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六大问题七大趋势

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六大问题七大趋势

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六大问题七大趋势
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 六大问题七大趋势

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六大问题七大趋势

详解

2010-07-2111:21

7月20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称,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普及,国民阅读习惯和环境的明显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产值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以产值屡创新高,手机出版异军突起,电子阅读器风生水起,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不断创新等的发展特点。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突出特征

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

据统计,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收入达3.1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

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手机出版异军突起,产值接近“半壁江山”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移动媒体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从世界范围看,手机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中国手机出版起步较晚,但由于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收费模式,使得手机出版的赢利水平后来居上,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数字出版类型。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在线阅读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年初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的比例占到总体手机网民的75.4%。以目前中国移动就拥有5.4亿的手机用户基础来看,未来手机阅读用户增长量潜力巨大,前景无限,这也无疑将对手机出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移动已建立了的手机阅读基地,大大加快了手机出版的发展步伐,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已经有一些出版物选择了在手机发布、甚至优先于出版首发。80后作家郭敬明最新作品《小时代2.0:虚铜时代》在手机上发布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次点击。

第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发行模式。新出的书先在手机阅读平台上首发,出版机构再根据用户订阅的市场反应,及时调整实体书的发行策略,这可以解决高库存问题。

第三,手机阅读基地也加大了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合作,目前已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方正、新浪等30多家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

数字技术加快创新,阅读终端不断升级

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两年来,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以Symbian(赛班)和WindowsMobile(WM)最新版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以及苹果公司等推出的基于新型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如iPhone3G、3GS等,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

2009年被称为“电子书元年”,在国外,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的电子阅读器销售了约50万台,加速带动了自身网上书店数字化图书的销售。

在国内,随着电子阅读器市场的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身于电子阅读器产业。这终于使电子阅读器由市场上的“亮点”转变为“热点”。不仅汉王科技推出“电纸书”,方正集团联合卓望推出了“文房”阅读器,天津津科推出“翰林”阅读器。而且还有易博士、博朗、易迪欧等也推出了各自的电子阅读器产品。同时,以联想、纽曼、华旗等为代表的一批IT 企业也涌入市场,就连经营主业为通信的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已经或计划杀入电子阅读器领域。中国移动已于2009年5月联合汉王科技、华为等4家国内电子阅读器生产厂商,推出了G3电子书阅读器。

政策引导加强,监管力度加大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与引导,根据出版传媒产业的特点,政府始终是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推动力。2009年,政府部门根据数字出版业的特点,进行了强有力的监管。

第一,针对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中央9部委部署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净化了网络环境,保证了数字出版产业内容生产朝着积极向上的

方向发展。

第二,加强了对网络游戏的前置审批和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的管理,实现了网络游戏依法审批的良好开端,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在网络游戏管理中存在的“自设审批、重复审查的问题”。

第三,从地方来看,上海发布《关于本市从事数字出版业务工商登记有关问题的意见》。业界认为该意见有利于政府从行业管理角度对企业从事数字出版业务工商登记方面的工作进行规范。

营销策略与赢利模式有所突破

近两年来,无论是传统出版社、互联网企业,还是技术提供商都对数字出版的营销与赢利模式进行了不尽的探索。涌现出一些新亮点。

第一,网游联合运营模式得到推广

联合运营是指开发商将产品给许多有能力推广的合作者,并架设单独的服务器,进行游戏运营,开发者和运营合作者分享游戏收益。这种运营模式由联众与成都梦工厂等企业开创。2009年盛大与金山、巨人与腾讯等更具实力的大企业介入后,把这种合作模式推向新高度。

第二,广告营销资金投入得到强化

2009年,汉王无论是豪掷4800万买下央视黄金广告时间段推销电纸书,还是重磅推出著名影星许晴任形象代言人,都一改以往阅读终端产品不温不火的宣传策略,形成了一定影响力;网游巨头巨人网络和腾讯公司相继于2008年、2009年以重金向央视的黄金时段投放广告,打“擦边球”来推广网络游戏和相关产品。

第三,“双网运营模式”浮出水面

尽管我国无线互联网市场快速增长,但由于仍未完全成熟,与有线互联网市场相比,规模差距甚远。以游戏市场为例,2008年互联网游戏市场达到近200亿人民币规模,但无线互联网游戏市场仅13亿元人民币。2009年12月,空中网收购大承网络,试水…手机游戏+互联网游戏?双网组合的游戏业务模式,寻求巩固空中网收入稳定性的新途径。

第四,博客网站尝试多种运营思路。

因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博客类网站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环境。除了继续深耕用户资源,博客类网开始转换运营思路,在艰难探索中求变。如方兴东率领的博客网在历经多种赢利

