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幸福是什么/吕秀斌著.—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

ISBN 978-7-5544-0554-3

Ⅰ.①幸… Ⅱ.①吕… Ⅲ.①幸福—研究 Ⅳ.①B8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29528号

幸福是什么

吕秀斌 主编

责任编辑 田燕 李亚慧

封面设计 黄萍

责任印制 殷戈

出版发行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

出版发行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 址 宁夏银川市北京东路139号出版大厦(750001)

网 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9257380.html,

电子信箱 jiaoyushe@https://www.wendangku.net/doc/0019257380.html,

邮购电话 0951-*******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刷装订 宁夏银报印务有限公司

印刷委托书号 (宁)0013098

开 本 889mm×1194mm 1/32

印 张 7

字 数 130千字

印 数 3000册

版 次 2014年2月第1版

印 次 2014年2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544-0554-3/B·1

定 价 32.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在读懂幸福中实现幸福梦◎——谨序吕秀斌《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相信对于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来讲,都是一个想来简单却难以全面准确表达和把握的问题。

2013年8月12日上午,老同学吕秀斌拿着他的书稿《幸福是什么》来找我,似乎为我带来了答案。当时我被抽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第26督导组工作,我们是在督导组驻地北京国宏宾馆见面的。他看上去红光满面,十分精神。秀斌是我兰州大学的同学。他是七八级历史系,我是哲学系,虽不同系但住在同一宿舍两年,相交甚笃。秀斌出身于宁夏固原普通农家,有着农家子弟淳朴厚道的性情,学习上刻苦认真,尤其善于思考、爱钻研,在校期间就表现得十分优秀。毕业后他到银川工作,交流见面少了,但对他从政的良好声名仍时有耳闻。这次见面,了解到他多年来在工作之余,潜心于幸福的研究。2011年年初出版了专著《幸福之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幸福是什么》是秀斌关于幸福问题的又一力作,秀斌请我为之作序。我想,政府官员潜心学术研究且成果丰硕本来就很难得,再基于同学情谊和我个人对幸福问题的浓厚兴趣,便欣然应允。道别秀斌后,我用几天的时间认真阅读了这部书稿,感到其中对幸福问题的见解很独到,论述也很深入、全面和系统,入情入理,有丰富的论据和大量鲜活的实例,再加上该书文字严谨优美,确实值得一读,读罢也很受教育和启发。

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该书的时代性。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理想和永恒话题。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的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在当今中国,民生幸福已成为国家话语,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每年两会热点,追求幸福之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从官方到民间激起阵阵涟漪,诠释着民生大如天的时

代精神。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也是衡量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幸福是什么》作为一部伦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著作,通过幸福是什么这个切入点,提出并阐述了科学幸福观,明确了幸福的衡量标准,较好地回应了时代呼唤,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心声。本书为中国社会注重民生发展,举国上下重新发现和思考幸福问题,提供了思想素材,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具有教育人民遵纪守法、和谐互助、友善诚信的现实作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了我国思想和道德建设的新需要。

其次,该书科学地阐释了幸福的基本规律,对认识和把握幸福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及事物内部的必然逻辑联系。幸福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也有其自身规律可循。秀斌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提出了幸福生活必须遵循的三个规律,即体内平衡规律、心灵安逸规律和价值实现最大化规律。应该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很多人都缺乏幸福感,精神层面的问题很多,突出表现在富贵病、焦虑症和精神空虚等方面。懂得了幸福的规律,心里就有了一杆秤,就可以认识到富贵病的蔓延就是人生存需要的满足违背了体内平衡规律的结果,焦虑症的蔓延就是人情感需要的满足违背了心灵安逸规律的结果,精神空虚就是成就需要的满足违背了价值实现最大化规律的结果,从而可以自觉地远离这些生理和精神疾病的侵袭,避免误入追求幸福的歧路。

