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第 1 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下列图形中,能说明∠1>∠2 的是(D)











2.下列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C)
A. a=6.3,b=6.3,c=12.6
B. a=1,b=2,c=3
C. a=2.5,b=3,c=5
D. a=5,b=7,c=15
3.如图①,在△ABC 中,D,E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把△ADE 沿线段 DE 向下折
叠,使点 A 落在 BC 上的点 A′处,得到图②,则下列四个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C)









(第 3 题)
A. DB=DA B. ∠B+∠C+∠1=180°
C. BA=CA D. △ADE≌△A′DE





(第 4 题)
4.如图,∠ABC=∠DCB=70°,∠ABD=40°,AB=DC,则∠BAC=(B)
A. 70° B. 80°
C. 100° D. 90°
5.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B)
A. 定义都是真命题
4x2 y
B. 单项式- 的系数是-4
7
C. 若|x-1|+(y-3)2=0,则 x=1,y=3
D.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6.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EF 的是(A)
A. ∠A=∠E,BA=EF,AC=FD
B. ∠B=∠E,BC=EF,高 AH=DG
C. ∠C=∠F=90°,∠A=60°,∠E=30°,AC=DF
D. ∠A=∠D,AB=DE,AC=DF
7.如图,△ABC 的三边 AB,BC,CA 的长分别是 100,110,12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

△ABC 分为三个三角形,则 S△AOB∶S△BOC∶S△COA=(C)








(第 7 题)
A. 1∶1∶1
B. 9∶10∶11
C. 10∶11∶12
D. 11∶12∶13

【解】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得△AOB,△BOC,△COA 分别以 AB,BC,AC

为底时,高相等,则它们的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
a ? b (其中 a,b 均不为 0).下面有两个结论:①
8.定义运算符号“*”的意义为:a*b=
ab
运算“*”满足交换律;②运算“*”满足结合律.其中(A)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 ①和②都正确 D. ①和②都不正确
a ? b b ? a
【解】 ∵a*b= ,b*a=
ab ba
∴a*b=b*a,即①正确.
a ? b
c
a ? b ? a ? b ? abc
∵(a*b)*c= *c= ab =
a ? b
ab ?c ac ? bc
ab
b ? c
a
b ? c ? abc ? b ? c
a*(b*c)=a* = bc =
b ? c
bc a ? ab ? ac
bc
a*b)*c≠a*(b*c),即②不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9.把命题“互为倒数的两数之积为 1”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个
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为 1.

10.如图,李叔叔家的凳子坏了,于是他给凳子加了两根木条,这样凳子就比较牢固了,

他所应用的数学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第 10 题)) ,(第 11 题))

11.如图,∠A=50°,∠ABO=28°,∠ACO=32°,则∠BDC=78°,∠BOC=110°.

12.如图,在△ABC 中,AD 为 BC 边上的中线,DE⊥AB 于点 E,DF⊥AC 于点 F,AB
=3,AC=4,DF=1.5,则 DE= 2 .

【解】 ∵AD 是中线,∴S△ABD=S△ACD,∴AB·DE=AC?DF,∴DE=2.







,(第 12 题)) ,(第 13 题))
13.如图,在△ABC 中,∠B=90°,∠A=40°,AC 的垂直平分线 MN 与 AB 交于点

D,则∠BCD=10°.

【解】 ∵MN 是 AC 的中垂线,

∴∠ACD=∠A=40°.

又∵∠B=90°,∴∠ACB=50°,

∴∠BCD=∠ACB-∠ACD=50°-40°=10°.

14.如图,在△ABC 中,AD 是∠A 的外角平分线,P 是 AD 上异于点 A 的任意一点,
设 PB=m,PC=n,AB=c,AC=b,则 m+n> b+c(填“>”“<”或“=”).







,(第 14 题)) ,(第 14 题解))

【解】 如解图,在 BA 的延长线上取点 E,使 AE=AC,连结 ED,EP.

∵AD 是∠A 的外角平分线,∴∠CAP=∠EAP.
AE=AC,
?
在△ACP 和△AEP 中,∵?∠CAP=∠EAP,
?AP=AP,

∴△ACP≌△AEP(SAS).∴PC=PE.

在△PBE 中,PB+PE>AB+AE,

即 PB+PC>AB+AC.

∵PB=m,PC=n,AB=c,AC=b,∴m+n>b+c.


三、解答题(共 44 分)

15.(8 分)如图,已知线段 a,b,h(h
高线长为 h.





(第 15 题)

【解】 作法如下:

①作直线 PQ,在直线 PQ 上任意取一点 D,作 DM⊥PQ.

②在 DM 上截取线段 DA=h.

③以点 A 为圆心,b 为半径画弧交射线 DP 于点 B,连结 AB.


④以点 B 为圆心,a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 BP 和射线 BQ 于点 C1 和 C2,连结 AC1,

AC .
2

则△ABC1 和△ABC2 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解图).







(第 15 题解)

16.(10 分)如图,AB=AE,BC=ED,∠B=∠E,F 为 CD 的中点.求证:AF⊥CD.







(第 16 题)

【解】 连结 AC,AD.

在△ABC 和△AED 中,

AB=AE,
?
∵?∠B=∠E,
?BC=ED,

∴△ABC≌△AED(SAS).∴AC=AD.

∵F 是 CD 的中点,∴CF=DF.

AC=AD,
?
在△ACF 和△ADF 中,∵?CF=DF,
?AF=AF,

∴△ACF≌△ADF(SSS).∴∠AFC=∠AFD.

∵∠AFC+∠AFD=180°,∴∠AFC=90°,

∴AF⊥CD.

17.(12 分)如图,AD 是一段斜坡,AB 是水平线,现为了测斜坡上一点 D 的铅直高度(即

垂线段 DB 的长度),小亮在点 D 处立上一竹竿 CD,并保证 CD=AB,CD⊥AD,然后在竿
顶 C 处垂下一根细绳(细绳末端挂一重锤,以使细绳与水平线垂直),细绳与斜坡 AD 交于点
E,此时他测得 CE=8 m,AE=6 m,求 BD 的长度.




(第 17 题)

【解】 延长 CE 交 AB 于点 F.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