模式的摸索后,选择了将网页游戏和博客网嫁接起来。在博客网首页悬挂的《战三国》网页游戏的巨幅广告,表明了博客网流量换现金的努力。

传统出版集团(社)纷纷涉足数字出版

目前,数字出版新兴企业迅猛发展,已将传统出版社远远甩在身后。迫于自身发展的巨大压力,传统出版集团(社)不再坐而论道、迟疑观望,纷纷转型涉足数字出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国数字出版网”工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信息化试点;安徽出版集团从教育入手,将开通“时代”网上教育平台,推出第一份教育类手机彩信报;陕西出版集团已与国家图书馆签署协议,将建立中国版本图书馆,项目完成后,该数据库将是国内最权威、最完整的音视频资源数据库。

目前突出问题

数字出版尚未形成具备经济规模的商业模式

数字出版产业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规模,但还远没有形成经济规模。在产业链上游,数字厂商对数字出版期待过高,传统出版单位态度相对漠然;在产业链的下游,电子图书等的营销过于依赖机构消费者,B2C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仍然是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最大的期望。

传统出版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目前,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然而出版单位和新闻单位自主研发的却很少。这主要是由于新闻出版业多年从事的主要是内容生产,传统的编审校已成为习惯性工作。出版单位的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都集中到业务方向上,对于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积累都非常少,仅有的技术人员也多半是负责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对于与主板业相关的高新技术研发严重缺失规划和投入。

数字内容资源编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由于相关规定对数字出版内容编辑职能语焉不详,所以数字内容提供商对于自身的编审职能缺乏认识和重视。他们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也自然乐得将编审环节能简则简。能进行自我编审规范的数字内容提供企业少之又少,编审缺位已然成为一个行业通病。编审缺位主要表现为编审环节简略、编审队伍的专业性不强等。

当然,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决定了数字内容提供商要对作品进行类似于传统出版渠道的编审环节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发布的数字内容可以完全脱离编审环节,尤其是在避免基础性错误和发掘有价值的作品等方面,编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仍然脱节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无论从市场还是技术领域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而数字出版人才对于当今出版企业来说越来越成为企业转型的密钥。但是,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的数字出版人才严重匮乏,我们对数字出版的准备严重不足,我们的出版教育与出版产业严重脱节。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数字出版企业在实践操作中的新数字技术是由国外一些公司提供支持的,而出版企业本身对国内已有出版专业的高校信任度不高,缺乏合作,并且由于高校老师多是转专业的师资来源配置,导致与业界的联系较为薄弱,使数字出版教育与业界发展不能同步,因此造成严重的产、学、研结合度的断裂,为以后的发展中由于人才的参差不齐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隐患。

版权问题依然面临挑战

3G时代的版权保护面临极大挑战首先是因为部分网民缺乏尊重权利人劳动成果、自觉抵制盗版的意识。另一方面,版权权利人也缺乏应有的自我维权意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网络侵权案件面临取证难、认定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权利人往往对侵权行为采取放任或无可奈何的态度。部分权利人甚至默许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网站盗版使用自己的作品,以此提高自身知名度,助长了网络侵权行为。

体制机制改革仍需继续推进

数字出版产业的飞速发展,致使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有些滞后。从互联网期刊出版方面看,在我国期刊出版政府许可制度之下,网络期刊没有国家标准刊号无法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国家应尽快制定网络期刊刊号管理制度,去除障碍,以促进网络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得到快速发展。从按需出版与数字内容资源整合方面看,按需出版需要出版内容数字资源库的支撑,为了提高出版效率,按需出版的数字内容资源库应该与传统出版以及其他类型的数字出版实现跨媒体整合。而我国的出版管理是以介质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网络、电视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出版单位要实施跨媒体战略,对同一选题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申报,这无疑增加了跨媒体出版的难度。这些都表明,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是迫切需要的。

发展趋势

产业融合加剧,多赢局面有望形成

由数字化浪潮所带来的产业融合正使得出版、传媒、网络、电子、电信等行业的界限被打破,内容行业正逐渐被纳入更为宏观的服务业范畴并不断产生更加创新的商业模式,数字出版以强大的力量分解着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分解着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同时也分解着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边界,数字

出版将会打破传统出版业按介质区分的行政分割,极大地延长出版物的产品线,实现内容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其中,网游业表现尤为明显。网络游戏与文学、影视、旅游与音乐等其他文化内容产业的合作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在2009年之前,盛大、完美时空等企业就开始在相关的文化内容产业进行投资布局,其中借助影视节目推广网络游戏更是成为业内通用模式。2010年4月,盛大与湖州市政府签署了旅游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盛大将重点投资旅游景区、休闲度假、主题公园、玩家体验等创新旅游产品,五年内投资总额达30亿元。

内容资源的“马太效应”将集中显现

以互联网期刊为例,清华同方、万方、龙源期刊、维普四家企业几乎垄断着市场。网络原创文学方面,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等广泛积累内容,资源正以不断递加的速度向少数企业集中。北大方正也将通过番薯网、爱读爱看网聚集强大的内容资源。而这种资源的集中也源自于读者对于数字资源的一站式获取的强烈需求。未来的内容资源积聚将会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移动阅读将会持续发展