再次,该书深刻揭示了幸福与道德的内在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为了幸福,而道德是通往幸福的桥梁。书中通过探讨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阐明善是幸福的源泉,一切违反终极目的的非合理需要的满足都不是真正的幸福,一切与善背道而驰的幸福观都是违背人生规律的,都可能瓦解社会正义、为自己及子孙后代和民族制造灾难。引导人们区分需要的善恶性质,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纠正拜金主义、快乐主义以及各种畸形的、病态的、扭曲的、消极的幸福观,使人间多一些友善,多一些和谐互助,从而多一些普惠性的幸福。因此,该书既是普及幸福知识的读本,又是道德建设的读本,对从根本动机和思想观念上约束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抑制道德滑坡和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该书将国内外和历史上关于幸福的理论和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阐释,也增强了该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最后,该书让我认识到幸福来之于合理需要的合理满足,要想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就不能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这是一条幸福的“红线”,不得僭越,否则必然陷入痛苦的泥潭。对个人来说,要想获得体内平衡的幸福,就不能贪婪,不能为聚敛太多财富而违法犯罪;要想获得心灵安逸的幸福,就得仁慈,恢宏大度,懂得爱,讲和谐,做事合乎良心;要想获得价值实现的幸福,就不能自私自利,就得积极为他人创造幸福,为社会作贡献。对政府来说,一方面要从宏观上竭尽全力为人民创造获取幸福的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要从微观上使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把真正的幸福和误认的幸福区分开来,完善需要结构,提高思想境界和生活品质,成为健康的人、和谐的人、理性的人和积极进取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攀登到更高的幸福台阶,实现人民共同幸福的目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幸福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幸福梦。秀斌同志把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热情、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化作对幸福理论的不断探索,化作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不懈追求,引导读者获得启迪、激发力量,其心可敬,其行可赞,其言可鉴。真心希望我们都能在本书的引导下,把了解幸福作为实现幸福的基础,把渴望幸福作为追求幸福的动力,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把握好幸福的方向,感知、收获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幸福,实现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梦、中国梦!

杨利民[1]

2013年8月31日写就于北京国宏宾馆

[1]杨利民,1948年12月生,甘肃省酒泉市人。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先后任中共酒泉地委副秘书长,中共敦煌市委书记,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副书记兼区党校校长,中央纪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组长兼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部党校校长等职。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现任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前言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丰衣足食就是普通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那时候,孩子们老早就盼着过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肉、穿上新衣服。现在,人们富裕了,大家平时的生活比昔日过年还好。然而,富裕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反过来又成为人们不幸福的原因。例如:汽车尾气造成雾霾天气

增多;富贵病已经成为主要死因;压力增大,焦虑在蔓延;婚外情泛滥,爱情难以长久保持;许多人除了挣钱,除了追求感官快乐,除了与人比高低,再就不知道自己还需要什么。仅此几点,幸福是什么?这一古老话题便成为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新课题。受中央电视台2012年国庆假日特别调查节目的启示和朋友们的鼓励,我撰写了《幸福是什么》一书。希望能够为老师和家长培养幸福的下一代提供一些具体的价值评判标准,也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富裕以后仍不幸福的人们看到目的背后的目的,走出追求幸福的误区。

要走出追求幸福的误区,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幸福不是制陶者手中的泥团,不是哈哈镜,也不是理不出头绪的乱麻,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幸福作为人类普遍追求的终极目的,也必然有规律可循。认识和遵循幸福的规律,会使人们在根本动机的确定上,在需要和行为的选择上更理性、更正确。只要社会需要靠近科学,社会发展必然靠近科学。《幸福是什么》一书提出了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必须遵循的几个规律,懂得了这几个规律,该做的就不会茫然,不该做的就不会盲从。

要走出追求幸福的误区,必须纠正错误的幸福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在于传播正能量,在于引导人心向善。因此,为了补上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短板,我们必须彻底摒弃拜金主义、快乐主义和攀比主义三种错误幸福观,必须从微观上使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把真正的幸福与误认的幸福区分开来,倡导合理地生活,科学地生活,完善需要结构,提高思想境界和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健康的人、和谐的人、有道德的人、理性的人和积极进取的人,也才能成为真正幸福的人。只要这样的人逐渐多起来,成为主流,犯罪及其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社会痛苦总量就会下降。相应地,社会管理成本,特别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成本必然会大幅度降下来,社会必将在善的互动循环中更加和谐稳定。

