接触水平,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标准,对人群中的易感者定出就业禁忌症等。 (2)早期发现病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3)对已得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及时脱离接触进行治疗,防治恶化和并发症,促进康复。 【职业病的分级预防】 职业病是一类人为的疾病,应按四级预防措施,来保护接触人群的健康。 原始级预防原始级预防的目标是用立法手段、经济政策、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已知增加发病危险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因素,以预防某一种疾病。如已知吸烟导致多种慢性病和加剧职业病(尘肺),则用改变国家经济政策,禁止青少年吸烟,创建无烟学校、工厂等预防策略。对职业性病的预防,应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进行预防。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杜绝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应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对化学和物理因素,国家制订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应作为共同遵守的接触限值或“防线”和预防措施的准则,这在职业病预防方面,常起到有效的作用。对人群中处于高危的个体,可依据职业禁忌证进行检查,凡有该职业禁忌证者,不得参加该工作。 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是早期检测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第一级预防措施虽然是理想的方法,但实现时所需费用较大,有时效果不理想,仍然可致病,所以第二级预防成为必需的措施。其主要手段是定期进行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对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病损而予及时预防。 第三级预防是在得病以后,合理康复处理。其原则有:①对已受损害的接触者应调离原有工作岗位,并予以合理的治疗;②根据接触者受到损害的原因,推动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改革;③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 同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针对我公司的生产特点及实际情况,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针对职工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特制定以下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必要的措施进行防治。 一、尘肺病防治措施: 预防尘肺病最有效地方法是防尘降尘。坚持我国已有的“革(技术革新)、水(湿式作业)、密(密闭)、风(通风)、护(个体防护)、管(加强管理)、教(宣传教育)、查(监督检查)”八字方针,设置各种排尘、捕尘设备,采取综合性措施降低劳动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以下。粉尘作业人员应使用防护用品,带防尘口罩,防止粉尘进入人体呼吸道。 二、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防止烈日下暴晒,作业环境要保持通风,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过度疲劳,穿白色或浅色衣服。在劳动和工作时,带上草帽或安全帽。日常生活中饮食要清淡,不宜多食油煎味厚和过分油腻的食品。居室要清洁通风,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劳动。 三、振动病防治措施: 不断革新工艺设备和方法,已经达到减振目的的,从生产工艺上控制或消除振动源才是振动控制的根本措施;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置,减少振动;改进振动设备与工具,降低振动

强度或减少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以减轻肌肉负荷和精神紧张等;改革风动工具,改变排风口方向;改革工作制度,专人专机,及时保养和维修;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保暖手套等;控制车间及作业地点温度,保持在16℃以上;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作业轮换工作制度,以利于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加强技术训练,减少作业中的静力作业成分;保健措施: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作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 四、电焊工职业病防治措施: 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针对这些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分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

(完整版)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 ,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 1 、职业中毒 a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 电池,油漆、喷漆等 ) 。 b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 电焊)。 c、硫化氢中毒 ( 下水道作业工人 ) 。 d、苯中毒 ( 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 。 e 、甲苯中毒 ( 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 。 f 、二甲苯中毒 ( 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 。 g 、汽油中毒 ( 驾驶、汽修、机修等 ) 。 h 、氯乙稀中毒 ( 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 。 2 、尘肺 a 、水泥尘肺 ( 水泥库、装卸 )。 b 、电焊工尘肺 ( 电焊、气焊 )。

3 、物理因素职业病 a 、中毒 ( 露天作业 )。 b 、局部振动病 ( 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 。 4 、职业性皮肤病 a 、接触性皮炎 ( 中国漆 )。 b、电光性皮炎 ( 紫外线 ) 。 5 、职业性眼病 a 、化学性眼部烧伤 ( 酸、碱、油漆 ) 。 b 、电光性眼炎 ( 紫外线、电焊 ) 。 c 、职业性白内障 ( 含放射性白内障 ( 激光)) 。 6 、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 a 、噪声聋 ( 铆工、校平、气锤 ) 。 7 、职业性肿癌 a 、苯所致白血病 ( 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 。 8 、其它职业病 a 、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 ( 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 。 b 、金属烟热 ( 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 。 c 、职业性哮喘 ( 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 有害因素分类主要危害次要危害危害的主要工作 粉尘 水泥尘