随着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阅读的形式正在从依赖于有线网络的在线阅读向依托于无线网络传输的移动阅读转移;随着手机用户数的不断增长,以及新的阅读习惯的不断养成,移动阅读将会越来越受到欢迎。与此同时,这些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移动终端也将成为出版商的必须面对的问题。

手机出版、电子阅读将会推动付费阅读取得突破

手机出版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令业界侧目,成为过去两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数字出版业务;同时,电子阅读终于从市场的“亮点”转变为“热点”,掀起电子阅读的热潮。电子阅读和手机出版有望改变长期以来电子书b2c市场疲软的局面,成为数字化内容付费阅读的重要突破口。

平台建设将会受到推崇

以电子阅读为例,透过亚马逊的运营模式可以得知,网络运营商已经被彻底渠道化,仅仅作为内容下载的通路存在,而同时提供终端设备和内容下载平台的亚马逊成为产业的主导者。电子阅读器的竞争不再仅是“硬件竞争”,而是综合了内容、运营和服务的“平台竞争”。显然,平台是产业链中各环节力量都希望扮演的角色。平台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用户阅读需求的把握以及支付方式的搭建,更在于海量内容资源的聚合,可以想见,未来平台建设将会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加强实践创新教育

数字出版是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这需要高校创立校内实践创新体系。高校要为教学体系提供充足的项目创新实践机会,要挖掘专业内部资源,强化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如建立导师指导制,为学生在校内校外竞赛、毕业设计或者参与社会项目提供专业的帮助与指导;利用实习基地的优势引导校内学生进行项目参与或创新活动;通过一些大型培训机构进行合作,来提升对于学生培养教育方式更新,并且创造、接受一些社会项目引导一部分有能力学生参与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的竞赛,拨发一定的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开设工作室、创办社团、创办刊物、设立和经营网站等。利用学校已有的社会资源,指导优秀学生到出版社去实习学习,并且高校还要借助自身其他学科优势,采取跨学科联合培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合力打造培养。通过加强实践创新教育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E-Only期刊孕育着期刊出版的未来

多媒体互动网络期刊具有传统期刊无法比拟的内容表现和传播优势,是各类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尽管我国还未形成E-Only期刊的规范管理制度,还缺乏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目前的尝试意义重大,将为不久的未来创造网络期刊快速发展的技术和运营基础。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类型概述_黄孝章

第20卷第1期Vol.20No.1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12年2月Feb.2012 收稿日期:2011-05-23基金项目:北京印刷学院重点项目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Ea2010009);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建设研究”资助。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类型概述 黄孝章,杨昦宁,王 佐 (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600) 摘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数字出版产业的 前景广阔,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阶段已具有特定的模式和特点, 认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对数字出版企业顺利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26(2012)01-0034-03A Study of Developing Model for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HUANG Xiao-zhang ,YANG Hao-ning ,WANG Zuo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Beijing 102600,China ) Abstract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a macroenvir-onment and a bright future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anal-ysis the existing mode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a new model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It is enormously significant to digital publishing enterprise for developing smoothly digital publishing work. Key words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developing model 一、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背景 2006年,国家先后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三个重要的规划均把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技术和发展新媒体列 入了科技创新的重点。 2007年1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并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 了五项要求,其中第二项要求就是要提高网络文化 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2009年8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第二次部市合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数字出版是新闻出版业的战略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是我国文化经济的新增长点。2010年1月25日,柳斌杰署长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明确 提出,到2020年,我国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今后十年我国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 为积极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上海、重庆、浙江、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先后建立了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上海市还把发展数字出版正式列入了市 政府“十二五”专项规划,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显示了数字出版对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从企业主营业务角度,数字出版企业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出版单位发展数字出版业务和新媒体数字出版企业。传统出版单位仍以纸质出版为主,同时以配套、互补等方式发展数字出版业务,有鲜明的特色并达到一定的规模,数字出版业务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业务类型;新媒体数字出版企业是指只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的企业。上述两类企业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要构成环节有上游的作者、版权贸易商,中游的内容出版企业、内容加工 企业, 下游的内容推送企业、渠道商和内容消费者。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 (一)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的发展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

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魏玉山: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2015年07月15日11:38:00 中国出版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 一、数字出版产业新环境 1、顶层设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总书记也作了重要讲话。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的工作重点。“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4年,中央财政下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比2013年增加4.2%,共支持项目800个。2014年新闻出版项目获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21亿元,其中获得中央文资办支持的数字出版转型升级项目达77个,获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27亿元。2015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申报201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中,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纳入重点支持内容之一。