要走出追求幸福的误区,我们必须架起美德与幸福之间的认识桥梁。当前道德建设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遵守道德?遵守道德我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吗?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回答,道德建设的难题就不易破解。对幸福30多年的研究使我坚信,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为了幸福,与幸福无关的事情人们不感兴趣。所以,道德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和创新点在于架起美德与幸福之间的认识桥梁,在于站在关照人的幸福的视角对传统伦理思想进行梳理,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我们之所以要讲仁爱、讲孝道、讲礼仪、讲诚信,讲平等,讲公正,讲自由,是因为它们确实是幸福的源泉、根本、保障和基石;我们之所以要做善事而不做恶事,是因为善与幸福,恶与痛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懂得了这样的内在联系,人就从思想根源和根本动机上愿意做善事而不做恶事。这样一来,思想教育就不再是简单的道德呼于和空洞的说教,而是反映客观必然性的行动指南。

只要公民能够科学理性地选择需要和行为,那么,日益增长的必然是公民对物质和精神的合理需要,而反自然反人性的非合理需要则必然萎缩。相应地,社会幸福总量必然增长,而社会痛苦总量必然减少,中国人在世界幸福排行榜上的位次就一定会不断前移,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就一定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征程中走向幸福的未来,并为人类的共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吕秀斌

2014年1月28日

第一章 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

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在《幸福之道》一书中已有阐述,这里再作进一步的梳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分清幸福的形态与幸福的定义◎

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假日调查特别节目,派出70路记者,深入基层采访了3500多名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采访对象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这次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下面摘录部分受访者对“幸福是什么?”的回答。

1.在北京欢乐谷游玩的小学生:“幸福就是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负。”

2.在河南郑州就读的天津籍大学生:“幸福就是每天把该做的事做完,舒舒服服地玩。”

3.甘肃敦煌月牙湖景区年轻的女游客:“幸福就是有时候跟朋友一起跳跳舞啊,出来旅旅游啊,或者是吃妈妈一顿饭啊。”

4.北京写字楼的网络公司员工:“幸福就是一天做一天的事,不荒废。”

5.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我姓曾。”“幸福就是吃穿不成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

6.宁夏兴庆区信义市场肉铺老板:“幸福就是人没有后顾之忧,生活有保障。”

7.北京商贩:“幸福就是每天挣点钱,孩子上学有个好成绩。”

8.天津幸福里水果摊老板:“幸福就是不缺吃、不缺喝,孩子、父母都倍儿好。”

9.四川遂宁参与拉日铁路的建设人员:“幸福就是有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

10.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幸福就是生活比较安定,家庭比较和谐,在此基础之上,有相对充足的科研经费,能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年都有一些发明,都有一些创造,都有一些新的东西出来,特别是能运用上。”

11.天津幸福里老年居民:“幸福就是不生气,不听闲话。”

12.哈尔滨退休老人:“幸福就是有个老伴,有个老窝,有个劳保。一天互相宽容着,互相搀扶着。”

13.上海外滩退休老人:“幸福就是开心、有退休工资、身体好。”

14.有人回答:“幸福就是人民币多。”

15.有人回答:“幸福就是有个女朋友。”

上述答案都是在面对突然发问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对幸福的朴素理解。那么,这些答案究竟对不对呢?这要从对问题本身的理解来评判。其实,“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确切地分解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一个是“幸福的形态是什么?”一个是“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下面让我们先举几个关于形态和定义的例子来说明二者的区别。

例一,动物是什么?如果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动物就是蚯蚓、蝎子、苍蝇、老虎、狼、狮子、狗、牛、羊、马、丹顶鹤、鲸鱼,等等,也指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如果从定义的意义上回答

,“动物是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的生物”。这个定义的外延是“生物”,是动物的属概念或者上