稻飞虱的防治与预测预报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9150432.html, 稻飞虱的防治与预测预报方法 作者:姚广忠张静华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年第08期 稻飞虱又名稻浮尘子,在南方稻区以褐飞虱为主,其次为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在东北较为常见的则为灰飞虱和白背飞虱。 1.调查方法 1.1 越冬调查在稻飞虱越冬区进行,每年2月中下旬至耕翻前调查1次。 ①成、若虫虫量调查:采用目测法,分别记录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低龄和高龄若虫及长翅成虫、短翅成虫的雌、雄数量,并折算每公顷虫量,记载调查内容。 ②卵量调查:拔取稻苗25~50株,剥查卵条和卵粒,折算百株有效卵粒,记载调查内容。 1.2 灯光诱测诱测灯安装应紧靠稻田,诱测灯直径300米范围内无高度超过6米的建筑物和丛林,距路灯等干扰光源300~350米。用200瓦白炽灯或用20瓦黑光灯(波长为3650纳米)作 标准光源。灯源离地面1.5米,上方架设防雨罩,下方装集虫漏斗、杀虫和集虫装置。从当地最 早见虫年份的成虫初见期前10天开始,至常年成虫终见后10天结束。每天天黑前开灯,天明后关灯。 将逐日诱得的稻飞虱成虫计数,并区别白背飞虱、褐飞虱种类和各种种类的雌雄成虫数 量。当日诱虫量较大,总重量超过50克时,将所诱集的成虫均匀平铺于瓷盘内,用“十字交叉”法将虫分为4等份,如1/4虫量仍超过50克时,继续等分,使1/4虫量低于50克后,再分类、记数。将各类型稻飞虱数量×4n(n为等分次数)即为各类总诱获量。同时记录开灯时的天气状况,记载观 测结果。 1.3 田间虫量系统调查调查在观察区内进行,观察区面积应在30公顷以上。选有代表性的类型田作固定系统调查田。有条件时设立观测圃,其面积不少于667平方米。 ①秧田调查:稻飞虱越冬区或常年秧田稻飞虱发生量较大的地区,秧苗三叶期始至拔秧前进行。以调查成虫为主。选主要类型秧田3块,采用目测法或扫网法随机取样,每块田10个点。目测法;目测计数每0.25平方米秧田内成虫数量。扫网法:用直径为53厘米的捕虫网来回扫取宽 幅为1米(0.5平方米的面积)秧苗,统计捕虫网内成虫数量,并折算为每1平方米秧田的成虫量,记载调查结果。 ②本田调查:水稻移栽后,自诱测灯下出现第一次成虫高峰后开始,至水稻成熟收割前2~3 天结束。选品种、生育期和长势有代表性的各类型田3~5块,采用平行双行跳跃式取样,每点取2丛。每块田的取样丛数可根据稻飞虱虫口密度确定。规定为:每丛稻飞虱虫口密度低于5头时,

职业病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职业病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病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目的 1、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规范职业健康监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特制订本 制度。 2、本制度规定了对生产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 预防治理的要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健康监 护及职业病诊断治疗的管理要点、方法和内容。 二、要求 1、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总经理对公司劳动卫 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各生产单位行政主 要领导对本单位的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 责任;各级领导在任职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产生作业

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治理,使其达到国家劳动卫生标准。 2、技术部和各生产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工程项目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规定;在推广新技术、采用新工艺、购置新设备和使用新材料(简称“四新”)时,保证劳动卫生条件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三、职责 1、安监部是职业病预防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计划;负责委托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按规定做出报告;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2、人力资源部是负责组织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到职业病防治医院进行就业定期体检,负责建立全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防治稻飞虱别用菊酯类农药

防治稻飞虱别用菊酯类农药 一、菊酯类农药可导致稻飞虱再猖獗 氯氟氰菊酯和功夫菊酯都属于菊酯类农药。稻田使用菊酯类农药能引起稻飞虱再猖獗。研究表明,菊酯类农药引起稻飞虱再猖獗的主要原因:一是常规剂量不能有效杀死稻飞虱,或者只能杀死部分或大部分稻飞虱,而且药效期短,不能持续保持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二是菊酯类农药能刺激稻飞虱的繁殖力,增加产卵量,使得用药区的稻飞虱种群数量超过非用药区。三是菊酯类农药大量杀死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等稻飞虱的主要天敌,使药后余生的稻飞虱及其后代失去天敌的控制作用,稻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 二、防治褐飞虱应长效、短效药剂相结合 据江苏省农林厅植保站最新测报,目前我省褐飞虱虫量普遍超过大发生的去年同期,呈特大发生态势。对于现在田间褐飞虱数量已很大的田块,应避免使用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剂,最好将毒死蜱、异丙威、速灭威等速杀性好的药剂和锐劲特、扑虱灵等持效期长的药剂混合使用。如果田间要兼治稻纵卷叶螟,可以优先选用锐劲特、毒死蜱等农药,或者加用阿维菌素、安打等药剂。 目前,稻飞虱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呈逐年提高趋势,防治难度不断增大。要提高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必须掌握施药技术。在防治时,如能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即可有效地控制稻飞虱为害: 1、防治指标。可自行下田检查,如在分蘖期每丛稻株上的稻飞虱超过10头、孕穗期每丛稻株上的稻飞虱超过5头就该立刻喷药防治。 2、防治适期。掌握稻飞虱的防治适期十分重要。稻飞虱种群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为减轻后期防治压力,要在水稻生长前中期,抓住卵孵高峰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当若虫数量激增或出现短翅型成虫时即应及时喷药防治。 3、对口农药。防治稻飞虱宜选用噻嗪酮(扑虱灵)、敌敌畏+叶蝉散(或毒死蜱)等,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制剂。据研究表明,稻田使用菊酯类农药能引起稻飞虱再度猖獗:一是菊酯类农药常规剂量不能有效杀死稻飞虱或者只能杀死部分或大部分稻飞虱,且药效期短,不能持续保持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二是菊酯类农药能刺激稻飞虱的繁殖力,增加产卵量,使得用药区的稻飞虱种群数量超过非用药区;三是菊酯类农药大量杀死稻田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等稻飞虱的主要天敌,使药后余生的稻飞虱及其后代失去天敌的控制作用,稻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同时,鉴于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抗性已达高抗水平,为确保防效,必须坚决停止使用,啶虫脒与吡虫啉有交互抗性,也不宜推荐使用。目前我国各稻区重点推广噻嗪酮(扑虱灵)、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技术。经各地试验表明,噻嗪酮(扑虱灵)不仅对稻飞虱低龄若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还可有效减少下一代成虫的产卵量,可作为防治稻飞虱长效药剂推广使用。在具体防治稻飞虱时,可采取速效(速杀性好)药剂与长效(持效期长)药剂相结合的防治对策,选用以下农药混合配方并注意交替使用进行防治:①敌敌畏+噻嗪酮(扑虱灵),②毒死蜱+噻嗪酮(扑虱灵),③叶蝉散+噻嗪酮(扑虱灵),④杀虫双+噻嗪酮(扑虱灵),⑤敌敌畏+叶蝉散。 4、施药方法。一是施药量要充足,每亩需喷足药液60~75公斤;二是喷药时要尽量对准稻丛基部(因稻飞虱多集中在基部为害);三是喷洒要均匀;四是施药时田间要保持一定