2、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驱动力加强,与金融融合渐趋深入 据《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2015》指出,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401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77%,可以看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为12.5%,高于GDP7.4%的增长。 一是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迅速。据统计,2014年一年内新增加了51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所披露的40支基金总募资金额高达1196.85亿元,主要投向移动互联网。 二是出版产业迎来上市风潮。2014年,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先后预披露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出版企业正积极筹备上市。2014年12月5日,中文在线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 三是文化企业借助金融工具拓展文化金融新业态,借力金融谋求新发展。如中文传媒等企业成立担保公司与投资公司;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依托上海金融事业部拓展文化贸易金融、艺术金融领域;中南传媒成立全国文化行业首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时代出版等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实现融资等。 四是文化传媒行业并购整合加剧。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共发生169起文化传媒行业的并购,涉及资本约1605亿元。特别是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在2014年持续升温。 3、数字阅读率快速上升,移动端电子书阅读量增长显著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 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首次超过了图书阅读率。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22.3%,较2013年的19.2%上升了3.1个百分点;电子报的阅读率为10.0%,较2013年的8.5%上升了1.5个百分点;电子期刊的阅读率为8.0%,较2013年的5.0%上升了3.0个百分点。 二、数字出版产业新规模 1. 收入规模持续上升

数字出版产业报告

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2010-7-20

1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普及,国民阅读习惯和环境的明显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产值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以产值屡创新高,手机出版异军突起,电子阅读器风生水起,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不断创新等的发展特点。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 据统计,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比2008 年增长50.6%,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收入达 3.1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据统计,2006年数字 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体情况如图。 2006—— 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图(亿元) 2.手机出版异军突起,产值接近“半壁江山”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移动媒体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从世界范围看,手机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中国手机出版起步较晚,但由于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收费模式,使得手机出版的赢利水平后来居上,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

新闻出版产业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调研报告

新闻出版产业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调研报告

目录 一、行业总体情况 (1) (一)总量规模 (1) (二)单位数量与构成 (7) (三)直接就业人员状况 (7) 二、产品结构分析 (9) (一)整体结构 (9) (二)图书结构 (10) (三)期刊结构 (12) (四)报纸结构 (13) 三、产业结构分析 (14) (一)各产业类别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14) (二)主要产业类别情况 (15) 四、地区结构分析 (16) (一)各地区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16) (二)主要指标地区分布 (18) 五、企业法人情况分析 (24) (一)整体规模 (24) (二)所有制结构 (25)

六、集团与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29) (一)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29) (二)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31) 七、产业特点与存在の问题 (34) (一)产业特点 (35) (二)存在问题 (37)

一、行业总体情况 (一)总量规模 2018年,新闻出版业全行业总产出1为10668.9亿元;实现增加值23099.7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の0.9%;营业收入10341.2亿元;利润(结余)总额893.3亿元.不包括数字出版の全行业资产总额为11848.5亿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为6168.3亿元,纳税总额为620.3亿元. 表1 新闻出版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说明:资产总额、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纳税总额均未包括数字出版. 2018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0.2万种,其中新版图书16.8万种,重版、重印图书13.3万种,总印数70.4亿册(张),总印张565.5亿印张,定价总金额 1 总产出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目前在国家统计中,第三产业通常采用总产出指标,只有第一和第二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建筑业)采用总产值指标。 2增加值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常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对于单一部门而言,称“行业增加值”;对于单一地区而言,称“地区增加值”;对于全国而言,称“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全文)

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 2010年7月

目录 一、行业总体情况 (1) (一)总量规模 (1) (二)单位数量与构成 (7) (三)直接就业人员状况 (7) 二、产品结构分析 (9) (一)整体结构 (9) (二)图书结构 (10) (三)期刊结构 (12) (四)报纸结构 (13) 三、产业结构分析 (14) (一)各产业类别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14) (二)主要产业类别情况 (15) 四、地区结构分析 (16) (一)各地区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16) (二)主要指标地区分布 (18) 五、企业法人情况分析 (24) (一)整体规模 (24) (二)所有制结构 (25)

六、集团与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29) (一)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29) (二)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31) 七、产业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34) (一)产业特点 (35) (二)存在问题 (37)

说明 本报告基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首次新闻出版产业调查。这次产业调查采取新闻出版统计年报与补充调查相结合、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领导,各省(区、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对产业调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全面部署,认真采集、审核本地区新闻出版业相关数据。 本报告的基础数据采集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和2009年12月31日,信息采集年度为2009年。报告中的各项数据经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并盖章确认。本报告数据采集与审核工作由原总署信息中心完成,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完成。 本报告对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情况的数据采集、审核和分析,严格遵循尊重数据、尊重客观、科学求实的原则。鉴于此次产业调查为首次进行,缺少同口径比较的以往数据,分析报告以描述当前的客观状况为主,并在报告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有关方面意见。