位概念,是所有动物所从属的较高一级系统的范围。内涵是“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揭示了动物与其他生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这个定义适合于说明所有的动物,是对所有动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是对动物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产物。

动物的形态千千万万,但正确的定义只有一个,即动物是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的生物

例二,人是什么?如果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人或者指某个具体的人,例如,张三、李四、王麻子,或者指某一类人,例如,男人和女人,中国人和外国人,好人和坏人,有文化的人和没有文化的人,年轻人和老年人,农民和工人,等等;如果从定义的意义上回答,“人是会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人的定义的外延是“动物”,因为人也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内涵是“会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这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例三,罪犯是什么?如果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罪犯或者指某个具体的罪犯,例如,胡长清、王怀忠、刘志军、马加爵,等等,或者指某一类罪犯,例如杀人犯、盗窃犯、贪污犯,等等;如果从定义的意义上回答,“罪犯是有犯罪行为的人”。这个定义的外延是人,不管什么样的罪犯都是人,他们与其他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有犯罪行为,即触犯了刑法。这个定义是区别一个人是不是罪犯的唯一判据。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形态是指一个概念所指的对象的具体内容、要素、组成部分和存在方式,形态具有个别性、具体性和直观性的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可以因人而异、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是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产物;定义是指对一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确切而又简要的说明。外延要明确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揭示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本质特征。定义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可以因人而异、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是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产物。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大致可以把概念的形态和概念的定义区别开来。幸福的概念也是一样,幸福的形态指幸福的具体内容、要素、组成部分和存在方式,是具体需要的满足,或者某些更为重要更为迫切的需要的满足。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经历过的以及向往的那些能够解除痛苦的事物、愉悦人心的事物、如愿以偿的事物都是幸福的形态。幸福的定义则必须合乎定义的逻辑规则,必须对幸福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作出确切而又简要的说明,外延要包含一切能够解除痛苦的事物、愉悦人心的事物、

如愿以偿的事物以及被人们称之为幸福的那些事物,内涵必须揭示所有被人们称之为幸福的那些事物的本质特征。

因为“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包含着“幸福的形态是什么”和“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两个问题,所以在中央电视台假日采访中,受访者也可以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也可以从定义的意义上回答。如果大家都在回答“幸福的形态是什么”,那么,所有答案都是正确的。因为幸福的形态不需要界定范围,也不需要揭示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合理的具体需要的满足或者某些方面合理需要的满足都是幸福的形态。幸福不就是由这样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需要的满足构成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吗?离开了这些点点滴滴具体需要的满足,还能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具体需要不同,所以,幸福的表现形态五花八门。青少年把玩看成幸福;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家糊口,把生活保障、有稳定收入看成幸福;老年人则把不生气、开心、身体好看成幸福。生意人把赚更多的钱看成幸福,教授除了把生活比较安定、家庭比较和谐看成幸福外,还把自我价值实现看成幸福。幸福的形态就是这样一些具体需要的满足,是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是千差万别的、千变万化的。哈尔滨退休老人说:“幸福就是有个老伴,有个老窝,有个劳保。一天互相宽容着,互相搀扶着。”这是一个精辟的关于幸福形态的答案。

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幸福是什么”,会使人们进一步明确地感受到自己已经获得的幸福,从而增加主观幸福感。知足常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天津幸福里水果摊老板说:“幸福就是不缺吃、不缺喝,孩子、父母都倍儿好。”正因为她想要的这些幸福已经到手,所以她才笑得那么爽朗那么甜美。中国人现在确实需要忆苦思甜,回顾当初希望得到什么,现在已经得到了什么,因为我们要创造幸福,同时也要感知幸福。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幸福是什么”,还会激励人们为巩固已经获得的幸福而不懈努力。四川遂宁参与拉萨—日喀则铁路的建设者认为:“幸福就是有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才会不辞劳苦、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奋力拼搏。