超级杂交水稻纹枯病与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超级杂交水稻纹枯病与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兴宁地区超级杂交稻纹枯病与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为兴宁地区超级杂交稻纹枯病与稻飞虱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级杂交水稻;纹枯病;稻飞虱;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兴宁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广东省粮食生产大县,发展超级杂交稻生产是兴宁市粮食增产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兴宁市超级杂交稻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受化肥、农药用量增加和耕作制度变革等多因素的影响,超级杂交稻纹枯病和稻飞虱的发生面积逐年加大且危害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纹枯病和稻飞虱危害程度在兴宁地区呈上升趋势,是当前兴宁地区超级杂交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据调查,在一些地段和田块,早、晚稻稻飞虱、纹枯病发生相当严重,每年有一部分田块出现纹枯病上颈及稻飞虱“穿顶”现象,有的田地甚至颗粒无收。据农业部门调查分析,主要由3方面原因造成:一是滥用药物杀死大量有益生物,破坏生态平衡,害虫天敌数量减少,从而激发大发生;二是农户的防治意识差,大多数农户都是到病虫危害严重时才施药,没有及时预防;三是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及施药方法不当。为彻底抓好稻飞虱和纹枯病的防治,要根据发生规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抑制其发生,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发生规律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受到菌源数量、肥水、密度、品种抗性和气候等多因素影响,稻飞虱受到天敌数量多少、温度高低、湿度大小和熟期等因素的影响。高温、高湿环境条件有利于纹枯病发生,也有利于稻飞虱的繁殖,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纹枯病、稻飞虱发生也越严重[1]。据观察,有纹枯病发生的田块都有稻飞虱发生,纹枯病越重,稻飞虱发生越厉害,但有些稻飞虱发生严重的田块,纹枯病发生不一定严重。由此可见,稻飞虱的发生与纹枯病的发生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稻飞虱与纹枯病是近年来超级杂交水稻中最严重的病虫害之一,特别是稻飞虱危害严重时易造成“穿顶”现象。 1.1气候条件 在品种和栽培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不同年份纹枯病与稻飞虱发生轻重不同,主要是由于温、湿度影响所致。温度在25 ℃以上时,纹枯病和稻飞虱才会发生流行;在适温范围,则湿度对纹枯病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当温度达到28~31 ℃,相对湿度在95%时,纹枯病、稻飞虱大发生[2]。兴宁地区早稻5—6月,晚稻8—9月处于高温、高湿、台风季节,正值超级杂交水稻孕穗期,此时杂交水稻的植株抗病虫能力差,纹枯病重、稻飞虱发生多。因此,在兴宁地区夏秋季节连续高温时间较长的年份,一般纹枯病、稻飞虱的发生比较严重;而温度

职业危害防治的措施

编号:SM-ZD-39154 职业危害防治的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危害防治的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防尘技术措施 1、水泥防尘措施 (1)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拆方便。 流动搅拌机上有2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水池。

(2)水泥制品厂搅拌站。多用砼搅拌机自动化。由计算机控制砼搅拌,输送全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砂料粉尘器,就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 (3)高压静电除尘。高压静电除尘是静电分离技术之一,已应用于水泥除尘回收。 2、木屑除尘措施 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仓内。 3、金属防尘措施 钢、木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或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支道管、主道管,将含金属粉尘的空心输送到室外。 二、防毒技术措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