新闻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8995685.html, 新闻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 作者: 来源:《计算机世界》2011年第46期 在上周举行的“2011北京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年会”上,我有机会与贝塔斯曼基金合伙人熊伟铭先生交流,了解了贝塔斯曼正在经历的业务转型过程。作为全球著名的图书出版、杂志出版、电视广播和音乐发行的媒体和服务集团,贝塔斯曼正在对旗下的图书出版业务和杂志出版业务进行相应的业务调整和转型探索。 《计算机世界》也同样在进行着这样的探索和转型过程,这也是我们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消费和接受信息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纸质出版业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应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出版业务,同时也需要通过新技术衍生、创造新的工具、新的服务和业务模式。 上周采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时,他明确表示:“顺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推动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将被纳入新闻出版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中”。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新闻出版行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全行业产值达到了1.22万亿元,而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更是确立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方向,新闻出版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先锋力量。 目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在进行新闻出版行业的信息化状况普查,面向全国2000多家出版、印刷、发行、网游、动漫等机构进行信息化状况摸底,在此基础之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制定整个行业的信息化规划、指导意见和相应标准,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刘成勇介绍,相较于其他部委和行业,新闻出版行业的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还比较薄弱,但信息化对于整个行业的意义尤其重要,需要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在传统业务遇到挑战时,更需要通过信息化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业务改造和创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闻出版行业的信息化不仅会帮助本行业的发展,更将让每一位内容消费者获得更加轻松、便捷、愉悦的阅读和内容消费体验,同时也将为信息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机会。 在12月1日由《计算机世界》主办的“中国IT两会”上,我们特别邀请了刘成勇做“信息化助力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分享新闻出版行业的信息化规划思想和战略。

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先睹为快|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5) 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今日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年会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为主题,总结“十二五”时期取得的经验,共同探讨“十三五”时期中国数字出版的任务,可谓意义深远。会议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就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总体情况做了主题报告,指出数字出版产业近年来发展的产业规模、热点业态和几大趋势,干货满满,值得一读。报告的内容如下: 一、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分析 1.收入规模持续上升 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15.85亿元,电子书49亿元,数字报纸9.6亿元,博客11.8亿元,在线音乐55亿元,网络动漫44.2亿元,移动出版1055.9亿元,网络游戏达888.8亿元,在线教育180亿元,互联网广告2093.7亿元。数字报纸和博客的收入2015年比2014年有所下降。 移动出版和网络游戏的收入合计占比44.16%,接近全年总收入规模的一半,依然是拉动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的主力军,也意味着休闲、娱乐类产品在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比2014年增长了6.66%,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69%,仍然比较低。 互联网期刊的收入规模从2006年的5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5.85亿元,虽在11年间增幅出现过些微起伏波动,但总体依旧呈现增长趋势,且近两年来态势趋稳;电子图书(e-book)收入规模从2006年的1.5增长至2015年的49亿元,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幅度有所趋缓,说明在机构用户需求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进行内容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的至关重要性。 在线教育是数字教育出版的核心部分,经过多年布局与市场竞争,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2015年收入规模为180亿元,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用户规模保持平稳 截至2015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规模达到17.2357亿人(家/个)(包含了重复注册和历年尘封的用户)。其中在线音乐、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数在2008年至2015年跨越式的大幅增长。博客的用户规模数有所回升,但经研究发现使用率却有所下降,主要是依赖博客和个人空间进行网络互动。另外,原创网络文学注册用户数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 3.产品规模显著增加

2019年关于市新闻出版产业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关于市新闻出版产业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20xx年年初,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根据20xx年新闻出版统计数据和20xx年印刷企业年度核验、20xx年度出版物发行单位年度核验的统计数据,对我市新闻出版产业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据统计,至20xx年底,市新闻出版行业现有报纸3家、期刊4家;印刷复制企业445家;书刊零售单位148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96家,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30家;光盘复制企业1家。20xx 年全市出版产业总资产约26亿元,年工业总产值24亿元,销售收入约22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0.5亿元,行业增加值7亿元,从业人数万余人。 (一)、印刷企业蓬勃发展 我市高度重视出版产业发展,始终把出版产业的发展放在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予以重视。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重点扶持,科学发展,在引进人才、建设用地、信贷支持等方面,为印刷企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新闻出版部门坚持依法审批和合理引导、依法管理、主动服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一批设备先进、工艺水平高、管理科学的大、中型印刷企业脱颖而出。蓝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印刷企业排名中名列前茅,年排名第56位。年,我市印刷企业年印刷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有9家,全部为包装装潢印刷企业。近年来,我市确定