受访者如果都在回答“幸福的定义是什么”,那么,所有答案都有待商榷。首先,这些答案只确定了幸福概念所指的个别对象或者部分对象,未能确定幸福概念所指的全部对象的范围,外延太窄必然会导致以偏概全;其次,没有说清幸福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样一来,就不符合定义的基本逻辑规则。就像考古工作者挖掘古代帝王墓葬一样,如果口径太小,只从一个角落往下挖,就挖不深,根本无法揭示墓葬的原貌。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本来就是一个自古以来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许多哲学家都说不清楚,普通百姓怎么能回答正确?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不能正确定义幸福,而在于我们中国人把幸福的形态和幸福的定义混为一谈了。把幸福的形态当成幸福的定义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幸福的形态是千差万别的,幸福的定义必然是千差万别的;幸福的形态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幸福的定义也可以多种多样不断变化。如果这样给幸福下定义,那么幸福的定义可以列出无数条,因为幸福的形态是无数的。把幸福的形态当成幸福的定义,幸福完全就是一个飘忽不定、不可捉摸,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了,就是一团永远理不清的乱麻。

幸福的定义是人生的指南针,是对什么最重要的根本看法,决定人的根本动机,决定人的需要选择和行为选择。把幸福的形态当成幸福的定义,会使人只看到眼前的需要,而忽视长远的需要;只看到局部的需要,而忽视全局的需要;只看到幸福的外在表现,而看不到幸福的内在本质。例如,在北京欢乐谷游玩的小学生认为:“幸福就是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负。”如果把这个答案看成幸福的定义,那么,就有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一,在这个孩子的幸福观中,突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自尊需要,对亲情、友情、学习知识以及价值实现的需要似乎有所忽视;其二,吃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营养素,补充营养素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看到目的背后的目的,有利于健康和长寿,而单纯追求吃饱往往会吃出问题来,肥胖症、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现代人的大部分慢性病往往与吃得过饱联系在一起;其三,不受欺负的指导思想会使人敏感、易怒、缺乏忍让,难以做到恢宏大度,容易与人发生冲突。这位小学生的回答如果是随口说出来的言不由衷的话,则另当别论。如果是他自己内心的最大愿望,那么,他的幸福观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即在谋求基本需要满足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健康、重视和谐、重视亲情、重视自我实现,这样正能量会得到补充和提升,生活必然会更幸福。

再比如答案14,“幸福就是人民币多”,这是典型的拜金主义幸福观,中国人的不幸福,尤其腐败、两极分化、食品不安全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普遍的痛苦都与拜金主义有关。其他答案大部分谈的都是基本生存问题。在中国,为数众多的普通百姓生活上的压力还很大,必须要为“吃穿不成问题”而努力,为“没有后顾之忧,生活有保障”而努力,为“每天挣点钱”而努力,为“有份工作,有稳定的收