把发展出版产业的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产业上。我们采取有力措施: 一是推动印刷产业园区建设。以各县(市、区)中心城市工业 园区为主阵地,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相对集中、功能互补的印刷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 展路子,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把业务扩大到区域之外,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是严把审批关。新设立的印刷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 署的《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达不到规定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四是做好发展印刷产业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汇报和宣传活动,让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我市发展印刷产业的有利条件,以及印刷产业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市建设西部文化强市,发展文化产业以印刷产业为重点的路子是行得通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主要领导都分别听取了我市出版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市人大、市政协有关领导到重点文化产业单位进行了调研,这对推动我市印刷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部分重点印刷企业的发展情况 1、蓝剑印务有限公司。建设征地28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 方米,完成投资3.8亿元,车间厂房、相关基础设施全部完工,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张胶印机、六色单张胶印机、高速涂布机、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概要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 建设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称(公章): 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传真:网址: 法人代表:上级主管部门: 填表人:填表人所在部门: 填表人电话:填表人Email: 填表人职务:填表时间: 填表说明 一、术语界定: 本次调查问卷中涉及信息产品划分为国产和非国产两类依据以下原则: 国产:依据供应商正式提供的产品资料,品牌的知识产权等首次注册在中国大陆的、中方资本占50%以上的合资企业可以判断为国产。 非国产:不满足国产条件的产品为非国产。 对于不好判定的产品,可写出生产厂商或品牌。 数字出版:用数字化(二进制)的技术手段从事的出版活动。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 电子图书:即E-Book,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Book,它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加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并借助于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阅读的图书。 数字杂志(期刊):期刊以数字化的技术手段从事的出版活动。一方面包括传统期刊生产、流通手段的数字化改造,从选题、采访、编辑到录入、印制、发行乃至订户管理都尽最大可能地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加以处理;另一方面以多媒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或把传统期刊改造成多媒体方式后的出版。 数字报纸:报纸以数字化手段从事的出版活动。一方面对传统报纸生产、流通手段的数字化改造,从选题、采访、编辑到录入、印制、发行乃至订户管理都尽最大可能地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加以处理;另一方面是产生了全新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数字报纸媒体,如手机报、电子报、网络报等等。 数字印刷(Digital Print):用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 直接制版(Computer To Plate):是指将图文信息从计算机直接输到印版上的过程。

图书行业产业链及企业分析

图书行业产业链及企业分析

“十二五”时期,中国新闻出版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目前,中国日报发行量、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印刷业整体规模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其中,图书出版业保持增长。根据《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6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9.99万种,较2015年增长5.07%。 其中,出版重印图书23.8万种,增加2.2万种,增长10.3%。重印图书51.2亿册(张),增加5.0亿册(张),增长10.09%,大幅超过新版图书。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有所增加,当年累计印数超过百万册书籍有109种,与2015年相比,当年单品种累计印数超过百万册书籍品种增加41种。当年总印数均超过100万册的文学类图书达到5种,较2015年增加3种;少儿图书总印数和单品种平均印数显著增长,当年总印数均超过100万册的少儿图书也达到5种,较2015年增加2种;少儿图书出版出现较快增长,出版少儿图书4.4万种,增长19.1%;总印数7.8亿册(张),增长40.0%。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832.3亿元,增长1.2%;利润总额134.3亿元,增长7.2%。 图书产业链 出版发行行业的产业链包含“编、印、发、供”,即出版、印刷、发行、物资贸易四个环节。其中出版环节为龙头,带动印刷、发行和物资贸易三个环节的发展。

按图书类型分,中国的图书市场可以分为教育类图书、大众类图书和专业类图书。其中教育图书出版是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主要部分,主要产品包括教材教辅类、培训类图书及工具书等,其中课本为最为主要的产品。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2016年,中国课本出版总印数占全国图书总印数的36.26%,印张占33.78%,定价总金额占22.46%。 行业政策 (1)“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新目标要求。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21数字出版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1年数字出版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目录 1.数字出版行业现状 (4) 1.1数字出版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数字出版市场规模分析 (5) 1.3数字出版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6) 2.数字出版行业存在的问题 (9) 2.1行业服务无序化 (9) 2.2供应链整合度低 (9) 2.3基础工作薄弱 (10) 2.4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0) 2.5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0) 3.数字出版行业前景趋势 (12) 3.1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条 (12) 3.2构建各类数字出版平台 (12) 3.3加强市场实践探索 (13) 3.4加大监管与版权保护力度 (13) 3.5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将走进数字出版 (13) 3.6延伸产业链 (14) 3.7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14) 3.8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4) 3.9信息化辅助 (15)

3.10服务模式多元化 (15) 3.11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16) 3.12数字出版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6) 4.数字出版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1数字出版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2数字出版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7) 4.3数字出版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8) 4.4数字出版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5.数字出版行业竞争分析 (20) 5.1数字出版行业竞争分析 (20)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1)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1) 5.2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2) 5.3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2) 6.数字出版产业投资分析 (23) 6.1中国数字出版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3) 6.2中国数字出版行业投资风险 (23) 6.3中国数字出版行业投资收益 (24)

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2007-2008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概况(一) “数字出版”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数字化的出版”。它与传统出版不能截然分开。它包括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包括新兴的数字媒体。前者我们已经看到近年来传统出版业日益加快的从出版工艺到出版介质再到出版物传播与流通方式的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这个步伐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出版业的生存方式;后者已经被层出不穷且日益壮大的新媒体公司所证明。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还是新兴的数字媒体产业,两者已开始出现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以施普林格、爱思唯尔、汤姆森集团和约翰·威立集团为代表的传统出版商正在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对内容资源的深度加工和整合,向新的数字出版巨头转变。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和新媒体公司,如Google、Wikipedia等,依据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力量或先进的理念也加入了数字出版的行列。技术提供商对新技术和行业标准的潜在垄断,引起了全球数字资源的新一轮争夺,并给传统出版产业带来了新的危机。在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及中国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四川出版集团等一批传统出版企业正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同时,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中文在线,以及盛大、网易等一批数字技术企业也在加速向媒体公司转型。 在数字出版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数字出版赖以存在的各种环境在2007~2008年有了很大的发展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国民经济,特别是涉及新闻出版、IT 技术、信息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风险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在科技活动中,无论科技活动人员情况,还是科技经费筹集额度,以及基础研究、试验发展等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年7月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已达2.53亿人,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此外,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五次国民阅读倾向调查:2007年我国国民网络阅读率继续大幅攀升。 2007-2008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概况(二)

数字出版产业

数字出版产业 [单项选择题] 1、与数字出版产业相对应,国外常用()这一概念。 A.数字内容产业 B.信息产业 C.数字知识产业 D.网络文学产业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字出版产业的概念。 [单项选择题] 2、关于数字动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国继续巩固其全球数字动漫出版市场巨头的地位 B.日本是“动漫王国”,其产品畅销全球,尤其是在南美市场 C.韩国是全球动漫市场的新贵,已跻身全球数字动漫强国之列 D.与美日韩相比,我国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字出版产业对所属各业态的现状。 [单项选择题] 3、平台内容的开放存取,主要针对()。 A.数字专业出版 B.数字学术出版 C.数字教育出版 D.数字文学出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态势的特点。 [单项选择题] 4、国家对()实行特殊管理政策。 A.按需印刷 B.期刊开放存取 C.网络广告 D.网络游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对数字出版从业机构及其业务行为和产品的管理规

定。 [多项选择题] 5、数字出版的两个基本条件包括()。 A.内容 B.投资 C.资源 D.人才 E.技术 参考答案:A,E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关系。 [多项选择题] 6、数字出版产品包括()等。 A.数字图书 B.数字电视 C.数字报纸 D.数字广播 E.在线游戏 参考答案:A,C,E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字出版产业所属各业态的概念。 [多项选择题] 7、数字期刊的特征,不包括()。 A.软硬件设备依存度高 B.出版和更正方式更灵活 C.订阅更便捷 D.交互性强 E.形式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A,E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字出版产业所属各业态的特征。 [多项选择题] 8、国家对数字出版从业机构的产品的管理,包括()。 A.导向管理 B.特殊产品管理 C.人员管理 D.标识管理 E.质量管理 参考答案:A,B,D,E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

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7月20日上午,由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支持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中文在线和北京希普思文化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在京开幕。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发布了《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一、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普及,国民阅读习惯和环境的明显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产值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以产值屡创新高,手机出版异军突起,电子阅读器风生水起,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不断创新等的发展特点。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 据统计,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收入达3.1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 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手机出版异军突起,产值接近“半壁江山”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移动媒体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从世界范围看,手机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中国手机出版起步较晚,但由于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收费模式,使得手机出版的赢利水平后来居上,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数字出版类型。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在线阅读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年初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的比例占到总体手机网民的75.4%。以目前中国移动就拥有5.4亿的手机用户基础来看,未来手机阅读用户增长量潜力巨大,前景无限,这也无疑将对手机出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移动已建立了的手机阅读基地,大大加快了手机出版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已经有一些出版物选择了在手机发布、甚至优先于出版首发。80后作家郭敬明最新作品《小时代2.0:虚铜时代》在手机上发布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次点击。 第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发行模式。新出的书先在手机阅读平台上首发,出版机构再根据用户订阅的市场反应,及时调整实体书的发行策略,这可以解决高库存问题。 第三,手机阅读基地也加大了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合作,目前已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方正、新浪等30多家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 3.数字技术加快创新,阅读终端不断升级 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两年来,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新型阅读方