入”而努力。但时代在进步,老百姓的幸福不能仅限于此,大家还应当谋求身体健康的幸福和长寿的幸福,谋求人际关系和谐的幸福,谋求孝敬老人的幸福,谋求把子女培养成才的幸福,谋求热爱自然的幸福,谋求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幸福,谋求助人为乐的幸福,一句话,除了物质上的幸福,我们中国的老百姓现在已经到了该重视精神幸福的时候了。然而,混淆了幸福的形态和幸福的定义,会使人对幸福的理解长期停留在物质匮乏时代的水平上,长期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长期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与比较上。会使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样,就不明白人生的终极目的和做人的意义,眼前就是一团迷雾,生活就是一座迷宫,容易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假象所迷惑,容易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富起来的中国人还不够幸福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是把幸福的形态与幸福的定义混为一谈呢?客观上来讲,幸福的概念太复杂,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其外延极其广泛,很难确定范围。凡外延越广的概念,其内涵隐藏得就越深,抽象概括它的本质特征难度就越大,以至于大家认为幸福压根儿就是一个说不清楚的概念,不可能有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幸福定义。主观上来讲,因为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而不习惯于抽象思维,往往满足于感性认识,满足于直观的感觉和经验,缺乏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缺乏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严谨的科学精神。讲故事大家都感兴趣,讲哲学、讲逻辑大家都头痛。讲眼前的功利,大家都来劲,讲本质、讲规律、讲终极目的,大家都认为是空话是废话。这种普遍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对较为复杂概念的认识总是停留在感性阶段,而难以飞跃到理性阶段;总是只看到现象,而看不到本质;总是习惯于跟着感觉走,而不习惯于探究规律。所以,回答动物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老虎,有人会说是狼,很少有人会说动物是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的生物。回答什么是人,有人会说人就是张三、李四、王麻子,有人会说人就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人,很少有人会说人是会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回答什么是罪犯,有人会说是杀人犯,有人会说是盗窃犯,有人会说是贪污犯,很少有人会说罪犯是有犯罪行为的人。回答什么是幸福,有人会说幸福就是吃饱肚子,就是乞丐的一顿饱餐,就是饥饿时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有人会说幸福就是在你遭到风暴的时候,有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你躲避,就是每天回到家有一张笑脸相迎,就是疲倦时躺在席梦思床上美美睡上一觉;有人认为幸福就是跳舞,就是旅游,就是玩;有人认为幸福就是吃妈妈一顿饭,就是周末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很少有人会按照定义的逻辑规则说出一个全面的共性的能够揭示本质特征的幸福定义。所以幸福既是大家天天挂在嘴上的一个概念,又是大家心里面最不明白的一个概念。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会生活在各种具体的社会环境中,所以,我们的具体需要各有不同,具体目的千差万别。然而,人类有共同的本质特征,所有的需要,所有的目的,殊途同归,最后都指向终极目的,而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到一个适合于所有人的能够揭示本质特征的幸福定义是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假日调查特别节目,引导人们思考幸福,进一步深化对幸福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幸福从哪里来◎

给任何一个复杂的概念下定义,首先要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即找到这个概念的上位概念。例如,动物的上位概念是生物,人的上位概念是动物,罪犯的上位概念是人。然而,幸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所指的对象极其丰富,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很难找到它的边界和范围。更为重要的是,幸福在人类活动的目的层次中是最高的层次,是终极目的,我们在它的上面看不到别的东西,它不属于谁,只属于自己。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只有那种因自身而被选择,而绝不为他物的目的,才是绝对最后的。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正因为这样,幸福概念的外延就特别难以确定,本质特征就特别难以全面概括,所以,幸福就特别难以定义。黑格尔曾正确地指出:应下定义的对象越丰富,定义也就越多种多样,彼此不同。这就是幸福特别难以准确定义的原因,也是古往今来幸福定义多如牛毛、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原因。

虽然幸福没有上位概念,但幸福必然有来源。只要我们知道了幸福从哪里来,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给幸福找到一个相对近似的外延。有这样两个基本观点揭示了人生现象的本质:其一,所有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需要的满足;其二,所有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幸福。如果这两个观点可以视为公理,那么,单从动机的角度讲,为了需要的满足与为了幸福是可以互换的概念,需要的满足就是幸福。人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千方百计不断追求幸福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千方百计不断满足自己各种各样需要的过程。任何人的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是为了幸福。幸福往往是需要满足的代名词。一切痛苦都从需要的满足中解除,一切幸福都从需要的满足中产生。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了解需要满足与幸福的关系。

人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安全等维持生命存在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就幸福,否则就痛苦。人们从满足进食需要中,解除了饥饿的痛苦,感受到香甜可口的幸福;从满足居所衣着需要中,解除了寒冷的痛苦,感受到温暖舒适的幸福;从满足睡眠需要中,解除了疲劳的痛苦,感受到身体惬意的幸福;从满足安全需要中,解除了恐惧的痛苦,感受到心中踏实的幸福;从满足治病需要中,解除了疼痛的痛苦,感受到健康的幸福。所有这些身体上的幸福都毫无例外地来自于生存需要的满足。科学家发现,在人的大脑中有专司奖惩的组织和机制,当自然需要满足时就奖赏你,不满足时就惩罚你。人要按照自然规定的寿限活下去,自然必须让你在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感受到痛苦,让痛苦迫使和驱赶着你千方百计为生存而忙碌。同时,也一定要让你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时感受到幸福,从而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去满足不断涌现出来的生存需要,这就是万能的自然设置在有机体内的奖惩机制。人的思想和行为基本上受这一法则的支配。