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年度报告-郝振省

郝振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现在由我来对我们一年来的数字出版产业的一些现状、问题和一些基本的趋势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一、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普及,国民阅读习惯和环境的明显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产值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以产值屡创新高,手机出版异军突起,电子阅读器风生水起,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不断创新等的发展特点。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 刚才主持人也说到,根据统计,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达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收入达3.1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具体情况有一个表,这个表作了分解。 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 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有一个补充,799.4亿,我们的数字经过反复的核对,对于这个799.4亿数字出版的产值,我们也看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不赞成说是数字的总产值超过了传统书业的产值,这么的比较也不是特别的科学。因为大家看到,我们刚才的分解,这个799.4亿里,传统的内容资源转化称新的形态部分还是很有限。当然,从另外一方面说我们是严格按照数字出版的外延和内延,新闻出版负有责任的说确实是799.4亿。 2、手机出版异军突起,产值接近“半壁江山”。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移动媒体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从世界范围看,手机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中国手机出版起步较晚,但由于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收费模式,使得手机出版的赢利水平后来居上,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数字出版类型。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在线阅读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年初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的比例占到总体手机网民的75.4%。以目前中国移动就拥有5.4亿的手机用户基础来看,未来手机阅读用户增长量潜力巨大,前景无限,这也无疑将对手机出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移动已建立了的手机阅读基地,大大加快了手机出版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已经有一些出版物选择了在手机发布、甚至优先于出版首发。80后作家郭敬明最新作品《小时代2.0:虚铜时代》在手机上发布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次点击。 第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发行模式。新出的书先在手机阅读平台上首发,出版机构再根据用户订阅的市场反应,及时调整实体书的发行策略,这可以解决高库存问题。 第三,手机阅读基地也加大了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合作,目前已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方正、新浪等30多家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 刚才说到明天有一个重要的签约,就是我们的行业主管领导机关为行业的发展不断的构建和缔造很好的环境。

2018年出版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出版行业分析 报告 2018年3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1)中共中央宣传部 (5)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地方各级新闻出版广电局 (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6) 2、行业监管体制 (6) (1)策划选题的管理制度 (6) (2)出版物发行的管理制度 (7) (3)图书质量管理制度 (7) 3、主要法规和政策 (8)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8) ①《著作权法》 (8) ②《出版管理条例》 (8) ③《印刷业管理条例》 (8) ④《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2016)》 (9) 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9)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政策 (9) ①《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9) ②《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10) ③《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实施细则》 (10) ④《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11) ⑤《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11) ⑥《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12) ⑦《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 一的指导意见》 (12) ⑧《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 (12)

⑨《“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 (13) 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 (13) ?《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 (14) ?《关于加快新闻出版业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 (14) ?《关于加强网络文化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 (14)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 (15) ?《版权工作“十三五”规划》 (15) 二、行业概况 (15) 1、国际出版行业概况 (15) 2、国内出版行业市场概况 (17) 三、行业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 (17) 1、市场规模 (17) (1)图书出版情况 (18) (2)电子出版物情况 (19) (3)数字出版情况 (19) (4)期刊出版情况 (20) (5)报纸出版情况 (20) 2、市场竞争格局 (21) (1)出版市场竞争格局 (21) (2)发行市场竞争格局 (21) 四、行业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 (22) 五、行业发展趋势 (22) 1、图书细分市场结构变化,逐渐向大众图书倾斜 (22) 2、线上与线下渠道格局趋向稳定 (23) 3、行业集中度提升,大型传媒集团成为发展趋势 (24)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基础版权保护终审稿)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基础 版权保护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张洪波:版权保护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基础 2011-04-08 10:44:04 来源:中新网 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内容的版权授权运营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无论是传统出版社、文化公司、作者,还是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数字出版运营商和数字出版集成商,如果不解决着作权人的授权问题,就不能数字化复制、通过网络使用、传播版权作品,否则,数字出版产业链就会有较大的侵权风险,并且要承担相应侵权责任。离开数字出版内容,数字出版产业就无从谈起,数字出版就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就是“无米之炊”。另外,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的数字出版产业,任何模式都是不定论,无限更新的技术和阅读方式需求总在激荡着人们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些新的数字版权也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我们相信随着数字阅读的受众日渐广泛,社会思想水平的不断进步,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和版权保护技术都会得到综合提升。 版权保护: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 数字出版产业的版权保护现状

在我国,以手机出版、电子书(或称电纸书)、数字图书馆、卫星传输以及其他多媒体业态为主的数字出版产业表象如火如荼,但是热中有比较大的隐忧,版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大体情况如下: 1、数字出版商业模式不成熟,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衡,权利人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数字出版被宣传得很热,但是很多作家因为没有从数字版权中得到收益或者收益很少,而不愿意授权数字版权。很多出版社面对数字出版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介入数字出版,如何从数字出版要效益,如何摆清楚数字出版于传统出版的利益关系。可能没有一位作家敢站出来说,或者没有哪个大的出版社站出来说,一年从数字出版中拿到多么可观的经济回报。主要原因在于数字版权的利润分配不平衡,产业链间分工模糊,包括作者和出版社这些权利人,都不能从电子书当中获得合理的回报,侵权盗版现象严重。 2、数字版权概念不统一,数字版权归属理不清,传统出版业面临考验。数字出版主要涉及着作权人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数字版权”、“电子版权”、“多媒体权”概念不统一。据文着协的不完全统计,在580多家出版社中,真正做数字出版的很多,但是出版社拥有数字版权的比例平均在20%左右,有的出版集团才10%。所以,出版社与数字出版商合作授权,蕴含着很大的侵权风险。因此,传统出版业在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有为、有位,需要仔细思量,需要战略考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