情感方面的需要也是如此,满足了就幸福,不满足就痛苦。人生来都有对爱的需要、对友谊的需要、对亲情的需要、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需要、归属需要以及审美的需要。如果这些情感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感受到爱情的幸福、友情的幸福、亲情的幸福、合群的幸福、集体感的幸福和艺术享受的幸福;如果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受到孤独的痛苦、寂寞的痛苦、焦虑的痛苦、抑郁的痛苦、被抛弃的痛苦、被人瞧不起的痛苦。人就像缺乏维生素、蛋白质一样,照样也会成为病人。情感需要满足程度越高,孤独、焦虑、忧郁的痛苦就越少,人的心灵就越是趋向于安逸的状态。否则,痛苦就越多,人的心灵就越是趋向于焦虑不安的状态,甚至会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选择自杀。现在精神病发病率和自杀率都在大幅度地上升,主要原因是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结果。

人如果在事业上比较顺利,有所成就,得到社会认可,就会幸福,否则就会痛苦。人有为群体利益作贡献的自然天性,因此,人生来固有着学习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希望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希望赢得威信、尊敬、社会地位、声望、荣誉、公认、高贵和赞赏。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感到价值增值的幸福、价值实现的幸福和受人尊敬的幸福;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失落的痛苦、怀才不遇的痛苦和被人瞧不起的痛苦。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持续不断地提高,人就会觉得生活越来越幸福;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持续不断地降低,人就会觉得生活越来越痛苦或者不幸。

马斯洛说:“基本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否则我们将要得病。”“基本需要的满足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后果:产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实现的效应。”(《动机与人格》第108页)任何真正的需要的满足都有助于个人的改进、巩固和健康发展。任何基本需要的满足,都是背离神经病的方向而向健康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还说:“患神经病的机体是一种缺乏某些满足的机体。”(同上第78页)马斯诺的这些观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幸福从需要的满足中来,如果没有需要的满足,人既不可能有生理健康的幸福,也不可能有精神健康的幸福。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是人一切行为的动机,也是幸福的源泉。不是任何别的什么东西,而是需要吸引了一切时代所有人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残汤剩饭相对于饥饿的乞丐是幸福,因为乞丐体内营养缺失了,他需要能够食用的东西;重逢对久别的恋人来说是幸福,因为他们太渴望在一起了,他们需要爱;名校的录取通知对参加高考的学子是幸福,因为名校能够满足他们学到更多知识进而争取到更好前程的需要。我们所体验到的任何一种幸福都毫无例外的是某种需要满足的结果。

有多少种幸福的形态,就必然有多少种需要的满足,幸福必然从需要的满足中产生,一切幸福的具体形态都毫无例外是某类或某个具体需要的满足的结果。就像一切农作物必然从土壤中产生一样,一切幸福都必然从需要的满足中产生。需要是否满足是决定幸福与痛苦起落升降的跷跷板。任何能够解除痛苦的事物,任何让人如愿以偿的事物,任何能够愉悦人心的事物,人们习惯于把它们称之为幸福。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从需要的满足中产生。因此,唯有“需要的满足”这个命题能够包含一切被人们称之为幸福的那些东西。也因此,再不会有什么别的命题比将“需要的满足”确定为幸福定义的外延更为恰当。

塞拉利昂人均寿命仅为37岁,是全球幸福感最低的国家之一,因为他们缺乏食品、水和药品,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得不到满足

丹麦人均寿命超过80岁,是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因为他们的各种合理的需要都能得到充分满足

◎需要的性质分类和系统分类◎

我们说一切幸福皆来之于需要的满足,并不等于说幸福就是需要的满足。大量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是真正的需要,不是满足任何需要都会给人们带来幸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有相当一部分是反自然的、虚浮的、不合理的。人们为那些并不需要的东西煞费心机不仅是徒劳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